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策划方案(实例)【推荐10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创新教育策划方案(实例)【推荐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一篇】
近年来,我国进入了发展转型期,也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瓶颈期,gdp增长速率有所下降;而无论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都需要强而有力的政策作为后盾和科技创新进行刺激。而“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誓言也将箭头直指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作为知识与文化代名词的大学生理应挑起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重担。而初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惊人的创造力,却普遍缺乏将创造力展示、实现的综合能力,需要一次科学严谨而正式的活动的磨砺。
二、 活动主题
科创新风,助力减排
三、 活动目的及意义
1. 此次院赛旨在让学生熟悉科技创新比赛的流程,为大型比赛预热:
大学四年乃至研究生时期有非常多的科研竞赛,其形式和强度都是新生从未接触过的.。而通过这次比赛,他们能积累比赛经验,更好地面对将来的更高平台的比赛。
2. 通过本次比赛,增强学生的“减排”意识:
选手亲历减排的构思、实施过程,从中也对减排、环保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能体会到减排的必要性,从而增强减排意识、环保意识。
3. 培养参赛选手的动手实践能力:
本次大赛要求选手经历发现灵感、构思设计、讨论细化、实施的完整过程,能极大地锻炼选手缜密的思维能力、信息的搜集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
4. 提高举办单位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本活动对组织比赛的城环科协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他们拥有团队精神、紧密合作、认真完成任务;在一次次的活动准备、实施中锻炼自己、相互磨合,成为一支有组织有能力的优秀队伍。
- 2 -
5. 提高城环学院、城环科协在校内的知名度:
大赛面向全校所有学院学生,通过高参与面和良好的宣传来让大家了解城环学院的内涵和义务,了解城环科协的实力和追求。
6. 大赛产生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或创新技术,能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发
挥作用:
作品的高质量、高创新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许多优秀的项目正来自于此;而参赛作品能够实际应用也是我们追求的的终极目标。
7. 给新生提供与研究生、专家、教授交流、学习的机会:
本次大赛有导师制、研究生组队制,能够给选手提供绝佳的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难得机会;除了比赛本身,这些交流机会也将是选手宝贵的财富。而这些交流也能让专家学者了解到新鲜的思想、也会给他们提供宝贵的灵感。
四、 参赛时间地点及对象
时间: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11月5日
地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
对象:全校学生
五、 参赛作品要求
1. 本次大赛以“科创新风,助力减排”为主题分为两个大类:
a类:学术类作品
a1:调研(需要提交调研报告)
a2:论文(需要提交论文)
b类:科技创作类作品
b1:科技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制作成本较高作品(需要提交作品分析报告,重点放在技术操作可行性分析)
b2:投入较少,关于减排的小发明(需要提交作品设计原理说明、作品分析报告及作品模型)
2. 作品提交流程:
a、b两个大类作品提交均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期作品提交(关于作品的基本构想)
第二阶段:中期作品提交(提交论文、科技制作、调研报告的初稿)
第三阶段:最终作品提交(提交作品成品,即调研报告、论文、b1类分析报告,重点放在技术操作可行性分析、b2类设计原理说明、作品分析报告及作品模型)
六、 比赛规则
1. 本次大赛需以3-5人团体报名参加,设队长一名,团体成员或队长不得同时
为其他团体成员或队长;
2. 未组队成功的个人可以在填写报名表时说明并请求组委会协调组队;
3. 报名之后,需紧跟大赛赛程分阶段上交作品,超过截止日期后仍未上交作品
的小组视为自动弃权;
4. 队长不得一人代表全队参加之后的各项活动,至少要3名成员(包括队长)
出席;
5. 参赛队伍可在中途退出比赛;
6. 参赛队伍的成员不得随意更换,更换需经过组委会的批准。队长可在团队内
部更换,仅能更换一次;
7. 组委会可为团队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支持;
8. 提交的作品不得抄袭他人成果,若出现作品雷同或类似,由组委会负责判定
是否为抄袭,一经确认,当即取消参赛资格;
9. 若创意想法雷同,且判定不为抄袭,先提交申请表的队伍有优先权;
10. 报名截止时间之后上交报名表的参赛队伍报名视作无效。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二篇】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综治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围绕新时期社会综治工作的“三大任务”,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整合社会综治资源与力量,健全结构完备、机制健全、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立体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化、网络化、信息化为重点,以群众路线为基础,以党政支持为保障,以打、防、管、控为手段,立足于当前新形势下的社会综治目标与任务,必须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交付的各项综治安全任务要求统一部署,切实把综治工作作为事关全局、涉及长远的大事来抓,做到综治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协同做好本单位本系统安全稳定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安全防范教育、禁毒警示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文明道德教育等,深入推进平安和谐“三级联创”,切实履行综治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继续组织开展“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全年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黄、赌、毒问题,无安全事故,无闹事事件,无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的目标。
三、工作内容和重点。
(一)抓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结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实际,以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化解农资纠纷、加强村(社区)财务管理、落实兑现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加快我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社会服务管理新体系,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促进全县农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大调解”工作,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完善各项报送制度,认真开展涉农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及时发现不稳定问题,做到“无漏报、迟报、误报、瞒报”。
(三)推动平安创建活动,抓好安全防范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整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明确工作责任,充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本单位的安全保卫措施,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炸、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本单位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做好农村沼气池安全工作以及石漠化项目工程安全。
(四)履行好部门职能,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本部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应负的责任,充分履行行政执法和综合管理两大职能,围绕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着力在农资专项整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上下功夫,做到“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履行部门职能,努力维护健康诚信的地方经济发展秩序,努力打造一个放心满意的农资和农产品消费环境,为本县的安定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加强综治宣传。推进法律“七进”宣传。结合公民道德宣传月、综治和平安宣传月及科技下乡等活动,积极开展全民思想防范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局职工的法制道德观念,使全体党员干部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职工和群众不传谣、不信谣、不受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大局稳定,有效预防和减少不法行为,切实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大力宣传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大力宣传农业综治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参加县上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聘请有关人员讲授综合治理、防盗、防火、防毒、防抢、防骗等方面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力量和牢固基础。要正确把握敏感问题的舆论导向,加强舆情信息工作,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舆论引导机制。
