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最新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一篇】

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以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美化、净化、亮化为载体,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质量优质化。

三、基本内容。

(一)精神文化:

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教育理念,强化“为成功人生而奋斗”的校训教育,形成“快乐地学习、充实地工作、幸福地生活”的良好校风。要求教师树立“敬业、精业、创业”的教风,形成“勤学、乐学、会学”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五小办成小而精致、富有特色的学校。

1、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2、时间:贯穿于每学期的具体活动时间。

3、实施措施: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3)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4)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负责人:校长。

2、时间:--年2月。

3、实施措施:在学校现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学校在拟定各项规章制度后,经过教师讨论修订后汇编成册予以执行。

(三)课程文化。

1、负责人:教导主任。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注重在学科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发挥良好的作用,重视环境文化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四)师生文化。

1、教师文化:

(1)负责人:工会主席。

(2)时间:--年2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教师服装要整洁、大方、庄重、态度要和蔼可亲,经历充沛,举止适度;当学生向教师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致意,并同时说“你好”;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教师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活动。

2、学生文化: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年2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根据《五小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成立小记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成立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学生活动阵地;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正常化;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气息。

3、师生德育阵地。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规范升国旗程序,搭建师生形象展示平台,莲山课件通过升国旗展示师生形象,把我们优秀的教师展示给同学,把名学生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升国旗作为师生德育阵地的作用,激发爱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五)物质文化:

1、外部环境:

(1)负责人:总务主任。

(2)时间:--年2月。

(3)实施措施:

一是处室标志清晰美观。多媒体室、电脑室、仪器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学校规模虽小,处室齐全。

二是校园内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观,处处体现着教育与文化内涵。《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教室,进入楼梯看到提醒牌、教育牌。如:“桃李春风你追我赶树新风,天真烂漫欢声笑语展风采。”、“上下楼梯请勿拥挤”等。走廊文化让墙壁说话,教学楼走廊张挂名人名言等标语,校园张贴《小学生必背古诗》、《教师行为十不准》、《今天你做到了吗?》、《教师风采》等,校园墙壁体育运动图标。教师办公室张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格言》等。

三是校园净化、美化突出。校园干净、整洁,师生卫生习惯好,在这两个学期教育局对学校开学初工作检查中我校校园环境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四是校园广播音乐铃声,陶冶师生情操,美化学校环境。不同节日,播放不同的音乐铃声。

2、班级阵地: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年2月。

(3)实施措施:提倡班级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环境的布置实现“美化”。后面专栏由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己排版、策划,做到图文并茂,经常更换;前面黑板上方张贴班训、国旗等,让整个教室充满文化气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能育人;黑板一侧张贴课程表、值日小组、一日常规等;扫除工具定点存放。

3、功能室文化:

(1)具体负责:教导主任。

(2)时间:--年2月。

(3)实施措施:结合各功能室特点,布置好主题鲜明的大、相关励志名言;规划好制度;各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精心管理,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组长:校长。

副组长:书记。

成员:校委会成员班主任、音体美教师。

2、制定方案、分步推进。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各班级拟定出文化建设方案报学校批准后,抓好落实。

3、以多元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十分有益。所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

(1)古诗词考级活动。共分8级:1级为背诵1-20首古诗;2级为背诵1-40首;3级为背诵1-60首;4级为背诵1-70首古诗和《三经》选篇;5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经》选篇;6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经》选篇、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7级为背诵规定的15首宋词;8级为背诵规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级考核。基本考核为每一年级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考核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第11周,补测为13周,合格率达50%以上。跨级考核定于第二学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达通过绿为100%。1-4级,7-8级为面试形式,5-6级为笔试形式考核达到80分为过关。通过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古诗文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还使他们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古诗文鉴赏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2)开展读书活动。图书室于每天中午开放,学生借书热情高,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开阔学习视野,充分发挥图书教育功能,同时也让书香工程真正的“香”起来。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校校园生活充满着文化气氛,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不断提高。

4、强化督导、凝练文化。

充分利用制度管理文化建设。班级评比、学生评比。定期更换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研讨会,不断丰富文化内涵。

