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企业具体实施方案专业精编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专业企业具体实施方案专业精编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企业实施方案【第一篇】
根据自治县民委“马民经(xx)19号”项目合同书内容和四川省民族两金管理相关规定,现就20xx年低产茶园改造项目具体实施制定如下方案:
通过对劳动乡、老河坝乡、民建镇三个乡镇部分老化茶园采取换种、深修剪、追施肥料等技术措施,实施低产茶园技术改造,通过改造大幅度提高项目区茶园生产性能,增加产量,提高茶叶品质,达到较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引进优良高产品种、推广适用先进改造技术,对广大茶农进行技术培训,达到科技推广宣传,带动全县茶叶生产科技含量稳步提高,促进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一劳动乡柏林村1500亩(其中换种500亩、深修剪1000亩);井池村深修剪1800亩。技术培训1000人次。
二老河坝乡永红村1000亩(其中换种400亩、深修剪6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三民建镇天星村600亩(其中换种100亩、深修剪500亩)。技术培训500人次。
县科技局、劳动乡人民政府、老河坝乡人民政府、民建镇人民政府。由县科技局负责统一协调相关工作、技术支持和补助资金筹措;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发动村组干部群众,并组织具体实施。
一换种。对茶树树龄长,树势严重衰弱,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性能无法恢复的茶园,选用现在最优品种,如名山131、福选九号、福鼎大白等进行换种。此项工作于20xx年11月上旬完成。
二深修剪。对茶树树龄在十年左右,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树势有所减弱,出现减产,但生物经济年限还很长的茶园,采取深修剪、追施肥料、防治病虫等技术措施,恢复茶园生产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此项工作于20xx年6月完成。
1、树冠更新。深修剪一般在春茶结束后进行,剪去树冠上部5—8寸的细弱枝条,再用整枝剪清除茶蓬中的弱枝、病枝、枯枝及下垂枝,保留分生力强的骨干枝。
2、根系更新。在根系旺盛生长来临之前进行深耕,结合施有机肥。耕作深度应增加到9—16寸。
3、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对土壤瘠薄的茶园,在茶树行间沿树冠边缘垂直掘出深40厘米,宽50厘米的沟,取出地土放置在行间熟化,新土填入沟中,实行土壤局部更换;对茶园进行改梯、建梯,并按新茶园的要求,修建排蓄水系统,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深耕施有机肥,通过深耕结合施有机肥来逐步加厚耕作层,一般深耕30厘米以上,尽量做到表土与底土互换。
4、强化改造后的管理。
增施养料:包括增施基肥、追肥及根外肥。
修剪养蓬:低产茶园树冠,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改造,在初期都要按照新茶园培养树冠的要求,采用修剪和打顶养蓬方式培养树冠,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开采。
合理采摘:树冠改造后的1——2年,要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在茶树高度未达到7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采用打顶培养树冠,要采高留低,采中留顶,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长枝数量。
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本着茶农投入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开展该项目实施。项目资金初步安排如下:
一劳动乡柏林村换种500亩,需茶苗款27万元(300万株),项目资金补助10万元;深修剪改造茶园1000亩需肥料款15万元,项目资金补助5万元。
二劳动乡井池村深修剪改造茶园1800亩需肥料款27万元,项目资金补助15万元。
三老河坝乡永红村换种400亩,需茶苗款万元(240万侏),项目资金补助12万元;深修剪改造600亩需肥料款9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
四民建镇天星村换种100亩需茶苗款万元,项目资金补助3万元;深修剪改造500亩需肥料款万元,项目资金补助2万元。
以上四项合计项目补助资金:50万元。
二通过项目实施起到带动项目区茶叶生产产量和产值大幅增加,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强化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党和政府的政策不折不扣惠及群众。
企业实施方案【第二篇】
为了进一步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建工作,依照东文委(96)7号文件关于开展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做到三个文明一起抓,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项目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现制订创建工作计划如下:
一、强化创建意识,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1、抓教育、促思想。首先认真。
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xx届三中全会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强化创建意识,通过学习切实解决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效益等方面的问题。在创建活动中做到同步规划、同步考核、同步评比、完善措施、提升文明程度。并针对工程野外施工风餐露宿、点多线长的特点,全体职工如何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干好公益事业,为民选好路、建好桥,为发展县城经济作贡献,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不为名利、金钱所惑,做到讲道德、讲奉献、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增强政府为民办实事,我为政府挑重担的政治意识,并通过开展“比思想、赛工作;比质量、赛进度;比安全、赛降耗”的三比三赛活动,使每一个职工都树立起主人翁意识,人人争先创优。
2、树形象,促规范。在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中,着重抓好“形象工程”。在党员中广泛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活动,用党员的模范作用引导职工,同时突出:凭质优价廉参与竞争,靠至诚至信服务用户的企业精神,凝聚人心,不断提高工程质量信誉度,凝聚职工。在施工中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争创优良工程。动员广大职工立足本职,学先进、比贡献、塑形象、创一流、争效益。达到做一项工程富一方百姓,交一方朋友,树一座丰碑。同时用“四有三德”教育职工,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维护社会公德、遵守职工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并运用身边人和事,教育员工,树典型,陶冶职工情操,掀起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精品意识,创优质工程。
1、今天的工程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在质量上围绕“建设满意工程”为个旋律,奋勇争先树行业“明星工程”,做到项目建设项争优质、工程创优争信誉、优质服务他一流。在质量在管理上突出“四关”,即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关、原材料测试关、施工尺寸控制关、分项工程验收关。树立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观念,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质量赢得用户,质量求效益,严禁质量不合格工程。
