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例(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例(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一篇】

增强同学们的集体主义感,倡导爱校爱宿舍新风尚,弘扬宿舍文明,展现我校学生宿舍特色及“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宗旨。

2、要求:

(1)以宿舍为单位,由宿舍的每位成员共同合作,把自己的宿舍设计成各种各样不同的风格。例如:美化之家,温暖之家等等。

(2)由本院前十名的宿舍参加总决赛,最后表彰获奖宿舍以照片的形式进行展出。

(3)设立奖项: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多名。

二、学生“宿舍雅号”以及寝室名言征集大行动。

1、主题:宿舍雅号命名大赛,附上名言来体现宿舍的文化氛围。

用独特的“宿舍雅号”来反映宿舍的特有文化氛围。营造宿舍文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用名言来警戒自己的生活习惯。

2、要求:

(1)“宿舍雅号”以及名言要新颖、深刻,积极健康,并详细说明其深刻涵义,说明性文字要200字以上,注明宿舍号、年级、系班,附在作品上。

(2)由学院评选出前10名,参加颁奖大会。

三、学生宿舍公益广告设计评选。

1、主题:勤俭节约、爱护公物、安全防范,文明自律。

通过此项宿舍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旨在倡导勤俭节约意识;节水、节电、不浪费;讲究卫生;引导同学们爱护公物,珍惜资源,提高防范安全意识,培养同学们文明自律,改陋习,做文明学生,建文明校区。

2、要求:

(1)作品形式不限,招贴设计,手绘图,书写,电脑绘图设计均可。

(2)内容紧扣活动主题,健康积极向上。

(3)由学院选出20个作品参加总决赛,作品将由院艺术设计老师进行评审,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优秀奖多名。获奖作品统一设计后展出。

四、以文会友,快乐人生。

1、征文比赛:以“宿舍生活的友谊、宿舍间的团结”为话题。

2、要求:

(1)内容健康,体裁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由院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五、寝室拔河比赛。

活动目的:作为寝室文化节其中的一项重头活动,本着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为宗旨。

活动时间:海报通知为准。

活动地点:校篮球场。

比赛方式:每两支队伍之间进行拔河,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

奖项设置:取前三名,以实物奖励。

经费预算:

海报。

15份。

15*5=75元。

奖金。

征文:50+30*2=110元。

拔河:物品奖励50元。

公益公告设计:奖励一等奖50元,其它物资奖励70元。

舍名名言:颁发证书,实物奖励50元。

总计。

415元及不确定因素200元。

总计615元。

策划人:林誓强。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二篇】

我们都知道,从远古时起,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能源来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而到了今天,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子孙,依然还是像他们一样,离不开能源。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非再生能源终有耗尽之时。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能源用量越来越大,所以能源就成了紧缺的物资,越来越紧张。理所当然,节约能源成为了时代的主题。

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应当从学校的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出发,从关上教室的灯管到维护我们美好的校园环境开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每一小步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响应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号召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我组就淮南师院大一、大二男生进行抽样实践调查,通过分析研究调查结果,号召并呼吁大学生认识资源的宝贵,从而节约资源并合理的利用资源。为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到我院各男宿舍楼若干房间,共发出调查问卷150份,收回调查问卷95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8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90%,有效调查问卷占回收问卷的84%。本次调查采用分级别调查,主要调查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用电异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二学生月用电量多于大一学生,在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意识也有较小的差别。

(1)根据我们调查得出的结论,大一的同学基本上感觉固定用电够用。而且,大部分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在增加电量基数。

(2)大二的同学基本上反应电不够用。而且,大部分同学希望增加电量基数。

(3)对于电量是否够用,以及是否有必要增加电量基数的问题。要求的同学几乎占到一半!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宿舍的用电器主要是电灯、电脑、电风扇、手机等小电器充电以及少数宿舍的(小功率)吹风机。这些都是用电的主要方向,消耗大量的电资源。在用电时长方面可能也有影响,大一学生能够很早的休息,而且学校要求教室自习,所在寝室时间很少。而大二学生相对来讲睡得较晚,又在寝室自习,用电时间较长。对于电脑拥有量也有大致的调查,大概占全校学生的40%,对于这么大的拥有量,电量的消耗可想而知。这些电脑的开机时间过长和用电增加有直接关系。而关于同学们的“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知识概念得知方向,大一学生主要通过学校课堂知识、报刊杂志,而大二学生主要是通过学校课堂知识、媒体及其他渠道如自己的认知。对于大学生这方面的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大学生最乐意接受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教育方式的选择,同年级也有差异,大一学生认为听公开课等硬性教育很有效果,而大二学生则认为亲身参加公开活动、互动教育如: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知识竞赛更能够产生共鸣。就“地球一小时”是哪一天的问题,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并不关心能源节约问题,而大二相对大一来讲更了一些,可能是去年进行过此活动而有必要关注地球能源问题。大一学生也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通过主观题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家的态度立场很坚定的认为:电乃非再生能源,浪费可耻,我们应该节约用电,从自己,从每一个人做起。可是殊不知,以上调查数据结果与他们的言辞有出入。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节约意识淡薄。对用电消耗不在意,有“我有用点的必要”,“用不用都一样”的想法,这是用电消耗增加的主要原因。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呼吁大家节约用电,增强节约意识,形成节约习惯。

