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专业【热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人打交道,社会规范和礼仪的正确运用成为了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素养之一。在日常的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长期以来,我通过参与并观察各种长辈传授的教育活动以及日常的互动中的经验总结,体悟出了一些关于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

首先,作为学生,要时刻保持内外兼修的良好形象。不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作为学生代表的我们都应该以良好的形象示人。在相貌上,我们要保持整洁、清爽的外表,这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形象,更可以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另外,在言谈举止方面也要注意,要和蔼可亲,彬彬有礼。有时候,一个简单而真诚的微笑,一个温暖而真实的问候,就足以展示我们的礼仪修养。

其次,要随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在和他人交流中,我们不光是在进行思想的交流,更是在进行教育的互动。在沟通时,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选择,不得以自己的主见强加于人。与此同时,在与他人交流时,我们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是在接触到陌生人的时候。另外,在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时,要养成安静,不干扰他人的好习惯。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交流,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礼仪修养。

再次,要正确运用礼仪规范,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民族传统的反映。在各种场合中,我们要学会正确地运用礼仪规范,使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在公众场合中,我们要讲究穿着得体,遵守聚餐礼节,在言行举止中彰显自己的教养。在学校教室中,我们要遵守纪律,遵守课堂规则,生活上要讲究卫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后,要通过常规教育培养文明礼仪的意识和品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五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德育)。其中,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在德育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品质。通过常规教育,常规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加深他们对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他们的个人修养和品质。

在总结这些关于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心得体会时,我深深地意识到了一个观念,那就是: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一种仪式和规定,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只有当我们内化于心,将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人。因此,尊重他人、与人和谐相处、抱有感恩之心、注意与人沟通的方式、注重与人交往的礼制,不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常规教育文明礼仪的培养,我们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人生境界。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文明礼仪教育在我国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作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中一种方式,歌谣是一种极好的文明礼仪教育形式。通过歌谣的方式,既可以增进孩子们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也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品德修养。在我参与的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歌谣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歌谣对于培养学生文明意识和礼仪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歌谣作为一种声音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歌谣中,抑扬顿挫的音调和押韵的节奏,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当我们用歌谣的方式教育孩子们文明礼仪时,他们会获得更加直观和深刻的感受。通过动听的旋律和悦耳的词句,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明礼仪的概念,并迅速记住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孩子们也会因为歌谣而感到开心和愉悦,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明礼仪的实践中来。

其次,歌谣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在文明礼仪教育中,光靠口头传授知识往往效果有限,而通过歌谣的方式,可以使学习过程更加活泼有趣。在我参与的歌谣教育实践中,我看到孩子们都非常积极地学习和参与。他们不仅主动学习歌谣的内容,还通过演唱和创作歌谣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这种积极的参与精神不仅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文明礼仪的知识,也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三,歌谣可以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歌谣中的词句往往富有情感和意境,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情感氛围,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在我参与的一次歌谣教育活动中,当我教唱一首歌谣时,孩子们都会愉快地跟随着唱,而当歌谣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情感时,孩子们也会被感染,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文明礼仪中的友爱、尊重和关怀。同时,歌谣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学习歌谣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理解和记忆其中的意思和用词,这很好地促使他们思考和分析。

第四,歌谣是一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我参与的文明礼仪教育歌谣活动中,我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歌谣形式,如古典诗词、儿歌、说唱等。这样的多样性使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和全面。对于不同程度和喜好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谣形式,更好地体验和学习。同时,我们还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解、唱唱跳跳、合唱等,让孩子们在更加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体验文明礼仪。

最后,歌谣教育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表达能力。在我参与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中,孩子们会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和表演歌谣。他们需要互相配合和协作,共同完成一首歌谣的学习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了团队协作和沟通。同时,通过合唱和表演歌谣,孩子们的艺术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歌谣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文明意识和礼仪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歌谣的方式教育孩子们,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情感和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艺术表达能力。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发展这种有效的教育方式,让更多的孩子能够通过歌谣获得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三篇】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首先就应当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1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因而,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取贴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忙他们构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理解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好处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忙受教育者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贴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状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校园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资料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资料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适宜的教育资料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资料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14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资料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资料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资料细化,教育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到达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来自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用心性。

