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最新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最新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一篇】
国内一所教育研究院曾对6万多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表示希望改变专业,选专业职业规划是“知己”的前提。缘何出现这么多考生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呢?归根结底是因为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不清楚自己究竟将来想做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如果在报考院校和专业时,能适当为自己做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相信上述的调查可能就是另外一种结果。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制订相应的培训、教育和工作计划,并按照生涯发展的阶段实施具体行动以达成目标的过程。职业生涯贯穿着人的一生,因此,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就是为自己绘制未来理想的蓝图。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能够适当地做职业规划,那么在志愿选择上将更多地避免盲目,效率与效果将大大提高。
“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的专业”。这是考生选择专业最基本的原则。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医生、艺术家、法官等职业,必须要以大学所学专业为基础。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虽然也有改行的,并且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但这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选专业职业规划是“知己”的前提》。因此,考生应尽可能实现高考志愿、专业学习、就业和事业的统一。
弄清自己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很重要。
许多网站和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都有相应的技术可以为同学们进行职业测试。因此,高中生最好能够尝试去做职业生涯规划,尽早了解自己的特点,掌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路线。根据很多专家的建议,职业生涯规划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在此简单介绍,供考生参考。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要有可行性。如你想将来成为一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那么最好先学一个理工科类的本科专业,毕业之后再在管理领域进一步深造。但这种情况如果反过来却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学科本身存在着某些需要我们去遵循的规律。
其次,要有挑战性。并不是说做一个能够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好规划。如果一个规划很容易达到,虽然可行,却并不成功。规划的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些压力,尽管有难度,但是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这样,通过每一步的进步,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实力,最终达到目标时,相信能够带给你成功的喜悦。
第三,规划不是一次定下的,需要适时调整。一个人周围的环境和个人的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人的规划就需要不断地调整,同时这种调整要避免朝三暮四。有些学生一入学发现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就开始想转专业,转完专业又发现新转的专业因为某种原因,未来就业前景不看好,又开始琢磨学双学位或者准备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结果发现自己最终什么也没有赶上。现在强调终身学习,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不断学习。
第四,规划不是简单的计划,应该有长远性。制订规划应该尽量从大方向着眼,制订尽可能的远期目标。一旦规划变成了计划,执行起来往往会令自己不知所措。
志愿中如何参考自己的职业规划。
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怎样参考做出来的职业规划呢?这里把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做完职业规划之后,有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一个是你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哪些领域,另一个是你将来适合哪些种类的职业。根据这两个答案,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明确的方向了。
如果一个学生有兴趣且适合成为机械领域的专家,那么他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可以按照如下条件来选: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二篇】
我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总结如下: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善于与人交际;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喜欢有系统、有条理、有组织的活动;愿意帮助、照顾周围的人;善于独自一人解决问题等。
二、职业价值观
我认为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在于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希望工作以个人工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自然;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高效,高质,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三、胜任能力
在工作中的优势:(1)身体强健,动作敏捷,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2)能与他人建立起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可以与他人合力圆满又按时地完成任务,善于帮助他人;(3)工作勤奋,富有效率,认真负责,有灵活的组织技能和明确的工作道德;(4)注重并能很好地遵 守社会规范,忠于自己的职责,并愿意做一些对别人有帮助的事。(5)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握的信息和资料还不够的情况下,仓促作决定,不考虑其他选择。
职业分析
行业分析:教育事业在我国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是积极向上的,可以说是属于永远的“朝阳产业”,我选择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也是考虑到了它的社会地位和发展前景的。
职业环境分析
