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工作方案【实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预算工作方案【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预算工作方案【第一篇】
关键词 地质调查; 预算执行率; 实施方案; 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4-0013-04
一、引言
公益性地质调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工作,在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众所周知,经费是实现项目任务目标的重要保障,经费预算执行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单位完成实际工作的质量和工作进度[ 1-2 ]。但由于地质专业的特殊性,野外地质调查和施工等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大,一直存在项目预算执行缓慢、部分环节不顺畅等问题,成为困扰项目主管部门和实施单位的难点。
本文试图通过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及预算绦邢肿捶治觯查找当前影响预算执行进度的相关因素和预算执行不力的原因,探索推进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和预算执行的措施,为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有效和安全提供参考。
二、地质调查项目的立项和实施过程
为适应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改革的要求,近年来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布局进行了相应的战略结构调整,按照地质矿产调查、海洋地质调查、油气地质调查、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评价、水工环地质调查、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六大任务进行部署实施,每项任务下设二级项目作为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和管理的基本单元。目前,新的地质调查项目推进机制已经形成,项目管理过程一般包括:立项论证、实施方案与预算编制、项目实施与监督检查、野外验收、成果报告评审、资料和成果汇交等。其中,项目立项过程中的技术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过程是制约预算执行最重要的环节。
(一)立项过程
在项目通过立项论证并下达后,须编制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含技术方案和经费预算),其中,项目技术方案是科学编制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项目预算编制必须在合理确定技术路线、细化各项工作量投入及人员安排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进行测算。每项费用在技术方案中需要有相应的任务、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做支撑,应杜绝脱离实际、虚编项目预算等行为。
(二)项目实施过程
地质调查项目实行总体部署、分年度实施的工作机制,实物工作量以野外图幅调查为主,除了资料收集和遥感解译外,还要开展大量的野外地面调查、钻探、物探、化探及岩矿测试分析等工作,因此必须充分估计野外工作实际困难,提前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任务分解和技术路线是否合理、业务推进措施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项目预算能否有效执行。
三、预算执行率相关因素分析
(一)影响预算执行率的主要因素
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预算执行的过程[ 3-4 ]。根据近年来地质调查项目实施过程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率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方案是否切合实际、预算与技术方案是否吻合、工作推动是否有力、管理服务是否到位等。
1.技术方案是否切合实际
技术方案是项目执行的基础,也是预算编制的依据。有些技术方案在编制过程中,缺乏前人成果或资料的分析研究,缺少野外踏勘环节,对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和工作条件缺乏了解,很容易造成技术方案不落地,工作部署纸上谈兵,导致无法按照所编制的技术方案开展工作。因此,编制切合实际的技术方案是项目工作实施和预算执行的首要因素。
2.预算与技术方案是否吻合
预算和技术是有机结合的整体,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投入的实物工作量、野外工作时间和人员分配等,结合地区工作条件(地区调整系数),采用合理的预算标准进行经费测算,从而保证预算数据与技术方案一一契合,否则,就会导致经费预算与技术方案脱节,在项目实施期间需要不断调整预算,必然实施不顺畅。
3.工作推动是否有力
地质调查工作兼具生产性和科研性特点,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组应结合地质工作特点,落实责任传导机制,建立单位分管领导―项目负责人―野外技术人员的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和关键时间节点,共同促进工作。特别是在野外工作黄金期,应积极推动地面调查和施工类工作量的实施,这些实物工作量能否按计划完成,直接影响年度工作进展和预算执行率。
4.管理服务是否到位
“重管理、轻服务”是项目管理中存在多年的顽疾,主要表现在项目论证、检查环节过多,真正能起到技术指导作用的内容偏少。由于责任落实不到位,又片面强调经费使用安全,导致报账程序过于繁琐,有的单位按照业务类型和授权额度进行分级审批管理,审批环节多,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5.其他原因
地质调查工作以项目为单元进行管理,还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例如,项目所需进口设备要逐级审批,从提出申请到批复下达需要数月时间,给项目预算执行带来难度。再如,受南方雨季或西北冬季冻土期的影响,野外工作时间一般只有几个月,一旦遇到极端气候,势必影响野外工作实施。另外,预算批复时间较晚等也是影响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开展和预算执行的因素。
(二)典型案例剖析
鉴于制约地质调查工作的因素较多,必须充分考虑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预算执行,做到宏观把控,保证项目实施与预算执行二者互相促进。现以正在实施的执行情况较好的地质调查项目为例,对其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剖析。
某地质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工作区位于西南三江地区,2015年度经费为1 200万元,考核要求执行率和实际预算执行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在预算经费中,野外施工费(含钻探、物探、槽探和试验测试等)、人员费、差旅费是本项目的主要费用,占总经费的71%,若再加上设备购置和其他交通费,则占到总经费的84%,这些项目是制约预算执行率的关键。如果不考虑各种因素影响,按照考核要求,预算经费分月支出额度如图1 a所示。鉴于地质调查工作的专业特点和野外工作条件,按照理想化的分月执行基本是不现实的,然而如果抓住重点工作内容,按照总体计划执行,则可以较好地执行预算,如图1 b。
