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实习报告范文范例精编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实习范文“热电厂实习报告范文范例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热电厂实习报告1
虽然大家都能认识到化学水处理在发电厂的重要性,都明白只有对水进行适当的净化处理和严格的监督汽水质量,才能防止造成热力设备的结垢、腐蚀,避免爆管事故;才能防止过热器和汽轮机的积盐,以免汽轮机出力下降甚而造成事故停机,从而保证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但是,在思想上这样认识远远不够,重要的是要在行动上重视起来,认真、慎重对待化学水处理工作,否则就无法切实保证发电厂热力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化学水处理工作比较细致、繁琐,每一项每一步都要认真操作,不能有一丝马虎、侥幸心理。水处理包括补给水处理和汽水监督工作,补给水处理也叫炉外水处理,是净化原水,制备热力系统所需合格质量的补给水,是锅炉合格水质的第一项保障。接着是汽水监督工作,它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是改善锅炉运行工况、防止汽水循环不良的安全保障。具体内容包括:
一、对汽包锅炉进行炉水的加药处理和排污,也叫炉内水处理。
锅炉最怕的是结垢,因为结垢后,往往因传热不良导致管壁温度大幅度上升,当管壁温度超过了金属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时,就会引起鼓包,甚至造成爆管事故;而炉水若水渣太多,不仅会影响锅炉的蒸汽品质,还有可能堵塞炉管,对锅炉安全运行造成威胁。所以,一方面要加药(ph-磷酸盐)处理,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防止结垢和避免酸性、碱性腐蚀;另一方面,做好锅炉排污工作,只有及时排污,才能避免“汽水共腾”现象,避免汽轮机的损坏。而排污量大小,应根据对炉水指标的要求由化学人员来决定,过小则不安全,过大则不经济,既要顾全大局又要保证水质要求,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来操作。因此排污工作很重要,是关系到安全经济运行的大事。
二、对给水进行除氧、加药等处理。
它是汽轮机启动中的监督工作,是为了防止给水系统金属的腐蚀,加氨和联胺,既防止游离二氧化碳造成的酸性腐蚀,又防止残留氧造成的氧腐蚀,同时减缓铜铁垢的生成速度。
在实践中,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灵活运用。如在监控高给的联胺时,不仅仅靠加药泵冲程的大小或频率的高低来控制,还有特殊情况的发生,比如汽机人员倒换给水泵或者加药一次门冻堵、泄露,都会影响测定结果,就要查清具体原因,区别对待处理,而这些都是书本不能学到的,除非在实际工作中遇到,才会积累经验。
三、对组成热力系统其他部分如凝结水、发电机内冷水的质量监督及处理。
四、热力系统的化学清洗及机炉停运期间的保养监督,与化学处理有直接的关系。
做以上这些工作,都是为了保证和提高蒸汽的品质,若蒸汽品质劣化,就使汽轮机出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个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而要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水汽取样的规范操作,精确的测定,严格、有效的控制水质在标准范围内。所以,作为化学运行人员,必须精心、细心、操心、耐心。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向水平高的师傅学习,学习同事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学得更深更扎实,而不是局限于“纸上谈兵”。例如,在#2机吹管期间,炉水ph上不来,且含铁量超标,王师傅要求随时监控炉水的ph和电导率,先要把炉水ph提上,因为只有将其控制在左右,再加足够的联胺才能形成钝化,使锅炉不受腐蚀,然后再降含铁量。这些种种,让我感受到,理论只有结合实践,才能把工作做的更好更完善,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上一层楼。
热电厂实习报告2
最终依据热动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和专业能力递进特点,以及热动设备岗位能力的培养方式,依托校内热动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制定出既有较广的专业涵盖范围又基于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阶递进,3证融合”。(如图1所示)而我们最初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这样的:在建成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北方季节性供热的特点,采取实训教学与供热周期结合,采用分期的模块学方式,将学生在校的5个学期分成3个模块(基础学习领域/基本技能、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技能、拓展学习领域/综合技能)进行教学,最后1学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在校期间,每个模块中的技能训练安排在对应的三个冬季采暖期主要在校内热能动力实训中心进行。(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这一模式雷同于大多数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无明显特色。在这里列出,仅给大家作一个参考。
下面对我们的热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5阶递进”进行一个说明:将学生三年的学习内容在“2+1”的总模式下按照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五个阶段来进行组织和实施,分别是:认知实训、专业基础实训、实境实训、集控仿真实训、顶岗实习。(1)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认知实习: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参观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设备真实环境,重点参观热能动力设备模型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热能动力设备这种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的整体结构、型式及其工作特点,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奠定基础。(2)专业基础实训:第二至第四学期,学生分别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钳工、电工、车工、机械测绘、焊工和水处理实训,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有综合的了解,并通过各种的实验实训与实际相结合,将各种类别的基础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掌握本专业未来就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3)实境实训:第三至第四学期,在校内锅炉实训室和校外相关设备企业交叉进行。通过校内锅炉实训室一台实体4吨蒸汽锅炉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在线运行锅炉的实境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3个核心岗位操作、检修、安装有清晰的认知,熟悉热能动力的主体设备———锅炉的安装、操作、检修工艺流程。(4)集控(运行)仿真实训:根据宁夏及周边地区火力发电企业集中的特点,在第四学期通过校内火电厂集控运行仿真室进行实训,同时配置了锅炉模拟仿真运行软件和200WM、300MW、600MW等三台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软件,利用虚拟的仿真技术实现事故和故障的演示、防止和应急处理,使学生对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有全面的认识,并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5)顶岗实习:第五至第六学期,是本专业的综合实践课程,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热能动力设备的生产工作过程,基本掌握热能动力设备制造(销售)、安装调试、安全管理、运行操作、检修维护等相关基本技能,真实体验实际工作现场环境,了解企业的生产控制和管理情况,为毕业后顺利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可以看出,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的一个重要学习环节,是专业学习的深化与升华;它既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又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认定的重要依据。顶岗实习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心,高度的安全生产意识”人才的必要步骤之一。顶岗实习使高职学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社会经验,增加工作经验,转变观念,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以便与将来的工作岗位实现对接。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是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实施的基本保障。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方式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热动专业在顶岗实习中,所需要操作的设备是锅炉等压力容器,属于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上岗操作须经过专门培训并持有上岗证。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安全实习,并且通过自我学习、师傅帮带的渐进过程,直到能做到在监控下的亲自动手操作,这也是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所关注的内容。