2、业主的满意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干好主人事,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在施工管理上从优化施工方案着手,确保工程施工优质、高效、低耗。坚持“五不准”,即:无质保书的原材料不准进场、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技术工程无操作证的人员不准上岗、每道工序未经监理检查认可的不准施工、发现问题未及时纠正的严禁施工。在施工中体现一流的质量、一流的信誉、一流的管理,为单位两个文明建设建功立业。
3、文明生产,促效益。首先强调在施工现场做到材料堆放整齐、规范,其次做到科学施工,严格各种制度,降低成本,克服跑、冒、滴、漏,努力做到增收降耗,再次严格操作规章,严禁蛮干,严守劳动纪律,严谨工作作风。
4、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及劳动竞赛活动。为使文明生产不落空,公司将开展评比“文明职工、优秀项目经理部”等活动。紧紧围绕工程质量优良、安全达标、内部管理好、增收降耗、工作措施有力、法制观念强、周边关系协调好等方面实施季度考核,促使工程质量上等级,管理上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针对施工工程行业机多、设备多的特点,把安全生产防范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做到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木鱼常敲,防范在前,教育在前。通过安全专题教育,查处安全隐患,严格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搞好整改,提高其隐形效益,确保全年安全生产达标。
进一步树立“政府为民办实事,我为政府创精品”的大局意识,广泛体现“筑路铺桥为人民,优质服务创一流”的奉献精神,承建更多的优质工程回报社会。进一步施行服务承诺制,主动接受监督,全力打造诚信企业。在施工现场中,做到强化管理,文明施工。在施工现场实行规范化布置,现场施工规范,各分项的进度计划、劳动力安排示意清楚,施工机械设备状态保持良好,停置整齐,材料堆放有序,存储合理规整。
四、严格制度,树立廉洁形象。
严格制度,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是搞好廉政建设,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制度的保证。是实践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要求。在党员干部中首先做到“五不”即房子面前不伸手,用人面前不徇情,票子面前不动心,亲友面前不谋私,生活面前不特殊。生活上强调“三不”,即不搞违法乱纪的事,不参与封建迷信赌博活动,不从事有损于本公司形象的活动。尤其抓好党风行业的建设,做好重点工程廉政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等系列活动,加强法纪教育,一旦发现问题决不手软,严肃处理,弘扬正气,为发展经济保驾护航。
企业实施方案【第三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大力实施生态扶贫,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对象范围。
以有扶贫工作任务的乡镇(街道)为实施范围,加强对全区的贫困村,所有贫困人口的生态扶贫,并向生态脆弱的石漠化区和渠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倾斜。
二、目标任务。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筑牢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本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4%,扶贫搬迁万贫困人口,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重大生态问题基本遏制,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建成,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提高,生态经济长足发展,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增长,贫困地区林农与全区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性保护、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区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和稳定。结合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批能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林(草)果产业。继续抓好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林分质量、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产出。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遏制水生态系统失衡趋势,建立完善以水功能区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
(二)加大生态资源利用(牵头单位:区林业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安监环保局、区旅游局、区发改局)。
加强生态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依托森林及野生植物资源,规划建设一批植物花卉(彩叶)观赏、森林康养基地和森林人家,促进生态资源转变为生态资本和经济效益。加强国有林场重要景区(点)水电路及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舒适性,扩大游客规模,带动当地群众稳定就业和增加旅游服务收入。鼓励林农积极培育林下药材、森林蔬菜和林下生态养殖业,大力发展立体林业和循环经济;引导有序开展林下野生菌和森林蔬菜采摘,推动珍稀生态资源永续利用。
(三)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牵头单位:区安监环保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
在全区深入推进以大气、水、土壤为重点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水源保护,不断提高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大力开展“洁净水”行动,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在贫困地区规划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垃圾收储转运系统。
加强生态文明细胞建设,建设国家和省级生态乡镇(街道)、生态区,实施新村绿化。加强贫困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化肥、农药等投入品管理,加大农产品产地重金属防治力度,开展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废旧农膜循环利用,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在贫困乡镇(街道)、贫困村(居)及居民点开展以脏乱差治理、养殖污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为重点的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改厕、改圈(舍)、改灶、改院和治弃、治污、治理乱搭乱建。
(四)推进防灾减灾避灾(牵头单位:区国土分局,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农业局、区扶贫移民局、区发改局)。
在生态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及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结合新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和避灾移民搬迁。加大对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强化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设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大森林生物病虫害防治和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力度,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三、