将该地调项目计划和实际执行预算对比(图1)可以看出,该项目基本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预算执行,并且年终执行率超过了92%的考核要求。虽然在执行过程中受到项目设计论证、经费下达、工作区气候等方面的影响,三项关键科目的执行与理想化的分月计划有一定偏离,但由于扎实推进了野外工作进度(包括委托业务的招投标),把握了关键时间节点,且预算经费与实际工作量的安排比较吻合,因此保证了项目经费预算的有效执行。
(三)综合分析
预算执行率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和实例剖析表明,尽管地质工作具有特殊性,但是只要做到尽量把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把项目技术方案做实,经费预算与技术方案紧密结合,项目实施进程与经费使用联动,落实责任传导机制,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组织协调等,就能确保项目经费预算的有效执行。在地质调查项目实施情况调研中还发现,工作推进有力、预算执行顺畅的项目,在项目成果和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推M项目预算执行的对策建议
(一)从技术层面做实项目实施方案
自2014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强调将“五问”标准(一问需求、二问成果与服务、三问科技创新、四问人才与团队建设、五问预算合不合理)贯穿于项目可行性论证和技术方案编写的全过程,这一举措对促进地质调查项目工作方案落地和出成果、出人才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技术层面,每个项目都要围绕年度目标对各任务逐项分解,合理设置工作量,选择合适的工作技术路线和方法手段,明确工作进度。项目承担单位要发挥单位科技委和指导专家的作用,充分研讨和优化全年工作部署,统筹协调管理、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为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从预算层面做好标准测算并预判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
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将预算和技术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保证预算执行进度与工作进度、支出计划相符[ 5-6 ]。对于项目实施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项目组要与管理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算调整建议和审批流程,避免不可控因素导致预算执行受阻。
在项目经费管理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经费管理效率和便利程度[ 7 ]。有些单位正在运行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系统)高效集合了项目经费管理功能,建立了单位领导、项目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共享的信息平台。项目负责人可随时就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请示,信息平台及时分发至各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单位领导进行会签,项目人员可通过VPN远程登录OA系统,实时查询相关经费使用变更请示的审批进展,大大缩短了管理环节占用的时间。
(三)积极探索项目运行与管理新思路
构建项目管理与业务推进体系,建立承担单位―承担部门―项目组三级管理体系和逐级传导的项目业务推进体系,形成以项目任务为龙头的业务管理与技术推进新机制。管理服务部门要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项目组成员要树立严格就是爱护的观念,互相协调、形成合力,确保项目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合理简化报账程序。在规范的前提下简化程序,其关键在于审批者、报账者要责任落实,谁签字谁负责,避免出现都签字都不负责任的情况。在经费使用过程中的每个人都对其真实性、合法性、票据的有效性负有直接责任,职能部门或管理者对审批行为负责。按经费管理的链条细化审核把关责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防控网络,以使预算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用责任传导机制推动业务进展和预算执行
强化项目预算执行的责任传导机制,将单位法人负责制贯穿到项目预算编制、政府采购、绩效管理、预算执行等全过程,强化项目负责人对预算编制、业务推进、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按照层级管理的思路,建立单位领导―管理部门―项目承担部门协调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推行预算执行管理问责制,强化预算执行主体责任,有效促进预算执行。
以业务工作促进预算执行。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制定年度项目成果验收计划、地质调查野外工作计划、质量检查计划等,实现项目有序推进。明确项目负责人在技术业务、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职责,单位负责人要与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通过推进业务工作来促进预算执行。
(五)加强项目经费支出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包括预算执行和成果效益)与最初设计的目标或实施方案进行比较,评判工作效果优劣的过程。在新形势下,应重视经费预算支出绩效考核工作,实施全过程项目支出绩效管理。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要明确总体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任务、用户及用户需求、预期成果及效益等,绩效考核指标要能充分体现预算指标的效益。
实施项目支出绩效管理,还要开展绩效监控,实施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应用。因此,建立以绩效目标为导向、以绩效评价为手段、以结果应用为保障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出成果、出人才、审计不出大问题的必然要求。
五、结语
推进项目预算执行是地质事业单位推进业务建设、完成国家计划工作任务、服务国家经济建设成效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推进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有效执行,不仅要从技术层面做实项目实施方案,还要从预算层面做好标准测算并预判执行中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提高项目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形成有效的责任传导机制;同时,还要切实发挥项目支出绩效考核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落实各环节的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从而有效推进项目预算执行,实现出成果、出人才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平。高校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缓慢原因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166-167.
