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热选(优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热选(优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一篇】

小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力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老师,我一直在教育小学生许多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教育心得和经验,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一些体会。

第二段:教育意义。

小学教育是孩子一生教育的基础,小学生时期的教育不光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孩子的生命奠定了完整、健康的基础,影响了他们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和成就。因此,小学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良好习惯的引路人。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会得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主题的挖掘,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熏陶会引导他们去探索自己,从而找到自己兴趣爱好、特长和优势,更进一步增强自信和激发学习动力。

第三段:灵活性。

教育本身是一种交流,交流的巧妙程度和有效性关系到孩子的发展和老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技巧和策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与思考能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适应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特长,更好的团队合作、更强的沟通表达技巧等。

第四段:情感教育。

教育不仅仅是只适合脑部的,更是情感、心理和社会的,因此情感是小学教育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其中,家庭和老师的教育方法的不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学习不良等问题可能会导致情感不稳定。因此,老师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温馨、友好、充满爱心、理解和考虑别人的学习环境,注意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如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来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学会如何以爱来对待他人。

第五段:总结。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候需要付出很多的耐心和努力,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份非常有意义和值得去做的事情。我希望我在教育小学生时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刚步入这个领域的人,不断完善和提高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引领新时代教育的蓬勃发展。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二篇】

“如果没有报上名,我们就是挤垮校门,都要让孙子读到实外西区。”为孙子“小升初”报了名的张大爷算是松了一口气。新学期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的网站,看是否发布了招生报名信息。最近,学校终于发出了招生简章,他一清早就来排队报名了。但他心里还是很忐忑,“听说去年近万人参考,只录取了千人……”孙子考取的几率到底有多大,他的心中始终没底。

实外西区学校坚定不移地走“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很多家长就是冲着校长肖明华的先进办学理念和执着进取信念来的。近年来,实外西区发展稳步推进,教学业绩显著,生员逐年翻番,现有学生已超过4500人,教育行业和社会大众的眼光也多次聚焦于此。

“我来麓山这所学校做校长,就要办一个我心目中的素质教育学校,办成一个素质教育典范性的学校。一个学校,一个神圣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师生都非常乐意来的地方,一个很好的快乐的集体场所。设施设备高档漂亮、环境优美,更重要的是课堂内外能看到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学生可爱、懂文明、有礼貌、有自信、充满阳光,既有一种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又有一种积极向上竞争拼搏的观念和意识。男生能体现出绅士风度,女生能体现出淑女神采。我要营造一种这样的氛围。同时,不以单一标准衡量学生,要多元地、全方面地评价一个学生。”

肖明华用缓缓而出的话语道明了自己的办学理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激活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终身成就,致力于创办成“绅士淑女的摇篮,素质教育的窗口”的学校——用理想的教育去实践教育的理想。而那个理想的主题,就是常常被人挂在嘴边却又看不清、认不透、真谛不解的“素质教育”。

他不愿意再看到“学校沦为考试的监狱”,而是要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其创新意识,全力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应该培养人才必备的成功人格和科学思维。

说到素质教育,肖明华认为有一些突出的现象应该彻底纠正,确立科学的教育观。

课业负担重、机械的训练、睡眠时间不足、可自由支配时间太少……如此种种教育现实,如何给学生带来学习的愉快?肖明华例举了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的实验: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没有愉悦的心情,便没有肯学、想学,就不算乐学,更谈不上善学。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健康成长。所以,肖明华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秉持“民主、尊重、主体意识、个性差异”的'学生观;坚持“人”重于“物”的价值观;突出系统性与整体性的实践观;实施情感与制度并重的服务观。

“读书与学习,无形地被扭曲考试考什么就给学生教什么,最终让学校沦为了听课、做题、考试的监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下降到毕业之后没有了考试,他们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在监狱里,犯人听话因为有法律的震慑如果学校始终是教啥考啥,那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无法形成,又何尝不像监狱?”

