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宣传 高校宣传策划方案(实例)精编5篇
【导言】此例“高校宣传 高校宣传策划方案(实例)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校宣传工作要点1
关键词: 平行志愿 高校招生宣传 调查分析 招生宣传策略
招生宣传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生源的竞争日趋激烈,招生宣传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生源的质量高低,而生源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低乃至高校能否可持续发展。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各省陆续推进实施平行志愿投档方式,由过去“志愿优先”调整为“分数优先”,对减少高分考生落榜、避免高校生源大小年、提高院校投档满足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对于促进考生与学校之间的权利对等、教育公平、稳定高校生源质量等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平行志愿的实施对地方高校来说,带来的挑战却明显大于机遇:高分一志愿考生大量减少、优质生源大批流失等都直接影响了这类学校的生源质量,并继续强化了这些学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的弱势格局。因此,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分析平行志愿背景下影响考生志愿填报的因素、信息获取的途径、易于接受的宣传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招生宣传策略,为进一步提高招生宣传工作水平提供依据。
1.调查分析方法
对浙江师范大学2010级新生作网络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有效问卷227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问卷调查考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考生基本情况构成比
2.结果与分析
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分析。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影响考生志愿填高校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①办学实力(%)>②毕业生就业率(%)>③专业设置(%)>④学校声誉(%)>⑤教学设施(%)>⑥校园环境(%)>⑦学校类型(%)>⑧转专业政策(%)>⑨奖助学金(%)>⑩地理位置(%)。这说明考生在选择高校时重点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实力、专业设置,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大看重转专业政策、奖助学金等。通常我们认为对高校招生影响很大的“地理位置”在本次调查中排名却相对靠后,我们认为这与调查样本有关,我们的调查对象均为被我校录取的新生,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认可了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实际上地理位置在考生志愿填报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以浙江省为例,从近几年投档情况看,从省会城市杭州的高校各批次投档分数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与非省会城市高校差距逐渐拉大的现象中不难看出地理位置优势对考生志愿填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表2 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重要性程度(“非常重要”选项的比例)
对考生影响最大、宣传最有效的招生宣传媒介(途径)。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对考生影响最大的、宣传最有效招生宣传媒介(途径)依次是:①网络(%)>②电话咨询、班主任及亲友咨询(%)>③刊物杂志(%)>④电视(%)>⑤报纸(%)>⑥现场咨询会(%)。可见,网络在招生宣传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
表3 对考生影响最大、宣传最有效的招生宣传媒介(途径)
在分项调查中,网络方面考生最关注的是学校招生网(%),其次是浙江教育考试网(%),这说明考生通过院校招生网获取信息的意识越来越强,招生网已经逐渐成为考生获取招生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而浙江教育考试网作为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主办的全省官方招生信息网站,其权威性受到了考生的充分认可,而且它也是考生查询高考成绩与录取结果的唯一网络平台,对考生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广泛的。此外,电话咨询、班主任及亲友咨询方面,考生通过拨打学校招生咨询热线的比例最高;刊物杂志方面考生接触最多的是省教育考试院编的《招生计划》;电视方面以省台覆盖面最广;现场咨询会方面考生则比较倾向于学校派到各个中学的现场咨询点。
从分项分析结果来看,在招生宣传中要突出针对性,充分发挥主要途径(媒介)和同类途径(媒介)中的重点途径(媒介)的作用;尤其是要重视网络在招生宣传中的重要作用,要继续 加大对招生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为考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和服务;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展招生宣传,发挥考生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要重视电话咨询、在线答疑等点对点的招生咨询工作。
考生最想从招生宣传资料中获得的各种信息。见表4,结果显示,考生最想了解的信息依次为学科专业情况(%)、就业情况(%)、师资力量(%)、招生计划(%)、学校概况(%)、历年录取情况(%)、校园文化(%)和硕士点情况(%),可见考生对专业和就业信息的需求明显高于对其它信息的需求。
表4 考生最想从招生宣传资料中获得的信息
考生对高校派到中学的招生宣传咨询人员的作用的评价。在5点量表中,调查考生的作答均值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说明考生对派到各中学的招生宣传咨询队伍开展现场咨询还是比较认可的,对考生的志愿填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咨询人员的总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要精心选拔、培训一批素质高、相对较稳定的优秀咨询人员队伍。
第一志愿填报率情况。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平行志愿的深入实施,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比例在逐年下降,从被访者基本信息中发现2010年我校新生第一志愿率仅为%(2009年为%,2008年为60%)。不难看出,平行志愿的实施,对在办学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的地方高校来说,生源质量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如分数高的考生往往会以较靠前的志愿冲击一些名牌大学,而将地方高校列为“稳一稳”、甚至“保一保”的院校,从而使地方高校高分考生流失、进档考生分数呈现扁平化趋势。这种趋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地方高校办学过程中业已树立起的品牌形象,从而影响下一年的招生。更为严峻的是,一旦这种局面得不到有效改变,平行志愿填报方式就会因“马太效应”继续强化这些学校的弱势格局。
