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
【阅览】由阿拉题库网友精心整理编辑的“《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范文【汇编5篇】”优秀范例,以便供您学习参考之用,“轻松办公、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第一篇】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不薄不厚,读起来也一点不艰涩。深深打动我的一个观点是:与孩子相处,首当其冲想到的不应该只是管教,而是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儿童。
诚如范梅南所说:“教育学就是一种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欣赏的眼光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让孩子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在”。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内心的情绪和背后的内容能被理解,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孩子。这不是口头说说而已的漂亮话,是要日复一日落在每一个点滴小事上的真实行动。
首先,专注于学生独特性。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教育的敏感性和机智,关注孩子本身的独特性,关注孩子所处情景的独特性,关注孩子个人生活的独特性。和老师问好,这是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当四十几个孩子早上不断涌进教室的时候,领读员在做领读,老师便可站在门口,亲切地和每一个孩子摆摆手(或真诚注视),和蔼地点点头,问声早上好。通过交流可以去感受:这是害羞的,这是胆怯的,这是充满活力的,这个有点心不在焉,这个充满自信。如果一个孩子正好上学途中有个事情要和你分享,在进校之后的第一时间,他就得到了一个好的反馈,我想他这一天都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教育的情调,就是当我们把孩子视为个性鲜明、充满生气的独立生命个体时,才能做到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
其次,专注于教育行为。由于年龄较小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所以老师的行为总是不自觉地被孩子模仿,对孩子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向师性”虽美,也如鲜花一样需要园丁的呵护、浇灌、培养。关爱赏识学生是关键,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是原则,粗暴践踏学生的自尊是大忌。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自尊心,也爱面子。当众粗暴批评,会让学生感到丢掉面子了,也就丢掉了“向师性”。而真正的榜样是以身示范教给孩子们伟大的价值和信仰。
教育的情调,就是不抱怨、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将他们视作需要雕琢的璞玉。
最后,专注于自己的学科知识。文中说“一位真正优秀的语文老师不仅仅热爱阅读、写作,会情不自禁地用诗歌去表现世界,通过文字的魔力来思考人类的种种体验。”一个真正的老师就是使自己融入学科本身,和他们所教的学科融为一体,把课程引向生活本身。为此,我们可以开展丰富的活动和课程:师生共读、美文朗诵、名著推荐等语言表达活动,培养科学思维的steam课程,以美育为主的艺术课程,以实践为主的劳动课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和课程成为开启孩子们美好童年的钥匙。
教育的情调,就是和孩子一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接受新事物,思考新理念,和孩子一起完成生命的成长。
还教育以本来的模样,需开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让我们以爱为筏,关注个体生命成长,知其成长所需,懂其成长所要,长成其想要的模样。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第二篇】
教育主要不在宏大的叙事,而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的现象中。教育现象学就是一门对教育生活中的具体现象之体验的学问,《教育的情调》关注的就是教育现象学。
读了《教育的情调》,我的主要收获: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看见;气氛,是发生教育的前提;眼神的力量,不容忽视。
一、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孩子
马克斯·范美南认为:“我们如何看一个孩子和我们看到什么,取决于我们和孩子的关系。”
比如,d同学在运动场的拐角处节奏快速地跳绳。如果我是一个成年的路人,透过学校大门看见跳绳的女生,看到她的活力四射,我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生活,想重返母校的操场。如果我是她的班主任,看到她的节奏很快跳得很尽力,而且又远离同学群体,一个人默默地跳,我可能会看出她的紧张——想把跳绳跳好,超过其他同学;可能和同学们不合群,需要大家的关注和主动与她交流。
后一种角度,就是教育学的角度,就是作为老师应该具有的品质,是老师“看”的不同之处。这个“看”,除了“看到”,还蕴含“保存”“尊重”“鼓励”“鞭策”的意味。
二、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看见”——“看见”是关注、尊重和被认可。
1、主动看见学生并积极地评价
一个学生穿着一套新的运动服走进校门,你该怎么说?远远地看,侧目,微笑,“转过来看看,真精神!什么牌子的?多少钱?真有审美眼光!”