(三)校园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状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仅仅是指鸟语花香、树木林立的自然环境,更是指安定有序、布局合理具有整体美感的人文环境。只有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校园显著的位置张贴激励性口号、名人名言;充分发挥美术和广告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创设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关的壁画,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极具生命力的文明礼仪之风。这样不仅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学生生活在这一环境中耳濡目染,启迪智慧,提高审美情趣,美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又要注意隐性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对礼仪的正确认知潜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四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从我亲身经历出发,总结我在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心得体会。

首先,文明礼仪是学前教育的基石,也是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学前教育中,教师们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礼仪意识,例如:当有人进出教室时,我们要主动给予礼让,开门致谢;当老师评估我们的作品时,我们要保持礼貌,耐心等待;当和同学玩耍时,我们要讲究分享和合作。通过这些教育方式,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明白了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的重要性。

其次,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对孩子的品格塑造和人际关系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与同学、老师、家长及其他人的交往中,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场合和机会。比如,每天早晨,我们要学会和同学们友好地打招呼,询问他们的状况,这样不仅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也能够培养孩子们关心他人、有共情力的品质。另外,在学前教育中,每天的课间休息时间和外出游玩时,老师们还会教授我们参观景区、图书馆等地方的礼仪规范,让我们明白在公共场所中应该遵守秩序,保持安静。这样的教育不仅提高了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再次,学前教育的文明礼仪培养,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很有积极意义。在学前教育中,孩子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情绪和行为等方面。例如,每天的课程安排很紧凑,需要孩子们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完成各种任务;当孩子在游戏中感到不快乐时,教师会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方式去表达情绪,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掌握了自我管理的技能,提高了自主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的美育和健康成长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前教育中,我们经常参观美术馆、科技馆、音乐厅等,培养了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追求,并且学习到了欣赏和创造美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也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保障。在每天的体育活动中,老师们会引导我们进行适度的锻炼,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体魄。在学饮食方面,老师们还会教授我们进餐的礼仪规范,培养我们良好的饮食习惯,确保身心健康的成长。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文明礼貌的品质,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品格,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文明礼仪教育也为孩子的美育和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相信通过学前教育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孩子们将成为有道德修养和良好素质的公民,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五篇】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务必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品行教育,是家庭、校园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诚实信用、热爱劳动、文明文明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小学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理解,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的身教能够影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口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针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班里原先有两位学生文明文明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影响。

于是,我经常个别对他们进行文明文明教育,课堂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雅大方,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个性是在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学生不留意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文明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留意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文明明显好转。

2、让学生守纪。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3、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公德”,也不明白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立刻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4、让学生热爱劳动。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校园,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潜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校园,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用心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校园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用心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就应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构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三、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教育效果。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1律。这看具体状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六篇】

“早上好,宝贝”!

“早上好,妈妈”!新的一天从问候开启,江妈会和江江温柔的亲一下,有时在闭着眼睛听到此问候,江江会迷糊中应一句。很多时候江江会懒懒的不肯起床嘴里念着:“我还想睡,我还想睡。”妈妈也总是回答:“妈知道你想睡,我们今儿回家就睡。”江江会慢慢的穿着衣服,妈妈也会象征性的帮他穿只袜子。

有时江江会拿着紧剩的一块饼干问:“爸爸,你要不要吃,妈妈,你要不要吃?”我们的回答总是要吃啊,他会分成大小不一的三块,还不忘提醒我:“妈妈你吃中的,别把大的吃了,那是爸爸的。”有时看到他特别不舍得还分享的表情,真的很开心,孩子会分享了。其实和小时候给他听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分不开的,还记得那时的他还套了故事中的语句“融四岁能让梨,江四岁能让饼”总是在笑声中让我们家长成长,感恩我们的孩子!

前段时间在幼儿园学习了要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时早上会盛好稀饭,用稚嫩的声音说:“爸爸,这是给你盛的。”“谢谢!”顺便夸他一下比以前进步了,更懂事了,学会关心人了,听到表扬后会更高兴的帮妈妈也来一碗。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是一个大步,微笑的伸出你的大拇指!

