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1

[关键词]教师研究;教师发展;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9)06-0077-03

当前,许多学校都在努力争创示范性高中,建一流名校。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名校何以“成名”,起决定作用的是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中学因有名师而扬名。名师绝不是教书匠,而是具有教育思想、教育风格、教育能力的教育家。教师只有成为研究者才能不断反思教育实践,不断改进教育行为,才能真正成为教育的实践者和教育的创新者,进而达到成名成家的理想境界。如何才能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呢?

一、唤醒科研意识,激发研究潜能

让教师成为研究者,究其本质,就是期盼教师以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就是希望教师对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的教育现象或事实追问“何以如此”“将该如此”等问题;就是希冀教师把那些不言而喻、心照不宣的个人信念、预先假设推到个人理性的“审判台”;就是期待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当教师以“思考”的目光审视校园,以“探究”姿态从事教育,以“反思”的襟怀走进课堂时,教师无疑就具有了“研究者”的特质。

(一)唤醒教师的研究意识,首先要唤醒他们的问题意识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工作,而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问题并不会自动地走进教师的头脑。教师要有可思、可研的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就要做有心人,善于观察,深入思考;要以事实、经验和逻辑为依据,敢于怀疑,勇于质疑;不断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并进行类比与移植;深入探究现象,勇于创新……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的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教研制度正在逐步完善,这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极为有益的。以备课组、教研组为单位,以单元为阶段,以个人反思和集体讨论为方法,以集体备课为平台,以个体教学实践为对象,各抒己见,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等方面,积极探讨新思路、新认识、新方法,在比较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思想的方式。如果组织及时,带头人引导得当,这样的集体备课就是一次“头脑风暴”,对于激发参与者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曾跟踪观察我校高中部某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一个学期,从初期备课组长的“独唱”到中期的“小合唱”再到后期的“大合唱”只用了半个学期的时间。在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会上,先前发言的多是中老年教师,后来年轻教师慢慢的由听众变成了“演员”,并逐步成长为“主角”。而讨论的问题也由初期侧重于“操作”(如何讲解例题、重点应该讲什么、布置哪些作业等)发展到关注“精神”(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某一个教学内容的拓展是否有益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等)。集体备课不仅要研究以后的课如何上,更要反思已经结束的课上得如何。这种集体备课活动,事实上是教师的教学研究过程,他们是以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的身份进行的,是要把“自己摆进去”,聚焦自己特定教育教学情境的经历、体验与感悟,描述自己教育教学生活中实际的遭遇、困惑与迷茫,以及尝试理解、诠释与解决的过程,其结果教师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加入了“研究者”的行列。

(二)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也要唤醒他们的成功意识

在“科研兴校”观念日益获得广泛认同的背景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也都越来越重视和提倡教师“做研究”。在实践工作中,部分教师虽有参与研究的热情和愿望,但由于多年来只忙于教学而疏于“写作”,表现得不自信、不积极,成功意识非常薄弱。因此,教师开始“做研究”时,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帮助,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赢得自信、体验成功,真真切切感受到“我能够做研究,我也能够获得另一种成功”。

我校数学组有几位中年教师参加了一次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组织的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建设经验交流会,很受鼓舞,产生了很强烈的“做研究”的热情和愿望,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后来,他们经过努力加入了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组,并承担子课题《信息技术在中学开展数学课外活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任务。课题组成员聘请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教学论专业的教授、市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等专家为顾问,制订科学周密的研究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实验探索。他们以校园网为平台,以网络杂志《数学角》《爱科思》为阵地,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搞研究,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们学会做研究的方法,改进课堂教学,密切师生关系,体验到研究成功的喜悦。该课题2006年结题以后,课题组又申报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子课题。为了带动更多的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学校有目的地组织该课题组教师通过公开课、展板等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自己的研究心得和体会,并请参与的同学谈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后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学数学教材修订会、教改实验基地学校年度表彰大会也在我校召开,课题组成员在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表彰,教师们做研究的信心与热情更加高涨。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出现了多个研究团队。

