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员工手册通用5篇
员工手册旨在明确公司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及福利待遇,以促进良好工作氛围和团队协作,是否能有效提升员工满意度?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公司员工手册通用5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员工手册【第一篇】
出于制定科技政策的需要,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已日益为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所重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是最早系统收集科技统计数据的国际组织,在世界科技统计界处于领先地位,对科技统计的国际标准化和规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oecd的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在组织上有一套机构,并有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指标研究工作,并把科技统计、科技指标与管理决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注意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研究并制定了一整套科技统计手册,为科技统计工作提供了共同遵循的统一标准与规范;
系统地收集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了科技统计数据库;
定期出版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出版物,并充分利用internet信息网传输信息;
为满足制定科技政策对指标的要求,十分重视研究能测独创新以及与知识经济有关的指标;
注意加强与非oecd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为合作、收集非成员国的科技统计数据并建立数据库。
以下对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这些具体情况和特点分别进行简要介绍。
二、组织机构
oecd成立于1961年,其前身是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ec),目前共有29个成员国,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三分之二。oecd的职能主要是研究分析和预测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协调成员国关系,促进成员国合作,�
oecd的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oecd成员国和欧共体各派一位大使级代表组成。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委员会是oecd成员国举行会议和交换信息的机构,由各成员国以及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盟派代表组成,委员会内可设有专家组和工作组。针对不同的领域和议题,oecd共设有200多个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
oecd的日常工作机构是秘书处,设在巴黎oecd总部。秘书处下设司或部,每一个司服务于一个或若干个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组或专家组。秘书处为oecd政府间的交流与协商提供信息和分析材料。为此,收集数据、分析和研究指标就成为秘书处的极为重要的职能和工作。
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主要涉及该组织的科技政策委员会(cstp)和秘书处的科技工业司(dsti)。cstp是oecd的常设委员会,由成员国以及作为观察员会的非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调成员国的科技政策、促进在科技领域内的合作。cstp(以及oecd的工业委员会)服务的工作机构,cstp所需要的科技统计数据、科技指标以及其他信息和分析材料都是dsti提供的。dsti下设的经济分析和统计处(eas)是主要从事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机构。eas的主要工作是:对各成员国和部分非成员国进行r&d调查、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编辑出版科技统计资料;编写科技指标为科技政策委员会提供信息和分析资料;组织专家研究科技统计方法和指标、组织编写各类统计手册和规范。
为了确保科技统计数据和科技指标的可靠性和国际可比性,不断改进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以满足cstp的需求并提高反映科技政策和国家特点的有效性,cstp下设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nesti)。nesti由各成员国以及联合国和观察员国家的代表组成,它是对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建议和协调的机构。eas的有关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的工作计划、各项工作的结果、提交给科技政策委员会的分析材料、科技指标、科技统计的标准与规范等都得经nesti进行检查和审核。该专家组还可以就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工作向cstp提出建议,经批准后由eas具体实施。此外,nesti还可以协调各成员国的科技统计,各成员国和观察员通过各自代表可以交流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也可以组织各成员国有关专家进行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研究。
三、科技统计标准与规范
制定科技统计标准和规范是科技统计的基础性工作,oecd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自1963年以来,oecd相继编撰正式推出了5本手册,按出版时间顺序依次是弗拉斯卡蒂手册、tbp手册、奥斯陆手册、专利手册以及科技人力资源手册,统称为《弗拉斯卡蒂系列手册》。这些手册涉及到科技统计的广泛领域。弗拉斯卡蒂手册和科技人力资源手册是计量投入r&d的资源和投入科技活动的人力资源的标准和规范,奥斯陆手册是计量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标准和规范,而tbp手册和专利手册则是计量科技活动产出(技术国际收支和专利)的标准和规范。从功能上看,弗拉斯卡蒂手册和奥斯陆手册主要是为统计调查而制定的,而其他3本手册则是为从其他已有数据资源获取数据而制定的。
(1)弗拉斯卡蒂手册
