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沙龙活动方案(案例)精编3篇
【导言】此例“读书沙龙活动方案(案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1
关键词:李叔同 油画 印象派
在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李叔同是一位具有开拓型的画家,作为第一批把西方绘画带到中国的留日学生,在中国绘画的近代化进程中,有筚路蓝缕之功。很多人为此给他冠以绘画领域的“第一”、“始祖”等诸多头衔,如:“第一个到日本学习西画的中国人”、“广告画始祖”、“版画先行者”等等。纵观李叔同的绘画历程,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广告画、版画他均有涉猎,其中以油画成就最大。
李叔同开始油画学习是在留学日本考入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后,1906年李叔同考入该校时,正值黑田清辉担任西洋画科主任兼主讲教授。黑田清辉是当时日本著名画西洋画的画家,曾留学法国巴黎学习绘画,他将法国学院派技法与印象派完美结合创立了日式印象派绘画,并把这种新的绘画风格带回日本,在学校广泛推广。李叔同就读东京美术学校西洋画科时的指导教师是谁,限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黑田清辉虽不是李叔同的直接指导教师,但从广泛意义上讲,作为科主任兼主讲教授,他也是李叔同的老师,并且早在考入美术学校之前,李叔同就表现了对黑田的敬仰,潜心研习他的绘画,因此黑田倡导的印象派对李叔同油画创作风格的走向以决定性的影响。
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李叔同绘画作品真迹中以油画最多,见诸于记载或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停琴》、《朝》、《昼》、《静物》、《自画像》及《出浴》等。
进校后第一幅油画作品“海边拄着拐杖的老人”,是李叔同早期油画作品,真迹已散失,李叔同曾将这副作品赠给学生李鸿梁。李鸿梁在1983年发表在《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的回忆文章《我的老师弘一法师李叔同》中这样评价这幅作品:“画的是以大海为背景的一个扶杖老人,意态有点像米勒的《晚钟》,不过色彩比较淡静、调子也比较柔和。” [1]李鸿梁是李叔同的高足,李叔同称他是“最像自己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李叔同都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曾推荐他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自己代课。李鸿梁在国画、油画、水彩画、绘画理论上各有造诣。李鸿梁对李叔同这副作品的评价应算中肯,这幅作品和米勒的作品“意态有点像”,有一定的渊源,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农民画家,与巴比松画派有密切的关系,对这个画派有重要的影响。黑田清辉的老师科兰师承纪绕姆,而纪绕姆与巴比松画派的一些画家交往密切。米勒的绘画影响了巴比松画派,巴比松又影响着纪绕姆,进而影响到黑田清辉,而黑田倡导的绘画又给了李叔同重大的影响,所以在李叔同的作品中感受到米勒的意味,也是自然的。
《停琴》、《朝》、《昼》和《静物》是李叔同油画创作中值得关注的四副作品,曾分别入选当时日本著名的西洋画美术团体白马会1909年和1910年的年展。白马会由黑田清辉创建,是当时代表日式印象派的美术团体,推崇印象派绘画,主导日本近现代油画的发展,李叔同的作品能入选白马会,其油画创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可,同时也可以由此推测李叔同的油画风格走的是印象派路线。
《停琴》入选1909年白马会年展,因没有资料影印,作品内容不详。《朝》、《静物》、《昼》入选1910年白马会年展,其中《朝》具有典型性,被收录在《庚戌白马会画集》里,在当时的评价中,有记者在《都新闻》中这样写到:“李岸氏的《朝》,用笔、用色都很大胆,只是用笔原非清国所擅长的笔法,好像是刚刚学来的。然而,作为新时代的一个清国人,如此新奇独特的画法,倒是很有意思的。” [2]说明当时李叔同已抛弃了中国画的绘画技法,进入了油画创作状态。《朝》描绘的是一个穿和服的女子,依窗而坐,神态恬静、悠闲,背景是阳光下的一片树林和绵延的远山。整幅作品让人联想到黑田清辉的《湖畔》,《湖畔》以绿山和清澈的湖水为背景,描写一位少妇手持纨扇,身着皱绸浴衣,神态安然的坐在岸边岩石上。《朝》和《湖畔》从用笔技法、色彩表现、构图到主题内容及要表现的人物神态都很相似,画中人物刻画的严谨和精细,显然来自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绘画训练,然而两位画家都未停留在学院派的老路上,画家们分别抓住晨光与夕阳对环境的影响,着重光与色的处理,使画面充满了暖洋洋的明媚温馨之感,同时通过宁静的背景与悠闲的姿态衬托出人物安然自如的神态。《朝》这副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黑田清辉的影子,也看到了印象派在李叔同作品中留下的烙印。
