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具体实施方案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集体备课具体实施方案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集体备课方案范文【第一篇】

一、参与教师独立思考,形成个体初始教案

大江大河汹涌澎湃、气势磅礴,但它们却是由那无数涓涓细流汇集而成。个人智慧就好像那无数的涓涓细流,是集体智慧的源泉。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备课的效果最终取决于集体智慧发挥的效果,而集体智慧是否得到最大发挥,又首先取决于集体中个人智慧的最大发挥。教师集体备课,不是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取代个体备课的形式,而是对个体备课的发展、补充和完善。所以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的个体独立备课不是被取消,而是成了其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甚至是起始环节。教师个体的独立思考和精心准备,是教师有效集体备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有效集体备课,首先就是要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个体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查阅各种相关的资料,调动各种教学资源,精心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精心组织教学流程,精心设计学生作业,形成个体的初始教案。初始教案可以是详案,但这样比较费时,为了减轻教师负担,所以通常可以写成简案,甚至只是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思或框架,不必写出来。

二、参与教师交流讨论,形成集体的案

参与教师个体完成初始教案后,就进入集体备课的核心环节,即参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能否在好的个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好的集体教案,达到最佳的集体备课效果,教师间的交流讨论是否深入至关重要。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的讨论一定要深入,畅所欲言,把自己的不同观点和意见都发表出来。只有让这些不同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充分的碰撞与融合,才能从中提炼出相对较好的东西,才能形成优秀的集体教案。

教师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常常按照以下操作流程进行。

1.参与教师说课。参与教师说课,就是让教师把自己对本堂课教材的理解,课堂整体设计思路、基本框架、采用的教学方法、选择的教学媒体以及设计意图等等向其他教师进行介绍和展示,使其他教师明确,让其他教师进行评价。在这一环节,可以让所有参与教师分别说课,也可以是部分教师或者一个主备教师说课。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参与教师评课。参与教师评课,就是让参与备课的所有教师,对说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发表各自不同意见,评选出其中好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一、设计中的不同之处和改进办法等。

3.进行辩论。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发表了不同的意见,难免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这是就要对这些不能统一的意见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形成共识。辩论时,老师们要以学术研讨的精神来对待,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要有所忌讳,就是要使各种思想和观点进行激烈的碰撞。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逐渐达成共识,找出最佳方案。

4.形成集体教案。经过辩论,教师之间形成共识后,参与教师就要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集体的教案。在集体教案的设计中,可以以个体教案中的某一较好教案为蓝本,对其进行增减修补,形成案。也可以参照各参与教师的意见,博采众长,重新设计。最后由主备教师进行整理,形成教案文本。

三、结合实际,形成集体教案中的特色教案

集体讨论形成的案,只是一个蓝本,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由于各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不同,统一的教案不一定适合每一个班级具体情况。同时,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教学风格和教学经验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所交班级的实际情况等对统一的教案进行适当细化和调整,在体验教案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教学特色,使之操作性更强,更加适于自己驾驭和实施,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即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形成适于不同具体实施者的特色教案。

四、实践检验,发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教案如果不付诸教学实践,无论设计得怎样完美,都是一纸空文。一个教案是否有价值吧,必须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检验教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只有通过教学实践不断的暴露其中的问题,根据发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教案才能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形成统一的教案并不是集体备课的终止,而仅仅是完成了其中的一个阶段。

教师既是教案的制定者,也是教案的实施者。教师应形成这样的观念:教案的教学实施不是集体备课的结束,应看作是集体备课的继续,是集体备课的实验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的效果,还要关注依据教案进行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找出教案中不便于操作的地方和影响教学效果的地方,以便对教案进行改进。为了更好的发现教案中的问题,备课组内的某一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其他教师要积极的参加听课和评课,这既为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又便于教师发现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五、反馈交流,逐步完善

集体备课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和教育不断向纵深推进,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常规与非常规、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不断碰撞冲撞和激化,人们直面这些矛盾时普遍感到困惑和迷惘,不少教师由最初的兴奋与向往转变为焦虑与彷徨。走进新课程,融入新课程,发展新课程,搞好集体备课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所谓集体备课,是指若干备课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为解决特定的课堂教学问题所进行的准备活动。高中生物集体备课在许多重点中学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和广泛的推广,备课组建设也已制度化;而在绝大多数非重点中学,集体备课尚处在急需提高的状态。针对集体备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集体备课在做法上存在误区

1.集体备课成了“教案之和”。

学校教研组将新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同年级的各任课老师,任课老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装订成册,谓之“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老师备课“教案之和”。

2.集体备课成了“网上资料的拼盘”。

教师为减轻集体备课的负担,实现“自我解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各位任课老师分头“在线查找”,并谓之“资源共享”。他们将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成功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成了“个人独裁”。

