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活动方案(案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农耕文化活动方案(案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耕文化园策划方案1

农耕文化园策划方案

篇1:安徽重点项目-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安徽重点项目-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 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议书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申请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商业计划书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章 总 论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概况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承办单位及负责人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地点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设计目标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总投资 资金筹措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可行性研究依据 研究范围

第二章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背景 宏观形势

地理、历史 交通

宏观经济运行

宏观经济发展(gdp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人均生产总值 人口变化

地区及行业的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2015—2020)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第三章 芜湖农耕文化园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 芜湖农耕文化园市场分析 芜湖农耕文化园市场近况 芜湖农耕文化园市场划分 板块特征分析及小结

芜湖农耕文化园 市场总结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机会分析 项目市场定位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的swot分析

芜湖农耕文化园项目优势(strength)

篇2: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书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议书

目录

第一章 总论。2

一、项目背景。2 二、项目概况。3 三、项目基本运作思路。4 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5 第二章宏观环境分析。5

一、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5 二、政策环境。6 三、项目区域环境概况。7 第三章

市场分析 8

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8 二、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8 三、成都市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的问题。10 四、文化产业及与相邻区县之比较。10 五、成都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11 第四章 项目swot分析。11 一、优势(s)分析 11 二、劣势(w)分析 12 三、机会(o)分析 12 四、威胁(t)分析 13 第五章 项目规划。13

一、项目总体规划。13 二、项目定位。13(一)本项目的宗旨。13(二)本项目价值目标定位。13 三、产业园功能目标定位。13 四、项目规划思路。13(一)七个一简述。14(二)二堂简述 14(三)三村简述 15(四)三聚落简述。15(五)三中心简述。15

第六章 项目运作。16 第七章 项目管理。16 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17 第九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17

一、分析的原则和依据。17 二、基础数据。17 三、投资估算。18 四、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19 五、盈利能力分析。20 六、清偿能力分析。24 七、资金平衡分析。24

八、临界点分析。25 九、不确定性分析。25 十、财务评价结论。26 第十章 风险与对策。26

一、政策风险。26 二、土地资源风险。27 三、市场风险。27 4、财务风险。27

第十一章 项目综合评述。27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背景

迈入21世纪,创意产业的迅速成长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突出趋势,它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造性思想为核心,以保护民族文化为原则,以民族文化艺术与经济的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以创意资产为基础,以高新技术手段为支撑,以网络等新传播方式为主导的新型产业集群,把独特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创意中,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性产业,包含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它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集观光、购物、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综合经济活动,消费者以感知各民族的民族风情、建筑、习俗等形式,通过购物消费直接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是民族文化与经济的统一体。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方向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民族地域文化风采的创意活动和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堪称民俗文化的宝库。如何利用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寻找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真正实现从“文化区”到“文化创意区”的转变。现在很多地区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利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新的营销手段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且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措施。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就正式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及文化产业,特别是十七次代表大会确定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高潮”的强国发展战略,加速发展文化产业,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民生需求,而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则是文化产业深度延伸的升级版,即第四创意产业。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经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国办发(2008)11号、财税(2009)2号等若干鼓励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

2009年4月,四川省省长蒋巨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速推进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措施,会议就重大创意文化产业项目推进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少雄、省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副省长黄彦蓉等出席会议。根据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成都市做为国务院的旅游试点城市,地处成都近郊上风上水的郫县唐昌镇横山村是一个颇具开发价值的地方,对郫县的创意文化具有重大的标杆作用,而郫县地处世界级风景名胜区青城山,都江堰的一个节点,其区位优势无可比拟,特别是它的文化资源,即旅游、生态、休闲、农耕文化等富集一方,拥有相当高的开发附加值和发展潜力,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关于拟打造“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这一重大项目,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持续发展的一个探索与创新,它有别于目前全国各地不同的纯风光、纯体验、纯休闲的旅游文化项目,而该产业园的建成对西部的标杆作用和推广价值将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 2、项目选址

成都市郫县唐昌镇横山村境内,即横山村、平乐村两个行政村共31个社。3、总体定位

本项目是中国西部规模最大、规划合理、设计超前、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服务最优、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的西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集禅修、祈福、休闲、渡假、体验互动、农业观光、体育健身、高品质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融创意、研发、推广民族文化产品的聚散中心,面向全世界无景区门票的中高端服务旅游目的地,将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成都城乡统筹一体化的成果基地、助推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引擎、探索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新模式。同时,配合郫县县委、县政府打造天下蜀商文化的发源地、寻根地的重大使命。4、项目规划 本项目规划面积6000余亩。项目规划设计为七个一、二堂三村、三聚落、三中心,即一广场(民族文化艺术展示广场);一廊(西部52个民族简介概况);一景(水世界景观);一城(唐城);一院(君平学院);一谷(浪漫谷);一岛(情人岛)。二堂三村:既随缘祈福堂;毕摩苏里文化展示堂;川西民俗文化体验村;颐养乐活村;栖贤村。三聚落为:中国西部民族村聚落;异地商会会馆聚落;中国创意农业聚落。三中心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研发中心;中华民族体育竞技中心;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第一期占地面积亩,总建筑面积70000平米,容积率,建筑密度41%。6、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9461万元,其中土地费用1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工程建设费用6271万元,占总投入的%,项目单位成本2780元/平米。7、资金筹措