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群体,必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引导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向高层次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一代新人,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使学校不辜负社会和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二篇】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设计、布置以及班级的教育设施等。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班级环境卫生,要窗明几净,地上没有纸屑,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这需要全班同学长期的努力,要有文明的观念、文明的行为,要持之以恒地与乱丢、乱吐、乱扔等行为作斗争。二是让教室的墙壁“说话”。教室四周的墙壁均可利用,营造出整洁清新、充满美感的浓厚的文化氛围。总之,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良好的班级环境建设会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浸润和熏陶的教育功能。

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作为班级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开发的如何,直接关系到班级能否做到规章合理、纪律严明、管理科学。

班级制度公开化:开学初,班主任应根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己已有的班级管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制定富有本班特色的班规。班规应包含班级成员应共同遵守的各项规定,例如:定期对调座位、卫生责任的划分等等。

班级管理民主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例如:值日班长、值周班委等,使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人人有事情要负责,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使人身居其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爱生尊师,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股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通过“个性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建设:

3、第二学期开学初,进行“个性班级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交流、评比、展示。

4、第二学年初由班级文化建设成绩突出的教师对全体班主任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专题培训”。

通过这样的流程,使我们的“个性班级文化”的创建工作成序列,制度化,内涵不断更新。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三篇】

珠海市金湾区第二小学(即金湾外国语学校),竖立在美丽的金岛海畔,于20xx年9月落成招生,是一所“精品+特色”的新型学校。建校以来,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几个月下来取得可喜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当地人民的充分肯定。学校以“让每一位师生都精彩”为发展理念,走“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书香强校”之路,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浓厚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学校“四风”(作风、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促进优美和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建设,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新教育实验的形式下,我校深入学习新教育的丰富内容,营造浓浓的校园书香氛围,推出“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计划。开展各种形式的师生读书活动,力争通过“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学生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也为建设书香社会,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书香文化建设特色活动,通过校园环境渲染、书香文化节、创建校园报刊等方面入手,有序地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魏秋梅。

副组长:彭瑜雅、杨思琪、黄文娟、

梁小清、杨继桥、周丽文。

组员:全体教师。

2、每一年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一个主题的系列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具体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翰墨春风(20xx年——20xx年)。

第一年的主题为“翰墨春风”,主要是营造书香文化的校园环境,使全校师生都受到熏陶。这一年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以下活动:

1、设立校园书香文化节(20xx年4月—5月)。

以一个主题多个活动组织的形式,以语文科组为主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形式举办第一届“诵之美”美文朗诵比赛、“翰墨书香情”书法比赛、好词好句本评比赛。

2、开展师生寒暑假的读书活动(每个寒暑假)。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继续充实自己,丰富课外知识,并撰写读后感。

3、建设校园人文环境。

在校园环境方面进行书香文化的渗透,扩大校园建设上翰墨氛围的覆盖面,如利用好墙体,在办公室、教室、走廊、图书室、花坛等处设立人文化的警示语、名人名言、特色性的标志牌、人文化的警示语,让校园每个角落飘起书香。

4、图书馆、图书角等管理。

建设好图书馆、图书角;利用校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校园网等营造“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读书环境。

5、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是创建“书香校园”的举措之一,以“点燃读书热,促教师成长”为主题,开展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构建具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环境,丰富师生的文化底蕴。

第二阶段:百花竞放(20xx年——20xx年)。

第二年的.主题为“百花竞放”,主要是成立校园记者站、文学社和校报,以此为载体,宣传校园特色文化,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

1、成立记者站(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30日)。

将拟定具体实施方案,以高年级学生为主力,语文教师在班级大力宣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面试通过的学生颁发“小记者证”,以此同时,确立记者站指导老师,负责这项工作。

2、创办文学社(20xx年10月1日——20xx年10月31日)。

语文科组酝酿创办文学社的具体方案,包括学社命名、社长人选、部门设置、学年工作计划和投稿、评选制度等以及确定指导老师。各位语文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并带头做好榜样,师生共同投稿,择优采用。

3、筹办校报(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制定创办的具体方案,将以版块的模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校园动态、教师的风采、学生风貌、精彩活动等展示出来,将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教师的提高、学生的成长及家长教育成功的经验向师生及家长进行宣传,为一切关心金湾二小发展的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打开一扇窗口。

第三阶段:求索标新(20xx年——20xx年)。

第三年的主题是“求索标新”,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提升。主要是:

1、创办校刊,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20xx年9月——20xx年1月)。

撰写实施方案。初步设想为每个学期一期。校刊的创办,为全校教师搭建了专业对话、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交流教育教学经验、体会、收获、反思等,积极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也可是文学佳作,如随笔、散文等。

2、文化建设成果初现,“书香文化校园建设”课题申报。

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出现,校“书香文化校园建设”课题申报。

20xx年将是我校“书香校园”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开拓创新的一年,我们将会竭尽所能把各项工作做细做深,让浓浓书香溢满校园的角角落落。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四篇】

夏津五中美丽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美丽校园建设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打造“活力五中、实力五中、魅力五中”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

组 长:贺兴强

副组长:孙忠林、李德华

成 员:王传军、张廷波、刘勇、李芳、各班主

三、实施规划

(一)文化长廊建设

按照学校工作安排,我校将在教学楼二层建起文化长廊,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漫步在浓厚的书香校园,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以达到教书育人的宗旨。具体做法:

设置长1、4米,宽1米的板块约20个。每个板块的内容拟定以下:

1、 学校简介

2、 校训

3、 学校班子成员及分工

4、 教师风采(获县以上奖励)

5、 安全知识

6、 语文天地

7、 数学天地

8、 英语天地

9、 艺术天地

10、思想家、教育家的名言

11、红色长廊(革命教育)

12、文学欣赏(四大经典)

13、四大发明

14、励志青春

15、行为习惯

16、道德规范

17、感恩教育

18、文明礼仪

一、教学楼情况分析

高密中专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坐落于学校1号楼整栋楼和3号楼三楼、四楼,共有13个班级,500余名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

我校学前教育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高密的各大幼儿园,我们开设了舞蹈、声乐、键盘、绘画、手工、幼教理论课等,受到幼儿园及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拥有了良好的声誉。

二、工作任务

1号楼教学楼设计

一楼:幼儿园文化及制度宣传

1.制作标志牌,有“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温馨提示语。

2.幼儿园拍摄幼儿园文化,制作成宣传牌子悬挂于教学楼走廊上,初步选择的幼儿园是孚日幼儿园、崇实幼儿园、金苹果幼儿园。

3、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行为,制作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师德规范》、《幼儿园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二楼:

学生讲故事比赛、歌咏比赛、舞蹈比赛、演出等的照片展览。

三楼:

学生绘画展览,一月一更换。主题:幼儿游戏、幼儿故事、好人好事等。

四楼:

学生手工展览、黑板报建设(主题为幼儿园文化建设)一月一换。

教室设计:

各班自行设计,每月一评比,评比出幼儿园文化设计优秀班级,并拍照留念

3号楼教学楼设计

三楼:

学生绘画展览,一月一更换。主题:幼儿游戏、幼儿故事、好人好事等。

四楼:

学生手工展览、黑板报建设(主题为幼儿园文化建设)一月一换。

三、保障机制

(一)统一思想

全体专业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出谋划策,提出金点子,技能老师进行设计。

(二)落实专人

专业科科长、班主任、美术老师

(三)保障经费

加大经费投入,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前教育专业耗材预算,每学期不低于1000元。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五篇】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精品,是亚文化的典型代表。《辞海》把“文化”界定为“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有学者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处理人与世界关系中所采取的精神话动与实践活动的方式及其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活动方式与活动成果的辩证统一。”

每一文化都能为其成员提供更为具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亚文化的价值观因素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的喜好、选择、生活方式和事业抱负。

顾明远先生把学校文化定义为: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包括员工,下同)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同样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

建设学校文化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衷心认同的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校优秀文化的吸引力可以把外部优秀的人才充实师生团队,还可以使校内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达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学校办学成果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努力培养创新人才时代,人们在关注人才的一般规律(如学历、能力等)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才的文化内涵、道德素养。从这个角度看,学校的品牌是由学校文化创造的,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生产力。

学校文化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创新学校文化,优先发展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首要任务。

学校文化不能仅仅适应社会的发展,学校的文化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学校文化要超越现实,走在社会前面,要站在时代的潮头,让潮头跟着咱们走。“教育要看十年后”,不能仅仅从培养学生十年后走向社会这个层面来思考问题,而是要从十年后的文化发展的前瞻性角度来看,我们培养的学生群体所具有的文化素养引领十年后的文化发展。

