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审计方案 审计方案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审计方案范文1

一、大数据审计思路

(一)树立大数据审计的理念。将大数据审计的贯穿到每个审计项目中,不断研究新思路、新经验和新做法,以数据为核心,将数据分析与现场延伸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更精准的定位审计疑点,缩小核实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二)充实大数据审计资源。定期采集包括财政、民生等使用较为频繁的数据资源;积极推动数据采集规范化建设;推动大数据审计方法库的构建,使计算机审计方法的应用更为便利、快捷。

(三)强化大数据审计队伍建设。运用计算机和大数据进行审计应动员全局力量,而不仅仅局限在计算机人员。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审计人员不仅要懂得数据库的知识,还要懂得审计实务;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二、提高大数据审计的措施

(一)前期数据调查

对全市各部门(单位)所运用的业务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内容及其存储情况,为采集业务数据和审计项目中可能涉及到跨部门数据关联做准备。接入用友财务统一核算软件审计端口,审计端口的接入更灵活、方便地为各审计组财务数据采集提供服务。

(二)积极配合项目组

在项目实施前积极与组长、主审进行沟通,如何开展计算机审计、项目组需要什么、项目所需要的数据、主审想得到的目的和结果。以确定审计方向和重点,并将相关的审计内容纳入到审计工作实施方案。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审计方法、发现的疑点、采集到的数据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审计思路的变化,及时与主审反馈,以调整审计方法和思路,并配合项目组核实疑点。

(三)参与重点项目

年初审计计划项目制定后,确定重点审计项目,加入到项目组中。除数据分析外,通过参与其他审计内容,熟悉财务知识、财经法规以及其他业务方面知识,尽快地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积累经验。今后审计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开展审计。

(四)编写计算机审计方法

在审计项目完成后,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计算机审计方法,并编写计算机审计方法或案例,为以后的审计项目开展打好基础。

审计方案范文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审计组自2015年7月23日起对六安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六安市河西景观带生态滨水区、都会景观区增加大树苗木工程进行审计。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加强审计工作质量和进度,按照局审计业务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我们已对该项工程进行了审计调查,现根据调查结果编制如下审计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根据六安市金安区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等资料反映,六安市河西景观带生态滨水区、都会景观区增加大树苗木工程,位于六安市淠河西岸,工作内容包括该标段生态滨水区、都会景观区增加大树苗木。

本工程箱涵工程由六安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指定项目和招标约定项目, 箱涵部分施工时间为2015年12月5日开工,竣工时间2015年12月31日,合同工期26天。终验时间为2011年11月20日竣工,都会景观区最高限价632万、生态滨水区448万,采用“固定总价合同”。

该主体工程由浙江良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箱涵工程由六安市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六安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指定施工,合同价元。

二、审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4、《安徽省审计监督条例》

5、《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

6、《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

7、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颁布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务操作指导规程》;

8、国家、地方有关经济合同和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

9、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定额和工程技术经济规范;

10、项目设计、招投标、施工合同及施工管理等文件和技术资料;

三、审计目标

1、通过审计,确保建设工程管理规范、程序合规;确保与施工单位的工程结算真实合理。

2、有效控制投资成本。

3、规范项目投资行为。通过审计,监督项目建设中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

四、审计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监督基本建设程序执行情况、招投标和工程发包、工程建设管理、竣工验收和工程价款结算审计。

五、审计内容、重点及审计应对措施

(一)审计内容、重点

⒈工程签证审计。主要核对工程签证的真实性、工程变更的必要性和合法性。重点对工程签证真实性、工程变更必要性进行核查;通过测试评价内控制度,现场比对施工图纸与实做工程的差异、优劣、绩效,作出专业判断。

⒉工程量审计。通过审计计算并核定报审工程量的真实性、正确性,对合同内未完工程进行核实审定。重点审查工程量的变更有无按规定报批,有无经监理工程师及建设单位的批准。

⒊主要材料价格及成品价格审计。审查报审增加工程主要材料及成品价格的真实性。

⒋工程管理审计。审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有无相应的项目管理规划,有无按照该规划具体组织实施。

⒌遵守财经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审定。通过与相关部门和个人座谈、与项目管理人员的交流等形式,对该工程项目实施中管理人员遵守廉政规定情况做出评价。(一)、审计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

(二)审计应对措施

⒈对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审核,主要资料有:

⑴招标文件

⑵投标文件

⑶中标通知书

⑷施工合同、分包合同及材料设备供货合同

⑸竣工验收证书

⑹竣工结算书(包括工程量计算书)