1963年正式出版,又称为《为调查研究与发展(r&d)活动所推荐的标准规范》,这是在国际上最早推出的针对r&d统计调查的标准和规范。该手册对研究与发展统计的概念、定义、范围和分类进行了规范。手册出版后,共进行了5次修改和补充,先后增加了许多内容。按照这一手册,oecd成员国从60年代开始就系统地开展了r&d活动的调查,一些非oecd国家也逐步按照此手册实施了本国的r&d活动调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也以该手册为基础,分别在1978年和1979年提出了《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建议案》和《科技活动统计手册》
(2)tbp手册
手册的全称是《收集和说明技术国际收支数据的标准方法建议》,这是oecd组织制定的第一本用于计量科技活动产出的手册,为对国家之间无形技术贸易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该手册由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0年正式出版。
手册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本定义和概念,主要有技术与技术转移、技术的循环及国际技术转移、技术国际收支。第二部分叙述了技术国际收支的界定及其所包含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是数据收集和分析时所采用二种的分类,按转让者的特征分类以及按合同的特征分类。第四部分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第五部分讨论不同国家间或不同时间的技术国际收支数据进行比较时的货币换算和减缩折算及其有关问题。
(3)奥斯陆手册
新技术的开发与扩散是产出增长和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出于反映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制定创新政策的需要,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调查引起了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指导和规范技术创新统计,根据oecd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的建议,在北欧工业发展基金会的合作下,经oecd科技政策委员的认可,于1992年正式推出了技术创新统计手册,即《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采集和解答指南》,
手册从统计的角度对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进行了界定,为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统计制定了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有,创新过程模型、创新费用的测度、创新调查的分类和调查步骤。oecd和欧洲委员会于1997年又推出技术创新手册的修订版。修定后的手册虽然仍采用原有的概念、定义和方法论框架,但是在定义上更为准确,所提供的说明更为广泛,使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和测度从制造业扩大到服务业,此外还采用了最新的国际分类标准。手册出版以来,迅速为大多数oecd成员国作为测度产业创新活动的参改,并在欧共体创新调查(cis)中得到成功的运用,还被�
(4)专利手册
oecd从70年代后期就开始重视利用专利统计数据,为在成员国之间就使用专利数据作为技术指标达成共识并保持国际上的一致性而开始酝酿和起草手册。1992年与1993年在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的年度会议上讨论了手册的初稿,经修改,并由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4年公开发行。
专利手册是继tbp手册和奥斯陆手册之后,又一本集中描述r&d效果和影响指标的手册。手册的主要目的是向希望利用专利统计数据建立科技指标的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工具,从而使所用的方法协调一致。手册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把专利置于一个总体概念框架中,说明专利指标与其他科技指标的关系,使用专利指标的方法论问题,以及专利指标的优点。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专利法律体系,这对于进一步理解反映技术产出的专利指标是非常必要的。第三部分介绍专利的几种分类法和数据库,讨论专利能够提供的技术信息。第四部分讨论专利指标、各种分析思路以及与r&d、科学、创新和经济等各类指标的联系。
(5)科技人力资源手册
该手册为测度和分析科技人力资源提供了标准和规范。这是由oecd和欧洲委员会共同组织制定的,1992年和1993年在oecd的研讨会上进行了讨论,1994年oecd的科技指标国家专家组进行了讨论,修改后,经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批准于1995年正式出版,也称为《堪培拉手册》。
手册给出了科技人力资源的基本定义,并从统计的角度对科技人力资源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提出了科技人力资源存量和流量的模型,为编制和分析流量和存量数据提供了依据,介绍了科技人力资源数据的统计分类及有关定性信息,讨论了收集和编制科技人力资源资料的各种数据来源。
四、数据收集、数据库及统计资料
1.统计数据收集
oecd的科技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对成员国所进行的r&d调查。该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年初向成员国发调查表,各成员国填好后,可以通过邮寄或e-mail向oecd传送数据。调查的内容具体有,r&d支出和r&d人员总量及其分类数据、政府r&d预算拨款、技术国际收支等。
此外,oecd还充分利用其他国际组织的统计资料,经过处理形成科技指标。例如,利用国际上和美国的专利统计资料,通过加工形成一些专利指标,反映科技活动的产出情况。
2.科技统计数据库
oecd的科技统计数据库分两类:第一类是oecd或其它国际机构从成员国收集的数据,其内容主要有r&d数据、技术收集数据和专利数据、技术创新数据库;第二类数据库所保存的是科技指标或经济分析指标的数据。oecd的这些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也是由不同的专业人员建立和维护的。
r&d数据库
该数据库存有oecd成员国的r&d基础数据,主要有:r&d支出与r&d人员总量及其主要结构数据;企业部门、高等教育部门以及私人非营利部门的r&d支出与r&d人员的总量及其结构数据;政府r&d预算拨款(gbaord)及其社会经济目标结构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各成员国进行的r&d调查。
技术国际收支(tbp)数据库
该数据库存有各成员国的技术国际收支总量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对各成员国进行的r&d调查。目前,正在建设技术收支总量及其详细结构的数据库。
专利数据库
建有两个专利数据库。一是关于专利申请指标的数据库,是在wipo提供的专利数据库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个是美国授权并按产业分类的专利指标数据库。
技术创新数据库
才开始着手建立的数据库,存放成员国第二轮(cis-2)技术创新调查数据。
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msti)