综合上述的自我分析,考虑自身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四方面的因素,以及自己内在各方面知识的积累,最终我给自己定的职业类型为:数学教师。
家庭因素:我是一名来自城镇的孩子,从小我就被教育着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稳定的工作。因此我选择了数学教育专业。 学校因素:现就读于张家口教育学院,就业形势还不能准确估计,据目前统计来看,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情况良好而且由学校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予我们指导,深入浅出地引导我们学习专业理论学习,使我们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相关的老师针对理论知识的运用,有针对性地对我们进行了实践性的指导,让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相信学校会在未来的几年更加看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社会因素:首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教育事业必须紧随其后,因此教育类工作将是非常有前景的,教育类方向的大学生将是我国教育队伍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证和人力资源。
最后,数学教育相对来说很好就业。工作环境单纯,社会地位和待遇都相对较好。而且学校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气息,易形成良好的心态,可以使自己的修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
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能力确定自己的职业领域。简单如下: 职业类型:数学教师
典 型 特 征:活泼乐观,责任心强,善于自我控制,有良好的组织能力,逻辑性强,有较强的交际能力,能独自承担相应责任。 实施策略与措施。
20xx—20xx年,在一所小学工作,熟悉一切教学的工作。 20xx—20xx年,创办自己的学习辅导班。
反馈调整
1、职业规划的调整
以上是我准备的方案,这个方案是我对人生的美好规划。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己的方案,并按照方案完善自己的人生,我会按照既定目标一步一步的去实施。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在社会的实践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对自己是一次透视。但是在计划的时候难免“理想化”,对自我的能力有估计不足的地方。但是,我会保持勇敢,主动,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不断的对规划进行评估和回馈,让规划随着成长变化而与目标日趋吻合及完善。
2、自我规划的调整
作为专科生,需要从事这个行业,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知识构成是不可规划的,是在摸索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的。所以,每次站在一个新的角度,我都会自我审视,明确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并给自己提出新的要求。
结束语
综合上述的分析,我基本上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有了明确的了解。我会充分利用在大学期间剩下的宝贵时间,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大学生生活,同时掌握会计的技能技巧,为自己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铺垫。对于我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设计,我不仅会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一个锻炼,更会把它当成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实际规划,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不断的进行反馈与修正。这份职业规划不仅是一份个人职业规划,更会成为我作为大学生回报社会的指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而有规划的人生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这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虽然说不上是成功的金钥匙,但可以是乐谱一本,指引我奏出生命的强音!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三篇】
许多人在面临职业生涯选择时总显得犹豫不决,这个现象被称为“被艾尔维斯所干扰”。下决心放弃干忧性的分目标,每天只处理一项与总目标有关的优先任务,你最终会发现那条贯穿你生活并引领你走向个人目标的“金线”。
《第五项修炼》之所以将“自我超越”列为“第一项修炼”,其实质就是“目标牵引成长,信念产生动力,良好的习惯让人如鱼得水”。
立志是人生的起跑点,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去哪儿,那么你就哪儿也去不了。目标是一种发现,人们往往要经过一番危机才能找到适应自己才能、追求的目标。
当每个人把自己融入到更大的总目标,当个体的目标得到组织的支持时,组织将爆发无法阻挡的能量,同时个人愿景的实现会得到有力的帮助。
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事能力。”成功也不可能通过孤军奋战来实现,必须经过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才能达成。毕竟你找不到任何一种成功,可以不通过与外界的交流、沟通、推广而获得。
美国作家盖尔·希伊曾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间接地访问了6万多个各行各业的人士,结果发现成功人士和自我满意的人,至少有两个共同特点:第一,他们有更多的亲密朋友;第二,他们努力实现一个难于达到的目标。这些开拓者们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有意义,而且更会享受生活。
职业生涯总目标是通过分目标的个个击破而最终达成的,实现分目标就带来了阶段性的成就感并缩短了到成功的距离。
心理学实验证明,太难或太容易的事,都不具有挑战性,也不会激发人的热情行动。因此,应根据个人的经验、素质水平和现实环境的许可来决定我们中短期目标。中短期目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并限定时间。惟其如此才具有行动指导和激励的价值。要在特定的时限内完成特定的任务,就会使人集中精力,调动自己和他人的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四篇】
小乐是个没有主见的人,当年考大学的时候,社会上兴起一股计算机热潮,小乐因此也进了一所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上大学的时候就感觉读计算机不是自己的特长,不太适合自己,他也没有转系。毕业后,小乐进入了一家it公司工作,当时虽然报酬优厚,但后来it行业萎缩,薪水也开始下滑。
小乐看到报纸上说开某种网站很赚钱,于是他利用这几年工作积累的一些钱也去做了一些投资,没想到一夜之间,形形色色的网站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自己的网站也半死不活,反而让他赔了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最近,他又想转行了,研究了很多报纸,发现有好多新兴行业似乎都挺不错的,可是,究竟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好什么?迷茫之中,他望专家能给他一些建议。
