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实用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实用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精选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文(精1

1、有信心不一定会成功,没信心一定不会成功。

影片:《英雄本色》

2、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影片:《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

3、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影片:《堕落天使》

4、见过磕长头的人吗?他们的脸和手都很脏,可是心灵却很干净。

影片:《可可西里》

5、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影片:《东邪西毒》

6、我知道这世上有人在等我,但我不知道我在等谁,为了这个,我每天都非常快乐。

影片:《那时花开》

7、往往都是事情改变人,人改变不了事情!

我算过命!算命的说我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我不同意,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应该由自己决定!

影片:《无间道》

8、如果不能骄傲的活着,我选择死亡!

影片:《红色恋人》

9、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影片:《阿甘正传》

10、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

影片:《玻璃樽》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4篇《2023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实用》,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精选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文(精2

《红船精神永不褪色》

一条小船,

劈开了南湖的波浪;

十几位热血青年,

运筹着一个红色的理想;

中国革命,从这太阳升起的地方起航。

这条小船,运行着一个曲折的历程,

这条小船,寻找着改变中国命运的航向;

这条小船,装载着一部生动的中国现代史,

这条小船啊,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

中国共产党挥舞天锤,像盘古开天辟地,

砸碎冰封的制度,

解开羁绊和锁链,

从此,饥寒交迫的人们,

站起来了,

一个政党站起来了,新中国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站起来了。

历史的烟尘遮盖不了长明的灯光,

南湖的船儿踏浪驶向远方,

忠诚的名义演绎一生初心不忘,

追寻的跫音无比坚定铿锵。

鲜红的旗帜写满我一生的诉说,

从烽烟四起的五月,闯出一个雄起的中国,

改革的春风送来五湖四海的宾客,

从开荒拓土的特区,诞生出一个威武的雄关,

牢记祖国和人民赋予的职责,

我们将继续守护初心,

守护,国门卫士的无上荣光!

这一帧帧、一幅幅不能忘却的画面,

见证了百年发展的历史,见证了春回大地的巨变。

深圳海关秉承红船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推动这南岭大地,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

在这动人心魄的伟大航程中,红船承载千钧,

它是起点,是初心,是方向,是动力,

引领着海关人投入浩浩汤汤的时代大潮,

一路劈波斩浪、无悔追寻!

这份初心与使命,我们共同守护,

这份忠贞和热血,天地同证!

精选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文(精3

《井冈山颂》

巍巍井冈,五百里雄伟壮观的山川。

千里云海像大海的波涛,

孕育了多少英雄豪杰。

满山的常青松柏,像征着无数革命先烈,

英魂长存!黄洋界的炮声,

震撼着五百里山川,震撼着祖国大地,

震撼着全世界!

红米饭,南瓜汤,餐餐味道香。

这是红色根据地的歌谣,

也是革命战士生活的写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是伟人毛泽东的声音,

也是革命豪情的抒怀!

八角楼的灯光,

照亮了革命战士的心灵,

照亮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前进道路。

你看那:

漫山遍野处处春光,

翠竹点头,溪水欢唱,

万丛百花齐开放。

山川。峡谷瀑布急流而下,

如万马奔腾驰骋疆场。

春风吹,春雨下,

千万张笑脸迎太阳,

太阳就是毛泽东,

太阳就是共产党。

英雄儿女千千万,

闹翻身。求解放,

跟着毛主席指引的航向,

奔向革命胜利的前方!

精选红色电影观后感范文(精4

6月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党史题材电影作品致力于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主题,从叙事方式、创作手法、美学特征、影像表现等方面探讨电影《1921》的创作成果和艺术创新,从历史的深度、国际视野、信仰道路、美学逻辑、青春气息、生活质感等方面给予电影肯定。

专家们普遍认为,电影《1921》通过重塑建党初期的革命先驱,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重温了党历史上的重要瞬间,致力于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为党历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可视化学习教材,为讲述活跃的党历史故事提供了生动模式。同时,专家学者提出建设意见,为进一步探索重大题材电影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

黄建新(电影《1921》监督兼导演)

以电影独特的方式表现电影。

我参与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影视创作,每一次都会思考,影视母体的一直没有在这一题材领域充分展开。从事电影工作的人,目的是用电影讲好故事。怎样才能讲好故事,用故事现这个题材,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挑战。

电影《1921》的主题是根据历史的事实,这些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其核心是人。他们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太大,他们的研究全面,涉及维度。电影如何体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想、理想、思想、行为逻辑和个性,将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是一个挑战。