(六)抓好青少年帮教工作。充分发挥局妇女协会、老协、工会的积极作用,把关心帮助青少年思想成长、心灵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同时结合“”、寒暑假、国庆节等,积极组织单位、农村青少年参加有益活动,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倡导健康文明生活;宣传禁毒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远离毒品、远离违法犯罪。
(七)加强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结合自身业务,利用科技宣传月、科技进村下乡等形式开展以“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为主题的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将警示教育与农业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构网络,严格管理。继续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局长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分管副局长为第二责任人,各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将认真履行职责,定期研究工作,明确责任,健全内部机构,做到组织、制度、保障三落实,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全面完成农业局综治理各项工作。
(二)完善相关制度,落实责任。建立健全干部职工管理制度、门卫制度、教育学习制度、家属子女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格实行“一把手”和“一岗双责”制,确保工作落实和成效。建立重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做到有章可循,依规办理。在此基础上,细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任务,将工作具体落实到各站股室、各乡镇农技人员头上。并与全局工作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强化安全意识,努力提升安全水平。
(三)加大检查力度,致力于消除隐患。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值班领导和值班人员各负其责,检查水、电、门窗安全使用情况,做好值班记录。重点检查各住宿小区、出租人员、消防安全、仓库、档案室等地方及办公大厅。每次检查由办公室牵头,分管领导带队,各有关股室负责人参加,进行认真检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落实专项经费,确保工作开展。局内要设立综治、平安创建、禁毒等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日常工作及资料印发等工作所需,为工作的积极开展提供保障。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三篇】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6号),清华大学制定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教育要先行。
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重要维度。
只有通过全面科学系统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为此,清华大力探索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 总体目标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融入到学生培养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和可持续。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重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全体学生。
二、 组织机构
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由教务处牵头,研究生院、学生处、研工部、团委等部门协同,建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委员会及其月度例会制度,统筹协调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在学校教学委员会下成立“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学(专项)委员会”,邀请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专家学者直接参与其中,为学校今后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学术咨询和评议,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 改革任务与主要措施
(一)建立学科交叉的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探索跨院系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1. 在学校层面,建设跨院系交叉的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双学位的通用架构,建立跨院系融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先从工科突破,与美术、设计、医学、生命、理学、经管、金融、人文等交叉。
前期启动智能硬件、机器人和智能交通三个辅修专业方向,其他的交叉学科辅修专业方向/双学位,待规划成熟后可陆续加入通用架构之中。
这类辅修专业/双学位的主要特点是(1)要求学生最终做出产品来;(2)跨院系协同培养。
2. 建设互联网金融与创业辅修专业,结合互联网金融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与传统专业的有机融合。
3. 大力推进各院系培养方案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本要求写入学校的培养方案指导意见之中。
突出强调授课内容上注重创新、教学方法上注重互动(包括开展参与式、启发式课堂教学,鼓励个性化、小班式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等)、培养方案管理注重灵活性,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多样化学习和成长路径。
4.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面向全校开设旨在培养创新思维方法、首创精神及企业家精神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争取建成通识核心课程,并逐步覆盖100%学生。
5. 推出学业评价体系改革,变百分制为相对等级制,引导学生弱化对考试成绩过于功利化的追求,将课程选择的着眼点重新定位到真正有益于自身长远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上来。
6. 建设系列创新创业全校选修课,重点支持《学生创新力提升证书项目》,形成思维与技能、跨界学习和实践交流相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提升学生创意、创新、创业领导力的思维和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7. 重点建设《跨学科系统集成设计挑战》等20门校级挑战性学习示范课,围绕当前全球性挑战问题,进行课程设计并采用小班授课,突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8. 实行弹性学制,将允许学生创业休学的年限延长为3年。
在本科毕业设计中设立创业类毕业设计,支持学生创业。
(三)统筹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9. 积极探索基于课程、专业和学位为主要教育形式的第一课堂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真正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学生培养的主要环节之中。
用三到五年时间,建设一批面向创新创业的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探索建设第一学位。
10.继续发挥第二课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激励作用,包括:大力发挥 “icenter”、“x-lab”、“兴趣团队”、“创+”和“i-space”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在教育中的引领和基础支撑作用;大力支持清华创客日、“校长杯”创新大赛、清华大学“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创新创业特色赛事和活动的蓬勃发展,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
11.统筹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以第一课堂为基础,全面推进各类课堂的协同培养。
鼓励教学创新,强化启发式教学,提高课程兴趣度、学业挑战度和生师互动性。
(四)推进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
12.探索国际化跨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携手华盛顿大学和微软公司在美国华盛顿州创立全球创新学院,开设双硕士学位,由中美双方跨院系设计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和创新创业精神。
13.通过组织暑期学校国际学生交流、主办及参与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国际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作和联盟、国际双边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等方式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国际化。