职业规划专家认为,小乐的案例是陷入“羊群效应”的职场人的典型。“羊群效应”是管理学概念。通常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引申到职场上,人云亦云,盲目追逐市场热点的人也属于“羊群效应”。
第一,发现只属于你的青草。热门的职业并非就一定适合你。选择职业时应该要想到自己是否感兴趣,是否擅长,这个行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只要有别具一格的眼光,不追随热门行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理性的规划,发现了只属于你的青草,那么,很有可能当别的羊群来这里吃草的时候,你已经是这里的老法师了。
第二,留心青草边上虎视眈眈的狼。任何行业里都存在风险。草原里既有草,也有狼。就像羊在一块肥沃的草地上吃草时要随时注意草原狼一样,职场人也需要对行业里的各种不利因素了如指掌,洞察到自己所在行业潜藏的危机。
第三,想好一旦草地吃光后的对策。无论多么肥沃的草地总有被吃光的一天,同理,无论多热门的行业总有变冷的一天。可能在现在的岗位上做的很开心,但是当行业萎缩时怎么办呢?和别的羊一样继续争夺已经不多的草吗?聪明的羊一定会未雨绸缪,早就想好自己的应对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为自己制订一份详尽的职业规划,比如说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备选方案,或者干脆自己种一个草场,用原始资金进行创业……只要你能够提前做准备,当危机真的来临的时候,你就是最潇洒的那只羊。
在职业规划师的帮助下,小乐对自己进行了一番新的审视,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重新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了一番详尽的职业规划,通过应聘,成为一家大公司的电子商务专家,职业发展得很好。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五篇】
少有人将这种改变的欲望具体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所以,很多人的欲望就仅仅是梦想而已。职业规划教育因此应运而生。而我国长期以来,学校、家长和孩子都围绕着升学在转,无暇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规划,以至于到中学生填报志愿时比较盲目,进入大学、中专以后,学生的学习目标设定、人生规划普遍存在被动性、盲目性、盲从性,学习动力不足,往往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要到进入大学才开始,具有滞后性。这些现实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职业规划教育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小学抓起。需要进行职业规划教育的人群可以分成四类,第一类是小学生,第二类是初中生,第三类是高中(中专)生,第四类是18岁以后的成年人,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职业规划教育分工。而小学阶段的职业规划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小学生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的开端,将为小学生终身的职业规划奠定底色。
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高度重视职业规划教育的思想意识,认识到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更是关乎整个民族健康发展的大事,社会、家庭、学校共同负责对孩子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让全社会有一个重视个体职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并且进一步形成职业规划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共识,充分认识到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要认识到当代小学生处于一个多元、发展、冲突、合作的社会环境中,小学生社会心理的早熟性特点比较明显,所以,引导小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开展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开启其智慧的必然要求。
在小学生职业启蒙教育的实际开展中,要注意把相关教育内容纳入其教学计划之中。在积极借鉴国内外小学职业启蒙教育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努力改变目前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没有清晰的规划和设计的状况,让劳技课、职业启蒙教育课真正进入每一所小学的课堂;其次,在课程改革中,要把一般的职业知识教育充分渗透到小学的教学中去。让孩子从小就了解到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各种职业的基本特点和内涵;再次,将职业启蒙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构建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渐进阶梯,随着各年级小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及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职业启蒙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循序渐进及小学生身心发展阶段性的特点,让孩子能随着课程的深入,不断地了解自己、认识社会、理解职业。
具体来说,小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利用学生家长等资源,请来家长为孩子“现身说法”;
第二阶段就是“各行各业知多少”,让学生查询实现理想要具备哪些素质;
第三阶段则是“我的近期规划”,制订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教学上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生涯游戏、情景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学。也可以借助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为小学生下一步的职业规划铺垫。
百年树人,职业规划教育适早不适迟。如今教育资源有限,想在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上保有立足之地,就需要合理判断,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现代教育的核心已经从教会孩子读书认字,深化为帮助孩子走上社会做好准备。所以,职业规划教育应从小学抓起。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六篇】
新学期,我来到一个新的学校,来到一个新的班级,见到新的老师。
感觉又是高兴,又是紧张;又想表现自己,又没有足够的勇气。所以,来到这里我要努力。
面对这小学最好后一年的冲刺,我一定会抱以认真的态度,“学好六年,好过六十年”这足以说明小学六年是多么重要。万丈高楼,只有地基打好,学习也是,要打好基础。
这一学期,我会加油,我要全班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我要为我原来的学校争光,用这种方式报答我的老师和同学。
本来以为我有好多同学都不认识,可一来到这看到了好多久违的朋友,我心里高兴极了。
跟着朋友一起向前冲,一起走向成功。在这里,我认识到了一个新集体,一个团结,向上,友爱的集体。
我也要马上适应环境,“如果环境适应不了你,你就应该学会适应环境。”
我想,我一定会在新学期达到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下课与同学友好相处。
