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阶段教学工作计划

网友 分享 时间: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学期阶段教学工作计划”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学期阶段教学工作计划1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不断深化,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部分,游泳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必需的生存技能。在此基础上我校对一年级学生开展游泳运动课,为了能保证广州体育学院学子人人学会游泳并掌握一定的游泳技能,特制定广州体育学院大学一年级的学期再(阶段)游泳教学工作计划。为了保证《游泳》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游泳》课程教学大纲指定本计划。

一、说明部分

(一)、根据广州体育学院20xx课程方案,游泳(一)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模特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主干课程;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教育方向、体育经济主干课、体育艺术专业休闲体育方向限选课程,也是运训专业限选课程。本课程教学时数共32学时,2学分。教学8周,每周4学时。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1、配合教育部推行的游泳技能教学,提升学生游泳能力,掌握一门生活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治学、求真务实、坚忍不拔的品格。

2、使学生掌握游泳基本理论知识和游泳技术,以及游泳的教学法,游泳竞赛和规则,游泳锻炼及游泳场馆管理等基础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提高学生的游泳欣赏水平。

?3、通过游泳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游泳运动的意义和掌握游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并能全面地了解游泳竞赛等组织、裁判方法与规则;重点掌握蛙泳(包括转身和出发)规范技术及教法,初步掌握爬泳技术,学习潜深、潜远、踩水和拖带等实用游泳技术,使之具有胜任游泳初级教学的能力。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具备游泳教学、游泳活动组织、游泳锻炼指导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5、通过学习取得三级游泳裁判资格和初级救生员资格证书。

6、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和刻苦练习的精神,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开展学术性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专业情感,使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高级人才。

?(三)、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严格依据《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技术部分以蛙泳教学为重点;在技能部分以培养学生游泳课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为重点。

(四)、教学基本情况

1、教学对象:广州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一年级男女生(按医生处方不能游泳的除外)

2、教学场地:广州体育学院游泳西馆

?? 3、任课教师:广州体育学院游泳专业教师

?? 4、教学实践安排:时间:周二上午第三、四节课?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

二、教学计划本文

(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分配

(二)教学内容安排

1、理论部分:游泳运动的特点、分类及意义;游泳起源和发展;中国游泳运动发展,游泳的安全与卫生常识。游泳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介绍水球运动、花样游泳、跳水运动和竞技蹼泳等项目。

2、技术部分: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门性练习;熟悉水性练习;蛙泳技术(包括出发和转身);介绍爬泳技术;实用游泳技术及水上救护技术。

(三)、游泳教学进度计划

1、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开展时间:理论教学——在教学的`第一或第二周进行,用8学时。

第一、泳运动特点与发展概况(2学时):

1、游泳运动的起源和我国古代社会的游泳活动;

2、我国游泳运动的发展;

3、.现代奥运会游泳发展概况;

4、游泳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

第二、泳教学方法(2学时):

1、有关游泳时水的物理特性及流体力学原理;

2、技术分析;

3、游泳教学法与练习方法:

1、游泳教学的特点和教学过程;

2、游泳动作教学的方法和顺序;

3、游泳教学的组织与进行。

学期阶段教学工作计划2

20xx-20xx学年上学期第一阶段,xx小学在遵循教育规律,落实“双减”政策、作业五项管理和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在做好预防疫情的情况下,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方式,聚焦教学质量问题,重点突破新课标引导下的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单元主题教学改革、有效作业设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学业质量监测等初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一、工作目标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现管理增效。

2.新课标引导下的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及课时备课。

3.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理念下,开展单元主题教学活动。

4.加强有效作业设计,提升师生素养。

5.学业质量监测。

二、工作措施

(一)精细常规,求规范要质量。

1.备课

学校的备课思路是:新课标引导下,集体备课形成共案。集体备课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按照“集中研讨(单元获模块目标)—分工撰写—研讨修订—审查把关”的流程进行。

(1)集中研讨:利校本研训时间,开展备课前集中研讨活动,重点解决教师对新课标引导下教学目标的把握情况。

(2)分工撰写:各学科教研组长根据教师人数,按照小循环的方式分配备课任务,主备教师基于目标导引课堂教学要求,写出教学设计。

(3)研讨修订:在校本研训期间,主备教师展示教学设计(重点阐述设计教案的依据、意图、思路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组内成员充分讨论、交流后形成定稿。

(4)审查把关:集体备课组确定的.教案,由教导处审查后,下发到每位教师作为共案。

(5)40周岁以下的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写详案,40-49周岁的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写简案,50周岁及以上教师在共案的基础上二次修改使用。

(6)减少教师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2.上课

(1)各科严格落实单元主题教学要求,在学校“导学.反思”课堂的引导下,各科教师打造出适合自己教法的课堂。

(2)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规范(具体内容见学校教学常规考核办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

3.听课

(1)校长、分管校长及教导主任带头听推门课,检查任课教师落实目标导引教学要求的情况。

(2)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过关展示活动,县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上示范课活动。

(3)听课重点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教师上课是否备教一致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4.作业布置及批改

(1)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增强作业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

(2)作业布置。作业本每周一次,其中语文作业不能拘泥于作业本,要求布置实践性作业。当天没有课的学科禁止布置书面作业。

(3)作业批改。作业批改要认真、及时。书面(课堂、家庭)作业要做到全收全批全改,并灵活做好批改记录;杜绝不批改作业或让学生代批的现象,不得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

(4)作业评改要规范。作业的批改均用红色笔(毛笔书法作业用毛笔)。凡是教师在学生作业本上写的文字(数字)和有关符号等,均要正确、工整、清楚、规范。

(二)基于单元主题教学理念下,加快课堂改革步伐,初步实现课堂高效。

1.利用教师校本研训时间,认真钻研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开展单元主题教学下集体备课活动,形成上课共案。

2.开展校级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3.开展青年教师课堂过关达标活动(45周岁及以下)。

4.开展推门听课活动。

5.开展师徒结对下同课异构活动。

6.加强数学阅读校本课程开发和以各教研组为团体的师本课程开发。

(三)强化学业质量考核。

学校从学生的书写、理解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及动手能力几个方面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每学期组织4次(按照3:7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40 32827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