[2] 肖小苏。关于加快项目预算执行进度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2(4):83-86.
[3] 马红红,陈冬秀。加快高校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进度对策浅析[J].商业会计,2013(10):80-82.
[4] 唐龙生。关于财政预算执行进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财政,2010(22):30-32.
[5] 石英华。完善预算管理的深层次思考[J].财贸经济,2012(10):41-47.
财务预算方案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监督机制;信息化
预算管理是财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却经常存在预算方案不合理、预算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既顺应了改革趋势,同时又符合利益需求,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事业单位一方面要明确预算管理体系框架的具体组成,另一方面还要从制度层面、人员方面,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让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尽快建立起来并发挥实际作用。
1事业单位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价值分析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控能力
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缺乏资金管控意识,没有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开展一项工作时,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的情况,给事业单位增加了财政负担,也间接地影响到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其作用之一就是要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的“一条龙”,真正帮助财务人员从各个环节、各种细节上,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浪费一分钱,在预算范围之内,将既定的工作高质量地完成,从而严格防控财务风险的发生。
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加重,并且对工作完成要求也更加严格。为了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地完成,需要进一步提升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合理分配资金、严格管控资金,真正把钱花在“刀刃”上。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还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督促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花费资金,避免了资金挪用、浪费、贪污等问题的发生,对事业单位廉政建设也有促进作用。
2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需要提升
由于经费来源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例如在岗位设置上,财务部门内没有专职负责预算管理、监督的人员,编制预算时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或是业务能力不强,导致预算方案不够合理,后期执行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还有的则是预算管理的各个模块之间没有形成密切的衔接,预算方案在执行过程中,没有根据事业单位工作变动、形势发展,灵活地进行调整,预算管理工作缺乏灵活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极大地制约了财务预算管控的成效。
预算编制的方式方法不科学
编制预算方案是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环节,也是决定后期工作开展质量的重要因素。预算编制具有复杂性、专业性的特点,对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具体落实预算方案的编制任务时,由于没有提前展开调研,或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导致预算方案的实用性不强。另外,预算方案中没有充分考虑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后期预算执行时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导致预算变得十分紧张,也不利于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缺乏配套的监督机制
如上文所说,既定的预算方案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因为遇到意外情况而导致实用性、参考性受到影响。除了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密切关注各项工作动态,加强预算管理,灵活调整方案外,更为重要的是引进监督机制,确保能够做到第一时间响应,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平稳推进。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监督机制,也没有安排独立的监督人员。因为缺少了监督,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
财务预算的后期执行效果不理想
预算执行不到位,控制不严格,除了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后续其他工作的开展外,还容易损害单位的形象,导致社会公信力降低。导致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理想的原因有多种,例如,财务人员的规划、控制能力不足,不能结合工作需要实现资金合理分配。有些工作上预算不足,导致工作无法保质保量开展;而另外一些工作,则预算过多,造成了资金浪费。预算管理人员的思维过于固化,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形势发展及时进行调控,也会影响预算执行效果。
3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组成
预算编制模块
首先,制定活动项目中的经济指标,尤其是项目管理库的建立和资金使用的细则,只有这样才能遏制一些收入与支出不相符的状况,同时,对事业单位中每一笔开销都进行核对,最好每天、每个月、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对账,对出现问题的资金进行核对,确保财政支出处于平衡的状态。其次,要增大财务预算编制的弹性,通过适当增加预算,以便于应对后期事业单位工作开展中可能存在的突发事情或应急工作,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连续性开展。这样不会使事业单位财务面临较大压力,也可有效避免年终财务预算的频繁追加。
预算调控模块