有时小家伙会说我要喝水,妈妈会笑着对他说:“你是在命令妈妈吗?”“妈妈,请你帮我倒下水好吗?”江江一改语调,江妈也会告诉他,妈妈很乐意帮忙。有时喝好水后半天没反映,江妈会对他说:“少爷,谢谢啊!”似乎反映过来了:“妈妈你搞错了吧,应该是我说的,谢谢你,妈妈。”“下次应该接过水杯的时候就说谢谢哦。”我们都笑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乐趣,其实孩子比我们的接受能力强多了,习惯就成自然了。

家里准备了一个储蓄罐,是让他用来帮助别人用的,让他想投币的时候念“愿意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份爱心”有时在外面看见路边老人乞讨,江江就会问我们要一块钱,爸妈都会欣喜的拿给他,有时会去路边买点食物给他们,告诉他做个善良的人,做个有爱心的人很重要。他总是会“哦哦”的应着,虽不知道他懂了多少,他的行动足以证明!

江江有很任性的时候,他有次把东西掉地上了,就是不肯捡起来,生气的我们就打了他的屁股,让他站到了门口,一直站到他同意回来捡为止。当我蹲下来对他说:“对不起,妈妈不应该打你。”江江委屈着说了句“没关系”,眼泪就出来了。在聊天的时候问他:最不喜欢爸妈什么?江江会告诉我:打人,也许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可孩子意识到了,有很多时候家长比孩子还任性,我们需要向孩子认错,给他们正面的力量,妈妈也会做错事,并不是只有江江会做错哦。

孩子是我们家庭的天使,他给我们一次次的机会学习,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最理想的港湾,它既是遮风挡雨的寓所,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飞理想的锚地,孩子是父母言行的一面镜子,文明礼仪从自己做起,在愉快的气氛中对孩子进行启蒙,创造一个和谐尊重,理解信任,感恩宽容,礼貌微笑的氛围,让孩子飞的更高更远,让我们一起重视家庭文明礼仪教育,让我们把自己一家的幸福变成大家的幸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七篇】

文明礼仪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本站网友精心分享的“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专业【热选10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努力提高他们的文明礼仪意识。比如在画图软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透过引导学生描绘“文明校园”这类图片,使学生加深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寓美育于微机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由于校园微机数量有限,教师在上机操作课上能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并讲清团队合作礼仪,要求小组中没有机子操作的学生安静地观看别人操作,不能指手画脚,大声喧哗,同时鼓励动手操作的学生有文明地向身边的同学赐教,让学生体会到文明合作的快乐。在教学打字时,教师要选取文明文明用语做练习材料,培养学生良好的电脑操作品质。电脑里存放着多个同学的文件,教师要教育学生不能随便打开,更不能删掉,从而提高他们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教育学生遵守机房规则,爱护机房设备,能够促进他们养成讲文明、守礼仪的良好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例如,教师关机要按步骤来,待显示器黑屏后,再关掉电源,以此促使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文明意识。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爱护机房卫生,持续机房的整洁,以此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此刻计算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青少年进入其中极易丧失自我,教师对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刻不容缓。教师可从学生感兴趣的“电脑黑客”“电脑病毒”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利用互联网非法窃取他人资料、编制和散布病毒程序、恶意攻击计算机网络等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是在犯罪。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

1.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对于食堂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东田中学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如《东田中学校园食堂炊事员管理办法》、《食堂工友工作细则》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

规章制度。

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起到了用心作用同时保证了食堂就餐管理健康发展。

2.建设完善食堂膳食会。

包括由校园值日校委组成的校园膳委会和只有学生组成的学生膳委会。校园膳委会校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建设,完善学生膳食委员会制度,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透过他们协助总务处开展学生食堂卫生自检、就餐管理等活动,建立学生问题反映渠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学生对生活、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推荐,对广大学生切身问题进行跟踪处理,并及时传达和解释,协助校园在学生食堂就餐管理。

3.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由于就餐人数多,工友人员少(近400个学生就餐,只有3个工友),校园建立了全员参与的管理办法。首先,把同一个班级的就餐学生安排在对应的就餐桌上,男女错开排列,一组6人,便于管理。第二,建立行政老师值日管理制度,三餐到食堂督促管理。第三,建立三扫两评的管理制度,食堂安排固定班级值日生三扫(早上、午后、晚上就餐后),各学生膳委会成员平时要指导、检查、督促各宿舍的卫生。对每一天的卫生等方面进行评比,由值日校委和学生膳委会成员双线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学生整改。第四,把就餐管理一部分权力下放到学生膳委会当中,使就餐管理更有效、更民主。膳委会成员由职责心强、志愿加入者组成,推出组长一名和副组长若干名、膳委会成员若干名,主要有二年级学生和部分一年学生、协助值日校委做好平时的卫生检查、餐具排列等工作,不但减轻值日校委的工作压力,而且使管理更精细、到位。第五,校园总务处和食堂管理人员每月举行一次食堂管理反馈会,构成部门之间和管理者信息沟通有效机制。