(五)主动承担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责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14.切实推进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工作,与兄弟高校和加盟企业一起将之建设成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合作平台、大学与社会创新创业的互动平台、中外创新创业的交流平台,为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15.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包括汇聚国内外名校课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课程平台“学堂在线”,提供系列创业在线课程的“中国创业学院”频道等。
(六)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机制保障和组织实施。
16.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管理机制,整合校内校外多方资源,保证学校多部门协同工作。
由教务处牵头,研究生院、学生处、研工部、团委等部门协同,成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协调委员会,总体筹划学校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成立清华大学创新创业教学(专项)委员会,为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学术咨询和评议;成立创新创业顾问委员会,聘请创业家、投资家和企业家作委员,对创新创业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指导。
17.加强创新创业师资建设,开展“教师+”行动。
依托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师,协同技术创新和设计思维等方面的跨院系教师,建立跨界学习的师资组织机制,促进本科创新创业课程、证书、专业和学位等项目的建设;邀请国际顶级创客作为驻校创客导师,指导学生创客实现创意作品;开设“与创业名家面对面”课程,由创业家和学生分享创业经验与体会;聘请驻校企业家和驻校投资人担任创业导师,与投资机构和创业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了对接合作,为创业团队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18.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积极开展面向实践的教育学术研究,总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规律。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追踪过程管理,探索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方法,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反馈机制,保证规模化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19.大力推进 “icenter”、“x-lab” “兴趣团队”、“创+”和“i-space”等各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的协同和融合,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提供人员、场地和管理支持,完善其治理架构和开放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生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要求,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创新引领型人才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北京大学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6号)、教育部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体部署,以及《北京大学章程》和《北京大学综合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改革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有着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传统,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探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链:其中包括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输送主干体系、创新创业实践与课外活动支撑体系以及创业训练与企业孵化实操体系。
进一步完善并深化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仅有利于推进学校人才培养和综合改革,同时有利于发挥北大学科综合优势,履行社会责任,为大学生和全社会提供创新创业理论指引与实践指导,为构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
北京大学的核心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够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引领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围绕这一核心,北京大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改革方向,树立大学整体明晰的价值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北京大学教育综合改革。
(三)改革思路
紧扣学校的核心使命和发展目标,找到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厘清其内在联系,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以调动创新创业参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为生长点,尊重创新创业参与师生的利益诉求,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释放蕴藏在师生中的创造潜力。
二、任务和措施
大学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来自其对人类发展进程的贡献。
北大正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培养的毕业生要致力于推动人类思想、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进步。
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围绕学校综合改革的战略定位,将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创新创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让“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坚忍不拔、承担压力、执着敬业、诚信责任”的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根植于每个北大学子心间,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素质人才。
(一)构建和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参照国家标准修订实施各专业类教学标准和学术型、专业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纳入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匹配。
充分发挥北大学科体系完备、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包含学科大类培养、元培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辅修/双学位培养、医学生培养等综合构成的多样性、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创业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1.加强基础,尊重选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体系建设为基础,发挥学校综合学科优势,在本科学习阶段注重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逐步构建北京大学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与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广阔的.空间。
深化专业教育改革,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实现知识传授、思维训练、能力养成和品格培养的有机统一。
全面启动北京大学优秀学术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加强专业教育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资金投入上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重点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教学条件改进、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科研训练等。
2.开展交叉学科建设,培养跨学科创新人才。
借助北大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积极开展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通过各个学科不同研究视角、不同思维方法的相互碰撞,强化学生突破思维定式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整合创新行为。
在现有建设基础上,筹建“整合科学”、“数据科学”、“认知科学”等跨学科专业。
进一步完善辅修和双学位制度,鼓励和吸引学生根据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辅修专业,鼓励学生跨校跨专业选课,为学生的知识体系架构与综合能力培养提供更多的选择与发展空间,促进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
1.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现有通识教育选修课基础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强调阅读原典、深入研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美育与科学教育并重,推动创意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创意创新素质,将通识教育理念深入到学生认知与价值层面。