《出浴》是李叔同在校期间另一幅保留下来的油画作品,1920年发表在由他的学生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创办的《美育》杂志上,这幅作品描绘了一个浴后的少女,眼睛微闭,全身裸露慵懒的倚靠在椅子上。裸女的题材是当时日本油画界喜欢的主题,以此抵制来自传统艺术复兴运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对西洋画的内在阻力,黑田创作的以写生为据的没有背景环境的女裸体三联画《智慧、印象、感伤》就是这样的作品。李叔同追随黑田步伐,创作了这幅同样以裸女为题材的作品。在技法与构图上,将这幅作品与黑田的另一佳作“坐在椅子上的少女”做一比较,两者的相同之处也一目了然:人物沉静的神态,构图与造型的均衡准确,注重光与色的变化。
还有一幅值得探讨的李叔同油画作品,即在东京美术学校时的毕业创作《自画像》。这幅《自画像》让我们看到他在毕业时的创作更加大胆了,在写实的基础上直接综合了法国新印象派和后期印象派多个画派的用笔用色技巧。新印象派主张废除在调色板上调色,把原色一点点用科学的规律排列在画面上,让人眼的水晶体去混合色彩,从而产生对色彩的感觉,《自画像》借鉴新印象派提倡的点彩技法,整幅画面留下了明显的点彩笔触,但李叔同并未完全追随点彩画法作纯粹的光色表现,而在写实的基础上综合线描,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让人不禁联想到梵高的《自画像》。
通过上述作品的解读,让我们看到李叔同确实是当年东京美术学校所流行的准印象派风格的忠实实践者。也正如中国早期美术教育家姜丹评价的李叔同的油画风格属于印象派:“上人于西画,为印象派之作风”。中国画家去欧美留学的不比去日本留学的晚,但中国画家对印象派的了解与接受,主要还是通过日本美术教育这一环节展开的,因此紧追黑田清辉画风的李叔同便成为中国绘画史上最早接受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画家。
参考文献:
[1]《弘一大师全集》编辑委员会 《弘一大师全集 附录卷》.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3篇读书沙龙活动方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我的叔叔于勒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我的叔叔于勒作文范文2
在文中,“我”是若瑟夫,是于勒的侄子,这是最直观的认识。需要思考的是:在文中作为若瑟夫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文章标题中的“我”是想表达作为莫泊桑的“我”的什么样的内心?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如果不加思考,那本文的主题可能就会有些假大空,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有可能是机械的、生硬的。
一、作为侄子的“我”
文中的“我”,首先是作为于勒侄子的我,通过这个“我”,可以看到诸多角色:父亲、母亲、姐姐,当然还有叔叔。在“我”的眼中,父亲是一个挣钱不多的普通办公室人员;母亲是一个对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的人;姐姐是一个自己做长袍且还与别人经常进行讨价还价的人。这些角色的印象都是非常清晰的,但对于叔叔的形象,却经历了一个从间接到直接认知的过程。起初对叔叔的认知,来源于父母的对话,有坏蛋、无赖的形象,也有正直、好心人的形象,只到最后面对面时,才有了又老又穷苦的清晰的形象。但到这个时候,故事已经接近尾声,而作为侄子的“我”的认识也由此定格。
梳理一下全文中作为侄子的“我”的描写,“于勒叔叔”“我的这位于勒叔叔”等称呼的背后,显然存在着一种距离,这种距离的产生一方面由于客观世界中“我”与叔叔于勒的未曾谋面,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对于勒的描述。此时的“我”对叔叔于勒的态度必然是概念化的,这种概念化的态度导致了“我”对叔叔于勒的认识也固定化了――要么是个穷人,要么是个富人。但这只是表面,其背后的认识是穷人对应着无赖,而富人对应着正直。必须注意的是,这样的认识来自于父亲和母亲的不断熏陶,从而也就造就了后面要说的作为作者的“我”所要揭露的资本主义本质。