各校往往根据年级和学科分成集体备课组,每组挑选一位骨干教师充当组长。由于组长在教师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地位,因此,在集体备课中,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

4.集体备课成了“模式教育”。

一所学校对外公开5堂课,5位教师上的都是同一课题,听课老师听到的5节课都是一个模子: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话;一样的讨论,一样的题;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调。听课老师不觉有点纳闷,为什么5节课如出一辙呢?后来才知道,这5位教师事前经过了集体备课,他们将集体备课后的“成果”原封不动地搬进自己的教室,照本宣科。

以上四种现象,说明教师在集体备课的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集体备课就是教师坐在一起,对教材、教法、教学思路等作一番讨论交流,最后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形成一个所谓的最佳方案,然后人人拿着这个同一的教案走进自己的课堂,实施这个教案,这就是集体备课的过程、结果和目的。

二、集体备课的对策

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集体备课到底备什么?

1.备教学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就是教学指导思想。先进的课程理念都来自于成功的教学实践。理念指导实践,实践孕育理念。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应对所教学科的课程定位了如指掌,如高中生物课的性质。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从核心价值观角度看,这是一门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的课程;从其重要任务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的课程;从培养目标看,这是一门能形成学生灵活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的课程。简而言之,高中生物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既能满足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高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2.备教学重、难点。

摸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它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就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而言,班与班之间参差不齐,学生与学生之间参差不齐。集体备课时,教师应充分讨论生情、班情,在此基础上确立教学重、难点,合理划分课时,使课堂教学密度均衡。

3.备学习方式。

一些教育专家在各种教学刊物上撰文,指出当前课改中出现的几种误区,其中一误区为学习方式“自主变为自由”,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1.学生学习的“召集人”:学生夸夸其谈,教师无所事事。2.学生交流的“旁听者”:学生漫无边际,教师不置可否。3.学生活动的“捧场者”:学生言行出轨,教师大加赞赏。

集体备课时,教师应探讨教材中哪些知识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习掌握的,哪些是需要教师讲解的,教师应讲到什么程度。教师要预设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自己该采用什么形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备作业设计。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无论课内课外,都应“学得”与“习得”并存。作业设计成为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一把尺子,这把尺子在教师手中。教师应怎样用好这把尺子,是集体备课要探讨的。我认为,教师应探讨两个问题:

(1)作业的量。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应严格控制学生作业的数量,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作业。可以因人而异,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2)作业的质。这是教师备课讨论的重点。作业的设计应既是对课堂学习的巩固,又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作业题型的设计既应相对固定,又应有所变化。相对固定是针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尽快地认识、熟悉、读懂题目,是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水平的提高,作业题型应有变化,以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正确答题。作业内容的设计既应考虑基础性,又应兼顾发散性。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应把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与掌握放在首位。

三、集体备课的方式

1.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2.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3.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

四、集体备课的策略

教师应采用“四步法”的备课流程,“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定稿复印,个性复备”,个人钻研是为集体备课时的研讨而服务,特别是教案的主备人,要备出完整详细的教案,充分阅读和参阅教参,重点分析授课内容的重难点突破、教法设计及教学环节安排等,在进行集体研讨时要提出个人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集众家之长,共同形成一个草案,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加工,也就是个人复备工作。

对个人来说,基本策略有这样几个方面:“选、标、增、改、删、调”。所谓“选”,即选择自己认为合适自身教情与学情的片段加以整合,形成自己特色的教案。“标”,即在共同形成的草案上标识出本课时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或典型案例。“增”,即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方法或案例,加强集体备课草案的薄弱环节。“改”,即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合自身教学情况的内容及环节。“删”,即删减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内容与环节。“调”,即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及需求,调整教案中教学内容及环节的呈现形式及顺序。

五、集体备课的注意点

集体备课提出的本意,应是集学科备课组各成员众人之智慧,共同研究,相互协作,研究最优化的授课方案,达到教师的智力及物质资源的共享,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提高而提出来的。但由于教学检查及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很多情况下,集体备课就变成了备集体的课,一人主备,大家使用,这样让学校感觉其他教师好像都有机可钻,偷懒不干活。其实大家坐在一起,每个人都认真进行了个人前期研究,一个教案多人使用,也未尝不可,只要能切实提高课堂效果就行,不必在乎形式。但是每个教师从教的班级学情不一,每个人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也不相同,使用教案时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集体教案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与增删。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魏书生先生曾在教育报告会上说过,他作为教育局长,不要求老师每学期都重新备课,把以前的旧教案拿过来用,但要求教案要有所改动,根据新学情、新课堂、新要求作调整,这样既能避免书写教案时间的耗费,又可促使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教材教法和对学情的钻研上,一样能提高课堂效益。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教案大家使用的现象,个人的再加工过程因太多的因素的困扰而被省略了,最终也失去了集体备课的初衷,以致变成了应付教学检查的过场和形式。