(三)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还要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

教师如果能将教书育人自觉地视为自己的职责,并化作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他就会对教育教学过程精益求精→←,达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的境界。而一个教师具有了这种追求,达到了这种境界,其自我发展的愿望也会愈加强烈,投身教育教学研究的热情也就会高涨。因此,学校应唤醒教师的责任意识,使教师意识到: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二、搭建学习平台,创设交流环境

教师的研究是通过反思性实践、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以及与他人的互动合作,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活动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提升个人经验、创新教育方法、更新教育观念的成长过程,学习与研究辩证地统一于教师的实践探索之中。为了帮助教师在繁忙的教育教学丁作中寻找到研究与学习的乐趣,我们曾经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以课题组为团队,围绕所研究的问题开展学习

中学教师教学任务很重,难以集中时间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为了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我们提倡将工作、学习、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边教边学、边学边研,走的是以学习引领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学的实践探索之路。无论是学校自主立项课题还是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立项课题,学校都给予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课题组负责人既可以根据需要,购买一些与课题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供课题组成员研读。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论文、研究信息等,分发给其他成员,供学习之用。为了督促检查学习效果,课题组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相互传阅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新的研究资料。这种集会,既是鼓劲会也是交谈会,参加者在分享与合作中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二)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营造平等交流的氛围

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和劳动方式的个体性特点,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教师个体之间需要通过交流来分享喜悦,诉说困惑,展现自我,获得友谊。校园网给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为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的力度,2003年我校建立了“六艺牍”网站(),搭建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交流平台。教师利用它可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他人案例,思考教育问题,记录教学(或管理)心得,积累实践案例,促进自我成长;学生利用它可以回看老师教学思路,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吸取同学经验,分享同学成果,发表自己见解。这个网站搜集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是一个极为便利的学习资源库。同时,它又为教师发表个人研究心得提供了一个园地,为师生的教学问答打开方便之门。2009年初,这个网站与学校网站整合,更名“教师发展网”,在帮助我校教师获取新课改信息、交流研究成果、更新教育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举办“杏坛百家”讲座,开阔教师眼界

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谈,对教师成长的影响是“苦干”和“苦读”所不能比拟的,这是更为有益的一种学习方式。我校设有为学生和教师分别举办的“杏坛百家”讲座。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我们邀请有关专家教授、特级教师来学校为教师做理论辅导报告或开设示范课,解答教师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课题组深化理论研究。许多专家与我校的教师保持长期联系,担任课题研究顾问,充当教师研究的领路人。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教师参与是中小学开展教育研究的成功之路。

三、编制课题研究指南,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

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让教师像专业研究者那样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教育进行研究,也不是让教师发表所谓“标志性”的论文,更不是让教师把教育教学撇在一边,埋首资料堆中“另起炉灶”进行研究。而是教研结合,在教育中研究,在研究中教育。换言之,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在教育实践中、通过教育实践、为了教育实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或面临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是源于教师自身解惑的需要且为了改变教师自身所面对的独特教育教学情境而进行的研究,其目的在于通过研究使教师获得一种自我反思批判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养成一种反思、追问与探究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教师将体会到自己的责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和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师也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把自己和服务对象(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与之共同构成自己的生活世界。因此,规范教师的研究行为,帮助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是十分必要的。

为保证校本教研制度的有效建立,引导我校教师研究的健康发展,追求研究效果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从2002年起,学校教科室会同教学督导委员会结合教学督导所发现的问题,效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指南,每两年精心设计一份我校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指南,划拨一定数额的研究经费,供教师申请校级科研立项时参考。每年的四月,教师以课题组方式自由申报校级科研课题,申请课题获得立项以后,所得经费单项列支,由课题组按计划使用。这样一来,一方面困扰教育教学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以立项课题的形式展开研究,体现出了教师研究内容的“教育性”;另一方面课题组基本上也是备课组,问题是从课堂中来,成果又应用于课堂,保证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性。为了建设学校课程,学校围绕科学与实验、亲近大师、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跨文化交流四个领域设计了80门课程,以课题的形式招标,教研组研发,不仅保证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学校特色和学科分布,而且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目前已经出现了“组组有课题,人人皆参与”的可喜局面,校本教研有计划、有落实、有检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建立激励机制,培养教师的研究习惯