学校文化是为学生理想服务的,学生理想是决定学生一生的,不是能够由其他东西能代表的。要预测国家、国际未来感兴趣的是什么?进而塑造为学生理想服务的先进的学校文化。

东北师大附中在校训“志存高远,学求博深”的基础上,在十年前,又提出了“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指导思想,重朔了以“坚持理性、追求卓越、勇开风气、兼容并包”的学校精神。新时期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心得体会)促进发展”的文化管理。从先进性文化建设的角度,为学校的“质量、特色、品牌”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党的基层组织为学校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学校党委提出了新时期以“形象先进、行为模范、行动科学”作为党建工作总要求,全面实施“五个工程”,既:“学习工程、领袖工程、基地工程、未来工程、模范工程”,为附中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党委组织开展学校读书节活动,每学期为每一位教师购买一本书,开展一次专题读书报告会。努力营造学习型党组织氛围,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

学校是育人的摇篮,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以发展为本,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促进师生员工全面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的关键,凡是和人有关的事物,都要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文关怀,最大程度地为人服务。

学校文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摇篮。每个学生、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孩子来到学校、在学校中,都有“不同而同”的理想,都有着“同而不同”的成长需求。学校的文化建设要在适应每一个孩子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供给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的个性需求,所以学校的文化建设要站在大文化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指向人本。

中国古代就有“揠苗助长”的教育寓言,对当今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启发的。

我们现在都喜欢绿色食品,不喜欢吃有化肥含量高的。教育亦是如此,如今的学生高分低能的还大有人在。教育就像多年耕种而且反复施肥的土地越来越贫瘠,培养的人才越来越脆弱。没有节制管教、灌输等于施肥。

道可道,非常道。学校文化建设的制度性,是创新学校文化管理的关键。教育是一种社会化的形式,通过有效的方式,可以使人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学习与生存能力内化为人的个体之中,使人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的成员。

学校是培养未来人的,他们能够适应未来需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在人本理念下的管理中有一个难以启齿却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即严格管理。本人认为严格管理是学校文化管理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是国内国外,历史、现代还是当代的名校,无一不是以管理严格,育人高端为主旨。学校不同于家庭,家庭强调子女要有教养,没有教养就会成为笑柄,古时更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家长、社会是欢迎理性的严格管理的。严格管理不是简单的人为管教、训导实现教育的目的,它体现了制度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严格管理的关键是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

一个文化性的制度建设,可以强化教师的职业精神,教师的工作最需要专心致志,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这是学校文化建设追求静致的重要方面。

文化是价值体系指导下的行为系统,是人类欲望和行为的最基本决定因素,学校文化是决定师生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学校的“质量、特色、品牌”是学校文化的产品,是学校文化的广告。

1.引领学生的目标追求。

在多元化的社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多样的选择。要充分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最大可能去实现人生的价值,保证每一个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得到最大发展。学校文化要培养学生的“向上的精神、学习的兴趣、创造的激情,高远的责任”。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更要有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的理想。

学校文化要引领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我国传统的教育形式就是教师是真理的代言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是不容质疑的,所以教师也在想尽各种手段让学生接受、掌握这些知识,进而达到短期记忆、唯成绩至上的教育目的。其实这些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变化,环境的改变,这些知识变得没有任何用途。即便是在教育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这种模式也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现在新课程中的探究、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提供了很多机会。深圳一所重点中学的校长曾经说过这样的结论:新课程实施后,哪个学校研究性学习搞得好,哪个学校的高考成绩就好。表面上是描述了高考现象,本质上揭示了很深刻的道理。

东北师大附中提倡的“自觉的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他我管理,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逆境中面对困难能够战胜自己,能够和谐、合作。教育要先扎根,后发芽,再成长,美丽的花、智慧的果,奇异的材。就看你创造了什么环境,你的文化建构有多深厚。

2.引领教师的目标追求。

学校的教育是使启蒙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校文化的熏陶下,知性得到不断进步,使之成人成才。知性是放弃了幸福的不成熟,面对未来挑战的变化。在面对未来的挑战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未知冲突和不确定性,人在发展中也不断地曾加了焦虑和烦躁。如何让学生在成长中保持成功的快乐、生活的喜悦,是学校、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所以教师的目的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应对学生的成长需求。