2.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行业前沿和创新创业类课程建设,在现有的《社会企业家精神培养实验》等30多门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广泛涵盖、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
设立创新创业辅修/双学位和专业学位方向,将高水平科研优势和产学研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以培养更多引领未来的创新创业领袖。
3.推进课程互通和共享。
优化课程资源配置模式,逐步实现本科生、研究生课程互通,逐步实现院系课程资源全校共享。
充分发挥东西部高校课程联盟的共享优势和慕课等新型教育手段的技术优势,积极推进与兄弟院校的优质课程共享,牵头建设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创业教育共享课程。
探索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
(三)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打造全方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支持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训练、创新性实验、学科竞赛和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面向全校学生进一步开放国家级、市级、校级科研基地和各类实验室,促进实验教学平台共享,以“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牵引,鼓励学生组建跨国别、跨文化、跨专业、跨年级的创新实践和创业训练团队。
制订和推广暑期国内外短期科研专项计划,进一步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2.强化实践环节要求,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强化校企、校地、校所的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利用北大教育资源、研究资源和校友资源等各种资源建设北大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立一批校外实践教育、创业示范、文化创意和科技创业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性创业,通过学生虚拟经营企业,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计划”,全面推进创业服务载体“北京大学创业大讲堂”、“北京大学创业训练营”公益孵化基地和北大科技园创业孵化器建设,调动社会资源、面向社会服务,打造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开放公益的创业教育与扶持平台,形成北大创新创业孵化生态链,扶持优秀学生和校友企业成长壮大。
(四)以教学改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1.建立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激励机制。
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等因素纳入学生综合评价。
2.建立适应个性化培养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
探索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学术科创活动认定为一定学分。
探索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客观记录和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
支持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实施弹性学习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停学创业,并简化审批程序。
设立北京大学创新创业奖学金,增加评奖评优比例用于表彰创新创业的优秀学生。
3.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方式,教育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教育体验,开展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师生交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持续深入推进“小班课教学”、“新生研讨班”、“高年级学生学术研讨班”、“学术前沿讨论班”等系列研讨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内在潜力。
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4.持续深化考试模式改革,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入非标准答案考试,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破除“高分低能”积弊。
(五)实施开放合作战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探索国际联合培养。
探索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多样化、国际化的联合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学生接触国际研究前沿,鼓励学生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与创新。
以“世界课堂”等国际化课程为基础,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
2.组织国际创意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借助北大国际化战略发展优势,以 “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未来领袖国际文化创意大赛”、“创启未来国际青年创业大赛”等发源于北大并已产生一定国内外影响力的国际竞赛为基础,进一步支持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国际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积极发起并推动全球青年创新创业联盟的建 立,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经历,增强学生创新创业的国际竞争力。
3.完善国际交流体系。
完善学生国际交流方面的制度建设,理顺经费管理、资源对接、安全保障等配套机制。
丰富学生国际交流的形式内容,完善学生国际交流的长短期结合模式,建立和完善具有北大特色的、全面覆盖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创意创新创业实践、第二课堂等各个教学育人环节的国际交流体系。
4.加强外文课程建设。
落实《北京大学本科非语言类外语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办法》,加大对外文授课特别是英文授课课程的激励和支持力度;邀请国内外优秀师资来校开设长短期英文课程;整合全校英文授课课程,鼓励课程开放与共享。
(六)全面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
明确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作用,从转变教育理念和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入手,通过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提高全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意识和能力,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教育与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校友和优秀人才担任创新创业导师或兼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讲授创新创业课程。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规范,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形成学校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加快完善学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
(七)积极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意创新创业文化作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扬北大传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相关部门和院系进一步搭建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广泛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邀请优秀创业校友和企业家校友,定期组织创业论坛、沙龙、讲座、访谈等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开展主题突出、丰富多彩的学科创新、艺术创意和创业实践活动;总结推广学校各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秀经验,表彰和树立学生创新创业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增强感染效果,进一步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集成学校各种创新活动资源,组织具有国际视野、北大深度、青年引领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品牌活动--“全球青年创新节”,连接科技创新、文化创意与青年创业三大要素,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高校代表队展示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提供国际化的创新创业交流机会,打造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交流平台。
三、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北京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需要,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和科技园参加的各专项工作小组,具体统筹推进相关专项工作。
