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
汇编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
目录:
1.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
2.县民政局2024年度工作计划
3.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
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1
2024年,我局将围绕四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在服务中心大局更有精度、困难群众救助更有力度、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深度、民政公共服务更有温度上下功夫、求实效,从而使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加持续。
(一)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建立健全分层分类救助体系,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生活底线。落实落细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政策,逐步将救助范围拓展到常住人口。重点加强城市“夹心层”群众等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的认定和救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大力构建“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新格局。养老服务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工作,加强与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对接,争取《xx区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方案》尽快通过并印发实施。二是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立足我区实际,制定常态化培训方案,完善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训,打造一支梯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同时,引进专业化、品牌化养老服务机构,提升并带动我区养老服务整体质量和水平。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与孤儿享受同等社会福利保障政策,保障率达到100%。改革完善收养登记及档案管理。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障工作。
(三)聚焦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五社联动”助力城乡基层治理和社会治理“深耕善治”。一是继续做好社区基金的设立、管理工作。在全区大力推广社区基金试点,争取让更多村(社区)参与构建全新联动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二是扎实推进“双百工程”,促进服务工作品牌化。“双百”社工进一步深化服务,形成服务特色,打造服务品牌,做到“一站一品”。三是严格社会组织的监督管理。以社会组织年报工作为总抓手,结合“僵尸型”社会组织整治、“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打击非法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领域乱收费清理整治等7项专项工作,规范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督促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四)聚焦基本社会服务,优化服务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持续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工作,加快推动镇(街道)永祥和墓园公益性墓区墓位使用。二是切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保障金发放工作。对发放名单进行动态管理,逐步提高补贴标准,确保发放数据准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
县民政局2024年度工作计划2
一是织密社会救助民生网。推出以爱在宁海为主题的“宁好暖”救助服务品牌,构建“救助+项目”“救助+平台”“救助+信用”“救助+慈善”四大模式;健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打造浙江省品牌未保站;打造慈善基地,培育多元慈善组织,健全三级慈善网络,助推慈善救助项目化、项目救助品牌化。
二是打造养老照料服务网。加快老年食堂、助餐点、共享餐厅建设,持续开展幸福陪餐系列活动;优化“高山养老”“1+n”一体化运营模式,谋划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阵地建设,推选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的行政村提升改造其居家养老服务站,改造提升部分有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实现居家养老服务补贴与“爱心卡”融合贯通,一体推进;继续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行动,拟将长街敬老院作为公办养老机构国企化改革试点,通过硬件和软件的逐步提升做强养老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是推进社会事务展开新篇。协助文旅集团做好婚嫁服务中心项目,创建5a级婚姻登记场所;深化与民政部101研究所合作,结合宁海公墓二期项目,推动建设生态节地安葬示范基地;探索出殡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加强骨灰跟踪管理;编制《2023-2035宁海县地名命名规划》,实施“地名文化+(旅游、名人、乡村振兴、教育)”四大创新工程。
县民政局2024年工作计划3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全面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权责划分清晰、部门协同有力、执行运行高效的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新格局,围绕“精准保障先行县、幸福颐养先行县、和谐自治先行县、品质服务先行县”建设,实现民生保障更加系统精准、社会治理更加和谐有序、养老服务更加优质均衡、社会服务更加暖心惠民,全面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民政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在全市全省走在前列。
一、建设精准保障先行县
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新时代“1+8+x”社会救助体系成熟定型,具体包括:通畅大救助信息平台运行,加强支出型贫困社会救助;各类保障标准持续在全省走在前列,特殊困难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更加健全;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现代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健康发展。
(一)推进“弱有众扶”工程。强化部门协同,确保核心指标、重点走在全省前列,重大项目建设提前超额完成。全力以赴领跑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在增强发展协调性平稳性中持续减少低收入群体存量,持续优化“综合帮扶在线”,加快贯通基层治理系统,完善服务功能,全面落实推进“百千万”帮扶计划、“3131”资源整合行动和“1619”接续奋斗计划、“启航˙圆梦”等重点帮扶项目。尽职尽责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实行社会救助分层分类培训,持续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
