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大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骨干教师培训提升了教育理念与教学技能,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了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为未来教育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大全【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一篇】

7月16日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市六中举办的石嘴山市第四批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在开班典礼上,市师资培训中心领导杨占军同志做了重要讲话,指明了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和要求,强调骨干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来解放思想,提升理论,提高能力,转变观念,指导实践,他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这次培训由马秀珍主任主持,在三天的学习过程中,共有6位专家给我们举办了6场讲座,让我们享受到了一次精神世界的豪华盛宴,其中北京教育学院共派来了3位专家,市师资培训中心也有3位专家为我们传经送宝。

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专家们的敬业精神。他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工作态度,精深的专业水准,灵活的授课方式,不仅让我们领悟到了一些高深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在实践层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我们常说,不上无准备的课,要做到每一节课都是优质课。但这仅仅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真真能落到实处的能有几人?但这次讲课的专家们给我们树立了真正的榜样,我们听了几个小时的课,居然感觉不到乏味,越听越想听。就是因为他们准备充分,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余新教授的参与式互动,马秀珍主任的情景教学法、班级歌星表演,为课堂增加了活力,使人耳目一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说到底还是要上有准备的课。就像吴欣歆教授强调的那样,学科教师应该明白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教。一要将教学内容熟记于心,钻研教材与课标;二要掌握有效地教学方法与步骤,做到五个理解,即理解学科,理解教材,理解学生,理解教法,自我反思。三要善于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包括有形的资源与无形的资源。上有准备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这是今后对自己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的《骨干教师如何以“学”促“教”?》讲座,让我认识到岗位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途径。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做合格教师、优秀教师,更应该成为专家型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技能,走向优质课堂的途径只能是不断加强学习。学习《课程论》、《教师论》、《学习论》,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掌握必需的教学技能,必将有助于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吴欣歆教授的《优质课堂的教学特征》强调了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问题即教什么,怎样教,用什么教。涉及到了教学目标的定位与表述,学情分析;教学流程与活动的设计,怎样备课,怎样布置作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使我们明白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使人耳目一新。白永萧老师的《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教学知识(pck)》讲座,向我们传授了当今最新的教师教学测评框架体系,基于教师pck教学框架的分析和应用,能更科学地使教师分析教学,改进教学。王少元主任的话题是《在教育教学中做教科研》,强调课题研究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为什么要开展课题研究,怎样选题,怎样开展课题研究,经王主任一讲,豁然开朗,感觉课题研究不再是高不可攀。祁和平老师的`《课堂观察的实践与思考》讲座对指导我们开展三课活动大有裨益。传统的听课评课在很多时候已经成为流于形式的应付差事,我们需要这样的指导。马秀珍主任的话题是《骨干教师基本素质及提升策略》,马主任围绕骨干教师的概念、基本素质、发展策略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人深思。三天的培训,专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强调了骨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及技能,对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分析与指导,使我们不仅学到了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理论、课堂观察、教师pck基础知识等,而且在实践操作方面给我们以优异的启示,比如参与式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使我们获益匪浅。

第三,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作为骨干教师,应该做到三点:一要学习,二要研究,三要创新。只有不断学习充电,才能提高专业技能,才能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就像在这次培训过程中专家们强调的那样,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通过网络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学习能力;在岗位研修中学习,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教科研中学学习和提升,要善于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想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优秀教师层次的转变,最重要的是应该具备研究意识,研究教材、课标,研究教法、学法,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只有善于研究,才能脱俗,才能创新。只有具备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才能脱俗,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成为名副其实的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二篇】

“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胜利,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火伴,将会成绩你的一生。当我参加了这次骨干教师培训后,我又一次在观念上、理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想,新课改的精神就像阳光一样,普照到了与之相关的每一人。下面我就从两点谈一下我的体会:

以前在学校时,我们研究了各科教法,并且老师还告诉我们:在你们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理论结合实践,才能把所学的教法运用于实践当中。但当上班后,似乎觉得研究的教法基本运用不上。于是我找出各科教法书,通透的看了一遍,想温故而知新。温故后的头脑中也是理论一套套,可上出的课还是不能让自己满意,真是苦恼极了。