3.平行志愿背景下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探讨
平行志愿投档办法的实施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招生及招生宣传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全新的挑战,因此,及时调整招生宣传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本次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招生宣传策略,增强招生宣传效果。
整体包装策略。招生宣传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是整个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生源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到学校生源质量、教育质量、人才质量和办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工作全局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全校上下必须统一思想,树立全校参与招生宣传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学校整体形象设计与宣传,通过对学校文化传统、发展成就、学科专业特色、名师名家、知名校友等宣传资源进行充分挖掘、精心策划和整体包装,正确把握考生和家长的心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号召力。
宣传内容策略。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考生最关心的是学校的学科专业、就业信息、招生计划等,而我们的招生宣传材料往往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选择招生宣传内容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凸显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学科专业优势、人才培养质量特色和就业前景分析,增强宣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要从考生及家长的实际需求和困惑出发来安排设计招生宣传内容,既为家长和考生提供真实、准确、全面的政策与专业信息,又能恰当地引导考生正确评判高校和专业,以减少填报志愿的盲从性。
宣传对象策略。招生宣传的主要对象首先是广大考生,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他们志愿填报有着重要影响的父母、亲友、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等。实践表明,中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学生填报志愿时往往起着导向作用。我们可以在各中学聘请部分校长或教师担任学校招生宣传联络员,通过他们把学校招生信息传播给考生。平时要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建立生源基地,通过“送优秀学子报告会进中学”、向中学寄发喜报等形式,让中学领导和师生更多地了解高校,从而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
宣传媒介策略。要充分利用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按照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选择媒体进行招生宣传,深入分析各种媒介的优势、特点和覆盖面,深入分析招生宣传的目的和目标受众的需求,合理选择媒介,从而实现最佳的宣传效果。通过调查发现,网络以其随时访问、双向交互、多媒体展示等优点在招生宣传中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招生宣传的理想工具,要重点加强以招生网为主要平台、QQ、飞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为有效补充的全方位、立体化招生宣传平台。另外,省教育考试院下发的招生计划书籍(考生人手一册)也是考生认识和了解高校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以各省市发行的招生杂志为媒体进行宣传的力度。
宣传时机策略。目前招生宣传工作最大的弊端,就是绝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高考前后很短一段时间内向考生传递大量的招生信息。事实上,面临决定一生重大转折的高考,考生本来压力就很大,密集的招生宣传材料不仅增加了考生的心理压力,而且很容易使考生、家长陷入“数据过剩、信息危机”的矛盾当中,宣传效果十分有限。因此,要把招生宣传融入到日常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全员、全过程”。在时机策略选择上,要坚持常规宣传、重点时机宣传与节假日宣传相结合的原则。平时要通过各种传播媒体积极宣传学校,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度、知名度;临近高考前一两个月是招生宣传的“黄金时期”,应集中人力做好宣传。高考后,填报志愿前,是做好招生宣传工作的最后冲刺时期,通过组织“教师+优秀学生骨干”百人咨询团赴各中学开展招生宣传咨询,学校开通招生咨询电话等全力做好招生宣传咨询工作;此外,通过五一、暑假、国庆、寒假等假期组织生源回母校开展招生宣传活动,让考生、考生家长及考生所在中学真切感受到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与魅力所在。
宣传队伍策略。招生宣传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舆论性工作,招生宣传人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招生宣传的效果,因此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覆盖面广、专兼职结合的招生宣传队伍。要把那些人脉广、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教工吸收到招生宣传队伍中来,固定区域,长期地与相关中学进行联系;要充分发挥校友(尤其是知名校友)的辐射影响效应,通过他们在社会、行业中的影响来开展招生宣传;还要充分利用优秀在校生资源,让他们回到母校“现身说法”开展招生宣传。此外,要通过各种形式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与指导,使他们准确掌握招生信息和学校各专业的相关情况,熟悉招生政策和志愿填报技巧,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自我形象做好招生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桑东平,姚丰华。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原则及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
[2]周宗诚,周宏弟,雷静。关于进一步改进我校招生宣传工作的调查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4).