基于这样的挑战,我们产生了创作的原始驱动力,希望能迈出一步。首先,我们找到了电影主要涉及的十几个历史人物的传记、回忆录等史料,深入研究他们的细节,找到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分析当时的形势,其中涉及的一个大代表,在日本、法国、俄罗斯,共产党诞生的前期世界革命已经展开,在这样的维度上,他们在当时世界上产生了最先进的思想,他们带来了很多有思想价值的东西。有了这个国际背景,我们希望能找到以前不熟悉的角度和细节,我们派出了法国工作组、日本工作组,找到了很多真实的历史资料,再加上一些根据历史的虚构,就构成了马林这条线和日本这条线,正好体现了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拍完这部电影最直接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无限丰富。随着史料的增加和艺术形式的发展,用电影独特的方式展示电影,我们都在努力,相信会越来越好。

任宁(电影《1921》制片人)

在深度焦点中深入挖掘细节。

从一开始就接到这个任务,我们感到很大的挑战,感受到使命感和意义。建党100周年期间,承担电影人的责任制作这样的作品是有价值的。

电影《1921》的叙事有三个焦点。一是时间的焦点。这次我们只说了1921年,前面是1920年,后面是1922年,主题集中在这一年。二是地点的焦点。主题放在上海,党的诞生地,初心的出发点,包括故事的开头在叙事上,从维也纳、东京到湖南、北京,讲上海这个名词,把故事线汇集到上海,采用了从散落到集中的叙事手法。三是主题的焦点。主题集中在大代表和大会上,集中在今后的好处是用很多精力挖掘细节,挖掘以前的故事中没有看到的一面,结果说这样的故事,其目的是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然性,但我们又选择了小切口进入,其实这个故事很难。导演、编剧等创业团队在制定这个命题时确实是个大问题,如何集中注意力,明确说明这件事,其实很难。

关于人物的形成,比如王会悟的角色,我们写这样的上海女性,经常提供细节,革命女性不仅展示了她革命性的一面,还展示了她当时作为23岁的女孩,承担着这样的责任,是怎样的想法,这个人物在试映中反响很好。当时的女人非常独立、智慧、勇敢,她后来提出把会议搬到南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百年前追求独立自由解放的新女性的表现也是这样题材中比较少的尝试。

徐粤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文艺工作者为建党百年奉献的真诚作品。

一是致力于挖掘党史富矿,表现清晰的历史观。电影《1921》坚持唯物史观这一根本方法把握这一历史,从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风云的大势认识和反映建党这一开放的大事件,挖掘历史资料,选择历史资料,分析历史资料,叙述历史资料,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大成立和从上海石库门转战嘉兴南湖红船的场面。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这部电影对创造和烘托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大力歌唱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高主旋律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是青春化展现历史人物,引领青年人生观。1921大量使用青年演员,在现代90之后,向100年前的90之后集体致敬,反映了20世纪初的90后使命负责人,为今天的90后加深了中国共产党的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提供了模板和模板。同时,这种青春化的表达,也是新时代群众路线的创新措施,是开展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方式,让青少年更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原因。

三是用小切口折射大主题,具有优秀的艺术表现。小细节体现大历史,小视角展现大人物,小空间折射大世界。电影成功地将历史记述转化为艺术表现,统一历史细节和整个历史,统一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运用比喻、象征、互文、呼应等艺术手法,电影气血丰富,有趣,是成功的完整电影艺术作品。

路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的融合。

《1921》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地再现了建设新中国伟大开端的建设党的艰苦历史,马克思主义传入了中国的伟大影响,深深地描绘了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心情、崇高的理想和勇敢的献身精神,赞扬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在正确的历史观下表现了巨大的艺术创造性。

一是宏伟与人民的融合。电影的全景式表现了大历史、大背景、大事件、众多着名革命家和历史人物,对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的契约开辟天地、毛泽东在京沪湘的活动、京沪工人的运动、人民出版社的成立、共产党的国际援助、国内外的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包围等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历史大事件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同时,电影的内涵渗透了深刻的人民性。情节中没有分量大的人民角色,但电影总是有人民中心的精神视角。

二是崇高性与平凡性、多样性相融合。电影充分赞美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始建党,开拓天地的英雄性,赞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民的奋斗精神。陈独秀、李大钊对开始建党的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李达投入了《共产党宣言》出版的热情,夫妇俩全力以赴,是电影的亮点。

三是写实性和表意性、理想性的融合。电影在现实主义的底色和紧凑节奏中也有充分的人物心和表达意义的深刻表现。例如,在法国国庆节的戏剧中,旅法的中国留学生和法国人民一起自由庆祝,同一天在上海的毛泽东和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但是被外国巡回追赶,毛泽东在奔跑中头脑浮现出父亲的追击,几组画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压迫人,毛泽东成为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

四是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的融合。作为重大革命历史电影,电影的美丽大幅度提高。历史电影中加入了许多间谍类型的电影、文艺电影和青春电影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刻、深刻、快感的审美体验。