二、精化管理,文明用餐。

1.统一思想认识。

学生食堂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担负管理、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起到承接延伸课堂教育任务的作用。校园领导认识到“食风”的构成,会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全面健康发展产生较大的制约、同化作用,要求全体行政干部和工友明确食堂的精神文明建设是整个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资料,务必统一思想认识,在全校上下构成合力。把工作立足点和着力点放在启动学生的基础文明建设上,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用心性,调动学生参与食堂文化建设的用心性和主动性,自觉构成“我为食堂建设添光彩,人人参与食堂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要求全体教师对班级、就餐两头都要抓,相辅相成,使食堂成为思想教育、行为养成、学习生活咨询、心理辅导、校园文化建设等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阵地。

2.文化进食堂活动。

学生食堂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堂是学生最放松、最能体现其思想道德水准的地方。学生在食堂表现如何,直接反映学生文明程度高低。为充分发挥食堂文化在学生成长成才中的育人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园就餐管理条例。

3.餐厅是我家。

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爱家的每个地方,食堂是学生的用餐地,透过一系列教育、指导,学生已经养成了文明用餐,珍惜粮食,餐具排列整齐,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使食堂这个“家”成为学生精神栖息的港湾。此外,校园还利用墙壁张挂“米粒虽小君莫扔”、“餐厅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学会吃饭,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等资料的文化标语、名人警句、艺术作品等,为食堂文化氛围点缀出几分典雅。

4.加强培训,养成习惯。

东田中学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虽然比较纯朴,但散漫、习惯养成较差。为此,校园每年新学期之初都会开展新生入学训练,使之更好地与初中学习生活衔接。入学训练资料之一就是学习《寄宿生就餐管理办法》。教会学生如何吃饭,如何把餐具清洗干净、排列整齐,透过这些过细的要求,餐具排列整齐美观,使人赏心悦目,构成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结语。

几年来,食堂建设受到广大师生的赞美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把我校建设成农村特色初中校作出了奉献。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诚信的教育。

榜样,这不得不令我们深思。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家庭务必和校园构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试想,校园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里,学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围,我们的教育也会失败。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尊重教育。

重他人的劳动。在校园里,认真听老师讲课,就是尊重老师的劳动,相反,老师上课讲课,自己在下边搞些小动作,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课堂上,其他同学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认真听,就是给予同学们的尊重,相反,我们不认真听,就是对同学的不尊重。在家里,对父母的辛勤付出,我们也要表示感谢,否则,就是对父母劳动的不尊重。同样在社会上,我们乱扔垃圾,不把垃圾扔进垃圾桶,就是对整个环卫工人群体劳动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码的权利,对于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谩骂他人,不能无中生有中伤他人,这都是对他人人格尊严的尊重。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除了以上两点外,我们还要教育学生学会用文明文明用语,比如,得到别人的帮忙,要记得说声“谢谢”,给别人造成不便,要记得说声“抱歉”,跟人分手,要记得说声“再见”,等等。这些文明用语的使用,将会使人际关系更和谐。牢记以上这些,我们才能成为文明的人,才能成为广受欢迎的人。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八篇】

在如今逐渐走向“文明”的社会中,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在校园中,更是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着更为深刻的体会,在校园中,文明礼仪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因此,我们需要更加细心的把握这方面的教育。

第二段:学习的经历。

在我成为一名大学生之前,我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例如礼貌用语、排队等等。但是,在校园生活中,我逐渐发现,文明礼仪不仅只是这些简单的表面功夫。在校园生活中,每位同学都应该尊重别人的感受,文明待人,不损人的形象和尊严;温馨体贴,替别人着想;细节上更要注意礼仪方面的讲究,更为注重自己的形象与素质,不做不靠谱的人。