另外,如今的顶岗实习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顶岗实习的学生多被企业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使顶岗实习脱离这种困境,淡化顶岗,突出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真正的让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又从实践中得到新的体验,总结自己的理论,在如此的反复中,让学生掌握真正的技能。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要廉价劳动力,而为了理论结合实践,学生要顶岗实习。企业给学生一定的报酬,虽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要求,但是太少,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准社会化的顶岗实习期间,如果学生所得报酬相对在同岗位工作的企业员工来说过低的话,也会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为了让学生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学校可在签订合同之初,就尽可能多地掌握企业的生产实际,根据企业的初建情况制定学生的顶岗实习计划,做到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在签订校企合作的协议的时候就先要挑选有责任心的企业,并且必须加入有关顶岗实习的可操作性条款。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可根据已有条款规定,检查学生,更重要的是检查企业的执行情况。如何保障条款对企业的约束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得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成为抢手货;其次是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在顶岗实习中的权益;再次利用市场机制,让学生走进人才市场;第四、在现有的体制和大环境下,利用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发现高职教育,重视对技能的掌握;第五、让校内教师参加企业课题中去,帮企业做技改,让企业有得可图。
学生是顶岗实习的主体,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学习效果是顶岗实习的关键。顶岗实习的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顶岗企业的一名员工,要服从企业和学校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和管理,尊重企业的各级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其他员工。要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做好安全工作。自觉遵守企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作息,不迟到,不早退,不误工,不做损人利己、有损企业形象和学校声誉的事情;按照顶岗实习计划、工作任务和岗位特点,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谦虚好学的精神,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刻苦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按时按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写好顶岗实习鉴定表的自我评价,交由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签署鉴定意见,顺利完成学业;并考虑如何在顶岗实习中给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经济效益),让企业欢迎自己,乐意接收自己。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顶岗实习是热动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和有意向录用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毕业生的企业进行,每10-20名学生聘请一位企业兼职教师。学时为34周,学分为34分。在顶岗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出具顶岗实习鉴定报告,学生撰写顶岗实习报告书。具体组织与管理如下:①顶岗实习工作由学校教务处总负责,由系部设立顶岗实习指导小组并安排组织、由专业教研室与系部学生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②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一切活动的组织者,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是三方中最关键的一方。③专业顶岗实习指导小组是顶岗实习的具体管理组织者。小组成员由企业管理人员、学生处、学生管理办公室、教研室、专业教师共同组成。④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组织管理、指导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⑤安排教师对每位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管理,一般每名教师负责管理的学生不多于20名。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或称实习员工),要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进行,它的考核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并以企业指导教师的考核为主。所以顶岗实习的考核由以下两个内容组成:实习报告和企业鉴定报告。实习报告是全面反映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与实际生产环境相结合的真实写照,实习报告评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学生实习企业鉴定报告是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实习期间德、技、勤、能的全面考核,考核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标准。学生要完成以上两项报告的考核,合格者获得学分,完成顶岗实习。学生要通过顶岗实习明白,获得学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学生要能在顶岗实习中体会到工人的劳作的辛苦、生活的艰辛,完成从学生到工人的巨大转变,从身份到心理上接受这一变化。企业为顶岗实习场所,并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进行工作上的管理和实践知识的教学。我们对合作企业适时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为学生提供代表区域行业先进技术的工作岗位,配备具有一定职业教育能力的企业技术指导教师,具有较好的后勤保障,保证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生活;紧随现代热能动力一线生产技术发展要求所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结合“5阶递进,3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学结合,最终完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我们致力于增加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拓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实训渠道,增加学生的行业环境认识,提供锅炉及其辅机的生产、安装、运行、检修及水处理等岗位实习机会,为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提供基本保障,最终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合作企业要能够为本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机组运行、安装与调试、检修等生产实训场所、顶岗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还有提供有经验、技术好,品德高、善沟通的企业师傅。平时也可以支持企业内部的优秀技术专家参与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工作,并接收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企业要有充分的宽容心。企业常常为了利益最大化,就想使得岗位上的顶岗实习生对企业效益产生积极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忽略了基础素质的教育,只说有专业方面的培训就行了。基础课程是很重要,不可以一边用学生,一边说学生没用;企业还要有责任心,要让学生在有限的顶岗实习期间内,接触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不要说为何学校三年都没有把学生培养成功,而企业只用几天的入职培训,就能让学生“融入”的企业,还要能为学生就业后在企业内部提供有效的升迁路线;企业更要有事业心,要明白学生不能光为了一间工厂而培养,企业正在做的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培养技术人才。