进度安排。
(一)生态保护建设。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生态实现“由破坏大于治理向治理大于破坏”的历史性转变,水生态系统失衡得到根本扭转,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万亩;累计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万亩、万亩、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平方公里、16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35平方公里、65平方公里、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3万亩,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完成1万亩。到2020年底,贫困地区生态治理任务基本完成,森林和水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累计实施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万亩、退耕还林万亩,治理石漠化土地平方公里,抚育中幼林3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平方公里,治理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减少85%以上,土壤侵蚀模数至少降低一个等级。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350元。到2020年底,新建森林公园1个、森林人家10个,修建和硬化国有林区重要景区(点)公路20公里;生态旅游和林下经济产值达到1亿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1700元。
(三)人居环境改善。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85%以上,前锋区建成省级生态区,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12个。城区及所有乡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2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得到有效防控,华蓥山自然保护区基本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完成广安市国家级生态市规划建设要求,通过创建省级生态区验收,完成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任务。到2020年底,全区污水入网率、处理率均达90%以上,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各种有毒有害废物得到安全处置。重点工业企业排放污染物稳定达标。
附件: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3?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件)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分省(区、市)和分片区贫困人口规模,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县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2014年10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制订标准规范,整合办内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各省(区、市)、市(区)、县(区)负责设备购置、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2014年12月底前完成,以后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3)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此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2014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4)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各省(区、市)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能力较强、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5)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6)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各省(区、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各省(区、市)在。
总结。
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
(7)雨露计划。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政策和规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两年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8)扶贫小额信贷。各省(区、市)扶贫、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9)易地扶贫搬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局)与扶贫部门共同负责制定规划和计划,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四)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0)各省(区、市)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11)各行业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各行业部门按照25号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第一章项目摘要。
一、项目名称。
年产300吨瓜子扩建项目。
二、项目建设单位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年限项目建设单位:xxxxxx。项目建设地点:xxxxxx。
项目建设年限:1年(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
三、项目建设规模及发展目标。
项目建设规模:年产瓜子产品300吨,其中:葵花子系列产品200吨,南瓜子系列产品100吨。
项目发展目标: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利税85万元;每年消化葵花子400多吨,南瓜子200多吨,每年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400多万元,推动“三农”发展;推动清涧县炒货产业发展,扩大清涧县食品工业领域,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食品工业体系不断完善。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是xxxx,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50万元,注册号xxxxx,法人代表xxx,地址位于xxxx,主营业务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烘炒类)及红枣、粉条、五谷杂粮销售。合作社现有职工15人。通过几年的生产经营,企业在陕西、宁夏、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已经建立了广阔的营销网络,产品销售量稳步上升,目前已达到每年产销各类瓜子200吨以上的水平。
截至2012年底,企业共拥有资产总额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万元,流动资产万元,资产负债率%。2012年共生产葵花子、南瓜子等各类炒货食品2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318万元,实现利税45万元。
