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范文及2024年工作计划
目录:
第1篇: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第2篇:2023年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第3篇: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第1篇: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2023年是踔厉奋发的一年,是发展的一年,*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关要求,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1)紧盯责任落实,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今年以来,*乡认真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乡、村两级持续开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落实好各级脱贫攻坚巩固要求,不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向乡村振兴走深走实。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重点关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关于“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及饮水安全状况,确保各项政策措施保持稳定并精准到村、到户、到人。目前全乡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均已达到标准,未出现收入不达标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脱贫家庭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保实现“应保尽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危房实现“动态清零”,全乡所有房屋安全稳固有保障,全乡饮水安全未发现隐患、未发现供水不足、水质较差等问题,全乡全面落实并维持主要帮扶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让教育、医疗、住房、饮水、兜底保障等民生保障普惠政策稳中向好发展。
(2)关注底线问题,常态化抓实抓好监测帮扶。全乡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政策,按照“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的总要求,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详细部署2023年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细化工作职责,对全乡脱贫户、监测对象和常住人口进行常态化全面排查,2023年以来共开展过*次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次集中排查。截至目前,共有脱贫户*户*人,有三类监测对象*户*人,脱贫不稳定户*户*人,边缘易致贫户*户*人,突发严重困难户*户*人;其中:已消除风险*户*人;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户*人,消除风险突发严重困难户*户*人,消除风险脱贫不稳定户*户*人。
(3)聚焦农户收入,开展收入排查重点工作。2023年按上级要求制定《*乡关于开展实施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共开展过*次收入排查工作,通过*个村(社区)挂村领导、包村部门及各工作队下沉到一线参与排查工作的方式,在2022年度防返贫动态监测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基础上,认真做好分析研判,进一步组织开展全乡脱贫户、现有监测对象、及符合条件的“五类人员”进行“拉网式”全面排查工作,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确保入户采集信息真实、准确、可靠。截至目前,全乡所有脱贫户、现有监测对象及新识别监测对象的一至三季度入户采集工作已完成,共采集收入*户*人。
(4)持续加大脱贫劳动力转移输出。我乡不断加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并持续加大乡村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各村(社区)坚持每月开展一次脱贫劳动力务工监测,截至目前,全乡共有*人次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同比去年增*%。目前,县、乡两级共开发公益岗位*人并由乡社保中心组织好全乡劳动力情况摸排,建立好各村(社区)劳动力“四个清单”,按计划组织开展好我乡劳动技能培训,确保乡内不能外出务工劳动力能掌握一技之长,稳定增收。
(5)落实好过渡期小额贴息贷款政策。作为能有效解决脱贫户及监测户产业发展资金需求的普惠政策。我乡认真落实脱贫小额贴息贷款政策。2023年3月至今,我乡按照《关于做好*县2023年度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及加强资金管理的通知》(*乡振发〔2023〕*号)要求,实施小额信贷,贷款第一批指标共计*万元,预计涉及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共计*户,目前已发放*户,共计*万元,已完成任目标的*%。
(6)落实好防贫保险政策。为建立完善防贫长效机制,防止我乡户籍人口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我乡按照《*县防贫保险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落实防贫保险政策。2023年度防贫保险收缴工作已于2022年*月*日完成,共涉及*个村(社区)参保人员*人,参保率*.*%。
(7)用好产业奖补好政策,拓宽群众发展“致富路”。以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为根本,全面开展2023年富民增收产业奖补工作,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奖补”政策落实工作,坚持把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做为有效拓宽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及时组织召开*乡2023年产业奖补工作安排部署会,详细解读2023年产业奖补政策,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产业奖补政策落实工作,聚焦脱贫群众精准发力,发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会议宣讲等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产业奖补政策,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确保符合条件的奖补对象一户不漏,帮助群众摆脱不敢发展、不想发展、不会发展的思想桎梏,激发脱贫户的内生动力,增强群众致富增收信心。全乡*个村(社区)通过及时制定“一户一方案”和各村(社区)分析研判,及时进行精准施策,通过摸排有劳力有产业的脱贫户及三类监测对象,结合当前产业奖补工作,及时摸排农户正在发展产业,给予相应奖补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全乡种植业、养殖业验收工作,2023年共审核申报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申请产业奖补资金共计*万元。通过产业奖补政策的落地实施,进一步增强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让脱贫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增收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8)大力推广“政府救助平台”,帮助群众济困解难。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是全省统一开发建设的一个综合救助平台,专门聚焦解决农村低收入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小程序“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群众端,申报相关服务事项。能够确保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就业帮扶以及基本生活有保障,让群众申请不跑腿、办事不求人。