⑺招标设计图纸

⑻竣工图

⑼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⑽工程量签证单,价格签价单等经济签证

⑾有关隐蔽验收记录、票据等其它在审计过程中尚需查阅的资料

⒉对结算书等资料的详细审核

⑴审核施工结算书、竣工图、隐蔽工程记录等竣工技术文件是否完整,相关人员的签证手续是否齐全;工程量是否与竣工图一致。

⑵审核施工结算书应包含的表格是否填写完整、准确。 ⑶审核工程招投标文件及合同条款。审核各项工程的结算是否履行招标文件及合同所规定的工作内容。工程结算取费是否正确、计算方法是否符合规定。

⑷审核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签证记录的真实、有效性,结算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计量程序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计算是否准确。

⑸审核设计变更、施工变更是否规范、合理,变更费用的计算方法和计量程序是否与合同条款一致。

⑹审核材料的消耗是否合理、准确,依据是否充分,差价计算是否正确。

⑺对施工中特殊措施发生的费用、索赔费用进行认真落实。按照发包合同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公平公正地对工程造价进行核实确认。

如发生工程索赔,审核工程索赔计量是否符合合同条款规定的计算方法和计量程序。

⑻审核工程是否全部按合同约定和图纸要求完成并经验收合格,有无高估冒算、重复计算,合同内工程有无变更取消而未扣减。

⑼对合同外的变更和签证部分进行重点审核,从项目的招投标资料和程序的规范性、工程合同的合法性、签证变更资料的真实性及工程结算的合理性等诸多方面逐一核查,分析原因所在。

⒊查看现场

根据内业资料审核的情况,将有关问题和有疑问的事项汇总,将需现场测量的工作内容列出,通知建设、监理和施工单位共同查看工程现场,重点查看工程是否按设计和合同约定完成,工程数量、尺寸是否与图纸一致,有无图纸和结算资料未反映的变更情况。以及应扣减而施工结算未扣减的工作内容。对于签证不清、图纸不明的事项需逐一核对。

⒋结算价款的计算复核

结算价款的计算主要从工程数量、价格和取费等方面予以复核。

数量:对结算书中工程数量进行逐一复核计算,扣除高估冒算,重复计算的工程量以及按合同约定已隐含或应由施工单位自身承担的'工程量,审查工程签证的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价格:主要审核结算有无按投标价格执行,变更工程价格计算有无按合同约定计算方法计算,合同外材料价格是否合理,价格签证等相关手续是否完备。

取费:主要审查取费是否与投标文件相一致。

根据以上一系列工作完成审计结算价款的审核工作,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认可并通过局复核委员会复核后审定结算价款,出具结算审计报告,并结算审计完成后及时编制工作底稿、整理归档。

六、审计工作要求

(一)审计进度安排。

审计工作时间:

2015年7月23日开始实施审计,初步计划2015年8月21日审计实施结束。

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5年7月23日发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调查,了解工程基本情况,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15年8月1日-2015年8月15日,按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现场审计。

第三阶段:2015年8月15日-8月21日,撰写审计报告,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落实反馈意见,编写审计组对反馈意见的说明,上报审计局。

上述步骤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时间顺延。

审计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依法审计、求真务实、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坚持“把握两个重点、突出四个关注、做到六大结合”的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审计原则,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有序地开展我区政府投融资项目建设的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对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管,确保建设资金合理、合法和高效使用,促进我区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审计范围

区级投融资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与国有资产投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与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直接有关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的财务收支。

三、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一)审计的主要内容:

审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造价审计制和政府采购制等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有无超出批准概算范围投资、挤占或者虚列工程成本等问题;补偿资金是否及时到位,有无侵占、挪用和延迟拨付现象;征地拆迁补偿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有无擅自扩大征地拆迁范围、提高或者降低标准,损害国家和被征地拆迁人利益的问题。

(二)审计重点

1.审查项目总预算或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

2.审查项目的建设程序、建设资金的筹集、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及资金到位情况和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审查勘察、设计、监理、采购、供货等方面招投标和工程承发包情况,重点检查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的合法性,以及工程承发包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审查项目建设成本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基本建设资金的收入、节余及其形成和分配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5.审查工程结算与工程决算,重点检查工程价款结算与实际完成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

6.审查项目交付使用资产、建设单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7.审查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重点检查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等单位与项目直接有关的收费和其他财务收支事项的真实性。

8.根据需要对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审计,重点评价政府投融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有效性,分析影响投资效益的因素。

四、审计实施的方法及步骤

(一)加强项目计划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结合我局的实际工作情况,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使其高效、可行。具体安排如下:一是结合2010年“同级审”项目安排,对我区城市维护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及部分重点工程实施审计;二是积极开展专项审计工作,对我区重点建设项目进行抽审。

