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建设方案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5篇
【导言】此例“智慧农业建设方案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第一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第二篇】
所谓农村智慧物流是指借助地理定位等物联网技术,来配送农产品的全过程。在农村发展智慧物流产业,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
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从体制上来讲,体制缺陷影响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
我国农村智慧物流为什么难以健康、长远的发展下去呢?究其原因在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体制存在着问题。农村智慧物流产业培训工程要将农产品整合起来,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当前,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多层次行政管理策略,影响到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上来讲,技术较低影响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
在推动农村智慧物流的发展,技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阶段,农村智慧物流企业存在着以下的问题:1、将侧重点放在了物流设施上;2、忽视了物流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导致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缺乏竞争力。
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的策略
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整合农村资源
站在政府部门的立场上来讲,为了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是有必要的。无论是从宏观上来说,还是从微观上来说,农村智慧物流产业都对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为此,政府部门要从宏观和微观这两方面出发,在满足农村经济的基础上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体系。
站在物流部门的立场上来讲,其要构建协调机构。农村智慧物流产业是否能顺利发展下去取决于其他企业的配合度。在其他企业的配合下,农村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这为管理农村物流企业中的不良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让农村物流企业公平竞争,这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降低了农村物流企业的竞争压力。
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促使农村智慧物流系统化
在制定统一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时,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项,编码农产品;第二项,统一物流信息传输格式,将地区与地区间的信息障碍消除掉,为农产品物流、农产品销售活动提供统一的标准。当然,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要将农产品物流编码技术放在第一位,构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农村物流系统的自动化。
构建、实施农村智慧物流产业这项工程较为系统,这必须要建立与农村智慧物流产业相协调的组织,规划好物流路线,配置相关的资源。地方政府要将发展农村智慧物流放在第一位,整合各个区域的优势,开发与农产品物流需求相符合的物流产业标准体系。
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农村物流技术
在构建农村智慧物流系统时,必须要将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系统作为基础。通常情况下,与农产品物流业务的物联网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感知层;第二部分,信息交互层;第三部分,应用层。其中感知层的功能在于,将农产品的物理空间与物联网的信息空间相结合起来,借助终端可视化信息采集器来对物流客体中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识别。信息交互层的功能在于传输、处理感知层与应用层间的物流信息。应用层的功能在于将应用型软件作为工具,准确识别用户、货物以及信息等。
对于农村物流系统管理者来说,其要将物联网技术规范作为参考依据,确保农村智慧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农村智慧物流系统管理者要想真正实现设施、设备与信息这三者的相贯通,那么必须要将物联网技术作为基础。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中可以引入GPS、GIS等信息技术,保证物流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掌握、控制农产品的物流进度。农村智慧物流系统要分析物流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并挖掘数据,寻找资源,优化物流系统的效率,不断改善农村智慧物流系统。
完善农村智慧物流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在构建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时,不仅要收集相关的物流信息,还要整理相关的物流信息。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中的“智慧”二字主要体现如下:体现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优化配置系统上的各种信息、这为物流系统提供了支持。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是对农产品的物流信息、即时信息进行处理,为运输农产品、配送农产品提供最完整的方案。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可以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实现互通,全面优化、共享物流信息,将物流即时信息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农村智慧物流活动涉及到以下的活动:农产品企业内部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活动等。农村智慧物流系统便于更快速的流动农产品,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智慧物流信息平台要将物流企业基础信息、公共物流设施等相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平台来完善技术,完善处理物流信息的各项功能。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第三篇】
关键词:智慧韶山建设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B013文献标识码: A
一、着力解决两大发展难题
1、247平方公里,每年要接待好上1000万中外游客
韶山人口万。可是每年要接待的游客超过1000万,这给韶山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应急处理的压力也陡然剧增。如何使“游客更加满意、政府更加省心、服务于产业链上的企业更加赚钱”,这是市委、市政府绕不开、躲不掉的现实难题。必须运用高科技手段,重建业务,创新服务。
2、如何让送上门来的财富,最大限度留在韶山
1000万人是这么一个概念,每人消费100元,就是10个亿;每人消费1000元,就是100个亿。虽然韶山每年游客很多,但是真正对本地产业的支持尚少。这就需要“增加游客体验、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着力引导游客消费”,拓展并完善旅游产业链价值。
二、着力实现三大目标
1、全面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重点延伸并增强政府基于互联网上的公共服务能力。具体来说,要致力于提升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1)通过完善“空间地理数据库、地质水文数据库、管网数据”,全面提升政府的规划水平和市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2)通过建设“平安城市、智慧城管、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政府的监管水平;(3)通过一窗式、一站式、一表式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全面提升政府在线交互和在线服务水平;(4)通过对社会安全、防火减灾、消防安全、水资源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活安全等领域的实时监管,全面提升城乡安全水平。
2、完善现代产业体系,探索城乡可持续科学发展
稳增长,一方面要求改善稳增长的环境,就是上面所说的要提高政府四方面的公共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要探索稳增长的路径,就是要完善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政府的造血机能。韶山通过引进并建设“润泽东方”、“航空航天体验中”、“3D产业园”、“现代化观光农业”等项目的引进,就是要打通“吃、住、行、游、购、娱、教”等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延伸旅游产业链,深化旅游产业价值,舞活旅游文化产业这个龙头。
