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汇总17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字教学需注重规范与美感,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习惯,激发创造力,提升书写能力,促进全面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

漫长的暑假里,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地品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原因有二:

1、我还没有真正明白语文的精髓,不知道教学的重中之重到底在哪里;

2、我想成为一个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的语文老师。

直到遇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本书,我捧着一本书、端着一杯茶、拿着一支笔,在书房里贪婪地看了好几天,慢慢的,我心里点亮了一盏灯。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习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习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习地的动力所在。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2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每个学期初,我都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了,需要教师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体会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四十分钟要效率,我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成了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范听众,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现,教室中没有了阴暗冰冷的“死角”。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采用了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训练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初步获得了语文实践能力。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一、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二年级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在理解“儿歌,”的含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我觉得,语文教学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3

最初,我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起,采用“一字多词”的方法选职一些接近生活的字,让学生扩词,多多益善,然后鼓励学生用喜欢的词说一句简单的话,这一学期,以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为主。

口头说句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引导学生迈出了第二步-----写句。这一阶段分三步走:先写简单完整的一句话,再适当地扩句。即为句加入一些恰当的定语、状语、补语(当然给学生不讲这些语法知识),第三步是分句成段,即进一步将句中的定语、状语、补语成份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将原句分解成一段话,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兴趣盎然,愿意去学。

有了写词组句的能力,我就指导学生摘录片断和写日记。这个阶段我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我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指导写景物,写水果。对照家庭成员和班级同学,指导学生记人物。结合节日庆典,学校活动,指导写叙事。二是明确要求,第一步是要求字数要够,要言之有物。第二步是要有精彩的句子,优美的词语适量的修辞。第三步,指导在立意上有所突破。这一步主要通过作文讲评课,由师生在讲讨论中完成。我重点抓住写作前的指导和批阅后的讲评两个环节,向学生渗透列提纲,多次修改,结构分段等写作基础知识,为学生们到高年级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我还感到有一点要特别引起大家的重视。就是坚持把握教材和开发课程资源相结合,我们现在用的北师大版教材,每一册书中都有一个开放性单元,比如本册有一个单元即“特产”。我们教学这样的课文,一定要发挥地方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下做大量的.工作,自己编排一些本地的特产的小文章,小故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北师大版的教材特别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但传统教材中的一些常规性的训练的内容大大减少了。大家有个突出的感觉是现在教材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是编排简单了,但是老师的要求提高了,所以平时仅仅按部就班照本学科远远不够了,平时我们要穿插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如修辞手法的训练,修改病句的训练,句子变换的训练等,以使学生全面掌握语文知识。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心得,以此向大家学习。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4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低年级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李老师对语文低年级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我的体会。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读促学,以读促思。要使这些识字少,好奇心强的孩子爱阅读,会阅读,进而形成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了猜谜、看图、讲故事、设悬念等多种方式,激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如教《画》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家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我话音刚落,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把小手举了起来,抢着说谜底。之后我又顺势利导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是写画的?”随即引导读文,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了诗句。又如在《小松鼠找花生》一课,也是采用猜谜的形式导入,孩子们的兴趣一下自被调动起来了,为上好一堂课打下了基础。

除导入外,其他环节也要注意调动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好动,缺乏耐力和持久力,很难坚持较长时间的阅读活动。我根据他们爱看图的特点,引导他们会看图说话,看图复述,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阅读的效率。如《小小竹排画中游》、《哪座房子最漂亮》、《爷爷和小树》等课文,让学生看图并稍加启发,学生就能把课文的内容说出来,课文内容通过图画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再阅读,整个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感到轻松。随文识字也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一。还有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乐读。如分角色朗读、小组竞赛、表演、男女轮读等,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注意了劳逸结合,如演一演、唱一唱、玩一玩、画一画、动一动等。《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一课在学生反复读文后,学生的兴致减弱了,我突然想起儿时学到的.这首歌,便问他们听过吗?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的说没听过,并示意想听一听,我便轻轻的唱了起来,孩子们一听兴致高起来,让我再唱一遍,于是我就把这首歌教给了他们。这样学生们不仅记住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了实施鼓励性语言评价孩子,因为低年级学生好表现爱表扬,发展波动大,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他们走进一个阅读乐园。

对儿童来讲初读很难,读好1篇文章更是不容易,所以另一方面我加强了读书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我由读准一个音节开始,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话到1篇短文,做到严格要求,精心指导。