新课改后自己突然觉得,观念、理念一下子变了,新《课程计划》既充分肯定了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能否对学生实施高素养的教育,促进学生自动、活泼、生动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养。

经由过程进修使我明白,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进修,并且能够学好,成为优秀的儿童和未来社会的成员。正象名师xxx教师所说“教师的能耐是让一个不爱进修的孩子爱进修了。所以,教师就应着力于将经验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方式,什么是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与方式呢?我觉得就是《课程计划》指出的':教师应成为学生进修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协作者。教师为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这就凸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教师角色的转变。

1、困惑中的引导者。

学生进修生活中,经常会有困惑,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题目,像从前一样干脆的告诉他答案,还是引导他走出困惑,找到光亮,体验努力的快乐?不容置疑当然是后者。在教师的引导中,孩子们经由过程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而且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但体验到过程的快乐,而且从中也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2、探索中的支持者。

学生的研究生活,是一个研究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或是提供材料,或是精神上鼓励学生,都是对学生研究的一种支持。

3、进修过程的协作者。

孩子有无数的猎奇心,但他们的能力确是有限的,为了让孩子更好的探索进修,教师这个主导者要起作用。我想,在孩子探索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孩子的能力有所不同,对于孩子能力所达不到的,就应该帮助他,一起协作,配合完成。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难发现,其实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学生的进修也是从以要我学,到现在我要学,这种巨大变化,在孩子们身上凸显出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例如我把要学的词编入故事,孩子们听了好听的故事,很开心,还边表演,边进修了里面的词,这样情境表演的进修方法,让孩子们一学生词就会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教师的引导和勉励让他们在进修中获得快乐。这都原于教师角色的改动,很好的把价值引导和孩子的自在发展结合起来,体现了价值引导,同时又注重孩子快乐的进修,不强迫孩子去被动的接受,而是满意学生的需求。学生不但自动快乐的进修了知识,而且按照《课程计划》的精神,努力创造一个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的环境,儿童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达,不仅语言得到发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新课改让老师改变了意识,变化了角色,在充分肯定孩子的同时,因材施教的对每个孩子进行教育,适当的引导支持,共同达到目的。

这次聆听专家和优秀老师的讲课,让我真切感受到,新课改已深入到每个人心中,,树立与专业化要求一致的教师形象。无形中真的带来很大的压力,这个引导者的角色怎样才能更好的把困惑中的学生正确引导好,教师的高级素质发展是必须引导的基础,要做一个引导者是一定要有思想的;这个支持者要怎样的理论支持和良好的心态,才能让学生接受你的支持;这个合作者的角色怎样能让学生真正觉得,你和他是同一高度的朋友,并相信你们能合作成功。我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想:应该正如现在所提倡的,做有文化的教师。多读书、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师,我们一直也说《课程计划》的贯彻是坚持先进的理念,坚持核心的价值,就是代表先进文化。且我们平时也常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我想这应该也是从教学工具向“知识工作者”转变的动力吧。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三篇】

作为首批学员,我荣幸地参加了今年暑假为期十天的培训,聆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讲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相信自己是有所收获的。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学益习非网浅。

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xx教授讲解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对我的触动颇深。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特别是地理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不再以点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流的形式传递,使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二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传统观念下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的观点,也将被基于新课程教学提出来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正确认识网络环境的特点,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中学地理教与学的改革深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在网络环境下,谁拥有网络,谁就拥有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和载体,学生的思维敏捷、兴趣广泛,电脑操作技能强,获取知识快,他们完全有可能在某方面拥有比教师更多、更深刻的地理知识。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应放下架子,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导者的角色转变为信息海洋的导航者、个体学习的指导者、学习生活的组织者、合作探究的辅导者。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四篇】

