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实习报告范文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实习范文“考察实习报告范文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考察报告1
商业网点规划考察报告
——州市商业网点规划考察组
7月8日至9日,以州商务局副局长王小亚为组长,市人大副主任吴乔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鲍忠银为副组长的州市商业网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联合考察组对湖南省商业网点规划红旗单位——娄底市、株洲市采取座谈会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期两天的考察,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成功的经验
1、突出领导重视,确保组织保障有力。娄底市与株洲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都紧紧把握住组织保障有力这个关键,各项工作得以迅速全面铺开。按照国家商务部、建设部商建发[20xx]18号《关于作好地级市城市商业规划工作的通知》精神,两地商务局汇报及时到位,引起两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娄底市市长亲自点名,由经验丰富的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军为组长,“四大家”主要领导为顾问,市商务局、市规划局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在市商务局市场管理处设立了办公室,集中办公,并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株洲市安排经费70万元,已拨付60万元;娄底市安排经费60万元,已拨付经费46万元,两市都在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20xx年8月,娄底市在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专题研究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并就工作措施、领导班子组建、规划定位、职责划分等方面形成决议。株洲市三次召开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编制工作前期准备工作会议,为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提供了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
2、突出部门紧密协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商业网点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编制并实施好规划需要政府各部门密切配合。株洲市成立了由市商务局、计划、规划、国土、财政、城建、株洲工大等11个部门组成的商业网点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娄底由市政府发文,从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办公室,明确时间计划和分工,在调查、研究、修改等环节,加强了与发改委、建设局、工商局、国土局、房产局等多个部门协调,及时征求意见,得到他们的配合与支持。
3、突出调查研究,确保规划编制依据准确。两地充分认识到详尽的前期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作好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娄底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协助开展城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调研工作的通知》,从商务和规划部门抽调了10多人组成调查组,分项目、分类别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广泛调研,对规划涉及布局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和协商,使各区政府和各企业商业发展的局部构想与全市商业发展的整体规划融为一体。株洲市发动100余名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在街头和各大小市场调查、统计,了解各市场、企业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建立了扎实的基础资料数据库。
4、突出编制工作思路和定位,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娄底市与株洲市均将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在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下娄底市以市级商业中心为主导,次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集镇商业为基础,以融入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为目标形成了优势互补,网外互动,市镇一体化的格局。株洲市立足于本市市场数量多、规模大,流通业发达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市场的规划设计,注重市级“总规”与各区、县详规相结合,定位准确,符合株洲市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突出《规划》初稿修改和评审工作,确保《规划》质量和权威性。《规划》初稿完成后,娄底市工作小组三次召开有社会各界人士参加的会议,对初稿征求意见,并特邀了省内具有较高商贸及规划方面知识水平的专家、教授和省商务厅领导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实地查看和评审,提出宝贵意见作出评审结论。株洲市也是三次召开有省商务厅领导、省内高校教授、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商企代表人士参加的评审会议,根据专家的意见三次修改完善稿件内容,使《规划》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
二、两地不同的操作模式