[3]袁晖,程石,许旷宇,雷军。川北医学院招生宣传工作的调查与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
[4]朱毅峰。平行志愿背景下地方高校招生宣传策略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5]陈天云。高校招生宣传实施策略初探[J].管理观察,2008,(6).
高校推广宣传范文2
学校推广普通话活动总结范文
我校从开学以来,从上课、下课、活动中的交流等方面引导师生广泛推广普通话,将此项活动不断引深,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组织领导。
为了使全国“第xx届推广普通话活动”深入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贺耐石同志为组长,经全体教职工为组员的“推广普通话”活动领导小组,使我校“推广普通话”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使“推广普通话”活动得到了有力开展。
二、加强了业务学习。
在活动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应的普通话基础知识,使我校全体师生对普通话有了新的理解、体会、认识和应用,积极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我校各班积极组织了普通话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活动,积极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相应的普通话基础知识,在我校掀起了一股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高潮。
四、利用推广普通话时机,进行大力宣传。
全校师生形成了使用普通话的良好氛围。组织师生做宣传,搞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对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校园有“推广普通话,沟通你我他”的大幅标语,创造了普及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进一步提高了全校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形成了在多种交际场合说普通话的良好风气。
五、走进课堂,会说会讲。
为了使普通话在我校扎根,学校安排各班主任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深入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在全校范围内,倡导普通话,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普通话。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和安排,使我校推广普通话氛围日渐浓厚,推广普通话成果日渐丰富。
一系列的活动,使我校师生意识到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养成了说普通话的好习惯。
学校推广普通话活动总结范文
20XX年X月XX日至XX日是第XX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根据XX县教育局进修校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大力宣传,广泛动员,以“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第XX届全国推普周活动的领导,学校成立了推广普通话宣传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校长张国兵担任,成员有各班班主任。
2、制定周密活动方案。为做好推普工作,依据教育局进修校文件精神,围绕本届推普周主题“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如何组织开展宣传周宣传活动做了周密的策划,制定工作方案,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师生动员,营造氛围。为了使我校第XX届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实有效。在本届宣传周来临之际,首先,学校举行了师生动员大会,进行全员推普总动员,一方面利用升旗活动说明推普工作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让全体师生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营造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为主体的和谐语言生活。同时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倡议,号召全校师生积极说普通话、用规范字,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不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素质和人文素养,齐心协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广泛宣传,深入推广。宣传周期间,学校利用教学楼前的黑板写标语进行强化宣传,各班利用教室内的版面建立学习栏和展示栏,通过书法展、手抄报对本次成果进行及时展示,增强语言文字法规意识,营造浓厚的推普氛围,激励广大师生学普推普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5、发挥学生在推普中的主体作用,各班级利用班会课,以“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为主题积极开展了系列活动。如121班进行了推普知识讲座、126班进行了普通话诵读比赛等。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有效地进行了推普宣传和教育,广泛地普及了普通话知识,充分调动了学生推普学普的积极性。
6、发挥学校这一教育主阵地的强大作用,让每位学生当自己父母的老师,进入自己的家庭,发挥他们在文化上的优势,对父母的笔记使用文字进行了查错、纠错,对父母讲话中发音不准部分进行校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
7、教师积极参与,讲课要用普通话,写字要写规范字,并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进行考核,全体教师极为慎重,效果极为明显。
存在问题及措施:
1、个别师生对此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有待于对其进行教育,帮其提高认识,激励其参与的积极性。
高校宣传工作要点3
关键词 群众路线;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关系;相辅相成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事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助力高校事业全面有效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广大师生中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扩大影响,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只有坚持依靠群众,才能有效巩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阵地作用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文学家孔子是致力于思想文化宣传的杰出代表。他在山乡集市中广开庠序,从布衣村野中遍收门徒,在群众中广泛宣扬自己的仁爱思想、儒家文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宣传要立足基层,深入群众。 抗日战争中,等领导人能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思想宣传和深入的政治动员,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古到今的历史经验看,只要选择了符合历史规律和现实需求的宣传方针,深入人民群众,开展细致有效的思想工作,就会取得成功。