站在新起点,和同学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对着成功,面对决定六十年的重要时刻,努力向前冲,冲,冲!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七篇】
职业是人生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我们要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但是,选择正确的职业只是职业生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紧接着我们就必须树立好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设计好职业发展的道路,这也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一步。今天的年轻人在求职时,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刚刚踏入社会时雄心勃勃,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憧憬和梦想。但是,多年过去了,发现自己依然一事无成。这其中很大的因素就在于他们没有找到自己的职业目标,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认真的设计。
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必须是在充分而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出好的职业生涯设计。因为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协助你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最终会失去方向,事倍功半。要得到良好的职业归宿,必须事先就有规划,根据外界职业环境、个人素质条件,设计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长期目标是什么,中期的阶梯在哪里,短期的计划是什么。
我们应该明确一个简单道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是什么知识和技能都有时间去学习,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因此,每一个人都必须正确地评估自己,评估自己的兴趣、专长、性格、学识、技能、思维方式、道德水准等等,估量自己到底有多大能量,到底适合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除了对自己进行评估外,还必须对自己身处的环境进行评估,看看哪些环境对自己有利,哪些会限制自己的发展。总之,对职业发展目标的定位,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正确地分析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找到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职业目标的职业。
那么,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到底有什么影响?让我们从下面的故事中寻求一点启发。
有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发现有三个工人在工作。他分别问这三个工人在做什么,三个人各有不同的回答。第一位回答:我在卖力赚钱;第二位回答:我在做最棒的建筑工;第三位回答:我正在盖这个城市最好的大厦。
我们看到,只有第三位工人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企业中,作为个体每个员工都可以有自己的目标,而企业也应该有整体目标。在这个整体目标之下,个体的目标必须服从、服务于整体目标,绝对不允许背离整体目标。实际上,员工个体目标也只有与企业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才能实现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整体发展的双赢局面。
职业就像航行一样,需要明确前进的目标。没有目标,便会失去方向。如果目标遥不可及,也会让人感到疲惫,从而失去动力。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集中自己所有的精力和优势,使用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孜孜以求,不断努力,去实现定下的目标。
人的职业生涯如果缺乏一个终极规划和目标,人就没有一个稳固的宁静的安顿处。如果人生为无数分散的目标奋斗,人就没有依托。因此,我们一定要规划人生,制定自己职业生涯的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让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归宿。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八篇】
现象:"职业浮躁期"或人皆有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在和同学交流时,会表现出对目前工作的不满,同时为别人的离职大喊可惜,出现一种"围城"心态。而当面对一份新工作,有的人总是无法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干一段时间,无法真正融入企业,这样就无法找到自己在职场中的定位,同时也发现不了自己的价值,浮躁之心随之而来,跳槽的.念头时常出现,有的人把它付诸现实。职场专家刘兴阳表示,对职场新人来说,职业浮躁期的主要成因是职业定位不明确以及对自己的认识不够。职业定位不明确,使新人们轻易就转换岗位和行业,而对自己认识不够,会使新人们自视过高,总觉得自己大材小用。这样的结果是用人单位觉得这种类型的新人忠诚度不高,难以委以重任。在这种情况下,新人更会觉得自己难有出头之日。处于"浮躁期"的人,对工作的热情下降,工作效率低下,对任务的执行不够认真细致,自己能做到90分的,往往以60分的及格水平应付。这样既浪费了光阴,又损害公司的利益。这些新人即使过了试用期,以这样的表现,也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
此外,"浮躁"并不是职场新人的"专利","职场老人"们也会遭遇职业倦怠期,在此期间,心态或多或少会出现浮躁,在"走"和"留"之间犹豫和徘徊 .刘兴阳说,在同一个岗位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以及处于企业底层的员工容易进入"职业浮躁期",例如工作了5年都没有获得晋升,工作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会让员工容易浮躁。
案例一 新员工:我的未来是个梦
小君在一家私企从事食品检测的工作,进入单位已两个多月,很快就能过完试用期成为一名正式员工,然而她却形容自己的心情很复杂。小君读的专业比较冷门,毕业后大半年都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现在的单位还是全靠家里托人帮忙才找到的。"开始上班后,一方面,我感觉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用再做无业游民了,可是另一方面,每天重复着简单机械的检测工作,觉得前途似乎很渺茫,看不到有什么未来。"小君说。她的大学同学很多都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投身到全新的行业中,每次同学聚会都能听到有人在兴高采烈地谈论自己的工作和发展方向,这令她的内心更加忐忑不安——想跳槽,又怕新工作难找;继续待着,又总觉得不甘心。眼看实习期快结束,她每天都在和自己做思想斗争。
专家意见:主动调整心态很重要
