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方案【精编11篇】
推动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更有效落实?以下是阿拉网友分享的“乡村振兴方案”,供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大家吧!
乡村振兴方案 篇1
一、背景
本地区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水平较低,大量劳动力外流。为改变这一现状,特制定此乡村振兴方案,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
二、目标
在未来3-5年内,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产品附加值提高xx%。
吸引外出劳动力回流,新增就业岗位xx个,村民人均收入增长xx%。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三、具体措施
产业规划与发展
特色农业培育:对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进行科学分析,确定适合种植的特色农产品,如优质水果品种、特色蔬菜等。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专家指导,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
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延伸: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如水果罐头、蔬菜干制品等。发展冷链物流,确保农产品的保鲜和运输质量,拓宽销售渠道,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利用乡村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场景,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农家乐、采摘园、农业观光步道等,举办农产品采摘节、乡村美食节等活动,吸引游客,增加村民旅游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设施改善:争取政府资金和社会投资,对乡村道路进行拓宽和硬化,确保农产品运输和游客进出的便捷性。建设停车场,满足旅游旺季的停车需求。
水利设施建设:修缮和新建灌溉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能源设施升级:在乡村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满足部分生活和生产用电需求,降低能源成本。完善电力供应网络,保障供电稳定性。
人才培育与引进
本土人才培养: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电商运营培训、旅游服务培训等课程,提高村民的专业技能。鼓励村民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关证书。
人才引进: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农业技术人才、旅游管理人才、电商运营人才等返乡创业或就业。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便利条件。
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设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对养殖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乡村环境整治:加强对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建立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和污水处理设施。开展村庄绿化美化行动,保护乡村自然景观。
公共服务提升
教育设施完善: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医疗服务优化:建设标准化的乡村卫生室,配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定期组织医疗团队下乡义诊,提高村民健康水平。
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健身广场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挖掘和传承本地传统文化,举办民俗文化活动。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第1年):完成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人才招募工作,启动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第二阶段(第2-3年):农产品加工厂和旅游项目逐步建设并投入运营。完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
第三阶段(第4-5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旅游市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对乡村振兴成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持续改进。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和相关专家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方案的实施。
资金保障:整合政府财政资金、社会投资、村民自筹等多种资金来源,设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确保各项工作的资金需求。
政策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如农业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政策等。
乡村振兴方案 篇2
一、背景
乡村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遗产,但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产业支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实现乡村振兴,需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激活乡村发展潜力。
二、目标
在未来xx年内,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使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
吸引年轻人回流乡村,增加乡村人口就业机会,打造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乡村。
三、产业发展规划
(一)特色农业产业升级
品种改良与种植优化
对本地传统农作物进行品种改良,引入高附加值、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新品种。例如,在xx村,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气候特点,引入优质水果品种,并建立示范种植园。
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包括精准灌溉、智能施肥、无人机植保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对本地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比如,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脯,将粮食加工成特色食品等,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标识和包装。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网络营销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二)乡村旅游开发
旅游资源整合与规划
深入挖掘乡村的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传统建筑等旅游资源。例如,xx村有古老的庙宇和传统的民俗节日,可以将这些元素与周边的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规划特色旅游线路。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建设停车场、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等。同时,改善乡村道路状况,确保旅游交通的便利性。
旅游项目开发与运营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如乡村民宿、农家乐、亲子农场、户外拓展基地等。鼓励村民参与旅游经营,提供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加强与旅游公司的合作,进行专业的旅游营销和推广。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旅游宣传和预订服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乡村旅游。
(三)农村电商发展
电商平台建设与运营
建立本地农村电商平台,整合当地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品资源。同时,与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店铺,拓宽销售渠道。
培养本地电商人才,包括电商运营、客服、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通过举办电商培训班、邀请专家讲座等方式,提高村民电商业务能力。
物流配送与供应链优化
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整合快递资源,降低物流成本。与物流企业合作,开通乡村物流专线,确保农产品能够及时、新鲜地送达消费者手中。
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对农产品从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和追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四、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设施建设:对农田灌溉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修复老化的灌溉渠道,建设小型水利工程,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求。
电力与通信设施改善: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能力,确保农村生产生活用电稳定。加强通信基站建设,实现乡村4G/5G网络全覆盖,为电商发展和乡村旅游提供通信保障。
五、公共服务提升