自有资金投入1230万元,施工方垫支或其他投资者投资共9751万元(每年按10%的利息计财务费用),租金或销售收入再投入8480万元。

8、经济效益

项目在6年计算期内总收入43876万元,其中销售收入35990万元,租金收入7886万元;净利润8793万,上缴税金10921万元,投资利润率(利润总额/总投资)%,投资净利润率(净利润/总投资)%。

若取折现率12%,全部投资税前财务净现值npv为3638万元,内部收益率irr为%,税后财务净现值npv为1167万元,内部收益率irr为%。9、主要经济指标:

三、项目基本运作思路

本项目在运作上,遵循唐昌镇横山片区总体运作思路,并服从横山片区项目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滚动发展、封闭运行、稳步推进”的原则,充分利用政府资源(成都蜀都文旅公司),依托横山片区的旅游资源优势,整合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完善的功能和配套为支撑,以规范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为核心,以旅游观光式的优美环境为亮点,集禅修、祈福、休闲、渡假、体验互动、农业观光、体育健身、高品质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融创意、研发、推广民族文化产品的聚散中心,面向全世界无景区门票的中高端服务旅游目的地。

成都潇天投资管理公司投入部分资金,主要用于项目设计、营销推广;拆迁、工程建设由建筑商或其他投资者投资,建设完成后,项目由潇天公司经营管理。潇天公司每年按照竣工决算金额或投资额,向施工方或投资方支付10%的资金利息,作为投资者的投资回报。投资者待潇天公司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进行产业园各子项目销售后,收回全部投资。

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个涉及旅游、贸易、建筑、物流、商业、信息和电子商务等多个相关行业的综合项目,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成都创意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及地区产业结构,解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通过整合行业资源,完善郫县创意产业配套,提升郫县创意、旅游产业水平,做大做强郫县创意、旅游产业,确立郫县在成都民族创意产业的龙头地位。

2、项目的建设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而且能有效拉动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房地产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3、项目的建设能快速高效地聚积人气,提高郫县唐昌镇的城市档次与水平;扩大辐射,引导、吸收周边地区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进一步拓展地区间的市场空间,活跃地方经济。

4、项目的实施将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吸收下岗人员再就业和解决富余劳动力,在解决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项目将有效地聚积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横山周边片区的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必将极大提升唐昌镇土地价值,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6、项目的实施对于挖掘、整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宏观环境分析

一、郫县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郫县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通过统筹实施“三个集中”,联动推进“三化”,城乡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为推进郫县新一轮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郫县正处于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全面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城乡一体化已进入系统提升、深度推进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郫县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1、宏观层面

篇3:农耕文化园近期工作的安排 文档

农耕文化园近期工作的安排

(2014年12月23日)

为了加快农耕文化园项目建设进度,科学有序的安排好各方面的工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力争实现和完成项目建设的第一阶段目标和任务。

一、规划

1、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近期组织专家评审论证;

2、结合农大的总体规划,联系相关设计单位进行详细规划;

3、具体把规划中的八大功能区作为重点,与农大对接制定三年的种植计划;

4、结合种植计划,对种植什么、如何管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二、土地

1、与涉及土地的乡镇办事处对接土地流转的相关事宜; 2、确定第一期土地流转的数量并进行合同的签订;

三、水系

1、与水利部门进行水系布置的对接工作;

2、与水利部门、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实地考察水系布置和节水灌溉洽谈。

3、协助建立项目水系实施方案。四、道路

1、邀请山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工作人员及市交通局公路工程科人员对放线、定高、定点等工作进行现场勘察,预定于12月31日前完成; 2、筹备道路建设指挥部地址,机构、人员、设备等工作。

3、联系相关部门完善道路招投标资料,预计2015年元月份对道路进行招投标工作。

4、针对道路的设计情况,需及时和水利、电力等单位定期协商,确定每段道路的水系布点;通电设施的布置,逐步形成通电、通路、通水的大体系工作。

5、联系设计部门作出道路的绿化带方案和种植带计划,预计2015年元月份进行招投标。

五、商标

1、对原有的形象识别标志进行论证。2、完善设计出公司的品牌商标工作。

记住农耕历史 传承农耕文化2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文化新纪元!