当今高考指挥棒下的教师成长,大多陷入了功利与利益的泥潭,使得教师应有的值得社会尊重的师德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出现了学校、教师的师德危机,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教育危机。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改造是当下的`关键,教师发展的关键是师德,而非专业化。

新时期的教师要摆脱传统与世俗的羁绊,拓宽教育事业、追求教育真谛、承担教育责任、投身教育实践。东北师大附中的老校长陈元辉要求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思想家不一定是教育家,教育家一定是思想家。

学校的质量、特色都是为品牌服务的,质量是成果化的,特色是标志性和创新性的。学校文化的规律演绎着学校品牌精神,使学校品牌在社会上摆脱一般属性层面的竞争并有效建立学校品牌的核心价值。离开学校文化的“质量、特色、品牌都是空洞的”。办学特色是以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因而,研究办学特色就要认真研究特色培养模式。培养模式包括学校独特的课程与各种教育活动的体系、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以及与众不同的教育评价体系等。没有办学模式这一载体,办学特色永远只能成为空洞的口号。品牌是学校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也是学校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品牌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信心,获得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就为学校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为此,学校千万不能低估学校品牌的意义。

1.“质量、特色、品牌”的继承观。

学校文化一方面是以校长为核心的精神传承,没有继承的学校文化就是没有。

张力就不能受压抑.

没有继承的学校文化不是最美的学校文化。质量不是喜新厌旧,特色不是昙花一现,品牌不是花瓶。学校文化的构建要科学理性、和谐包容。扎根传统,绽放新枝,传统与现代的美妙结合才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

2.“质量、特色、品牌”的管理观。

“质量、特色、品牌”的提升既要有物质的力量,也要有人的力量,还要有精神的力量,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管理的力量。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的管理,管理应该让每一个人在管理下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能得到发挥的同时,还要更有尊严、更有价值,让每一个人都能心情舒畅,实现自我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理性与执行力。

3.“质量、特色、品牌”的中华观。

我们有的教育管理者,每每出国都会带回来一大堆所谓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常常试图改造学校,殊不知,这些改造往往会伤及学校发展的根基。核心问题是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根基上,夸大国际视野是教育脱离实事求是、游离育人根本的短视行为。中华民族有着璀璨的文化,辉煌的过去与理想的未来,我们现在最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中学是培养创新人才教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阶段甚至看不到创新人才的成果,只能看到创新人才的雏形和趋势,还需要中学后教育能够给创新型人才更大的机会和空间。我们也要培养认同国家和效忠精神的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教育才符合当下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学校是文化的缩影,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学校的一切元素都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元素的先进性、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决定了学校文化的先进性。人才的培养需要自上而下的智慧,国家文化、地方文化、学校文化、家庭文化紧密相连,国家的育人文化要不断地进行改革,不断地向好的方向发展,进而不断地改善各个教育环境中的文化,使得我们越来越看到培养民族英才的美好希望。

其实我们很难从定义的角度去理解学校文化,因为它是一个非常上位的概念,一个概念,层次越高越具有普遍意义,越具有广泛的混沌性,但教育的本质永远应该是清晰的。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六篇】

(一)高雅和谐的物质环境。

1.墙面布置。结合我园园所特色文化建设,我们与幼儿一起设计和布置墙面:在班级前墙正中展示出国旗,旁边配有班级吉祥物及本届园级运动会口号等。后墙布置出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的主题墙,展示“班级全家福”照片、班内孩子参加园级运动会的资料、照片,设置“露一手”“班级之星”“运动会掠影”等栏目,充分展示班级幼儿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风采,培养幼儿初步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2.区域布局。语言区、图书角等版块,除了常规性的科普、童话类书籍以外,增加展示我国运动员健康向上、奋进拼搏的图书及杂志,让幼儿看看说说。另外,在操作区、益智区等版块,开展一些奥运、欧冠联赛等有关的拼图、迷宫之类的游戏,让幼儿了解、感受运动健儿积极拼搏的体育精神。

(二)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1.“关爱墙、友谊廊”。我们精心设计活动室的每一个地方,力求每一面墙壁“会育人”。利用墙面、走廊等创设“我爱祖国”“给残疾人一点帮助”“我的好朋友”等绘画、图片、照片素材,让幼儿在走走看看的过程中学习关爱他人,感受与好朋友相处的快乐。