1、教会学生正音,就是读准字音,用普通话去读课文。在学习生字时,字音读得很准确,但一读课文时,平翘舌音、多音字及变调字、轻声、儿化音等就读不准了,因此,每学一个字,我都把它放在特定的语句中进行训练。如学“一”字时,便出示了“想一想”、“算一算”、“一只鸟”、“一个苹果”等词语,让学生感知“一”是变调字,不同的语言环境用不同的音。

2、教会学生停顿。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不知什么是停顿,为什么要停顿,而往往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熟了以后又快如流水,一口气读完。根据儿童特点,我教给他们“逗号”停一停,“句号”换口气的方法,长句子如何断句。如《小熊住山洞》一课中,有一长句,“我们去砍些树,造一间木头房子住”。孩子们读起来很困难,于是我采用看图理解句意,再读词语,最后读句子。

3、教会学生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我认为读文时,流利和有感情应同步进行。

首先要扫清词语障碍,不理解词语无法读通,读出感情。理解词语时,我一般采用直观形式,把字词同相应的事物建立联系。如《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学生对“壮观”一词不理解,我借助录像让他们通过观看画面感受升旗仪式的壮观,这比教师讲解的效果好的多。

其次,让学生与书中的角色产生共鸣,自己去体会。我主要采取下面的形式:配乐朗读、师范读、指名读、小声读、默读、分组读、同桌读、分角色读、引读、齐读、赛读、表演读、讲故事等,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范读、分角色读、赛读、表演读效果较好,比较适合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如《四季》一课中雪人一段,我让孩子们表演读,边挺着肚子边读文,很快就把雪人顽皮劲儿体会、表达出来了。《自己去吧》、《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等课,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各自用不同的语气读,学生读得绘声绘色,在情绪高涨中组成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感情也学会了朗读。

4、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合理想象的方法。如读到《小松鼠找花生一课结尾时,我问“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有的学生说:“是鼹鼠把花生摘走了。”有的说:“花生还没结出来呢!”还有的说:“花生结在土里,看不见。”……最后老师再总结。再如《小熊住山洞》一课,结尾动物们给小熊一家送花来了,表示他们对小熊一家的赞扬与感谢。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中的一种动物,森林受到保护,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将自己对小熊一家的赞扬与感谢说出来。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学会了在阅读中合理想象的方法。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5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公民具有合作意识”、“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合作不仅是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目的,一种现实社会特别需要的人的基本素质。那么在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对此,我有如下看法:

一、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基本理念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二、教师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基础。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情况下,前后桌4人组成一个小组,4人相邻合作学习,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比较容易实现。组织学生民主选举1名组长,1名记录员,负责组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民主推荐1名学生向全班同学或老师汇报合作学习情况,本组其他同学补充或纠正,这样组内每人都有角色,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轮流担任角色,人人都有表现和锻炼的机会。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集体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史合作学习成功的很重要的保证,也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

四、合作小组内部要有必要的分工。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相互合作、互补互助、共同发展。合作小组的划分应该体现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合作学习的目的。没有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常常是各行其是,自说自道,形成不了交流合作探究。因此,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汇报是代表本组,而不是只代表个人,报告员发言后,组内其他组员可以再进行补充。

五、每一次的合作学习,都要明确布置学习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这么做也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学习的氛围,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学生们变得爱学,乐学,群体学习的氛围更好了。

助。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小组里交流作文,并互相评价。在小组活动前,老师可提出明确的要求。在组员读作文时,其他三个同学要认真听,边听边想,他的作文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等他读完后,三个组员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作文存在的不足,可以提出修改的建议。被评价的同学,应该及时在作文旁记上自己认为好的建议。这样一来,学生都很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小组活动就会开展的更有实效了。

在当今的教育理念中,要求老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知识授受为主的学科课程相比,小组合作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观”、“旁听”的被动地位,赋予全体学生充分的参与机会与权利。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目标,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目标结构中,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改变了单一的“输——赢”关系,极大的消除了对竞争失败的恐惧,学生处在一种安全、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他们避开了“做错将受到老师批评”的心理压力,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也增加了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记得以前我读小学时,一节课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个同学在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没有那种活跃的气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自然这部分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现在的课堂不一样了,当教师布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后,每一个同学在小组里都要发言,他们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能自由展示自我,也能相互学习并按自己的节奏完成学习活动,可以说不光是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活动的组织者,自然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兴趣。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6