为此我组提出以下建议:

1、大一的同学基本电量用不完,大二的同学基本电量基本不够用。而其基本电量却是一样的!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学校有必要采取相应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对于大一的同学这个月没有用完的电量推到下个月可以继续用。因为那是同学们的利益!对于大二的同学,学校应该就其实际情况,应该增加其用电基量,因为大二的同学明显电量不够用!通过去续交电费的高价格电费是不合理的!也是有损广大同学们的利益的。但是也应该考虑到为什么大二的同学极度不够用呢?分析其原因,应该和同学们不合理的运用时间有明显的关系!有必要加强同学们的时间观念,不能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2、校方应加大检查力度,禁用大功率用电器,这不仅是用电的考虑,重要的是这样的违禁物品对安全有很大的隐患,对于查到的学生严惩不贷,这样可以有效遏制大功率用电的增加。楼道上的灯除了坏了的也是从晚上开到明天早上,而且学生还无法控制其开关。教学楼的灯只能一大排一大排的开,不能小范围控制。

3、对于我们自己可以关掉无人教室的灯、离开宿舍时随手关掉宿舍的灯和风扇、电风扇在高速档启动,达到额定转速后再切换到中速档或低速档、将计算机设置屏幕保护状态,短暂休息期间,将电脑切换到“睡眠”模式、长时间不使用电脑时关闭主机和显示器并拔电源。

4、校方在这方面也要做到:在校园里进行一次“拒绝浪费,构建和谐校园”的系列活动,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勤俭节约教育;除了宣传教育以外,学校领导部门也可以制定一些相关的制度,来确保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做到节约;可采取晚上定时断电、断网的措施,以减少学生晚上用电脑的时间;学校相关组织严查大功率电器等。

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三篇】

摘要:宿舍文化指大学生以宿舍及周围场所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宿舍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其中必然包含着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文化。

关键词:制度建设改善生活学习条件。

许多学校遵循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原则,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各高校都形成一套严格有序的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以此来维护学生宿舍的安定和有序。

高校中学生宿舍一般都有严格的门禁制度,卫生制度,限水限电制度,统一时间关门,断电熄灯,检查卫生等,但随着高校扩招,校区扩建,学生人数激增,出现工作人员的缺乏和分工问题,宿舍管理的落不到实处,而逐渐流于形式。具体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过多地强调宿舍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而忽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

只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看作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从而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层次上,并没有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操作实施;同时,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的发挥。

2.高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急需完善。

3.制度执行与落实缺乏自下而上的人员匹配。

部分高校大学生宿舍目前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关系不顺的问题。

后勤管理部门认为,他们的职责是管硬件建设和卫生检查,其他的工作不该由他们来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则认为,后勤部门收取学生住宿费,宿舍事务应该由他们来管,即使学生事务部门来管,由于没有相关的权利,一些工作进展效果也并不明显。很多高校学生宿舍由保卫处、后勤集团、学生处、院系等多个部门实行名义上的共同管理,实际上各自为政,难以明确分工,出现相互扯皮推诿、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致使学生宿舍管理不力。

4.管理硬性化,缺乏人性。

高校宿舍受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的熏陶,使传统宿舍管理员在如何管理现代宿舍的管理理念、方法上存在着一个固定的思维定势,往往把管理的重心停留在一个“管”字上,认为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换来良好的宿舍秩序,而管理的手段又以处罚为主,且处罚花样繁多,罚款、扣分、处分,应有尽有,使得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

管理虽然很严,但不够人性化,效果并不好。[2]。

二、意见建议。

1.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规章管理制度的建设。

(1)协议制度。

新生入学时可与宿管中心签订“住宿协议书”,并发放学生住宿手册,认真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使学生一入校就明了宿舍的规章制度。变“要我住”为“我要住”,增强其接受规范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2)承诺制度。

高校宿舍管理部门要不断强化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宿管中心可向学生进行服务承诺,如公共场所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小修不过夜,大修不过周等等。同时,学校还应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机制,对宿舍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察,并能够经常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为学校宿管政策的制定或修改提供依据和参考。