有的教师上课不仅沉闷难堪,还不自然地压制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注重单向传授,成为了“知识中转站”;采用题海战术进行机械训练,演化为“思维屠宰场”。肖明华特别反感这种教法,“不仅降低了教师的知识权威性,更严重的是让学生陷入失去创造力的窘境。”他经常用“跳蚤变爬蚤”的科学小实验警示学校的老师们:学生需要自由的生长,教师不能抹灭了学生的发展个性,不能压制学生的创新意识。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但他们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学科知识学习、技能提高、身体发育以及能力锻炼和心理成熟上,而忽略了孩子在精神成长过程中的需要——作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精神成长,是理想信仰上的追求,人生人性上的拷问,性格习惯上的养成,情感情怀上的熏陶。

学校是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是陶冶情操、培育品格的环境,是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园地。而素质教育的职责就是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给予情感的滋润、信仰的引领、实践的砥砺、书籍的润泽等等。

一个人在社会上无论获得哪方面的成功,都是靠他的特长与优势,而不是靠他的短处与劣势,所以学校教育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以弹性化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同可能性开放。

肖明华说,“有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习惯差点或学习方法没有掌握,产生一定阶段的学习困难。这就可能在课堂上、生活中给一些教师产生负面印象,从而觉得这些学生可能在人品、道德上存在问题。于是,‘双差生’自然不自然地出现了。”

素质教育实施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关怀,要体现着爱和责任。肖明华时常告诉老师们,“我们的教师要像爱国宝级的麋鹿一样爱我们的学生,让校园充满着爱的教育,走向成功未来的教育!”这不仅关系到每个接受教育的人,更关系到下一代的明天和全民族的未来。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三篇】

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是每个国家的未来。在我国,教育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无论在教学质量还是教育制度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这其中,我深感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是我在学习中的心得。

学生的个性迥异,其特长和优点也各有不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个性差异的角度出发,按照不同的学生特长和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敏感度,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做到有的放矢。

除此之外,在教育工作中还需要注重教与学的平衡。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教育行业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比如‘互联网+教育’就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可以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时间、空间限制,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和资源。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仅是指知识素养,还涵盖着人格、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等方面。我们需要在学生的知识教育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品行和价值观,力求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责任心、价值观念的合格公民,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教育行业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未来发展的主题是科技和创新,因此教育也必然在这个大趋势下面发生巨大的变化。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广泛运用新兴科技,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式,带领学生走向未来。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工作。教育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心血与汗水铸就了现在的教育成果。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砥砺前行,为我们的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社会奉献更大的能量。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四篇】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继续教育学习心得体会。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现做一个学习心得体会。

一、充分认识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意义。

加强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竞争上岗的迫切需要,在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中小学生逐步减少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减少,必然给教师的上岗带来严重的危机。在实行教师聘任制的今天,每个教师都应做好能者上、庸者下的思想准备。一个教师要在教师工作岗位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竞争上岗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加强学习,使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是教师适应学生思想日趋活跃复杂的客观要求,为了避免学生误入歧途,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包括错误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善于运用先进的德育方法,消除学生受到的不良影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不断虚心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完善教学能力,明确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行为,教育行为是在教师自我临近下的一种有选择的技术,是根据在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教学的经验,知识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们只有善于设计教学,善于研究教材,选择合理的教法,学法,灵活地运用讲解、提问、练习、复习、谈话,编制试卷等技术,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才能表现出高水平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技术,而且这种教学技术与行为的发展组合,便会产生一种寓于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甚至学术能达到正确、鲜明、生动的境界。使学生不仅生动的理解了学习内容,而且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三、转变教育理念,相信我的学生一定能成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应立足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这种期望不仅是教师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人人成才的一个重要基础,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非常丰富,它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年轻教师,我将在继续教育的平台上努力奋斗,争取把自己打造成社会需要的教育者!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五篇】

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深远。正是通过教育,学生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培养成熟的思维和良好的品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作为一名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下面,我将从自主学习、交流沟通、人际关系、追求卓越和个人成长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心得体会。

自主学习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深入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主学习对我个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我能够更好地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通过自主学习,我培养了较强的学习兴趣,不断自我激励,让自己变得更加主动,更加有动力地去追求知识。

交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我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交流沟通对教育的巨大影响。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意图,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还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通过交流,我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人际关系对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个人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处,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提升了自己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追求卓越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也是教育对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通过努力掌握知识,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追求卓越成为一名杰出的学生。而且,在课外活动中,我也积极参与,提高了多种技能。我相信,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个人成长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教育,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教育,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通过不断努力强化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我相信,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自主学习、交流沟通、人际关系、追求卓越和个人成长这五个方面的努力,我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我相信我将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六篇】