刘兴阳说,初入职场,产生浮躁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当他们发觉自己理想中的工作和现实存在很大的差距,就会萌发跳槽的冲动。当浮躁心态出现时,应该努力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正视自己的优缺点,在工作上多花心思,多学习行业知识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对行业的兴趣。作为新人,调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新员工可以主动地去和老员工沟通,谦逊的态度会让自己更受欢迎,为自己搭建良好的人际平台,也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几乎每个职场人都会经历"职业浮躁期",当它出现时,职场人应尽快找出问题的关键,寻求解决方法。
案例二 老员工:我的前途是个谜
tony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超过xx年了,算是一个"位高权重"的"老臣子",用他的话说,除非公司倒闭,不然,只要他不辞职,谁也不敢炒他。工作稳定,压力不大,地位超然,公司里许多同事都将他列为追赶的目标。但tony却不这么认为。"我当初为了一个活动,从口号到流程,每个细节都很投入地去琢磨,可以连续两天待在公司不回家,但现在已经没了那团火,可能是被时间磨平了。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担任公司的创意总监,怀疑自己是否应该去新的广告公司找回激情,甚至怀疑广告创意这个行业是否已经到了尽头,不再需要技术含量,只需要讲预算和覆盖人群。"待着毫无激情,但如果跳槽,他在现在公司建立的地位将"归零",如果转行,他又对自己的适应能力有所担心,这就是tony的现状。
专家意见:重新找到留下的动力
刘兴阳指出,对于老员工来说,浮躁心态的出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长年累月下来对工作成果和现状不满的结果。当开始对自己的工作感到茫然和彷徨时,也正是自己对公司以及个人缺乏信心时,首先要重新去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然后对个人在这间公司的发展重新进行评估。因为只有从更宏观的角度去了解公司,才能够重拾对公司的信心,同时也帮助自己找到个人定位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职场中,个人目标需要与公司目标有机地相互融合,只有与公司共同成长,才能克服因时间累积的浮躁。 此外,还要对个人的职业生涯重新进行规划,制定新目标。不要把眼光只局限于公司的现状和眼前所得的利益,适当时要多和上级沟通,重新找到让自己留下来的动力。专家建议:感觉严重"不适"不如离开。
在职场中,如果浮躁的心态长期存在,心境迟迟不能稳定下来,那么,这不仅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时也是在扼杀自己的职业命运。
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这样的岗位是否符合自己的志向和爱好,是否适合自己长远的发展,盲目应聘是一个大忌。如果在经过充分考虑后入职,但发现不适合自己,那么就要思考这份工作为什么不适合自己,在哪里出现了问题,是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出现了偏差,还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解决?如果出现的只是小问题,要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例如,如果是由于和领导相处不和谐,引发误解,可以考虑和领导进行深入的交谈,了解自己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双方能否形成一个较好的相处方式。但如果出现的是大问题,例如行业的真实情况和自己的想象完全背离或相去甚远,那么,新人应该认真考虑能否接受这个职业并为之奋斗。如果接受不了,那就应该考虑重新找一份工作。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九篇】
职业规划类课程在前些年一直是不温不火的,但在近两年却忽然火爆了起来。这不,就在今年六月初,我应邀到苏州去参加一场hrd学习论坛并担任主讲嘉宾。论坛主办方的总经理晚上陪同吃饭时对我说,他们公司近两年开办的课程中,职业规划类课程的占比不断提高,占到了将近“半壁江山”。我们当时分析认为,这与大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这几年制造业不景气,苏州的制造企业更是纷纷倒闭或转产或限产,原先在企业中工作的人才们有了职业迷茫,面临了新的职业抉择问题,于是人才们便希望寻求职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帮助。
上述事例,只是近两年来职业规划类课程广受市场欢迎的一个缩影。这毫无疑问与经济不景气导致人才们的想法和需求发生了变化有直接关系。但遗憾的是,火爆的职业规划类课程市场,也催生出了一些怪现象:有许多过去不开办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的培训公司,也在开始大力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了;一些过去不讲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的培训师,也开始宣称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了。培训公司和培训师的宣传行为,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这类课程的“市场繁荣”。
然而,我们的研究显示:职业规划对那些尚没有在职场上建立起基本的职业竞争优势的年轻人来说,其实际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弄不好还极有可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职业规划可能只对少数已经获得了职业成功的人士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即在他们处于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时,需要审慎地做出选择。
职业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但是,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们却在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时,要么“随心所欲”、“闻风而动”,要么因焦虑不安或急于求成而寄希望于职业规划;实际上,人的职业命运有其内在运动规律,你只能遵循它,而不能忤逆它,无论是听之任之,还是投机取巧,都不但不可能产生希望的结果,反而可能有害于自己的职业发展。
所以,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职业规划类课程的三个“市场”
职业规划类课程的“市场”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市场”是企业。当一些企业解决不了其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员工管理问题时, hr或直线主管或高管们便试图通过给员工们上一堂职业规划类的课程来解决问题。于是,企业便以每天20000元左右的价格,礼请外部培训师来企业给员工上课;也有的企业为了省钱,选派人员参加外部机构举办的职业规划方面的公开课程(偷师),之后回到企业转授/分享。
第二部分“市场”是各类企业中相当数量的员工们。他们希望职业规划之类的课程能够解决自身面临的某种现实的职业困惑或焦虑,或者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和顺利地实现某种程度的成功人生。为了达成此目的,他们会首先希望/要求企业为他们提供这类课程的培训,当企业不愿意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便自掏腰包参加外部“权威”机构举办的这类课程。
第三部分“市场”是相当一批想成为“职业规划师”的企业hr或直线管理者。他们在某些商业机构的游说下:相信大多数员工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需要有“导师”来指引;成为“职业规划师”是一件既可以帮助别人、也能够成就自我的事业;成为“职业规划师”并不难,只要学习完相关课程,拿到一纸证书就是了。于是,他们要么说服所在的组织掏钱派他们外出学习,要么自费参加外部机构开办的相关“认证”课程班。
哪些人已做、在做或想做职业规划?