在《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过程中,娄底市与株洲市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模式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娄底市《规划》的编制,从调查研究、数据收集、建立资料库、到《规划》文件部分撰写全部由政府工作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在市直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完成,《规划》贴近实际,操作性强。株洲市采取招标方式,借助省内高校的科研力量完成《规划》的科研和编制工作,《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情况,在湖南省商学院、湖南大学、株洲工大等五家高校投递的标书中优中选优,最后株洲工大中标,其科研小组(由两名教授、两名博士和数名硕士研究生、本科生组成)在6名政府工作人员指导下,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其《规划》理论性强、科研层次高。
三、两地遇到的共同难题
1、法制保障乏力。目前全国及地方性的法律都缺乏对《规划》编制依据等方面的明文规定,商业网点规划的实施者法律地位不明。如果两地没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仅靠商务部门很难完成工作;二是由于没有法律规定,在《规划》实施措施等相关章节缺乏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形成争议大、难统一的局面,《规划》获准后实施将遇到很多困难。
2、经费保障乏力。商业网点规划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一项关系城市整体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虽然娄底市政府已拨付46万元,株洲市已拨付60万元,但都只能满足规划编制的必需开支,规划编制工作人员只能靠步行搞调查、靠钢笔来撰写、靠计算器来计算、靠目测来丈量,因此对规划编制的效率和质量都带来很大影响。
四、对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的建议
1、明确主体。我州是全省唯一的地市级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是一个县级市,与全省其他13个市有所不同,但省商务厅已经明确表示,将吉首的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视同地市级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要求在今年年底以前必须完成。因此,建议州政府召开一次协调会议,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即成立以贾祖霞副州长为组长,吉首市人民政府市长、州商务局局长为副组长,州、市商务局主管局长为成员的工作班子,州商务局牵头,市商务局为主抓落实,并由州政府下文确定。
2、立足于政府与院校互动。对照娄底市与株洲市两种《规划》编制工作模式,结合我州特点,建议在编制过程中分为两个部分运作。一是前期调研考察工作,以政府工作人员为主,由州、市商务局组织专门人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拿出具体的编制工作要点和方案。二是《规划》编写工作以科研院所为主,采取招投标的方式确定。
3、经费保障。根据娄底、株洲两市的经验,我州规划编制工作经费预算为万元(详见附表),建议州、市两级政府各出一半,以保证《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规划》编制的高水平、高质量。
4、立足于法律、法规启动。如果没有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撑,必将造成《规划》编制与实施脱节问题,因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州民族自治州的优势,起草、通过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明确编制、实施主体的法律地位,明确听证、会审、准入等措施的法律许可,为《规划》编制和后期实施启动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考察实习报告2
一、实训时间:
xxx
二、实训目的
1、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VI设计的本质、价值、手段;
2、培养我们对各企业标志及整体形象的分析能力;
3、提高独立为某企业进行视觉形象设计的能力;
4、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三、实训内容:
1、 VI设计
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VI设计
⑵永安雅都宾馆VI设计
⑶永安山峰酒业有限公司VI设计
⑷永安华远计算机有限公司VI设计
说明:上面4个可任选一个,按照《VI设计与实训》P14所列的VI设计清单进行VI设计。
2、编制VI设计手册
四、实训地点及实训进度安排
二楼电脑室
实训进度安排
五、实训总结: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VI实训周结束的时候了,经过短短一个星期的实训,感触很多,收获很多,同时我受到的打击也很多,让我尝到了学习的`酸甜苦辣,同样也体会到学本专业的知识。记得在实训的第一天,老师给我们将了这周实训的任务安排,讲述了本周实训的主要内容,实训目的以及意义所在,然后交代了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强调应当注意的一些地方,以及考试成绩打分等。
虽然时间很短很紧,但是我一直认认真真去绘制每一个图,思考每一个细节,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作品成果,还有作图步骤,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的确,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感觉到色彩的搭配,构图等等,一个个的被我解决,自己难免会感到有点高兴,从而增加了对VI的浓厚兴趣。
在这期间我深深收获到了,其一,为人要真诚。其二,勤奋务实,乐于奉献。其三,要善于与人沟通交流。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考察调研报告3
为贯彻落实局领导对中心“五个基地”建设的有关指示精神,使20**年的职工培训工作更上层楼,岁末年初,培训一处利用全年业务工作不太繁忙的时间,到各地进行了考察调研。考察组分别到达了交通部海事局广东培训中心,上海市地方海事局进行考察学习,还赴长航局,长江海事局进行了工作汇报。通过考察,调研和工作汇报中的沟通,大家开拓了视野,拓宽了思路,统一了认识,增强了进一步做好培训工作的信心。
交通部海事局广东培训中心考察情况
12月20日-24日,考察组到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广东培训中心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首先在广东培训中心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广州总部办公地点,并与广东培训中心领导进行了座谈。广东培训中心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广东培训中心及下属7个基地的运作情况和近年来培训工作完成情况。考察组也向广东培训中心介绍了武汉培训中心近几年多元化发展状况。双方就下一步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随后三天,考察组到广东培训中心下属丹霞,沙田等基地进行考察参观。考察组参观了各基地的住宿,教学和康乐活动等培训设施,现场详细了解了各基地教学管理,经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情况。总结出以下特点:
1、培训管理方式
广东培训中心主要完成交通部海事局,广东海事局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兄弟海事局委托承办的培训任务,同时承担会议接待及职工疗养等任务。在经费管理上,广东培训中心在承担部海事局下达的各项教育培训任务时,经费直接来源于交通部海事局。
在培训管理方式上,粗放管理与精细管理结合,建立了一个既体现现代培训管理,又符合广东海事体制特点的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对培训需求进行调研,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管理教师,组织活动形成闭环管理。
广东培训中心20名正式员工中有班主任5名,每个培训班无论学员人数多少仅配备一名班主任,实行“项目管理”,效率较高。广东培训中心还实行培训质量三级评估制,准确掌握教学效果,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2、培训服务模式
在基地管理与服务方面,广东培训中心培训基地管理方式有紧密型和松散型两种。其中,丹霞,广州培训基地,属紧密型,由培训中心管理,自主经营。沙田,肇庆,南澳,三灶和北海培训基地为松散型管理,由当地海事机构代管。在接待能力上,因为广东培训中心现有基地7个,接待能力较强,可以满足同时开多个班的需求。20**年,有同时开办5个班的记录。全年办班近70期。
基地既要做好培训和会议,还做好疗养接待,福利性接待。创造条件与系统外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拓展业务,充分利用资源,以补充经费。
以丹霞基地为例,丹霞基地以酒店管理模式经营,从外部高薪聘请了一名具有丰富酒店管理经验的人员进行管理。丹霞基地员工有40名,仅有1名正式在编职工。他们将基地管理的井井有条,服务水平高,服务满意度高。在员工管理方面,丹霞基地管理精细,制度到位,职责分明。例如服务员分为普通服务员,高级服务员,主管三个层次,实行激励机制,服务员工作积极性高,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和服从意识。
由于近年来的武汉培训中心多元发展及知名度的提升,考察中,广东的同行们始终抱着向我们学习的态度,尊称我们为“老大哥”。实际上,他们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时刻践行着“快乐工作”的理念,在专业精神,酒店式管理等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接待可采取集中和松散的灵活形式,仅丹霞基地的接待能力就接近100人。平行开班可轻松实现。
上海市地方海事局考察情况
为贯彻落实《长江海事局半军事化建设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12月14日,考察组利用上海会议结束的机会,到上海市地方海事局进行考察调研。
据部海事局有关领导介绍,上海市地方海事局几年来在半军事化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市局领导非常重视此次考察调研活动,在副局长韩兵权的陪同下,培训中心考察组一行来到上海地方局半军事化管理的标杆单位�D�D青浦海事处,进行了参观,交流和座谈。
考察组介绍了此行的目的和培训中心近年来多元化发展的状况。韩局长和青浦海事处吴强处长向考察组介绍了青浦海事处几年来半军事化管理工作的经验,以及在海事监管和应急搜救等工作中,培养队伍快速反应,雷厉风行作风和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精神的体会。双方就如何在海事系统基层处站推进半军事化建设,以及在今后海事职工培训工作中如何加强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讨。
此次考察,对于即将于3月份进行的“长江海事局军事教员培训”和“机关及直属机构全员军训”工作,以及下一步如何在长江海事基层处,执法大队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工作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长航局调研汇报的情况
为实现在20**年职工培训市场的突破,1月13日,由晨军副书记带队,我们走访了长航局几个部门及直属机构,收获不小。
我们分别到达人事处,党办,局办,纪检办,安全处,档案中心,船东协会及港口协会等部门和直属机构。在我们表达来意后,每个部门均表示在今年有培训需求。其中可以基本确定的是党办1-2个班,人事处1个班,安全处1个班,纪检办,局办,财务处等部门以及2个协会也希望办班,但尚未确定,有待进一步沟通。
总体感觉:由于长江海事系统的管理模式是集约型的区段管理,区段不同但业务相同,一个培训班的培训内容适合全线,多年来,各类业务培训几成固定模式。而长航系统对下级单位的管理形式较为松散,各单位业务不同,集中办班相对困难。但同时办与不办的灵活性较大,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努力空间。有些部门以往的培训都在外面办,如果交给我们办,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合作形式。
长江海事局调研汇报情况
为了解20**年长江海事局培训需求,1月下旬,培训一处走访了局培训主管部门人事处和机关相关处室,向各处室汇报了20**年培训工作情况,征求了去年各处室办班情况的反馈。进行了20**年培训需求调查。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今年长江局机关各处室预计办培训班28期,主要以各业务处室3天,40人左右的业务培训为主,其中人数多时间长的培训班有:新进人员培训班1期,100人,时间45天,处级干部培训班(海事处处级干部)2期,100人,时间15天。军事教员培训班1期,80人,时间10天。这比20**年的培训计划增加了1倍左右。还有几个业务处室准备组织一些计划以外的培训。
主要体会和今后工作设想
一系列的学习考察和调研汇报,使大家认清了当前形势,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在张德江副总理长江调研东风的吹拂下,我们要学习先进经验,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加强培训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扩大武汉培训中心的影响力。
1、主动地开展工作。自觉地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参与培训需求调研和计划制定,为局主管部门的培训计划制定提供参考意见。与局人事处建立共享培训网络平台,进一步推进培训信息化。
2、推进培训工作精细化管理。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对现有培训课程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包括大纲,教材,题库在内的培训模型。实行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准确掌握教学效果,并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加强重点培训班的教研活动和教材制作,编写读本和刻录光盘。
