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精编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篇1
1、对所任汽修专业学科的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负责,根据学校要求制订实施教学计划,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及教训。
2、熟悉本专业教科书,努力钻研。针对学生实际备课,力求创造性地处理汽修专业教材,写好每一个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上课,课后认真书写课后总结和反思。
3、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秩序,讲究教态,搞好课堂纪律,注意职校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40分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质、保量地完成课标规定传授的知识和应培养的专业技术能力。
4、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热情辅导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成绩优秀的学生发挥特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5、积极组织、参加有关汽修专业选修课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本专业的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知识视野,帮助优秀学生提高本专业有关的技能、技巧。
6、按计划搞好检测、考试,出题份量与难易度适当。力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新老教师都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认真研讨,互相切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力求写出一定水平的教学科研论文。
8、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结合教学,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9、依法执教,禁止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工作总结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计划篇2
中职学校汽修专业
教学
的探索摘要:本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最主要的一些专业课程,从传统教学方法、实验存在的一些弊病出发,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些探索,为其他专业开展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模块式一体化 双师型 教学方法改革
一、前言
“汽车构造”、“汽车修理”和“汽车维护与故障排除”是技校汽车修理专业最主要的专业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安排中,通常采用将三门课程独立设置,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开进行的传统教法,近年来,我校对汽车维修专业也不断地进行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改革,经过教学上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就此,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这方面的一些想法体会。
二、传统教法的弊端及原因分析
1、传统教法的存在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面积的扩招,从质量上来看,学生文化成绩相对较低,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困难。尽管加强了直观教学,但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学“修理工艺”时,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摸不着头脑、枯
燥乏味。学生普遍感到“专业技术理论”难学易忘,厌学心理普遍,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进入修理技能形成的实习教学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限于模仿性的操作训练,而无法触类旁通,形成系统技能。
由于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各个阶段认识方法单调,学生的专业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学习专业技术的方法和能力难以得到很好培养。
2、专业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安排时间跨度大。
同一个汽车部件总成(如传动系中的主减速器总成)的“构造”、“修理工艺”、“故障排除”教学时间为两个学期,学生对某一部件成结构的认识是断续、分散的。整体认识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深入。而且,人为地将教学分为理论与实习两部分。教学上自成体系,互不干涉,各有一套人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分段实施,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各负其责,造成了相互脱节,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结合。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各自为阵”和“相互推诿”的现象,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不到协调,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
3、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容易产生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不利于造就一支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三、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思路的探索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模块式一体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具体做
法是:
1、建设实训基地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技能高手,学校就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这两个基地都是实现“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我校拥有使用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的汽车实训中心,包括汽车检测中心、发动机实训室、底盘实训室、汽车电器和新技术实训室、整车拆装与修理实训室和多媒体专业教室。另外,我们还开发了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给“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2、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推行“一体化”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我们采用“送出去,引进来”的方法,“一方面将教师定期送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专门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地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水平的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以充分保证“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挑选有较强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作为教学模块主持人,将理论指导与技能训练的教学任务融为一体。
3、准备教材
我们花了两年的时间, 组织一大批有丰富经验的教师, 将汽车维修人员必备能力按其能力形成的先后为基准进行归纳和整理, 并参阅交通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编写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用教材, 并开发了“汽车构造”等一系列多媒体课件, 为开展“一体化”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保证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 进行了严格的专题讨论,成立了“专业改革和建设指导委员会”, 建立了广泛的社会参与体系。这些工作都为开展“一体化”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施“模块式一体化”教学
首先,参阅交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有关汽车维修人员能力标准, 本着独立性、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项目开发, 开发出一系列独立的教学与训练模块。
其次,按知识模块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 完成该模块的学习后进行轮换。每个模块的训练步骤包括:
1)明确学习和训练目的与要求;
2)掌握进行该模块实际操作的一些工具和量具的使用方法;
3)在整车上找到该模块(系统)所包括的零部件,了解系统的组成;
4)配合多媒体课件和理论指导,拆装各零部件, 学习其结构;
5)配合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台的演示,学习系统工作原理;
6)由教师设置不同的故障,学习对该系统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
7)根据故障现象,拆下相关零部件,进行修理作业(排除故障),掌握修理工艺;
8)完成训练日志,开展专题讨论,进行
总结
;9)进行考核(改变车型,由教师设置故障,学生独立分析,查找资料,完成故障诊断与修理的全部操作)。
学生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操作,检验学习效果,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
四、“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启示
两年多的“模块式一体化”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
1、“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法可使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使学生有较多机会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反复对照、理解;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反复交叉,内容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理论指导下的技能训练,能使学生感觉学到了实在的本领,自信心增强,技能形成进程加快。
2、“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程度,有利于切合实际地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加以指导,因材施教。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都得到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3、要进一步推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需抓紧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双师型”教师目前紧缺,所以必须加强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现有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从“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出发,对现行的教学计划、大纲、课程设置进行调整、修改;目前缺乏与“模
块式一体化”教学相配套的教材,必须尽快组织编写出适合“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教材。
参考文献:
[1 ]《职业教育课程》,徐国庆,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
[2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改革,推动职高教育健康发展》,李志宏,中国高教研究,2004
[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刘兰明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