记住农耕历史 传承农耕文化

清河县政府原副县长、清河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郑成明同志于2年前开始个人出资购置了3000余件农耕物品,与坝营镇政府联合办起了农耕文化展览馆,2016年清河县政府对此给予了资金支持,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前不久我们三人有幸再次参观了该展览馆,共同的感受是要记住农耕历史,传承农耕文化。

一、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而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其发展历程代表着一个地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广袤的地域多样性、民俗多元性形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多样性,而其秉承的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即天、地、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辩证关系)、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即“不违农时”和“用养结合”)、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养三宜的物性观(“物宜”“时宜”和“地宜”)、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即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即积粮以备荒)更是及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升,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在我们这一代人跨入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全新时代的同时,也亲手送别了穿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社会。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二、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利古利今、利国利民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在保持地域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古建中国——建筑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文化新纪元!

好资源。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破坏了生物多样性。要治理和改善农业的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值得我们借鉴。传统农业注重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区域差异,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滥用化肥、农药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既要追求产量,更要注重产品安全,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繁荣农村文化和乡村旅游。都市人们萌发的乡愁、乡恋,是对生活的一种重新认识与理解,追求自然与和谐、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类生活最本质的方面。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要以农为本,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为主干,以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受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三、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要坚持保护、发展和利用并重

目前,各地都比以往更加注重农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比如我市已经评选出十大古村落并加以改造保护,清河有识之士自发建起了农耕文化展览馆,王垴等村建起了村史馆,等等。然而与农耕文化所承载的历史重任而言,还远远不够。

保护好传统民居和自然村落。古村落和传统民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村落文化景观,都属于它自己的一段特殊的发展历史。这种发展历史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文化景观,并成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共同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不但能增进人们彼此间的情感,促进族群内部的认同和包容,同时还是增加每一个成员的历史认同自豪感和归属感。建筑是有生命的,跳跃的生命符号反映的是人文思考,它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折射着时代的进步。乡村传统的村落、独特的建筑布局、生活方式、节庆习俗和农事活动都是农耕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建筑物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有序的文化传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加以保护,因为这些一旦破坏掉,就永远不会有。

构建农耕文化展览室。为了方便人们对农耕文化的直观认识,在乡村构建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室很有必要。清河县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郑成明就地收集即将消失的旧农具,与清河县坝营镇联合办起“农耕文化展览馆”,免费对外开放,开馆后参观者络绎不绝,纷纷称道。参观者表示,在农耕文化的宁静中,人们更能洞观沧桑世事,回望人生行止间的哀乐得失,特别是让不谙稼穑的晚辈们受到较好的传统教育,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注重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的征集,抢救性地收集、整理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政府职能部门、民间热心人士一道,抢救性地挖掘收集闲置、破败和濒临消失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物,诸如我市农村中传统的犁耙绳索、柴刀斧头、辘轳水车、推子碾子、织布纺车、榨油砌具以及桌椅板凳、凿子刨子、角尺墨斗等等,力求求真求实,宁缺勿仿,宁旧勿新,尽可能原汁原古建中国——建筑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开启建筑文化新纪元!

味地反映传统农耕民俗用品用具风貌。成立民俗研究所,挖掘整理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技艺,并出版专辑。

古建中国——建筑行业一站式服务平台

农耕文化3

农耕文化-免费

农 耕 文 化

黄帝是传说时代游牧者首领,并且是带领他们从游牧生产和生活,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首领。所以,黄帝也是传说时代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开创者。无论是古代华夏,还是今天的汉族和世界各地的华人,始终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认为自己是黄帝和另一位创立农耕文明的始祖炎帝的子孙,从而自詡为“黄帝后裔”和“炎黄子孙”。同时,他们还将历史上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生、起源和许多文化方面的肇启,都追溯到开创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黄帝或黄帝时代。

在历史上的中国,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文明,主导着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然而,中国历史上肇始于黄帝和黄帝时代、独步一时的华夏文明,实际上是由中原华夏农耕文化,与其周边民族创造的游牧文化、游耕文化、渔猎文化,以及东南沿海和岛屿上的海洋文化融合汇成的。它是人类惟一绵延至今的古代文明,并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古代,当中原华夏与周边民族文化发生交往、冲突和矛盾之际,或者中原地区出现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出现非华夏族为主要统治者的政权之时,华夏先民显赫的始祖黄帝,便在剧烈的民族文化冲突、碰撞和交融中,成为维系和巩固华夏团结,传承和弘扬华夏文化的一种象征。黄帝在历史上的中国,经常起着巩固民族团结、弘扬民族精神,以及维系中华传统、融合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纽带作用。

近年来,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为适应新时期农业转型的要求,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农耕文化的保护、开发和传承工作,着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农耕文明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民俗文化、传统民居、古镇村落及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续时间最久,内容也最丰富。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和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产生活的结晶,在它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传承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耕生产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

展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哲理、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的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当代人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 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农耕文化———耒耜之利

炎帝文化历史悠久。炎帝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它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陶瓷文化、天文地理气象、交易市场和社会文明等六个主要方面。