3、持续改进和完善培训质量体系,营造质量管理氛围。要建立一个符合培训工作实际的培训体系,实施体系必须是全员参与,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体系知识和体系文件,着重学习服务质量方针和目标,学习所从事工作相关的程序和工作规范,保证每个职工对体系文件的了解和掌握。同时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只有体系文件切实符合了工作的实际,才能促进各岗位人员克服传统习惯思维和习惯行为,自觉地按照体系规定的要求开展培训各项工作,规范培训管理行为,推进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4、估算今年的培训量,将大大超过去年。我们要在现有的接待条件下,及早谋划,合理安排,进一步尝试校外办班,联合办班模式,以弥补接待能力的不足。
关于考察调研报告4
武汉一冶建安公司于九月二十四日至九月二十八日组织了一次关于国企改制的考察活动,考察的单位是山东建工集团、北京城建集团三公司。考察小组成员由一冶建安公司董事长龙惠均、工会主席张侠明以及企业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和部分经济实体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并邀请了一冶建设公司劳人部的熊婉君副部长、吕桂云科长一同前往。通过实地考察,我们认为这两家企业有一个共同点:一、经营层和员工对国企的改制达到了共识;二、产权清晰,责权明确;三、建立健全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四、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五、建立了和谐的外部环境;六、掌握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劳务分承包方。下面谈谈山东建工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改制的具体作法:
一、抓住第一次改革机遇,实行项目法施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施工管理体制的彻底改革,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山东建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至1990年企业已陷入难以为继的亏损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任何上级部门指示和安排情况下,打破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自觉在省内率先推行项目法施工改革,并且一举获得成功。从一九九一年开始企业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向前迈出一大步,不仅扭转了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的被动局面,而且经济效益逐年较大幅度的增长。例如:施工产值1990年仅完成2600多万元,到20xx年已达到12亿元,增长了462倍;实现利润1990年亏损84万元,到20xx年实现利润6255万元;竣工工程质量1990年优良品率为25%,20xx年提高到%,同时加强配套改革,建立了企业技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财务、劳资、材料、设备、经营和预决算的十大业务系统并组建劳务及人才、材料供应、设备租赁、资金和生活服务等五大模拟市场。并进行了用工、人事和分配制度等三项制度改革,按月度对二级单位进行跟踪考核,建立健全了企业监督检查、审计考核体系,确保了企业稳步发展,为后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第二次改革机遇,在实行集团化经营的同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微观经济,涉及到企业内外部机制的各方面,主要是建立和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国家的规定,对企业资产、债权债务由国资局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资产评估、产权界定,核实企业法人财产占有量,进行国有资产登记,确定企业法人财产权。使企业资产、企业资本金的股权结构均做到了产权清晰。
2、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山东建工集团在建立有限责任的改制过程中,始终把建立新型的领导体制放在重要地位。依法建立和完善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领导管理体制。使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审计机构和执行层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并做到责权明确,各司其职,依法依规行使职权。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山东建工集团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了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主要是成本预测、计划、核算,企业资金管理(包括资金使用、回收、清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了企业效益的稳步增长。
从1994年完成改制,至20xx年的七年中,山东建工集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施工产值累计完成41亿元,实现利润亿元,
这两项指标的完成是改制前十年完成总和的近20倍。山东建工集团发展如此之快,就是得益于项目法施工和企业股份制改造。
三、抓住第三次改革机遇,进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造,建立母子公司投资主体。
山东建工集团在企业制度上进行再创新,实施国退民进企业改造。具体作法是:
调整国有股权结构,进一步理顺国有股与企业的关系。主要是将48%的国有股,变现退出%,国有股权实际参股%。国有股所得的红利,主要用于对企业经营者的奖励。
他们把国有股变现退出的股份,全部转让给企业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和技术业务骨干。调整后的股权结构是,经营者持股120万元,经营者群体每人持股48~96万元。中层领导每人持股8~24万元。从而加大了企业骨干的经营风险,也进一步规范完善了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四、进行企业战略性调整,实施企业战略管理。
