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案例)大全【最新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案例)大全【最新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一篇】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促使我校教师重视写字教学,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从小练就一手好字,全面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结合新课标精神和我校的写字工作计划要求,开展整班性写字比赛活动。

一、活动形式:

开展各班级团体赛。

二、参赛人员: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三、评委组成员。

评委组:z。

监考老师:各班主任。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xx年1月12日(周二)下午第二节。

地点:各班教室。

四、比赛的内容。

教导处指定书写内容;。

五、评比方法:

1、监考老师下发比赛用纸,用ppt展示书写内容,让学生抄写。

2、监考老师在学生比赛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握笔方法。

五、注意事项:

1、比赛用纸学校统一提供。

2、本次比赛以班级为单位,不得弄虚作假。

3、比赛时间:35分钟(以下课铃声为准)。

六、奖励方法:

评出各年级段班级团体第一、二名。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二篇】

丽水市特殊教育听障部601班,本班共有8位学生,其中a组的6位学生总体学习能力比较好,上课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环节,b组的2位学生平时去三年级走读。

教学地点在:五楼录播教室。

教学资源:课件科学器材实物道具。

教学人员:朱君斐。

学习主题:数学与科学的跨学科整合学习。

涉及学科:基础学科为数学,其他学科为科学。

学习内容及组合方式: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的容积和容积单位,以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为主,借助科学器材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以助于直观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

学生起点行为分析: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体积的相关知识,动手操作及理解能力都比较好,能准确接受老师的任务信息。

个别化学习目标:

a组:

1.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认识测量工具量筒和量杯。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交流等探究活动,建立容积的概念,建立1毫升和1升的表象。

3.培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探究活动的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b组:

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认识升和毫升,初步掌握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尝试读取具体的容量。

教学重点:

理解容积的概念和建立1升、1毫升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容积和容积单位的概念。

学习环境支持:希沃白板5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针筒调羹水实物教具。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一瓶药及用法用量,引出容积单位毫升。

出示课题:容积和容积单位。

二、探索新知。

(1)理解容积的概念。

1.了解容器。

课件出示一些物品图片,请生按照能否装东西的标准分成两类。请一生上台进行操作。师小结:能容纳别的物品的物体,就叫做容器。

2.容积的概念。

课件出示: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

3.巩固容积的概念。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有容积呢?出示一些物品,请生分类哪些有容积?根据学生回答师强调:只有里面是空的,能够装物品的物体,才有容积。

(2)认识容积单位。

1.介绍容积单位。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但是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用字母表示就是l、ml,带领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容积单位。

2.联系实际,深入了解容积单位。

请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上标有升和毫升,师再出示一部分实物上标有升和毫升单位的物品,请生进行认读。

3.认识测量工具。

出示量筒和量杯,通过课件介绍名称及读取刻度的方法。

4.观察操作建立1ml和1l的表象。

师先示范通过针筒抽取1毫升放入调羹再指着水量带领学生读1毫升。再同桌互助装取1毫升的水量,直观感知1毫升。

活动:每组借助量筒拿取10毫升的水量,再倒入调羹进行观察。

出示量杯装1000毫升的水,指出1000毫升=1升。

5.探究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

把1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刚好倒满,得出结论1升=1立方分米。师再带领学生推出1毫升=1立方厘米。

三、解决问题。

追问:每次喝200ml,你们能用一次性杯子取出200ml吗?请生挑战再集中验证,比一比谁取得最接近200ml。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分层作业。

1.一课一练第一课时(ab组)。

2.调查作业:一大桶约5升的矿泉水和一瓶500毫升矿泉水的单价,算一算,一大桶矿泉水相当于几瓶这样的小瓶矿泉水,怎么买比较合算?(a组)。

本次教学内容是容积和容积单位,在理解容积和容积单位的过程中借助科学用具量筒和量杯,带领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直观感受容积单位的具体量,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建立抽象的概念,同时选取了很多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实际运用的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每天要喝多少水以及每次喝多少水的情境,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会显得单调,增加了趣味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记忆会更加深刻,知识点也会掌握的更牢固。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三篇】

教学目标: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神奇的天气现象。了解有关“雨的形成”的科普知识,以及“雨与人类”“雨与地球”“雨与生态环境”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掌握用不同长短、粗细、疏密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雨的方法,并表达出自己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重点:带领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雨,并用画面表现出对下雨的心理感受。

教学用具:不同雨声的音效录音、《小雨沙沙》歌曲。

学习用具:彩笔或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师:(播放雨声的音效录音)猜一猜,你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三、讲授新课。

1、下雨的原因。

师:有谁知道天上为什么会下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

2、雨的用途。

师:谁能来说说下雨的作用?

