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培训方案例子范例【汇集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企业文化培训方案例子范例【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企业文化培训方案【第一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文化管理;企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15-01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也是"文化致胜"时代,《企业文化建设》课程在技工院校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学校于2012年开始,在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现代物流、会计、国际贸易等专业班级开设了《企业文化建设》课程,本人有幸担任该课程在市场营销专业班级的教学任务。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本人总结了一些教学方法。
1.理论知识力求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接到《企业文化建设》课程教学任务后,我们任课教师按主管教学的领导要求,自行选择教材,自行制定教学方法。我们几位老师到广州市各大书店浏览了一遍,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材。后来我到网上搜索,当当网上有一本《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由王水嫩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当即购买了一本。几天后,我接到这本书。翻阅以后,我感觉内容很完整,案例分析非常好,但编写安排上不太合理。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是"企业文化理论",下篇是"企业文化实务",让人感觉理论与实务处于分离状态。 由于其他几位老师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教材,我们大家决定就选择由王水嫩主编的《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作为课程的教材。经过集体备课,我们决定将理论内容和实务内容作一些调整,将理论知识穿插到具体的课程实践活动当中。具体而言,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功能、企业文化的主要构件和整体结构、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变化等理论知识跟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因为技工院校学生更擅长运用操作、参与、体验等途径获取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如果跟实务内容分离开来以后,会变得非常枯燥,很难激发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以及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特点以后,我们确定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知识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指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建设的地位和功能、企业文化的主要构件和整体结构、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变化等理论知识。
2.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
在教学活动设计上,我们遵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律,将教学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在组建人引领下成立一家模拟公司,再将整个学期的教学任务细化成一系列的企业文化活动,按照这些活动安排教学。
确立企业核心文化 这是本课程的第一个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到理论知识那里寻找灵感,他们在课内外搜集了有关企业文化的构件、载体结构和企业文化的类型等知识,再通过小组讨论,PPT展示等手段,出色完成了教学任务。每个小组根据自己企业的产品特点、经营特色、发展目标等因素确立了企业核心文化和发展方案。有的小组选择经营国际酒店,他们选择了目标型文化:力争卓越,创造一流服务;有的小组成立一家服装生产企业,他们选择了创新型文化:着眼未来,引领时尚;有的小组成立了"俊美美容产品经销公司",他们也选择了创新型文化并给自己的企业设计了响亮的口号:俊美一生,一生俊美!
建立企业价值观体系 这是本课程的第二个任务。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在完成第一个教学任务后,继续探讨企业价值观体系,探讨企业在核心文化引领下确立产品质量理念、服务理念、市场和营销理念、创新理念、人才理念等。
在完成这个教学任务过程中,学生们发挥了极大的能动性。有一家模拟公司"东方梦"服装有限公司的成员仔细翻阅教材内容以后,再到网络中搜索相关资料,设计出与自己企业息息相关的完整的价值观体系:
产品质量理念:追求品质;
服务理念:一流服务;
市场和营销理念:尊重市场;
创新理念:引领时尚;
人才理念:尊重与培养。
这二个教学任务与第一个教学任务相辅相成,企业核心文化是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完成了两个任务后,"东方梦"服装有限公司更加决定了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规划企业员工培训方案 这是本课程的第三个任务。每个小组组建一家企业以后,再进行细分,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再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小组成员进行多次讨论和修正,提炼出企业员工的培训计划。各企业培训分大型、中型、小型培训,即全体员工培训、部门培训、岗位培训等形式,内容包含:职业道德、服务与沟通、团队合作、职业情绪、岗位规范操作、创新意识等培训。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参考著名企业的一些员工培训方式,如海尔、东方能源等企业,制定出比较细致的、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员工培训计划。
制定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这是本课程的第四个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到网上搜索资料,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并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员工业绩考核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企业员工考勤管理制度等。进行全体员工的深入讨论后,最后将这些制度公布在学习园地里,共大家监督执行。
企业危机事件处理 这是本课程的第五个任务。在教材中多处阐述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应对企业危机事件,如"海尔铁锤砸冰箱"事件,体现了海尔领导者张瑞敏先生面对海尔不合格冰箱做出的最为正确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情境的视觉冲击力,达到了触及灵魂的目的,从此,海尔的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各组学生针对其他企业经营状态提出对应的危机事件,请对方研究讨论,提出应对解决方案。虽然是模拟公司,虽然危机事件"纯属子乌虚有",但学生们非常认真地讨论解决方案。有的召开新闻会,有的向公众公开道歉,有的进行积极赔偿。问题虽然棘手,但解决的办法合情合理,效果不错。
设计企业发展愿景 这是本课程的第六个任务。我们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考虑企业愿景设计需要利用企业文化活动来展现,于是要求学生策划一场企业文化活动,突出表现企业文化发展的愿景。以下是营销专业某班级学生们经过讨论提交的文化活动方案的主题:
广州皇城国际大酒店:举办年会,主题是"广州美食节",实现企业"一流住宿、一流美食"的愿景。