语文知识是关于语言和言语、xx和文学的知识,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从“语文知识”存在的状态。语文知识包括“语感”(隐性知识)和“语识”(显性知识)两种状态。但当与“语感”对举时,语文知识特指“语识”,即“在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在语文教育的范畴,当我们说“语文知识”时,它的现实所指就是“学校语文知识”,它们构成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从“语文知识”学习的角度。语文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将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人类知识”(语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这种转化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的状态,也可能是语感的状态。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宽式”语文知识和“窄式”语文知识的概念:宽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xx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有语感和语识两种状态。窄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xx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课程的层面只包括与语感对举的语识;尽管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的状态,也可能是语感的状态。

我们已经辨析了语文知识的概念以及知识在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类型,只有分清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类型,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陈述性知识是指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声母、韵母、音节的正确书写;大写字母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熟记;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会写其中的2500个等。程序性知识是指拼读音节的方法,利用拼音纠正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识字的方法;了解字义的方法;写字的方法等。策略性知识是指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包括熟记,防止回生的方法等。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7

作为一个中国人,学习好汉语是我们必须要履行的义务。而对于如何学好汉语,学好汉字必定是第一步。识字和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多年研究表明,写字在小学阶段必须要被充分地重视,如果写字只是流于形式,教师课堂教学写字又不得法,那么学生从小学起基础就打得不牢固,这必然会引发以后一系列问题,包括学习和生活。识字和写字教学对一个人的人生影响至关重要,因此要着重加强各方对这方面的关注。

一、阅读是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

阅读困难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其实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识字存在问题。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概括起来也就是识字、阅读、写作三大部分。我们的课堂教学生识字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精细识记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务必要记住汉字的每一个细节,过分强调汉字之间的细微差别,并只要求学生能丝毫不差复现这些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

学生面对阅读材料时,如果他辨认清楚第一个汉字,读出后,再去辨认第二个汉字,他注意的焦点就是字词的辨析。字与字的联系完全由他对每个字的熟练程度来决定,他势必不能顾及词义与句义,最终就达不到对整篇阅读材料的理解。

二、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年幼,刚接触课堂和学习这类陌生但又具有吸引力的事物时肯定会产生兴趣。教师就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爱好,让课堂轻松快乐起来。

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三千多年,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具体而又生动的画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查阅资料后,在课堂上再现一些字的原始形态,帮助学生在记住字形的基础上理解字义,让小学生从小就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感受中国汉字的魅力。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识字量平均每天在二十个。小学生年纪小,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些特点决定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就不能单一,不然课堂上刚刚点燃的兴趣之火花就会被死板的课堂氛围所熄灭。

三、写字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据调查,写字在小学阶段不被充分重视,或者写字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长大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万事开头都是兴趣。同样的,写字一定也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在兴趣的基础上,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是写字的姿势和执笔、运笔方法正确;二是写得规范;三是写得整洁;四是写得端正;五是写得整齐;六是速度。

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对写字教学认识欠缺,力度不够和识、写分离的问题。教师没有把写字作为学生语文素养的一部分,片面地认为学生只要会认会写即可。至于书写姿势、书写结构、字体笔顺和书写速度是否达到要求,就不在教学范畴。识、写分离就是传统上的重识轻写,课堂上把识字和写字分离开来,重点只要是学生认识字就行,写字任务就全被安排在课下进行。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反复抄写,学生于是大多数也就是应付了事,不讲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时地纠正学生的书写习惯。比如:小学生握笔距离笔尖较近时,手就会把所写的字迹遮挡掉。久而久之,小学生养成了坏习惯就会影响到其视力和身体的发育。老师要时刻强调并亲身示范良好的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脚平”。写字时不督促学生,让学生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不急不躁,表扬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

教师教导学生的同时,也要想办法充实自身书法理论知识,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独特的书写规律。小学语文教师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影响很大,对一个人以后语文的学习乃至走向社会都至关重要。

综上,要学习好小学语文,识字和写字都是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在思考的基础上多多进行改革,为语文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心力。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8

不知不觉中学习《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已经好几天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再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活动,我有如下感悟: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精心设计好导语,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经常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

二、放开双手,教给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1、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自已去读书,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

2、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应该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

3、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的方法,也容易掌握事物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4、让学生自己去实践。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表现为自我设计、自我尝试、自我领悟。