该数据库是由最常使用的科技指标数据组成,共有89个指标、29个成员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有70个指标为r&d指标,另19个指标为科技活动的产出和影响指标,即专利、技术国际收支以及r&d密集产业的进出口贸易。r&d指标主要是全国以及企业、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的r&d支出和r&d人员,r&d支出中包括不变价增长率,购买力平价的比值以及r&d与gdp或工业增长值的比。
企业部门r&d支出分析用数据库(anberd)与r&d研究人员分析用数据库(anrse)
这两个数据库为分析人员提供企业部门r&d支出和r&d研究人员按行业分类的数据。由于采用估值技术对缺损数据进行了处理,这两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在时间进程上都是完整的,具有国际可比性,便于进行对比和分析。anberd数据库存有r&d支出最大的15个国家的企业部门r&d支出的详细数据,anrse数据库存有oecd 7个主要成员国的企业部门r&d研究人员的详细数据。
3.统计数据出版物
oecd的统计数据以文学和电子版本形式定期出版,此外科技指标专家组的各成员国专家经秘书处许可还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查阅部分统计数据。
基本科技统计数据(bsts)
每两年出版一本,刊登有29个成员国的r&d、科技活动产出、专利申请和技术国际收支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来自oecd的r&d数据库。oecd的另一本出版物“主要科技指标(msti)”中的指标值就是基于这些基本数据计算出的。该出版物的电子版本每年第4季度发表,并含有1981年以来的数据,在oecd的网站上也可以查阅其中部分数据。
主要科技指标(msti)
每年出版两次(分别于6月与12月),刊登了29个成员国投入r&d的资源及产出指标,即r&d、专利、技术国际收支、r&d密集产业的外贸方面的指标,以及用于计算这些指标的经济指标数据,这些指标可以进行国际对比。该出版物的电子版本可以从oecd的网站查阅。
工业研究与发展
该出版物包括有oecd 15个最大的r&d投入国家企业部门r&d经费按行业分布的详细数据,以及7个经济发达国家的r&d研究人员的详细数据。这些数据来自anberd和anrse数据库。这些数据还以电子版本形式出版,在oecd网站上也可以查到。
五、科技指标及科技指标出版物
1. 科技指标编写
应用统计数据编写科技指标是经济分析与统计处的重要工作,每两年编写一本。科技指标提交给科技政策委员会,供委员会分析比较各国的科技状况,以及成员国的科技政策研究与分析人员和决策者使用。该处编写科技指标注重为决策服务,坚持创新,具有以下特点:
1. 科技指标从对r&d资源即r&d 投入的描述已逐步发展为把科技和经济紧密融合在一起进行描述和分析的模式。例如oecd 1984年出版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科学技术指标》,就是典型的r&d投入描述模式,以r&d 经费和r&d 人员这两类指标对成员国的r&d 资源总量、变化趋势以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这是典型的r&d投入描述模式。与之相比,1999年出版的《oecd科学技术和产业指标》截然不同。该书共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无形投资、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信息和通讯以及r&d 经费这4各方面选择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第2部分是“全球化的挑战”,从国际贸易、外国投资、技术的国际化、产业r&d 的国际化4个方面选择指标进行描述和分析。第3部分是“经济的表现和竞争力”,从生产铝、单位劳动成本、科技产出以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用指标来分析。
2. 科技指标的编写接收了对科技指标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为使科技指标能更� 例如,上面所提到的1991年出版的《oecd科学技术与产业指标》中的有关对知识经济、无形投资、高技术等都是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3. 为使科技指标能更� 这些变化主要有:增加对各指标的说明,对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要进行解说,并予以说明。
2.科技指标的研究
自1963年《弗拉斯卡蒂手册》出版以来,oecd为开发能测度科技投入活动与产出指标体系作了不懈的努力。从oecd推出的《弗拉斯卡蒂手册系列》可以清楚地看出,科技指标已从当初的r&d资源指标逐步发展为包括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创作以及从专利和技术国际收支反映科技产出的指标体系。
以投入为主体的科技指标体系,长期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它仍然难以描述科技活动的产出、知识的传播与扩散以及创新系统的行为,对政策制定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有限的。为此,1995年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的部长级会议一致同意开发能测度创新行为和与知识经济产出有关的“新科技指标”,并着重强调,应进一步研究科学系统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为评价、监测及制定政策提供数据。对新科技指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10个项目来进行的,它们是:人力资源的流动,基于专利的指标,创新的经济价值,科技系统活动与网络,服务业的科技活动,企业的创新,公司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产业r&d的国际化,政府对创新的支持,信息与通信技术。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取得一些进展,发表了一些研究报告,其中有一些分析结果已被编入1999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工业指标》。然而,在此须要指出的是,要想达到研究新科技指标的预定目标,仍然困难重重,尚需时日。
3.科技指标的主要出版物
科学技术和工业指标
采用最新数据和定量指标,对oecd成员国以及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科学技术和工业的状况及其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每两年出版一本。
知识经济:一组事实和数据
科学技术和工业展望
以定量指标对oecd成员国在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发展趋势以及科学技术和工业领域的一些主题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部长级会议准备的材料,该出版物是科学技术和工业指标的简本,以数据、表格和简要说明为主。
六、与非成员国的合作
近10年来oecd十分重视与非成员国的合作。1990年,oecd成立了经济转型国家合作中心(ceet),1998年ceet又扩大并改名为非成员国合作中心(m),全面负责与非成员国的合作,合作的重点国家是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在m设有中国合作组,专门负责与中国进行合作的立项、预算和计划。