农耕文化———耒耜之利

原始的刀耕火种,只能是广种薄收,而且经过多次种植的土地日趋贫瘠,收获量越来越少。这时,部落只有整体或部分迁徒,到新的地方披荆斩棘,烧荒垦土,刺穴播种,以取得更多的谷物。经过多次迁徒,炎帝部落来到黄河下游与长江下游之间的广阔平原。这里,土地平衍广袤,土壤松软肥沃,是播种作物的好地方。频繁的迁徒,繁重的劳动,先民们疲惫不堪。为了让部落能够休养生息、安居乐业,炎帝决心改进耕播种和种植方法。

《易经·系辞》说,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说,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都讲到炎帝神农制作耕播工具耒耜。

传说,炎帝和大家一起围猪,来到一片林地。林地里,凶猛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经过反复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板,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这一改进,不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将种植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耒”。

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弯度,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为了多翻土地,后来又将木“耒”的一个尖头改为两

个,成为“双齿耒”。

经过不断改进,在松软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头又被做成扁形,成为板状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为减小,还可以连续推进。木制板刃不耐磨,容易损坏。人们又逐步将它改成石质、骨质或陶质,有的制成耐磨的板刃外壳,损坏后,可以更换,这就是犁的雏形了。为了适应不同的耕播农活,先民们又将耒耜的主要组成部分制成可以拆装的部件,使用时,根据需要进行组合。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米(小麦)、牟(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随着耕播农业的出现,原始的天文、历法、气象、水利、土壤、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相应产生。《白虎通》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杨泉理论》说:“神农始治农功,正气节,审寒温,以为早晚之期,故立历日”。在部落迁徒和拓展过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术很快传播到黄河和长江广大流域,并逐步形成北方以种植旱粮为主,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习俗,就是这把拙朴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开了农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于是,炎帝部落成为炎帝

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农炎帝,则是开创我国农耕文化的始祖。

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

中原农耕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农业文化的基础,又是宋代以前中国农业文化的轴心。中原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农业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这是徐光春同志在谈到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时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完全符合中国农业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实际。

从吃“虫兽果蚌”到吃“粟黍牛鸡”

——中国农业最早在中原地区兴起

农业产生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洪荒的远古历史,都被时光的尘土深埋在了地下,只能从文献记载的传说和考古发掘出的石头中找到一些记忆。

李根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炎帝号称“神农氏”。据说神农氏之前,人们吃的是爬虫走兽、果菜螺蚌,后来人口逐渐增加,食物不足,迫切需要开辟新的食物来源。神农氏为此尝遍百草,历尽艰辛,多次中毒,找到了解毒办法,终于选择出可供人们食用的谷物。接着又观察天时地利,创制斧斤耒耜,教导人们种植谷物。于是农业出现了。这种传说是农业发生和确立的时代留下的史影。

程民生(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始人在御寒能力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只能选择温暖的地区生活。当时的黄河中下游一带自然植被茂密,遍布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草原,其中生长着众多种类的亚热带植物和动物。而且河流纵横交错。河南境内的土壤主要是黄土,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作物营养元素,具有一定的天然肥力,不需要进一步分化即可生长植物,只需用木、石等简单的工具就可耕作,加上土层深厚,便于保墒蓄水,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中原地区最适宜于人类获取生活资料和发展生产,故而在这里最先发展起了原始农业。

张九洲(河南大学教授):早在八九千年前,中原华夏族就开始

了农耕实践。中原地区发现了可以说是整个黄河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农耕文化遗址,就是距今约八九千年左右的河南裴李岗文化。这里出土了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表明农耕文化已经确立,并有了一定发展。到距今6000年左右的河南仰韶文化时期,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农业进入了锄耕(或耜耕)阶段。

大约在西周以前,中原地区的农业种植主要以粟黍为主。春秋到汉代时,中原农业作物已有“五谷”、“九谷”之说。故此,中原人又被称为“粮食之民”。不过,粮食生产不是唯一的。当时还饲养“六畜”(马、牛、羊、猪、狗、鸡),种桑养蚕,种植蔬菜、油料,樵采捕捞,搞农副产品加工等。特别是农桑并重的生产结构,成了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程民生:当代许多学者认为,中华文明的初始阶段是多元发生的。在中原的周边,如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等,也曾兴盛一时。但持续的趋势却有不同,如南方的良渚文化在进入原始社会晚期后,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似乎处于停滞的局面,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进入文明、建立国家。而中原文化则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崛起,率先进入文明时代。

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中原农耕技术曾领先世界

使用木石农具、刀耕火种,撂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

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力操作的金属工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夏朝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中原农业逐步形成精耕细作的传统。