3、以服务民生为切入点,全面构建数字化民生服务体系
要把公共事业和民生事业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充分整合全市现有数字资源,重点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系统建设,实现“资源上共享,业务上协同”。真正实现“咨询投诉一号通;在线服务一点通;出行办事一卡通;学习工作一键通”,构建现代化的数字民生服务体系。让全体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到现代化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全面提升市民的和谐指数。
三、智慧韶山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一个综合门户网站
完善现有政府门户网站,构建一个简洁的虚拟网络政府,为公众、政府和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在线服务。门户网站主要职能包括:
1、搭建1个网上政务大厅,拓展2条民声渠道。搭建网上政务大厅,公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实现“投诉、受理、申请、办结、评估”一条龙服务。最大限度集中民智、最大限度解决民忧,最大限度提升政府在线公共服务能力;
2、完善网站游客服务功能,聚集“吃住行游购娱教”旅游七要素。面向全社会开放公共服务窗口,初步实现“景区、市区监控实时化、景区管理服务数字化、游客预订预约网络化、城市管理智能化”五大目标。
(二)搭建两张基础数据网络
由政府主导,请省经信委协调,委托三大运营商投资铺设2张基础数据网络,分别是:
1、全互联的光纤局域网络
短期内,我们将至少完善景区、新城区、老城区和园区光纤网络,我们力争建成连接市政府、市各级政府部门、4乡3镇政府机构、各行政村、各企事业单位、各宾馆酒店的光纤通信网络,做到100M到楼宇、2-10M到需求家庭或办公桌面的光纤网络,为全面实施互联网接入和实施后续智慧城市工程做好准备。
2、无缝覆盖的3G数据网络和有效覆盖的WIFI无线网络
完善并实现无线全覆盖,包括覆盖韶山全域的3G数据网络,无线数据传输率不低于/S的带宽。力争实现在人员活动区域(市区、乡镇、和景区)的WIFI无线网络免费开放,方便市民和游客上网。
(三)推进3个特色应用建设
1.智能公交服务系统。智能公交服务系统分两期建设,首期建设主要包括“智能交通诱导短信提示”和“智能公车定位”。
2.红色智慧旅游系统。首期建设,主要提供如下服务:一是实现主要景区和开放景点视频的多方位可视化,满足政府工作人员、景点、管理部门的全程智能监控。二是旅游综合应用系统。利用智能终端视频观景,实现游客集“吃、住、行、游、购、娱”掌上旅游等一站式服务。
3.智慧医疗系统。
(1)整合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对接公共卫生防范、新农合基层医保结算、乡镇卫生院信息化联网等业务,开展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服务;
(2)构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数字化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通过部署远程医疗和健康体检终端,满足市民移动诊断和治疗服务。
(3)建设远程医疗服务信息化平台,推广建立流动医疗服务中心,实施远程医疗应用。
(4)市民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可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历史医疗体检档案,并进行医疗咨询和药品远程购买服务。
(四)铺垫4个重点工程
由政府主导,省经信委协调,运营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在年内启动、两年内建设成如下四个重点领域工程项目:
1、铺垫好协同政务工程
(1)逐步建成协同的政务一条龙服务工程,实现政务智能协同办公,老百姓一点受理服务、一趟水服务,提供政府办公效率;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加强横向间的协同工作,构建敏捷、高效、智慧、廉洁、公平的政务管理体系和运作模式,提升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能力,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管理与服务。
(2)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职能,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的平台和窗口作用,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推动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延伸,创新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建设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2、铺垫好智慧教育工程
(1)逐步搭建韶山教育资源共享型的云平台教育服务(全市一个平台,资源共享),通过全部互联的班班通教育网络和远程平板电视,实现互联网教学、资源共享、随时随地备课、随时随地受教、家校互通、师生流、师家交流、智能手机终端远程受教、智能手机终端远程温习等系列功能。
(2)实现老师可随时随地备课、校长可随时随地督导检查、上级教育部门可随时随地督导检查、学生可随时随地受教可温故、家长可随时随地督导孩子等云通教育功能;
(3)实现家校互通、学校教师管理、教育资源管理、学校办公管理、学生学籍管理、课件管理、公开课管理等。
3、铺垫好智慧医疗工程
(1)韶山市是国家卫生部第二批启动“3521”社区工程地区,并已于2012年正式启动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点打造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可以覆盖公共卫生防范、新农合基层医保结算、乡镇卫生院信息化联网等业务。为韶山“智慧卫生”服务的开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需要继续深化区域社区医生集成工作平台建设,拓展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服务;
(2)建立流动医疗中心,拓展远程医疗应用。
(3)构建社区或村卫生室,通过部署远程医疗和健康体检终端,满足市民随时的体检和医疗服务,同时,市民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可随时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历史医疗体检档案,并进行医疗咨询和药品远程购买服务。
4、铺垫好农业信息化工程
(1)搭建“韶山农业信息网”平台,提供韶山典型农业和农副产品交流服务,体现全网供求信息、价格信息、农技信息、招聘信息、务工信息等服务;
(2)搭建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和农业信息采集服务站,满足各行政村农民的需求信息服务和采集服务,促进农产品的交易形成;
(3)开通农村科技服务热线,满足韶山农民的种植养殖业的专业咨询服务,提供远程技术支撑和上门技术服务;
(4)实现规模农业的集团网互联,提供农民规模合作的场所和提供方便条件;
(5)优惠提供“金乡通”农卡及信息提供服务,定时给农民提供天气信息、种养殖业信息、务工信息等的推送服务,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
(6)提供农村智能物联网、满足大棚智能种植或养殖服务;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第四篇】
一、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是按照科学的城市发展理念,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有效整合,实现人、物、城市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和协同联动,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商务活动等多种城市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形态,进而创造幸福美好的城市生活。
建设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当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热点,是各个城市把握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机遇,推动城市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信息社会迈进的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建设早抓一步就能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城市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加快建设省内一流县城,推进“八个”,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改进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八个”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全民福利为核心,坚持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基础资源共享和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公共平台和各类社会服务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生活环境,为政府各部门构建更加高效运行的管理平台,为社会各领域创造更加良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建设内容多,资金需求量大,必须统筹规划建设,合理布局,科学安排建设项目,提高信息化资金使用效率。要选择社会公众急需、受益面广、信息密集的重点项目优先实施,先易后难、先急后缓,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