2.“安全窗、礼仪角”。利用窗户、盥洗室、活动室墙角等创设“清洁环境,从小做起”“安全我知道”等形象直观的图案,布置有关“八礼四仪”教育的图片,张贴孩子在活动中自己设计的一些文明礼仪、安全卫生标志等。

3.“进步栏,光荣榜”。家长园地内,设置“进步栏”,逐周、逐月展示我班“阳光宝宝”名单,并把近期组织的园部及年级组活动及时公布通知给家长,让家长积极配合班级及园级的各类活动。开设班级“光荣榜”,表扬奖励在班级建设中争得荣誉的孩子;建立“好人好事”本,记录孩子做好事的现象,并把做好事的良好行为拓展到园外,家庭、社区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比较突出的好人好事在晨间谈话时予以表扬,激励孩子多做好事,乐于帮助有困难的人,让助人为乐的精神在班内蔚然成风。

4.“成长袋、自主墙”。利用好每一个幼儿都有的成长档案袋,保存好他们的学习成果,完成的绘画作品,还有家园交流的反馈表等等。班内设置“自主墙”,在与幼儿商讨的基础上开设“炫我风采”“我也行”等栏目,让幼儿自己记录在班内、园内等各运动项目的参加情况,比比大家的成绩,看看自己的进步,使幼儿增强自信心。

二、制定张弛有度的常规制度,营造张扬个性的心理环境。

(一)张弛有度的常规制度。

1.自我约束制度。在制定班级常规或公约时,我们尊重并结合班级幼儿的意见和实际情况,与幼儿商讨并取得大家共识后,制定了一系列张弛有度的常规制度,如《队列三要求》《饮水四注意》等,加强日常管理,鼓励和促进幼儿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期达到班级管理“无为而治”的终极目标。

2.评优奖励制度:结合幼儿园的“文明礼仪月”“读书节”等活动,评选出讲礼貌、有爱心、乐助人、爱读书、善思考的孩子。班内有计划地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如“每周一星”“礼仪之星”等。

3.创新服务机制。尝试设立“小班长”“小监督员”等岗位,通过幼儿自荐、小组推荐,选拔出相对能力强一些的孩子来担任。让值日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服务于自己的小组,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张扬个性的心理环境。

1.和谐师幼,体验成功。我们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用心解读孩子的语言,用心捕捉他们的情感变化,采用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的方法,建构和谐、温暖的师幼关系,做孩子需要的人。当孩子需要关怀时,我们就做他们的妈妈;当孩子需要知识和帮助时,就做他们的老师;当孩子需要玩伴时,就做他们的同伴。平时加强与孩子的交流,特别是那些胆小内向的孩子,尽量创造与他们交流的机会,握握小手,勾勾小手指,亲亲小脸蛋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2.彰显自我,张扬个性。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肯定孩子的创造,对于那些别具一格的想法,都给予接纳和支持。对于他们的顽皮,给予更多的包容与理解。

如何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幼儿温暖的家园,和谐的乐园,这是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努力方向。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门艺术,她于无形之中激发着情感,于无声之中绽放着精彩。让我们期待每一个孩子都在这“无声无形”的班级文化建设中童心闪烁、个性飞扬!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七篇】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师生学习生活激情产生的乐土,是形成校园文化底蕴的温床,是培养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催化剂,是树立良好形象的窗口,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近期,我们对此召开了会议,进行了初步探讨,查找了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郭晓辉老师,王昭民老师,邹新亮老师,袁俊国老师都提出了很好的想法和建议,有的形成了设计方案,大家都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昨天晚上,我受董主任安排,整理了(*),初步形成了基本想法,目前这个想法还不成熟,有的地方可能还很幼稚。所以愿意听取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1、两层大门中间空隙南侧:“原青少年宫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更换新内容。样式可更新。

2、门里北侧墙面:可设置青少年宫值班管理办法或门卫管理制度等。

3、门里南侧展板:形式可保留,内容可调整。

4、大门正对横梁:设置led显示屏一张,可以与监视器共用一台电脑。

5、大门正对西墙面:设置一幅版面宽大,艺术感染力强,容现代及传统文化于一身艺术作品。做足品味,令人震憾。

6、一至五楼楼梯以手绘艺术为主,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这种表现手法既能充分展现青少年宫独特的文化底蕴,又能展示青少年宫特有的人才资源。内容可选择具有传统道德和精神属性的,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亦可选取更为宽泛的“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等具有现代价值取向的思想内容。此部分要做足色调,做成集文字,图画等多种艺术门类加之深邃文化内涵为一体的艺术阶梯。当人们拾阶而上,感觉越走越有文化,越走越有精神,让它富于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精神震憾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案有哪些【第八篇】