张九洲: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原农业已由锄耕阶段进入了犁耕阶段。到了公元前21世纪,中原地区进入了文明社会,中原农业和农耕技术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期。在夏到春秋的这一过渡时期中,中原农业进入了沟洫排灌的农业时代。殷墟甲骨文除记载了不少农事活动内容外,还出现了“犁”字的象形文字,可能牛耕农业已在中原大地兴起。周朝晚期,铁制农具在中原地区渐次使用。作物施肥,病虫防治,土地连作与休耕制被人们所采用。耕作方式上出现了耦耕和犁耕,并重视深耕和修苗的作用。中原先民们还在田间管理方面创造了一套独特的作法──锄地。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农业技术和方法初步奠定了中原农业的优秀传统和技术体系的话,那么到了两汉和南北朝,则是这种优秀传统和技术体系的基本形成时期。两汉时期,中原冶铁业非常发达,政府对农具的制造和推广也非常重视,从而促进了中原农耕文化更加迅速地发展。就垦耕工具来说,除了铁犁外,还有铁齿耙、钅矍(即镢,相当于现代的铁镐、铁镢)和(即锹)等;播种工具出现了耧车。此外,还有新型的覆土工具、田间管理工具、灌溉工具、收割脱粒收藏和运输工具、加工工具等,到东汉时又出现了水磨。铁范铸造金属器

类已相当普遍。到魏晋南北朝时,以保墒防旱为中心的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标志是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农业耕作技术系统化。这一技术体系,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上的领先技术,至今仍是中国北方农业中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后来随着大量中原人的南迁,这些技术措施也随之传播过去,从而奠定了南方水田耕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应该说,中原古代先进的农耕技术,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基础。

作为中国农业文化的内容之一,农作物品种的选育、栽培和粮食的加工、储藏,中原地区在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发展中也处于前列。丝麻的栽培与纺制,也大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还应当指出的是,中原地区的先民们不仅最早在华夏大地开发了农业,而且也很早认识到了水利与农业的关系,并进行了农田水利建设和灌溉机械的创造发明,这正如徐光春书记举例所说:“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是啊!直到唐代中期,中原农耕技术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是最先进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

农耕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农耕文化是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的文化,它是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生活和社会行为模式的总和。从广义上来看,它既包括强制性的制度范畴,如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式各样的规则等,也包括非强制性的制度范畴,如林林总总的社会风俗、习惯、传统、价值形态等。从狭义上来看,农耕文化是指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小农文化,通常也被称为小农意识,主要包括农业社会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等非强制性的制度范畴,其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这是整个农耕文化的精髓所在。

当前的文献大部分集中于农耕文化对宏观经济或区域经济层面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关于其对新农村建设影响的研究则基本上处于空白。本文将在分析农耕文化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这些特征将给我国新农村建设带来哪些方面的负面效应及其影响机理。二、农耕文化在观念层次上的具体特征

1.悠闲性和自满意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惧怕竞争和冒风险。在长期的农耕中,农民虽然养成了勤劳、执著、忍耐、朴实、精耕细作的传统美德,但同时又形成了随遇而安、得过且过、安于现状、保守落后的历史惰性心态。即使是现在,人们的心中仍然普遍存在着满足于过去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故步自封、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小富即安”、“小进即止”的落后观念。在农耕社会里,因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灌溉方便,物产丰富,价格低

廉,交通方便,人们往往缺少压力而容易产生悠闲的心态。长期以来,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突出的表现就是生活工作节奏缓慢、贪图享受、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效率低下等倾向,根本谈不上生产工作上的压力感、危机感、紧迫感,更谈不上经济上的外向性和扩张性发展。

2.保守性:因循守旧,墨守陈规,经验主义,迷信盲从,拒绝接受新事物。“以不变应万变”、“天不变道亦不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这是农耕土壤滋生出来的又一文化特征。农业是对自然依赖性特别强的产业,农业社会靠天吃饭,这就极容易在生产者头脑中形成等待自然恩赐、祈求天命保佑的保守意识。他们讲求实惠实际,怀疑科学理性,对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首先总是难以认同,这种消极顺应自然的态度成为农业社会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其次,小农经济最大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小生产者容易由对土地的依赖演变成为土地的附属物。这种依赖性,延伸到政治和社会关系里,就是对权威和家长的依赖与仆从;发展到意识形态,就会表现为缺乏主体意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凡事墨守陈规,不越雷池一步。农耕社会自然经济的特点和人们认识世界手段的局限性,决定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都是直觉式、经验型。然而,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远非人们的感官和经验所能及,凭经验判断和直觉推理势必会产生南辕北辙。

虽然中国农耕文明曾经引领世界文明七、八百年,有过许多举世瞩目的发明,但是,这些统统只是技术层面上的发明,是基于对经验的总结,属于直觉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所倡导的求真知精神不可同日而语。特别是近代200多年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和极权统治,使中

国失去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的机会,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被排斥在近代科学文明之外。这种因愚昧而无知,因无知而迷信,因迷信而盲从是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的普遍现象,它使得中国人习惯于经验和模仿,不注重探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平均主义:“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孔子曾说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倡导在中国那片自然经济的土壤上建成一个“大同世界”,研究者们把这一思路称之为中国农耕文化派生出来的理想主义。这一主义的直解就是“均”、“等”观,这一观念不仅为中国老百姓接受,而“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成了封建统治者的经典说教。农耕社会中浓厚的家族制意识,往往使人们不能平等地承认各自的机会,同时更不愿承受其结果的不均,这就是农耕社会中平均主义的文化传统。这种长期在以家庭为核心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平均主义心态,往往排斥别人的成功,只讲结果均等,不讲机会均等。

