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精编5篇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1
__年伊始的新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总体规划下,重点关注课堂,加强教学五环节的落实,狠抓教学质量,高年级做好理化学科的精准分层教学方案,落实导师制;关注生物学科作为中考学科的新变化;低年级注重科学学科的素养培养和实验能力提升,努力提升组内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跟随学校“给学生更宽广的教育,让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校区新老师加入下的教研组新局面,不断思考,聚焦课堂教学,夯实学科根基。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开展理化生学科的单元教学研究与思考;关注中考改革背景下本组相关学科的教学与评价研究;同时借力在线教育赋能传统教学,提升组内教育信息化能力。将分阶段有序开展“聚焦课堂教学研究,夯实实验学科根基”系列主题教学研究活动,以学校第五届(春季)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展台,聚焦课堂,深入研讨理科学科的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好新校区实验室资源,促进本组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进行。
新学期理化生教研组工作重点
一、聚焦课堂教学,狠抓教学质量。
如今的社会变化大,节奏快,从去年疫情下的网络授课,到今年新中考改革的第一届毕业班,理化实验操作考是第一届,生物、地理的跨学科案例分析考试是第一届。初中阶段,是理科学科的初始阶段,本学期组内将继续开展“聚焦课堂教学,夯实学科根基”系列主题教学研究活动,以学校第五届(春季)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为契机,利用组内区学科带头人、区校骨干教师的优秀资源,定点定时定向展开理化生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如今组内教师年龄段搭配合理,有老、中、轻教师组合而成。如今的中考变化巨大,从评分标准到考纲考点,以及理化生学科的新版教材都是有变动的。身处这样的高速发展年代,老教师只有不停下学习的步伐,不墨守陈规,才能思维不老,跟上日新月异的新教学氛围;中年教师正是成熟而稳健的教学黄金阶段,但上有老,下有小,也是最辛苦的年龄段,要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以健康的身体和最精神的面貌走上讲台。年轻教师,正处于可以成长的阶段,多听课、多接受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提升效果。理化生学科从今年开始,纳入新中考改革的范畴。更多教学环节和教学重难点需要深入思考。如今学生的学习和做实验的习惯,大多数是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对于题目中出现的困难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愿意深入思考,而是等待老师的答案,喜欢依靠在答案之上,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被动而低效的。高年级段理科的学习,主要是在基础知识积累之下,难题部分的突破,综合题目的分解。高年级开始,学生学业负担逐渐加重,时间安排越来越紧。新学期教导处计划中指出:要加强习题的精编、精练、精讲,注重学生错题积累和纠错的工作。题目永远是刷不完的,要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学生要勤于思考,教师要透彻的讲清楚一类类题目。
二、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导师带教精准分层
作为理科教研组,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分层教学,是切合实际情况,提高极优生学习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帮助学困生跟上团队的最好方法。寒假中,针对初三毕业班各个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物理备课组开展了团队导师制,一位物理老师对口六位层次相当的学生,建立微信群,六位物理老师(除去一位老师是初二物理备课组长不再增加任务)共同为初三的同学们答疑解惑,以后每一年都将以此为传统,调动整个团队的力量,让教学更加精准分层。假期中分层班级的老师不断进行沟通,讲义和作业使用情况、难度情况,完善分层教学中的校本教案和作业,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教法不同、教学内容难度编排顺序不同),精准分层教学。加强理化学科备课组内教学研讨与相互听课,开展组团听课,切实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初三年级做好理化学科的精准分层教学方案,按照学校学科要求,切实落实导师带教制。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一样,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按照教导处教学的安排,教研组内所有老师,在寒假期间就要抽空研究教材,研究题型,做好开学的充分准备。认真贯彻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考核、评价等教学五环节的常规管理。寒假本组教师的任务:预备科学、初一科学、初二物理、初二生物学科要提前在寒假认真准备开学前两周的备课和作业设计、初三年级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跨学科案例分析中的生物学科完成开学第一个月的备课和作业设计及测验卷。备课内容包括;单元设计、教案文档、教学课件、实验设计及活动卡、单元测试卷。开始前将按照教导处时间要求,准时上传假期准备的资料。平时教学任务忙,时间紧,假期应该是老师们劳逸结合,反思上个学期的教学情况,精心准备下个学期的教学内容。
备课组每学期期中、期末两次上传备课组资料,组内老师集体备课,继续推行备课组内轮备制度,资源共享。学校将不定期进行作业抽查,了解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教研组将请组内完成优秀的老师进行组内交流和经验介绍。从上学期的作业检查中发现,作业批改和反馈,作业设计及质量,组内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下学期教研组将进行一次专门针对作业收缴及作业批改的教研活动,寻找更好的作业落实方法,同时严格控制作业量,按照精讲精炼的原则布置作业,杜绝低质量重复的题海战术。高年级的理、化备课组要针对此情况,从课堂教学上拿出对策,避免大量重复练习,耽误学生时间。要优化题目,巧妙设计问题链,让学生始终保持学科兴趣。
(三)教研组各项活动有持续性、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化
继续开展复旦旗下五校联盟的“科学工作室”活动,以第五届青年教师(春季)教学评优活动为展台,跟五校理化生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新教改形式下教学变革,重点关注新一届学生的实验教学改革。教研活动将严格按照教导处的要求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有记录。关注与本学科相关的素养班、提高班、大艺术、大劳技课程与社团的教学情况,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品质,关注过程性评价。