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显示,那些已经做过、正在做或想要做职业规划的人,可以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这是职业规划“市场”的主体人群。由于他们在学校里就被老师们反复灌输了大量的“选择大于努力”的道理,并且他们也基于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大量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的事实与道理,使得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同“选择职业”对于自己是特别重要的。于是,顺理成章,他们会基于自己的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会基于老师教给他们选择工作的知识,会基于现实中许多成功人士过往的奋斗历史,也会基于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种种判断与想象,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
然而,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要规划出“可行”的职业发展方案其实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尚没有建立起基本的职业能力。没有建立起基本的职业能力,又对职业前景充满了想象和希冀,使得他们的职业规划不但不具可行性,反而可能会有害于他们的职业发展。
大多数企业中,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喜欢做太辛苦、有挑战和冒险性的工作;他们以家庭或个人为中心,认为工作不应对家庭和个人身心造成负担;他们只愿意做朝九晚五、每周有双休的工作,拒绝出差、加班,希望随时请假都能获得批准……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会梦想取得职业成功,因为职业成功意味着有许多“好事”会随之而来:收入更高、生活更体面、社会评价更佳、自我感觉更好。于是,当他们一知半解地了解了职业规划方面的知识以后,便误以为,做了职业规划,就意味着找到了不用付出艰辛的努力、也能轻松地获得职业成功的捷径。
然而,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不管他们对职业规划寄予了多高的期望,最终他们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职业规划并不能解决他们面临的“心理矛盾”和他们的心灵与现世的冲突。
有些人由于“投错了行”,或者在组织的安排下一直在做着自己并不擅长、也并不喜欢的工作,当他们在某一职业领域“混”了若干年也不能出人头地,却又不愿意就此沉沦下去时,他们便会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在现有的企业和职业领域继续工作下去,但要找到突破的方法;二是,跳槽到一家新的企业工作,但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企业;三是,放弃现在工作的职业领域,到一个新的职业领域寻求发展。这就意味着,他们在客观上需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
从理论上讲,职业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这类人认识自己,但如果他们不改变自己的某些能力缺陷,而仅仅指望通过较短的时间就能完成的职业规划来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那是极不实现的,甚至只是异想天开。
通过跳槽获得职业发展的机会或追求更大的职业机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职业行为。但是,跳槽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成功地到达理想的彼岸;二是,掉进“臭水沟”里再也爬不起来。前者是机遇,后者是风险。但是,大多数当事人往往并不能有效地判断跳槽是否明智,以及并不能有效地把握跳槽机会和规避跳槽风险。于是,一部分有了跳槽想法的人便会在外界的诱因下,产生了向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寻求帮助的想法。
然而,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类的课程对他们的作用很可能是有限的,因为许多鼓励人们“做自己”的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是在鼓励人们背叛自己正在服务的组织。如果他们不幸相信了这样的理论,他们就将无法让组织充分地信任他们;而当他们不被一个组织充分信任时,他们便不可能获得职业成功。
大多数人在一家企业或一个职业领域的同一岗位上工作久了以后,如果他们的环境太过一成不变或者太过动荡,他们会产生对工作的倦怠感或厌倦感(甚至于对职业的迷茫感,正如婚姻有“七年之痒”一说);有了这种倦怠感或厌倦感之后,人便很容易产生换一换工作或职业的冲动。但人是理性的,更换工作或职业,前路未必就是光明的,于是“怎么办”便会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心上。这时,处在这种状态的一部分人就可能会想到,职业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或许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
然而,阶段性的职业倦怠感或厌倦感往往只是暂时的。如果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能够咬紧牙关挺下去,或者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或者寻求组织的帮助,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很可能会很快走出困境。如果这时去做职业规划,很可能会让职业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扰乱了自己的心智,甚至有可能让某些“歪嘴和尚”把自己引入了歧途。
现实中有许多职业经理人,他们过去的职业是比较成功的,比如做到了一个企业的总监及以上的管理岗位,或者做到了企业总工程师这样的技术岗位。但是,由于年龄渐长(比如已经过了四十五岁),他们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眼看着公司不大可能在未来几年会把更高级的职务给他们;公司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能干,他们已经与年轻人形成了竞争关系;到了这个年龄阶段,他们想通过跳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也是比较难的。这就是所谓的职业“天花板”。当然,职业“天花板”还包括一些外企的中方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困境:他们的职务已经到达了公司所允许的极限——更高的职务通常都是由外方高管担任。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已经或行将碰到职业“天花板”时,他便一定会考虑“接下来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有了这个问题,他便认为需要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来帮助自己。