召开年度创新创业工作会议,校领导和各部门、院系负责人参加,由教务长办公室召集,相关部门或院系承办;形成教学主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联动配合、协调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统筹开展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各院系成立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院长(系主任)任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副系主任)和学生工作副书记任副组长,把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院系工作日程。
(二)制度保障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合各部门和院系资源,以专业机构、专职人员、专用经费和专属场地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行全程指导、持续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在北大主页设立“创新创业就业”一级目录链接,组织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年度报告,推出“北大创业”官方微信平台,健全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为学生实时提供国家政策、市场动向等信息,做好创业项目对接、知识产权交易等服务。
各院系和相关单位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重点,细化各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任务目标、具体措施和时间进度,落实各项政策细则,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情况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对外公布并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将根据本实施方案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院系发展和办学水平、考核院系领导班子的重要指标,检查和督促各单位落实情况,并逐步纳入到年度考核内容,稳步推进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经费和条件保障
学校进一步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加大教学经费投入,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
在经费投入上重点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予以倾斜,用于支持相关学科建设、改进教学条件、建设实践基地、支持学生科研训练等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活动。
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投资机制,推动社会组织、公益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立大学生创业风险基金,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扶持资金使用效益。
学校基金会尝试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奖励基金,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北京大学将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构建通识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并完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北大风格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升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北大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北京大学新的历史性贡献。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四篇】
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集各方面合力,解决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他们的健康、快乐的成长创造环境和条件。
二、工作措施。
1、学校政教处认真组织各班级建立外来务工、低保户子女的信息管理档案,深入调查,收集相关证明材料等。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活动了如指掌,并在各种评先活动中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2、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利用墙报、宣传栏和家长委员会等多种渠道,宣传关爱特殊未成年人行动的重要意义,广泛开展爱心行动,让他们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3、维护权益,扶贫助学。帮助学习优异,但家庭生活贫困的学生申请“春雨”助学金,加大对他们学习权益的保护力度,提供生活关怀、成长关怀等服务。
4、班主任要注重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组织班会和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使他们时刻感觉到学校和师生的关爱。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五篇】
为充分发挥各县、区、市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功能,完善我市创业服务体系,强化创业服务,不断提升全市就业创业工作服务层次,切实推进做全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开展,现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实际,就创业示范窗口建设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为基本导向,以全省联网的劳动就业信息系统为载体,以建立统一的创业服务体系为方向,以“服务创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为主题,通过建立各级公共创业服务平台,将国家及省、市的创业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切实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难题,激发全民创业活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和稳定性,推进我市城乡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
各县、区(市)立足现有工作条件,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社区(村)作为试点,逐步设立创业服务示范窗口、创业指导服务站,完善各县、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创业服务工作平台,改善工作环境、改善服务功能,优化服务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基本,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培训方式更加灵活,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确定专职工作人员,创业服务平台应配备至少1名熟悉劳动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创业服务平台日常工作,工作人员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基层工作平台现有工作人员中选定,各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和使用,并确保专岗专职,不得随便抽调。全体工作人员包括专职、兼职和聘用人员,都将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期组织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及服务技能,确保辖区内各项扶持政策及时落实到位。
平台应制定统一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程序,并上墙公示,确保辖区内劳动者知晓各项就业创业政策。
(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应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制订管理办法,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要求,规范服务行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逐步实现工作制度的规范化。
(五)实现信息联网。各级劳动保障、财政和电信部门要加强联系,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我区现有劳动信息网络系统,资源共享,在各村(社区)实现信息联网,使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就业信息、查阅创业项目库、进行政策咨询、获得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业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创业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工作要求,层层落实责任,要加强对基层创业服务平台进行业务指导,了解创业服务窗口建设进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督促推进创业服务窗口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实;各级财政部门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确保创业服务窗口建设工作如期完成。
性,确保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定期对各创业服务平台进行考核,重点考察目标完成、政策完善、工作进展等方面的情况,并定期下发通报,对未能通过考核验收的创业服务平台进行通报批评。