关注组内新进教师和年轻教师,有相应的目标和措施。开展互帮互学活动,使老教师有所受益,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加强教学检查和督导,教师的教学、实验课讲授、备课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和指导,同时与学生座谈,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检查,并及时反馈诚恳意见和信息,进行即时督导。随着教学各环节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要从教学的质和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强组内教师对当代教师职业、教师师德规范、教师职业素质的认识,确立敬业爱岗、为教育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正确思想。了解学科教改的前沿方向和热点问题,增强新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能力。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流程、规范、要求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规范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培养新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和掌握教学基本功的能力,进行备课、说课方法的训练。
(四)认真组织理化生中考学科要求的学习和研究、制定学科教学策略
上学期__市教委下发了:20__年__市物理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20__年__市化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这些指南是本次一模考试各个区县的命题基础。指南中有不少新的知识点要求的改变和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的新要求。20__年是中考改革的第一届,教导处计划中指出:老师要认真参加区教研活动,不能无故缺席,要全面的了解新中考的考试方式与要求,群策群力,研究教学策略。新学期将继续组织各个备课组对这些学科基本要求进行学习和研究,发挥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制定出相关学科的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策略。以教学比赛为契机组织主题研修,学习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的技巧,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切实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除师徒相互听课外,同备课组、同教研组定期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校领导、年级分管领导及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将坚持听推门课,及时掌握教学动向,及时给予教师建设性的反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学期有初一科学学科、初二生物学科会考,还有初三理化实验操作考的标准化考试,组内要认真学习考试要求,在教导处的安排下,组织好每次的考试。理化操作考、跨学科的案例分析这些学科的第一届中考,没有经验借鉴,需要老师们认真学习、多研究,要发挥教研组全体老师的智慧,加强中考要求的学习研究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是下学期教研活动的重中之重。对于组内其他考查科目,发展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积极改变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学科考核评价要公平、公正、合理,学生手册与数字平台成绩要一致。
(五)认真落实组内常规教育教学工作
坚持每月一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研活动和两周一次的常规教研。每位老师一学期校内听课数不少于6节,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增强素养班、提高班教学连续性,授课老师假期提前交流,平时授课班级和素养班任课老师之间要相互了解教学内容和进度。
教导处计划中指出:初三工作是组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发挥教研组协同作战的优势,共同研究初三的教学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目前初三的情况并不乐观,初三老师要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认真参加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教学模式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利用空中课堂的资源开展,加强集体备课,制订详尽的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学情,阶段性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
各备课组有效落实备课组长轮岗制,学校要求做到四个统一:教学内容一致、教学进度一致、作业设计一致、考核评价一致。上学期,市上提供了空中课堂,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本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充分利用好学校信息组开发的“复旦二附校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呈现过程性学习记录、师生评价、成果展示等,有效对接新中考政策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学年本组将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坚持目标明确的主题教研,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利用好教研组活动的引领作用,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力争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结合科学组教学特点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新教育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有效课堂”为目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努力培养好学校常识学科的师资力量,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