一、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分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400m,其中:生产区修建生产车间、原料库房、成品库房及包装车间,建筑面积300m;办公生活区修建办公室、职工宿舍及其它设施,建筑面积100m。项目共购臵和安装关键生产设备10台(套)。
二、项目建设发展目标。
项目引进先进的炒货生产设备,建成标准加工厂,实现瓜子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炒货产业由家庭作坊式向222正规企业式方向发展,丰富县内工业产业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带动“三农”发展。
三、建设内容设计。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的要求,本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及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规划与设计。用现代工厂化集约生产方式取代单家独户的粗放生产方式,用专业设计的封闭、集中的加工车间取代土法改造的露天、分散的生产场地,严格依照国家法律规范和企业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彻底改变以往的无标准、无规范的作坊式的加工办法,产品向多品种、多规格、多用途、小定量、精包装、品牌化方向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品种单调,无标识、无品牌状况。
第四章投资概算。
一、投资概算。
项目概算总投资万元,其中项目建设投资万元,流动资金投资35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中,计划企业自筹资金万元,申请榆林市产业化扶贫项目补助资金15万元。
三、财政扶持资金使用计划。
项目申请财政补助资金,计划用于项目土建工程建设。
第五章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项目计划建设期1年(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建设进度具体安排如下:
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完成项目土建工程建设;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完成项目设备安装工程;2014年6月,完成项目联调联试、职工培训等工作,投入使用。
第六章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合作社成立以理事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全程监督实施,保障项目按要求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建成后,新增就业人员10名,具体负责项目的运行。
二、技术保障措施。
目前,国内普通炒货生产技术非常成熟,榆林市内就有几家较大的瓜子加工企业。为了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公司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大瓜子加工企业进行了多次参观学习,并与设备厂家进行了深入沟通,完全掌握了有关技术。
三、资金管理措施。
合作社设立项目建设资金专户,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由专人负责资金使用,确保所有建设资金用到实处。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生产瓜子产品300吨,其中葵花籽200吨,南瓜子2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00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
二、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可新增就业岗位10个,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促进清涧县炒货产业向着专业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
项目建成后,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与当地农民签订长期葵花籽、南瓜子购销合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每年可消化葵花子400多吨,南瓜子200多吨,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400多万元,有利于“三农”发展。
企业实施方案【第四篇】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针对我镇小学实际情况,经镇中心小学领导会议研究决定,我镇小学将学习蒙山县中小学的管理模式,强化常规管理,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实现高效课堂,逐步建立、完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我镇小学办学水平的跨越式发展。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
1.树立“以学促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评价观,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评价课堂教学效率。
2.树立人人“有尊严、有追求、有潜能、可造就”的学生发展观,凸现学校“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发现学生价值”的办学理念。
(二)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努力克服教学随意性和无效性,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责任感,落实“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当堂达标”的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因学施教。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切实遵守教学规范,努力优化教与学的时空与流程,以“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学得好不好、会不会学”为教学原点,完善课堂教学环节。
(三)促进师生素质提升。
1.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更新观念,不但重知识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使教师在师生交往中学会尊重和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会帮助和引领,在自我发展中学会反思和感悟,在同事协作中学会合作和共进。
2.提升学生素质,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乐”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6日—12月16日)。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黄裕漂。
副组长:黄绍笔黄主堂唐凯英。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副校长(1),办公室主任由黄绍笔副校长担任,负责组织处理我镇小学新课改的日常事务工作,联系电话:631。
校长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组员要积极示范,深入开展课堂调研,关注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组织及教学资源的保障。
2.制定出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改革实施方案,教师上课标准,学生的组织要求和课堂评价标准等;制定课程改革的相关管理制度。
3.召开全体学校领导会议、教研组组长、教师骨干代表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后召开全校教师教改动员大会,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4.组织全镇骨干教师先到蒙山县进行培训、听课取经。