集体备课方案【第三篇】

首先,开展及时,对教学工作十分有利。

集体备课分为个人初备、集体研讨、试行运作、完善教案、课后反思。即每月一次集中集体备课,都有执笔教案老师作为中心发言人,主讲这一周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备课。然后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大家讨论,形成授课思路。之后,老师自己再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学生的情最况,加以修改,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备课模式。主题发言人一般由本组成员教案执笔者担任,所有教师都是参与者。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突出教学工作的核心。

其次,新老互相启发, 充满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的对象是本镇同轨的同行,因此,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设计好备课方案,还应针对本学科特点阐述备课体会、教学心得及自己对教材、教案、讲稿设计的理由和意图,同时,还应列出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供集体议课时交流、研讨。通过采取主题发言人主讲制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备课制度,缩小教师在教学水平、能力上的差异,克服了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对教材理解深度不一等不足。从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优势得到有力的释放,可从中获得启发,交流经验,并对自己的教案、讲稿、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反思并修改,从而获得提高。尤其,对青年教师的启发、帮助作用尤为突出。

再次,突出创新,经验宝贵。

集体备课并不否认和拒绝教师个人风格的张扬。我们体会到,集体备课可以使教师们在标准、教案、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疑点、难点等问题上统一认识。同时,我们鼓励教师注意保持个人特色,体现个人风格,并应突出创新;特别鼓励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对教材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以及教师们关心的问题,共同进行细致的探讨,集中大家的智慧、经验、成果为该课程的课堂教学作准备,充分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集体备课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集体备课;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的现状

时下,集体备课在各地大行其道,然而由于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种误解:

1.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

具体表现为:为应付检查,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互抄,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

2.集体备课是“网上资料的拼盘”

具体表现为:集体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下载,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加以选择和取舍,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这样下去,久而久之,有的学校取消了周二下午的集体备课。

二、如何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真正、有效地进行集体备课,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几点具体做法:

1.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

集体备课的时间,即每周二固定两节课。主备人轮流担任。这样就使集体备课从时间、地点和人员上得到了保障。

2.明确集体备课的内容、范围和要求

(1)集体备课的内容。集体备课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教学上的不足,哪些必须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周教学的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2)集体备课的要求。①“五个统一”,既学进度、学目标、学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阶段测试。提倡“五统一”不是要“一刀切”,而是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教学环境,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宜统则统,宜分则分”。②主备人提前一周准备所主备的教学内容,形成大体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发表补充意见,共同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的教案、教学案,形成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的学生实际对集体备课的教案加以添加和取舍,形成体现分层、符合本班实际的“个性化教案”。

3.集体备课备的形式

(1)备教材。教师对教材要有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更要从微观着手,脚踏实地,力求实效。

(2)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就必须充分地“备学生”。要具体分析学生实际,在哪些方面会存在问题,怎样讲更易于学生理解、领悟和应用。要换位思考,创设情境,从学生的知识层次、思维方法、兴趣爱好去设计教案。叶圣陶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3)备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得当,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集体备课时必须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集体备课成果合成

集体备课的过程是“个性思维的碰撞――集体智慧的整合与生成――个性教学案的形成”。集体备课的最终成果体现于适合本班情况的学案和教案。而如何使用教学案以实现集体备课的最终目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教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学案的预习功能

学案要提前发给学生,要追求“实效”。学生预习什么,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都必须明确。

2.注意教案的载体功能

教案是集体智慧的集中体现,是集体备课成果的展示。因此,教案必须精心选材,并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逻辑性原则。选材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然后由一般到特殊。例如:在复习巩固环节,由重要知识点的复习提问到难、由一般到特殊,易于学生理解、领会。

(2)层次性原则。教案的编写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3)多样性原则。教案备选习题的题型应多样性,不拘一格。

(4)“教”、“测”不分离原则。想教会什么,课堂检测考什么,要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及时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采取相应措施。

3.教学案的复习功能

在设计使用教学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信息的反馈,不断地加以反复强化,充分发挥教案的复习功能,做到“堂清”、“周检”、“月结”。

四、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1.合作意识

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集体备课时要创造一种平等、民主、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氛围。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教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在进行专项复习时,要根据各位教师的长处,备课组长指定专人负责,准备阅读、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练习材料。

2.整体意识

集体备课时,教师要有整体意识。例如,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的教学计划;同时,还要注意教材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3.超前意识

教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在制定好整体教学计划后,集体备课时最好能提前准备一、两个单元的课。

4.反思意识

有位学者指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才能扬长避短。写教学后记是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行之有效的办法。教师参加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研究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经验奠定基础。

38 594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