全面贯彻新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围绕课程实施中显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展开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教研组组内交流与校际研讨并行,点与面共进,全面促进新教育理念的落实。
根据学校实际,搭建网络教研平台,改变以往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利用网络拓宽教师知识面,促进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小学科学课堂的驾驭能力。
三、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有效课堂”的研究。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4次,组长根据当月学校及县局教研主题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
(2)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以网络教研为载体的教研组活动,进行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结合教师岗位练兵活动,开展师生科学实验技能操作竞赛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3、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
(1)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教师中努作 文 吧力倡导“转变观念,敢于实践,争出成果”的教学风气。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贯彻好上级精神,组织和辅导好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
(2)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讨课活动,学习文件精神,了解最新课改动态,共同备课、交流、总结经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
4、加强科学教师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认真做好“五个一”:
1、每两周提出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
2、每月撰写1篇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或1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
3、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
4、每学期自己制作一个课件;
5、每学期撰写1篇教学论文或编制一份试卷。以上活动列入教研组考核要求之中。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程度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
2、积极参与新教材的培训。在参加市级培训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和平时的推磨听课等机会开展教材章节分析、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和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指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根据地方课程资源整合和开发一些较有特色的地方性课程点,如家乡常见动植物的研究、家乡水、空气资源的调查研究等,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丰富德育的内涵。
(二)改善教研方式,提高教研质量
1、适时召开“学习学科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学好课程标准,把握课改方向,转变教学行为,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2、不定期举办专题交流活动,营造良好教研氛围,为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师交流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探讨自身素质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提供条件和机会。
3、收集科学学科的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教学经验、论文,积极发现、总结、推广为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
(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探究习惯为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制定本年级研究小课题,探索小学科学学科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实效性、针对性。
(四)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促进校本课程不断发展。
五、主要活动:
二三月份:
1、制定科学教研工作计划
2、小学科学常规教育
3、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5、参加县科学教材培训
6、“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主题研究课
7、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四月份:
1、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学校小课题项目研讨活动
3、集体备课
4、做好“五个一”自查、互查工作
5、学科教学质量调研
五月份:
1、科学教学常规研讨活动
2、科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科学实验技能比赛活动
5、集体备课
六月份:
1、集体备课
2、举行科技创新竞赛活动
3、学期工作总结
4、期末考查与质量分析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3
一、关键性问题分析
(一)学习活动与表现性任务混淆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审视教师的单元方案和课时方案以及授课过程,我们发现,我校教师常常将学习活动与表现性任务混为一谈,误以为所以的学习活动都是表现性任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对评价任务的理解不够透彻。实际上只有指向学习目标,意在引发学生的表现行为、收集学生表现证据,用以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任务才是表现性任务。
(二)课时学习活动脱离单元整体而孤立存在
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单元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单元任务序列仅仅是课时活动的罗列,各任务之间缺乏联系,缺乏结构性,不利于系统性建构科学概念。