5.广泛宣传发动,召开教师研讨会,开设相关讲座,探讨学习蒙山中小学课改经验的心得体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6.搜集课改的相关资料,并编印下发到老师手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7.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实验教师集体进行讨论交流,初步确定备课样式,设计出预习案、导学案、练习案格式。
8.总务处认真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增加黑板面积,按蒙山课改教学模式的要求布置好教室。
第二阶段: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实验阶段(20xx年12月19日—20xx年1月20日)。
搞试点。经过“课改领导小组”讨论决定,首先在全镇18个教学班试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安排如下:
(4)高加村小学四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黄绍球、胡安天;。
(7)昌墩村小学二年级1个班,任课老师是:赵卫忠、王谨。
试点班级要先行先试,大胆实践。同时也采用自愿原则,欢迎其他班级积极主动参与新课改模式,实验班成功的经验将在全镇小学逐步推广。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抓好备课,利用假期提前编写导学案,导学案要提前一周完成。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改课堂教学模式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全面抓好对各教师实验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教导处要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
5.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导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预习课、展示课、反馈课三个课型进行全程听课指导。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交流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对新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阶段总结、反思。全面总结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形成相对成熟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并进行推广。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推广课改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深入研究。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课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
四、实施策略。
(一)课改班级要对学生科学分组。
以落实小组合作教学为主要形式,构建合理的多渠道的学习互动平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内互动,组组互动。落实互帮、互查,小组内联动,人人充当检查者和被查者,教人者与被教者的多重身份。
根据班级的大小,把学生均衡地分为7—8组(兼顾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个性等方面),每组6—8人,小组中包括学习中各层次的学生,编号1、2、3、4…,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被赋予特定的职责。每组选拔组长一正一副,负责维持学习纪律,作业通查,纠错、辅导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课的学习成果、通过组内探究交流来解决问题、反馈问题,当学生的合作活动结束,教师根据自己对合作学习的监控情况和合作学习小组对合作学习的反馈情况(包括口头和书面的反馈),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质量和数量,评价合作学习小组的合作过程和效果,并对有效合作、成功合作的小组进行表扬和奖励,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成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认识到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意义。
(二)重点抓好小组合作学习。
1.宁少勿滥,抓住契机。要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要可不要的不安排,不合适的不安排。另外要抓住合作的时机,让学生有效的参与合作学习。
2.教给技巧,变换形式。教师应教给学生合作的技巧,如怎样组织,怎样倾听,怎样发言,怎样质疑、怎样追问等。
3.备好合作,参与合作。教师在备课时应备合作的内容、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时机等。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的参与、教师的旁观,而是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参与,教师可以把自己也当成小组中的一员参加到某个小组的学习中。
4.培养小组长。要对小组长进行培训,让组长知道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保证小组的有序合作。
5.组织好小组的发言顺序,先让学困生发言,再让中游生发言,最后让优等生发言,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6.加强小组展示的组织,如小组黑板展示时,注意组内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负责订正和评价,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大教师讲解时间的调控力度。
课堂要严格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提出的问题、讲学生自己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易混易错的知识;“三不讲”即:学生不预习之前不讲、没问题不讲、有问题学生没研究之前不讲。课堂上要及时纠正错误,给出正确答案。
(四)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对课改班级要做好服务性指导工作,每周定时定量在课改班级听课,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时刻把握课改方向,指导课改方法,研究复杂问题的对策。同时,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监督和指导。
全校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或案例研究为基础,积极探讨课堂教学的典型课例、案例。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典型课例观摩课和评课等学科教研活动。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坚持骨干先行,借鉴蒙山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各个学科要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创新各自的模式。构建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符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的模式。
(五)以常规管理促课改。
一方面,要夯实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努力做到“三个整合”,将教案改革、课堂改革、作业改革整合在一起进行。要从教案改革切入,从重视“教”到关注“学”,走“导、学、练”三案统一的路子。实行教学常规月查制度,月查成绩记入教师考核。
(六)严格把握训练环节。