(三)定时进行人员培训,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各基层创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职业规范、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操作技能等进行培训,确保工作人员都能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各县、区(市)要将本辖区内所有创业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名单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
(四)确保经费投入。各县、区(市)要保证创业服务窗口的运行经费,应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并切实用于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硬软件设施的维护、更新等项目,并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确保创业服务窗口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六篇】
体验、创新、成长。
我校是宿迁市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为迎接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积极打造我校科技特色品牌,现阶段在校园中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为科技竞赛做好准备。
为了做好创作活动的组织工作,各班主任应对本次科技制作、绘画积极宣传、发动并做好项目的征集工作。
本次竞赛对各项参赛项目各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成绩纳入xx月班级评比。
20xx年xx月6日至xx月16日;
作品上交截止时间20xx年xx月16日前。
学生科技小制作、小发明作品每班1件。
学生科幻画作品展示每班1幅作品
科技小制作、小发明:
1、参赛对象:3―5年级每班上交1份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实物或模型。
2、作品要求:围绕科技创新,力求创新、实用,贴近生活。要求附上说明。
少儿科幻画
1、参赛对象:全校3―5年级学生,每班1幅。
2、活动主题:体验创新、节能减排等等。
学校组织教师进行评选,并为获奖学生颁发奖状及奖品,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为班级加分3、2、1分。公示获奖班级和未参与班级,未参与班级扣2分。
在xx月16前将作品报送到少先队xxx处。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七篇】
今年x月x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周年纪念日,四十多年来,雷锋精神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不断进步、茁壮成才。为进一步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在南宁市团委的号召下,我校团委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春到校园,美在三十三中”主题活动。同学们以团支部为单位,紧紧围绕团市委的部署,根据我校的活动方案,开展班级建设,组织各项活动,把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营造学雷锋氛围,体验雷锋精神。
三月伊始,各团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发出的号召,纷纷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方案,营造浓厚的学雷锋氛围,由此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校团委通过国旗下讲话、出黑板报、举行团支部活动、开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近雷锋,了解雷锋的感人事迹,寻找雷锋的足迹,体验雷锋的精神。
二、组织学雷锋活动,学习雷锋精神。
学雷锋就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发扬雷锋的精神。在寻找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事迹的过程中,团员们被雷锋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精神深深感染,纷纷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学习。校团委把3月x日至3月x日定为倡议宣传周,3月x日至3月x日为行动周,3月x日至3月x日为总结周。
在这个月中,全校共有1125人参加此次活动,其中高一年级294人,高二年级491人,高三年级340人。累计做好事件数352件,其中高一年级51件,高二年级206件,高三年级95件,组织学雷锋活动小组共119组,其中高一年级47组,高二年级42组,高三年级30组。
同学们做好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班会,各班出一期关于该主题的墙报。校团委组织各班团干到敬老院,干休所打扫卫生以及进行慰问活动。校团委设立学校“爱心基金”捐款箱,长期接受同学们的爱心捐款。各班团支书组织各学雷锋小组清洁学校各个卫生死角。团委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建立卫生监督岗或卫生保洁队。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
三、树立学雷锋典型,弘扬雷锋精神。
雷锋活动月活动开展以来,各团支部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雷锋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不但要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扬这样的高尚精神,也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方方面面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让这种“雷锋精神”永远的流传下去,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雷锋活动月虽然已经过去,但通过本次系列活动,雷锋精神却在同学们的心中扎下了根,并不断引导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去发扬雷锋高尚的风格,弘扬雷锋可贵的精神。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让校园处处盛放雷锋之花!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八篇】
为了营造良好河蟹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调动广大同学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创建校园精神文明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体现时代性、参与性、竞争性,活跃我院大学生社团文化生活,培养和提高我院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社团文化氛围,推动我院社团的发展。特此,我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策划举办此次社团风采展活动。
二.活动内容。
1.各社团的特色节目展示。
2.各社团的海报展示。
3.游戏互动。
三.活动流程。
活动前期准备:
1.提起两天出海报及通知宣传此次活动。
2.社团在11月23号前将本社团的表演节目上报社联,由社联负责对节目进行统筹安排。
3.社团在11月24号前将活动所需海报准备好,并打印巡礼月活动照片。
活动当天:
1.各社团将海报等放置在场地两侧。
活动后期工作:
1.由社联负责统一打印各社团风采展活动当天照片,并出展板展示。
2.将活动总结交至学院报社,由报社协助宣传。
四.活动当天安排。
1.所需桌凳在早晨9点前准备到位。
2.所需音箱、调音台等设备在早晨9点前准备到位,并调试好。
3.游戏道具在早晨9:30分前准备到位,由社联统一安排各社团的活动场地。
五.活动时间。
开展活动:11月25或26日。
六.活动地点。
北门广场或篮球场。
七.活动人员。
全院学生。
社联成员。
各社团成员。
八.注意事项。
1.提前完成对各个社团节目以及互动游戏等的审核,以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活动当天安排人员负责维持场地秩序,尤其要充分考虑到各社团表演的安全问题。
3.活动当天至少安排一名社联干事以上成员值班负责处理突发事件。
4.活动当天安排专人拍照。
5.如遇天气因素可适当推迟本次活动。
九.可行性分析。
1.活动场地能否申请到位。
2.活动所需音箱等能否申请到位。
3.活动经费能否到位。
十.经费预算。
活动当天所需照片打印:12个社团-15张照片/每个社团-元/每张=108元。
胶带、线绳等:6元。
其他:50元。
共计:164元。
大学生社团联合会。
活动简介:“家乡秀”是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的金牌活动之一。到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活动一般在每年的春季举行。活动主要内容有“香飘海大”、“风土民情秀”、“欢乐一家亲”等等。此活动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所以举办以来一直很受同学的欢迎。同时也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活动目的此活动旨在向同学们介绍和展示各地的风土民情,展现祖国的地大物博,秀丽江川以及多彩的民族文化。增强大家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展示同学们的风采、丰富课余生活、开辟第二课堂,达到促进我们海大校园文化发展的目的。
本届活动流程。
策划宣传阶段。
时间:12月8日~月14日。
地点:浮山校区、崂山校区。
来自
项目:1.海报共三张。
{浮山新苑前一张、一号楼前一张、崂山一大张}。
负责部门:宣传部,负责人:蔡露璐。
2.宣传单发放。
12月11、12日,负责部门:活动部。
宣传单草拟:杨卓宣传单发放负责人:纪国辉。
3.旅游学概论课上宣传负责人:白雪芳。
4.海大之声广播宣传部负责联系以及草拟广播稿。
报名阶段。
时间:2021年12月15~19日。
参与方式:可以是个人、也可以组队参赛(每组不超过5人,一般2~3人为宜。)。
报名方式:1.现场报名于12月16、17日中午在浮山校区新苑门前设报名点。
2.手机短信报名:于12月15日~19日编辑选手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家乡(具体到地级市)发到以下任何一个负责人:
杨同学:139697白同学:139696纪同学:13964。
报名名单汇总:12月21日负责部门:活动部(在假期末由活动部再次提醒选手做好赛前准备)。
比赛阶段。
一.香飘海大美食街。
时间:2021年开学后第二星期。
地点:浮山校区新苑餐厅门前。
内容:参赛选手将自己准备的家乡特产、特色手工艺品等到展览台前展示,参赛选手提前准备好展示卡片、相关的文字说明材料或者直接现场向参观的同学讲解。参观同学可免费品尝选手带来的各地美食、欣赏各地工艺品;对自己喜欢的食物或物品投票(作为家乡秀比赛的加分项目),可现场和选手交流!订购!