广东省童乐玩具有限公司:举办2014年春季亲子系列活动,主题是"让童乐伴随孩子成长",实现"促进中国儿童智力发展"的企业愿景。
广东省东方梦服装有限公司:举办2014年春季、秋季时装节,主题是"2014年流行色",实现企业愿景"创造最时尚的中国服装"。
广东省俊美天资美容美妆有限公司:举办2014年新娘、新郎美容化妆展示会,主题是"美丽人生",实现企业愿景"让人人拥有美丽人生"。
企业愿景的设计和活动展示是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和亮点,但学生们不畏艰难,想尽一切办法,在节约资源的理念下,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所有的组织者都是参与者,组织者得到很大的锻炼,参与者享受很大的乐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所担任的营销班的全体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变得更强。
3.建立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学习评价方法有:内部评价、其他小组成员评价、教师评价。几种办法综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内部评价记录原始资料 每家企业都有最高管理者,他们经过竞岗选举或民主推荐产生,第三,充分体现教师评价的公正性。
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虽然一致,但每一位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当中承担的责任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不一样,评价的标准也不一样。教学任务不同,每位学生学习的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评价应该体现动态性。如果评价方法单一,评价结果缺乏变化,势必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学任务设计方面除了照顾每位成员发挥角色作用外,还需要考虑每位成员在完成各个教学任务中都能够获得成长,设计动态的评价体系,促进每一位学生进步。如,在完成第三个教学任务时,有个别小组领导者因出现迟到现象,被小组成员和其他小组成员投诉。在我的建议下,该企业撤下该领导者,并根据前三个任务完成的总评价情况选拔新的领导者,这种适时考核的办法完全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也是企业文化建设重要内容。再如,我们设计的所有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的检测方法都是以企业文化表现形式呈现出来的,有些角色的作用很明显,善于沟通与表达的学生往往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如果把所有的好评都给这部分学生,势必对那些积极参与、默默工作的幕后成员造成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教师的评价必须考虑更多的因素,包括各个角色承担的任务以及完成的效果,包括各个成员成长的情况等,充分体现教师评价的公正性。
作者简介
企业文化培训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企业文化;融合
高职教育定位为职业教育,特别要更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和管理需求,即毕业生能实现零距离就业。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高职毕业生缺少企业文化的理念和素养,导致用人单位认为应届高职毕业生难以迅速融入企业环境。所以,高职教育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背景下,把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
本文结合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在深化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实践,以具有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汽车技术培训基地――宝马潍坊培训基地为对象,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进行探讨。
1 高职人才培养中优秀企业文化的缺失
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非常迅猛,高职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但是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角度来看,方案建设脱离高职培养目标,不能体现高职特色,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脱节,创新与实践氛围缺失;没有把企业文化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高职学院办学与就业市场实现零距离对接,这就决定了高职人才培养必须与企业文化对接和融合,以校企文化合作模式探索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2 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中
从培养目标上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从培养模式上看,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模式,使高职院校与企业有了紧密的联系,使得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中会产生许多优势:
1)增强高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从技能到文化认同的“零距离”就业。将企业文化高职人才培养相融合,使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细的规划,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贴近企业的岗位需求,而且要对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等方面有一个逐渐了解、实行、认同的过程,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
2)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冶,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必要途径。要在平时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职业形象、在分享展示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在小组任务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要通过蕴含一定企业文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守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
3)实现全方位深入的校企合作。通过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相融合,高职院校可以向优秀企业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体系;同时,企业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全方位的实行校企合作,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
4)感受企业文化,自觉提升学习热情。通过在学生中营造与企业一样的文化氛围,实现与企业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的高效、务实精神,深知专业技能知识可以转换为企业的生产力,体验到企业中竞争与责任的重要性。
5)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吸纳各种类型企业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并促进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