顶岗实习模式的探讨,这是一个无止尽的话题,时代在发展,经济环境在变,如何跟随变化,如何立于不败之地,以不变应万变?这是我们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现在我们所形成的“5阶递进,3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实现了学生在第三年100%顶岗实习———准就业;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通过培养、引进和聘请等方式,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未来,我们想要通过引企入校,共建生产型热能动力实训中心。把本专业建设成国内同类院校中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和顶岗实习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品牌专业。并通过师资培训、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等途径,带动国内其他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共同发展。
结语:顶岗实习的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这就需要沟通。学校对学生下达一个“指令”,就要从学生那里得到一个有效“反馈”,然后再在“处理器”内对“反馈”进行处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目的只有一个: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者的共赢。理想的顶岗实习模式应该是一个变化的模式,一个不断自我改进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是要能提供一个建立在一定制度在的宽松的空间(环境)。在这个体系内每一个个体都有充分的自由度来发挥他的自由性、积极性。
热电厂实习报告3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注重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的,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7]。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在实践教学程序上,一是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理论、数据处理知识、实验规范和实验方法的能力,学会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二是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找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直至设计编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达到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的实践教学效果。在教学计划中将基础课实验内容单独设置、独立考核,在实验课程总门数增加的情况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呈递增趋势。目前本专业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的比率大于9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实验的设置及引导,给予学生选题的主动权,让学生选择感兴趣、有意义并可行的实验项目。2)明确实验设计要求,规范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自己制定实验方案。3)为学生进实验室提供宽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做好现场指导。4)执行实验方案的过程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筋想办法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过程,学会及时调整实验方案。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体系中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和实验效果以及数据分析。
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有为期各1周的有害气体控制工程、除尘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共5门课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总体设计、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工程绘图和综合表达能力。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中,一方面充分注意到要发挥课程设计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做到二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同时,注意发挥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从近年参与或有关设计部门的实际工程中筛选出题目。为使同班同学拿到的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要求相适应,我们仅对设计内容做了适当的简化,使题目的总体难度相近;但在内容与设计路线上有较大的差异,做到分组设计。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某一工艺的兴趣,自主选择题目,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说明书,二是一定数量的图纸。图纸是一门工程语言,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是对环境工程师最基本的要求。课程设计的成绩组成中不仅包括设计成果,还包括总体设计过程和答辩效果。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密切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生产实践教学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通过为期3周的生产实习和为期2周的毕业实习教学环节,主要是巩固所学的火电厂动力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火电厂生产过程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和性能参数,熟悉火电厂污染物的种类和产生机理,熟悉电力环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及控制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生产实习重在认识电厂的生产全过程,参观电厂的生产设备以及运行维护情况;毕业实习重在化学、环保车间的参观学习,强化专业课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我校一直与几大发电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的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实习基地,比如河北的邢台电厂、邯郸热电厂、马头电厂、西柏坡电厂、保定热电厂、唐山陡河电厂等。目前,各实习基地已建立整套规范化的实习管理制度,学校结合电厂实际已制定了符合现行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的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在学生实习出发前,学院、教研室和带队教师组织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和具体安排;学生进厂后,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讲解安全规程,要求学生通过安全规程考试后才能参加后续的实践活动;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处理流程、单体构筑物以及某些功能实验室、和主要的实验仪器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接待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另外还安排学生到车间班组跟班运行,顶班上岗,实际体验电厂的运行过程,学生与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和交流,以开阔视野,改变了以往的实习大多停留在走走看看的层面上。此外,将实习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把参观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的撰写质量相结合。