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素养是需要后天培养、提高的。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师发展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教育科学研究将伴随其整个教育人生。教师成为研究者,真正走上由学习——研究引领发展的自我完善之路,就必须由“要我研究”发展为“我要研究”,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

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2

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行动是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但是这种行动不是一般意义的行为和动作,而是一种变革、改进、创新,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验证性,检验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证实或证伪研究假设。这是课题研究的基本特征。第二,探索性,发现和寻找各种新的可能性。行动绝不是按图索骥的按部就班的机械活动,而是一种积极寻找和探索解决问题、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和最佳策略的过程。这意味着教师在行动时,不应拘泥于原有的假设和事先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方案作出有根据的调整、变更。探索性是课题研究的本质特征。第三,教育性,服从、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任何行动都应该无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义原则,体现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关怀,无条件地有利于所有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这是行动的最高原则。验证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的前提下进行才是有价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6]教育性是课题研究的灵魂。行动研究不仅需要行动,而且也要求_写作_,教师应将行动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忠实而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形成改进自己教学行为的方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作新的尝试,在尝试过程中再记录新发现,形成新思路,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处于不断的重新建构之中、

科研课题研究思路3

关键词:校本课题;实施方案;立项申报书

校本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活动最终的展现形式,而校本教研就是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校本课题研究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和业务水平、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校本教研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一种立足于学校自身,立足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各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过程。

一、课题的确定

课题的确定是进行校本教研活动研究的方向、范围,课题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所以,选择课题要经过反复思考,根据教师自己所教的学科、所学的专业,既要考虑理论与实验价值,又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所必需的研究条件及本校的实际和周边环境,并分析课题本身的实用价值。初步涉入校本教研的教师选题时,建议选小一点的课题题目,不要选得太大,课题研究本身就不宜大而空,小课题的内容比较集中,针对性较强,便于研究,可操作性强,易于出成果,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再逐渐探究较深的课题。课题确定后要强调课题名称的准确、规范、简洁和精练。

二、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1.研究的目标与主要任务

具体目标、主要任务是什么?课题组成员必须清楚,有了目标,研究起来才有方向。有了主要任务,才能知道该干什么,才能知道哪些不用做,哪些要略做,哪些要详做,哪些必须得做。有了目标和任务,就能充分认识到研究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2.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安排

总体思路的确定,就是让参与者、研究者明确:由谁安排总的方向,由谁领导和监督,什么阶段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什么时候结题,这样参与研究者就有了清楚的研究思路。研究的具体安排是我们首先确定周期,在确定周期的范围内确定分几个阶段和在各个阶段内具体做什么。如,课题组长做什么,成员做什么,资料的整理、记录由谁具体负责等,这些问题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因为我们是学校,划分周期和分阶段的时间最好以学期或学年来进行,这样划分有利于研究过程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到位。

3.课题实施的方式方法和措施

课题研究需要采取什么研究方法,首先要有一定的思路,先确定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因为研究过程是变化的,在研究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整,采取一定的措施。总之,要灵活处理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为最终的课题成果服务。

三、开题报告和立项申报书

开题报告主要阐述研究的课题是在什么情况、什么背景下确定的,它的最终价值何在,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课题研究的概念与范围,所处学校的基本情况分析,基本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具体实施步骤、经费的预算及来源,成果的形式等,都要用文字概述出来。立项申报书要符合一定的格式,如,课题名称、申报单位、课题规模、实施地点、课题负责人、时间、主要成员、申报表等。