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就要充分发挥校企文化的聚合优势,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与具有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的最佳结合,更好地丰富校企文化内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全方位地借助和吸收企业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打造校企深入合作典范。
校企合作,建设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训基地
目前由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宝马集团共建的宝马潍坊培训基地,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投入使用。该培训基地将宝马的企业文化成功的融入到宝马定向班学员的培训中,使其在获得宝马基础工作经验的同时接受宝马企业文化的熏陶。学校和宝马集团会每年深入全国宝马 4S店进行调查,修订各相关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的同时,也将宝马企业文化的培训融入到整个定向班培养过程中。
校企合作,制定和实施与企业文化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以宝马售后初级机电维修工的岗位能力要求为例,针对日常工作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针对每一个岗位能力要求都融入了宝马的企业文化,营造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培训氛围。引入了宝马企业文化中强调团队精神;创新与永不妥协的精神;“悦”的内涵等。并将这些融合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实施工学交替,让学生直面优秀企业文化
学工交替模式强调“同时与交替”,即“学习”与“工作”几乎同时进行。学工交替使企业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将职业操作规范、工作纪律、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角色等真真切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企业文化与校园精神的共同熏陶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情境导入,创建真实的企业文化育人环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模拟制定 “企业制度”及“行为规范”。在潍坊宝马培训基地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学员校内培训的管理制度,以企业“准员工”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实习行为,例如不佩戴胸卡、不穿工装工鞋禁止进入实训基地;将企业早会文化融入到培训过程中,每天培训前由基地负责人、培训师和班主任为所有学生开早会,明确一天培训任务注意事项。
4 结语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与宝马集团共建的宝马潍坊培训基地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到培训基地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都与企业文化进行了融合对接的探索,经过两届定向班学生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到岗后的适应时间明显缩短,真正实现了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相信在高职教学改革过程中,把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校企文化合作将成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参考文献
[1]陈翔,朱玉强,等。宝马“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关键环节探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6-79.
[2]武智,陈大斌。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双向对接与融合[J].辽宁高职学报,2010(8).
[3]张昊。宝马汽车4S店售后服务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4]石青青,祝移民。高职汽车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探索[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10-13.
企业文化培训方案【第三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对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积累的结果,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提炼、总结、培育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企业共同遵守并付诸实践的价值观念。具体来说,企业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即以企业内各种物质设施和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为表现形态的一种表层文化、制度层面即以企业员工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文化、精神层面即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信念、价值观、企业精神为形态的深层文化。20世纪80年代西方管理学界开始广泛研究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理念和制度,对于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优化企业形象
企业品牌文化是凝聚员工的坚强力量,企业要想把成千上万的员工凝聚起来,只有金钱是不够的,企业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企业品牌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企业品牌文化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精神,良好的企业形象,需要依托企业文化为载体。优秀企业都有其独特、先进的企业文化作支撑。
2.有利于创新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
企业文化从总体上、制度上和管理上对企业员工的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和约束,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员工明确工作目标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有利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和灵魂。独特的、难以为对手所模仿的企业文化是通用、IBM等著名企业获得持久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吸引一流人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建设优秀、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关键。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和存在偏差
(1)企业文化建设“弱化”、“虚化”、“泛政治化”
当前,有些企业只重视生产、经营等经济活动,对于文化建设这种相对“空”和“虚”的东西认识不足,认为这种对文化建设的成本投入得不偿失,并未真正认清企业文化这种软实力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有的企业只将它当做实现政绩的一种途径,从而导致文化建设中短期行为、做表面文章、走形式、泛政治化等问题的出现,缺乏系统全面的深入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表浅化