2.将制度建设与行为、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

(1)奖惩制度。

建议将宿舍卫生状况、美化宿舍环境等情况及宿舍成员的表现与学生评奖、评优、评先等工作结合起来,对不合格的宿舍给以一定的处理,将学生宿舍管理纳入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统筹兼顾,相互衔接。

(2)挂牌制度。

对于内务一贯优秀的宿舍,可命名为“标准宿舍”“免检宿舍”“文明寝室”等,实行挂牌制度。表彰之余,对更多的同学是一种激励和导向作为;还可实行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入党积极分子自愿申请挂牌制度;要求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应该使自己所在的宿舍成为文明宿舍。

(3)整合队伍体系,落实宿舍管理工作。

a.宿舍管理五级人员配备工作体系。

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个人的宿舍管理五级人员体系(详见图1),即学校层面以宿舍中心为代表,以下分别为学生担任的楼长、层长、舍长,最后是宿舍的成员。具体的工作职责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制定。学校工作的下达及学生情况反映的上传都可通过这个工作机制完成。

b.促进政治辅导员进宿舍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2]陈德望,浅析大学生宿舍文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四篇】

摘要:学风是高校人才质量的重要标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良好学风的建立和形成需要从多方面考虑以及整治。

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高等院校的灵魂和气质,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是一所高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学风建设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发展之基,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评价一所高校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学风建设直接关乎学生的知识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关乎培养优秀人才的质量,最终关乎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学风倘若不正,学校声誉就难以维持,学风建设与大学精神息息相关,它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工程。

一、当下大学生的学风状况。

对于我们大一的新生来说,经过高考的洗礼,闯过“独木桥”,完成了进入大学的首要目标。但是已进入大学校园多数人都会像断线的风筝一样,如此自由自在,一下子摆脱了许多束缚。因此,我们散漫、放松、懈怠,放弃了对自己严苛的那些要求。毕业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遥远,不享受这美好时光岂不浪费?于是抱着“六十分万岁”的想法,摒弃了开学时的种种豪言壮语,什么考研、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过级都让它见鬼去吧!慢慢地我们成了大学这条长河里普通的鹅卵石。在听学长学姐们所说的“考试前突击一下基本上能过”的言调后,我们似乎变得肆无忌惮,迟到、早退、旷课什么的都体验过。

再有就是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学角色没转变过来,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现在的自主学习。没有了中学老师手把手的教、没有了家长的叮咛和督促,学习基本上靠自己自觉。由于这一落差的形成我们中的许多同学适应不过来,茫然不知所终。

目前,就我调查来看,许多学院学生上课玩手机是最普遍的情况,我国的大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着缺课、上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整日的网上聊天和游戏等不良现象。这种不良的学风状况严重地制约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高校要获得较大的发展,狠抓学风是关键。

二、目前学风建设的意义。

首先,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要实现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着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而目前我国正面临这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失的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的重要历史使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风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强学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学风直接关系到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优良学风下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就会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会提高高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高校就会在今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的竞争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学风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形成优良的学风,就会产生强大的动力,激发学生奋进。因此无论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还是从高校自身发展来看,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具备战略意义。

其次,优良的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反映学院的精神风貌和全体学生的求学态度,是衡量学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标准。养成良好的学风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成才和发展的必备素质。学生跨进高校,不仅要学到文化知识,掌握职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在迈入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为实现我们自身的中国梦有极重要的意义。

总之,学风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奋精神、激励斗志,迸发出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在这种环境中养成的行为习惯使人终生难忘,将成为这个学校里每一个成员自觉奋进的动力,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

三、对于新形势下的学风建设几点建议。

(一)、加强和指导学生的大学规划,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切实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加强各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教育等课程内容,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年龄、智力水平、心理状态等差异,分阶段有步骤的实施人生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一我们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教育和生活适应教育。在大二我们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学科指导规划,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大三进行就业指导,适时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独立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大四我们要对学生进行考研指导、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和毕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升学、自主创业和到基层就业,充分体现学生社会价值。

(二)、大力开展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寝室建设。

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激发和发展起来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各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诱因。以班级和寝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创建学习型班级和学习型寝室,培养学生“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团队学习”的理念;在班级和寝室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使班级和寝室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和阵地。在班级和寝室的建设过程中,树立典型班级和寝室,可以对广大的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教育作用。

营造良好的寝室学习氛围,大学寝室不再是单纯的休息的地方,应该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寝室气氛对学生的成长、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寝室的分配要合理、科学,选好寝室长,寝室长带头作用要突出,至少每周要定期检查同学学习情况,了解寝室成员的想法、情况,从根本上纠正同学的一些不良意识。宣传寝室文明建设,搞好同窗关系,融洽的寝室关系为学习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家”的观念,鼓励大家勤奋好学,团结互助。