古城小学地处庐阳区三十岗乡,因临近三国古遗址而得名古城,学校原校址在三国古遗址内,,因教育布局调整需要,将校址迁至现在的陈龙村。,在区教育局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投入下,新建了一栋综合楼,改建了教学楼,建成了塑胶跑道和篮球场,配备了标准化的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一系列专用教室,在硬件上已达到了城市化标准。学校改建以来,校领导积极谋划,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素质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为了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学校需不断去开拓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建立以三国文化为底蕴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合学校自身特点的一种可持续发展。

我校地处三国古遗址边,距离新建的三国古遗址公园仅一公里,三国古遗址史称三国“合肥新城”。据嘉庆合肥县志记载,曹魏将军满宠为抵御孙吴军队而固守合肥,在合肥西三十里,建新城屯兵于此。曹魏视其为“淮右襟喉,江南唇齿”和“江南之首,中原之喉”,是曹魏抵御吴、蜀(主要是东吴)的“桥头堡”。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合肥新城”破土动工,到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合肥新城”基本建成。孙吴曾于公元230年、233年、234年、253年4次进攻“合肥新城”,均未取得胜利。直至公元280年,吴乌程候、暴君孙皓被西晋大将王睿活捉,宣告三国时代终结,南北军事对抗局面终于结束,“合肥新城”所肩负的战时指挥中心的历史任务也随之完成。被《三国志》多次提及的“合肥新城”是一座固若金汤的“英雄城”,距今已有1773年的历史。它存在的`50年,是可歌可泣、流光溢彩的50年。

三国遗址对于当地的影响颇大,而历史悠久的三国文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农村学校进行城市化演变的现在,将三国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学校自身相结合,让三国文化进入校园,让三国文化服务教育,发挥地域文化优势,从而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落实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的要求。继续推进“捆绑”机制,结合学校所处的区域特点,将学校教育与三国文化相结合,以附近的三国遗址公园所承载的三国文化为突破口,提炼三国、《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中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元素。坚持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弘扬时代主旋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坚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坚持与地域特点相结合,突出学校的区域特色和育人功能;坚持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体现学生个性,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将“三国文化”纳入学校建设中,早日实现“以人文本,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把学校办成育人环境优美,教师队伍优秀,学生素质优良,办学条件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现代化小学”的办学目标。

三、建设目标。

总目标:以三国文化为切入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彰显学生的个性。将三国文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通过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形成学校的特有的环境文化。将三国文化与育人体制相结合,形成学校独特的思想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以提升学校的精神文化。

(一)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从小要有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能力目标:通过三国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大胆新颖的创造能力、灵活机智的思维能力、和谐相处的交往能力、自觉主动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三)行为目标:以三国遗址的发现和保护为着眼点,加强学生的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品质。以学生带动家庭,进而带动社区,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三国文化的内涵。

三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千百年来,对我国社会、文化、历史等方面影响深远,在民间广为流传,三国英雄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中。

(一)英雄文化——三国文化的主旋律。

三国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汉末三国时期,波澜壮阔的争霸与兼并战争在华夏大地四面八方展开,社会各阶层整个被卷入大动荡、大改组浪潮之中,“名豪大侠,飘扬云会,万里相赴”。金戈铁马,风云际会的动荡岁月将曹操、邓艾、钟会,刘备、孙权、诸葛亮以及周瑜、鲁肃、关羽、赵云等等众多英雄风流人物,从各个社会基层角落汇集到历史舞台中心,他们或以文治武功割据为王,或以智术谋略运筹帷幄,或以超绝武艺纵横驰骋,或以忠肝义胆为主献身,或以卓尔不群为人仰慕,其精神气质和行为方式都以“英雄”的风姿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组组鲜明而难忘的人物群雕。从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蔚为观的三国英雄群体。他们也各自以其非凡文文韬武略谱写那一时代雄浑悲壮的英雄史诗,并成为千秋流传的不朽人物。

38 3368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