加强与非成员国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方面的合作,帮助这些国家了解、掌握和采用oecd在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是m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近10年来oecd采用了多种合作与交流的形式,其中主要有:进行培训和研讨,组织成员国和非成员国进行交流和学习;接受访问学者在oecd秘书处工作,熟悉和掌握oecd的科技统计和科技指标以及经济分析和统计处和科技指标专家组的工作;协助部分非成员国例如oecd科技工业政策委员会观察成员国以及部分apec国家收集r&d数据;采用oecd的做法对非成员国的科技政策进行评价。
oecd科技工业司的经济分析与统计处与非成员国是在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方面进行合作的具体实施部门,并为此作出了大量的工作。
经济分析与统计处与非成员国的合作
员工手册【第二篇】
关键词ASME规范;质量控制手册;质量保证体系
0.引言
ASME 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由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简称ASME )制定,内容涉及材料、无损检测、特殊工艺(焊接和热处理)以及锅炉与压力容器产品的建造、运行和检验,是世界公认的锅炉与压力容器行业最具权威性的标准。取得ASME U&U2钢印证书,则意味着该企业将有资质和实力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杰出代表,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在世界装备制造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装备中国,立身世界是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一重)承担的光荣使命。早在1997年,一重就顺利的取得ASME U&U2钢印证书,是国内最早持有ASME U&U2 钢印的企业之一,迄今已经设计和制造了40余台ASME规范压力容器产品,出口到印度、伊朗、沙特以及台湾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15年的ASME非核体系运行过程中,一重根据ASME 规范相关要求,结合自身产品类型、生产特点等具体情况,编制了《ASME规范产品(压力容器)质量控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并以手册作为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将其内容和要求贯穿到ASME规范产品从设计到最终出厂的全过程。手册的内容则根据ASME规范的修订和增补,结合历次ASME授权检验机构的年度监察和ASME联检组的换证联建活动中提出的意见,持续更新和完善。
1.一重的ASME规范压力容器产品
产品类型
按用途分类,可以生产所有四类压力容器:反应压力容器(如加氢裂化反应器)、换热压力容器(如管壳式换热器)、分离压力容器(如热/冷高压分离器)和储运压力容器(如球罐)
按质量等级分类,为Ⅲ类压力容器。
按整体结构分�
生产特点
锻焊式压力容器的大型锻件(如筒节,人孔法兰等)由一重总部铸锻钢生产基地提供,在一重大连生产基地(中国一重核电石化事业部,以下简称事业部)进行组焊,而钢板卷焊式压力容器的所有制造过程均在事业部进行。为了便于ASME非核质量体系的维持和运行,由事业部代表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持有ASME U&U2证书和钢印。
在ASME的质量控制体系中,中国一重大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事业部压力容器设计的职能部门,负责压力容器产品的设计工作。
2.一重的ASME质量控制手册
根据ASME规范要求,一重实际在多年来的体系维护经验和在2012年换证中,对手册进行修订时补充增加了一些内容,这些内容在ASME规范中没有明确要求,但一重多年来管理模式已成为一重体系运行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就本次换证联检结束后手册的完整内容进行描述。
针对手册的说明
基于设计和制造属于不同的部门,将ASME规范建议的“权力和职责”部分改写为“授权声明”。并增加“设计控制”部分明确产品设计工作的权力与责任,并针对U和U2产品的区别进行了详细说明。
为了保证手册的准确性和可控性,增加了“手册的控制”部分。
为了便于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增加了“缩略语”部分。
为了确保授权检验师(AI)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增加了“授权检验师”部分。
由于压力容器大部分为我公司派人现场安装(组装),为了保证该工作顺利进行,增加了“现场控制”部分。
手册一共分为17个部分,分别是授权声明、目录、缩略语、手册的控制、组织机构、设计控制、材料控制、检查和检验大纲、不符合项的纠正、焊接控制、无损检测、热处理、测量与试验设备的校准、记录保存、授权检验师、现场控制、样表。
授权声明
这部分内容由事业部总裁进行授权,规定了事业部从事压力容器生产和设计的场所和机构,明确要求严格按照手册进行ASME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控制工作。
目录
这部分内容描述了手册的内容,并明确了各个部分的修改日期和修改号,并明确了体系建立和维护的纲领性文件,手册由质量保证责任工程师编制,质量保证部部长审核,总裁批准。保证了手册的权威性和可控性。
缩略语
基于ASME规范生产的压力容器均为出口产品,为了保证设计、采购、生产、检验等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将经常使用的英文专有名词或首字母缩写进行了汇编,并对其进行了详细解释。
手册的控制
这部分内容明确提出:事业部应该建立并贯彻实施符合ASME规范第Ⅷ卷第1册和第2册对压力容器及其部件在材料、设计、制造、检验、检查、试验、证书标识等方面的全部要求的质量体系。
此外,由于向授权检验师及ASME联检组提供的手册必须为英文版,为了方便公司内部使用,还规定了手册的翻译以及修改和发放要求和操作流程。
组织和机构
这部分提供了一章表明事业部管理、工艺、生产和质量控制等各部门间关系的组织机构图,并在手册的相应章节规定了各部门或人员的责任和权限。
设计控制
这部分通过对用户设计要求(ASME U产品)和用户设计说明书(ASME U2产品)的审查、设计文件的准备、设计文件的修改、设计文件的发放和保管四个方面的内容的规定,旨在对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计算书、设计报告建立控制,以确保与ASME规范第Ⅷ卷第1册和第2册最新版本和增补相符合。
用户设计要求和用户设计说明书的审查
规定了用户设计要求和用户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审核和批准人员资质,特别指出,用户设计说明书(适用于U2)应由一位在压力容器设计上有经验,并且满足规范资质要求的注册职业工程师(RPE)或工程师(PE)认可。
设计文件的准备
规定了设计图纸应至少包括的要求,设计图纸完成后,热处理、无算检测、焊接、机械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等全部专业或者其中一部分应对图纸进行会签。