显然,这是一种逻辑关系,如果忽视了作为侄子的“我”的这一认识,那作为作者的“我”的认识就是空洞的。
二、作为作者的“我”
显然,文章的主题是作为作者的“我”揭露出来的,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大家,他深谙如何才能有效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本文中,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将自己有效地融入了故事的各个细节,使得很多人在读此文时往往意识不到作为侄子的“我”的存在。但一旦认识到有作为侄子的“我”,便会发现从作为侄子的“我”,到作为作者的“我”之间,还是存在着令人思考的细节。
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想要揭露的东西是显而易见的,但无论是作为一种写作手法,还是作为一种观点的呈现,“我”从来没有说过一句资本主义的不好,这就将本文的主旨掩藏了起来,而发掘这样的主旨也就成了读者与哈姆莱特的关系。在笔者看来,作为作者的“我”,莫泊桑首先体现的倒不是资本主义中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而是将自己镶嵌到作为侄子的“我”当中,从一个孩子的角度,去表现出内心的善良与富有同情心。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文本中,唯有“我”是孩子角色,其余都是成人角色,而作为孩子,当“我”给出10个铜子的小费时,更多的恐怕是莫泊桑自己感情的一种直接抒发,此时如果讨论过多的“意义”,倒难免有些矫情了。
在这种理解中再将作为作者的“我”、作为侄子(孩子视角)的“我”融合起来,便能窥得作者的真实意图了,这个真实意图正是用文章开头所说的主题来描述的,此不重复。
三、作为读者的“我”
读此文,教此文,学此文,不能不思考一下作为读者的“我”,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作为教师,更多的是关注教学,但从学习的顺序上来看,学生首先是作为读者存在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存在的,因此可以说读者角色是学生角色的基础。那么,作为读者的“我”,应当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思考呢?笔者以为此时应当暂时放下教学任务――因为教学经验表明,一旦有了教学任务,很多东西就会生硬起来。
于是笔者跟学生讨论:如果文中的“我”就是真实的我,那在面对父母口中的于勒时,在面对真实的于勒时,自己应当如何?这一问题的回答并不苛求统一的答案,相反,一旦有了统一的答案,这一问题也就没有意义了。这一问题的意义在于,通过问题去激发学生内心一种善良的愿望,只有学生将真的“我”放到课文情境当中去时,他们才有可能面对一个更为真实的自己,才有可能将对本文主题的认识,将文中富有同情心的“我”真正与自己叠合起来。在学生的真实世界中,可能没有于勒这样的叔叔,但一定会遇到像于勒这样的人,在面对这些人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行为,往往是衡量本课学习效果的真实依据――这意味着试卷上的答案并不那么可靠。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3
关键词坚守信用;现实意义;人性特点;多元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是世界著名作家莫泊桑先生的短篇经典小说,其情节简单,但内涵非常丰富,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人性的 特点。现将我的教学新思路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简单呈现如下:
教学新思路:课文教学分两课时分析。第一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内容,借助语文工具书,解除生字词及其释义,查阅参考资料,初步整体感知全文,分析小说的主人公到底是于勒还是菲利普夫妇,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第二课时,师生共同探讨,认真品味揣摩,深入挖掘小说对青少年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进行总结归纳。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整理如下:
学生甲:我个人认为“约瑟夫不应该给他叔叔于勒钱。”(大家听了都显得很惊讶)
教 师:为什么呢?能给大家解释清楚吗?