第三段:意义和影响。

文明礼仪的意义远不止于表面,其实在进入到一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文明礼仪更应该得到追求。从校园中培养文明、礼仪,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不同人生阶段或不同文化有着不同的文明礼仪意识,磨砺自己的处世能力。在学校中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加尊重他人的感受,更加注重协作和合作的过程,更加具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文明礼仪的教育还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更好的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四段:影响个人成长。

个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文明礼仪的教育也如此。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对待生活工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自己的形象和素质,这些方面将构建我们的个人形象和优先。文明礼仪的教育将能够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和人格修养,培养个人在意识与行为方面的素质,从而更好的适应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民生。

第五段:总结结论。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的重要性,更是在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文明、文化、礼仪的精神通过校园的文明礼仪教育得到了更大的展现,也必将为我们的未来做出构建和贡献。文明礼仪教育在校园生活中是必要的,也是可持续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去学习去提升,更好的构建我们的个人形象和素质,为自己的未来踏好每一步。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九篇】

文明礼仪,由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那么对于文明礼仪教育,你有什么。

遵循“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的教育原则,开展读、讲、考、赛、评等一系列活动。读,即读书活动,组织学生阅读《礼仪常规》、《礼仪知识abc》等书;讲,即讲学习文明礼仪后的心得体会;考,即对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的考试;赛,即组织学区性和全区性的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评,即对学生的仪容穿戴、文明礼仪、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天天进行评比,建立学生个人文明量化评定制度。文明礼仪教育要以点带面。我们在茶园山中心小学召开文明礼仪教育现场会,还召开了全区文明礼仪教育经验交流会。树典型,立榜样,带动全区礼仪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礼仪教育与落实师德规范相结合。

我们把教师文明礼仪规范列为教师评定职称和年终考核的资料,坚持开展“树、创、献”活动。如在第三中心小学召开“弘扬高尚师德,树我教师形象”现场观摩会,教师介绍了讲师德、扬正气、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学生代表作了“良师慈母暖我心”演讲,学生家长热情赞颂教师的高尚师德。能够这么说,我们的教师在学生面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接待家长时,能注意礼仪规范,给人和风细雨春天般的感觉。

三、净化校园环境,用优美的氛围陶冶人。

我们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作为礼仪教育不可缺少的途径之一。要求校园对校园要整体规划,做到安排有科学性、布置有教育性、整体上有陶冶性。

校长抓绿化,美术教师抓美化,卫生教师抓净化,德育干部抓育人化,各负其责。

据统计,今年区教育局投入绿化经费20万元,各校(园)也自筹经费65万元用于绿化。优美的环境促进了师生文明行为的养成,陶冶了师生完美的心灵。

四、礼仪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去年底,一封由教育局长郭德泰草拟的《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分发到全区万个中小学生家庭中。信中恳切地阐明了“成才先成人”的道理,期望家长参与子女的文明礼仪教育,配合校园从学生做人的基本道理抓起,从一个个行为习惯养成抓起。这封《公开信》在全区产生了强烈的反响。4万多名学生家长复信教育局和校园,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们支持区教育局的倡导,让中小学德育走进千家万户的心愿,还有更多的家长对参与子女教育提出了合理推荐。家长的用心参与,给我们以莫大的鼓舞。今年春季一开学,区教育局就迅速发出《关于全面加强校园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见》,要求各校全面强化师德规范和学生礼仪常规,整体优化学生的文明礼仪环境,并决定把各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成效作为“文明校园”和“德育工作先进群众”评选的重要条件。

文明礼仪,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着称于世。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务必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品行教育,是家庭、校园乃至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它要求儿童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培养儿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爱国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以及团结友爱、诚实信用、热爱劳动、文明文明教育,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笔者几年来小学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一、以身作则,潜移默化。