总之,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总是不放心,撒不开手,生怕学生会弄得杂乱无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从这节课中学到的宝贵知识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感受自主学习的好处。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9

学习了《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小学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和研究,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并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小学生应注重培养语文素养和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应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自主性学习: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在的内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对学习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浓厚的兴趣会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进行学习。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灵性,是开展课堂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前提。这需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教师与学生是同伴关系,学生与学生是合作关系。这样的课堂气围,学生就会有心理安全感,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促使其能力的发展。

三、开展研讨的课堂活动。

学习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有效的学习需要在合作的形式,自己去探求新知,常常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评价手段促进课堂教学。

学生是身心正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在他们心灵的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苏霍姆林斯语),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就会强化学生更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堂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在教学中还没有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把从这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感受自主学习的好处。

通过这次培训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以往的学习是把传承知识作为主要目的,这种理念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又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必须是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所以教师教语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发展个性的目的。

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通过自己查找资料或合作讨论等形式来自主解决。

总之,自主学习就是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己的个性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如,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考题,学生在自主完成出考题的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课本,查阅资料,而在这一个活动过程中,他的主体作用就得到了发挥,学生的个性就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学习《荷花》一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主学习,然后交流学习心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出了自己选择内容的原因,有的人甚至还画了一大朵漂亮的荷花,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各人有各人的表达方式,学生平时在生活中积淀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意识全部被调动起来了,真正体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论断,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感受到他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的景象。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别人好的看法还会潜默移化地影响一些学生的个人观点。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把书读“活”的好处,使其个性不断完善。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 首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概念。本部分将 梳理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表述,简析学界关于综合性学习内涵的代表性观点,阐述对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1. 课程标准中与综合性学习相关的主要表述。

( 1)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 2)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并提出阶段目标。课程标准按学段提出“阶段目标”,并有如下表述:

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基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上面的表述将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四项内容区分开来。课程标准研制者对此曾作出这样的说明:在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一起被列出,但课程标准同时认为综合性学习与前四个方面“不在一个层面”,“因为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应该重视,所以专门列出,加以强调。”

虽然课程标准研制者强调综合性学习与其他四个方面不在一个层面,但在“阶段目标”中,这五个方面分项并列列出,形式上并没有体现出不同。

( 3)在“教学建议”部分的阐述。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以上这段话,是定义“综合性学习”时最常被引用的。另外,教学建议部分对综合性学习还提出了重视培养“合作精神”“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过程”等建议,以及提倡跨领域、跨学科学习等。

( 4)在“评价建议”部分的阐述。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并指出,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评价建议”部分,“综合性学习”条目下仅对评价方式进行了简单的提示:“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2. 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阶段目标的特点。

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 分三个学段对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基本要求 。

第一学段

1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

1

2

3

4 .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

1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呈现出高度综合的特征。一是重视听说读写技能的协同发展和综合运用。如,“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上面已经列举了语文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如,“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学习辨别是非善恶”。三是能力目标呈现多元化特征。除了语言能力目标,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阶段目标还体现出对以下能力的重视:其一是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如,“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其二是搜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如,“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其三是策划、实施、参与、协调语文活动的能力。如,“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1

8月1日,我们跟着刘老师一起学习的拼音教学策略,我受益匪浅,这让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我今后的教学、尤其是拼音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也是啊,一年级的小学生面对着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虽充满了新鲜感与好奇心,但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给学习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汉语拼音的任务。

刘老师讲到的“认——拼——读——写”,汉语拼音四步教学程序给我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1、创设情境,学音辨形。

2、反复练习,拼读体验。

3、借助语境,拼识结合。

4、指导书写,巩固运用。

四步教学程序相辅相成,教学中我会灵活运用,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也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统一发展的条件之一。在汉语拼音巩固教学中,习题形式丰富多样,更要求教师参与学生活动之中,开展有趣的巩固活动,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汉语拼音时,还应该做到:

一、汉语拼音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

二、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材料的提供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也是学生解疑探究的协作者。刚入学的儿童犹如一张白纸,不仅具有发展的潜力,而且具有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权,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在课堂中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信任。但不能一味地由教师主控,领着一遍又一遍地读,而应充分信任学生,发挥自主权与小组合作权,尝试拼读。会读了就站起来读;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范读,再鼓励他们大胆地站起来拼读,还给予热烈的掌声。这些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与信任下,终于展示了自主学习的过程,对汉语拼音的学习越来越有自信了。