引言:

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接受教育,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五个方面,探讨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心得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不仅应该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力养成和道德品质。通过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例如,学生通过教育能够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分辨是非对错,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这对他们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充满动力和激情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三、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教育者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发展的舞台。

四、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实际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之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他们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去。通过合作学习、团队合作和社区服务等形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良好的社交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

结论:

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等方面,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了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初衷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成为有价值的人。因此,教育者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七篇】

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己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

我始终坚持给学生一个好的师范,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是使自己陶冶情操,加强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去年x月我担任__级__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年x月至今担任本级__、__两个实验班的语文教学。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语文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八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宽城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为导向,以天津小学、浙江小学、二实验小学、奋进小学、兰家小学、蔡家小学组建的xx片学区为基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以德育工作为首要,以校本培训为保障,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特色教育为手段,以建设和谐的xx片文化教育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各学校办学质量。

二、xx片理念:

文化立校、素质立身、共享共赢、和谐发展。

三、总体目标:

促进教育均衡,发挥xx片教育优势互补。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着“新、实、活”的工作原则,开展各项活动,引领带动xx片优秀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努力提升xx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素质、实现大学区共同提高,和谐发展。

四、具体措施:

本学期重点工作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同步落实常规管理,资源共享。

1、统一规划xx片各校集体备课时间,(定于每周五下午)xx片每月安排一次统一备课。力求以多种形式,不同主题,使区域内学科教师的业务水平在相互切磋中共同提高。

2、每学期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统一月考,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质量监测、统一做质量分析,研究提升区域内教学质量对策。

3、以科研为载体,提升常规课堂质量。共同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下的课堂教学。

(二)、分层开展联动活动,共同提升。

1、召开“宽城区xx片教育发展共同体理事会成立大会”仪式。明确各校的职责,结成对子,形成大校带小校、强校带弱校、城校带农校的管理模式。

2、组建xx片“名师讲师团”联动活动。

选拔本片各校各学科优秀的师资力量,经过考核,聘为“名师讲师团”成员,并颁发证书。名师讲师团将定期或不定期走进大学区的各个兄弟学校送优质课或专题讲座,与片内的学校进行教研互动、反思、研讨,这样既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又为各校教师之间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3、教学校长、主任进课堂联动活动。

为加强校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形成xx片教育发展共同体开放式的教研合作体。本学期要求本片教学校长、主任走进一线,走进课堂,走进兄弟学校互听课,听课后与上课教师及时交流反馈,留下自己的宝贵意见或建议,使上课教师得到有效指导,同时听课领导通过听评课也开阔教学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指导能力,实现双赢。

4、召开xx片业余党校成立大会。

总之xx片将秉持“六校联动,均衡发展,互促提高”的原则,把片内各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九篇】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这一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使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在“十一五”末形成了明显的后发优势,各级各类教育有了更大的进展。

――学前教育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幼儿园万所,尤其是在2010年一年之内就增加了万所;幼儿园在园人数比“十五”末增加了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数量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由2005年的万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较快,仅在2010年一年之内就提高了个百分点。

――特殊教育保持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增加了113所,在校生增加了万人,在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学生占特教在校生的比例始终保持在60%以上。

――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发展的新阶段。2010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随着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十一五”期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共减少了万所,在校生减少了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2005年的%提高到了2010年的%,提高了个百分点。

――高中阶段教育需求持续增大。“十一五”期间,高中阶段在校生增长了万人;毛入学率增长了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已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的%。

――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断增强,生源数量逐年增多。“十一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增加了万人,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在2010年达到了51%,比200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高等职业院校增加了155所。

――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105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805万人,已完成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的%;在校生总数增加了万人,其中研究生增加了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不断提高,毛入学率达到了%,比“十五”末提高了个百分点。

――继续教育实现稳步发展。“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培养非学历教育学生5734万人次,共扫除文盲万人。

――民办教育发展呈上升趋势。“十一五”期间,民办教育学校数增加了万所;各类民办教育在校生数达到了万人,比“十五”末增加了万人。

“十一五”期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特点可以集中概括为: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前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上还需作出更大的努力。