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标识、企业和员工外在形象、豪言壮语和文体活动等物质层面,从而忽视了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层面即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构建,这需要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时代特色、行业特色、企业特色、企业家群体的个性整合起来,塑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绝不仅仅是一些表层外在的活动与建设,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内化为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更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2.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些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观和科学观的指导,企业的理念、规范散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层面,散现在员工的日常行为中,这些都是一些零散的、直观的和感性的认识,或者前后不连贯,甚至由于企业家与企业高层的更迭而出现断裂和冲突。这是因为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不能持续、科学地发展。
3.企业文化建设手段单一
企业文化建设的形式往往包括组织文体娱乐活动、讲座、开茶话会等,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更为丰富的方法和手段,这就限制了员工和管理人员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度。
4.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和独特性
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就是其个性与独特性,而这一点往往被忽视。目前很多企业模仿其他成功企业,照抄照搬他人经验,往往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这也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所在。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和溜不掉”的。
三、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的对策建议
1.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企业的终极目标不是短期的收益与成功,而是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企业的科学、可持续的增长。现代企业发展的历程向人们揭示,在激烈竞争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优秀企业无一不具有独特的、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终极目标。在企业所有的要素中,人的要素无疑是最重要的,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其实质仍是人的观念的创新,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可以尽快做出准确的反应,企业及其员工不断学习、成长,与时俱进,企业所有员工都认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与追求,员工在企业中可以获得各种需求的满足,他们被强大的凝聚力所感召和吸引,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些都靠企业文化做支撑。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花架子”,或者只属于搞短期行为的政绩,以及玩玩闹闹的娱乐,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管理战略,也是关系到每个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企业管理活动。企业从上到下要提高认识,尤其是管理层。
2.整合与借鉴,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1)将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整合起来
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的职能部门不尽相同,但大体都由企业中的党建部门、工会、人事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等部门来承担和履行。在新形势下,传统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境,尤其在外资企业中、民营企业中,而把思想政治工作、工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员工更容易接受。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同时运用“企业文化”这一新的载体,实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共建共繁荣,两者在相互促进中得到共同的发展。
(2)借鉴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科学性
企业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实务领域。社会工作源自西方,是一门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学科。借鉴企业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和方法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EAP是企业社会工作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模式,它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管理制度,目前在我国从事EAP的专业人员主要是心理学背景,而追溯源头,EAP来源于美国20世纪的职业戒酒方案,当时专业人员是企业社会工作人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EAP从业人员的背景包括社会工作、心理学、管理学等。EAP实际仅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众多工作模式之一。企业社会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使命。
其一,借鉴企业社会工作的理念与价值观。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以人为本”也同样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除此之外,企业社会工作还秉承着“助人”、尊重、平等、保密、知情同意、价值中立、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等专业价值观,这些为企业文化带来更深层、更全面的建构和发展以及员工更多的心理认同。
其二,借鉴企业社会工作的模式与服务流程。企业社会工作的模式包括员工帮助计划、任务中心咨询方案、社区资源与训练中心、肯尼寇顿悟方案等模式。
比如员工帮助计划模式的服务流程通常包括对企业需求的调查与评估、对企业进行宣传与教育、企业讲座与培训、个体与小组的辅导与咨询、对效果的评估与改进。企业文化建设也可以借鉴这种服务流程,先对企业文化的现状及需求、问题有个评估,然后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计划与方案,全面展开个体、小组以及更高泛团体的辅导、培训、讲座,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以及方案实施完毕后进行效果评估,再据此调整方案与计划。这种建立对企业独特资源与优势、历史与现状调研基础上的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有利于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动态性的发展与提升。