该模块主要分为三个流程,按照流程顺序可以依次完成调控任务:首先,财务人员要进行预算分析,综合对比既定的预算方案,以及事业单位当前或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观察预算是否充足,以及预算方案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如果预算不足,或是两者差异较大,就需要进行调整。其次,重新编制预算调整方案,然后由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小组进行集中讨论,一致同意后将拟调整方案提交给上一级的财政主管部门。申请通过后,调整并实施新的预算方案。最后,事业单位将执行最新的预算方案,确保当前及下一阶段工作顺利开展。
预算监督模块
根据监督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模式。为了体现公开性,在内部监督的基础上,要重点引进外部力量做好财务预算监督工作。内部监督就是要在事业单位内部,成立专门的机构或小组,负责定期检查或不定期地抽查各部门的预算管理开展情况。内部监督是一项长效性、连续性的工作。而外部监督则是通过对外公示预算信息,或是接受相关部门监督的方式,避免“灯下黑”的情况。事业单位首先要将批准的预算进行细分,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并严格按照预算目标进行执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必须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的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对资金的用途与效益要进行详细的考评,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能够具备较强的执行力度。
预算考评模块
预算考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量化反映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监督缺位等;其二是发挥一定的督促作用,明确下一步整改和优化的方向,推动财务预算管理的持续向更好地方向发展。预算考评模块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建立预算考核制度和实施预算激励两项。完善预算考核机制,推动财务预算管理考核的规范化、公正化;实施预算激励机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相结合,进一步深化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运用成效。要真正将考核与激励工作落实下去,才能让财务人员从思想及行动上都重视财务预算管理。
4事业单位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
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当前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对财务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以往的工作经验表明,预算管理经常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预算超支、资金浪费的情况并不少见。为了降低甚至是杜绝此类情况,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将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摆在优先位置,以制度规范指导预算管理工作落实,以及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例如,在新的制度中,应重点强调关于预算管理责任的问题,一旦出现预算执行不力、预算超支等情况,需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这样就可以真正重视起预算工作,在持续深化预算管理价值发挥的前提下,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重视财务队伍在职培训
无论是前期的预算编制,中期的预算调控,还是后期的预算考评,最终都需要由一支专业的财务队伍来负责。考虑到工作要求、标准都发生了变化,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方法也必须与时俱进。事业单位应当基于新形势下的工作开展需求,以及本单位在职财务人员在工作上存在的欠缺,制订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通过定期做好培训、教育,让财务人员从思想上提升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从行动上增强预算管理的胜任力。只有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提升,才能在构建预算管理体系中提出自己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价值,让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真正为本单位预算严格控制、资金高效利用提供保障。
提升财务预算信息化水平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推进了财务预算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例如,近年来事业单位不断增加投入建立起了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无论是在办公还是财务管理上,都发挥了巨大优势。因此,通过搭建信息化平台,支持预算管理体系的运行,既具有可行性,同时有存在必要性。建立与财务预算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加强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财务人员只需要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动态地掌握各部门、各工作的预算落实情况。一旦发现有资金异常变动,信息系统就会自动提示,这样就方便财务人员及时分析问题,对照预算方案调整资金分配,既可以预防超预算的情况,同时即便是存在预算超支,也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控制。
5结语
近年来事业单位在财务预算管控上加强了重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让事业单位各项公共服务工作都能够按部就班地开展,就必须顺应形势积极构建预算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包含了预算编制、执行、调控等多项内容,财务人员可以借助于该体系,实现本单位有限财务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物质保障。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一方面要高瞻远瞩,正确认识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给予支持,尽快将这一体系建立起来,并做好人员培训、制度建设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在推进事业单位持续改革中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清双。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机,2017(12).
[2]李翠萍。浅议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6(15).
[3]王明龙。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J].中国商论,2016(29).
[4]裴桂英。如何构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J].现代经济信息,2018(16).
[5]张翀,王海东。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5(4).