在思想认识方面,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以“党建促校建”,加强理论武装、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政治保障;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求真务实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校内外宣传、大学文化建设等主要工作;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邓小平曾经说:“思想宣传阵地,先进思想不去占领,落后思想就必然去占领。”高校要充分发挥理论学习的学风引领作用,摒弃不重视理论学习的错误倾向及不重视实际、遇到问题生搬硬套的错误倾向。思想上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行动上紧跟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内容上围绕社会热点、国际形势、学校重点工作、高水平的报告等引领广大师生思想,利用“顶层设计宣传、高端引领思想、丰富内涵文化”的思路,有效巩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阵地作用。
二、只有密切联系群众,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
有效发挥宣传思想文化的教育功能,积极引导大众舆论,发动群众深刻剖析,自觉抵御不良思想的侵害,才能达到用思想武装群众的作用。从工作性质来看,高校文化建设是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与办学特色的表现。首先,坚定地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向师生宣传学校的发展目标、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使师生认识到关注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就是关心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从群众利益即师生的利益出发,把学校发展的利益与师生的现实利益结合起来,发动师生群众自觉参与到高校建设中来。
宣传工作要紧紧依托师生,发动师生,用坦诚的态度、先进的思想、榜样的力量鼓舞师生,使师生自愿参与到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校貌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心,以自身特色大学文化构建为模式,完善具有高校特点并富有时代特征的学校文化。
三、只有热忱服务群众,才能切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服务宗旨
曾说过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高校应以服务为中心,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聊城东昌府区提出群众路线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总抓手,并指出服务群众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向灵魂。所以,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把为了师生、服务师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在深入实际、贴近师生的实践过程中反映实际、反映问题,在了解师生、引导师生的过程中服务师生、教育师生;多关注师生身边之事,多聆听师生心声,多开展师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师生的心坎里和生活中,达到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目的。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围绕学校师生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围绕坚持育人为本的重点,深入宣传学校领导的组织引领和示范带头作用,宣传报道部级和省市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实训中心,以及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贡献和进步方面。重视校内外宣传与社会媒体新闻宣传报道的同步化、系统化,打造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专业化、知识化和学术化,切实推进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服务宗旨。
四、只有积极动员群众,才能着力开拓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创造创新
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同所有工作一样,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增加创新因子,从而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
首先,关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创新观念。不做形式创新,不做表面文章,注重观念创新和实际工作创新。重视师生的教育和文化发展成果,打造创建自身特色的文化亮点和品牌,创新工作观念。其次,关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载体创新。具体包括:阵地建设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工作内容创新,打造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建设载体新高地。最后,关注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传承创新。要营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氛围,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群体在一定范围内反映出的带有普遍特点的社会心理反映,它体现的是广大群众的思想动态、意见建议和社会情绪等。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更好地凸显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阵地作用、教育功能、服务宗旨及创新创造,就必须坚持群众的观点,按照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为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工作理念来指导工作,使高校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罗平汉,王涛。“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学习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光明日报。2013-12-13.