教育资源优化:加强乡村学校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引进优秀教师资源,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为乡村发展培养人才。
医疗卫生保障: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的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护人员,提高村民医疗服务水平。
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乡村文化广场、图书馆、民俗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第1-2年):进行产业调研和规划,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项目。开展农业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培训,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电商平台。
第二阶段(第3-4年):推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扩大农产品加工规模,加强品牌建设和电商营销。持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三阶段(第5年及以后):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形成产业协同发展效应。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拓展农村电商业务。巩固和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七、保障措施
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在农业补贴、产业扶持、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引入、村民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吸引企业投资乡村产业项目。
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产业专家等组成,负责统筹协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方案 篇3
一、背景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和力量,而人才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当前,乡村普遍面临人才短缺、人才流失的问题,同时乡村组织建设也有待加强。本方案旨在通过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完善乡村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二、目标设定
在x年内,吸引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人才扎根乡村,培养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人才队伍。
建立健全乡村组织体系,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充分发挥乡村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
三、人才驱动策略
(一)人才引进计划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出台针对乡村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包括住房补贴、创业扶持、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例如,为到乡村创业的人才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创业场地,给予一定金额的创业启动资金。
设立乡村人才专项奖励基金,对为乡村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奖励,激励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
建立人才对接平台
搭建乡村人才需求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乡村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岗位信息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建立人才对接渠道。
组织乡村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流活动,邀请有志于乡村发展的人才到乡村实地考察,促进人才与乡村发展项目的对接。
(二)人才培养工程
乡土人才培育
挖掘和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包括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乡村旅游经营人才等。开展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例如,举办乡村旅游经营培训班,传授旅游服务、营销推广等方面的知识。
建立乡土人才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乡土人才在荣誉授予、项目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
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计划,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营销、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培训。通过课堂教学、田间实践、参观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
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学历教育,与农业院校合作,为他们提供学历提升的机会。同时,鼓励新型职业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四、乡村组织建设
(一)加强党组织建设
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选优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选拔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村党组织成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
完善村党组织工作机制,规范党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党组织决策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发展规划、项目实施等方面的领导作用。
党员队伍建设与作用发挥
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注重从乡村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党员参与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工作,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责任区等形式,带动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二)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提高村民自治能力
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完善村民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制度。规范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的召开程序,保障村民的.民主权利。
开展村民自治能力培训,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等工作。
发展乡村社会组织
引导和支持村民成立各类乡村社会组织,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老年协会、妇女联合会等。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提供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加强对乡村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指导,规范其组织行为和活动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乡村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五、产业与环境协同发展
产业发展:在人才和组织的支撑下,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人才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思路和技术支持,组织则在产业规划、资源整合、市场拓展等方面发挥作用。
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人才引入先进的生态保护理念和技术,组织动员村民参与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第1-2年):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搭建人才对接平台。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相关制度。启动乡土人才培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
第二阶段(第3-4年):持续引进各类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发展乡村社会组织。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阶段(第5年及以后):全面整合人才资源和组织力量,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七、保障措施
资金保障:加大对乡村人才培养和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投资、捐赠等方式支持乡村人才发展和组织建设项目。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为人才引进、培养和乡村组织建设提供政策保障。如在人才引进的户籍、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为乡村组织发展提供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
监督评估: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人才驱动和组织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对人才引进效果、人才培养质量、乡村组织运行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乡村振兴方案 篇4