(三)、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大一的我们往往有进入大学后就松一口气的想法,由此导致高中时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消失,难免有一时茫然、困惑、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因此班级上多展开一些如“赢在起跑线”、“父母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干什么”等主题班会。在这种活动中树立我们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提升学风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在考试前举办“诚信考试”的签名活动。学院应多举办师生见面会、学长辅导交流会等学风建设的活动,从而产生学风教育无处不在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学风建设是一项重大工程,建设优良学风是创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大一的我们正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我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学风建设工作的认识,把它视为学习的基础,明确我们在其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在学风建设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学风建设学习,确保学院声誉远播。

[参考文献]。

[1]肖晓哲。《高校学风校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张岿。《地方高校学风建设问题研究》2008。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五篇】

调查问卷制作发放xxx。

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整理xxx。

报告撰写xxx。

时间2010月27日。

地点xxx。

主题大学生寝室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是我们生活。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健康、阳光、和。

谐的寝室文化对我们每一位莘莘学子都至关重要。

目的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宿舍生活,宿舍里室友之间的关系。

和宿舍之间的友谊情况,以及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文明修养,

提升寝室文化品位,陶冶学生情操,营造健康,活泼,文。

明的生活的氛围,丰富大学生寝室文化生活,我们特对以。

贵州大学为例的在校大学生开展了此次调查活动。

一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12级xx专业学生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我们通过自身的关系网向12级xx专业学生发放了50份调查问卷,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同学都认真如实填写。我们从作息情况、生活习惯、同学关系、卫生纪律、学习情况、参加活动、休闲娱乐、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调查报告的统计和分析,我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1.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做事效率,身心健康。

良好的作息规律对每个大学生来说是必备的品质。从调查情况看70%的学生在7:00-7:30之间起床,82%的学生在23:00-24:00休息。“一天之计在于晨”,早睡早起的习惯不仅对身体发育很重要,而且使我们有充沛的精力干好要做的事情。42%的学生除了睡觉之外,都会有4-6个小时在寝室。如果学生们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充分的安排时间,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大学四年将创造一片美好的天空。

2.除了休息,寝室还是重要的学习场所。

平时的自学,学习效率的好坏,和寝室的学习氛围是分不开的。24%的人认为寝室的没有学习氛围,只有6%的人认为学习氛围很浓厚。

现在诱惑学生的东西很多,既然寝室成了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我们就应该在寝室认真的搞好学习,杜绝边学习边玩的情况,努力丰富自己的各种知识。这会让我们收益匪浅,反之有可能让我们养成坏习惯。

3.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学生们也有自己丰富的娱乐生活。

现在的很多学生都喜欢在寝室逗留,究其原因,一是寝室环境安逸,二是可以进行很多娱乐活动,如:聊天,打牌,下棋。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一定的娱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样可以缓解身心疲劳,调节情绪。

4.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后,影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如何与人交往,是一门艺术,也是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很多人通常抱着“个人自扫门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交往态度,这也是很多大学生忽视的问题。从调查情况看,32%的人认为各自有自己的小圈子,56%认为室友间非常团结,有很强的整体意识。54%的人和室友之间的交流都是看情况,有时很多,有时很少。而和其他寝室间是否进行交流,2%表示从来没有,54%表示偶尔会做,只有44%经常和自己寝室以外的其他人进行沟通。对于寝室之间的联谊,54%的人都觉得有必要,30%认为无所谓,16%认为没必要。从这些看来,大学生通常喜欢和熟悉的人进行交往,但潜意识的认为应该多结交新朋友。只是实际与想法并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5.卫生。

卫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一定要保证寝室与个人卫生,这样不仅。

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还可以防止疾病,减少感冒,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调查问卷显示,关于寝室的卫生状况,只有8%的人表示能每天打扫一次寝室,76%表示脏了就扫。所以寝室的卫生状况总体良好。

6.个人与寝室。

寝室作为在大学里的家,76%的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6%的人对寝室感到无所谓。从室友那里收获最多的,四年下来,寝室文化对我们成材起到的作用,52%的人认为寝室集体成员之间有相互激励与帮助作用,26%人认为寝室这一群体对大学生有信息沟通作用。大学寝室生活作为大学生生涯乃至我们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给了我们无比丰富的财富。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实际上大学寝室文化多种多样,它存在于寝室的各个角落,有好有坏,有积极的,有消极的,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在寝室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我们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原因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学校领导的重视与广大学生的关注不够造成的。那么是否可以加强学校领导对这方面的重视及其教育广大学生更多的关注寝室文化的建设,答案是肯定的。