――学前教育资源仍然短缺,办园体制有待完善。学前教育资源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致使在全国一些地方“入园难”问题较为突出。201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距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2020年发展目标还差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有待完善,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较小,政府主导责任未能完全落实。201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万所,其中,民办幼儿园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公办幼儿园仅占%。

――特殊教育体系有待完善,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覆盖各类和各年龄段残疾人的实施有针对性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仍待加强;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仍待扩大。2010年,在普通小学、初中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学生占特教在校生的比例为%,比2005年减少了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中热点难点问题较为突出。当前,人民群众较为关心的义务教育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减轻中小学过重课业负担,等等。

――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有待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数逐年减少,但是学校规模越来越大,校均在校生数已由2005年的1278人增加到了2010年的1636人。

――职业教育资源不足,结构亟待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资源减少与受教育需求逐步增长的矛盾。“十一五”期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减少了594所,而在校生数却增加了万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比例仍不协调,2010年高等职业院校占中高等职业学校总数的比例是%,仅比2005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质量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结构亟待优化。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如何提高教育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要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在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和优化。

――继续教育规模亟需扩大,质量有待提高。全国继续教育的参与率仍然较低,2010年接受非学历继续教育学生数仅比2005年增加了万人次。继续教育师资队伍不足、质量不高,而且继续教育机构数量在逐年减少,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继续教育质量的提高。“十一五”期间,全国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共减少了万所。

――民办教育结构仍不协调。民办教育虽然从整体来说实现了持续发展,但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并不协调,产生了明显的“中间凹陷”现象,即民办幼儿园发展较快,民办高等学校也有少量增加,但是,民办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迟缓,学校数量在逐年减少。

教育规划纲要是新世纪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在新形势下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准确判断和科学谋划。针对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大力普及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发展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强调政府主导,突出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逐步提高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园率。

――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制定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凡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要按照标准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面向各类和各年龄段残疾人,满足其生活、学习和工作需要的特殊教育体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建设,适度减小学校规模,实现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基本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

――充实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结构。要加大投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扶持发展职业教育,保持职业教育学校的适当规模,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比例逐步协调。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通过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高等教育人才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实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专业、类型和层次结构。

――统筹继续教育全面发展。整合各类继续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习者提供适其所需的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加强对继续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规范和推进面向继续教育的职业培训机构发展,继续做好扫除文盲的工作,加强对继续教育的质量监控和评估。

――促进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修订《民办教育促进法》,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形成各级各类民办教育的合理结构。

注:本文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数据均引自《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2010年)。(时间:2011年08月30日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张军凤张武升)。

教育工作与学生发展【第十篇】

(一)发展环境。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教育,各条战线更加支持教育,教育系统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育事业,教育改革发展开启了全新的历史篇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为时期教育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来,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成绩显著,全面实现了规划目标。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城乡教育统筹发展。义务教育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双高普九”和“教育强县”创建走在全省前列。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创建学习型社会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率先在全省实施了义务教育寄宿学生“蛋奶工程”,率先建立全覆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教育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跨入了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迈进的历史征程。

(二)战略重点。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兴市、教育立市战略,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更好的为在关天经济区率先崛起服务,是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推进教育科学发展迫切要求把重大教育制度的改革创新作为重要着力点,全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大胆冲破一切不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观念和体制,积极引领教育的变革和转型。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根本。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迫切要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教育工作全局的突出位置,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到年,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教育要发展,条件是基础。增强教育的发展实力,迫切需要按照办一流教育、出一流人才的要求,加大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入,加快实施教育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加快实现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三)战略主题。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能力为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实现全市规划目标服务。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要求,把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任务,把优先发展和改革创新作为根本保障,坚持尊重规律、科学发展的原则,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促进公平与注重效率、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改革发展与维护稳定等重要关系,完善标准体系,推动改革试点,实施重大工程,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服务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能力,着力增强教育发展实力,为到年前率先在关天经济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基本建成教育强市。

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城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全市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到70%;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完成率力争达到97%以上,适龄儿童接受优质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