学生甲从容不迫,娓娓道来:于勒并不值得别人同情,尽管他狼狈不堪,这是由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文中写道:“他行为不正,糟蹋钱,把自己应得的那份遗产花得一干二净,还大大占用了父亲的那份”,后来“他被打发到美洲后,也曾阔绰过一个时期,可是又成了乞丐一样穷困潦倒的水手。”
教 师:那么,你从于勒的这段经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学生甲:俗话说得好,“性格决定命运”,于勒的悲剧正是由他挥金如土的性格决定的。
教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棒!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钱财,把钱呀都用在“刀刃上”,大力发扬勤俭节约的道德风尚。
学生乙:我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人要坚守信用”的道理――于勒曾经写了两封信给他的哥哥菲利普,第一封信说他赚了点儿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第二封信写道:“我发了财,就会回来”,从船长的话中我推论于勒在美洲确实发了财,但他并没有遵守诺言。
教 师:这正如《论语》中说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要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学生丙:我从文中悟出了一个与“钱财”密切相关的道理,不知有没有人愿意了解其中的秘密?(学生翘首以待)
教 师:还会对同学使用“欲擒故纵”法,别再卖关子了吧。
学生丙:家长经常教导我们钱要省着用,但是我发现“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教 师:虽然有点儿离经背道的嫌疑,很有新意,请继续。
学生丙:菲利普一家十年来生活没有发生改变,大家想过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家样样都要节省,如: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
学生丁: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不接受邀请是节省的表现,正说明菲利普一家会过日子。
学生丙(滑稽地):非也非也。请吃饭是结交朋友的方式之一,有一首歌唱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而菲利普一家呢,交际圈太狭窄,除了他们的兄弟于勒外,哪有什么朋友?难怪没有出路。
教 师:说得很有道理,社会交际能力非常重要,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成功15%靠他的专业知识,85%依靠他的交际能力。”搞好交际确实非常重要,是改变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生戊(困惑不解):既叫我们节省,又叫我们去搞交际,这不是有点儿矛盾吗?
学生丙(继续补充):这“省”字是“少”加上“目”,本意是少了一只眼目,过分的节省可以理解为“缺少眼光的行为”;节约不同于节省;赚字是“贝”字加上“兼”,“贝”古代就是钱财,“兼”是翻倍、加倍的意思,在“倍道兼行”、“日夜兼程”等词语中也是这种意思;合起来“赚”字就是“使钱财倍增”;文中写于勒也曾经“赚”了点儿钱而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说:“钱财不是省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同学掌声雷动)
教 师:真是独到的见解,非常精辟!还有哪位要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己:于勒一生是不幸的,但我认为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我认为他们更值得人们去同情与深思。
教 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菲利普一家则更不幸,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学生己:菲利普工作很努力,全家都很节省,结果一直都在贫困线上徘徊。当他们发现沦为乞丐、衣衫褴褛的于勒就在自己面前时,心情该是多么沉重!菲利普夫人几乎丧失理智而咆哮起来也是可以理解的,紫色的阴影正是他们沮丧心情的写照。
教 师:这位同学谈得非常有道理。下面请大家分析、讨论造成菲利普一家如此悲剧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庚: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有没有钱而变化的,信奉“金钱至上”的理论使他们人性扭曲,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相认。态度决定一切,难怪如此悲惨。
学生辛:“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天下”。但是菲利普一家一直墨守成规,我想不知改变这是造成他们贫穷的原因。
学生壬:菲利普一家把实现各种计划的希望都寄托在于勒身上,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并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