然而,碰到了职业“天花板”的人是否有必要为自己做职业规划,我是高度怀疑的。因为在我看来,当他们的能力足够强大,因而在客观上还有“市场”时,他们做不做正式的职业规划,都会有新的职业发展机会(比如,他们有能力自主创业或者具备被其他企业所心仪的独特能力)。但是,如果他们的职业能力碰到了“天花板”,无法继续适应变化,那怎么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都可能是无济于事的;甚至,他们不规划职业会活得还不错,规划了职业则反倒可能加速自己职业生命的“寿终正寝”。
一般的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认为: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人的职业发展更有目的性与计划性,可以为追求全新的生活方式而确立努力方向,可以为实现自我价值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以下是各类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通用内容。
一、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外貌形象、兴趣爱好、能力特长、个性特征以及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对自己的影响等等,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
二、知彼。就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了解外在环境。包括社会需要什么职业、希望从事职业的特点、不同职业需要的能力、就业/创业的渠道、行业发展前景、相关职业有哪些机遇和威胁等等。
三、抉择。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对可能的方案进行权衡和比较,分析其中的优势、劣势、阻力和助力等等,进而选择更有助于自身发展的方案。
四、目标。制定职业规划方案,需要有明确的大方向或大目标,并且需要将大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性小目标,再逐个实现小目标,不断接近成功。
五、行动。就是按照规划方案采取积极行动。只有采取积极行动,职业规划方案才有意义,也才可能成为指导自己职业成功的蓝图。
六、评估与调整。就是当发现职业规划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行不通或存在问题时,应及时予以调整。一种职业规划方案是否可行,只有在行动中才能确认。因此,职业规划方案需要不断地实践、评估与调整。
当我们把一个人在某一职业领域的工作能力由低到高分为五个等级时,你将看到:如果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到4级以上时,他几乎无需做职业规划,因为他的职业能力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他的职业方向;甚至,他只能在现有的职业领域内做出选择,因为他如果放弃现有的职业领域,而选择到一个新的职业领域求得发展,除非他在那个新的职业领域已经具有相当的职业能力,否则他就必须花足够的时间来重建他的职业能力;问题还在于,花了足够的时间,未必就能建立起新的职业能力。其实,所有在特定的职业领域具有中等以上职业能力的人,无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那些职业能力真正高强的人是不做职业规划的。
仅就此点而言,职业规划似乎只适合于那些职业能力不足的人。事实也的确如此:现实中,越是职业能力不足的人越是倾向于做职业规划,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大学生或踏入职场时间不长的人或在职场竞争中失势的人,是职业规划的“重灾区”。
当我这样说时,有读者朋友可能会说:职业规划正是用来指导职业能力不强的人建立职业能力的呀。没错,我是说从理论上讲“没错”。然而,众所周知,建立中等以上的职业能力需要花费至少八年以上的时间(请参见“10000小时定律”的概念。网上可搜到),一定会历经千辛万苦,而且花费了八年以上的时间,历经了千辛万苦也不一定能够建立起中等以上的职业能力。这给那些相信职业规划的人出了一道大难题: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意志、愿意花八年以上的时间在一个职业领域逐步建立职业能力?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大多数人并没有这个耐心和意志;他们在职业竞争的赛道上碰到困难、问题、阻力或处于落后状态时,会重新设计他们的职业规划方案,因为毕竟做职业规划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如一个月内,甚至于一个晚上或一念之间,而在一个职业领域建立起中等以上的职业能力却需要八年以上的时间,还要历经千辛万苦。
顺便说一下,传统的职业规划理论通常会提醒那些想要做职业规划的人:你们之所以职业不成功,是因为你此前的选择错误。换言之,基于这样的概念,如果一个人在一个职业领域继续不成功,他便应该继续做出“正确”的选择。然而,这可是对职业能力建设不利的理论与建议啊!
绝大多数人需要依附于特定的组织才能获得职业发展:不仅需要组织向他们支付薪水,以便养活他们自己和家人,而且需要组织提供工作机会让他们施展才华并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
在极端的情况下,当这种矛盾出现以后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做了职业规划的员工放弃自己的职业规划方案,满足组织的要求,这意味着职业规划并不好使,进一步的结果是痛苦——因为有规划却不能实行;二是,做了职业规划的员工拒绝组织的要求,坚持“做自己”,其结果是被组织所拒绝,其职业命运便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还有一种理想的情况:组织在要求员工时,充分地考虑员工的职业规划,或员工在做职业规划时充分地考虑组织的要求。但请注意,这通常只是一种理想的情况。
上述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的两个“死穴”,正是导致那些怀抱职业梦想的人们,郑重其事地做了职业规划,却并没有获得职业成功的核心原因。因而,我认为迄今为止的大多数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从根本上说只是在给人们以某种希望,却并无多少真正能够指导人们进行职业发展实践的价值,甚至在相当程度上是在使人们误入歧途。
当然,职业规划理论与方法也不是一无是处,它多少还是能够刺激人们去思考相关问题的。比如,本文的观点就是在这类理论与方法的刺激下产生的。
发展职业的法则其实在这里
大概由于前述职业规划“市场”需求旺盛,以及由于我们一直在倡导企业应该帮助员工正确地认知职业和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有很多人便误以为我们公司的专家们也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类课程。于是,经常有培训机构和企业向我们询问是否提供这类课程的培训服务。
如果前来询问者是第一次与我们联系,我们总是很干脆地告诉他“不好意思,我们公司没有您要的课程”;对于与我们有过合作的客户或我们的“粉丝”,我们一般会反问他一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您认识的或知道的成功人士中,有哪些人是因为他们做过职业规划才获得职业成功的?”。我们经常十分欣慰地听到了这样的回答:要么,很干脆地回答说“没有”;要么,沉默了一阵子后回答说“好像真的没有耶”。