一、方案背景
乡村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些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部分乡村面临文化流失和生态破坏的问题。本方案旨在以文化为引领,生态保护为基础,推动乡村振兴。
二、总体目标
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遗产,提升乡村文化价值,使乡村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打造生态宜居乡村,实现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引领策略
(一)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
物质文化遗产
对乡村中的古建筑、古民居、古祠堂等进行全面普查和登记,建立详细的`文化遗产档案。对于濒危的古建筑,制定抢救性保护方案,进行修缮和维护。
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村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培养一批熟悉本地文化遗产保护技术的工匠。
非物质文化遗产
深入挖掘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民间故事等。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记录和研究,建立数据库。
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他们提供创作空间、展示平台和经济补贴。通过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等方式,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二)文化创新与产业融合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
以乡村文化元素为灵感,设计开发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如手工艺品、纪念品、文具、服饰等。鼓励本地村民和艺术家参与创意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
建立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销。同时,将文化创意产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作为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打造文化主题旅游线路,将文化遗产景点、民俗文化展示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串联起来。开发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体验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体验、民俗节庆参与等。
加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设计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宣传口号。通过举办文化旅游节、民俗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游客,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生态保护措施
(一)生态环境建设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加强对乡村周边山脉的生态保护,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对河流、湖泊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水污染,恢复水生生物栖息地。
实施农田生态化改造,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建设生态湿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和生态调节功能。
乡村环境卫生整治
建立健全乡村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加强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绿化美化,种植花草树木,建设生态停车场、绿色长廊等,提升乡村环境品质。
(二)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农业
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建设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按照有机标准进行生产管理,生产高品质、无污染的农产品。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防治、有机肥料使用等。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打造生态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生态旅游与休闲产业
依托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如森林氧吧、生态露营地、户外运动基地等。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旅游产品。
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建设乡村咖啡馆、茶馆、休闲农庄等,满足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生活的需求。
五、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交通网络,提高道路通达性。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村民生产生活需求。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公共服务提升: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完善村卫生室功能,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建设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六、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第1-2年):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和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启动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包括古建筑修缮、植树造林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
第二阶段(第3-4年):推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深化生态农业发展,扩大生态农产品生产规模。完善环境卫生整治和污水处理系统。
第三阶段(第5年及以后):全面整合文化与生态资源,形成文化引领、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七、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文化保护、生态建设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乡村振兴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
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文化和生态产业项目。鼓励村民通过众筹、入股等方式参与项目建设。
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文化、生态领域的专业人才,建立专家咨询团队。加强对村民的培训,提高村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和生态建设能力。
乡村振兴方案 篇5
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顺利完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在认真搞好审计业务工作的同时,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强化措施,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目标任务及完成时限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xx万元以上,赶明年xx月底完成。
三、项目意向
贴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产业规划,重点在房地产开发、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开展招商。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发展意识,营造招商氛围。充分认识招商引资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落实全面招商的工作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体干部要树立全民招商的.思想,用心搜集、寻求招商信息,宣传优惠政策,千方百计鼓励、吸引投资者来我县投资兴业,努力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二)丰富招商方式,健全招商网络。要用心利用亲友招商、网络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商的同时,用心探索代理招商的方式。充分利用和联系彬县藉在外人才资源优势,主动加强与沿海地区商会、科研院校的联系和沟通,搜集和掌握招商引资信息。及时成立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外出招商。
(三)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招商引资工作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实行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局上下共同抓,各负其责,职责到人。各股室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招商引资的职责感和紧迫感,用心参与支持招商引资工作,挖掘发挥每位干部的人脉关系,用心开展招商引资,确保招商引资任务的全面完成。
(四)落实优惠政策,重奖招商功臣。按照《x县招商引资考核奖惩办法》,制定以下优惠奖励政策。
1、凡局干部职工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一次性奖励x万元;对未完成任务的,按照到位资金状况,适当给予奖励。