张德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在多条线索中明确表现历史横断面。

2小时的电影要表现建党这一重大事件,必须集中精力、集中精力、集中精力。由于从四面八方和国际国内各方面展现,线索非常多,背景非常复杂,作为电影如何集中,难以把握,对电影《1921》是一个挑战。一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13人参加会议,成立政党。这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国际事件。视频中从马林到日本的线索,这些线索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电影表达了这些线索是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国际视野。二是事件的清晰度。13名代表在此召开会议,成立党组织。严格来说五四运动后的中国,在各种思想的激动下,人们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念,根据各自的信仰思想成立的政党组织可以说是雨后的竹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今天看来,其伟大意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过程中越来越伟大。1921以李达为中心辐射,他如何向各地共产主义集团发出会议通知、联系会议地址等,会议过程和事件的明确性在电影中完全说明。三是人物的清晰度。13个代表是什么机缘来参加这次会议,很多代表都是根据共产主义学说和信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镜头里展现了法国国庆节,上海租界的中国人进不去,这块地到底是中国人的还是外国人的,这些镜头也清楚地表现了中国当时的情况。

胡智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中电影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21生动时代气息下的1921

1921是2021年的1921,符合现在强烈的时代气质,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也有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三种感觉很突出。一个是青春感。浪漫的年轻人们给我们带来了青春的气息,整个屏幕充满了浪漫的青春气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最小的还不到二十岁,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对拯救中国的热情,对社会底层受苦的中国人的关怀,以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友谊。毛泽东、李达、王会悟等,热情、温柔、友谊和爱情相连。这不是青春吗?只有青春才会充满如此浓烈的各种情感,同时与拯救国家、拯救人类、拯救穷人的豪情交织在一起。二是时尚感。视频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为大背景,当时摩登上海的空间、感官和时尚,让观众感受到了。这种时尚感从王会悟的旗袍到张国岛的五四青年服,油纸伞、红船、营造的各种氛围、大小场满年轻人对世界的关怀,青春时尚。三是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这部电影大到大上海的建设,十。

洋场商业街区、川流不息的人群,小到一副眼镜、一本书、一把梳子、一把伞、一个布包,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充分还原了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由此可见主创下了很大功夫。影片尽管是群像塑造,但还是凸显了会议召集人李达,给我们印象中的书生李达形象加入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饶曙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对1921年建党前后社会历史进行“横截面”式回顾,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同时将悬念叙事与证据叙事相嫁接,对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进行复原,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从而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

一是宏观与微观视角:构建差异化的建党图景。首次将“微观”叙述视角提升到与“史诗式”的宏大叙述同等的地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种宏大、全景视野中“小处落笔”的微观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既避免了“建党”题材作品的雷同化表达,又使其得以与经典作品相互补充,形成巧妙的互文叙事。

二是悬念与正剧叙事: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置于本位,从文献资料中挖掘到适宜进行艺术化处理、类型化改造的真实事件。

三是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发掘主旋律的吸引力。《1921》在视觉呈现上也颇有特色,其对老上海都市景观的完美复建,对历史事件“大场面”的生动再现,皆源于创作团队对无数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真实历史质感的追求,而这份执着亦在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中得到回报。《1921》创新性表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当下的纪念,在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李舫(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以“横截面”的电影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一是历史逻辑。沸腾的热血、激荡的青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光影淋漓间,一个又一个场景还原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风云变幻。《1921》讲述的是,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

二是信仰逻辑。初心在萌芽,信念在激荡。《1921》显然并不只是想简单将中共一大这个大会召开搬上银幕,而是将中国共产党成立放在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事件以及时代背景中,告诉观众为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最终会做出开创性的决定,他们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梦想,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

三是美学逻辑。1921年,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处在风华正茂、青春无畏的年纪,这部影片正是从“青春”两个字着手,演绎1921年的“青春实力派”。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其实在当时都非常年轻——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可以说,他们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00后”,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奋起反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戴清(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影像叙事的充分表达

一是国际化视野。影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置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勃兴的宏阔背景之下进行表现,一一简略呈现发生在奥地利、巴黎、日本等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国内各类思潮、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结合在一起,对建党的历史必然性有着全景宏阔的表现。二是青春化气息。影片始终洋溢一脉蓬勃的青春朝气,不只是先觉者们年轻的面庞与爱情,更重要的是流淌在他们身上的革命激情,“开天辟地,从无到有”。毛泽东、王会悟的奔跑,通过人物行为、行动、背景音乐、对比等暗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个性与追求。三是纪实性与戏剧性结合。首尾借助丰富的黑白影像史料,史料与片头字幕叠加出现,高效、紧凑,形成历史的纵深感与互文、开放的表达。开篇黑白影像的社会现状通过陈独秀眼睛看到的,纪实与虚构自然衔接、对时代与人物的表现笔墨俭省、一举两得。