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学生身边人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模仿。而教师与他们朝夕相处,所以就是他们直接模仿的对象,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时候,教师应作为学生最具体的看得见的活教材,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不许学生做的,教师决不能做。这种教育方法不带有任何强制压力,学生易于理解,是其它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师的身教能够影响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文明。有些学生,在同学之间,经常说粗口话,搞恶作剧、做不文雅的动作,惹事生非等等,针以这些不良现象,如果教师在注重“言传”的同时,更注重身教。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就是教师不仅仅经常在孩子面前讲文明礼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则。比如:我班里原先有两位学生文明文明较差,给其他同学也带来很大影响。于是,我经常个别对他们进行文明文明教育,课堂我尽量使自己的言谈举止文雅大方,从不用粗话骂学生,课间,我尽量多到学生中,个性是在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面前,我尽量使用文明用语。学生不留意碰着我,我微笑地对他说:“没关系”。如有学生替我拿东西,我很客气地对他说:“谢谢你”,路上或者别的地方遇见学生,我文明地跟他们打招呼;如果我不留意碰着学生或给学生增添了麻烦,我总是主动道歉地说“对不起”“请原谅”等等。经过我一段时间的努力,那两位文明文明较差的学生及其他同学的文明文明明显好转。

2、让学生守纪。要想使自己的学生遵守纪律,教师首先要带头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园的各项。

规章制度。

》。做好学生的一面镜子。试想,一个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迟到、旷课,学生会听他的吗?一个经常骂学生、说粗口话的老师,去教育学生不要骂人、不说粗口话,学生会听他的吗?等等。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3、让学生守公德。有些学生,不明白什么是“公德”,也不明白遵守公德的好处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娱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给班级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如:校内校外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花草树木、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等等。如要制止这些不道德的行为,教师除了常跟学生讲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学生。如:我们班级就有很多学生不守公德。看电影时大声喧哗,看到校园里有废纸,不能主动捡起来。于是,我决心走到学生中去,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当我发现学生随手扔果皮废纸时,我当着他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当我发现学生在墙壁上或别的地方乱涂乱画时,我当着学生的面不声不响地把它擦掉;当我发现学生践踏花草时,我立刻过去当着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师的行动,慢慢地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到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现象很少发生。

4、让学生热爱劳动。此刻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从来不做事,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来到校园,不要说什么繁重的劳动,就连一般的大扫除都不肯参加。针对这种状况,我首先从家长工作做起,利用家长会跟家长讲如何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潜力。父母亲要经常安排孩子参加各种劳动,在校园,每次大扫除或其它劳动,我都带头干,哪里脏、哪里任务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们的表率,每次劳动结束,我都对本次劳动表现最用心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给予表扬。这样,教师的行动和优秀同学的行动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学,使全体同学都热爱劳动。另外,我还在品德课上讲一些领袖人物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成立光荣榜,弘扬好人好事。

班级里成立光荣榜,大力弘扬发生在学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级成立表扬栏,好人好事登记薄;向校园雏鹰电视台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传栏等。使那些用心做好事的同学觉得光荣而自豪,觉得更就应那样做,也能使其他同学受到熏陶感染,从而在学生中构成人人做好事、个个争先进的风尚。

三、在活动中进行品行教育。

如组织学生为班里较困难的同学捐一些学习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残疾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培养了孩子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品质。组织学生清明节祭扫烈士墓,看革命影片,听英雄人物报告,这样,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学生,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立志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还能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到社会上去观察,去与那些违法违纪的行为作斗争,并且让学生集中讨论交流活动的体会。这样,能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为,从而加深了对坏人坏事的憎恶。诸如此类活动,要经常开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到达教育效果。

总之,小学生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千篇1律。这看具体状况,因人、因地、因时而定,力争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

一、养成教育认知定位要准确。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我们首先就应当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提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校园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里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还包括心理,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因而,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应当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养成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养成教育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必要手段。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向前发展,有序前进,就是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平衡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行为规范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但是,对于人类个体而言,行为规范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不断地学习才能获得。任何时代都需要人们选取贴合时代要求的恰当教育模式对社会成员进行教育,最终帮忙他们构成合乎社会要求的规范行为。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社会行为规范,理解并主动践行规范,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养成教育是个人思想品德的外化显现。

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通常不是听他说些什么,而是看他是如何做的,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才能成为勇敢的人。”[1]从这个好处上说,行为是衡量思想道德状况的外在显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忙受教育者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本质上来看,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而大学思想道德教育是高校永恒的话题。在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天,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必然。