教育服务社会目标。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教育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中小学入网率达到100%;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面得到进一步扩大;年前,新建5所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教育支撑经济发展目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远程开放教育体系和公共教育服务平台;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年,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2%,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2019年。

教育制度建设目标。基本建立起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建立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制度,完善教育公平促进机制,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三)基本思路。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主线,以服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发展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均衡化、优质化、科学化、法制化战略,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以“双高普九”和创建“教育强县”为总抓手,积极推进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

抓住人才这个关键要素,加强办学条件这个基本保障,大力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先导作用,着力增强教育发展实力。

三、完善现代教育体系。

(一)加快学前教育普及发展。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城市以普惠性幼儿园为主体,农村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加大对民办园的扶持力度。县级政府制订学前教育机构布局规划,将学前教育切实纳入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并实施。市财政设立幼儿园建设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支持城镇小区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县财政要设立相应的专项建设资金。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对学前教育实行统一归口管理。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探索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体制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继续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到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实现全市县域“双高普九”全覆盖。

(三)突出高中教育优质发展。

优化布局。按照每20万人口设置一所、主要设置在县城或重点镇的原则,优化普通高中布局。到年,全市所有“2019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实行初中、高中分离。

改善条件。积极加强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加大农村薄弱高中改造,缩小城乡之间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差异。年前,全市70%普通高中创建成省级标准化普通高中。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率先实行免费高中教育。

提高质量。以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深化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改革。创造条件积极开设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促进全市普通高中注重内涵、提高质量、打造特色。

(四)强化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强化统筹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将基础职业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作为充分就业、改善民生、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健全“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大统筹力度,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打破县域、行业、部门、学校类型界限,通过“合并、共建、划转”等方式,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协调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两类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

增强基础能力。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工程、省级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开展省级示范院校建设工程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组织实施“精品(示范)专业建设计划”,引导学校根据区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到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达到7000人,在校生达到2万人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稳定到6万人以上,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达到6所。

扩大培训规模。深入实施“人人技能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期间,新建1-2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和20所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年均为社会培养5万名技能紧缺人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0万人。

(五)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支持文理学院建成综合性大学。加强高等教育合作与交流,吸引省内著名高校来办学或与我市合作办学。支持文理学院新增硕士学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办成省内和西部地区同类院校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大学。根据市域经济发展需要,开设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急需的专业,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采矿、建筑、旅游等专业群,探索与高新区、开发区、工业区联动发展的机制,促进人才培养链、科技创新链和产业链紧密结合。

推动职业技术学院特色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创新模式,提升服务”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好5个省级重点高职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搭建省级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加快向高职本科教育发展步伐,建成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

发挥资源优势,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办学系统,构建市、县、乡(社区)、村一体化终身教育组织体系。适应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需求,发挥高等教育学校网络教育、继续教育资源优势,构建现代开放大学。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实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平台,满足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

(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和《省民办教育管理条例》,不断深化民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依法管理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规范发展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民办基础教育,积极发展民办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学校民主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将民办学校招生、考试、学籍管理、教研活动、教学评估、师资培训、表彰奖励和教师编制等纳入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教师人事代理制度,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在资格认定、职称晋级、业务培训、社会保险等方面享有公办教师的同等待遇。严格准入制度,建立风险防范和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变更、退出机制。建立民办学校督导员制度。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督导评估,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加大规范办学力度,依法对民办学校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进行查处,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改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环境,保持民办教育在全省的优势地位。

(七)推进特殊教育快速发展。把特殊教育纳入全市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不断提高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建立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制定并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特殊教育教师津贴。年前,建成市特殊教育学校和扶风县、眉县、岐山县、凤翔县特殊教育学校,改扩建陈仓区特殊教育学校。创造条件在市特殊教育学校设立残疾儿童学前班。适龄的视障、听障、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70%。

(八)引导终身教育协调发展。政府成立跨部门的继续教育协调机构,将终身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创新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整合全市教育资源,促进形成全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终身学习制度,满足群众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要。

四、深化教育制度改革。

(一)建立教育“三个优先”制度。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夯实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

完善教育优先规划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确立人力资本投资优先于物力资本投资,教育发展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规划教育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统筹规划,社会资源分配要优先安排教育。认真落实关于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组织实施好教育发展的重大项目。