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综合实践环节包括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验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综合实验是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也是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能够提出问题,自己制定研究方案,进行方案实施、数据处理及分析、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实际工程技术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在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为了提高综合实验的效果,建立了校内综合实验教学基地─中水站、电力生产动态模拟实验室、燃烧实验室,学生不仅可以参观实际水处理系统、发电机、汽轮机和锅炉系统的运行工况,还可以采集样品进行现场分析测试,对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通过两周的综合实验锻炼,学生对现场实际问题进行多指标的检测分析和治理研究,加强了对具体的实际问题的认识,学会了利用原有专业课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和提高了动手能力。环境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建立和完善了毕业论文(设计)规章制度,制定了毕业论文(设计)手册,加强了过程管理,每年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审查,对不规范的题目及时修改,并在毕业设计期间进行中期检查,建立了抽检、评审和分组答辩等质量监控体系。#p#分页标题#e#
热电厂实习报告4
关键词:高职教学;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电力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因此,电力行业一定要加快发展的速度,和我国的经济市场形成形式上的统一。另外,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的强烈,而且对电力方面的人才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充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一定要以培养综合型的技术人才为基础,完善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体系,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实践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对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一、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中仿真平台的概述
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课程设计是在1000MW仿真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该仿真平台是由北京的一个海电厂开发的,开始运行是在2011年。而且,对于该平台系统中模拟的锅炉来说,是由上海锅炉厂制造的,型号为SG3091/,并且是具有平衡通风、固态排渣以及一次再热等特点的塔式结构的锅炉[1]。另外,在仿真实验中真的有一种真实的感受,模拟的全部是真实的场景,还有教练员站和操作员站。在仿真系统中还有DCS系统和DEH系统等,能够实现15位培训员的共同操作,而且不仅能够一个人单独操作,也可以多个人以分组的形式操作。仿真系统中采用的是和实际机组一比一的形式来进行仿真模拟的,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比如就地操作、模拟故障以及模型冻结和解冻等,而且还能实现1000MW机组的启停工作。对于该仿真系统来说,还能模拟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异常,并且完成相关的动作。另外,操作员还能设定故障的难易程度以及故障的变化情况,从而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模拟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实践
(一)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
对于高职电厂热能动力专职专业的课程设计来说,通常情况下时间是一周,主要针对的对象是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快要毕业的学生,因为他们在上学期间已经对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进行了仿真的学习,在这种环境下非常适合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2]。
在进行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内容的设计时,主要是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最关键的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结合在一起。另外,在进行内容的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基础,设计出和学生学习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而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教师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来帮助学生解决火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教师在讲解典型的案例时,同时可以在仿真系统上进行故障的模拟,让学生对故障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其中的参数重点关注,比如轴向位移、机组负荷以及汽轮机转速等。学生在分析故障时可以通过前期理论知识的掌握,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解,并且找到处理故障最适合的方法。
第二,课程内容的设计不仅是独立存在的,而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适当的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一同完成任务。这时教师可以使用提出任务、分解任务以及实施任务的教学方法,实现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其中,每名学生都要做一个模拟RB工程的情况,可以是引风机、给水泵以及送风机等,详细的如表1所示。另外,还要记录其中的锅炉故障和汽轮机故障,总共是5分钟,详细的时间间隔如表2所示。之后可以进行相关趋势图的绘制,按照趋势图对故障进行分析,学会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第三,在整个的设计环节中,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进行实际的操作时,学生要敢于动手,并且结合之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对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分析,并且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法,具体的应用到实践过程中,然后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掌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相关内容。另外,通过这种方式的内容设计,不仅能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绘制图画的能力。
(二)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考核方式
在进行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考核时,因为这属于实训类的课程,主要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核,分别是平时的成绩、上机成绩以及课程设计报告,而课程设计报告是通过平时的出勤情况、仿真系统的操作情况以及故障的处理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的。对于上机考核来说,主要是采取抽签的方式,对某个特定的故障进行分析和处理,通常情况下时间是15分钟,最后由教师来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3]。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详细介绍仿真平台;第二,对设备对象进行介绍;第三,每个同学要对所设计的RB工况以及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实践的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课程体系的设计是确保人才质量的关键内容,因此,高职一定要做好课程设计的工作。再加上市场对电力人才需求的增大,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而且还创建了以岗位为基础的实践课程,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发展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杨巧云。 高职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课程体系开发[J]. 教育现代化,2015,12:201-204.
上一篇:置业顾问实习报告范文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