二.风土民情秀(即初赛)。
时间:2021年开学后第二个星期。
地点:一个100人左右的多媒体教室。具体待定(由秘书处负责,在第一星期落实好教室申请工作)。
内容:选手给观众介绍自己的家乡,展示的方式可以是ppt、电子杂志、dv等等。展示的内容可以是家乡的美景、风土人情、人文历史……活动中间穿插观众互动游戏。游戏设置小纪念品。活动邀请学生会干部、上届家乡秀冠军、社团骨干等人员当评委,前十名选手进入决赛。
三.欢乐一家亲(即总决赛)。
时间:开学后第三星期。
地点:一间100人左右的多媒体教室具体待定(由秘书处负责,在第二星期落实好教室申请工作)。
内容:1.赞乡之音:用一段文字来表达自己对家乡难舍的情感,以及自己对家乡未来发展的美好的祝愿,邀请大家到自己的家乡游玩。2.参赛选手在初赛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介绍内容,把家乡最美的一面介绍给观众;(形式仍以ppt、电子杂志、dv等等)3.参赛选手才艺展示;4.方言秀~~剧本由主办方准备,各个参赛选手之间pk;5.活动穿插观众互动游戏。
奖项设置。
香飘海大美食街:参观者投票数最多的前十名加分各,第一二三名各加2分,第四五六名加分,其余的加1分。
风土民情秀:前十名进入总决赛,凡参赛均有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精美笔记本赠送。
总决赛大奖:特等奖一名获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名誉社员称号颁发证书。奖品。。。
一等奖一名获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名誉社员称号颁发证书。奖品。。。
二等奖二名获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名誉社员称号颁发证书。奖品。。。
三等奖三名获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名誉社员称号颁发证书。奖品。。。
其余优胜奖小纪念品。。。
中国海洋大学旅游学社活动部制。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九篇】
设计意图:
化装集体舞会的举行是尊重差异、张扬孩子个性、关爱全体孩子的充分体现。从尊重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服饰装扮,到无主配角之分的集体舞活动,让每个孩子不管会不会跳、舞姿如何,都成为主角。
游戏准备:
不同年龄段的舞蹈:
小班——“找朋友”(音乐《找朋友》);
中班——“拍手舞”(音乐《幸福拍手歌》);
大班——礼仪“邀请舞”(音乐《圆舞曲》)。
游戏玩法:
召集、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分年龄段和时间段来到会场参加舞会,并由教师带领大家跳集体舞。
设计意图:
过节吃喜爱的食物是大多数孩子的愿望,而美食天地的营养配餐则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馋劲。孩子需要选择自己和父母都喜爱的食品一起分享,从中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与人分享。
游戏准备:
教师穿着彩色围裙,头戴与自己食物相关的头饰,为孩子提供食品供应的服务。食品按类分组供应,分为冰激凌组、饮料组、纯净水组、水果组点心组。
游戏玩法:
幼儿使用自己的美食券选择自己和父母喜爱的食品,并与父母分享。
设计意图:
对于学龄前儿童,交通安全教育是家长们最希望老师能够为孩子们普及的其中一项。所以,将其融入“六一”活动,意义重大。
游戏准备:
将活动室布置成马路场景,包括移动式红绿灯、人行横道线、交警指挥台;准备儿童玩具小汽车供扮演司机的幼儿使用:准备各类路标提示行人和司机遵守规则;邀请交警参与游戏指挥和互动。
游戏玩法:
幼儿按照每轮活动人数有序进入训练营场地,分组扮演路人和司机,在警察的指挥下学习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设计意图:
我们组织了“爸爸表演团”进行演出。但每个孩子都要耐心等候入场和有序进场、退场,并按照座位号对号入座,同时在观看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公众场合的规则:保持安静,对演员表演的尊重和感谢,等等。“爸爸表演团”的演出不仅拉近了亲子之间的距离,还能让家长资源充分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游戏准备:
1、爸爸演员提前准备童话剧《丑小鸭》、音乐表演《我爱我的幼儿园》。
2、会场设有人口、出口、等候区,以便大家有秩序地进场、离场;会场门口张贴剧目的安排表,以便幼儿选择性地观看:每个幼儿座位上设有颜色号码,每排颜色不同。
3、座位安排——利用班上的小椅子和会议室的成人椅子进行座位安排,分别设100个家长席位和100个幼儿席位,幼儿需按照自己的颜色牌号对号入座。
游戏规则:
每次给100名幼儿和100名家长配发颜色牌号,每名幼儿由一名家长陪同进入,并且家长必须就座在家长席位上,幼儿则坐在幼儿席位上。
设计意图:
民间街的“面人、糖观灯、棉花糖、剪纸和草编动物”等手艺展示,让孩子们了解我国多彩的民间艺术,同时每个孩子只能在民间街中选择两件礼物,让孩子学会取舍、选择。
游戏准备:
1、角色安排:
(1)艺人服装:面人一长衫;糖观灯一对襟上衣;棉花糖一对襟上衣,肩搭白毛巾;草编一草帽,对褂;剪纸一旗袍。
(2)教师服装:各种花色的旗袍。
2、材料准备:
(1)糖观灯、棉花糖、面人、剪纸、草编的场地安排。
(2)各组标志宣传画。
(3)隔离带划分区域(用绳子和桌子),等待线后用“小脚丫”,提示。
(4)大横幅“民间老街”、灯笼、中国结。
游戏规则:
每名幼儿进入民间街后参观艺人的制作,并自由领取两件礼物。
创新教育策划方案【第十篇】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指导下,进一步促进科技素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少年儿童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观念。