3、雨带来的变化。

4、雨的不同种类。

生:大雨、中雨、小雨、雷阵雨、太阳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

师:用你的声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声?

生:沙沙、沙沙——。

哗哗、哗哗——。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5、欣赏《小雨沙沙》的歌曲,跟唱,做动作。

6、拿着自己的雨伞到室外去,直接观察一下下雨的情景。(此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删减,或有意识的选择下小雨的天气上此课)。

教师引导学生:看,树叶被雨水洗得多么干净;听,雨滴的声音多么动听;闻,雨中的空气多么清新;触,小雨打在手背上的感觉多么冰凉。

7、回教室交流感受。

小组讨论,说说在室外你都感受到了一些什么?对下雨天你有那些不同的感受?

师:喜欢下雨,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不喜欢下雨,又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讨论中去)。

小结:(渗透环保观念)从刚才大家的表现中,老师发现小朋友们的课外知识可真丰富。雨,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界水资源循环的一种形式,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使大自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8、组内继续讨论.

归纳一下可以用那些细小的形状和线条来表现不同种类的雨?(学生到黑板上来画和教师示范)。

四、学生作业。

你希望画出下雨时的那种情绪或感受?自选绘画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你印象最深的雨中的情景。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四篇】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决定在我校广泛深入开展第二十一届“科技之春”科普月科普进校园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组长:张加荣。

副组长:张永成、陈波。

成员:田学洋任波马杰邹素霞。

杨兴立肖航。

1、活动主题:弘扬科学文化,科普惠民强县。

2、活动时间:2013年3月10日至4月10日,为期一个月。

1、服务“三农”,开展科普知识进农村活动。充分利用劳技课、综合课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举办科技讲座,引导周边农民朋友学习新知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开展少年儿童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将举办科普报告会、科技创新作品展示等活动,进行科普宣传。在全校学生中形成:“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整体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3、教职工要加强自身对先进文化的学习,积极引导少年儿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从小培养青少年的民族精神。

4、组织开展“科学上网、远离网游”活动,增强少年儿童自制能力,引导少年儿童利用先进网络科技学习知识,抵御落后文化的能力。

1、在校园内办科普展板、专栏,挂横幅、标语、彩旗,营造“科技之春”宣传月的浓厚气氛。

2、利用学校的多媒体展示平台,请学生家长来校参加“农业科技”知识讲座,播放科技影片。

3、各班组织召开“科技之春”主题班会和家长会,开展一次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全校科普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4、组织开展“科学上网、远离网游”千人大签名活动,引导青少年利用先进网络科技学习知识,提高自制力,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5、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包班教师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活动指导能力,进一步提高科技活动和各种知识竞赛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各班要明确认识到此项活动的重要性,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此项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好活动。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五篇】

(一)总目标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校园周边的植物,并利用互联网多媒体进行探究,主动学习,丰富对植物的认知。

(2)通过探究自己要研究的植物,了解和这种植物相关的知识。

(3)学会用上网收集,影集制作,查询图书,询问他人等方法探究问题,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4)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加对校园环境的爱护和爱校精神。

(二)具体学科目标。

1、语文学科。

(1)在真实的场景下写作,尝试运用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和积累的语言材料到写作之中。

(2)能客观反思并诉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2、生物学科。

(1)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观察身边的事物。

(2)坚持写观察记录,探究自然奥秘,发现问题后,能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进一步探究问题,培养实践精神。

3、美术学科。

(1)根据美术课学到的知识,学会画所研究植物的简笔画,或进行植物手工编织、制作模型。

(2)掌握基本的拍摄技巧,拍出美观的照片。

4、音乐学科。

(1)寻找与校园植物有关的歌曲并进行欣赏,培养审美情趣。

5、信息技术。

(1)学会在生活中收集资料,利用互联网工具和多种方法收集信息,认识到收集、整理资料的重要性。

三、学习对象高中。

四、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5课时)活动准备阶段:

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并利用微信小程序识别植物。制作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的思维导图,学会归类概括。选取小组内要研究的具体植物,并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10课时)活动阶段:

学习按顺序观察植物并写一写。

寻找与该植物有关的诗歌,制作附带诗词的植物卡片、或使用橡皮泥等工具制作植物模型,或制作植物标本。

进行和植物有关的歌曲、音乐鉴赏。

利用微信小程序制作植物标本小影集。

种植一种植物并观察。

通过查阅图书、上网查询等方法,查找和研究植物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介绍。

第三阶段(6课时)展示交流阶段:设计制定展示交流方案。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六篇】

课时:l课时。

教学目的:

2.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大家都来做》教案。

教学重点:对现有材料的感受联想并进行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积极自主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大家都来做》教案。

教学内容:

1.从抽象材料向自然形象的思维转化。

2.抽象思维组合。

3.平面的或立体的组合方法。

教学过程:

1.学生操场列队,围圈坐下,欣赏相关资料,教师做造型思维引导。

(1)呼啦圈(圆形)。

平面排列:花、雪人、气球、太阳、甲虫等,请同学说说还可排列成什么图形?请二位同学到中间选用现有材料各排列一种图形。

立体造型:用小绳子或电线头将呼啦圈作不同的捆扎组合,可成多种造型形式(图形略)。请二位学生到中间作组合尝试。

(2)羽毛球拍(长条形)。

可作多种平面图形排列(花瓣、飞机、昆虫翅膀等),用小绳子或电线头捆扎可做多种立体造型(图形略),学生可作不同形式的造型思考。

(3)方形塑料小凳子。

平面排列:在较小的图形中可作为面使用;在较大的图形中可作为点使用,随意排列各种图形。

立体造型:可作以正方形、y字、x字形为底座的多种塔形堆砌排列,并可配以彩带、小彩旗悬挂装饰(图形略)。

以上造型思维引导以现有材料中较大的器具为主,因较大的器具在图形中占主导地位,较小的材料则根据构思自选,视其自身形态可看作点或线,配合较大材料灵活使用,注意形象的色彩配置,立体造型可添加悬挂物,使造型具有动感。教学语言应改用儿童易懂的口语化语言。

2.学生分组活动(第4~6人为一组),各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并作尝试,作品以组为单位开展评比(自评、互评,优秀者得小红旗一面),相互观摩,鼓励发散性思维,对不同的创造性思维给以肯定。

3.各组再次选取另一种造型材料,对造型方法、内容进行讨论,再作尝试,作品再作评比,相互观摩,鼓励求异思维。

(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当对各组进行指导。)。

4.教师对造型活动进行总结,表扬同学的参与、互助协作和竞争精神。

5.各组将造型材料整理归位,下课。

课后总结:

由于一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小,思维及动手能力较弱,一节课时间略紧,特别是立体造型难度较大,而学生对立体造型尤感兴趣,所以,如果将课时增至两课时,学习效果可能更好。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七篇】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探索与创新。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科技节期间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小学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大全【第八篇】

通过ppt大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同样也是一种思想的交流。以此来促进同学们对ppt的兴趣和对技术的专研,并且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育英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

为了大赛的公平性和灵活性,我们将设定以欢庆六一儿童节为主题。

活动地点:信息机房。

活动时间:两节信息技术课。

a、作品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内容要求要求健康向上,富有时代气息。

2、参赛作品内容要求主题明确、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构思新颖,内容要有独到之处。

b、ppt制作要求:

1、参赛学生要自行设计;

2、ppt内容要求丰富、新颖,描述清晰,符合主题,不得偏离主题。

3、ppt图片要清晰,动画效果突出,衔接性强,整体效果流畅。

4、ppt制作要求有创新性,作品中恰当地使用文字、图片、背景、幻灯片切换等表现工具。

(备注:作品右下角标注班级、姓名)。

为了提高大家的参与性,应该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奖项,每班选15幅优秀作品入围,入围的作品再评选一、二、三等奖项。获得名次有相应的奖励,并且一等奖期末可以不用考试。

周玲利。

38 3098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