(二)努力做到“把握两个重点、突出四个关注、做到六大结合”。即把握基本建设程序与工程结算两大重点;突出固定资产形成的合规性、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固定资产账面记录的完整性和固定资产的效益性等四个关注点;做到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工程审计与财务审计相结合,结(决)算审计与概算审计、跟踪审计相结合,专职审计人员与聘用审计人员相结合,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相结合,真实性、合规性、效益性审计相结合等六个结合。

(三)充分做好项目审前调查。对纳入审计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按照审计总体方案的要求,对其建设程序、工程招投标、合同鉴定、工程概预算、工程结(决)算、资金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进行审前调查,详细细致做好审前调查报告,为现场审计做好准备工作。

(四)落实审计项目责任。对每个审计项目,实行组长全程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审计质量。

审计方案范文4

一、对审计方案编制前的审前调查工作进行审查,从审计的准备上控制审计质量

现在,我国的国家审计工作正开始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国家审计要适应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就必须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及时更新、调整审计理念,转变原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方法。目前,在审前调查阶段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习惯做法。

(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审前调查认识模糊,准备不充分。一些审计人员对近年来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自以为情况熟悉无须调查,在审前调查开始之前,没有充分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对项目的了解仅限于上级提供的计划内容,不能有的放矢的收集被审计项目的相关信息,审计方案编制简单粗放、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差。

(二)审前调查蜻蜓点水,流于形式。没有明确的调查实施方案,调点、审计的资金量、审计延伸的范围、审计力量安排不尽合理。对常规审计、专项调查、效益审计等不同审计事项要求达到的审计目标和采取的审计方法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以至于审计实施阶段目标不明确,审前调查结果利用不充分。

(三)忽视计算机辅助审计在审前调查阶段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往往是在审计组正式进点时才开始使用,出现软件开发滞后于审计工作的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是对相关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被审计对象的计算机系统,还需了解相应的业务流程,把实际业务情况与计算机系统数据结构对应起来,挑选出需要的数据表,进行准确的数据采集、转换和分析,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如不在审前调查阶段广泛收集资料,做好准备,则势必要增加审计阶段的工作量,也不利于发现大案要案线索,确定工作重点。

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就必须搞好审前调查,事先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审前调查不仅是一个必经程序,更是日常工作中就应当留心的量的积累过程,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加强对审计方案编制前的审计前期准备的审查非常必要,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审计组审前准备是否充分,是否编制调查方案,所调查的内容是否与审计方案所规定的审计目标和一致,是否参考以前年度的审计资料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薄弱点,是否充分利用媒体报道和互联网等信息时代的先进技术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情况及特点,是否利用计算机技术,分析确定审计重点,是否利用审计署开发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即“AO”系统)“审计抽样”功能,对被审计单位数据进行抽样,依据调查情况和分析结果,从审计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以及业务分工等方面为细化审计实施方案重点侧重于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提供必要的第一手资料,是否组织审计人员在审前准备阶段再次对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审计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同时广泛收集该行业的法律法规,为在实施审计中对查出问题定性准确做好准备等。

磨刀不误砍柴功。通过对审前准备的审查,可以查找出审计准备中的不足,进行补缺补差,进一步完善审前准备工作,做到知己知彼、有备而战,从而提高审计实施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为控制审计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审计方案的编制进行实质性审查,从审计的规划上控制审计质量

审计方案是对审计实施的全面规划,是整个审计实施工作的行动指南,是指审计机关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审计任务,达到预期审计目的,在实施审计前所作的计划和安排。审计方案包括审计工作方案和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机关统一组织由不同级次审计机关或多个审计组参加的行业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或者其他统一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单个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也就是说,由多个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共同完成一个审计项目的,统一组织的审计机关要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具体承办的审计机关或者审计组要编制各自的审计实施方案;由一个审计组实施的单个审计项目,只需编制审计实施方案。

审计方案是落实审计任务确保审计项目计划、检查考核审计项目质量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审计作业的重要措施。审计方案对于有限地控制审计项目过程,保证审计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审计查证,完成计划所确定的审计任务,保障审计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都至关重要,因此,审计方案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中起到“龙头”的作用。

审计方案编制质量直接影响审计实施的质量,因此,加强对审计方案的审查,从审计实施的规划上控制审计质量,无疑是重要的一环。审查审计方案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对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列示的审查。主要审查其收集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是否完整、真实,特别是其会计政策的选用及变动情况是否叙述清楚,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是否调查到位,特别是关键控制点是否掌握,内控薄弱环节是否了解等。