其三,借鉴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企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企业的文化建设包括与员工的个别接触与辅导,运用专业的小组方法可以做提升团体凝聚力、减压、新员工适应等各种专题的活动,促成员工的改变与成长。社区的方法更具社会工作专业特色,整合企业所在社区的资源,为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的发展挖掘、链接外部资源。此外,企业社会工作的社会福利行政和社会福利政策两大间接的、宏观的社会工作方法通过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推动政府和社会力量为提高企业职工生活质量、提升员工整体福利水平作贡献,也有利于发展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
3.营造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喊了很多年,实现创新急需借鉴新的专业理论与方法,但是无论是当前在部分企业实行的EAP,还是企业社会工作,对企业来说都是比较陌生的概念,学界关于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也为数不多。一方面是企业的需求,一方面是专业的价值,两个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衔接。企业社会工作要将其特有的理念、方法及功能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及管理制度中,需要政策与资源的支持。建议政府选择一些企业进行试点。鉴于企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尚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同与角色地位,其开展需要依托一定的组织体系。在企业中借助工会组织体系、党建组织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事管理体系等,同时在企业之外逐步设立更多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有些企业可以利用这样的机构来外包其文化建设。企业内部设置专门人员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统筹与管理。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员的专业培训与队伍建设
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人员背景不同、素质不一,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员的专业培训与队伍建设。一方面,提升和完善现有企业文化建设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理念,尤其要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员工心理健康等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加大培训力度,鼓励这些人员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以开展学习竞赛、与薪金挂勾等方式实行激励。另一方面,逐渐吸纳社会工作专业、心理学专业的毕业学及人员进入企业,建立起相应的岗位和用人机制,完善其激励、竞争与保障机制。企业应投入更多的资金保障文化建设的专业培训与队伍建设,并将其纳入企业的整体制度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方光罗。企业文化概论[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李文舒。现代企业管理概论[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于风雨。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商业经济,
[4]高钟。企业社会工作概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企业文化培训方案【第四篇】
根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虚火上升”的现象,北京国富管理咨询公司根据长期的企业文化咨询实践,总结出一套企业文化建设“四个同心圆”模型,有力地助推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难的问题。
“四个同心圆”模型是企业与咨询公司的合作中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在这期间咨询公司更注重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价值,参与并推动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全程。
一、核心项目组
核心项目组是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机构,负责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制定与推布,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执行者和推动者。
核心项目组一般由咨询公司与企业内相应文化部门共同组成。咨询公司企业文化项目组负责对整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诊断,写出诊断报告,提炼出企业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企业精神层文化,撰写和制定企业文化手册、员工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培训手册等文本,并制定制定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
企业内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部门一般有企业文化部(处)、人力资源部、党委工作部、企业宣传部、企业工会、行政办公室等组成,核心项目组一般要求有这些企业文化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参与,并配备3—5名的专职人员。核心项目组这部分人员要求全程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诊断、设计与宣贯实施,他们是企业的整个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见证者、参与人,能更深切地把握企业需要什么文化、要发展什么样的文化。他们的工作办法、他们对员工的把握是企业文化推动的关键环节。
咨询公司项目组与企业项目组的通力合作、合理分工,是保证整个企业文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保证到位的基本条件。
二、领导小组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离开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将寸步难行。企业文化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是企业老总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必修课。所以我们根据众多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在“四个同心圆”模型中的第二层设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该小组由企业的一把手及分管企业文化工作的主要领导人组成。
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协调者和推动者。因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主体部分包括战略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经营文化等,外在部分包括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企业环境、企业形象等,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总体把握,亲自指导。企业文化的建设包括精神层、行为层和物质层的建设,涉及到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和文化资源等五大资源,这些都需要企业领导人的协调与配合。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使组织与顾问公司的项目部进行协调和沟通而成立的,参与项目的内容比较少。