(二)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凝心守望”工程。
牵头落实未成年人保护职责,协调推进预防和惩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强化重点行业监管,建立未成年被害人综合救助平台,实现强制报告预警“一键推送”全覆盖。加快推进福利机构优化提质,推进县级儿童福利机构转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争取打造省级示范型乡镇未保站1家以上。开展残疾人两补数据专项治理,完成三类数据整改,提升工作规范性、精准度。实施“暖巢更新·一老一小”“添翼计划”、“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等送温暖慰问活动。
(三)推进慈善事业“共富同行”工程。
推广宣传“xx慈善模式”,争取承办省、市慈现场会,组织“xx慈善奖”评选。大力发展慈善信托。引进结对基金会以及本省的其他一些基金会组团下沉xx慈善园,努力提升运营成效。促进社工队伍作用发挥,做好人才选拔、培训,确保新增社工100名以上。
二、建设幸福颐养先行县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改革创新,在供给方式、服务模式、信息技术等方面迭代升级。加快推进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切实提升老年人满意度和幸福感。聚焦困难群体和薄弱地区,补足服务短板,促进城乡基本养老服务均等化。
(一)推进“老有康养”工程。
推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结合、事业产业协同、线上线下融合、人才科技相辅的“三纵四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使居家养老更舒适、社区养老更完善、机构养老更专业,积极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同时,挖掘特色亮点,推进老年友好示范乡镇和样板村社创建。同时,举办老年友好大擂台、老年友好城市建设现场会、老年友好体验官、老年食堂厨艺大赛、“敬老月”等系列活动。
(二)开展机构养老提升行动。推进养老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专项整治提升,建立健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进养老机构失能失智照护专区、护理专区建设,加大对各类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积极推动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置智能服务终端、认知照护床位、持证护理员、示范型居家照料中心改造提升、老年食堂等民生实事。同时,用好村级慈善基金和“善行xx”老年食堂基金,保障老年食堂可持续运营。
(三)开展养老事业产业协同行动。
继续实施国企参与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试点,围绕xx医康养项目辐射带动管理半径可及的若干乡镇(社区)养老院,把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优势延伸到乡镇(社区),进而辐射更广泛的居家养老群体,使更多老人得到高品质、普惠式的养老服务。
三、建设和谐自治先行县
城乡基层民主建设持续领先,基层创新不断涌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趋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卓有成效。
(一)推进现代社区“美好家园”工程。
持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有效落实《城乡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争取打造更多的社区服务综合体、社区居民会客厅、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持续加强社区专职队伍建设,健全专职社区工作者“选育管用爱”体系,确保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专职社区工作者达到18人以上。持续打造温州特色现代社区样板,深化“邻里节”系列活动和社区“一试点一品牌”创建。
(二)推进社会组织“红社惠民”工程。
加强社会组织dj,推动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走深走实。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落实社会组织评估、年检年报、双随机检查,制定基金会规范管理若干措施,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专项整治,推广社会组织数字化平台。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创新,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慈善组织认定,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红社惠民”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平均活跃度。
(三)推进水库移民“增收致富”工程。
打造一批移民共富成果,以移民村抱团联建、产业转型升级、美丽家园建设为突出主题,谋划一批预期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项目以及有特色、有重大变化的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加快省移民共富项目“南麂移民驿站”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移民美丽村社。结合美丽移民村建设,扎实推进“双十提升、双最创建”专项行动,紧盯移民薄弱村和移民示范村,通过清单管理、挂钩督导、资金倾斜、精准扶持,改造提升一批移民村社。提升一批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开展移民就业培训,继续开展移民创业贷款贴息,鼓励移民村集体经济反哺。积极对接省市移民主管部门和设计部门,做好移民安置规划调整,启动顺溪水库移民安置验收工作。
四、建设品质服务先行县
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深入推进“一件事”改革,构建智慧服务体系,实现基本社会服务从好到优的转变。做深做细婚俗改革、殡葬管理、区划地名服务,促进婚姻家庭幸福美满和社会和谐稳定,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发挥地名文化助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方面作用。
(一)推进殡葬改革“节地生态”工程。
持续推进“禁新改旧”,严格私坟“禁新”,坚决遏制青山白化反弹回潮。深入推进青山白化整治,对处青山白化问题点私坟实行整改销号管理。深化移风易俗丧事简办。推进县丧事集中到殡仪馆(殡仪服务中心)办理。推行节地生态葬法改革,建设1座省级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
(二)做好地名“乡音乡情”工程。
确保省地名文化建设与地名服务工作试点通过省厅验收。根据民政部及省民政厅“乡村著名行动”统一部署,重点做好乡村道路地名命名工作、部分乡村地名设标工作;进一步完善xx门牌地址数据库及地名通数据共享工作;开展2024年度平安边界相关工作;开展新版xx县行政区划图编制;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乡镇地名工作业务培训。
(三)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工程。
优化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服务,提升市民群众办事便利度和获得感。扩宽优秀传统婚俗文化的宣传渠道,通过“线上+线下”新婚讲座等形式推动社会婚俗改革,引领文明新风。扩展个性化集体颁证仪式内涵,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开展新型颁证模式,以特色活动促进移风易俗工作。
1 / 6
上一篇:市场执法支队工作计划(精彩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