造价预算【第三篇】
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是重大的,建筑工程的造价超预算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现象,基于此,建筑企业必须掌握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概述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来说,指的是项目工程建设所需的总金额,具体来说包括机械设备费用、预备费用、工程建设费用以及其他安装费用等。而对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来说,即采取相应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明确造价控制和管理目标、分配好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对工程造价进行的统一化控制和管理。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是为了提升项目建设效益,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往往是以货币形式来反映工程建设所需总和的,属于一种货币体现。如果无法落实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话,不仅会导致预算管理超支,还会损害建设投资双方的利益。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偏差原因
造价预算人员水平
工程造价的预算比较复杂,这需要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还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调查,包括建筑材料使用和购买,这都是需要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考虑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些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职业素质不高,在做工程造价预算的时候没有对工程进行深入的调查,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的估算。由于经济市场的波动,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的价格不停的在发生着变动,如果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造成工程造价与工程预算出现偏差的现象。
对图纸的理解程度
建筑图纸作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指导文件,它的作用不仅是对建筑工程意义重大,对于工程造价预算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许多的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往往忽略了建筑图纸的重要性,他们中有的工作人员片面的认为了解搞懂建筑工程图纸是建筑施工人员的事情,跟他们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片面的。
市场不停发生变化
建筑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大型的工程项目,一般工时都比较长,涉及到的范围也比较广泛,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工程造价预算可能会因为市场的波动降低了造价预算的合理性。而且市场的变化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难以控制,所以很难保证建筑工程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按照工程造价预算的计划进行,有的时候出现工程造价与造价预算之间的偏差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在编制造价预算报表的时候自己把握中间的偏差。
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要点
做好工程资料完善
要想从根本上落实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必须首先落实好预算编制工作。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提前预测工程项目,且要进行科学性预测。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之前,相关人员要全面了解现场施工的情况,还要从根本上掌握施工工艺,确保施工材料以及相关设备等充足,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可行性。
全面了解施工图纸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是不离开施工图纸的,该图纸是主要的参考资料。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必须在进行预编控制之前,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全面掌握施工图纸内容,了解图纸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一旦发现错误的话,要及时提出并及时解决,从根本上避免设计变更问题出现,降低超预算问题产生率。
准确计算工程量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过程中,准确计算建筑工程量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工程量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相应的计算规格,还要落实好以下工作。第一,在落实工程造价预算工作前,必须明确工程量计算的顺序,且要保证顺序安排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往往要按照从地下到地上、从内部到外部、从主体到装饰的顺序计算工程量,在计算分布工程量的时候,要按照先计算混凝土工程量,再计算砌体、屋面等工程量的顺序。第二,要提前确定计算项目,在相关部位注明最初数据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计算项目,必须保证所填名称的完整性,还要保证所填名称和定额名目名称一致。在具体的图纸设计过程中,必须在各部位标明对应信息的来源以及介绍,为后期工程量的有效核校奠定坚实基础。
合理确定预算定额
在落实好工程量计算以及核校对工作之后,必须把分部工程对应的工程量应用到对应的评估表里,还要在明确定额基价的基础上做出计算,把其相乘、累加,分项工程也是如此。最后要把两者工程量的清单计价相加,得出相应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定额前,应当全面了解对于定额以及两大工程的说明以及规定。在明确定额编制的相应范围后应当使用,且必须有相应的依据。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全面了解定额项目和计量单位的知识点,还要掌握两者相换算的方法以及范围。
4、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加强措施
加强预算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不停的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建筑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的技术培训,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对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考评,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
加强图纸审核工作
建筑图纸关系着建筑的质量安全,也关系着施工企业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所以施工图纸的质量一定要得到有效的保证。而且建筑图纸也关系到建筑施工期间的设计变更的概率和工程造价预算计划的参考价值工程造价预算不仅是对工程资金的运算,也包括工程施工的进度。如果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造价预算是工程造价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该及时的对工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的调整解决。
加强现场变更管理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往往会出现现场变更问题和经济签证问题,这些问题是比较常见的,也是很正常的。但对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和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根本上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对于造价控制和管理人员来说,必须提前审核好施工图,避免施工图有漏洞,对于那些无法避免的设计变更来说,要尽力提前变更,把变更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上。
加强市场变化控制
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施工图纸存在不足、施工的质量不达标、以及建筑企业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了出现工程在施工阶段发生改变的情况。这些事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考虑到这些可能发生的或者是潜在的一些问题,对工程造价预算做出合理的调整,不然可能就会出现建筑企业与施工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
造价预算【第四篇】
