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课程中景观设计方案优质4篇
【导言】此例“园林设计课程中景观设计方案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园林绿化设计【第一篇】
论文摘要: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降低园林绿化成本等方面着手,阐述了生态节约型园林绿化体系的构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园林绿化建设攀比斗富之风愈演愈烈,在追新求异、急功近利的建设思想指导下,各种奇花异草飘洋过海,大树移栽、反季节栽种和逆境栽植及追求视觉形象的挖湖堆山,甚至填湖造园等屡见不鲜。不科学的园林绿地建设,不仅造成宝贵的水土、植物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造成当地景观特色的严重丧失。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十分必要的。
节约型园林绿化不是减少园林绿化投入,也不是简单的降低绿化档次和水平,而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从资源集约利用、技术进步、规划设计和改善管理入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倡导生态节约型绿化体系
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以乔木为主,科学配置植物群落,提高城市人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营造节约型园林。
(1)以乔木为主,科学搭配植物群落。遵照城市绿化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按乔、灌、藤、草多层结构和科学搭配的方法开展城市绿地建设,不仅提高了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2)控制修剪植物应用,减少绿地养护费用。在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要进一步转变机制,通过引入作业社会化和市场竞争,采取招标投标、工程质量监督、信用体系监督等方式保障工程和养护质量,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
2科学制定园林绿化设计,构建节约型绿化体系
(1)在绿化设计中,树立节约型绿化设计理念,大力倡导“以植物为主体,水土为要素”的园林设计思想。倡导绿地建设向自然生态转型,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物种多样性”原则。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
(2)在种植设计上,注重按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增加乔灌、藤、宿根花卉的使用,力求扩大绿地复层结构比例,充分发挥绿地的最大生态效益。试验表明,乔灌木的耗水量远低于草坪,而生态效益却比草坪高得多,10m2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与50m2生长良好的草坪相当。大量应用耐旱植物,不仅能节约大量水分,还能营造独特的景观。
(3)采用地面透气透水性铺装,减少水资源浪费。
3努力降低成本,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绿化体系
当今社会,水资源紧缺,能源供应紧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资源和能源,是推进节约型绿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在园林绿化中开发、应用和推广节水、节地、节能和节材技术,以技术进步促进园林绿化的节约。
(1)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在达到浇灌效果的前提下,不同的浇灌方式也是决定绿化工程能否节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降低园林事业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就必须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可采用喷灌、滴灌、地下滴灌等方式进行植物灌溉,这样既可节约用水,还能节省劳力,工效较高。据统计喷灌比地面灌溉可节省水约30%~50%,滴灌比喷灌可省水约40%,可节能50%~70%。地下滴灌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灌溉方法,它直接供水于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地面景观,同时,还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是园林绿化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灌溉技术。
(2)合理利用城市生活污水、中水灌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废水利用率。利用处理过的生活污水进行灌溉,既可提高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可根据生活污水中有机质含量高,在冬、春2季选定取水时间段,大量抽取城市生活污水,对土壤瘠薄的绿地实施污水灌溉,是增加土壤肥效、提高植物生长量、降低管理成本的有效方式。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提倡使用再生水灌溉。(3)大力推广环保项目的建设,对植物的死干、枯枝、落叶、树皮等再回收处理,可作为园林绿化的生物性肥料。
(4)充分挖掘每一寸土地的潜力,实现单位土地面积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行立体绿化的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攀援和爬墙植物,将能够绿化的各类墙体、天桥、屋顶和桥墩绿化起来,能有效地增加城市的绿量和绿视率。
(5)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加大地方树种的运用,绿化植物主要来自苗圃的生产苗木,推广耐干旱植物种类。
(6)提倡在城市绿化用地中推广使用节能照明设施。
4参考文献
[1]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2007(4):64-68.
园林绿化设计【第二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1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原则
生态学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强调以绿为主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对生态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与之相适应的园林绿化植物,且这些植物一直在改善与保护着其生活的环境,并起着绿化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所以,园林植物对生态的要求首先是适地适树,积极做好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是体现城市特色绿化生态美的重要基础。
自然美原则
园林绿化自然美是指绿色植物与自然环境条件的一种和谐,对园林植物要体现自然美。地带性自然植被是植物自然特色的依托,它是植物与地带性立地环境条件长期适应的产物。城市园林绿化的自然特色,是以体现地方或地域特色为标志。
人文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载体,绿化、美化和净化着城市,而且能以自己的地域特色和风格塑造城市文化和特色,如古树名木的合理利用,它既可见证城市的历史,是活着的文物,又是城市的灵魂,可体现城市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人文特色可以通过城市园林绿化来体现,如市树、市花,它一方面具备植物资源特色,另一方面往往与历史文化有着某种联系或在当地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把它们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极具特色和人文性。
科学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是在基本满足园林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基础上,按照适用、美观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合理地进行搭配,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这一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科学性,如园林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推广和应用,园林植物的调查和规划等。通过引种驯化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通过品种培育可以丰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园林植物的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艺术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艺术特色:一方面体现在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中;另一方面是体现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艺术组合中。通过植物造景,可以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如林相景观、季相景观、专类植物景观、图案造型景观、诗画主题景观、绿色雕塑景观、仿真景观和古树名木景观等。