如果是按照ASME规范第Ⅷ卷第2册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容器,设计部门应该提供包括设计计算书、图纸和疲劳分析(如果要求的话)等内容在内的《制造厂设计报告书》,以表明该产品设计与经RPE/PE认可的用户设计说明书及ASME规范相符合。
设计文件的修改
设计图纸的修改,原图上修改最多不能超过5次。
设计文件的发放和保管
设计文件的发放由专门成立的部门独立进行,文件发放表由档案管理员编制,档案管理责任工程师审查后发放。设计文件由专人进行保管和回收以及新换旧,并建立文件档案。
材料控制
这部分对ASME规范产品材料的采购、验收、保管、发放、代用等方面的控制与管理做出规定。以确保规范产品材料与ASME规范相符。
材料的选择
承压材料应该根据ASME第Ⅷ卷第1或第2分册以及第Ⅱ卷给定的技术规范进行选择。
材料的采购
(1)采购的依据为设计和工艺部门提供的材料请购单和采购说明书。
(2)采购信息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完整的材料技术条件,材料的等级,类型或类别和采用的规范或标准。规范应说明版本号和增补。
b.无损检验,冲击试验,热处理和晶粒度等的补充要求。
c.证书和报告(合格证,材料试验验证报告,材料试验报告)。
d.分包的承压部件为冷成型加工时需要的证书。
e.焊接部件分包商的数据。
f.标识要求。
材料的验收
(1)所有的到厂材料都必须经过验收检查证明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由检查员和检验工程师按材料技术条件、采购说明书、材料订购单和适用的规范卷册的附加要求等进行。
(2)验收检查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a.在表面和棱边处检查有无缺陷。
b.测量尺寸包括厚度。
c.核实所要求的标记包括检查其与材料证书之间的可追踪性。
d.数量、外形。
材料的保管
经过验收合格的材料应在合格区由材料保管员负责保管,确保材料标记完好清晰,并有可靠的防止锈蚀、变质、损坏、混杂、丢失等保护措施。
材料的发放
材料出库时应用附有质量证明书,没有质量证明书或印记不清的材料不许发放,而且使用单位有权拒收。在使用时,由操作者在检查员监督下进行标记移植,以保持材料与原始识别标记间的可追踪性。
材料的代用
材料代用的条件是与原始设计取得一致,采购部门填写材料代用文件,并由设计和工艺部门审核并接受,由总裁做最终决定。
检查和检验大纲
该大纲应该按ASME规范、手册和用户提供的规格书的要求进行编写。检查和检验人员应该根据工艺部门编写的工艺流程图编制检验卡,并提交授权检验师指定检验点并签字认可。检查和检验数据最终编入制造厂数据报告。
不符合项的纠正
不符合项定义和分类
不符合项是指任意一条不满足相关规范规则、手册、图纸、工艺文件及规格书的要求的状况。
不符合项有两种,一种是检验材料和部件时发现的不符合项,另一种是在工序和最终检验时发现的不符合项。
不符合项的处理
(1)原样使用:未经过进一步处理,但有充分的技术理由证明可与原有状态一样。
(2)返修:依照规范的要求,经过进一步处理恢复到原设计状态。
(3)判废:指没有再使用价值与其它物项隔离的状态。
焊接控制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保证所有的焊接工作符合ASME规范第Ⅸ卷及其它有关卷册的要求。
这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焊接工艺规程、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工/焊接操作工的培训和技能评定测试报告等。
无损检测
这部分内容包括ASNE规范产品的无损检测大纲、无损检验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以保证由合格的无损检验人员按ASME规范进行无损检测。
热处理
这部分内容通过对热处理工艺、热处理设备、热处理操作和热处理记录等的描述,保证热处理按照ASME规范和用户要求进行。
测量与试验设备的校准
这部分内容规定了所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应按ASME规范要求进行标定,并保持在特定的精度范围内。
记录保存
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在特定时期内保存、保管有关的规范卷册所要求的MDR和记录。
授权检验师(AI)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保证AI和一重之间保持工作联系,一重应为AI到一重有关各部门的通行提供便利条件,所有的有关文件均应提供给AI,以便其按有关的规范卷册及本手册的要求行使其职责。
一重应该和ASME指定的授权检验机构维持有效的检验服务合同。当一重和该授权检验机构的协议取消,或者指定的授权检验机构发生改变时,都应该通报ASME。
现场控制
这部分内容规定了在一重以外地点进行安装、施工的ASME规范产品的控制责任和控制要求。内容应包括设计控制、材料控制、特殊工艺过程控制、安装和检查控制、文件控制等在内的手册规定的所有内容。
样表
这部分内容是根据ASME规范和一重具体情况,将手册各部分内容规定的具体工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统一,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便于记录的保存和可追溯。
3.结语
员工管理手册【第三篇】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员工培训手册设备设施篇/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标准作业规程目的规范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供配电设备设施良好运行。适用范围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职责设备部主管负责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的实施情况。设备部变配电室组长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管理工作。变配电室值班电工负责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程序要点巡视监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每班巡视两次高压开关柜、变压器,每两小时巡视一次;中班巡视三次配电柜、电容柜,每周巡视一次落地箱、电表箱。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按规定的频次进行检查、巡视、监控,并把每次所到巡视点的时间记录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上。巡视内容:a)变压器油位、油色是否正常,密封处是否漏油,变压器运行是否超温(85℃);b)有无异常响声或气味;c)各种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指示灯是否正常;d)单相、三相电压是否在额定值的±10范围以内,是否超载运行;e)各种接头是否有过热或烧伤痕迹;f)防小动物设施是否完好;g)接地线有无锈蚀或松动;h)各种临时用电接驳情况;i)各种标示牌、标示物是否完好;j)安全用具是否齐全,是否存放于规定位置;k)按时开关管辖区域内内路灯、灯饰或喷水池,及时维修好辖区内路灯。对于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决,处理不了的问题应及时如实地汇报给组长或主管,在组长或主管的协同下加以解决。