增强作业布置和批改的科学合理性课前预习作业及课堂作业要精编。控制内容及作业量,以精编提高实效,减轻学生负担。课前预习作业与当堂达标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相连,很好地落实教学核心内容;在保证基础的基础上,要适当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供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用;作业形式要多样,既有书面形式,又有口头、实践作业等,并注意及时评价。
要进行课前预习作业的实践与研究。要求教师必须提前找准本课时的作业任务、学习要点,集体确定作业内容,早给学生布置下去,以便学生有更多时间完成预习作业。完善作业检查制度。在第二天上学后采取组长查、组内互查、教师抽查等形式确保学生都参与到课前预习中,并且保证效果;课前二分钟进课堂,教师再次确定作业完成情况,为上课做好铺垫和准备。
(七)扎实开展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的重点要放在研讨每课时的预习作业、教学设计(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后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点拨、归纳等)课堂作业内容等。
实行课堂改革,是一种实验,没有现成的模式可操作,只有外校的先进经验可供参考,为了更好实行绩效考核,根据新要求,修订相关的各项管理制度。
企业实施方案【第五篇】
三、活动地点:预订酒店。
四、活动对象:公司全体职员。
五、晚会节目要求。
内容健康向上、积极乐观。可演唱、团体合唱、小品、相声等,形式不限。
六、评委安排。
公司领导。
七、评分细则。
2、所有奖励项目按照选手分数高低进行排列。
八、现场保障。
1、由总经理助理全程做好总协调工作;。
2、由人事主管全程做好现场布置及后勤服务工作;。
3、由人力资源部全程负责现场统分、报分工作;。
企业实施方案【第六篇】
根据省建管局、市建设局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建设系统“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菏建函16号文件精神,在“安康杯”活动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我公司“安康杯”竞赛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广大职工自我保护意识,有效地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根据省市文件相关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公司实际,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全面推进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文化建设、职工安全健康教育培训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员工应对事故的能力,促进公司安全稳定生产,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总体目标。
通过此项活动,以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强化劳动安全卫生知识的普及,实现“两个提高、两个零、四个加强”的目标,即两个提高: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两个零:伤亡零事故,职业病发病率为零;四个加强:加强企业安全管理责任制建设,加强工会群众监督,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会安全、人人能安全,力争度不出现伤亡及重特大事故,争创全市“安康杯”先进单位。
三、组织领导。
公司成立“安康杯”竞赛组织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竞赛的组织部署、检查监督、考核评选、总结推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武宪彬。
副组长:孔祥凯。
成员:高培张保华李怀民李启兴王彬。
赖厚斌刘国宏李同海闫西荣卢凤华。
“安康杯”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安监部,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
主任:孔祥凯。
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
四、竞赛主题。
抓班组,提高管理水平;重教育,推进安全文化。
五、活动内容及要求。
(一)安全管理工作。
1、健全完善公司安全管理机构网络。
2、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会议,研究、部署公司安全工作,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3、积极推行“一法三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危险源点监控卡、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安全检查提示卡)的实际应用,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进行整改和有效监控。
4、机械及安全设备的维修保养,落实到人。配备安全装置、消防设备与器材等,并制定专门人员负责检查和保养工作。
5、根据公司体系要求,对员工岗位职责进行培训。积极开展职工安全卫生及消防知识普及教育等安全生产活动。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统一学习等方式普及安全卫生知识。
(二)安全生产月。
根据公司实际,积极参加开展市里组织的“安全生产月”活动。根据市里的要求进行各项活动的开展,制定详细实施计划,各部门参与。活动结束后,写好总结。
(三)开展“十个一”活动。
(1)提一条安全生产建议-----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进行。形成人人关心安全、时时注意安全的氛围,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或公司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
(2)查一起事故隐患或违章行为-----结合各单位建议中提到的不安全因素,认真进行检查、核实,对涉及安全的部位进行安全隐患自查。查找一处违章行为,并进行组织教育整改。
(3)写一条安全生产体会----结合安全生产中实际情况,结合安全生产中实际情况,员工通过安全生产活动写1篇安全生产体会。班组长以上人员参与。
(4)当一天安全检查员----各项目部自行制定人选,班组长以上员工参与。
(5)做一件预防事故的实事-----结合公司安全生产实际,各单位广泛开展自查,发现安全隐患,认真进行整改,防患未然,做好活动现场及过程的记录工作。
(6)忆一次事故教训----由质量管理部选择案例,各直属单位组织开展,使广大职工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做好活动现场及过程记录。
(7)读一本安全生产知识的书----《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通过学习提高安全法律意识,依法管理安全生产,依法维护安全生产权益,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制度及规定。做好培训记录。
(8)进行一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各直属单位组织开展,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做好活动现场记录及培训记录。
(9)组织一次安全生签名活动-----由各直属单位悬挂安全标语,组织签名活动,要求全体员工参与,做好活动现场记录。
(10)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各直属单位自行组织看一场安全生产录像或电影,全体员工参与,做好活动现场记录。
(四)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各单位广泛宣传,全员参与,内容健康向上。
(五)重视“安康杯”竞赛信息化建设。由企业发展部负责收集“安康杯”相关知识、图片、宣传资料等,放公司网站或宣传栏上供员工学习。
(六)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重视班组安全建设;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杜绝违章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安全纪律的“三违”现象;广泛开展群众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隐患、报告险情、督促整改。
(七)实现事故控制目标:20无因工死亡、重伤责任事故,无火灾责任事故、无重大工程质量责任事故。