三、掌握汉语拼音与发展能力相结合。

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功能的确定决定了汉语拼音的掌握与学生能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只有掌握了扎实的汉语拼音基础知识,才能迅速发展学生的识字能力、字母辨别能力,而学生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习作能力的发展有赖于汉语拼音的掌握。

刚刚送走了毕业班的学生,我想接下来的这一学期,我会带一年级,我会信心满满的把一年级的孩子快快乐乐把拼音学好,从而走向识字、阅读以及写话的轨道上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2

在学习了《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这门课程后,使我对探究性学习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课程文本中指出“探究,是指探究主体从未知到已知,探求事物真相、性质、规律的过程,是有计划的智力劳动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历险过程。”探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也是主题探究学习。文本又从课程角度与学习方式角度予以阐释。探究性学习不是让学生自由散乱又无序的进行,其学习活动须在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预先选择主题加以有选择性的主动学习。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实现教学互动,较为理想的学习形式,与传统语文教学相比较,它明显地表现出四个特点。

语文学习如果仅局限于课本,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只会扼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的课程资源是极为丰富的,除教材之外,可供运用的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作文比赛、朗诵比赛、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广博性更要求教师有开放的观念,我们要将大语文观引进日常语文教学,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将语文学习从课堂引到课外,从校内引到家庭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参观、考察、访问、调查、探究、分析、比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要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在实践中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多地注重读、背,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不仅没有主动性,更没有了创新性,学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更多地创设情境,设计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如表演、朗诵、辩论、编演课本剧、研读交流等,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体会语文的深刻内涵。而这一切,也正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

探究性学习,首先表现为学生自觉地运用己有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凭借课内外所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索和研究,其行动是自觉的,其思维是自由而敏捷的,在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体学习的决策者。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探究,自主地感悟、积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这样的学习,才是个性化的学习。

在探究性学习中,不排除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但更值得提倡的是合作学习。师生间的合作、生生间的合作,有利于不同质的学生得到同化,促进生生互助的有效性。当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合作伙伴之间互相分工又协同共事。

总之,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学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引导他们学会读书,学会学习,学会运用。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3

八月二日,我在沂南双语实验学校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我感觉受益匪浅,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是这样上的:一是走马观花,过于略。既然是略我就略的个彻底,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说说课文内容就算完了。二是面面俱到,过分详细。只要是教科书上有的我就得让学生明白个透,从内容到思想,从写作方法到句式分析,无一不讲,总是怕学生读不通、弄不懂,所以往往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不但拖延了教学进度,而且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有时有把精力过多放在对文本的研读上,而忽略了向文本之外的拓展延伸,所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得不到提升。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对的,我们应该对略读课文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略读课文,并不是可以忽略的,首先要准确把握略读课文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单元主题,找准阅读的重点、难点以及写作特点。所以第二点就需要教师仔细钻研教材,不要以为略读课文就可以粗略的备,粗教却要精备,只有教师找准了切入点,找准了需要精的“点”,才能引导学生粗中有细,略中有精的感悟文本。第三由于略读课文需要向外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教师课下精心搜集整理与文本有关的书籍、文章、资料,为学生搭起一座走向课外阅读的桥梁。

而略读课文又是不能等同于精读课文的,要把握略读课文解读的“度”,要让学生在粗读浏览中找准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迅速捕捉与全文关系密切的信息——字、句、段。但又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逐字逐句剖析,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让学生应用学过的方法来解读文本,重要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要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更多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从而着力丰富语文素养。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说,精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细嚼慢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话;那么,略读课文在教学时,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学习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相对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较为浅显些,这样正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阶梯,为他们创设了更好的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略读课文不一定都是粗糙的,不精致的,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略读课文也有其精巧之处,特别是新人教版的略读课文都文质兼美,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仔细研究,从而改进我们的略读课文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范文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1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

暑期山阴完小孔令平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学习让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又有了新......