1、切实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一是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环境的管理机制,突出管理机构精干高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扯皮,明确岗位责任目标,解决多头管理的问题。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甩掉传统的直线职能式管理模式,实行扁平化的矩阵式管理模式,突出业务系统化管理。集团总公司机关共77人,设五部一室即:市场经营管理部、企业战略管理部、工程项目管理部、财务融资管理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办公室等部室制管理,保留党群系统。实行部室制改革,不单纯是为了精简几个机构、裁减几个冗员,而是突出精干高效、做到减机构,不减职能,不削弱职能,减人不减工作效率、不减岗位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做,责任有人负。
二是生产组织结构的调整,就是在坚持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前提下,进一步规范改制子公司运作,突出解决机制不活、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对发展缓慢、施工任务少、产值效益差、无大发展前途的子公司,实行内部兼并、重组方式调整。扶持发展快的骨干子公司,切实建立优胜劣汰机制,提高总公司经营管理的集中度。
三是劳务分承包的调整,在过去众多的劳务承包单位中,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确定了69家具有一定实力的劳务承包单位。每年对劳务承包单位进行考评,淘汰后5名,同时引进5家新的劳务承包单位,通过优胜劣汰保证劳务承包单位的素质。
2、实施企业五大创新,全面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一是企业制度创新。两级公司建立了经营者决策失误、造成损失责任追究制度,以提高经营决策者在进行重大事项决策时科学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
二是企业管理创新。关键是搞好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其次是强化企业基础管理,明确职能划分,突出岗位责任到位、高效服务到位和战略管理到位。
三是经营方式创新。首先是经营者、经营者群体及经营系统人员要认真学习WTO的基本规则和原则。特别要学会和运用菲迪克条款。其次要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完善投标网络,实行网上信息发布,建立标书评价、分析和统一审查制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中标率。三是经营方式加快向集约型转变。正确处理产值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对规模大、垫资多、取费低的工程要进行前期评估,决定是否承接。
四是科技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是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升级,加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力度。投资20xx万元建设工业园研发中心,引进5名博士生,建立新型建材科研基地。加大微机开发利用,对大型新开工程全面实行微机管理和施工现场远程监控。人才创新的重点是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入世环境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山东建工集团现在拥有博士生5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大本以上学历管理人员600人。
五是企业文化创新。创建企业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着力建设好企业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向企业文化管理过渡。得益于领导集团能审时度势,正确领会和执行党的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抓住每一次机遇,不断深化企业改革。
1、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我们建筑行业是属于竞争性行业,是最早进入市场的行业之一。企业的经营机制、组织结构是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一环。我们公司虽然也实行了改制,但改革的步子不大,仍残留着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内部经营机制不活、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管理不完善等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企业粗放经营有余,集约经营不足,产权关系不明晰,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乃至削弱了企业整体优势,阻碍了企业发展。为此,公司领导层要深入学习党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探讨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建筑市场的前景,从而认清建筑业的形势,理清企业发展思路,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领导班子的思想观念应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认为领导班子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是企业改革改制的首要条件。
2、必须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干部考察调研报告5
一、对全市干部考核工作的总体评价
近几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下,市委组织部将上级有关精神与本市实际紧密结合,不断改进和完善考核办法,探索并初步建立了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考核工作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有力地推进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归纳起来,全市干部考核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市委及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全市考核工作迈上了良性发展的新台阶。特别是市委主要领导经常在一些重要会议和场合强调干部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了全市上下的思想,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有市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委组织部的正确指导,市委组织部抓干部考核工作信心和决心更足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效果明显增强。以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办法(试行)》、《关于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意见》、《关于发放年度干部考核奖金的意见》,进一步推动了考核工作的开展。目前看,考核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的重视,也倍受广大干部群众关注,干部考核工作的群众基础得到加强,考核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二)考核目标体系设置日趋合理,对基层工作的导向性逐渐增强。尤其是对县区的考核,通过科学设置考核目标,合理分配目标权重,实行量化考核,做到了统筹兼顾,重点突出,较好的引导了各县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明确努力的方向,抓住工作重点,积极努力工作,发挥了较强的导向作用。