完善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制度。统筹、优化财政收支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

建立教育优先发展激励机制。完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优先发展职责督导评估与考核制度;开展教育优先发展县区评选,建立教育优先发展的表彰奖励制度。

(二)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健全完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建立责权一致,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由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经费安排提出计划,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下达执行。

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省市统筹、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注重发挥乡镇政府在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中的作用;依法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完善“市县两级办学、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体制;健全“政府统筹、以市为主、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完善“省、市两级办学,以省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切实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履行统筹规划、政策引导、行业准入、资金拨付、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职责,改变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依法保障学校行使办学自主权。建立教育决策公示、听证制度,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三)完善教育公平促进机制。

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坚持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完善资助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学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大资助力度,做到“应助尽助”。强化各级学生资助机构行政职能,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监管效能。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根据生源分布,合理规划、调整中小学布局,住宅区开发同步建设配套义务教育学校。规划教育布局时,要考虑周边环境,切实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和保证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继续实施蛋奶工程,逐步扩大覆盖面。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切实缩小城乡和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四)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原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积极实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加大教育科研力度。以课改环境下课堂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教学评价研究为重点,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特长,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组建教育研究院。支持县区标准化教研室建设,构建市、县(区)、学校三级教研工作网络,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先导性作用。

强化教育质量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教育质量评价活动。改进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强化人才选拔使用中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建立以。

岗位职责。

为基础,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

(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权利和责任,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以公办学校财政拨款制度、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落实学校法人财产权,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民主管理权。加强中小学校管理能力建设,推动中小学全面设立家长委员会,并使家长委员会有重大事项知情权、参与决策权、评价权、质询权、监督权。以服务为导向,完善各类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教学管理、预算管理和安全管理,切实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倡导教师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研究制定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办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树立师德典型,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师资格标准,建立中小学教师队伍编制动态化管理机制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常态化补充机制。中小学教师采取“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的管理体制,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聘用、调配和职称(务)评聘。探索校长职级制改革,制订校长任职资格标准,促进校长专业化发展。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在教师编制和人事政策上给予保障;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制定、推行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跨区域定期校际交流政策、农村骨干优秀教师最低服务年限政策,建立到艰苦贫困地区从教的利益导向机制,对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从教人员上浮基本工资的10%,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加强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将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一、加强教育督导问责。

二、

发挥教育督导作用。坚持督政与督学、评估与监测、监督与指导并重,加强对县级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督导。开展对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检查。加强对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的督导检查,继续实施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

健全教育督导机构。成立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设置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加强专职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加快县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标准化建设,到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严格实行问责制。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教育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及司法机关的司法监督。加强对教育经费使用、教育重大建设项目的监察和审计。市委组织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完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优先发展职责督导考核机制,督导考核结果作为提拔任用、年度工作考核和问责的重要依据。

七、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依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教育支出法定增长的要求。提高预算内计划投资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从年起,市级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安排教育的比例不低于20%。确保市、县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比例高于政府核定比例。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完善捐赠教育激励机制,落实个人教育公益性捐赠支出在所得税前扣除规定。制定并切实落实教育建设项目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资金投入教育,形成多元化的教育投资机制。

提高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县级政府按规定足额预算拨付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管理和使用好中省生均公用经费补助。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将学前一年教育纳入各级财政保障范围,提高普通高中财政投入水平,大力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依法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建立责权一致,事权、财权相统一的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经费安排提出计划,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下达执行。加大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经费统筹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导向调控作用,通过实施重大工程项目和改革试点,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强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和提高效益。建立科学化、精细化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加强对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收费管理,严禁乱收费。坚持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学校。

三、加强组织领导。

四、

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作为重要职责,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逐级落实领导干部履行教育优先发展责任。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

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成立市属民办学校党的委员会,在市教育局党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在规模较大的民办学校建立党代表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注重党员培养和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完善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朽体系,突出抓好教育行业的纠风工作,严肃查处用权力谋私己等腐朽行为。重视学校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及学生会工作。

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建立稳定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各种。

规章制度。

落实目标责任。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改善学校稳定安全设施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推进“警务进校园”工作保障校园安全与稳定。建立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定期排查整改机制、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学校应急管理水平。

40 2293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