(三)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生本课堂建构困难
在教学中,教师严重以自我为中心,不敢放手,依旧是领着学生小步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此下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将会越来越深,而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动手能力将被严重削弱,创新精神和思考能力更是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本学期重点目标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我校“驱动任务”研究主题以及我们组前期的研究成果“表现性任务评价设计标准”,我们确定了本学期研究主题:单元视域下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以期待通过研究单元视域下的表现性任务,纠正教师对表现性任务以及表现性评价的错误认识,提升教师进行单元整体教育设计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
基于此我们本学期的重点目标有三个:
1、以物质科学领域下的核心概念“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为例,系统解读该核心概念下的各学段教材,建构各学段的单元表现性大任务,形成基于该核心概念下的单元表现性大任务系列资源,并且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单元表现性大任务设计路径。
2、开发单元表现性大任务观课量表,并以此为标准进行观评课,形成基于观课量表的观评课报告集锦。
3、通过课堂实践,检验单元表现性大任务的有效性与达成度,在反复磨课中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单元表现性大任务教学案例集锦。
三、工作措施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1、精致阅读,多积累、多收获
读什么?为了让研究有目的、有依据,我们将“读”分为两大主要部分:一读:专业书籍。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发动全组老师的力量寻找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例如《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以及《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探索》等理论书籍。二读:专业文章。组织组内教师及时查找与表现性任务相关的权威性文献资料,这些文章都具有较高引领性、科学性与准确性,能够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指明方向。
怎么读呢?我们想按照“读—思—研—写”的阅读模式,组织群组成员进行精致阅读。“读”就是读书时,我们要抱着目的去读,带着兴趣去读。“思”就是在书中读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想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将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研”就是研究问题,为做学问而读书。“写”就是整理读书笔记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我们的感受、收获,以及我们的问题,这同时也是一个自己思考的过程。
2、长线教研,共研讨、促提升
本学期的长线教研活动我们主要从单元视域下表现性大任务设计与开发、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青年教师磨课以及课标解读等方面入手,力争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具体安排见附件工作配档。
为了让这三项研究活动能够深入开展,并且步步扎实有效,我们还设计了三项任务的具体研究路径,
单元视域下表现性大任务的设计与开发研究路径:
结合已有的任务评价标准进行表现性大任务的初设计——集体研讨检验表现性大任务实施的可行性——课堂实践——修改完善(修改表现性大任务、修改已有的表现性任务评价标准。在表现性大任务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已有表现性任务标准的不足,并逐渐修改完善,再用于指导表现性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二者是一个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假期作业初设计——长线教研共研讨——实践应用(初检验)——修改完善(再检验)
青年教师磨课:
个人独立先自备——长线教研共听评——备课老师初修改——再次上课来检验
每条研究路径的后续环节都是一个反复循环验证的历程,都要经历多次实践、检验,直至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为止。
此外,单元表现性大任务的设计离不开课程标准的解读,因此在进性表现性任务开发前,需要先基于要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课标解读。去年暑假学科培训时,怡婷主任给我们做了基于单元的新课标一次分解,我们很受启发,本学期我们打算在此基础上,结合朱伟强教授的课程标准分解与转化,以我们着重研究的物质科学领域下的核心概念“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为例,对该核心概念下的课标进行分层、分配、分解,并将每一条“内容标准”分解细化到各学段的单元学习目标,并且在原有新课标一次分解路径的基础上,补充教学策略及学习活动建议部分,形成了该核心概念下的校本化课程标准。同时也为我们的单元视域下表现性大任务的开发提供指导。
3、专业引领,高站位、指方向
(1)线上教研
随着网络教研的兴起,各种网络教研资源越来越丰富,邹主任也会不定期地为我们推送好的线上资源,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参加与我们学科相关的各种线上培训活动,为本课题研究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切实提升自身教研能力。
(2)跨学科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我们科学组是一个小团体,为了让我们的教研更加有质量有深度,我们还会抽出时间组织大家去参与到其他学科教研活动,偷师取经,吸取对我们有用的经验来促进我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学习我们一直在路上,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在区教研室以及邹主任的引领下,踏实教学,精心教研,不断反思不断成长。
附:教研工作配档
3、10
主题式阅读内容:基于学习进阶的小学科学模型建构
3、17
优课磨课
3、24
主题式阅读:观看王少非“促进学习:课堂评价的核心指向”培训视频,交流讨论个人收获
3、31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核心概念课标分解(一)
4、7
主题式阅读:观看张__《指向科学课程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教学设计》视频,交流讨论个人收获
4、14
《热的传递》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交流研讨
4、21