关键词造价预算;建筑工程;控制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不断进步,建筑行业在我国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下,管理单位要想提升单位综合实力就要做好建筑工程项目预算,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使工程项目能够在预期的成本范围之内顺利完成。
一、具体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期预算的几种原因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造价预算的重要部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预算,能让工程成本得到合理的控制,从而增加建筑企业的投资收益。所以说,工程造价管理单位要求工程预算人员必须要深入了解预算控制的相关问题,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而讨论预算控制的相关问题,在工作实践中寻找有关预算控制的新方法以及有效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工程项目在其实施阶段发现的各类造价问题,以此推动工程造价管理长期稳定的发展,保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目标。
(一)不合理的工程预算编制
简单的说,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是一种核算工作,这种工作不仅复杂,而且还需要我们仔细、全面的把经济与技术完美结合。有些预算编制人员没有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致使他们在进行编制预算时,所编制出来的工程预算价格与预期预算价格相比,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错及漏洞。因此,这种工程预算价格不能全面的反应和正确的预测出建筑工程实际需要的费用支出状况。所以,不合理的工程预算发挥不出其在建筑实施阶段的重要意义及作用,工程建设人员为了保证工程的各方面进度及质量,必然会造成建筑工程最终造价远远超出工程预算[1]。
(二)忽视工程建设前期实施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
工程建设前期实施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预算造价控制和招投标阶段预算造价控制,想要控制好工程项目造价,必须从工程建设前期实施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做起。而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往往只重视工程结算阶段造价控制,忽视设计阶段和招投标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什么事情都放在工程结算时再解决,造成一些图纸设计问题、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不完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解决,造成造价纠纷,结算时被动补充,导致不必要的工程结算造价增加。
(三)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在工程造价预算中的影响
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等外界因素的一些影响,可能会使建筑工程有所变动,这对造价预算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工程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工程变动的影响,因此,也会相应的改变工程的设计内容,这就使造价预算出现不同程度的误差,所以说,建设单位要进行适当的控制工程变更管理。而且,现在还有一些建设及施工单位不注意管理工程变更情况,不能及时严格的控制工程变更情况的发生,致使工程造价预算不符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甚至一些不合理的施工设计变更,使实际建设费用大大超出了预算。
二、具体阐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措施
(一)造价预算编制的制定既要科学又要合理
预算编制人员应该通过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施工的组织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工程预算。首先收集各种同类设计报告和图纸,做好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再经过调查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及讨论施工方案,了解目前的工程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最后通过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来了解设计目标及意图,编制准确的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子目,算出对应的清单工程量,套用相应消耗量及费用定额。
建筑工程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所需费用在造价中的比重一般达到60%,所以预算编制人员需要熟知各种材料、设备的规格、作用,对于主要材料、设备价格更要熟悉掌握,由于主要材料、设备价格一般都是根据市场价格制定,所以要及时调整主要材料、设备差价,对不稳定的主要材料、设备价格进行动态管理[2]。
(二)工程建设前期实施阶段的预算造价控制措施
经研究,工程造价控制在工程前期实施阶段的影响最大,也最有效。很多工程都是因为工程前期实施过程中的项目造价预算控制不重视,比如编制预算人员与设计图纸脱节、编制预算人员与招标文件或施工承包合同脱节,导致工程预算内容与实际施工内容脱节,不必要的返工和工程造价纠纷不断,使工程造价失去控制。故此,在工程建设前期实施阶段,预算编制人员应仔细阅读设计图纸,如发现设计图纸问题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理解其设计目的及意图,减少应设计图纸问题带来的工程预算造价纠纷;另外预算编制人员应仔细阅读招标文件或施工承包合同,或预先参与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或预先参与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工作,使工程预算内容在招标文件或施工承包合同中就预先得到充分重视,减少施工合同造价纠纷,让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联系单或现场签证工作顺利进行,使工程结算造价及工程工期得到有效控制。
(三)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减少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变更常常会出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实施过程中,例如,不完整的建筑设计引发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客观条件引起的变更等等。我们都清楚,项目变化一般都预示着我们需要增加工程造价,所以,控制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要以降低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为己任,通过技术分析和经济论证确认变更是否可行、有无必要,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设计的变化造成的造价超出预算。与此同时,由于工程变更影响着其他方面的造价,将工程变更引向能有效节约造价的方面,还要严格控制工程造价,通过事前得到批准、监督控制过程和审查最后结果,严格控制工程的变更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
(四)培养并提高造价预算控制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是利用多门学科知识,通过归纳总结而形成的集知识、政策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一项工作。其对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它不仅要求预算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工程预算的相关知识,还要求预算管理人员熟知相关的预算管理政策和现行的法律法规。另外,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艰苦不说,还要求工作人员仔细认真,预算管理人员往往要深入工程前线,收集资料。所以,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及能为工作奉献的爱岗敬业精神。所以,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与预算管理人员较高的素质息息相关。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中不断增加的建筑产业比重,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其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和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有效控制”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最终对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姜跃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9:161.
上一篇:网站推广策划(精编3篇)
下一篇:厂区建设方案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