2.寝室文化建设缺乏切实的理论指导,应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对于寝室文化建设而言应摸清“什么是寝室文化――寝室文化现状――建设什么样的寝室文化――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这条线,然后付诸实践才能见效,而对于学生而言,其寝室文化应更具鲜明性。所以各高校应加强理论的指导,很多同学没有获得成功,往往将学校不好做为第一要素加以考虑。因此,学校的责任也是任重而道远。

3.寝室文化不丰富,缺少展示舞台,应多开展活动。

大学虽然聚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多才多艺的莘莘学子,但是缺少一个展示的平台。这与大学寝室文化单一密不可分。没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很多同学感觉到无事可做。逐渐的,同学们只能各自发展自己的小圈子而不愿去与陌生进行交流,自己的才能也没有很好的机会进行展现。而自己的发展也及局限于自己存在的'圈子之中。寝室与寝室之间也走不到一起。单一的寝室文化让我们错失了很多发展机会。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倡导发展多样化的寝室文化,如以寝室为单位进行设计小作品比赛,开展寝室文化节等为寝室文化提供展示舞台。

更别说去组织相关的寝室文化活动和建设。学生基本上没有意识到寝室文化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实际价值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大学生寝室文化就像另一门专业课一样,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得到发展,这些包括人际交往、才艺学习、自身的修养,应变能力和各种事物的处理能力。学生对寝室文化建设缺乏主人翁意识,就忽略了这些能力的培养,也导致很多人想学习而找不到门路。因此,我们学生一旦有机会参与大学生寝室文化活动,就要积极主动,献计献策,做到最好。要取的实际收获,而不是敷衍了事。最关键的还是要有主人翁意识,不要把它当作“别家事”不管,而是要当作“自家事”来好好处理。

5.寝室文化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坚持“教师指导、信赖学生、依靠学生、学生自主”的工作方针,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寝室文化建设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寝室文化创建小组的指导下,把学生作为实施寝室文化建设工作的主体,通过召开学生干部、寝室长会议,就寝室文化建设活动的相关要求、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卫生检查、安全督察等方面工作,广泛征求学生意见,让广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为学生施展才能创造机会。学生既是寝室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更是受益者。重视和发挥学生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使开展的各项活动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六篇】

摘要:在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学风建设方式不再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在学风建设开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学生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如何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是现阶段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新常态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大重要任务,教育部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能够使高校按照地方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提升学生的技术与技能、创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并为其奠定长期的职业发展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创造更大价值。在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加强优良学风建设对学校凝练办学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更新思想观念”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其核心是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教的深度融合。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的技术人才,为企业或行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工巧匠”,使学生掌握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技能。随着培养目标的变化,转型高校的学风建设必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但同时为学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学生工作主要是教育、管理、服务学生,在学校的学风建设中发挥独特而显著作用,是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学校转型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活动和日常管理要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努力创建优良学风,这样才能使学风建设在更高层次上回归学校的工作中心。学生工作是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德育工作,主要任务是教育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同时也肩负着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材创造条件的使命。“营造优良的学风”是学风建设的根本目的,优良的学风能够使学生养成严谨求真、务实自律、勇于创新的学术精神和治学态度,这些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风建设与学生工作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两者的根本目的是统一的。在实现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必然采取一些,如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奖励激励等现实手段,而这些正是学生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所以通过学生工作促进学风建设是顺理成章的事。学风建设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其管理效能和德育优势,让学生养成严谨自律、求实创新、自觉获取新知识的习惯,因此成为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没有学生工作的保证,优良学风的形成是难以实现的。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是当前高校在新机遇与挑战中谋求发展需要深入探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高校在转型发展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学风建设会面临很多新的任务和目标,学生工作也会伴随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而围绕学风建设开展的学生工作面临的具体挑战和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需求标准的不断提升。高校转型期间,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变化,而与之相应的学风建设工作任务必然会发生变化。在培养符合社会需要型人才的激烈的竞争中,学校必须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与理念,而学风建设正是学校治学风气和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学风建设需要依据学校的转型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培养有针对性的,能真正服务社会的有用人才。二是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各个高校转型目标的定位是不同的,因此其培养学生的工作重点也就不相同,学风建设工作的内容大相径庭。例如,应用技术型大学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点,其学风建设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因为培养人才工作重点的变化引起了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和内容变化,学生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考核机制、激励制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规定。三是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环境发生变化。网络信息化的迅猛发展让高校学风建设工作面临全新的.环境,手机、微博、qq、微信等网络多媒体和虚拟社交平台的快速发展,使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的方式有了进一步创新。学生工作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和生活,还要重点关注虚拟网络世界中学生的思想动态,熟练运用新媒体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伴随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用人单位除了对学生的成绩有要求外,还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给高校的学风建设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四是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新常态下的社会转型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学生思想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主要是学生的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道德观念更加复杂化、自我意识更加强烈化,这些学生思想特点的变化给高校转型后的学风建设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面对这些变化,学生工作者要更新观念、勤加思考,紧紧围绕学风建设开展学生工作的研究与实践,多注重以市场需求为引领,注重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勤勉的学习精神,以及较强的专业意识,使学生在学好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前提下掌握专业应用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么元昱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2]向晓春.高校转型期学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学刊,.08。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七篇】

