儿童心理学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心得感受精编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儿童心理学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心得感受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儿童心理学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心得感受篇1

读过此书,感觉书中的每一处,都值得我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深深反思,现记录一二,贻笑大方。

本书中有不少教学实录,我边读,其中思考投射最多的是实录中教师那精彩的语言。记得上半年6月份张老师来实小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一个问题,是不是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老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张老师意味深长地表示,老师的语言在走进学生心理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第7页,《循环小数》的教学这一章,当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进行表达后,老师立刻送出一份鼓励和肯定“大家能边算边观察边思考,真好!”一下子把学习习惯的主旋律成功定位,我想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肯定会把学习注意力不仅放在算上,更放在观察思考上,从而获得思维真正的发展。一句语言,不仅评价了学生,而且,站在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走进学生学习习惯中,给予指导,为学生主动探究提供了方法保障。

再比如,第30页《认识分数》教学片段中,当学生通过折、涂、涂出了各种不同的形状的二分之一。老师的语言指向学生深入的数学思考:这些涂色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为什么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呢?这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从动手做中跳出来,整体地看待眼前的问题,并加以理性思考,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给予解决。从而,分数的意义,也逐渐凸显出来。一句语言,没有拖沓的字字句句,简简单单,却已经充分把握儿童学习心理,建立在儿童建立充分表象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向深入,引进知识本质,让学生主动走进数学本来面目,感受数学本身魅力。

在这本书中,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关于心理学的那么多专业知识。当网络上不少文章对学习心理学有关概念有点泛滥引用的时候,书中对于心理学术语等深入浅出的解释,让我们一线老师真正搞清楚了一些术语的本来意义,明白了心理学理论与我们实践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关于变式这一术语,别看这些个名词常见于一些文章,但是不少人是用错这些概念的,源于对概念理解的偏差。所谓变式,就是变换肯定例证的非本质属性,使学生在事物的各种表现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概括、更易于迁移。

学习中引用变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把握问题本质,从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有了这些认识,在一次执教《复习图形面积》的过程中,我引入一组变式题,给课堂增色不少。这三道题目,都是求一个正方形中一个圆的面积,不过情境有所变换,学生如果善于利用画图策略,加以变换想象,就会发现问题的本质所在。

本书中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学习深思,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反复阅读的好书。

儿童心理学对小学教育的启发 儿童心理学课程的心得感受篇2

捧起《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这本书,我就不禁回想起十多年前在师范读书的美好生活。张兴华老师的这本《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前身是一本绿色封面的小册子,大约不过薄薄的一百多页,在师范读书时人手一本,当年的我觉着这本小册子远比大部头的教育学、心理学好读、实用、亲切。这本《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在每1篇的架构上,保留了原来的“教学实例——心理分析——教学运用”的三部曲,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整合,我注意到原有的部分内容几乎是进行了重写,全书变成了三百多页,可想而知凝聚着张兴华老师的多少心血,读着这本书仿佛能够感受到一位一辈子致力于儿童数学教学心理研究的长者对教育、教学和儿童的一种痴迷和情怀。

学习的主体是儿童,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胜、好奇等个性心理倾向。正因为有了这些特点,儿童才对整个世界都充满探索的愿望。有效的数学学习必然建立在对儿童学习心理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要总是用成人的思维一厢情愿地去设计教案,而是要真正走近儿童、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只有摸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预设和精彩的课堂生成。我认识到:数学教学只有基于儿童的学习心理展开,才能真正开启儿童的数学学习大门,促进儿童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而且要努力做到在准确解读和把握儿童学习心理的基础上,努力调整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使其尽可能地顺应儿童的学习心理,才能真正创造出最适合儿童的数学教学,并发挥数学教学的最大效益。实际上,好的数学教学须指向儿童的学习,并建立在儿童的学习心理之上。所以,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设计,必须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利他们能动地进行“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获得新知意义。目前我正从事着低年级的`教学,在实践中我深有体会,低年级儿童好玩、好动、喜欢新奇的事物,每天的口算练习对他们来说显然就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而大家都知道口算应作为教学的常态常抓不懈。怎么办呢?

1、坚持要求学生每天练习口算,为激发学生天天练习口算的主动性,我特地设计了“小蜜蜂口算练习自主记录卡”,如果练习全对,小朋友就自己在相应的日旗下用个性图案记录。

2、每周设定一天为“口算日”,在这一天里组织班级口算竞赛,及时批改并表扬竞赛全对的小朋友。

3、每月评选班级月度“口算王”,当月几次口算竞赛全对者当选为月度“口算王”,每学期评选学期“口算王”,口算全对次数最多的前五位当选为学期“口算王”。这样的口算练习模式受到了家长和小朋友的欢迎,在活动和目标的指引驱动下,孩子练习口算的主动性增强了,兴趣变浓厚了,口算练习质量更是得到了提高。反思我自己探索出的关于口算教学的做法,不正是顺应了儿童的学习心理吗?

这本书不仅不惜篇幅专门用第六章讲来讲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而且仔细研读书中的教学实例会发现:张兴华老师特别重视教学评价对孩子学习的促进作用。“你真会想问题”“你想得和数学家一样”“你真有创意”等等教学评价语言无不给学生莫大的鼓舞和成功感。早在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适当地用好激励措施,的确能让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充满阳光和愉悦感,为什么我们要那样地吝啬自己的表扬呢?

合上这本书,张兴华老师那“诱而导之”、“唤而醒之”“鼓而舞之”的课堂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很可惜,那本师范里发的小册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慎弄丢了,幸好,我又拥有了张兴华老师几乎重新编写的这本《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我还只读到一点皮毛,以后还要认真读多遍。

39 108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