2、凡需出外招商的,局里带给交通工具,每月增加xx元的通讯费。
3、外出招商期间工资、津贴照发,按规定报销旅差费,并优先享受年度带薪休假。
4、招商引资没有成果的,差旅费只报销xx%。
5、对招商引资工作成绩突出的,作为评选先进、组织推荐的优先人选!
乡村振兴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鼓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投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大力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措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全乡深入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等进行持续宣传推介,展示典型代表的风采和作用,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氛围,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进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二、责任分工
充分认识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展示活动的重要性,切实将工作做到实处,精心组织,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主体。成立xx乡乡村振兴战略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xx担任组长,乡长xx、党委委员xx担任副组长,各部门单位负责人担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乡农技推广中心,xx兼任办公室主任。确保分工明确,责任落实。
三、实施步骤
1、组织学习。由乡乡村振兴办召开村总支书记、乡村振兴专干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学习会,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文件精神,及各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要求,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2、加强宣传。认真部署,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会和横幅、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内容。x月x日前,各村(社区)完成乡村振兴专题宣传栏,在辖区各村范围醒目处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宣传标语。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展示活动,营造好氛围。
3、信息报送。村乡村振兴专干负责调查摸底,于每月xx日前报送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代表、优秀项目、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字数xxxx字以内,可图文并茂。由乡审核通过进行上报宣传。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好宣传展示活动。既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要广泛动员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各方主体将工作实践中形成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及服务中的感人事迹梳理出来、分享出来、展示出来,不断丰富此次宣传展示活动的内容。
2、创新形式。恰当的载体和形式是宣传展示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各村、社区要大胆创新,充分调动各类媒体平台的积极性,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群众欢迎的宣传展示活动。
3、务求实效。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x月x日乡乡村振兴办将对各村、社区设立的宣传栏、宣传标语进行督查,督查情况与每月报送宣传材料一并纳入年终考核评选。
乡村振兴方案 篇7
为进一步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市委组织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现就我县20xx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通过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探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提升待遇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筑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
二、实施内容
(一)保障选派帮扶干部工作经费。向乡村振兴重点村等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按规定落实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工作队按照《xx县选派帮扶干部办公经费资金管理办法》在乡镇财政所报账,主要用于办公用品购置、报刊订阅、公务邮寄,以及统一组织或经批准的会议培训、外出考察差旅费等。
(二)提升村级组织建设保障水平。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村干部综合考核工作体系,积极稳妥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考核激励试点。
三、资金筹措及拨付
工作队办公经费由省、市、县按x:x:x的比例分级承担。省、市财政将及时下达资金到县,由县财政局足额筹措,根据资金使用要求,按时足额拨付到位。
四、审核备案
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审核备案机制。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实施内容等,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并报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县扶贫开发局备案。同时,要指导督促工作队制定经费使用计划,并报乡镇备案。
五、资金监管
乡镇组织、财政部门要落实资金监管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监管机制,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经费管理。乡镇要定期向县选派协调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
乡村振兴方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和“三农”优先的要求,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的,以乡村规划建设为引领,以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以示范带动发展为突破,以镇村为主体,以创新社会管理为保障,着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
二、工作目标
从20xx年开始,全镇共选取王庙村、黄沟村、柴林村、桑村村等3个村庄作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到20xx年底这3个村庄通过考评验收,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自20xx年起,在总结创建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其他村庄,进行分类、分批整治改造建设,逐步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入常态化。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村庄建设。
一是编制建设规划。试点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依据小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要求,科学编制详细、明确、可行的建设详细规划,明确在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目标和措施,规划编制要按照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的要求,充分考虑人口变动、产业发展等因素,预留建设发展空间。既要考虑当前农民生产生活所需,又要考虑农村人口、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既要考虑农村水、电、路、气、厕、卫等设施综合配套,又要重点突出文化、卫生、环境保护等较大公共设施项目的有序、有效安排。
二是科学改造提升。按照村庄建设规划,优化村庄路网布局,合理设计主要街道、小巷胡同,打通村内断头路。结合乡村文明行动和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进农村危房、旧房、空心房改造和墙体立面整治,装扮美观舒适住宅,改善农户住房条件。推广应用农村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配套庭院环境卫生设施,全面完成改厨、改厕。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建新房,严格管控无序违章建房,从严查处违章违规建房行为,促进村庄整体风貌协调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三是建设新型社区。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创建新型农村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推进合村并点,集中连片规划建设一批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新型农村示范社区。按照“配套、完善、提升”的要求,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增强社区服务农民的能力。
(二)整治村容村貌。
一是提升硬化水平。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开展村庄主次干道硬化。主街硬化率达到100%,小巷硬化率不低于70%。主街两侧铺有路沿石,街巷建有排水设施,形成纵横有序、便捷舒适的村内路网。
二是提升绿化水平。加快村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建设,积极倡导庭院绿化,鼓励农民栽植经济林木、观赏树木。推进路旁、水(渠)旁、村旁、宅旁等“四旁”绿化,配建街头绿地和小游园,形成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效果,村庄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三是提升亮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巷及公共场所,采取各种方式实施亮化工程,有条件的`村庄应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强对公用照明设施的管理维护,提高夜间照明效果。
