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前言】这篇由网友“好学”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优秀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办公学习更轻松,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1:
一、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个别学生知识比较零碎,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结构理解不好,系统的整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经过精讲多练的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透彻、更熟悉。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我班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以及灵活应用的能力。
4、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新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年级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具体课时安排——4月底完成教学任务,5月重点进行系统知识的整理,经历一次小学数学知识整体复习。因此,6月初的第二轮的复习,复习过程和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一)数和数的运算(5课时)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1、系统地整理有关数的内容,建立概念体系,加强概念的理解(1课时),包括“数的意义”、“数的读法与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等知识点。
2、沟通内容间的联系,促进整体感知(1课时),包括“分数、小数的性质”、“整除的概念比较”。
3、全面概念四则运算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1课时),包括“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四则混合运算”。
4、利用运算定律,掌握简便运算,提高计算效率(1课时),包括“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
5、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综合计算能力(1课时)。
(二)代数的初步知识(3课时)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1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
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1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三)解决问题(8课时)
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
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2课时)。
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课时)。
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2课时)。
(四)量的计量(2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1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
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1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综合训练与应用。
(五)几何初步知识(3课时)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
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1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整体感知、实际应用、综合训练(1课时)
(六)简单的统计(2课时)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
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1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
(七)综合练习与运用(4课时)
练习题选用学校订购的资料,各班根据班级情况有选择的选做。
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复习题的选用尽量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对于“易错题”要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学懂、理解。任何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任何马虎也是有原因,不要让学生犯相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作图习惯。
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
积极为学优生提供思维创新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潜能。
3、要根据学生的问题和疑惑,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在掌握了各部分基础知识以后,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设计习题要贴近生活。
4、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中下生,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业成绩的提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中下生进行系统、有序、有针对性的指导。
5、要抓好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要落实综合训练,又要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现“轻负担、高效率”。
6、对试卷答题能力的培养:审题能力(要求读全,读清、读细。)分析能力(易错知识点,数量关系,应用多种手段分析的能力),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2:
一、复习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
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分类与整理;人民币的认识;找规律。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掌握不同分类标准,分类结果多样。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四、具体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10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4课时)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4课时)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分类与整理(4课时)
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掌握分类的方法。
5.找规律的复习。(8课时)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本课主要让学生自主 掌握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6. 认识图形(二)的复习(2课时)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五、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 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3: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
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习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习。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习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习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
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五、复习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1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
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1课时
5、分类与整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 1课时
6、找规律 1课时
7、综合练习 2课时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4: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而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一、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们年级的四位教师均属于四年级以后才接手本年级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二、复习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2、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3、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问题。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不复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5:
一、指导思想:
学期即将结束,按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已进入复习阶段,期末复习,如果不讲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那么对学生来说,就必须感到很乏味。所以调动学生的复习进取性很重要。为了更好的提高复习效率,突出尖子生,重视学困生,提高中等生,有的放矢的做好复习,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二、复习资料: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
三、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进一步理解认识倒数,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
2、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速度。会应用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够解答比较容易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本事,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景,灵活地选用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提高解题本事。
4、使学生进一步牢固理解并掌握圆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会画对称轴。
四、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经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本事,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资料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本事与解题本事。
5、强化本事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本事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本事。又如,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经过各种直观手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测量和画图的技能。
6、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景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7、适当补充设计练习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6:
1、基础知识为主,拼音、词语、生字的认知、读写,围绕课本,对难记易错、易忘的字词以比较练习的方式加强记忆,达到可以根据文章、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写出相应的词语等。
2、以课本为根本,对每篇课文进行梳理,掌握基本阅读方法,对《语文园地》的习题方式、答题方法100%掌握。通过兴趣的自我激发,紧扣课后练习、试卷、上课习题,做好个人的查漏补缺复习。
3、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善于对题型分类梳理,不懂就问,有针对性的加强自己薄弱版块的练习。
4、老师、家长、学生三方共同练习,加强看图说话、看图写话的练习,锻炼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复习策略
1、拼音。按偏旁部首查字典。
2、字词。看拼音写字词,总结容易错的字词,根据每个字词的字形、偏旁等容易记忆、容易辨别的构造练习。
3、句子。标点、造句、被字句和把字句、比喻句,加强完整的句子练习,明白完整的一句话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写出一句完整的话。
4、诗词背诵。相对简单,要求同学们自己加强背诵练习,这一块内容苏州一对一补习品牌学思堂教育认为只要同学们付出努力就可以较为轻松的掌握。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7:
一、总复习的指导思想
以《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为依据,以小学数学教材为蓝本,以市中区小学数学毕业复习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依靠端正的态度和科学方法,在复习中,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注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复习,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和掌握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总复习的任务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实际,大多采取小循环教学,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总复习的内容
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回顾与整理为基础,本单元是对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扩展。 主要包含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是对以上三个领域内容进行综合应用。
四、学情分析
经过近五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和积累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对生活中有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与分析,为毕业总复习积累了一些知识和方法。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对小学所学的数学知识还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而且五年的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使得学生的差异越来越大,给小学毕业总复习造成了更大的困难。学困生对知识的遗忘率更高,学习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霍家街小学总校五年级有19个教学班,无论知识掌握情况,还是学习习惯方面,班级之间都存在一定差别。
五、总复习的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经历对知识回顾和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计划”,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知识回顾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计划”,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总复习内容及具体进度安排(总计38课时)
复 习 内 容
环 节:课前自主整理交流梳理构建练习巩固提升 让学生经历整理、构建、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不但对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总复习策略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A.分优、中、差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复习的认识。
B.创设生动具体的现实情境。
2.分层复习,关注全体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大面积提高复习效率
(1)目标分层 复习时,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如陈老师的这节课中自主整理复习。
(2)练习分层 对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关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练习必做与选做的关系。
(3)评价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对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
3.实行学生作业追踪反馈,做到有错必改,有错必懂
建立学生作业情况反馈登记,不仅指学生能及时订正,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反思能力,我做得好吗?哪个层次的题有错?为什么出错?计算、理解了吗?会自我订正吗?找出错因。
4.分类复习与综合应用相结合
复习一开始,为便于使学生对每部分的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我们往往采用先分类复习后综合应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学生在分类复习时看似掌握得很好,一到后面综合应用,前面的知识缺陷就突显出来。因此可采用分类复习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的方法。
5.建立合作共赢小组
老师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复习过程中,还可采用小组合作,以优带差,共同提高。
6.加强学科教研与优秀资源的利用
凝聚五年级19位数学教师的智慧与力量,发扬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的精神,加强每一个知识点,每道典型题目,每一节复习课,每一块知识的研究,特别是对以前研究不深入、未研究的课研究;上好每节复习研究课,准备好每节复习课;搜集、提高、改进、利用好本学校及区小学教研室多年积淀的优秀复习资源(案例、试题、课件);加强学习,充分利用学科杂志、网络的优秀、可借鉴性资源,真正做到学习和研究的有效,全面提高总复习的质量。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本册教材资料和学生自身实际,灵活、简便、愉快地进行复习。进一步优化复习资料,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在简便、愉快地复习中,构成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题、空间与图形和规律性知识的理解、掌握与应用,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全面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复习资料