暑期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4

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漫长的暑假里,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仔细地品读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原因有二:1、我还没有真正明白语文的精髓,不知道教学的重中之重到底在哪里;2、我想成为一个让孩子们爱上语文的语文老师。

直到遇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本书,我捧着一本书、端着一杯茶、拿着一支笔,在书房里贪婪地看了好几天,慢慢的,我心里点亮了一盏灯。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

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习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习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

字典。

词典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习地的动力所在。

今天我认真学习了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课改的必要性、急迫性初步了解了课改的一些内容。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确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

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2、我还将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的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

日记。

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语文知识是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知识,主体是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从“语文知识”存在的状态。语文知识包括“语感”(隐性知识)和“语识”(显性知识)两种状态。但当与“语感”对举时,语文知识特指“语识”,即“在个人间以一种系统的方法传递的更加正式和规范的知识”。从“语文知识”的现实所指。在语文教育的范畴,当我们说“语文知识”时,它的现实所指就是“学校语文知识”,它们构。

成语。

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从“语文知识”学习的角度。语文知识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就是将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人类知识”(语识),转化为学生的“个人知识”,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这种转化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的状态,也可能是语感的状态。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宽式”语文知识和“窄式”语文知识的概念:宽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有语感和语识两种状态。窄式语文知识是应该或已经纳入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关于语言和言语、文章和文学的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课程的层面只包括与语感对举的语识;尽管从学习的结果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既可以是语识的状态,也可能是语感的状态。

我们已经辨析了语文知识的概念以及知识在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类型,只有分清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不同知识类型,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陈述性知识是指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的认读;声母、韵母、音节的正确书写;大写字母认识;《汉语拼音字母表》的熟记;认识常用汉字3000字,会写其中的2500个等。程序性知识是指拼读音节的方法,利用拼音纠正方言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识字的方法;了解字义的方法;写字的方法等。策略性知识是指选择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包括熟记,防止回生的方法等。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5

通过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的学习,我对写字教学有了进一步认识。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写字,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改掉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巩固识字,激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小学生写字能力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养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喜爱的,学习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效果也较好。那么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会使他们由被动变得主动,注意力变得更持久,观察力敏锐,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写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写好字也就不难了。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成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我一般采取随机表扬,选出好作品进行张贴,表扬那些写得好的同学。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

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有着特殊的`影响。因此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声的引导。教师在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和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都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走到学生中去随时指导、及时鼓励,让学生看着老师写一写,无形之中老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给他们树立写字榜样,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三、掌握写字方法和书写规律。

写字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这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运笔。熟记写字“三个一”:胸离课桌一拳远,眼离课桌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帮他们摆正姿势,“孩子,把头抬高。”这样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喜欢和关爱,使学生确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观念。掌握了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起来,就会感到挥洒自如,得心应手,就能不断提高写字、竖、撇、捺等构成的。要写好字并非一朝一夕,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对学生及时提醒,严格要求,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书写规律,不断提高写字能力。

四、积极多元评价。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采用多元评价。(1)个人自评。让学生拿自己写的字跟范字作比较,从中找出不足,并发现自身优点。其次让学生用自己写的字跟伙伴写的字进行比较,发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努力赶上。(2)小组互评。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他们相互交换作品,仔细观察,指出优缺点,以共同进步。(3)集体品评。教师可采用定期作业展览或书法竞赛等方式,通过品评他人的优秀作品取他人之长处,使自己不断得以提高。饲机评出“我心目中最美的作品”、“写字最棒的人”、等光荣称号。从而激发他们认真写字的强烈愿望,促使他们写对字,写好字,写美字。(4)教师点评。这既是对学生写字成果的总结,又是对学生写字缺陷的分析,并就此提出具体的写字策略。首先是戴上头饰演一演找部件游戏;其次是组词辨字,特别是形近字、同音字及音近字。第三是猜谜语。第四是用例字熟记书写顺序和书写规则。最后展示优秀作业,树立榜样,学习先进,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6

通过学习,我知道原来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展示自己成功的舞台,“只要我们另起一行”,每名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也知道了语文的精髓就是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做文章,我的语文课堂也必须时时刻刻从提高学生这四方面为宗旨。

概括的说,就是通过语文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辨别语音、理解语意、评品话语、即用听觉去辨别世界;能正确使用语言,有效地组织语言表情达意,同时能运用姿势,表情,手势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能正确完成阅读活动。它包括认读、理解和一定的'速读能力。能用书面语文传递信息,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学习语文,兴趣很重要,语文水平的提高要积以时日,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首先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必须创造一定的条件,构建一种语文学习的气氛,为了引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解决精神食粮的不足,语文学习环境不佳的状况,应有一定数量的藏书,如特别是中外文学名著(古代、现代);应有必要的工具书,如字典,词典;有条件的话还应订一些报章杂志给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书,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且注意引导示范,把精彩内容介绍给学生,以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此之外,要想有高效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还应该认真研读课标,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通过改变新的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有较大的提高。在实践工作中,我将不断总结反思,撰写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新面貌。