六、实施步骤。
1、5月份健全竞赛活动组织领导机构,下发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通知及方案。
2、结合公司及文件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管理中的各项内容。
2、5月1日-5月30份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展“十个一”活动。
3、6月1日-6月30日,持续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及“十个一”活动。4、7月份开展以“安全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5、8月末,按照“安康杯”竞赛考核项目,由公司进行检查,针对查出的不足加以改进。
5、9月-10月开展秩序维护员会操比赛。
6、5月-9月各项活动开展情况由总公司安检部进行督导检查,对各各个项目部组织开展工作不符合要求的将给予批评。
7、11月20日前,竞赛活动工作总结上报。
企业实施方案【第七篇】
平安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的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保障,是维护广大员工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建设平安企业东莞”的布署要求,如下:
一、创建“平安企业”领导小组:
组公司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
副部长。
安全生产负责人。
组财务主管。
总务主管。
生技主管。
品质主管。
生产主管。
生管课长。
工务主管。
体系管理。
二、创建“平安企业”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东的工作要求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创建平安广东的工作部署,围绕东莞市“一强二升三降”、努力形成“五项机制”、营造“五种环境”、达到“五个增强”的总体目标和创建“平安东莞、幸福东莞”的方针,在石碣镇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平安企业”创建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组织和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为公司的稳步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三、创建“平安企业”标准。
1、对公司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公司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
2、危害公司生产安全的火灾等可防性案件基本杜绝。
3、公司周边治安管理措施落实,严格落实“平安企业”创建目标责任制。
4、在公司各重要部位必须设置警示牌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监护人员。
5、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爱企护企宣传教育。
6、“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健全,基本档案、基础台帐及有关制度落实。
7、公司生产、生活区环境卫生整洁,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美化车间环境。
8、重要部位、关键设备应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设施,做好重点区段巡逻执勤工作。
四、创建“平安企业”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步骤。
总体目标: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于20xx年初全面启动,力争通过此项活动,实现公司“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文化公司进入东莞市“平安企业”行列。
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公司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方案并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责任。
2、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公司各部门、车间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提高“平安企业”创建工作能力。
3、加强督查,以求实效。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对“平安企业”创建设施、工作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暂时无法解决的要实行跟踪落实机制。
4、标本兼治,健全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治安保卫责任制,建立检查、考核、奖罚和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防止治安事件发生。
具体步骤: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于20xx年全面启动,第一步是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对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第二步是强化措施,不断创新,提升平安创建水平。第三步是深化创建,巩固成果,并申报“平安企业”称号。第四步是规范完善,整改提高,根据“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改正创建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五、创建“平安企业”工作任务。
1、做好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工作,使全体员工熟知防火、防盗等各类防范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发生各类事故,确保自身及公司安全,年内无治安案件、无火灾、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完好自己的物,办好自己的事,减少不安定因素。
3、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行公司、车间、班组三级管理。
4、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以车间为主,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5、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权、利到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分解细化到每个人。
7、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六、创建“平安企业”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措施,发挥作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重在落实。
3、明确职责,规范运作,责任到人。
4、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在实效。
七、创建“平安企业”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开展好此项工作,把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对照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明确阶段性目标,重点突破,狠抓落实。