*乡根据《云南省乡村振兴局综合处关于进一步加强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宣传推广工作的通知》,发放“政府救助平台”宣传音频给各村(社区),宣传信息员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应急广播播放平台宣传音频,助力该平台落地使用。并将每月监测工作与平台相结合,目前有*个村(社区)涉及新识别困难户及风险消除户*户,已在政府救助平台完成公示。切实提高了“政府救助平台”覆盖面和知晓度。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乡在今后工作中仍坚决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衔接,坚定不移守住我乡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工作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防返贫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开展好常态化排查工作,对脱贫户及三类监测对象,实施好常态化监测、定期检查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补齐短板,消除风险,做到早发现、早申报、早审核、早帮扶和早消除,不出现体外循环,不出现纳入不帮扶,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二是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工作成果,确保脱贫户稳定脱贫不返贫。持续不断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落实好分类资助参保政策,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乡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调整、优化工作思路,逐步实现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确保政策连续性。
三是压实主体责任夯实整改成果。*乡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狠抓问题整改,切实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履行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将整改工作实效长效化。
四是持续开展促进低收入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要持续把促进脱贫人口增收、持续改善和保障民生、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根本措施和头等大事来抓,把一切为了脱贫人口增收作为第一要务,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帮扶措施,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强化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多渠道增加脱贫群众收入,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五是加大小额贴息贷款宣传力度,为农户发展产业保驾护航。要持续做好贴息贷款宣传工作,与农村商业银行及时对接,向农户正确解读政策,协助农户办理申请手续,解决脱贫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培育脱贫户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2篇:2023年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成效巩固中的痛点难点堵点,推动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现将我城区2023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亮点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稳中有升。城区*-*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同比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城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城区*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总量突破*万元,同比增长*.*%。有序推进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指导推荐*镇*村申报自治区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同时,城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持续巩固,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区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措施和成效
(一)严格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
坚持“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形成“区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级各部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今年以来,组织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会议*次,深入研究衔接推进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防返贫监测、产业发展、“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相关事项。落实领导联系挂点工作机制,安排*位处级领导挂点到村,深入开展督查指导。
(二)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
配强农村工作干部队伍,健全完善村级后备人才库。调整优化储备村级后备人才*人,平均年龄*.*岁,选派驻村工作队*人。组织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家等专业团队下乡*人次,举办各类农技培训*场,受益种植养殖群众*人。落实“归雁”计划,引导*名大学生,*多名企业家、创业能人、农民工回乡工作创业;完成招聘录用乡村教师*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名。
(三)坚决守牢粮食安全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断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城区完成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收获夏粮*.*万吨,秋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可圆满完成生产任务。二是严格耕地种植用途管制。加强粮食功能区监管,对已划定的*.*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开展“回头看”和粮食生产功能区补划,扎实推进“非粮化”整改。三是抓好落实惠农政策。累计发放2022年、2023年各项支农惠农补贴*.*万元,资金拨付率均达*%,惠及农户近*万户,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四)坚决守牢防止返贫底线
加强防返贫监测,监测对象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目前辖区内没有出现返贫致贫情况;落实“*+*”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城区现无失学辍学学生;保障农村医疗救助,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完成*户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合格率*%;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兜底保障政策,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精准纳入农村低保、农村特困供养,系统化解返贫致贫风险,织密兜牢农村脱贫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生活保障网。