整改时应严格遵守《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和《供配电设备设施维修保养标准作业规程》的相关规定。异常情况处置。触电处置。发现有人触电时,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保持镇静、保持头脑冷静,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进行紧急抢救。a)拉开电源开关、拔去插头或熔断器:b)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移开电线或用绝缘工具(平口钳、斜口钳等)剪断电线;c)用干燥的衣服或绝缘塑料布垫住,将触电者脱离电源;d)防止触电者在断电后跌倒;e)如果触电者尚未失去知觉,则必须让其保持安静,并立即请医生进行诊治,密切注意其症状变化;f)如果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呼吸尚存,应使其舒适、安静地仰卧,将上衣与裤带放松,使其容易呼吸,若触电者呼吸困难,有抽筋现象,则应积极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送进医院;g)如果触电者的呼吸、脉博及心跳都已停止,此时不能认为其已死亡,应当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到触电者自行呼吸或医生赶到现场救治为止。配电柜自动空气开关跳闸的处置:a)判断跳闸原因(短路或过载);b)查清楚负载种类及分布情况;c)对可疑处逐个检查,确认故障部位或报告组长/主管,请求支援解决;d)如故障已排除应立即恢复供电。变配电房发生火灾按《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处置。变配电房发生水浸时的处置:a)视进水情况,拉下总电源开关或高压开关;b)堵住漏水源;c)如果漏水较大,应立即通知设备部主管,同时尽力阻滞进水;d)漏水源堵住后,应立即排水;e)排干水后,应立即对湿水设备设施进行除湿处理(如用于的干净抹布擦拭、热风吹干、自然通风,更换相关管线等);f)确认湿水已消除(如各绝缘电阻达到规定要求),开机试运行,如无异常情况出现,则可以投入正常运行。“市电”停时,大厦备用发电机应在8~15秒内自动启动(多层住宅应在停电5分钟内启动),提供应急照明。同时,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巡查电梯内有无困人,如有应按《电梯困人救援标准作业规程》实施救援工作。如发电机组为人工操作柴油机组,则由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按《柴油发电机操作标准作业规程》启动供电系统。变配电室管理。非值班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需要进入,须经设备部主管批准,并在值班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机房。机房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机房内应备齐消防器材,并禁止吸烟。每班打扫一次机房的卫生,每周清洁一次机房内和设备设施卫生,做到地面、墙壁、天花板、门窗、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油渍、无锈蚀、无污物,油漆完好,整洁光亮。机房内应当通风良好、光线足够、门窗开启灵活,防小动物设施完好。对机房都应当做到随时上锁,钥匙由当值班电工保管,值班电工不得私自配钥匙。交接班要求。接班人员应准时来接班。接班人员应认真听取交班人员交代,并查看《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检查工具、物品是否齐全,确认无误后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上签名。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交接班:a)上一班运行情况未交代清楚;b)记录不规范、不完整、不清晰;c)机房不干净;d)接班人未到岗;e)事故正在处理中或交班时发生故障,此时应由交班人负责继续处理,接班人协助进行。当值变配电室值班电工应将供配电设备设施的运行数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环境温度、有功用量、无功用量)及运行状况清晰、完整、规范地记录在《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表内。变配电房组长在每月的3号之前将上一个月的记录整理成册后交设备部存档,保存期为2年。记录《供配电设备设施运行日记》。相关支持文件《供配电设备设施安全操作标准作业规程》。《火警、火灾应急处理标准作业规程》。《柴油发电机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柴油发电机运行管理标准作业规程》。
员工管理手册【第四篇】
1煤矿企业概况
同煤集团某煤矿企业始建于1949年,在业内有较好的声誉,获得多项荣誉奖项。该矿经历60多年的发展历程,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性,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在2013年,该矿加强煤炭安全管理力度,并采取一系列措施落实煤矿安全管理[1]。
2人员管理要素分析
煤矿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非常大,该矿进行煤矿安全管理、非常重视人员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该矿在每个星期三都会开展安全学习活动。在安全学习会议的开始阶段,由矿领导和高级管理人员对煤矿安全知识进行重点讲述,并将煤矿安全事故的案例进行引用,对煤矿生产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潜在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管理人员遵循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自我保护,认真地进行煤矿工作[2]。�
(2)对员工进行培训。该矿对员工进行培训,坚持“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的原则,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员工进行培训。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案例的分析、对相关问题解决措施的讲解、工作经验的传授,使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工作类型的工作人员采取相适应的培训方式,进行针对性地培训。通过“干部上讲台,培训到现场”,有效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并在多项比赛中赢得荣誉。该矿实行“三违”人员复岗流程培训教育,对不规范行为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成10大类248条,对每个月最严重的违�
(3)成立检查小组,对员工进行监督管理。该矿对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将矿区分为六条线路,成立检查小组,检查小组的成员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由矿井领导带队,每两天对矿井进行全面的检查,控制矿井安全隐患。该煤矿企业组织一周安全主题隐患排查,在一周的每一天对矿井进行不同的检查,周一对机电隐患进行排查,周二排查“一通三防”安全隐患,周三全面检查矿井安全,周四排查采、掘、运安全隐患,周五排查地测防治水的安全隐患,周六由矿区的组长进行自检,周日由矿区的书记进行自检。