一个学生进校门的时候,手里拿着一本书——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猜想这本书可能是学生正在读的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你可以和学生聊一聊这本书的内容——当然,主要是学生说,教师主要是倾听,然后给予一个恰如其分地积极性地评价。
2、对学生的礼节性打招呼积极地回应
我曾看见,极个别的老师对于学生招呼就“哼”一声,而且面无表情的“哼”一声。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比学生更有礼貌——“自然地,问候和道别的意义,也远远超出了礼节形式本身。”
我们看孩子,不仅使用眼睛去看,还应该用情感、用智慧用看,正如《小王子》说的“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还要用表情、用体态表现出来——让孩子知道我们在“看”。
三、气氛,是教育发生的前提
“气氛是老师将自己呈现给孩子们的一种方式,也是孩子们将自己呈现给老师的一种方式。”
如果没有适合的气氛,对学生的表扬可能造成尴尬。比如,在一次考试后,绝大部分同学考得不好,老师在批评了几乎所有同学的情况下,对其中的一两个同学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扬。就会使被表扬的同学陷入尬尴的境地,或者说老师在无意间将班级同学分为对立的两派。这时候的表扬,往往是在“拉仇恨”。
比如,在清明节,你的班级准备进行一次“网上祭英烈”的主题班会。你一进教室,孩子们还沉浸在上一节体育课的兴奋中,还在持续课间的追逐和打闹——这样的教室氛围和你的主题班会主题是格格不入的。你一上课,就讲述英烈的故事,呈现默哀的场景,并且让学生们也加入其中。他们可能会觉得很好笑,从而使这一节课变得非常滑稽。
在学校里,一年级的教室布置的氛围和九年级是不一样的——它要与年龄段一致;音乐教室、书法教室和理化生实验室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它要与学科的性质保持一致。
作为老师,在缔造完美教室的时候,要符合学生年龄,要符合学科;当我们走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应该能感受到教室的气氛——懒散的、睡眼朦胧的、亢奋的或安静平和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怎么开始新的一堂课;我们老师更是教室气氛的制造者和影响者——做积极气氛的营造者,不做气氛的污染者。
四、眼神,比语言更有力量
“如果嘴巴上说的和眼睛流露出的不一样的话,他们会相信眼睛胜过嘴巴。”“如果你想知道对方的感受,那么看着他的嘴巴要比仅仅听他来说更加真实。”
确实,眼神往往更能表达一个人的内心,因为语言可以掩饰,眼神却直达心底。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眼神往往比语言和行动更加有效。这也启示我们:学会观察学生的眼神,学会用眼神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态度。
读了《教育的情调》,反观自我,受如下启发:
其一,教育孩子最终转化为自我教育
作为老师和父母,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当常常反思:我们的言行举止适合吗?从而进行自我管理。可见,教育他人和自我教育是一体两面。
其二,厚积才薄发,反思后改进
关于教育现象学,他没有所谓的模式和“专家的做法”,他是转瞬即逝的特定环境下的教育机智。它是厚积之后的薄发,是对过往经历的反思和改进。(李镇西老师遇学生约会,让一摞作业本突然落地的故事;詹大年的《老师,这里可以谈恋爱吗》)
其三,《教育的情调》,做有情调的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孩子们没有理解那些神圣的词语时,不要让这些词语从他的嘴里讲出来,否则只能够成为没有意义的空谈。”给小孩子讲空洞的大道理是危险的,这容易让他们成为一个满嘴术语的两面人。这种表达和《教育的情调》异曲同工。
在我接触到的一些人中,甚至包括有一定级别行政领导们,他们常常用教科书式的思维和官方文件的语言表达对工作的看法,提出对学校办学的建议,我听到的是满嘴术语,一堆套话,完全缺少自己真实的体验和自己的独有的表达——只有一堆全部正确的废话。
而教育现象学是回避空洞的理论、教科书式的说教和官方文件式的语言,要让老师和学生都成为有情调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第三篇】
这本书和以往所读的教育方面的书很不一样,作者以一个个故事向我们呈现了所谓的教育的情调,读后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有情调的教师,一个充满着教育机智的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接触的都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因此教师只有投入自己的真情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优秀的教师不只是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而且应该具备教育的敏感与机智。
教师应该让每个孩子被“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一个无心的微笑,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一句随口的表扬,对一个孩子来说可能至关重要,也许他会铭记一生。
工作时间越长,教的学生越多,越容易忽视这一点。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总认为自己该教的东西都教了,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与我何干。这种观点大错特错,他可能只是我千百个学生中的一个,而我却是他人生中重要阶段的老师。曾经听一个老师说起过一个故事,一个高中成绩很差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经常提起某某老师曾经对自己的好,其实这个老师并没有做什么大不了的事,只是偶尔表扬了他。就这么几句简单的表扬,对他来说是莫大的安慰,让他恋恋不忘。