(三)评价方法得到明显改进,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得到提高。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推进了考核工作的民主化。,市委在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实地考核的基础上,扩大了征求意见的范围,如征求各县区对市直部门的意见、市直部门对各县区的意见、省直单位对市直单位的意见等等。这样,既有“上评下”,又有“下评上”,综合了领导评价、部门评价、下级评价、群众评价,充分发扬民主,使考核结果更加公平、公正。二是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体现了考核评价的客观性。通过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对县区考核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把考核目标分成三大项二十多个小项,细化了目标内容,并实行了百分制,对每一项目标赋予相应的权重,用分数来评价考核目标的完成情况。这样,各县区目标完成情况的优劣一目了然,体现了考核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四)考核结果运用力度不断加大,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得到加强。考核结束后,市委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定,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奖优罚劣,增强了考核的刚性。一方面,与干部任用挂钩,为使用和调整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考核优秀和较好的班子进行了通报表彰,并予以物质奖励,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同时,对后两等次的班子及个人,按照规定进行了批评和处理,鞭策他们积极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水平。这些举措,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考核工作的积极性,发挥了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自我市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来,对确保上级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市委制定的全市发展战略和目标的顺利实现,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我们感到现行制度还不够完善,应进一步加以改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考核指标体系不尽科学
突出表现在县区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过于注重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指标的考核也多局限于现实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年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经济结构、经济效益、资源消耗等关注不够;在社会发展指标中,缺少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指标;对开发区的考核缺少反映开发区功能特色的指标等等。这样的考核指标体系在体现“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方面显得还不够适应。另外,一票否决目标显得过多,且有滥用的倾向,容易以偏概全,不利于全面、准确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
(二)考核评价方法还比较单一
干部考核仍然以年终一次性考核为主要形式,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行之有效的平时考核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情况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层次上,重结果,轻过程,不能准确反映领导班子和干部的真实表现。
(三)考核程序和方法还有欠缺
一是在标准执行上有偏差,有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确实很优秀,但因为测评结果不符合条件,往往不能被评为优秀等次;反之,有的存在明显问题和不足,因为测评结果没有达到规定的比例要求,也没有定为后两等次。尤其是有些干事业、敢抓敢管的领导干部,往往因为测评不理想而得不到公正的评价,造成考核结果失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是民主测评方式有待改进。民主测评表一般都是当场集中填写,参加测评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个人真实意愿,没有营造一种能让知情人说实话的宽松环境。
三是个别谈话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在谈话范围上没有含盖各个层面的人员。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单位,仅仅局限于指定的中层以上人员,没有其他层次人员代表参加,没有做到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加之受考核组人员和参加座谈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很难采集到真实的信息。
四是专项考核工作还有待统一、规范。突出表现在各职能部门对县区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尺度不统一、不规范。有的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专项考核办法,有的即便是有专项考核办法,在标准执行上还有把关不严的现象,导致对县区考核目标完成情况的总体评价失实。