邓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

生动还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群像

敢于把镜头对准大家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题材,却又必须在高度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演一场弱情节、弱冲突的开会的戏,结果都在观众意料之中,却要努力给观众一个出人意料的呈现;短短100多分钟,却要塑造一个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群像——电影《1921》在如此多的局限之中,依然给观众带来了惊喜,实属不易。这得益于主创团队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总体把握能力、对材料取舍和叙事角度选择的果决性。《1921》遵循历史的逻辑和人性的逻辑,把一批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严谨的、极度简洁的历史教科书上请下来,用细腻、温暖、充满青春气息和人间烟火味道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生动可感的立体形象。从某种意义而言,细节就是本质。影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比如李达坚持要把“百姓”改成“人民”;青年毛泽东两个奔跑的镜头;李达在天台上与对面小女孩的温情对视,等等,看似轻描淡写却极富表意功能,着墨不多却余韵悠长。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

党史题材创作的拓展与创新

一是对建党题材影视剧的创新书写。《1921》虽也概览了历史风云,但将建党这一宏大叙事尽可能地转化为微观的、人文的叙事。如影片的主线不再是围绕风云际会的五四运动等历史风云,而是李达、王会悟夫妻筹备、组织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以此秉持生活化叙事、常人化视角,取得了同类题材的创新性。全片没有再将叙事重点放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这些伟人身上,而是将之前不太被历史关注的李达、王会悟夫妻作为男女主角,通过人物关系带出历史伟人,试图以主角的常人化设定来取得叙事创新。影片首次以国际化视角来呈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还完整演绎出了日本这条线。这种国际化视角使其在同类题材影视作品中拓展出了新意。

二是新主流大片的美学赓续。《1921》对主流价值观多样化、深度化的诠释:人性化,符合当下观众的情感体验。首先,不局限于宏大历史叙事,而是重点表现反映普通人,并以个体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当下的主流观众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其次,影片还具有很扎实的情感内核,比如毛泽东和杨开慧之间的情感,以生活细节以及情感真实来实现对观众的感染,这种情怀从人性最基本本能的情感出发,具有当代价值,吻合当下的观众情感体验。

李道新(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1921》在《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建党献礼片的基础上,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以青年时代的李达、毛泽东、何叔衡、刘仁静等中共一大代表在上海和嘉兴南湖的建党活动为中心,并将其纳入更加深广、生动的国际共运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上海独特而又复杂的租界背景,将历史、传记、政论、青春与侦探、黑帮、惊险等类型影片的多种元素整合在一起,呈现出思想的深刻、信仰的魅力与牺牲的悲壮、激情的感召,既感人肺腑,又震撼人心。影片功力深厚、结构严谨、细节精彩、首尾呼应,具有一种诗史互鉴、家国天下的高远境界。

皇甫宜川(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员,《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主编)

以充满情感和诗意的镜头语言,展现情怀与信仰、奉献与牺牲

作为一部人物众多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1921》巧妙地把负责筹备会议的李达夫妇作为贯穿人物来展开历史时空和建构叙事,并着重对其精神世界进行了揭示。这样的艺术处理,使影片既有围绕“开会”展开的生死较量,也能对代表性人物的情感进行深入挖崛,更可以通过李达夫妇工作的展开,来不同程度地刻画其他参会代表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从而使得影片的人物虽多却有序,叙事主线清晰。同时,由于李达夫妇的精神世界和追求与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有着许多共通性,因此塑造好李达夫妇的形象,也就为塑造好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这个群像提供了可能性。影片正是通过这样的诗意书写,让我们可以站在今天的历史节点上,穿越一百年的历史时空,向中华民族和新中国的英雄致敬!而一百年前这些看上去势单力薄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通过这种诗意书写,遥望未来,穿越历史时空,与今天的我们相聚。

胡建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文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影视风向标”主编)

平民化视角叙事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与《开天辟地》《建党伟业》等以往建党题材的影视作品相比,《1921》着重截取了1921年这一年的史实,从新颖的视角,详细讲述中共一大的缘起、李达和王会悟等人筹备的过程、上海的罢工运动、海外党员的活动、一大代表的日常生活、开会时出现的波折等。建党前的历史背景和建党后的辉煌历程,都用影像资料一笔带过。《1921》是一次新颖大胆、难能可贵的尝试,主创人员在片中体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令人钦佩。一方面,首次以李达和王会悟筹备会议的过程为叙事主线,能让观众对这一段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另一方,详细描写了一大代表到上海后住宿、夜游、聊天等生活化的场景,展现出代表们平凡的一面,是影片平民化视角叙事的体现,能拉近影片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40 568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