教师应该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一名机智的教师。在课堂生活中会有很多偶发事件,突发事件,面对这样的事件,机智的老师似乎即刻就能做出在那一刻对孩子较恰当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智。我们可以通过对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的阅读和反思来生成教育机智。阅读关于教育体验的小故事之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敏感性,会去思考孩子当时有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怎样做对孩子更好。同时教师应该学会自我反思。通过不断的反思,我们会逐渐形成一种反思力,这种反思力能提高我们对教育情境的敏感性,促使我们在面对具体教育情景时做出机智的行为。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第四篇】
《教育的情调》是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合著的一本教育经典之作。书中用“教育学的情调”这一独特概念来阐述教育学的根本意义。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教育中的情感与人性,揭示了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对于教育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入的理解。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强调标准化和批量生产,而忽略了人的差异性。《教育的情调》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尊重个体的独特性,鼓励创新和艺术性,以及注重个人兴趣的发展。
教育不再是简单地追求短期成功和功利目的,而是成为了推动个人长期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这样的转变不仅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更满足了人的本质需求。毕竟,人不是工业生产线上的产品,而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关爱与互动”是本书阐释教育观的核心。教育者对学生的关爱与理解,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但不论他们的性格如何,作为教育者,都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关爱与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给予他们更为贴切的教育。
同时,作者也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他认为,教育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对话。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教育的情调是什么?我想,教育的情调就是教师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和需求;就是教师具备高度的机智,能够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迅速作出判断和应对;就是教育不仅是预设的目标和计划,更是对每一个学生独特性的尊重和发现;就是教育不仅是技巧和方法,更是对人的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深刻关怀。让我们在学习与实践中成长为有情调的好老师!
《教育的情调》读书心得体会【第五篇】
《教育的情调》这本书,是我在购买《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时为凑单而选择的一本书,这本书非常小巧,价格又便宜,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在买回来之后就让它一直躺在书架上了。最近有时间将它重新翻出,在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不不像其他理论书籍一样生涩,里面穿插了很多小故事,不但易于理解,而且还很容易产生兴趣。
这本书主要围绕着教育与教育爱、教育敏感和教育机智、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展开,没有专业的理论,但是它很专业。正如书中所写:阅读有关教育的著作虽然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知识,但是那些知识是外在的,它并不能使我们在于年轻人的日常相处中变得更善于思考或更富有机智。
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真正进入孩子的世界时便会发现,不仅仅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已转化为自我教育。孩子们在他们的世界中探索,向我们展示出生活里那些丰沛的希望和多姿多彩的可能性,以及生活必将更加美好的可能性,这些都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共同精彩。
孩子好奇的体验。提问“那是什么”是想得到一个空间去对话,去思考,去惊讶。而我们的回答将会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是直白得到回答让问题止于答案,还是引导孩子让孩子发现更多的精彩。一位有思想的教育者应该是一个善于抓住问题并能用浅显的方式去深化它的人,在提问以及回答的过程当中都要维护孩子的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作者都是通过孩子的视角来进行创作的,“每个孩子都应该被看到”与“我们应该关注每一个孩子”,两者看起相似,但细细想来却是大相径庭。“被关注”强调我们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注意关注的方式、效果,如果方式不当,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教育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情”。教育的秘诀是发自内心,融入真情,让孩子们共情,让孩子在保持童真的情境中不断构建自己的思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