五是在优秀比例的把握上过于死板。班子成员比较多的单位,副职领导干部由于优秀比例限制,难以评为优秀,与班子人数较少的单位相比存在明显的“苦乐不均”现象,不利于调动大多数副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
(四)考核结果运用缺乏权威性。
一是考核结果滞后。年初进行上一年度考核,但考核结果一般要在下半年才能确定和公布,直接影响考核结果反馈等后续工作的开展,使得考核工作比较被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考核结果应有的作用。
二是考核结果运用不够充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不利于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
三是考核结果反馈不到位。不能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向被考核对象反馈有关的考核情况,不利于被考核对象查找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对评为较好等次领导班子和称职等次领导干部的作用不明显,容易导致考核成为无关痛痒的例行公事。
四是连续三年优秀晋升一级工资存在不合理成分。容易造成班子成员“轮流坐庄”的现象,不利于调动多数领导干部特别是副职领导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从客观上看,干部考核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县区与部门之间,工作职能、性质、环境、基础各不相同,很难制定一套十分完美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标准。另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职位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个性化、多样化,每个岗位领导干部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难以横向比较等等,也难以用固定模式和方法进行评价。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核评价的准确性。
从主观上讲,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考核机构力量薄弱。从目前的考核工作看,组织部门既是干部考核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又是具体实施者。尤其是随着形势的发展,考核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目前组织部门干部考核机构人员少,力量相对薄弱,没有足够精力对考核工作进行更深入广泛的研究,也没有精力有效地开展平时考核工作;二是领导体制有待加强。目前看,仅就列入考核指标体系的项目建设、民营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旅游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科技、教育、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等市级工作领导小组不下十几个,而作为综合性最强的干部考核工作却没有类似的领导机制,相比之下其重要程度和权威性就打了折扣,这对整个考核工作开展不利。三是考核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水平对考核结果有直接的影响,抽调什么样的人从事考核工作,如何分组都直接关系考核结果的准确程度。
三、对策与建议
“国之兴,在于政;政之得,在于人。”管好用好干部,关键靠科学的制度作保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标准,建立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大幅度提升干部考核的质量和水平,为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优秀人才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当前,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关键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完善县区考核指标体系
县区考核指标体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框架,突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考虑指标的可考性,强化考核目标的导向作用,引导广大领导干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在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全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万元GDP能耗”、“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年平均转移农业劳动力数”等指标。防止片面追求GDP,加快农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
考虑县、区、开发区的不同特点,在个别指标的设置上有所区别。比如三区,特别是北戴河区主要经济发展方向不是工业,因此在发展后劲上只考核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不考核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率;开发区主要是工业经济,只考核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千万元以上项目投资,不考核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开发区增加投资强度指标,引导开发区集约利用土地发展工业经济,防止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要控制和规范一票否决目标的设置,防止评价上的以偏概全。
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全市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在指标权重上,对经济建设仍然应该赋予较大权重,其中四县、三区经济建设权重可占总权重的45%,开发区占55%。
(二)改进考核程序和方法
1、强化综合分析,严格评价标准。无论对领导班子还是领导干部的评价,都要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严格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要全面、辩证地看待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表现情况,坚决防止简单的以票取人。