2、整合资源,协作共享。依托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整合现有资源,建设集中统一、部门共享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跨部门业务信息系统互联、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服务协作,走集约、高效的信息化发展道路。
3、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县智慧城市公共设施、基础网络和支撑平台,规避各自为政、分散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和潜在风险。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相关标准规范,遵守有关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规定,建立规范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政府主导,合力推动。强化政府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化环境、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鼓励通信运营商、企业、公众等社会多方参与,努力形成建设智慧城市,打造幸福的整体合力。
5、以人为本,深化应用。把贴近百姓、服务发展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用得起、用得好作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积极适应政府、企业和公众日益提高的实际要求,确定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给公众带来的便捷和幸福感。
(三)主要目标
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县建成完善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普及率居于全市前列,实现城市宽带进楼入户、农村所有行政村能宽带上网,建成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光网城市。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建设,确保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各类新兴智慧型产品和服务的应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智慧产业健康发展。建成我县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实现60%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创新、信息资源深度开发、信息广泛利用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及社会信息化普及应用水平,初步形成智慧城市基本框架。
三、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及资金筹措
(一)主要任务
根据市上要求和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县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和城市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重点抓好九大应用系统建设,初步形成全县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打造幸福。建设县级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基本实现县级部门无纸化办公;建设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洪水灾害险情进行实时监控;建设视频会议系统,节约会议开支,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建设综合应急指挥系统,提高政府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全县医疗管理水平;建设特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对特殊车辆进行实时管理、监控和调度;建设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建设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形成“数字农业”的基础框架;建设教育信息化系统及“平安校园”,提高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二)重点项目
1、建设县电子政务系统
2012年建成包括电子政务统一平台、电子政务内外网和标准化中心机房的县电子政务系统,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政务管理体制创新。该项目由县信息办负责实施。
2、建设县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
2012年建设县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包括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系统、专家咨询服务系统、农产品供求服务系统、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系统,逐步形成“数字农业”基础框架,建成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和服务三大体系。该项目由县农业局负责实施。
3、建设县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2012年建成县洪水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全县11个镇、3个社区和重点水库、湖坝、河道建成视频监控系统,对洪水灾害险情进行实时监控。该项目由县水利局负责实施。
4、建设县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
2013年建设连接县内各医疗卫生机构、行政管理机构的基本业务数据,整合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实现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该项目由县卫生局负责实施。
5、建设县视频会议系统
2013年建成连接县政府及各镇、社区的视频会议系统,提高办公效率,节省会议费用。该项目由县信息办负责实施。
6、建设县综合应急指挥系统
2014年建成县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并与省、市对接,提高各级对各类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理的保障能力。该项目由县应急办负责实施。
7、建设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
2015年建成县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管理咨询、科技、创业、市场开拓、法律维权、培训、融资服务平台,并实现与市上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对接。该项目由县工发局牵头负责实施。
8、建设特殊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2015年建设出租车、客运车、危险品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和运煤车辆治超监测系统,对特殊车辆进行实时管理、监控和调度。该项目由县交通局负责实施。
9、建设教育信息化系统及“平安校园”
2013年建设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系统;2014年建设中、小学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2015年建设中、小学、幼儿园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校园安全的全面有效监控。建设自动感应式学生到校、离校短信实时通知的信息化系统和覆盖全县教职工的短信互动平台,实现教育管理部门、教职工、家长互动沟通平台。该项目由县教育局负责建设。
(三)资金筹措及建设模式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负责的建设项目,提早计划,加大上省跑市力度,争取项目资金,确保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到位。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将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及运行维护费用列入县级年度财政预算,支撑推进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要抢抓机遇,申报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信息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我县的倾斜支持帮助。三要运用市场机制,采取企业投入、政府分期偿还等方式,鼓励和吸引各通信运营商和社会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拓宽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努力解决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县工发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交警大队、县信息办、县应急办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县政府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县信息办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全面负责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编制、项目组织实施等工作。