1、数和数的运算:复习整数、分数、小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2、代数初步认识:复习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
3、解决问题:复习简单解决问题,稍复杂解决问题,列方程解决问题,分数解决问题,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用不一样知识解决问题等。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三、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第一、第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适应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应用技能。
2、在对知识回顾与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计划”,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构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在回顾分享的“小学数学复习计划”,加深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构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
4、学会与人合作,初步构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5、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制定的各项教学目标。
四、复习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本事,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
五、复习方法与措施
复习中,我们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复习。为此,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生为本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所以,复习中应做到:
1、知识让学生梳理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组织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2、规律让学生寻找引导学生将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从而提高他们善于抓住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本事,使已有知识,更加抽象,更具有普遍性。
3、错误让学生剖析复习中要经常采用反例,引导学生讨论发观错误、剖析错误认识并纠正错误,使学生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
此外,还应注意思路让学生讲述,优劣让学生评比等,引导学生自觉地动脑、动手、动口,大担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重点难点与熟悉知识的把握以重点、难点为主
把小学所学的全部资料进行一次回顾与整理,资料很多,可是由于时间比较少,这就要注意抓住重点,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复习效率。对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重、难点及薄弱环节,应着重加以复习,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就能够适当简略,以节省教学时间。比如比和比例的知识,学生刚刚学完,就能够简要回顾,做一些拓展性的补充题。
(三)讲与练的关系以练为主
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练习资料应全,练习题应精,练习时间要足,每节课练习时间不能低于15分钟,练习方法要活,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四)提高优生与辅导学困生的关系辅导学困生为主
辅导学困生的方法有:
(1)巡回辅导,就是课内进行学习讨论时,教师及时给予辅导,不对的地方加以纠正;课后辅导,对那些学困生单靠课堂复习是有必须的困难,应根据他们的知识缺陷,在课内进行适当的辅导;手拉手辅导,在班里挑选十几名优秀生,让他们当小教师、每人帮一个学困生,并对提高快者及时表扬,同时,也表扬他的小教师。这样既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又调动了优等生的学习进取性。
(2)针对后进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计算本事差的问题,能够有针对性的适当布置每日五题口算、简算、解方程等。
总之,在复习中应本着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本事。
六、具体安排
(一)注意问题
1、课堂结构
课前预习归纳整理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梳理沟通综合练习课外延伸。
2、习题处理五弄清
(1)弄清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2)弄清习题中出错原因;
(3)弄清解题思路和方法;
(4)弄清习题的变化;
(5)弄清习题所包含的知识点。
3、目标明确
课标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教师要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明确课标要求,正确地把握与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弄清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此基础上设计科学的复习方法,使总复习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说来,一是复习的资料要明确,诸如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基本技能等要求向学生表达清楚。
二是目标的层次要明确。对复习的知识给出明白、理解、掌握、应用、会、比较熟练、熟练等不一样层次的要求。
三是复习要求要明确。对重点、难点、关键、疑点及易混淆处让学生高度重视,学有重点,思有目标。避免复习的随意性,提高总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
4、择例精心
复习中选择一些恰当、新视觉、最能体现复习资料本质特征、唤起学生思维灵感而引起思维共鸣的例题而施教,到达温故知新。择例时要做到三性。
一是准确性;贴合教材标高,谨防过深或过偏而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二是典范性:体现重要知识点,其有范例作用;
三是综合性:体现各类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解题本事。一般而言,复习时应精编学生平时漏缺的知识,精编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精编带有关键性、规律性的知识。
5、方法巧妙
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学得简便、理解得透、掌握得牢。
6、练习灵活
引导学生自主整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复习课功能的进一步深化。复习时应在对基本的核心知识进行梳理后,引导学生从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和层次结构中领略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思想方法的一致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悟数学思想的真谛。要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解题路径和解题策略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灵活的解决问题,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某一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更要关注他们是如何想到解决办法的,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的思维本事得到提升和发展。
7、评价准确
适时、准确进行复习评价,能够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窥视解题思维心理、准确把握复习节奏。评价要做到:
一是评价试题的拟定要准确。试题要以课标、教材为本,切忌任意放宽和加深。测试的次数要控制,防止加重学业负担;
二是评价手法的应用要恰当。评价手段一般有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借助自评,尽可能把游离的知识点归位、整理、构成解题技巧。同时,对照规律,逐一审视,增强辨析本事;借助互评,帮忙学生弥补知识缺陷,校正思维歧途,增强运用本事;借助师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辨清疑、混点,增强解题本事。
三是评价结果的展示要充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见解,尽可能多地暴露掌握知识的残缺点,捕捉、收集、整理其错误,并研究其错因,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二)资料及时间安排
根据本学期时间和资料,复习约安排六周左右的时间,根据各班实际情景可把以下资料进行适当调整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9:
学情分析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学会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毕业总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所以,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尖子生不多,中等生一般,后20%学生却很多,大多是三四十分的,平时的学习都是一问三不知,真不知道复习阶段会怎么样?这是我最担心的,因此我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后20%学生的辅导上面,同时兼顾尖子生的培养。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的任务
从小学毕业总复习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来看,它的任务概括为以下几点: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学会水平达到熟练学会水平。
3、查漏补缺。结合我校六年级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学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毕业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学会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初步的逻辑思维、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的组织
教材的编排体系给我们复习创造了有利条件。教材在统计的初步知识后安排了总复习内容,以多个知识点形成六大知识结构体系,并加以练习。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复习内容和目标
(一)数的认识
1、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1)学会自然数、整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
(2)学会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读写数。
2、数的改写和大小比较
(1)知道改写和略写的区别,学会改写和略写的方法。
(2)能根据要求熟练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并比较大小。
3、因数、倍数与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1)理解因数、倍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的要概念。
(2)能用多种方法找出两个数或三个数的公因数、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熟练学会2、3、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4)理解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进行分数的通分、约分和化简。
(二)数的运算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1)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记住并正确运用四则运算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熟练进行四则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定律的运用
(1)学会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式与方程
1、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用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2、根据字母所取的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熟练地解方程,并能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四)常见的量
1、学会长度、面积、体积、容量、质量、时间几个常见的计量单位,及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
2、能进行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互换。
(五)比和比例
1、理解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能熟练地求比和化简比。
2、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熟练地解比例,学会比例尺的有关知识,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的量,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1、认识所学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2、学会所学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熟练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3、学会所学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和棱长和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熟练计算。
4、体验图形的测量方法。
(七)图形与变换
1、理解对称、平移、旋转的含义。
2、能熟练地判断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图形。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图案,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八)方向与位置
1、根据实际情况,能熟练地确定比例尺,并画出方位示意图。
2、会根据方向的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运用数对知识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九)统计与概率
1、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提供的信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能从实际生活中收集信息,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并能熟练地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生活中,能选择合适的函数,恰当地表示一组数据的状态。
4、能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并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
5、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概率,并根据可能性的知识,设计游戏方案。
(十)综合应用
1、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比称物体(等量代换)、打电话、植树问题、抽屉原理,鸡兔同笼等,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
2、获得一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加强训练。
2、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思维发散,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部分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他们在学习方法上,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今后的复习中要特别对此学生给予做题方法的指导。
3、注意让能力好的学生梯度的练习,使其能够充分展示、发挥,使其能将知识吃透。
4、对于贪玩好动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抄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有问题不主动问,不认真、不踏实。在复习中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学习习惯,听讲状态,课上多提问,关注作业书写规范,抄写认真。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1)时、分、秒
(2)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4)多位数乘一位数
(5)分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 四边形
3、倍的认识
4、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广角(集合)
三、复习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在“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内容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识,体会估算的作用。
2、通过对“四边形”、“时分秒”、“千米和吨”、“集合”等知识的复习,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加深对“1千米”、“1吨”、“1小时”、“1秒”的体验,能正确换算时间、长度、重量等单位,能采用连线、画韦恩图等方法来计算简单的集合问题,并理解其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进行复习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四、复习重难点
1、复习重点
(1)时、分、秒(时间计算)及测量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6)分数初步认识
(7)集合的思想方法
2、复习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时间计算
(5)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6)分数的含义
五、复习方法及措施
1、复习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复习措施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下一篇:六年级数学学期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