[2] 张奕。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应有的坚守与创新。教育与职业,
[3] 纪青海。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科学化水平。神州,
高校宣传工作要点4
[关键词]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24-02
一、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应该树立为广大考生及家长服务的理念,同样农林类院校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为广大考生提供可靠的信息和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使广大考生及家长更加充分地了解农林类院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科学的招生宣传,帮助考生理性评定学校;同时也应该将考生自身特点、特长与我国农林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引导考生正确选择,消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从众心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真实有效地进行招生宣传也是农林类院校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在宣传过程中应结合农林类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突出学校的亮点,发挥学校的特色,扭转部分考生对农林类院校的认识误区。
二、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一)招生宣传工作是农林类院校提高生源质量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农林类院校面临严峻的生源竞争形势,积极有效地开展招生宣传,为学校吸引优质生源已经成为农林类院校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有效地开展招生宣传工作也是提高农林类院校生源质量的关键。
(二)招生宣传是家长及学生了解农林类院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渠道
农林类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在招生中存在着更大的难度,这给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生宣传为考生及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招生宣传考生可了解到更多关于农林类院校办学特色、教学成果等方面的信息,进而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选择高校。
(三)招生宣传是提高农林类院校社会声誉的重要途径
农林类院校通过组织实施招生宣传工作,不仅可以帮助学校吸引到优秀的生源,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利用各种媒体、互联网等方式,可以提高社会对学校的关注,让更多的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了解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一支业务精干、稳定的招生宣传队伍
招生宣传工作既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极为辛苦的工作,因此在组织开展招生宣传过程中,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知专业、有责任心、肯吃苦的招生宣传人员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招生宣传形式简单
招生宣传工作形式简单也是制约宣传效果的问题之一。多数农林类院校在组织实施招生宣传过程中形式就过于简单,主要是通过学校招生宣传人员深入全国各个省份与当地中学面对面交流,并通过宣传册、海报、学校宣传片及科普知识报告等形式开展招生宣传,这种形式虽然会给生源地区中学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但与考生及家长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少(缺少灵活性),没有很好地利用当前形势下丰富的传媒手段,制约着招生宣传工作效果。
(三)招生宣传经费有限
招生宣传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而当前形式下物价上涨较快,很多农林类院校用于招生宣传的经费已不能满足招生宣传工作的要求。国内多数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做一期广告的费用就将近1万元,各省招办提供的有偿宣传途径也需要几千元,生源省份较多的农林类院校,所制定的差旅经费标准也无法保证招生宣传工作扎实地开展,此外招生宣传材料的印制和寄送也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支出,因此在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过程中增加经费投入已经迫在眉睫。
(五)对招生宣传认识不足
多数人会将招生宣传工作定义为招生办公室的工作范畴,其实从广义上讲,招生宣传工作是整个学校的事情,尤其是在农林类院校中,需要更多的农林类专业一线的科研人员为招生宣传工作服务,因为这些人员在农林类专业方面有一定的权威性,对专业发展、专业的前景都非常熟悉。在学校整体层面上提高对招生宣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招生宣传工作也就自然而然地简单化了。
四、全方位、高效率推进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
(一)建立一支稳定的招生宣传队伍
结合农林类院校实际情况,充分依托和发挥在校教职工的人脉资源优势,建立一支人员稳定、积极负责的招生宣传队伍,加强对招生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学校整体情况和招生政策的熟知程度,确保整个招生宣传队伍的组织性、纪律性,充分发挥农林类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推进招生宣传工作,加强农林类院校对优质生源吸引的力度和效果。
(二)充分发挥农林类院校优势,依照农林类院校办学特色开展招生宣传
做好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改变学生、教师、家长的传统观念和认知,就应该立足农林类院校办学特色,充分发挥农林类院校的优势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明确招生宣传的对象
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除了要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还应该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宣传。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招生情况,对生源较为集中的地区重点进行宣传,还应该根据学校历年录取分数,确定招生宣传对象的主体,最后应该参照各地高中具体情况划分重点学校深入开展招生宣传。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招生宣传活动
1.充分发挥在校大学生的示范作用
积极开展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活动,组织在校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回访母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农林类院校的办学特色、招生政策、学校环境等内容利用多媒体影像和文字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加大力度寄送在校优秀学生喜报,树立良好典型,进行宣传。