四是提升净化水平。建立村内卫生日常保洁机制,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街运转、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按每5-10户不低于1个的标准配备垃圾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密闭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清运车;设立环境卫生专管员及环卫清洁队伍。同时,全面清理村庄内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推行“三堆两垛”(沙土堆、粪便堆、杂物堆、柴草垛、砖石垛)定点存放。妥善处理并积极利用禽畜粪便,鼓励村民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五是提升美化水平。对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建筑、墙壁进行统一整洁或粉刷,合理布局宣传栏、文化墙等,形成整洁有序、特色鲜明、实用美观的景观效果。整治村内影响观瞻的陈旧电线电路,坚决杜绝乱扯乱挂现象。
乡村振兴方案 篇9
根据全市“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20xx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强村带弱村”帮带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党建工作联动、产业增收联创、干部队伍联助、村级事务联促”的思路,通过优化党建资源配置,结对帮扶、以强扶弱,实现结对村党组织互通工作、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推动工作薄弱村实现“有一个运转高效的村级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有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促进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的“四有一促”目标任务。
二、帮带方式
通过综合考虑各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建业务水平、档案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因素后,拟定对幸福村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形成3队相互帮带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三、帮带内容
1.党建工作联抓。结对村党组织通过每季度共同开展“我们的党日”系列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等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党建工作经验与方法,研究村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和解决措施。特别是强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党建工作优势,采取邀请弱村党员干部到村观摩学习、协助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梳理检查村级各项制度等方式,帮助弱村在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支部规范化达标等方面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
2.产业增收联创。强村党组织要帮助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共享实用人才、种养经验、市场营销等资源,帮助弱村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规划,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解决弱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要组织发动本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帮助弱村困难农户解决创业、生产等方面的困难。弱村党组织要主动邀请强村致富能手到村“现场说法”,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脱贫技能。
3.队伍建设联动。强化党建引领,按照干部队伍“共建互助、结对互帮”的思路,建立强村弱村干部结对关系。探索开展村干部交流挂职锻炼,通过强村弱村党组织书记交流挂职,选派强村干部到弱村担任党建指导员,选派弱村干部到强村挂职副书记、副主任等方式,把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复制到弱村,切实提升弱村“两委”成员综合素质。
4.村级事务联促。结对村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读书、文体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的文化联谊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要充分沟通交流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加强村级治理,促进乡风文明。针对困难家庭、失学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探索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机制,结合实际开展帮扶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
四、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确定的强村要高度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党支部书记要树立“一盘棋”思想,高度负责,认真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根据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扎实开展帮带活动。
各结对的.村要理清本村存在的问题,各项工作中的短板,发展的方向,制定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要认真落实工作要求,提前与结对村党组织沟通意见,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明确工作责任,确保结对村党组织通力配合、联动推进。
(二)提升工作实效。各村党支部要探索务实管用的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开展工作。要及时跟进,检视反思,看结对村党组织“帮”是否有务实的措施,“带”是否有明显的成效,党员群众是否认可,从中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研究解决。
(三)注重氛围营造。各结对党支部要注重总结工作经验,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并及时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反馈至镇党政办公室。镇党委将在帮带活动中作用明显、效果显著的党支部在年终考核中适度予以加分。
乡村振兴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基层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和基层网格员动态监测帮扶作用,加强日常联系和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农户基本情况和实际困难,提升业务能力。经研究决定,开展全乡防返贫动态监测及乡村振兴网格员业务能力提升“突击月”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安排
从20xx年3月27日开始到20xx年4月27日结束。
二、活动具体措施
(一)及时做好三类人群动态调整。
及时做好网格员、帮扶联系人、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的动态调整。一是组织各村三、四级网格员、帮扶联系人、脱贫人口进行一次全面动态调整,其中对年龄偏大、难以履行职责的网格员(原则上基层网格员年龄在65岁以下、身体状况较好、初中以上学历、公道正派,特殊情况下适当放宽年龄,但不得超过70岁)进行动态调整,以村为单位及时反馈到乡进行核查核实,汇总上报到县乡村振兴局并录入省办系统中,3月底前调整到位。二是根据人员和岗位变动等情况,及时调整帮扶联系人并录入系统,确保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都有帮扶联系人,持续压紧压实帮扶责任。三是待20xx年监测范围和程序确定后,各村集中开展摸底排查和风险消除情况核查。
(二)加强日常业务培训。
1.加强网格员日常业务培训。一是将网格员管理职责、工作要求、网格管理到户基本信息(含各户人口、就业、家庭收入等基本信息)编印成网格化监测工作手册,做到人手一份;二是动态调整完善村级网格化管理制度并制作上墙;三是开展一次网格员日常业务培训,做到三、四级网格员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知晓。
2.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培训。乡村振兴工作站要加强对村级乡村振兴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的管理,开展一次政策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网格员日常考核管理,落实网格员职责,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一是落实网格员职责。
各网格员应对所负责的`网格“人、情、地、物、组织”等基本情况进行走访、了解、核对,熟悉本网络内的基本情况,网格员每周走访不少于1次,每月走访不少于4次。认真做好网格化工作记录,落实好网格员职责。二是网格员走访要求。在走访过程中,网格员要向村民积极宣传村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政策(尤其是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政策宣传),对村民所反映、关心的事件及问题,要及时反馈抓紧办理,让广大村民认可并熟知网格化工作。同时,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平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网格化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的影响力。
(四)夯实基层基础。
一是及时将各项帮扶措施及成效填入脱贫户和监测户《帮扶手册》将20xx年帮扶措施录入xx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