3设备管理要素分析
管理采掘工作面设施
该矿在进行采掘工作的时候,一般采用柔性网转载机全封闭装置,将脚踏板和防护网安装在泵站的列车处,并安装了语音提示系统和预警装置。该矿采用双基建设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对各项工作程序按照规范标准进行严格执行,进行编码、定置、标识、信息、项目、流程、看板、模式、准入的九项管理,将设备管理与技术管理结合起来,如在进行巷道过切眼和断层的时候,工作人员利用公式法、类比法对巷道的断面大小、护网技术参数等进行核算,使材料得到合理利用,使“一梁三锚”转变为W型250钢带支护[4]。
管理辅助运输设施
该矿的作业点非常多,覆盖面广,有17个运料作业点和3个运人作业点,运料和运人的战线长度有17529m,运输车辆每天有130辆。为提高运输安全,该矿对运输战线进行整治,如对西部1136大巷轨道变形进行整治,对道木和道岔损坏的3000m进行整治,使西部辅助运输系统更加完善,并在303盘区增加设置3组阻车器和挡车栏,更换4组道岔,将视频通信系统安装在盘区大巷和综采面顺槽,保证辅助运输的安全。
管理通风设施
通风设施对煤矿安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该矿将通风设施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对密闭设施的设计、建档、施工、验收各个流程进行严格的把关,避免施工出现刨槽不够深,墙体出现空洞等问题。为提高通风设施的运行,安装自动洒水装置、风水联动装置等来进行防尘,并定期冲洗巷道,控制煤体注水、除尘风机的使用。
管理机电设施
该矿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主要通过对项目管理进行定期检查,遵循“常规检修、订单检修和主体检修”的原则,做到每天、每周、每月进行检查,矿井各级领导带队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对矿井员工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提高机电设备的利用率;及时淘汰和更新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将各种新设备、新工艺应用进来,如综合自动化远程监控设备,合理的控制机电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保证矿井的安全。
4制度管理要素分析
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管理
该矿对原有的各项制度进行分类整理,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改进和完善各项制度,编制了十一本管理手册,即《一通三防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测防治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采煤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掘进专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辅助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应急救援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职业卫生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调度信息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地面设施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手册》。以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使程序化管理制度更加标准。
制定风险预控体系
该矿以习主席的安全管理高标准、严要求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相关法规制度,制定风险防控体系,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改进,预防煤矿安全事故。
5结束语
对安全管理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使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工作,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有效地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为煤矿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员工手册【第五篇】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系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设计局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共同策划并组织各大设计研究院编写的科技类工具书。1986年、2000年分别出版了第一版和第二版,并曾于1988年获得全国科技图书一等奖。自出版以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在给水排水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行业内最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设计手册。
作为图书板块的核心产品之一,科技工具书对出版社的板块品牌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家科技出版社在各自的领域出版了一批代表其品牌特色的优秀工具书,为出版社赢得了口碑和效益。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严峻的今天,出版社尤为重视其品牌工具书的修订。作为本书的第三版,编辑团队在修订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供业界参考。
根据需求把握修订时机
编辑岗位,要求我们对于行业的需求有敏锐的洞察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国外先进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的引进,大批面向工程应用的科研成果在实际中推广。作为行业编辑,我们了解到,给水排水设计从内容到理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和空前的发展。行业对大量的给水排水工程标准、规范进行了全面或局部的修订,在内容深度和广度方面拓展了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新的内容。与此同时,《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出版已过10年,其知识内容已显陈旧、设计理念已显落后。在这些背景下,《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无论是设计方法还是设计内容,都亟需修改、补充和调整。为此,我们计划开展《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的修订工作,以更好地满足广大工程设计者的需求。