四、制定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的关键就在于具体的实施过程,要使实施过程真正落实到实处,就必须加强管理,管理得不好就会使课题研究的成果不真实、不可靠,甚至课题的研究搞得有头无尾,最后出不了成果。

课题实施过程的管理,首先是建立课题组。建立课题组时,要注意的问题:课题组的规模应根据课题研究的任务来确定,各层次人员的搭配比例要适中,要为课题组创造一定的科研条件,提供一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所等。一定要选好课题组组长,因为他是课题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一个课题组长应具有较深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具有创新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钻研兴趣,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较好的科研道德和严肃的科学态度。其次是课题实施的中、后期管理。课题的中、后期管理具体包括中期检查和阶段小结。中期检查应注意的是:检查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课题任务的分工与落实、课题进度、人员、器材经费落实等情况,以及协调科研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有关科研条件进行经常的协调,促进科研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校本课题研究是一种复杂、艰辛而具有强烈责任心的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科学的态度,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协调问题的敏锐头脑,加强具体实施过程管理,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学校、教师、专业、研究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

参考文献:

[1]高雪峰。体育管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06.

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4

本学期我们继续根据我校的课题研究方案,在上学期现场会成果的基础上,本着“重研究,重过程,重结果”的思路,扎扎实实地开展校本课题“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课题研究工作。

开学初,学校要召开专题科研课题研究工作会议,对此课题本学期实验预设进行专题讨论,确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本学期继续要在上学期研究的基础上,积累经验,使实验形成成果。

一、调整方案,夯实研究

本学期继续在课题方案和形成六个子课题方案的基础上,调整完善课题方案。

二、确定研究计划,实验教师每周进行实验,每月一个教学设计,形成研究的思路。

三、形成三年级(上)“学生综合素质潜能开发”子课题“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线描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高”三个子课题的教材。

四、本学期研究要解决以下主要问题:

子课题一 积累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1.解决积累内容增多,学生学习量增大,记忆不牢;

2.解决有些学生对古诗的含义不理解,影响记忆的问题。

子课题二 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1.解决学生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在课后复习巩固不够的问题;

2.解决一部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还需提高的问题;

3.解决有的学生跟不上教学内容的问题。

子课题三 线描教学促进学生美术素养提高

1. 解决动物形象的练习;

2. 解决学生涂色时,涂色不太均匀,色彩变化不好的问题;

3. 解决控制画面构图的问题。

子课题四 器乐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研究

1.解决学生吹奏是对音准控制不理想的问题;

2.解决吹奏时气息的调整和控制不到位的问题;

3.解决试奏能力有待更大提高的问题。

子课题五 形体训练与体育教学整合研究

解决部分学生在韵律操中动作不标准,使动作缺乏一定的美感的问题。

子课题六 外教教学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提高的研究

1.解决个别学生对外语领悟能力较弱,记忆效率不高的问题;

2.解决个别学生学习困难较大的问题。

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5

研究课题:优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以“小学课堂教学有效组织形式研究”为课题的教研活动,优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本学期特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的指导下,结合上学期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增加教学实践次数。

二、阶段性目标:

1、树立起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的技能的养成。

2、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3、小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三、操作措施

1、端正思想,统一认识。组织课题组及全体老师认真学习现代教学理论,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写好学习心得,并使之服务于实践。

2、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践活动因素,数学本身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运用数学教材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3、对现有教材可作适当改组,创造地运用教材,尽量增加计量、统计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现实生活的工具。

4、贯彻自主探究学习观点,搞好课堂教学。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

5、注重学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学习课题组课题总方案

2、制定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四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开通课题研究个人博客。

五月份:

(1)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专题研讨课。

(2)积极参与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写好听课感言。

(3)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4)撰写学生交流与合作习惯养成专题文章,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六月份:

(1)撰写个人子课题总结,并及时与课题组成员交流

(2)撰写心得体会和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3)整理个人子课题研究资料。

40 1670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