(三)礼仪养成需要终身教育。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早期的社会化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是在成年期;再社会化是指工作以后。从自然人过渡到贴合社会规范的社会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教育,因为礼仪养成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必要手段。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提出终身教育。目前,学界普遍认为礼仪养成教育的对象应当是中、小学生,甚至是学龄前儿童,而不是大学生。从理论上讲,这没有错。根据人的社会化历程,人们确实应当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以后学习文明礼仪行为背后深层的道理,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学习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顺利实现向社会化的转变。而实际状况却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基础阶段校园教育的忽略,当今的大学生不懂基本的文明礼仪,处处出现行为失范现象。这就意味着大学生需要继续社会化,需要养成教育,不断强化文明行为的训练,以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构成健全的人格,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养成教育资料要精细。

所谓精细,是指养成教育的资料要具体细化,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适宜的教育资料是养成教育取得有效成果的关键。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历来是高校的工作重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多年来我们常抓不懈,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养成教育的资料过于空洞,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学生不感兴趣,主动性不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衡水学院为迎接20xx年教育部本科质量评估,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其主旨是将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资料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诸要素紧密相连,将养成教育的资料限制在课堂、宿舍、餐厅、校园四大学生主要活动区域内,对于每个区域内正确的行为规范都有明确的要求,并指出哪些行为是不当的。例如,课堂学习“十要十不要”、宿舍生活“十要十不要”、就餐文明“十要十不要”、校园文明行为“十要十不要”、学生干部作风“十要十不要”等等。由于养成教育资料细化,教育资料贴近学生的生活,各项规定也像指路明灯一样,让学生的行为有据可依,有理可循,所以大学生愿意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规范、认同规范,进而遵守已有的规范。

三、养成教育方式要灵活多样。

教育方法是到达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工具,而恰当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来自

(一)教师垂范,引领风尚。

教师在校园教育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在校园生活中,和学生打交道最多的人是教师。学生不仅仅从教师那里汲取专业知识,更愿意把教师当成榜样去模仿。因此,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本身要具备高尚的品德、言行合一的操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向他学习的动力。衡水学院把学风建设与教风建设有机结合,将教风定位为“敬业树人”,明确了教师的首要职责是爱岗敬业,为学生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是教师的分内之事。

(二)主题班会,体验感悟。

主题班会也是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充分发挥了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教育原则。衡水学院每学期都开设主题班课,有固定的班会时间和地点。在每学期之初,辅导员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班会计划,拟定班会主题,然后安排学生具体操作。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学生作为班会的主导者,更容易吸引其他同学参与,发表内心真实的想法,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必要性的认知度,激发学生督促自我养成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用心性。

(三)校园督导,规范行为。

人总是有惰性的,仅仅依靠学生自身的感悟就期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外在的监督强制力量。为此,衡水学院由学生处牵头,成立了文明礼仪督导小组,定时定点对校园里出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督查。每一天早晨6点半在餐厅检查文明就餐状况,督促学生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将其放到固定收餐位置;每一天7点半,检查把食物带进教室的学生;8点半,检查宿舍卫生;下午5点在校园内巡视,劝阻学生搂搂抱抱、乱丢果皮等不文明现象。经过3个多月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以前不文明现象大为减少。

(四)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仅仅是指鸟语花香、树木林立的自然环境,更是指安定有序、布局合理具有整体美感的人文环境。只有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统一,才能潜移默化影响人的行为,到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衡水学院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在校园显著的位置张贴激励性。

口号。

名人名言。

;充分发挥美术和广告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创设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相关的壁画,建设教室文化、寝室文化、走廊文化、墙壁文化,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极具生命力的文明礼仪之风。这样不仅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充分发挥其陶冶、激励、感染、提示的功能,使学生生活在这一环境中耳濡目染,启迪智慧,提高审美情趣,美化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综上所述,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既要注重显性规章制度对学生的约束作用,又要注意隐性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更要注重充分挖掘学生个体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培养学生对礼仪的正确认知潜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工作者的文明礼仪教育心得体会【第十篇】

不经意间,我翻到了《文明礼仪教育》这本书,再翻翻看看,我又感触很深: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等。其中春节的来历更是让人激动人心: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使人们非常害怕。“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根据这个故事,春节贴春联,走亲访友,吃饺子等习俗就一代又一代的遗传了下来。

这些习俗是见证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但现在却有许多青年人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以为然。

传统节日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在中国,在世界上立足!

弘扬传统节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39 277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