2、进一步探索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部平时考核机制,加强对考核对象平时的了解。要充实干部考核机构人员力量,使平时考核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通过个别座谈、派人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了解班子和干部的表现情况,特别是要注意了解领导干部在重大事件和关键时刻的表现情况;建立平时考核信息反馈制度,市直有关部门特别是承担评价任务的责任单位要定期向考核机构反馈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加强平时考核信息的收集、管理和分析,为年终考核提供有效依据。
3、改进民主测评和个别座谈的方式方法。民主测评要采取 “集中讲解、分散填写、统一收回”的填表投票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单位要在测评会场把参评人员的座位隔开一定的距离,消除干扰;没有条件的单位要允许参评人员回办公室填写,以便打消顾虑,让参加测评人员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评价意见,确保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合理确定个别座谈范围,选取各个层面的人员代表参加个别座谈。在个别谈话范围的确定上,要做到三个必须:即必须与领导班子所有成员进行座谈,必须与其所分管中层干部进行座谈,必须与直接分管及下属单位的中层以下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代表进行座谈(由考核组在考核前随机抽取,在人员数量上要有一定代表性)。考核人员要讲究谈话艺术,改进方式方法,力求收集到更多更真实的情况,让座谈人员对组织愿意说真话、能够说真话。
4、加强管理,进一步规范考核目标专项评价办法。列入考核目标体系的目标评价责任单位,原则上要制定相应的专项考核办法。考核办法既要科学规范、有章可循,又要简便易行,避免加重基层负担。要规范计分方法。无论是单项目标还是其子目标,原则上都要对照“优、良、中、差”四个等次,按该项目标所赋分值的100-90%,89-70%,69-60%,59-0%的计分标准进行计分。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原则,防止和克服以数字论“英雄”。比如对开发区的评价,一是和自身比较;二是和全市平均水平比较;三是和同类开发区或全国开发区平均水平比较。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反对打人情分,反对搞平均主义。要建立专项考核评价责任追究制度,将专项考核评价情况与责任单位年度考核情况相挂钩。凡是不按规定办事,提供虚假数据和评价信息,导致考核结果失真失实的,要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视情节轻重对单位领导班子、主要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给予降低评价等次的处理。
5、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优秀比例。在坚持按照单位县级干部数分配优秀指标的同时,对评为优秀等次特别是领导干部人数比较多的单位,允许适当提高优秀比例;对单位问题严重,整体工作靠后的单位,取消其优秀指标。
(三)加大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
1、增强考核工作的实效性。年度考核工作一般要在当年底或下一年初进行,考核开始到考核结果公布,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个半月。
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做到“有为的有位,无为的就无位”,真正把“凭党性、凭实绩看干部、用干部”的原则落到实处。
3、强化考核结果反馈功能。考核工作结束后,考核部门要对考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反馈谈话,说明做出评价的理由,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不足,限期改进。谈话范围应包括:被评为后两等次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虽然未被评为后两等次,但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等次与上一年有变化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结果与考核组评价意见不一致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4、应该改变“连续三年优秀晋升一级级别工资”的奖励机制。可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一是参照省委组织部对省管干部的奖励规定(冀办[]23号),连续三年定为优秀等次的,严格按照国家人事部有关规定提前晋升一级级别工资;二是根据现有工资水平,比照连续三年优秀提前晋级的标准幅度,给予一次性物质奖励(可一次性发放元奖金)。
(四)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
建立和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关系到广大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因此,对干部考核工作要加强领导。要在市委统一领导下,专门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汲取经验教训,将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市委组织部干部考核科,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从管理体制上减少考核与干部任用脱节现象的发生。在考核办公室人员配备上,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特别是注意充实一些有组织工作经验,又有经济管理业务素质,既有开拓创新意识,又有辩证思维方法,坚持原则、责任心强的复合型干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考核办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和实施。要强化对考核人员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对待并积极参与干部考核工作,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要建立互相协调、有机配合的工作机制和格局。各有关单位要有领导分工负责干部考核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干部考核工作要深刻理解,带头推行,切实维护干部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下一篇:社会实践实习报告范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