(二)对审计目标、内容、重点列示的审查。主要审查其编制的审计目标是否简单地列示或重复审计工作目标,审计目标是否十分明确而具体,易于理解、可以实现,审计内容是否符合审计目标的要求,时间范围和具体事项范围是否准确,审计重点是否突出等。

(三)对初步分析性复核,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和审计风险评估进行审查。

1.对初步分析性复核的审查

对方案编制人根据审前调查所掌握的信息,运用其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所进行的初步分析性复核要进行审查。主要检查其是否掌握并取得了相关的资料,如同行业资料、被审计单位前期同类资料、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定额等资料、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估计的数据资料、干部职工反映的有关情况等,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指标研究分析和对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的提出是否恰当。

2.对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审查

审计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一般来说,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工作量也越大,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还应当利用审前调查的结果,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对确定重要性水平审查应检查方案编制人是否关注以下因素:以前年度的审计经验、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和业务范围、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计报表各项目的内容等。是否将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在审计实施方案列示以决定计算机审计抽样的规模。

3.对评估的审计风险的审查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评估的审计风险,一方面成为设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直接根据,另一方面,用以指导审计人员开展抽样审计。

对评估的审计风险的审查主要检查方案编制人是否将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写入审计实施方案,审计风险评估的评估是否合理,评估的数据采集是否准确、充分等。

(四)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审程序与内容的审查

对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审程序的审查主要检查审计实施方案是否由审计组具体负责编制,是否进行讨论、审议,是否有主管领导审批,方案调整是否经过批准等。

对审计实施方案内容的审查主要审查下列审计方案必备的内容是否健全:编制的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审计程序应当能够切实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最大限度的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审计组长、审计组员及其分工;编制的日期;其他相关内容。

(五)对方案所列审计人员适当性的审查。对是否适当委派审计人员并进行适当分工还要审查。主要检查在委派审计人员时,是否配备具有专门技能、有相当业务水平的人员,并考虑审计的范围和复杂性、审计人员的资格和专业特长、有无需要回避的人际关系和审计人员的定期轮换等。此外,对在明确审计目标、内容和相关审计程序后,是否结合审计组成员个人能力差异和审计工作事项的客观要求进行合理分工还要进行审查。

三、全程跟踪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从审计的过程上控制审计质量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保证的核心。加强对审计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实施审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对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总体风险、促进审计目标全面实现具有重大作用。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审计组是否按审计方案所规定的审计内容实施审计,该实施的所有审计程序是否无一遗漏地实施等。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一)检查审计组是否按审计准则的要求,确保审计实施方案所定的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实施到位;

(二)检查审计组当实际情况与审计方案产生差异时,是否及时围绕审计目标作出相应的对策,并办理相应的手续,如编制调整方案并上报方案审批人审批等;

(三)检查审计人员的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否及时、规范编制,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组长是否逐日编写审计日记,审计日记是否真实、完整地反映审计的工作轨迹和专业判断,该实施的程序和审计的内容在审计日记上是否完全记载,是否存在遗漏、隐瞒和虚构,违规事项是否逐项编写底稿,对违规事项的取证是否合法、充分、完整,事实是否清楚,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是否适当,审计信息传递、沟通是否顺畅等;

(四)检查审计组是否建立健全内部的指导、检查与监督制度,对审计组质量是否采取完善的控制措施,是否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审计组长、主审是否对其他审计人员的审计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充分地指导、检查与监督,内部的指导、检查与监督是否形成记录等;

(五)检查审计组是否建立健全分级复核制度,检查一般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日记)是否有审计组长或具有较高技能的审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助理审计人员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日记)是否有审计项目主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整个审计项目的全部审计工作底稿是否有审计组长或项目主审人员复核并签署意见,对复核人员签署要求补充审计程序的审计事项是否进行补充审计等。

总之,全程跟踪审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可以采用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同期控制等方式进行。通过运用多种控制方式对多项有关审计质量的内容进行检查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目标的实现。

四、对审计方案实施的结果进行系统复核,从审计的结果上控制审计质量

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审计组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及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可信,勾稽关系是否一致,是否存在矛盾,是否按审计方案规定的内容有效实施审计,是否存在方案和结果“两张皮”的现象等。

五、对补充审计程序的再审查,从审计的完善上控制审计质量

这一阶段主要审查对审计组未按审计方案实施的审计事项要求其重新补充审计程序,并对编制的相关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明材料进行复核审查等,以此来促进审计目标的进一步实现,进一步规避审计风险。

38 2487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