(五)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落实特色产业奖补政策,提高农户收益。2023年度城区落实各级衔接资金*万元,有力促进帮扶产业发展。二是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压紧压实联农带农责任,带动农户持续增收。目前城区*个脱贫村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带贫率达*%以上。三是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和人员安置工作,利用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截至*年*月,城区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元,较上年增长*.*%,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元的脱贫人口已清零。
(六)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推动传统种养殖业转型升级。目前已建成设施种植业面积*.*万亩;已建成牧原、雄桂等大型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猪*万头以上;已建设陆基圆池*亩、工厂化养殖车间*多亩,有*鳗鱼、*澳洲龙虾等特色健康水产品基地。高质量发展现代种业,打造现代种业全产业集群。目前辖区内种业企业集聚,多个种业项目在研,在家禽、蔬菜、水果等新品种、新技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绩。高质量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区,今年新增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个,累计建成并获认定的农业产业示范区*个,涵盖休闲农业、特色种养等优势产业,实现总量做大、品质做优、效益做好、品牌做响。
(七)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大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通过村企联建、资金入股、发展物业经济、开展土地流转等方式,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推进基层党建品牌建设,做好第六批星级村党组织创建工作,年内新申报星级村党组织*个。积极推进“两制一化”建设,已推广运用“积分制”治理方式*个村,占总村数的*.*%。完成双定镇创新推广“两制一化”运用试点建设任务。
(八)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个农村道路路面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条道路提升;加快推进乡镇*座危桥改造工程,推进*个农村道路安防工程建设和*个道路隐患点整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度参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畜禽养殖粪污整治、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具体行动。加强农村厕所革命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组织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套新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的监督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产业结构不优。农户从事传统种植居多,优质高产高效品种不多。
二是设施农业投入成本高,发展规模受限。设施农业投入设施设备费用较高,普通种植户推广有一定难度。
三是配套体系不健全。目前城区设施农业仍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灌溉设施、冷链加工配送等配套体系仍缺失较多。
四、2024年工作计划
(一)保障粮食安全。继续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开展秋粮“一喷多促”及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加强撂荒地治理,紧盯复耕复种任务,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二)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完善种业、设施农业发展用地政策,明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通过村庄整治、土地整理等方式,将节余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种业、设施农业项目建设。
(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以种业创新为抓手,以种业振兴促进产业振兴,通过设施农业促进产业结构调优。设施蔬菜方面,以设施大棚建设和水肥一体化改造为重点,在辖区三镇各策划一个千亩以上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在石埠美丽南方建设种业新品种繁育示范园,同时跟进配套设施建设。设施畜牧业方面,发展以高效集约为主的现代设施畜牧业,打造设施生猪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牛羊养殖。提升扩大金陵鸡种鸡场规模,支持金光和牛扩大规模,加快推进牧原两个未完工养殖场建设,配套建设青贮饲料加工场。设施渔业方面,发展以生态健康养殖为主的现代设施渔业,推广陆基圆桶养殖,布局建设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水槽。通过金光黑鱼项目示范带动周边村坡改造现有鱼塘养殖,力争养殖面积达到*亩以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群众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积极性,形成以农民投入为主、政策项目支持为补贴、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解决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四)因地制宜发展示范产业。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抓好“项目为王”、乡村振兴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持续做好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已认定示范区监测工作,每年认定*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进一步发挥主导产业示范带动作用。
(五)持续抓好脱贫人口增收。全面落实增收工作责任、政策及措施,抓好收入采集、统计、核实关,扎实做好本地区收入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短板,找准校正工作方向。紧盯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薄弱环节克难攻坚,补足各块短板弱项,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
(六)深入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行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村庄、河塘沟渠、房前屋后,乡村道路沿线等区域全面清理,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利用好“一约四会”、红白事服务中心等作用,向群众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传承优秀家风村风民风,倡导婚事简办、厚养薄葬、孝老爱亲等优良风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践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第3篇: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医保局按照《*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工作要求,调整健康脱贫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巩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不断增强农村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工作开展情况