(二)加大宣传普及。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积极宣传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和工作部署,广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知识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全民科技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动全社会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增强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同感和参与度,提高全县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高品质智慧城市,实现幸福创新发展。
(三)建立共享机制。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智慧城市的技术标准、制度规则的创新能力和保障能力,积极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度化、规范化。要加强调查研究,抓紧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和符合标准规范、统一的信息交换接口,推进全县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智慧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智慧农业建设方案范文【第五篇】
要点1:《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6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36条具体措施。一是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二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推进海绵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三是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四是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五是完善土地利用机制。六是创新投融资机制。七是完善城镇住房制度。八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九是健全新型城镇化工作推进机制。《意见》强调了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也表明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亟待加强。
要点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出台
2016年6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非本地户籍承租人可按照《居住证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居住证,享受义务教育、医疗等国家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意见》要求,要转变公租房保障方式,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支持公租房保障对象通过市场租房,政府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给予租赁补贴。此举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点3:《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2016年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方案》提出了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这意味着未来将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
要点4:《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印发
2016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确定了五方面农业现代化发展任务。一是创新强农,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二是协调惠农,推动产业融合、区域统筹、主体协同,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跃升。三是绿色兴农,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推进农业发展绿色化。四是开放助农,扩大农业对外合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是共享富农,推进产业精准脱贫、特殊区域农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民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发展定位上,《规划》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同时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
要点5:《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发展》
2016年1月27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强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点、民族风情的特色小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村庄和宜游宜养的森林景区。自2015年下半年国家将旅游项目纳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领域以来,首批100亿元专项建设基金已完成审核进入拨付程序,第二批120亿元建设基金的申报工作也正式启动。重点支持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行、旅游小城镇和新产品、新业态项目。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功能领域不断拓展。
要点6:《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出台
2016年6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京津冀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对京津冀三地农产品流通创新发展进行了部署,旨在统筹优化三地Y源配置,补齐软硬件设施“短板”,积极发展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产品流通业提质增效,有效保障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方案》的提出,意味着“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建设提速。
要点7:特色小镇建设接连迈出新步伐
2016年7月20日,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特色小镇的培育工作也被提上日程。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名单。
要点8:智慧城市建设有序推进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上半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升城市建筑水平、推进节能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营造城市宜居环境、创新城市治理方式。《意见》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2016年11月11日,我国第一本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年度综合发展报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5―2016》正式。在国家政策引领和支持下,我国各省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截至2016年6月,全国已经有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智慧城市建设的“试验场”。
要点9:全面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2016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计划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2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设施规划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合理布局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地下管网,推动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地下综合管廊。加快城市易涝点改造,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排水和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全国147个城市28个县已累计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