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听了xxxx等几位专家的讲课让我对传统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转变。我认真观看了专家引领光碟,感受很深。专家们热爱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以及那谦虚谨慎、友善宽容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时常在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课堂总是那么丰富多采?他们的见解总是那么的深邃?他们的角度总是那么恰到好处?通过研究专家的教学方式,使我深受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精心的准备上,体现在简而精、通俗易懂的语言上,体现在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形象化的演示上,体现在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的精锐的目光上,体现在耐心的巡视指导上,体现在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当堂训练的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留死角,一直处于主动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真正体验研究的乐趣。

信赖每个学生。

学生在个性上存在差异,但在智商上是绝对没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潜力有待于教师去挖掘。所以我们应大胆地放开手,让所有学生去研究,去全力地施展自己的潜能,并通过教师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积极地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思维到实践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研究的能力,要向让他们学好,就必须给他们提供研究的基本条件,同时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辅以合适的指导方法。在不失大局的前提下,让后进生学好,刺激他们的'研究积极性。当后进生的能力提上来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所谓的后进生如此循环下去,后进生在不断提高,同时整个班级的成绩就会进步,而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会随之不断提高。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思想是很老练的,所以从学生的生理进行打破,利用实例和教师的谆谆教导去传染感动、教育他们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自己感觉就像和所有的教师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识海洋中,陶醉不已,流连忘返。不仅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了,师德师风也得了升华。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师衷心地感这次培训我们的“专家、教授、名师”,也希望以后类似的培训机遇延续下去。更希望我市的教育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一日千里,与时俱进,大放光彩!

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五篇】

此次培训历经半个月,负责培训的专家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各有自己培训的专题。在培训课上,专家的讲座各有风格,我们敬请的徜徉在浓浓学习、沟通、研讨氛围之中。尤其听了吴刚平专家讲授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学问观基础》中着重指出“现在有些教学是无效的,是没有意义的,是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代价——学生在校学习以记忆为手段、为目的,一切为了考核。学生学会了,但不会学。”他精准的分析出学生的“负荷”在于有些老师把该记让学生记,把不该记的也让学生记。他强调“事实性学问”理当让学生记,但一些“方法性学问”和“价值性学问”没有必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两种学问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驾驭肯定适合自己的方法就能消化掉。比如“价值性学问”老师没必要强迫学生记忆,而要启发学生自己去体验、反思、感悟、创建,即在“思中学”、“悟中学”。我们要求学生学习学问的总量没有变,但学的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要优化学生的学问结构,让学生获得学问结构趋于合理安排。老师要探讨如何去转换学问驾驭的结构,学会将“事实性学问”转换为“方法性学问”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轻松、开心学习。

现在的老师都爱讲。关于对“讲的老师”的认定:讲不清晰的老师是不好的老师;讲清晰的老师是比较好的老师;而在合适、恰当之处讲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常常说:“教是为了不教”,说的就是这个理。

关于《师生沟通的技巧》专家靳岳滨提出三原则:一是关怀而非冷漠;二是理解而非说教;三是敬重而非霸道。我们常常说要关爱学生,那么我们究竟关爱他们的什么?大多数老师关爱的是学生的成果,并非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和生命教化价值意义。

关于《有效教学的意蕴和实践》专家陈大伟说到“课堂要改善学生的生命状态,让学生经验美妙的课堂生活;对教学内容有价值的改造,为学生华蜜生活奠基;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实施有效教学;改善老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我们常常把有效教学片面化——认为老师上得精彩就有效,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有学生学得精彩,教学才有效。

日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华,是行动上的繁华、形式上的繁华,而思想上、情感上、精神上并非繁华,根源在于教化评价机制,致使多数老师偏重于“育分”,而忽视“育人”。

我们要做一个成长中的探讨型老师,要培育更多的“家”,而不是实实在在的“匠”。

丹尼斯说了一句富有经典的话:“只要你正嫩绿,你就会接着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就起先腐烂。”这句话太有蕴意了,而且哲理性很强,希望众位同仁好好品读、思悟,自己是怎样一个人。

39 34538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