4.封闭性:不愿流动,自给自足,排斥合作,不关注外界变化。土地是农耕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古代的农民世世代代聚族而居,对土地的依恋感情尤为强烈,他们满足和习惯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加之生产工具的极其简陋,没有也不需要远距离的市场,人们的活动半径极为狭小,足不出户,一辈子就可以只生活在熟人圈子里,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极为有限,人们对自己生活圈外的事漠不关心。不像游牧民族那样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不定,也很少像商人一样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农耕社会是一个建立在小农生产基础上的封闭社会形态。极端的农耕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

不相往来。”人们不愿意背景离乡,乐于做小国寡民,更不需要与国际社会打交道。

5.浓厚的血缘与地缘意识:人治与帮派文化。农耕社会里,劳动以简单的自然关系分工,男耕女织,生产经验在上下代之间直接传递。人际交往主要在家庭内部,以及亲戚邻里之间,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家庭及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农业经济一直深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干旱、洪涝和虫灾等自然灾害都会对农民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作为生产个体,势单力薄,没有组织,没有协作,没有利益责权的共存,自然也就没有抗风险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如果风调雨顺则可以衣食无忧,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就根本求助无门。因此,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宗派亲族就成为唯一可以依赖的人,为了集合力量战胜灾难,农民除了相互相靠,任人唯亲之外,恐怕再也没有别的办法。所以,农耕文化中特别强调血缘和地缘关系,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朝内有人好做官”,“肥水不流外人田”成为人们当然的价值观。时至今日,同乡会、同学会、宗族聚会等形式,还是中国人的一大乐事。在现代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根深蒂固,难以消除,人情风、关系风随处可见。

6.“官本位”、等级和特权意识:行政职务胜过专业技能。在小农经济时代,等级意识和特权观念浓厚,农耕文化对人才的认识和理解上最典型的就是用“官本位”来衡量。在人们心目中,人的高低贵贱、品德能力、有无出息,很大程度上是以其职位职务的高低来论

定。例如古时一旦金榜题名,便意味着官运亨通,前程无忧。即使是现在,科学家出研究成果,运动员拿金牌,艺术家出作品,都会以其相应的水平和影响程度给予行政职务,似乎不这样就不能表现出他们的才能。更有甚者,就连寺庙里的和尚、方丈也要有行政级别。而我国现今的户口、籍地、身份和权益及地位相结合的社会分层体制,更是强化了这种等级意识。

三、破除农耕文化的消极特征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按照全会公报的解释,“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目前已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有新思路、新部署、新举措。从中央的精神看,新路子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扶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另一方面,加大固本力度,培育农业良性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农民适应市场的自立机制、自主能力。这就要求广大农民适应农村发展的新思路,树立争先意识、自主意识、环境意识、发展意识,为新农村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破除“小农”意识,树立敢为人先的意识。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支撑,离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小农”意识,小进即满,小福即安的思想陋习,正是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根源。破除这一陋习的束缚,就要树立敢为人先的意识,敢于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

破除“有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意识,树立环境意识和科学发展的意识。新农村建设要实现的不仅是城乡差距的缩小,更为重要的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避免先发展再治理,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的关键环节。

破除传统劣势论,树立全新优势论。这里所说的传统劣势论,就是认为在发展的基础条件上,内陆、西部地区的区位、交通、资金、技术、人才等均不如沿海、东部地区。因此,要超越农耕文化,就必须以开放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所在地区的基础条件。在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承认本地发展的劣势的前提下,更要看到本地明显的发展优势。

破除传统价值观念,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相当一部分地方,还存在手工作业,甚至刀耕火种,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小农经济的藩篱。“养牛为耕田,种粮为吃饭”这种自给自足的农耕思想依然普遍,一些干部搞“行政命令瞎指挥”,一些群众“不找市场找市长”等等都与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搞西部大开发是不协调的。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营造浓厚的商业氛围。要大胆地走进市场,按市场法则,在竞争中寻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立适合小农村社的合作制度。中国农村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必须用适宜小农经济的思路来解决农业问题。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创新和体制创新,就必须根据中国国情,不能照搬西方,而东亚小农经济社会模式的基本政策安排值得我们借鉴,即放开农业外部规模经

营。我国农村需要多种形式的合作化模式。应该把农民作为生产力要素来看待。农村怎么建设?应该引导他们发展与农村经济有关的规模经营,如加工、购销乃至于进一步进入餐饮业、金融、保险领域。农民组织起来进入这些领域,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优惠。要充分相信广大农民的创造力,让农村劳动力成为乡村建设的主力军。