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如果对企业文化没有深层次的理解,也很难使企业做强做大、基业常青。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人往往得益于企业的文化、影响企业的文化,比如万科集团的《万科》内刊就为万科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企业领导人、高管。一些企业的文化被称为“老板文化”,也充分说明了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担纲的重要角色。
三、先导小组
彼得·圣吉在他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提出了先导小组概念,其本意是通过先导小组活动把概念变为能力,把理论变为实践。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引进了先导小组的概念。先导小组是创建卓越企业文化组织、培育卓越执行者的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通过集中研讨、定期会晤,确定目标,制定阶段计划,选择议题,试运行方案等手段,使大家学习并改变,提高执行意识和能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程。
企业文化先导小组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播种者、示范者和推动者。企业文化先导小组可以反馈企业文化内容的实践,为项目组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和建议,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在企业内部快速而广泛地传播。
先导小组的主要作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创建企业文化实验室,这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分析目前组织企业文化的问题并进行解决思路研
成立先导小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首先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对目前组织企业文化问题进行内部诊断,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理成内部案例,并对该案例进行深入研讨和分析,提出解决的基本思路,并将经过实践检验的建议和思路转化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制度框架。
2、促进企业文化组织建设思路的产生和方案的出炉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咨询顾问引导下,先导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为方案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二是在设计方案拿出来之后,先导小组成员就所提出方案的中存在的漏洞及在实施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对方案进行论证,使方案更完善,更具可操作性。
3、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的中基层导入工作,促进知识、技能转移,训练内部教练
在先导小组所开展的各种活动过程当中,咨询顾问将通过大量的训练,把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先导小组成员,使他们掌握执行体系,并能够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组织内进行传授,最后成为组织的内部顾问,能够对组织在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
企业文化先导小组由企业文化领导小组负责组建,成员组成包括:企业中、基层单位推荐、选出的员工;各个部门、车间或班组选出的2名成员等。员工身份要求包括:中层干部;职工意见代表;具有特色文化思想的员工,要求进步、表现积极的员工等。小组成员要按期参加文化项目专题活动和会议,接受文化培训和方法学习,并参加企业文化理念提炼活动,向项目组提供建议和批评;与项目组共同探讨一些文化建设的主题活动,积极参与并执行活动,完成宣传和收集信息的任务。
四、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源头和最主要承载者、是企业文化的最终建设者和受益者。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点,可以从企业的每一名员工身上反映出来。文化建设需要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根植于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最终由员工决定。
文化建设项目强调广泛参与,从设计阶段到实施阶段,对各级员工都会有不同的参与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初期的提炼、诠释阶段,更多的是企业高层与中层人员的参与,当这一层面心理认同度比较趋于一致之后,接下来是论证和让员工讨论、接受的过程,项目核心组通过小型会议等方式让员工一起来讨论,收集大家的意见。经不断修正后最后达到员工代表的基本认同,再以规范的文本和丰富多样的活动、仪式向全体员工公布实施。
我们在珠海发电厂企业文化的宣贯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为企业培训出培训师、再让培训师进行分工各部门全员培训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企业文化的宣贯方式切实有效,《企业文化教程》采用的形式丰富多样,十二名企业培训师也得到全体员工的热烈欢迎。
特别地,我们借鉴组织管理的实践,在企业文化的宣贯过程中设立了企业文化使者。企业文化使者作为企业员工的优秀代表、企业文化的先知先觉者,是传承文化的带头人、传播文化的宣讲人、员工企业文化疑问的答疑人。企业文化使者来源于基层、服务于基层,是最有体会、最有说服力的企业文化宣传员。
在利用企业文化“四个同心圆”组织建设模型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分别设计了产品线、培训线和活动线三条平行线贯穿于四个同心圆的组织:产品线主要有《企业文化评估手册》、《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员工内部读本》等,这些文本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依据与工具;培训线是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的基本保证,我们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把培训贯穿于前、中、后期,并利用“焦点小组访谈”、先导小组培训、文化教程宣讲等方式使企业文化能够全员传播;活动线是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拓展训练、辩论赛、拔河比赛等,用活动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荣誉感,营造一个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氛围。
四个同心圆与三条产品线的纵横结合,构成了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把企业文化的触角伸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流程和各个层级。
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系必须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经过企业管理经营的实践检验,“四个同心圆”企业文化组织建设模型根据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创新的工作方法,使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成为企业上下一致的行动,使企业精神、理念渗透落实到企业的各个层面,真正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教化功能、辐射功能等作用,成为企业建立先进文化的基础和保证。在此,建议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先导组,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文化理念的贯彻和落实,使企业核心价值观等理念快速地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共识和认同。
上一篇:网络监控系统方案范例通用4篇
下一篇:游戏营销方案范例【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