二是及时收集整理完善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档案资料。
(五)落实走访帮扶及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
1.开展一次防返贫走访排查和动态监测全面走访。一是对医保、民政、住建、人社、残联、公安交警、应急管理等县直部门推送的信息和数据比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村进行核查核实。二是提升系统数据质量,明确相对固定人员从事系统数据录入管理工作,强化对系统数据人员管理培训。三是加强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政策宣传。强化监测对象识别标准、监测范围、监测程序及帮扶政策宣传,推广并正确引导“xx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小程序应用,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提升政策知晓度和群众满意度。
2.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一是要加强基层排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结合春季入学,做好脱贫户、监测户子女返校情况排查,高度关注健康及医疗保障帮扶政策调整所带来的影响,落实20xx年度医保政策。二是要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范、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四项机制”,关注分户独居老人、重度残疾人等群体,加强监护管理。三是落实系统监管,发现“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及时录入xx省防返贫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整改后及时销号。
3.落实帮扶政策,提升帮扶成效。全面落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危房改造、社保兜底、教育帮扶、健康帮扶、消费帮扶等政策,其中稳岗就业方面,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信息进行比对,及时反馈到村进行核查核实,确保实现“账实相符”:同时规范村级公益性岗位考勤管理;产业发展方面,继续落实“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前期摸底;小额信贷方面,对有意愿且符合条件发展生产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继续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此外,持续落实教育资助、雨露计划等政策,减少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支出;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减少困难家庭自付医疗支出。
三、活动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村组两级网格员和驻村工作队要扎实细致做好走访排查、摸清实情、采集信息、组织帮扶、管理台账等工作,对入户核查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随查随改。利用“突击月”活动契机稳步推进防返贫动态监测管理水平,提升乡村振兴网格员业务能力。
(二)强化指导督促。
乡、村振兴工作站、乡直各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加强指导和督促,抓好落实。要发挥联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作用,加强与各村的沟通交流,形成帮扶合力。
(三)做好宣传报道。
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对工作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活动知晓度和影响力。同时,及时报送宣传报道材料,及时汇总报告活动开展有关情况。
乡村振兴方案 篇11
一、方案背景
本乡村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美,但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单一、生态资源未充分利用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是关键突破口。
二、目标
在x年内,将乡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良、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生活舒适的生态宜居示范村。
森林覆盖率保持在xx%以上,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xx%,水质达标率达到xx%。
村民对生活环境满意度达到xx%以上,人均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三、实施内容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森林资源保护与培育: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设立护林员岗位,严禁滥砍滥伐。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在荒山荒地种植适合本地生长的树木,提高森林覆盖率。建立森林生态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森林生态状况。
水资源保护与治理:对乡村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进行保护,划定水源保护区,严禁污水排放和垃圾倾倒。加强对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态湿地,净化水质。
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保护本地珍稀动植物资源,设置保护区域和标识牌。加强对村民的生态保护教育,禁止非法猎捕和采集行为。
基础设施提升
交通设施优化:对乡村道路进行生态化改造,采用环保材料铺设路面,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透水砖、植草砖等材料,减少对土地的'破坏。
能源设施建设: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生物质能炉灶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设小型风力发电站,满足部分能源需求。
生活设施完善:改善村民住房条件,对老旧房屋进行节能改造,增加保温隔热性能。建设生态化的公共厕所,采用节水型设备和生态处理技术。完善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生态产业发展
生态农业: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种植特色生态农产品,如有机蔬菜、生态水果、中药材等。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旅游:利用乡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建设生态步道、观景台、露营基地等旅游设施,开展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旅游活动。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生态管理,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加工业:引进和发展生态友好型的加工业,如农产品加工厂、手工艺品加工厂等。这些企业要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乡村治理与文化建设
乡村治理现代化: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村两委建设,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倡导文明新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平安乡村。
生态文化建设: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生态知识讲座、环保主题活动等,提高村民的生态意识。挖掘和弘扬本地生态文化传统,如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等,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第1-2年):完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基础设施现状评估。制定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和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启动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治理和部分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第二阶段(第3-4年):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包括交通、能源、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开展生态产业项目建设,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旅游景点开发等。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第三阶段(第5年):对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整。进一步优化生态产业结构,提高生态旅游服务质量,巩固生态宜居建设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五、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成立乡村生态宜居建设领导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建设工作。
资金保障:争取政府财政投入,包括生态保护专项资金、乡村建设资金等。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村民自筹部分资金用于住房改造等项目。
技术保障:与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获取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保障。
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生态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指标进行定期考核。对建设过程中的项目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严格监督,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