我觉得“开卷有益”确实是一个真理,每当我“开卷”时,总能获得一些收获,这正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所在。

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技能与策略学习的体会 篇17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首先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可替代性”。课堂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教与学双方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奋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是检查、评定教学活动效果的参照物,它制约着教学设计及实施的方向,制约着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对教学程序的确定,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重要依据。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开展,怎样组织,都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科学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证。通过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这一书,出现了一些对教学目标的片面认识,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感觉谈三点个人的看法:

一、围绕“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合,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知识与能力”目标指的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基石作用,也是另外两个维度目标实现的依托。

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应注意得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这三个维度有其独立性,但却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三维语文教学目标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从学生实际和课文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既立足实际,又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要考虑认知目标,又要将学生在诸多能力、情感和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列入教学目标范畴。 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发展。

除了考虑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教材实际。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每1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不是千篇1律的,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课文,其需掌握的字词、需体会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差异。

三、力求遵循整体性、可行性、层次性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力求做到整体性、可行性、层次性。“整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语文学科的整体要求出发,必须以科学文化为前提,一切具体目标都不能与总目标相悖,要充分考虑到课程标准要求、年段要求、单元要求、教材要求、学生实际要求等。

“可行性”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要适度、恰当、可行,符合小学生实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小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对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这样才有利于目标的落实。

“层次性”是指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存在着差异。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通过听专家的讲座,我收获颇丰。明白了小学语文知识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性。接下来是专家详细地讲解了具体的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

讲座主要讲了汉语拼音与识字教学的`策略,专家分析的有理有据。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最感兴趣的是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我总结出来与大家共享,汉字是“因义赋形”创制的表意性语素文字,量多形繁,音义繁杂。教学中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一,笔画、结构分析法。

一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所学的大部分是基本笔画组成的独体字,教学时一般按笔顺规律说出笔画名称来进行记忆。采用结构分析法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笔画的细微变化。

第二,组字归类识字法。

学习的本质是在头脑中形成学习的认知结构,生字的学习也要力求寻找各自独立的生字的内在联系,架起一定的结构框架,一串一串地学。可以是基本字组字归类,可以是同音字归类,可以是形近字归类,也可以按相同偏旁归类。

第三,比较辨析识字法。

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

第四,联义联想识字法。

联义联想是利用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中运用较多的是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三种。

象形联想。低年级识字教学起始阶段,有好多象形字,如禾、日、月、田、鱼、山等。教学这些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像,认识事物特点,找出象形字与图形的相同点,以便牢牢地记住这些字形。 指事联想。指事联想主要用于指事字的教学。如教学“本”,在“木”的下部加一画作指示符号,指示树根的部位。 “本”的本义是树根,引申指事物的根本。

会意联想。如把“火”用“一”盖住就成了“灭”,很小的土就是“尘”,“不”和“正”组合在一就是“歪”教学时,应先讲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其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 第五,形象识字法。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识字的效果,有些生字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儿歌、谜语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一下子就能记住,而且不易忘记。

如教学“困”字,可编成儿歌:一个公园四方方,一棵小树在中央。教学法“阔”字,可编成形象的字谜:“活动门”。教学“春”,可编成顺口溜:“三人看日出。”一位老师在教“苦”时,编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真苦啊,冬天一家十口都挤在一起,没有被子,只能盖些草。这样,学生听得有味,“苦”字的形义都记得非常深刻。有一些形近字,可采用转字盘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教学“辨、辫、辩、瓣”。

第六,结合生活识字法。

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识字教学还必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可

以从看书、读报、看电视中识字;可以从各种学生喜爱的商标中识字,如娃哈哈、旺仔牛奶、椰子汁等;可以从各种路牌、单位门牌、广告牌中识字并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识字交流会,进一步扩大识字信息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第七,游戏识记法。

低年级学生爱玩是天性,注意力难以保持是其年龄特点,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模式化识记方法是不符合儿童天性,也不符合课改要求的。因此,可以让学生在“玩”中识字,把活动、游戏、儿歌、动手操作等形式引入识字教学之中。

学习了“小学语文知识的教学策略”报告后,使我受益匪浅。专家的讲座让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通过学习,我知道,新课程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师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的要求。我不由得内心生成了一种紧迫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钻研。专家对语文知识的教学做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与讲解,使我对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论知识。

39 36860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