首先,高校宿舍文化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宿舍文化是高校学生思想和行为状况的最真实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在高校,学生公寓(宿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渗透性、实践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所以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具有并且必须予以重视的一种环境。以宿舍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避免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少与学生交锋与互动的缺陷,能够突破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其次,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对校风、学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四边形”,即教室、食堂、图书馆和宿舍,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多边形”,即教室、食堂、图书馆、宿舍以及广泛的社交场所和网络上的虚拟社区等,宿舍永远都是其中的一个主要的活动空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的班级和年级的功能在弱化,学生宿舍就承担起了部分班集体的功能,成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个的最基本的单元,成了学风与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在目前的环境和条件下,任何人、任何一种思想、任何文化都存在着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学生宿舍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宿舍环境、和谐的宿舍中的人际关系,对于高校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形成当然就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也就是说,在高校,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形成是离不开宿舍文化建设的。宿舍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校风和学风建设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三,加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措施。在高校,学生宿舍作为学校的组成部分,同样是育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环境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与交流,有利于大学生共同奋斗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身心健康成长。相反,不良的宿舍文化环境则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消极影响。近年来,一些高校频繁出现的种种突发事件,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引发这些事件的原因不一,但不善处理舍友关系是其中的重要的一条。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加强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虽然已引起各高校的重视,并且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看,其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仍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1.网络的冲击。

目前,网上活动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在高校的普及,一方面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对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高校,目前最突出的一种现象是,不少学生把宿舍当成了他们上网打游戏的最廉价的“网吧”,还有学生不惜逃课旷课把宿舍当成了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最理想的“港湾”。更为严重的是,极个别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在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传播病毒,浏览黄色网站和视频,甚至偷窃。同时由于网上活动挤占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所以不仅舍友之间缺少了交流并且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态度消极和浮躁等不良性格特征,容易影响他们对宿舍的依赖感和归属感,甚至因此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这些学生课程考试不及格,直至退学。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因沉迷于网络和受网上不良信息影响而退学的学生呈增加的趋势。

2.学生集体意识的缺失。

90后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在生活起居许多方面受到其父母亲的呵护甚至是溺爱,因而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百般呵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一旦离开了家庭,离开亲人时时处处的呵护,便程度不同地表现出如下的状况:一方面,强烈自主、独立的意识使他们事事都想由自己做主;另一方面,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又使他们在许多问题或许多情况下难以做到由自己做主。他们还较普遍地缺乏集体意识。在集体宿舍之中,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个性张扬,各有长短,同时也都程度不同地表现为唯我独尊。面对这种情况,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必须设法促成宿舍成员之间的互助互爱和团结融洽,必须使他们能热爱集体、融入集体,进而培养他们大公无私、先人后己、不计个人得失和乐于奉献等品格,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滞后。

目前,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从实用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理解和实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因而忽视了大学生宿舍文化的价值”的现象,因而致使高校宿舍文化的层次和水平很难满足高校育人的需求。这具体表现为,一些高校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中忽视大学生的个性特征,过分地强调整齐划一,从而使得宿舍文化难以与学生产生共鸣。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自己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加以调整。从宿舍管理制度看,目前大多数高校现行的宿舍管理制度,就缺乏行之有效的反馈与监督机制,因而导致管理制度缺乏公信度。从宿舍管理员队伍看,目前部分管理人员年龄偏大,有的基本谈不上有什么知识或知识结构,因此也难以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提供应有的指导。由于缺少沟通,缺少方法,他们中有些人还时不时地会与学生产生摩擦与冲突。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涉及包括宿舍硬件条件的改善、宿舍制度与制度文化的完善、宿舍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方面,需要学生管理和服务部门多方的协调与努力。着眼于构建大学和谐社区,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应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和提高管理者素质等途径来实现。在路径的选择上,高校应考虑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创新宿舍管理与教育方式。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应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的新形势下,高校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育方式,设法构建一种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体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促进和谐文明的宿舍氛围的形成。应以年轻化和专业化为目标,加强宿舍管理员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员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应重视发挥学生骨干在宿舍管理中的积极性和重要作用,在学生宿舍中设置宿舍长、楼(层)长、宿舍助管员、宿舍管理评比监督小组和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等多种职务和机构,以使更多有能力、有热情的学生都参与到宿舍管理队伍之中,引导学生从被管理者成为主动的管理者。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辅导员、班主任、宿舍管理员和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更需要搭建一种多样化宿舍文化建设的平台。要加强宿舍管理员与辅导员、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与联系,辅导员、班主任应进学生宿舍,应通过与宿舍管理员之间的沟通,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应强化学生团支部和党支部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探索在学生宿舍建立党团组织的新模式,扩大党团组织活动的覆盖面,增强党团组织活动的辐射力,通过党团组织进宿舍,以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力度和水平。应充分发挥党团干部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升宿舍文化建设的水平。在班级管理中,应强化学生对其所在学生宿舍的“小家”的意识,应通过组织班级内的学生宿舍之间的评比和竞赛等活动,推动学生对于本宿舍整体的认同,进而提高学生对班级、对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良好的班风和校风的形成。