培养造就新型农民。要依靠两条主要途径。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文化基础。为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07年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一件大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培训机制,提高培训效果。首先,要围绕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农时季节需求,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把农业发展转入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其次,要面向城乡劳动力市场需求,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农民就业能力强起来,就业途径就会多起来,收入水平就会高起来,农民素质总体上发生根本改观,建设新农村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利用文化活动整合社会资源,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动农民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化活动,这种方式成本最小。建设新农村,我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很多地方这种所谓加强,搞的难道是无源之水?执政党在农村基层几乎没有经济基础,怎样加强上层建筑?因此,一要加强其经济基础“合作社”,主要是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合作社,实现农户在购销,防疫等方面,尤其是金融上的合作。(“合作金融”不是官方机构,在有盈余的条件下,对农民也是救急不救穷)。二要加强其社会基础,办好各种协会,诸如“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等。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华,自汉朝以来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且与佛教,道教等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而形成独特一个的东方文化中心,而在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深入到普罗大众骨髓里面的农耕文化。那么,农耕文化究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它,让中华文明兴盛了两千多年;同样,也是它,为我们注入了注定要经历痛楚的基因,使我们在耻辱中走向现代化,继续容纳新的血液,焕发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一》

自汉代伊始,以儒学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就深深地影响到国人心中。那时,每隔一个百年左右的时期,国家就会面临战乱不断,人民一方面要战胜战乱以获得安宁,另一方面,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统治阶级要需要平定战乱,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由此,一种极度需要安定,平静的思想在人民中蔓延开来。

恰好这时,佛教传入中国并且不断被广大民众接受,道教产生。

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或控制下,以佛道儒为主的思想就不断融合,一方面推动文化的传播,人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反过来也推动农耕经济与文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且,由于这种以尊礼爱幼,追求安定生活的思想极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在以后的历代中,无论朝代怎么更换,这种文化传承都未断绝,这也是为何中华文明强于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唐代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相对比较开明,对文化的控制相对比较宽松,因此,此时的农耕文化不断地吸收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唐代的皇帝的血统与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与外来民族的开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子,“天可汗”称呼之空前绝后,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农耕文化不断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融合,促成自身文化的不断繁荣,唐代的突出成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汉代组建了大一统时期的第一支彪悍的骑兵,唐代组建了中国第二支彪悍的骑兵,而且在安史之乱前夕,发生在西域的那场与阿拉伯军队的激战,说明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是如何凶悍,虽然最终未能取胜。军队战斗力的形成是以雄厚的经济与充满朝气蓬勃的文化为依托的,不然,任再强势,也无法持久。因此,历届王朝末期的衰落,实际上是农耕文化在这阶段的衰落。

因此,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可以这样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两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

但这种农耕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带有一种难以出去的缺陷,可

以说:是这种缺陷,让中华文化自明代以后不复昔日荣耀,也让中国经历百年的耻辱,痛苦的近代化。

首先,统治阶级过多干预文化的进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封建帝国,帝国内高度集权,而且皇权总是在不断的强化中,这决定了文化核心——儒家文化必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严格束缚,即使是吸收外来文化,也必须要保证能够不对其构成威胁,久而久之,就形成官僚体制下的封闭的文化,难以长期保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要求,这构成了这种文化的致命缺陷。

其次,小农经济下,思想也将变得沉顿与保守。自春秋战国起,中国便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国家,农民追求安定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可那种狭隘的小农思想一方面让人民永远保持安逸,安于现状,“天仙配”便是证明之一;另一方面让农民固步自封,不愿吸收外来文化以推动自身的不断发展,变得保守,不愿去探讨外面的世界与冒险,古代的中国,除了明朝初期有比较强大的海军之外,历代均没有其成就便是最好的证明。

再次,文化的长期繁荣,让人民逐渐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进而不思进取。自秦汉以来,中间虽有战乱,可农耕文化的传承却从未中断,这也是文化能够长期保持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期不断繁荣的文化,让民众及中原王朝的统治阶级产生夜郎自大的心理,“天朝上国”就是最好的说明。在这种心态的长期影响下,文化的逐渐衰落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文化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明确宗旨的进取心理的独树一帜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在以儒家为核心,佛道等为辅的基础上不断融合而成的,却缺乏有明确定义,没有明确宗旨的富于极强进取心理的,能够与儒道佛等并驾齐驱的文化,这种“四肢不健全”的文化就像“木桶原理”一样,无法长久支持下去。因此,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便因后继力不足不可避免地逐渐陷入衰退。

因此,农耕文化对我国的影响,一言以蔽之:虽有功,亦有过;无法一概而论。

农耕文化4

中国传统文化的务实精神;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持续性与延续力;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等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农耕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形成产生过多方面的影响。

一、文化一词,在中国典籍中最初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束皙《补之诗》:“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曲水诗序》:“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怀远。”皆承其义,“文”“武”对举,文化即取“文治与教化”义。文化原义,在中国先秦时代混同于“文明”、“文学”。《说文解字》:“文,错画也。”有三层意义:一是由语言文字象征符号引申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二是由伦理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义;三是美善德行之义。而“化”则是配合“文”而取“化成”之义。对文化的理解,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专指文、史、哲,广义者则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论其结构,又主要表现在器物、制度、行为、精神四个层面。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类型特征、价值取向等受到中国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等历史因素的影响。本文要讨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经济基础