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观课量表制作研讨
4、28
《热的传递》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课堂实施观评课(一)
5、12
《热的传递》单元表现性任务设计课堂实施观评课(二)
5、19
单元视域下表现性任务设计与实施路径梳理
5、26
教研组成果梳理与汇报,迎接视导
6、2
单元视域下表现性任务设计、观课量表及案例修改完善
6、16
小课题研究资料汇总与整理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4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工作计划,结合科学组教学实际和课题研究,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教研组活动、同伴互助等活动为契机,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好习惯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二、情况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班容量大,学生难管理,学习习惯较差这一现状,我们确定了“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好习惯”这一主题。通过对上一学期的学习、实践、交流、反思,我们对如何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好习惯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这学期仍然以“科学课上,如何培养学生勤思善问的好习惯”为研究主题。
三、教师方面工作要点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16次(含教研活动),组长要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记录好学习过程。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研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要不断鼓励科学教师,依托自己的教科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更大突破。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
(4)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定期在教研组活动中交流学习情况,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四、学生方面工作要点
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牵引中学习。但学生的自行探究应该是有序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在碰撞中积累自己的经验。以各种活动帮助科学素养的提高,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以点带面:
(1)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常规科技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科学课后的自由研究,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记录,并撰写好课题报告。
(3)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五、教研组活动安排
第一学月:
学科组集中活动,制定学科组计划;
商量集体备课事宜,组内备课。
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第二学月:
组内备课、示范课、评课
同伴互助,备课听课评课
第三学月:
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同伴互助,备课听课评课
理论学习《如何提高小组学习效率》
第四学月:
科学研讨课
学科组集中活动,讨论制定复习计划
总结本学期教研活动成果
第二学期小学科学教研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育局的总体要求,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目标。依托学校“我成长,我快乐”的育人理念,关注学生快乐成长,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以落实课程实施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完善学校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的管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系统学习和握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其意义和作用,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教师进行新教材的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培训,使教师对新的教材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对兼职教师指导与培养,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在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全面推进师生的整体素质。
二、科学教师基本信息
(略)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加强学习,重视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我校任教科学的教师多数是兼职,对于新实施的新教材了解甚少,所以有必要组织每位教师学习科学课的课程标准,同时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任教的科学教师也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形式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组内形成一种和谐、默契的同事关系,以求大家共同进步。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每位科学教师应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认真钻研新课标、新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写好教案。全组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教师还要认真组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
我们科学教研组将组织老师协同教导处各位领导检查教学“五认真”的落实情况,我们要将教学“五认真”的检查和集体备课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对集体备课我们要充分认识集体备课的意义和作用。本学期将按照“教师个人钻研教材——形成个性教案——共同讨论集体研究——形成共性教案——实施课堂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的过程进行集体备课。具体安排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地点放在科学教室。