3.开展宿舍主题文化活动。

应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宿舍主题文化活动,通过这类活动推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为了美化宿舍环境,可以开展宿舍环境美化大赛、文明宿舍与和谐宿舍评比评选,借此将宿舍美化成果予以展示。为改善宿舍内部的人际关系,可以开展“匿名挑刺”活动,借此将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化解在这种匿名的交流与沟通之中。为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可以开展“我的宿舍我的家”宿舍故事征集活动,把学生自己的宿舍故事通过集体交流的方式加以展示。为提升宿舍文化的文化品位,可以开展舍标、舍徽设计大赛,或征集宿舍文明标语,借此增进学生视舍如“家”的意识。

作者:王春雨单位: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八篇】

事实上,大学生人际冲突在社会活动当中随处可见,利益的不同、认识的差异、性格的差异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人际冲突的原因。在我校,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事情时有发生,亲身经历后的深入思考分析发现,女大学生的交往存在以下现象:

第一,交往退缩与自我封闭。一些女大学生在宿舍交往中退缩、自我封闭、不敢参与室友谈论的话题、不敢与室友辩论、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行为退缩、瞻前顾后。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也不敢据理力争,害怕得罪室友,或表现为默默忍受、退让,或表面孤傲、清高、难以接近而内心渴望交往等等。

第二,小团体交往。在女大学生的宿舍人际关系中,时常存在“小团体”交往。在这个小团体中,大家交往亲密,无话不谈,甚至可以分享最深层的秘密,而另一些室友则被排除在这个团体之外,成为局外人。甚至在一个女生宿舍内会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团体,在同一个小团体内大家亲密交往而不同团体间界限明确,没有交往或交往甚少。

第一,社会方面。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对大学生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和不正当竞争思想的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当然,也包括宿舍关系。鉴于此,社会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基层教育制度,营造一种社会的高尚素质道德氛围。

第二,家庭方面。家庭教养对人的影响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家长有必要在行为和认知上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引导,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家庭关系,对孩子讲明原则与情感的区别,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调整。在入学前后,家长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或社会各类媒体,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对怎样与人和睦相处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大学生逐渐在心理、生理上趋于成熟。

第三,自身方面。作为女大学生,为更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首先需做到与人交往,要真诚和坦诚;其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高尚的素质和思想道德,建立健全伟大的人格,以此来提高自己对未来的适应能力。最后要规范个人行为,适当尊重个人习惯。

第四,学校方面。对于学校而言,营造良好的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文明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做出如下改进:

其一,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学校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积极向上的活动,可以增进女大学生间的感情,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增强宿舍的凝聚力和对宿舍的归属感。

第一,社会因素。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正确价值观和不正当竞争思想的影响,导致一些大学生集体主义淡化,表现出来自我意识强烈,很自私,不懂得分享和关心,不讲原则。而当前竞争的压力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协调不好,容易造成自身的情绪焦虑,人际安全程度降低,彼此产生防御性。此外,现代通信工具,如手机、电脑的大量使用,女大学生的恋爱,一些失窃等宿舍危机事件的发生,也会影响宿舍人际关系。

第二,家庭因素。现在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的生活让他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优越感会让他们不知道去体谅和尊重别人。这些不利于交往和处事的习惯使他们在宿舍里并不是很受欢迎,宿舍关系很难长久持续稳定和谐的状态。此外,来自不同地区的大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经济背景,有不同的见识,从小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也因人而异,因此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第三,个人因素。学生个人的不良心理因素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自我中心以及自卑、嫉妒等方面。宿舍生活中近距离的接触导致生活中很平常的细节也能引发矛盾。宿舍生活中最不能容忍的生活细节依次是:不讲个人卫生、脚臭、不打扫寝室卫生、打鼾、休息时间接电话、开关灯和风扇意见不一致、晚归、留宿外人、不经允许使用他人物品。而女生对宿舍生活要求相对较高,特别是宿舍卫生和个人隐私,如果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顾己而不顾他人感受,往往因得不到室友的认同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并影响宿舍团结。