2.积极开展校园开放日和夏令营活动
组织开展校园开放日和夏令营活动是高校争取优质生源提高招生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农林类院校更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为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了解的平台。积极开展校园开放日和夏令营活动,邀请考生和考生家长实地参观校园,选拔优秀的在校大学生担任志愿者,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考生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招生政策、学校环境以及在校生活感悟,使广大考生及家长更加充分地了解农林类院校,消除报考顾虑,增强填报志愿的信心。
3.合理利用新媒介
充分了解当下考生群体使用频率较高的媒介方式,合理利用,增强招生宣传的技巧性。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2012年新生通过以下方式了解到学校:选择“自己通过网络搜索”的占%;选择“媒体报道”的占%;选择“高考咨询会”的占%;选择“老师介绍”的占%;选择“亲戚朋友介绍”的占%。(以上项目都是多选)因此,农林类院校的招生宣传更应该多样化并确保宣传效应,要在考生经常了解的主流媒体和网络工具上加强宣传,扩大宣传效应。
4.建立优秀生源基地
农林类院校在招生宣传工作进程中应多方面加强与中学的联系,与录取和填报志愿学生较多的中学签订协议,建立优秀生源基地,明确双方义务,加强合作。每年定期举办中学校长联谊会,搭建农林类院校与中学之间相互了解的平台,形成多赢的局面,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
五、加强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研究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源竞争将更加激烈,招生宣传在农林类院校招生工作中的地位也将更加突出,围绕招生宣传开展的调查研究必将成为农林院校制定招生宣传政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农林类院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研究,可以充分了解农林类院校的生源情况,制定合理的招生宣传计划,为农林类院校开展招生宣传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同时还能及时发现问题,促进招生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农林类院校的招生宣传机制,才能看到宣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晔。“三位一体”操作构想在高校招生宣传工作中的功能探讨[J].文教资料,2012,(7).
[2]郑超美。做好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3]张向军。生源竞争与高校招生宣传的原则及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高校宣传策划方案5
一、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营养改善计划宣传工作领导小组
我校成立了以周书朝校长为组长、王小强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有主管学校卫生工作的余胜宏、学生灶监管人员王鹏飞、学校会计王银飞以及各班主任和健康课教师。领导小组按照指导、安排、落实、督促、检查、再完善的工作思路,按预定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层层落实、逐步推进,因而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争宣传”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做好社会宣传活动
党的好政策,我们不但要不折不扣的落实好,还要为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宣传好,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推进我们的工作,使好政策取得好的社会效果。
1.以校园为阵地,在校园内大力宣传
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对象是学生,我们以学生、教师为对象、以校园为阵地,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大力宣传。
.活动开始之初,我校召开了全体师生大会,校长周书朝在大会上作了《落实营养计划,强健学生体魄》的讲话,副校长王小强就营养改善计划宣传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和明确要求。
.宣传月活动期间,我校每班共召开3次主题班会和1次主题实践活动,并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2次感恩教育,三次主题班会分别以“我们的营养改善计划”、“营养与健康”、“强健体质快乐学习”为主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大胆发言。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主题是“我们在党的关爱下成长”。这些活动,都使学生对营养改善计划相关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层次的认识,知道了营养改善计划的操作流程和资金使用情况,使他们在心灵上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回报。
.充分利用校内宣传工具和宣传手段。利用校园广播,在放学时反复播放相关政策、我校落实情况说明和学生投稿达50余次,在校内悬挂宣传横幅1条,制作展板2面,教师办板报2面,学生办板报6面。
.对食堂管理人员、炊事员进行了3次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明显提高了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以及食堂的管理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卫生、更安全、更营养、更便捷的午餐。
开展了以营养改善计划为主题的征文活动。由领导小组安排、各班主任组织、语文教师指导修改的学生主题的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60多篇,经过筛选,最后确定10篇参加县中小学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举办的征文比赛。这些文章,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学生勤俭节约、心怀感恩、营养膳食、健康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宣传月”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面向社会,广泛宣传,扩大了社会影响。
“宣传月”活动开始之初,学校就印发300余份《致家长一封信》,详细介绍了营养改善计划的相关政策和我校的落实情况,让家长了解了国家政策,了解了营养改善计划在我校的实施情况,了解了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在我校的使用情况,促进了家校互信,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制作1条横幅,书写10余条标语。我们在老312国道沿线醒目位置书写了10余条标语,制作了1条横幅,跨学校门前的312国道悬挂。这些标语和横幅,过往的学生、家长及路人都能看到,从而营造了宣传活动的氛围,扩大了营养改善计划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