平时我们要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期中我们将组织教学质量的调研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共同研究,寻求对策,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三)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
本学期我们将组织准备各年级的一堂科学课作为研究课。邀请教研室这方面的专家给我们做科学教学的指导。共同研讨科学课的课堂教学,及时发现、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组织老师外出听课,参加县级以上的教研活动或专家讲座。听课活动的教师,在回校后的一周内要及时向教研组上交书面汇报材料,并在备课组活动时传达学习,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好最大效益。
全期专职教师每人上公开课2节,其他老师各1节。(共30节)
(四)加强青年科学教师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青年教师要认真做好“五个一”(1、每两周向教研(备课组)提供一个本人教学中遇到的值得探讨的真实问题;2、每月撰写1篇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故事)或1篇教学反思或一个教学个案研究;3、每学期上一节校级研讨课;4、每学期自己制作一个课件;5、每学期撰写1篇教学论文或主持、参与一项校级以上课题或编制一份试卷。)以上活动列入教研组考核要求之中。
(五)组建科技兴趣组,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三模”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四、具体分工
(一)专职科学教师分工安排
1、**老师负责本期“科学教研组教研计划”和“科学社团工作计划”的制定;一、四、六年级教学计划;一年级所有科学老师备课任务的工作安排及备课整理。
2、**老师负责安排收集二、三、五年级教学计划,二年级所有科学老师备课任务的工作安排及备课整理。
3、**老师负责把全校科学教师拉进教研组群;设计、打印、分发、收集“实验室学生座次表”(一式三份,分别挂在实验室)和一、二年级的“课堂奖章记录单”(每周一二年级每班一单,周一发放,周五回收)。
4、**老师负责“教研组公众号”的创建及管理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5、**老师负责随堂听课任务,要求做好相关听课记录。
(二)“青蓝结对帮助”工作安排
1、**老师负责xx以及二年级所有科学教师的备课指导及教学指导工作。
2、**老师负责xx以及一年级所有科学教师的备课指导及教学指导工作。
五、具体工作任务安排
1、备课
所有科学教师采用学校电子备课和第二次手写备课相结合办法来作为备课教学方案。
2、上课
(1)常态课堂
根据“科学”课程学科特色,要求组织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严禁照本宣科,活动过程中要引导组织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如实填写“学生活动手册”本课内容,不得教师讲答案学生被动记录;根据课堂实际活动情况填写“奖章记录单”。一、二年级的科学课堂作业由“学生活动手册”的批阅及“奖章记录单”两部分组成。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堂作业由“学生研究活动记录单”和“课堂笔记”两部分组成,要求小组长批阅和老师批阅相结合的办法检查作业,课堂小结练习就采用《基础训练》中的“同步检测”部分或自己设计的作业,这部分不要求批阅,但这部分内容要求在家长那里过关并签字,过关签字情况由组长和每班科代表负责。
(2)公开课
A、专职教师(文艳老师等同专职教师)每人全期上公开课2节(期中考试前后各1节)合计10节;一年级、二年级科学教师每人每期1节,合计16节,全教研组共计上公开课26节。
B、建议一、二年级科学教师把自己精心设计的备课内容教案公开课教出。
C、一、二年级的公开课采用“先自愿报名”和“后被动随堂听课”的方式进行;其他老师的公开课先提前一周通知教研组做安排。公开课流程:说课和研课——听课——评课。授课教师及时填写“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教研教学设计”。
3、教育教学专题培训
专题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小学科学教材策略的研究
a、如何上好《科学》“起始课”
b、《科学》教材解读及如何正确使用文本上好科学“常态课”
C、如何处理教材教学内容,落实每堂“实验探究课”
d、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常态研究:每月一次并当月教研活动同时举行。
4、作业
课堂作业:一、二年级的科学课堂作业由“学生活动手册”的批阅及“奖章记录单”两部分组成。三至六年级的科学课堂作业由“学生研究活动记录单”和“课堂笔记”两部分组成,要求小组长批阅和老师批阅相结合的办法检查作业,课堂小结练习就采用《基础训练》中的“同步检测”部分或自己设计的作业,这部分不要求批阅,但这部分内容要求在家长那里过关并签字,过关签字情况由组长和每班科代表负责。
家庭作业:图片,小视频,养殖活动,小制作,自带仪器的准备,课外科普阅读等等都可以作为家庭作业。
5、学生学业期末考评
A、我校学生《科学》学业成绩评价方式:六年级全市统考分数;三、四、五年级市局考卷成绩的百分之五十,加上期末本校的“实验操作”百分之四十和“平时成绩”百分之十。一、二年级期末本校的“实验操作”百分之五十和“奖章记录”成绩的百分之四十和“平时成绩”百分之十。
B、学校“实验操作”考题命题安排:三四五年级由授课教师命题;一二年级由教研组命题。
六、每月重点
x月份:
1、学习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
2、组织教学专题培训:如何上好《科学》“起始课”。
3、制定教研组计划、学校科学社团工作计划、分年级制定科学教学计划,一、二年级备好各年级的教案;三、四、五、六年级备好第一单元教案。
4、**老师和**老师各上公开课1节。其他老师可自愿报名或随堂听课。
5、完成青蓝结对工程,举行拜师仪式。
6、第一学月常规检查及情况通报。
x月份:
1、新入职教师汇报课(一)(青蓝工程)落实公开课教学活动(侯佑东,王首亮,文艳各1节,其他老师自愿报名或随堂听课,一年级2节,二年级2节)。
2、组织教学专题培训:《科学》教材解读及如何正确使用文本上好科学“常态课”
3、发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为11月沅江市的科技创新比赛做准备)
4、第二学月常规检查及情况通报。
x月份:
1、组织教学专题培训:如何处理教材教学内容,落实每堂“实验探究课”
2、组内继续开展听课、评课工作。(老师自愿报名或随堂听课,一年级4节,二年级1节。)
3、学校第一届科技节:学生科学试验操作展示评比。(综合组)
x月份
1、组织专题培训: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2、组内继续开展听课、评课工作。(专职教师各上复习公开课1节,共5节;其他老师自愿报名或随堂听课,一年级5节,二年级2节。)
x月份
1、组织学生进行期末复习。
2、完成学校科学学科考查,各项资料整理汇总。
3、完成学科总结(仪器室和实验室的总结)。
4、仪器室收回所有借用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