其二,培养女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引导女生宿舍成员学会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以及关系的不同程度,确认自己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掌握不同的交往分寸。培养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树立健康的交往观念,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沟通,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以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其三,对人际关系不良的女生宿舍进行团体辅导。通过组织班级心理辅导、年级心理辅导等方式切实解决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以宿舍为单位,组织各类人际交往的训练和游戏,让成员在活动中得到交流和锻炼。在人际交往的模拟游戏中,根据宿舍成员的特点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氛围中获得人际交流的体验,体会人际交流的意义,认同其他成员的价值。

总之,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出现宿舍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当前来考虑,影响校园和谐建设,从长远来看,影响女大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女大学生自身要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健全、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彼此建立起相互信任、共同进步的友谊关系;学校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女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锻炼和培养,为建设和谐校园共同努力!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九篇】

闫黎(化名)刚上大学时,还是个开朗的女孩。可由于她的骄横自私、不讲卫生、不做值日,同宿舍的人都逐渐疏远她。大二上学期她就一个人独来独往,不跟舍友交流。到了大三,跟变了一个人似的,沉默寡言,脾气暴躁,没有人知道她想什么。

“闫黎已患有轻度心理疾病,这与她紧张的宿舍人际关系有很大关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心理学教师范兆兰介绍说。

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很多私密袒露其间,舍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舍友间的误会和不和睦,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吴少怡说,大学生从小一直局限在家庭和学校这些单纯的生活环境中,埋头于学业,没有闲暇和精力顾及人际交往,还有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家里娇生惯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会替别人着想,他们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以至于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大家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对待同一件事的态度往往不同,一块儿相处摩擦总少不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学院20xx级学生王大雷说。

范兆兰认为,大学生在性格、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成长环境、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利益竞争,是导致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过生日或宿舍集体消费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花钱不在乎,而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则要精打细算,即使碍于情面服从大家,心里也会有些不快;有的学生特别爱讲卫生,而有的学生总是脏衣服、脏袜子堆在一起;有的学生喜欢在宿舍里安安静静地读书,而有的则喜欢在宿舍聊天、听音乐。

调查中还发现,宿舍环境的自由度使大学生的个性更加彰显。有些大学生说,反感某个同学的原因,往往就是源于一些生活细节,比如:有人总是喝别人的开水,有人喜欢将异性朋友带到宿舍,有人不喜欢值日,有人作息时间不规律等。

同一宿舍的人共同生活在狭小的空间里,朝夕相处,一旦习惯或观念产生冲突,矛盾也就不可避免。另外,大学生心理上的不成熟、不健全,大学生匮乏的人际交往知识也成为宿舍人际交往的重要障碍。

“打开水时,不妨多提一个暖水瓶;晚上睡不着闲聊,勇于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不要把一些话闷在心里;遇到棘手的事,搞一下民主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舍友过生日,大家一起庆贺庆贺;小事上多一点宽容,友情上多一些珍惜,这样很多宿舍人际冲突都会迎刃而解。”被称为“老大”的20xx级学生刘强,关心舍友,处事随和,带领舍友把他们的宿舍搞得和睦温馨。

“大学四年,宿舍生活占据了我大学生活回忆的大部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数学学院20xx级张烁说。该校一项调查显示,很多学生认为,在大学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就是宿舍文化。

生活空间的共同性、年龄的相似性,使得同一宿舍的成员往往会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并形成该宿舍的特殊文化。宿舍成员之间的这种互感性、“同一个屋檐下”的趋同性,是大学宿舍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和谐美好的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环境。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宣传部部长张军说,一天紧张的学习之后,回到温馨的宿舍,或畅谈自己的生活趣事,或倾吐心中的苦闷,每个成员都会从中得到家的温暖,得到拼搏的动力。

“我已经把宿舍当成了我的第二个家。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宿舍里,宿舍越来越深刻地在我的心灵打上烙印,它是一个心灵栖息的场所,一个装载着许多梦想和幸福的家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管学院尹成波对宿舍充满深情。

物理学院的翟丽娜说,宿舍是大学生的“避风港”,是大学生的心灵驿站。大家携手才能让它天天沐浴在阳光里。

2024年大学生宿舍建设报告范文【第十篇】

八、总结: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变量与宿舍成员的民族比例、生源地,南北比例有关,体现了民族院校的特色。也体现了南北方不同性格在宿舍文化中的影响。学生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角,是学生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

调查的数据,还能为以后的调查所用,为从现状进入关系研究提供基础。

九、参考文献:

1《高校寝室文化的分析与研究》曲贵江北京:海淀走读大学。

3《试论宿舍文化对大学生成才的影响》唐春梅滕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二期。

6《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主编王汉生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40 1398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