2、加大投入,强化防范。创建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好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建立起防控体系和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创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人防、物防,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创建“平安企业”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充分发动广大员工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4、加强检查,严格奖惩。要加强对创建工作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严格实行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负责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把创建工作的实绩作为对个人考核、评比及奖惩的一项重要内容。
5、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要建立定期工作会议制度,积极沟通,形成共识,密切配合。创建工作要与公司安全生产紧密结合,为公司全年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创建“平安企业”的组织,狠抓落实,为“建。
企业实施方案【第八篇】
平安建设是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的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协调发展的保障,是维护广大员工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建立平安企业创建工作的有关布署,结合我镇实际,现将创建平安企业的工作安排如下:
一、成立创建“平安企业”领导小组。
组长:钟健活镇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陈玉清镇委委员、副镇长。
组员:罗杰斌综治办专职副主任。
邓云彪安监所所长。
邓东娣经济办主任。
李振波财管所所长。
刘永忠派出所所长。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建“平安企业”建设的各项要求,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平安企业”创建长效工作机制,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组织和发动全体员工,积极开展平安建设活动,为本镇的稳步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三、创建“平安企业”标准。
1、对辖区内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整治,辖区内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
安全事故。
2、危害企业生产安全的火灾等可防性案件基本杜绝。
3、企业周边治安管理措施落实,严格落实“平安企业”创建目标责任制。
4、在企业各重要部位必须设置警示牌等设施,配备必要的监护人员。
5、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爱企护企宣传教育。
6、“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组织健全,基本档案、基础台帐及有关制度落实。
7、企业生产、生活区环境卫生整洁,进行必要的绿化、美化,美化车间环境。
8、重要部位、关键设备应具有防护功能的防护设施,做好重点区段巡逻执勤工作。
四、创建“平安企业”总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步骤。
总体目标: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于20xx年初全面启动,力争通过此项活动,实现企业“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经济运行安全、文化活动健康、法制健全、员工满意”的目标。
具体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根据实际,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订实施方案并采取有力措施,落实责任。
2、加强配合,协同作战,各单位务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努力提高“平安企业”创建工作能力。
4、标本兼治,健全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严格落实治安保卫责任制,建立检查、考核、奖罚和责任追究的长效机制,防止治安事件发生。
具体步骤: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于20xx年全面启动,第一步是宣传动员,营造氛围,对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第二步是强化措施,不断创新,提升平安创建水平。第三步是深化创建,巩固成果,并申报“平安企业”称号。第四步是规范完善,整改提高,根据“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经验,进一步改正创建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五、工作任务。
1、做好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工作,使全体员工熟知防火、防盗等各类防范知识,增强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避免发生各类事故,确保自身安全,年内无治安案件、无火灾、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完好自己的物,办好自己的事,减少不安定因素。
3、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行企业内三级管理。
4、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以企业为主,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5、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权、利到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分解细化到每个人。
7、加强公民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六、创建“平安企业”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措施,发挥作用。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重在落实。
3、明确职责,规范运作,责任到人。
七、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在镇委、镇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好此项工作,把创建“平安企业”活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统一规划,精心组织,对照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明确阶段性目标,重点突破,狠抓落实。
2、加大投入,强化防范。创建工作的重点是落实好各项治安防范措施,建立起防控体系和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大投入,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创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及时研究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人防、物防,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3、广泛动员,积极参与。创建“平安企业”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充分发动广大员工支持和参与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
4、加强检查,严格奖惩。要加强对创建工作定期不定期的督促、检查、指导、严格实行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负责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权”制,把创建工作的实绩作为对个人考核、评比及奖惩的一项重要内容。
石坝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参考抽奖活动策划汇聚【优质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