(1)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养。
(2)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展示学生特长,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科学在心中,创新在手中。
全校学生及相关教师。
本次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四个项目:小发明、小制作、科技论文、科技创新绘画。
1、宣传动员阶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0月11日;
2、活动竞赛阶段:20xx年10月11日―20xx年10月31日;
3、总结表彰及成果展示阶段:20xx年11月1日―20xx年11月10日。
1、成立20xx年清水五中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小组,统一领导协调科技创新大赛的各项工作。
组委会组长: 赵建明
组委会副组长:马记明 田建国 王彦荣
组委会成员:王彬 王占林 高 旗 张喜同 白君孝 陈 均
2、项目主负责人及主辅导老师
(1)小发明 主负责人:汪 洋
主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理化生科任教师
(2)小制作 主负责人:樊小江
主辅导老师:各班班主任
(3)科技论文 主负责人:张新栋
主辅导老师:理化生科任教师
(4)科技创新绘画 主负责人:董国强
辅导老师:美术教师
1、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各班要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有始有终。确保本次科技活动圆满成功。
4、教师要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辅导学生参加科创活动,通过本次科技活动,提高教师的科技辅导能力,逐步发展、形成科技特色项目。
5、凡不按要求、数量完成作品的班级,将在全校给予通报批评。
参赛作品必须由作者本人自主选题、设计、制作和创作(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探索和设计、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的原则,要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作品要求做工精细。
(一)小发明
学生根据已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对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东西,加以改进、改革和创新。
参赛作品要求:
1、新颖。作品是前所未有的或前所未知的,不是仿制或重述已有的东西。作品是原创的或在原有作品上有较大的创新改进的实物。
2、科学。小发明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
明项目。作品要体现小、巧、简、易的特点。
4、实用。小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小制作
学生应用科学的原理,把身边普通的材料、物品、废品或新材料、新产品加工制作成有新价值的实物。
参赛作品要求:
1、科学。作品在设计、技术上符合科学原理。制作要体现科技含量,充分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2、艺术。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工上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可视性强,有一定的收藏保存价值。
3、创意。作品体现动手能力,体现作者想像力和创造性,作品立意新颖。
4、节约。充分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作品,作品体现节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
(三)科技论文
1、论文必须切合主题,采用的资料与数据要详实可靠,原理与概念要清晰准确,论证要文字简明、通俗易懂。 2、参赛论文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课堂科技实践课、课外科普知识、社会科技动态等为依据。可写观察动、植物的发现,可以写探索奇特自然现象,景观的奥秘,也可以写自己的一些奇思妙想和研究小问题的过程。必须是自己亲手操作,亲自观察,亲笔记录及书写。内容可以自然活泼,清新易读。道理深入浅出,易懂有趣。
3、论文字数一般在800字以上,最多不超过3000字。论文应包
括论文题目、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
4、参赛者所提交论文必须为个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科技创新绘画
1、本次科普绘画比赛将根据省市比赛的特点,采用“绘画形式多样化”的比赛方法,作品幅面不小于a3纸,绘画形式可以是油画、国画、水粉画、水彩画、钢笔画、蜡笔画、剪纸画、粘贴画、电脑画或综合技法画等多种技巧、风格、材质表现(但不包括非画类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
2、参赛作品要求整洁,并在反面右下角注明:作品题目、作者班级、作者姓名、指导教师等。
3、作品要具备想象力、科学性、绘画水平(设计、色彩、技巧)、真实性(必须自己原创,不得临摹或抄袭他人作品)。作品应充分体现科学幻想的宗旨。构思巧妙、大胆,内容新颖。
十、作品提交要求
1、小发明和小制作项目
(4)各件参赛作品主创人员一般为1人,最多为3人,指导教师不多于2名;(5)参赛作品统一交到教导处。
4、科技创新绘画每班3件以上,统一交教导处。
上一篇:爱心家教策划书(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