———农耕经济对其特征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二、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大河大陆型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中国农业发生很早,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三、农耕经济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直到近代,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特征的形成与农耕经济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1.务实精神。长期的农耕生产,形成了中华民族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重实际而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与农耕经济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生活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众在农业劳作中领悟到:利不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在《驳建立孔教议》中说:“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险。”作为农耕民族的国人从小农业的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运思方法是注意切实领会,中华民族被西方人称为“最善于处理实际事务的”民族。

2.爱好和平,追求和谐。农耕经济的生产方式主要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结合,农耕民族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土地这个固定的基础上,稳定安居是农耕社会发展的前提。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中国民众安天乐土的生活情趣。农民希望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时。他们追求安宁和稳定,以“耕读传家”自豪,以穷兵黩武为戒。《论语》云:“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墨子》曰:“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农耕民族反对敌对和冲突。同时,因农业生产常常受天时和地理的影响,因此,古人崇拜自然、崇拜天地,十分重视宇宙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些都表现出农业社会的民众爱和平、求和谐的理想。

3.持续性与延续力。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人及以后的汉人,栖息于由大河灌溉的辽阔而肥沃的原野间,自结束流动性的渔猎生活,很早就从事定居农业。定居农业的优越性诱使他们对于土地产生一种特别执著的感情。他们这样赞美大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对土地的深深眷恋,使汉民族养成一种“故土重迁”的习惯,所谓“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除少数行商走贩和从事“宦游”的士子外,大多数汉人,尤其是农民,终身固着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如果没有极端严重的灾荒和战乱,一般是不愿脱离故土的。由于人员少有迁徙,商品生产和流通规模有限,从氏族社会遗留下来的,由血缘家族组合而成的农村乡社,便世世代代得以保存。这种可变性少的农耕经济,求延续、重稳定的特征,影响产生的中国文化就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和延续力。《易传》所谓“可久可大”,《老子》所谓“天长地久”,董仲舒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都是求“久”观念的典型表述。中国传统文化的持续性与延续力是十分明显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经学到唐代义疏到宋明理学,有着一条传统的横线延续。

4.多样性和巨大的包容性。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有着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因此,在农耕文明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在不断繁衍生存,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促进两者之间经济文化互补和民族的融合。一方面北方民族的勇猛善战、粗犷强劲,富于流动性,善于吸取从远方带来的异域文化,成为中原稳健儒雅的农耕文化的补强剂;另一方面农耕民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技术,促进游牧民族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切形成了古代中国不同区域文化格局,如秦晋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宋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了多样化特点。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使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从纵的方面讲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从横的方面讲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以农业生产为界限,而是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分。从历史发展看,中国经济在三代时是原始协作式农业自然经济,秦汉至明清则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至近代始出现农业与工商业并存的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多元化结构,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特点。《易传·系辞下》提出“天下百虑而一致,同归而殊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秦汉时期的儒道融合,这些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表现了中国文化“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5.循环论所显示的凝重性。中国农业文化成熟较早,农业生产周期和植物从种子到种子周而复始衍化以及四时、四季循

环的现象,启示了中国文化中循环论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长期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方法。政治生活中朝代的盛衰更迭,治乱分合的往复交替,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以及人世间的种种变幻离合,更强化了人们的循环观念。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便是循环论的表现。在循环论思维方式的制约下,农业社会中的人们满足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缺乏扩大社会再生产的能力,社会运行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人们容易滋生永恒意识,认为时间是悠久的、静定的,因而往往表现出习故蹈常的惯性,好常恶变,使中国文化显露出凝重的保守性格。保守的意识形态,导致社会普遍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

6.以中庸之道为高级哲理。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与统一,崇尚中庸。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着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承认对立面的对立、统一,强调用缓和、和谐、适度的方法来解决矛盾。在中国古代,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理。它是一种生存智慧,它把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作为天下的定理、正道,它要求人们凡事要适中、适度,不偏不倚,保持均衡。这种人生智慧,源自农耕经济的土壤。

7.集权政治与民本思想依存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集权政治是相反相成的,这是由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特色形成的。中国农业社会比较分散,为抵御外敌,维持社会安定,就需要君主集权政体,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在中国古代,多数学派的思想家都有程度不同的尊君思想。与集权主义相伴而生的就是民本主义。一个集权政体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都要由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生产出来。民众安居乐业,农业宗法社会才能正常运转,社稷家国才得以保全。一个以农业为生存根基的中国,必然产生尚农、重农的社会共识,统治者要求得社会的安定,首先必须懂得农耕的重要和农人的艰辛,体民恤民。集权政治和民本思想两者是在相互依存、相互冲突的关系中存在的。

38 23374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