从2010年开始,我社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正式列为“社重点图书”,修订工作正式展开。作为《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责任编辑,我们开展了针对修订工作的调研活动,对象分别是给水排水行业的设计院、水厂、协会、院校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高校师生。调研的形式有座谈会、问卷调查等。为了使调研结果更加准确,我们将调研的地点分成华北、华南、西北、西南等地域。座谈和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的使用情况;第二版中的哪些内容在设计理念和方法上需要更新,哪些内容需要保留;在实际工作中,哪些关键参数在手册里查不到,需补充;先进水处理技术和工艺在国内的应用如何。
经过调研,我们确定了修订的基本方向:本次修订保持整套手册原有的依据工程设计内容而划分的框架结构,重点更新书中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内�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修订的原则确定后,我们开始着手建设著译者队伍。这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修订的另一关键问题。当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出版时尚属计划经济时期,主编单位对于写书抱有很大的热情;而如今《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修订已是市场经济时期,国内知名的大型市政设计院,虽然对资源配置、进度质量控制以及内容的先进性能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但这些单位平时的设计任务十分繁重,且数十家主编单位,参编人员有百余名,主编单位负责人大多年事已高,已不适宜参与第三版的修订,必须补充或更换新的负责人。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编写队伍的建立有以下两方面的难点:一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各分册的主编多为经验丰富的一线设计人员,他们有多年的设计经验,常年专注于生产一线,对于专业知识的把握准确到位,但他们不精于语言组织与表达,对于新国标、新规范要求的严谨性认识不足,写作能力不强。基于以上特点,我们在编辑加工上要多下功夫,帮助作者完善不足,提高书稿质量。二是如何调动主编单位和编写人员的积极性也成了一大难点。《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修订是一件既费时又辛苦的工作,修改统稿的工作量巨大,需要占用编写人员大量的业余时间,但是出版社支付的稿费是有限的,如何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是一大难题。为此,我们多次请示了上级主管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在司领导的鼎力支持和协调下,我们和主编单位达成了为行业奉献、传承经典、及时推出《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的一致目标。
版本出新确保双重效益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修订采用出版社组织、主编单位负责的形式。由于各主编单位分布全国各地,日常设计任务繁重,定期召开整套《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审稿会难度极大,所以我们采取了分别与各分册主编单位负责人联系沟通的形式。在明确修订思路并与作者达成编写理念共识的基础上,我充分发挥多年来编辑工作的经验,从各分册的特色和整体框架,到修订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针对《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篇幅大、层次多、图表复杂的情况,我们编写了针对性的“作者参考”,其中包括标题层次、表格编排、图片编排、公式编排、例题编排、参考文献编排、标准规范写法、正斜体要求等,方便作者编写使用。
来稿后,我首先对书稿中不符合交稿要求的内容和个别没能很好体现编写特点的问题与作者沟通,发挥作者的专业优势,保证书稿内容特点贯穿始终。其次,就个别清晰度不够的图片,待作者调整完后替换原有内容。再次,在书稿的具体编辑工作中,着重处理了一些突出问题:
1.专业术语的统一与规范
给水排水专业术语的统一和规范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编辑加工的一个大问题。为规范用语,在本次修订过程中,书稿中的术语参照《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的规定执行。例如,在书稿中,有时称为储水、储气、储泥,有时称为贮水、贮气、贮泥,根据《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统一用“储”。
2.根据最新国家标准要求修改相关内容
给排水行业大多都是以规范作为标准,所有设计和施工等都有章可依,所以规范的正确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编辑过程别注意了规范的查询和整理,一些已经废止的规范及规范相关的内容,请作者一一作了确认,确保《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严谨性。
来稿后,我社高度重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的修订,为确保出版质量,我社挑选了有丰富经验、设计能力突出的人员担任书稿的加工和整体设计,对图书严把质量关。此外,每本图书后都贴有网上增值服务标,一书一码,读者凭ID、SN号可享受免费网络增值服务,增值服务内容包括标准规范更新信息、新技术介绍、给水排水类相关图书简介、读者反馈及问题解答等,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
此外,为扩大新版手册的影响力度,我们将修订情况在相关的专业网站上,同时向营销部门提供书讯。我们还利用参加专业会议的机会,向业内专家、设计院总工、专业院校教师介绍了《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修订的情况和推出时间。
在各主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修订编写任务圆满完成。《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三版自出版以来,反响很好,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专业读者对这次改版给予了肯定,对给水排水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继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持了业内最具指导性和权威性的设计手册的品牌地位。
上一篇:实用公司员工手册【范例5篇】
下一篇:实用员工手册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