我们经过长期和大量的观察与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位著名的成功人士,还是现实职场上任何一位并不著名的成功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够获得职业成功,在总体上讲并不是规划出来的,而是永远专注于“当下”,在“当下”的组织中有良好的价值观表现、岗位胜任能力表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表现。当他们在这三个方面有最佳的综合表现时,他们便有了下一次机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之后,他们又在下一个“当下”继续在这三个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于是又有了更大的机会——进入下一个职业发展平台……如此不断向前“走”,便有了职业上的成功。
基于以上认知,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三个结论:
(一)只要一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岗位胜任能力表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表现能够满足特定的组织需要,无论他做不做职业规划,他都能获得一定程度的职业成功;在这三个方面,满足组织需要的程度越高,获得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二)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表现、岗位胜任能力表现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表现不能完全满足组织的要求,无论如何做职业规划,都不足以保证他们获得职业成功;他在此三个方面与组织的要求差距越大,获得职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三)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做职业规划,但其职业规划应该是围绕如何提升其价值观、岗位胜任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三点而展开了,也只有这样其所做的职业规划才会是有效用的。
未来职业规划书大全【第十篇】
经过专业的测评和一番互动,赫敦职业顾问认为:
胡先生具有的综合优势在于个人职业竞争力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比较完备的教育背景、丰富的it技术开发和项目管理经验、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熟练的工具性(外语)技能,同时他对所处行业发展、单位前景及其个人职业现状有深入的观察和清醒的认识,成为他向高端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机会优势。总体上判断,他的总体优势和综合潜质比较适于it行业及专业领域“技术+管理”型职业经理人的定位和目标方向。
根据胡先生现在的具体情况,职业顾问师指出:目前胡先生的当务之急并不在于通过行业的转换、专业转型改变自己的现状,而是需要在于对自己的所处行业环境、单位现状和个人实际状况的作客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由此职业顾问师给胡先生提出了“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在未来的1-3个月内,通过调整自己的期望和心态来验证目前想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虽然目前他的现状改变需要通过跳槽来解决问题,但是跳槽需要方向和时机。
第二步:在未来的半年或一年内,在it行业或相关专业领域内去关注适合自己个性特点、能发挥自己综合优势的职业平台,包括寻找能为以后积累更多的资历、项目经验和职业背景的知名外企工作的跳槽机会,为整体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竞争能力打好基础。
第三步:适时进行职业或职位转型,从现在的技术型开发和管理工作择机转入行业内高端的it项目咨询类、顾问类或培训类工作,具体的职业目标定位在咨询师、培训师等方向。同时,基于他对it行业的技术、管理的理解和把握,结合个人已有的潜在职业兴趣和善于沟通的个性特征,可适时向专事it高级专门人才搜寻(猎头)的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转型。
赫敦管理顾问(上海)有限公司资深职业顾问李仲霆博士指出,像胡先生这样30岁出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又想通过跳槽来达到更高层次的职场人士为数不少,他们在公司里拥有了一定的地位,却发现现有的公司给自己的发展空间不大,便急着要跳槽。事实上,他们往往对自己的情况和行业现状缺乏综合性的分析,也不知道自己应该从哪里入手寻求更高的发展。跳错槽可能会让他们进入好几年的职业“徘徊”期,他们会为此付出时间、精力、信心、经验、金钱多方面的代价。如何来避免些“误跳成本”,在跳槽之前应该做好充分的观察和分析。
首先,原来积累的东西不要放弃。在原来的行业和职位上积累的技术、能力和人脉资源等,构成了你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应该成为下一步反展的一个平台。如果转到与自己以前的积累完全无关的领域,不但要从零开始,而且以前的积累都白费了,代价太大。因此这时的职业转型要找到与自己的优势最佳的契合点。
其次,要为自己留出三个月到半年的准备时间,做好几个准备工作:第一,学习的准备。要向高端职业转型只靠以前的积累是不够的,尽管你有了某一方面的能力和行业背景,但是高端职业往往需要一些专门的技能。如做培训师需要培训技能,高层管理需要mba等,应该在跳槽之前把这些东西学到手。另外通过学习拓展信息量,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构建更为完备的能力体系,才能有支撑起一个高端职业的底气。第二,人脉资源准备。尽量多认识你将要从事的领域涉及到的人,你获得的机会会更多。第三、心理准备。每个群体的氛围不一样,因此必须有风险意识。你在现在的单位形成了一定的工作习惯,适应了这里的氛围,你是否能与新的组织气氛、管理体制相融合?职业顾问师建议现通过兼职来看看你自己是否适合。
再次,要做好心理调试。这个阶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很大,加上一些身边的同事朋友发展得特别好,更增加了他们无形的压力。这是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化解压力。生活状况的改变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跳槽需要一些准备和机遇。应该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客观的分析,不要无端的自责。另外,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事业顺利是一方面,而家庭幸福、孩子懂事也是一个人的成功之处,并且后者往往会促进前者的发展。总之,事业上有理想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而能够从多方面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的人也是一个成功的人。
上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精选8篇】
下一篇:六年级飘在天上的日子汇总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