市医保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政治的高度和思想上的自觉推进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拓展,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稳得住、巩固好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和建立防范因病返贫致贫的医疗保障长效机制。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市医保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加强党组中心组学习,把《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三农”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作为干部学习的重点内容,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统一思想,谋划整改,指挥调度,狠抓落实。
二是完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市医保局党组高度重视巩固拓展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等文件精神,切实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局待遇保障科负责牵头医疗保障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共同参与,根据职能分工,合力做好“三农”医疗保障工作。
三是深入谋划完善制度政策。按照国家、省关于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健全重特大疾病和医疗救助政策,出台《*市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二、工作取得成效
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医保工作职责,扎实推动全市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进展。
一是实现基本医保应保尽保。对各县市区城乡居民参保及特殊群体参保情况进行多次调度督导。2023年截止到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万人,其中:特困人员(*人)、农村低保对象(*人)、监测人口(*人)分类享受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政策,资助参保金额达*.*亿元,同时常态化做好特殊群体的动态参保工作。
二是规范落实医疗保障待遇。健康脱贫综合保障政策转换到三重保障制度后,实现梯次减负的功能,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2023年截止到*月底,重点救助对象起付线以上合规费用*.*万元,医疗救助*.*万元,合规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
三是健全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机制。贯彻落实《*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的通知》(*医保发(20*)*号)及《中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农工组(20*)*号)文件有关要求,市医保局每月*日前将符合监测标准的人员信息推送至乡村振兴和民政部门。截止到2023年*月份,已推送*次,共计*人,其中,监测人口年度个人自付就医金额大于*.*万元的*人,脱贫人口和普通群众年度个人自付就医金额大于*万元的*人。今年,收到乡村振兴部门新纳入监测人口*人,及时动态在医保信息系统进行身份标记,确保其医保相关待遇及时享受,充分发挥了部门监测预警的作用。
四是提升基层医保服务能力
1.就医结算“一码通办”。一是组织各县市区医保局对全市三级及日均结算超*笔的二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实地走访,对医保电子凭证就医全流程的各场景进行逐一摸排,*家定点医疗机构均已实现医保电子凭证的全流程应用。2.部分慢性病待遇“免审即享”。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定点医疗机构,按流程做好落实。同时对其他有手术记录、诊断明确、符合认定标准的病种,拟采取参保患者出院后由科室医生直接认定的方式,让更多参保群众享受便捷的慢特病认定服务。3.异地就医“自助备案”。积极申请“自助备案”试点,提高异地就医备案率;加大医保政策宣传,使参保群众政策知晓率进一步提高。4.医保政策咨询“一号问”。以“*”政务服务热线为主体,推行医保政策“一号问”服务。根据接听群众电话咨询的高频问题,及时更新了医保政策知识库。定期对参与“*”政务服务热线的接线员进行政策培训,确保每名接线员都能熟悉政策,更好的服务于参保群众。5.医保结算信息“随时查”。通过“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就诊台账模块进行个人结算信息查询,并可支持下载打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参保群众随时可查询个人相关结算信息,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结算单打印并加盖电子公章。6.医保经办“同城办”。持续深化“网上通办”。目前包括医保政策咨询、参保信息查询、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开具《参保凭证》、异地备案(包括安置退休人员备案、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备案、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备案、异地转诊人员备案)、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本地生育津贴支付等*个医保服务事项实现在线的不见面办理,经办流程覆盖“线上提交申请—属地受理经办—在线办结回复—实时评价建议”,减少办事群众来回跑腿的同时,极大压缩办结时限,达到一个平台、业务通办、全程网办的工作模式。7.建立长效机制。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流程提升基层医保经办服务水平的通知》,进一步优化医保报销流程,提升经办服务水平。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切实提高异地直接结算政策知晓度。拓宽异地就医备案渠道,简化备案流程,提升异地就医备案服务效能。加大对基层医保服务站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异地就医备案“帮办”、“代办”力度。优化异地就医医保服务,积极申请“自助备案”试点,提高异地就医备案率,建立异地就医主联系人AB岗制度,确保反映的问题有人响应并能及时解决。
三、考核整改情况
问题:*县存在困难群众未及时纳入基本医保参保范围、医疗救助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县已为*名特困人员代缴20*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挪用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万元用于支付20*年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费用,县财政已于20*年*月*日将此资金下达到县医疗保障基金账户,实行指标化管理,专项用于城乡医疗救助支出,该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时全市进行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开展并完成了审计问题专项整改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全市医保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健全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更好发挥医疗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制度功能。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强化信息数据安全互通机制,确保及时掌握特殊群体的情况变化,做好特殊群体以及广大居民的医保服务工作。
二是继续提高经办能力,持续加强乡镇医保服务站建设,做好基层医保服务工作,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做好日常政策宣传工作,进一步让医保政策深入人心。
三是结合考核评估存在问题整改,重点聚焦参保群众在就医负担重、报销不方便方面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不断增强参保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