2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的要求
绿化绿量指标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就是指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但随着现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人际关系的困扰,使人们很难保持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为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1993年建设部发文正式下达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公共绿地指标应根据居住人口规模分别达到:组团级不少于 /人 ;小区 (含组团)不少于 1m2/人 ;居住区(含小区或组团)不少于 /人 。绿地率:新区建设≥30%;旧区改造≥25%;种植成活率≥98%。
植物多样性要求
在现代城市园林中,有许多园林绿化特色不甚明显,这与城市绿地缺少植物多样性有密切关联。植物多样性可以给城市园林绿化提供丰富的绿化布置形式,营造各种人工植物群落类型,形成特色。植物多样性是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所以在适地适树原则基础上,要尽可能配置多种植物种类。植物多样性不仅可以给城市园林绿化带来丰富的植物景观,还可以给城市园林绿化创造特色提供基础。
坚持园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布置
与地形竖向相协调,植物景观在竖向结构上,除强调乔、灌、草多层结构外,还注重充分体现植物的自然美。选用不同树形的植物,如塔形、柱形、球形、垂枝形等拟在不同林冠线的起伏变化上丰富竖向设计。突出林冠线起伏变化的手法:一方面运用植物自然特征,如雪松、桧柏、云杉、银杏、白蜡、刺槐等构成变化较强烈的林冠线;另一方面利用地形高差变化,布置不同植物,获得相应的林冠线变化。
应注重花色、叶色植物的应用
对于城市而言,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的花色、叶色造景,如在大面积的樱花和郁金香含苞待放之时,成片栽植的紫叶李在常绿树前,满树红艳,布满了粉红的小花。待樱花、郁金香开完,紫叶李仍以她秀美的叶色自成一景。常色叶树种,因其常年或整个生长季保持色彩,因而也有更多的花木可以配置,如夏秋的各色紫薇、木槿、石榴、夹竹桃、合欢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景观与实用经济的双重统一。
3 结语
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亦能够提升城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景观生态模式,将城市园林绿化设计提高到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局面。为实现城市环境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也是未来城市环境发展演化进程的必然。
参考文献
园林绿化设计【第三篇】
关键词:花境设计;园林绿化;应用价值
1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断向前推进,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众对于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则是愈发迫切。而园林景观的最主要作用便是供人欣赏,提供美感享受,陶醉在大自然中,沉浸于自然之美。基于此,便需要将花境设计应用其中,用以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建造出更加优美的园林景观,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加适宜欣赏的美景。
2花境设计的介绍
花境设计,主要是指通过人工设计的方式来建造景物的手段,构建起相关的花境,并且满足群众在欣赏美方面的追求,提高审美情趣。在欣赏风景期间,更加偏向与原生态景观,在这一方面的构建具有较强的作用以及价值。虽然在花境的设计以及构建工作上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及技术成分,但是其在实际中的艺术性以及观赏性等方面的贡献也是极为突出的,其不但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于美感的欣赏需求,同时也让人沉浸在花境设计的艺术想象力中,全方面提升艺术的追求以及对生活中美感的享受,在业余生活中可以拥有闲暇来欣赏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不断陶醉在园林景观中[1]。通过将花境设计应用其中,可以有效改善园林景观在设计期间的艺术形式,并且满足园林景观的美感需求,确保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生活与居住的美好环境,从而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效果,这种效果是园林绿化工作的最佳效果。
3花境设计的特点与作用分析
3.1花境的设计的特点
花境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可以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效果,同时也能强化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依照花境设计素材的选择范围以及样式,花境设计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植物选择方面来说,其种类比较丰富,可用于多种类型的素材,例如: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草花、花灌木、蕨类植物、野生花卉等都可以应用其中,总结来说,大多数的露地观赏性植物都能可以应用于设计,并且可以显著强化花境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效果[2]。在设计方式上面,花境设计可以将回归自然的理念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模拟出自然界中各种花卉在实际当中生长的状态,之后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将其体现而出,全面强化了艺术理念与大自然的相互融合,呈现出一种艺术与自然统一的美感。在平面上,花境要求进行三季有花的动态的季相设计,在立面上,还要体现出设计工作的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这对设计工作提出了极大的考验,让设计人员可以将自己的艺术理念尽情的融入到设计工作中[3]。单面观花境要有背景,在此条件下常常用树丛、树篱、草坪、天空、建筑物、墙体等方面的景物作为设计工作的背景,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确保园林绿化工作更加的丰富,同时体现出植物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有效增加自然景观的艺术美感,让人们不自觉的陶醉在其中,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分离空间并且组织其游览线路,使欣赏体验更佳,并且在欣赏期间产生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3.2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花境设计阶段,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同时季相变化也很明显,这种特点便决定了可以应用的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可供选择的花境种类比较多,部分花境在设计期间可供选择的植物甚至可以达到40多种,所以,多样性的植物混合所构建成的花境会形成一种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场面,而这种特点也决定了花境设计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让欣赏者无论在哪个季节中都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景观。基于实际分析,整个花境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可以创造出比较丰富的景观,并且将大自然魅力以及艺术设计的魅力展现的活灵活现。花境设计阶段,立面设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让人们看到花境与其他花卉应用形式的不同之处,其应用时植物的排布高低错落有致,同时其所营造出的立面景观也具有多层次性以及丰富性,这一特点在实际应用期间的效果是很多花坛上面单一的景观无法比拟的[4]。通过将花境设计大面积应用到该项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降低园林绿化工作在维护期间的费用。在实际应用期间,因为大多数花境以宿根等多年生的花卉为主要设计方式,这样可以有效节约园林绿化工作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的设计方式可以将园林绿化的维护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有效控制园林绿化工作的成本。在实际应用当中,花境设计具有其独到之处,最大化发挥其中所投入的每一笔经费,并且优化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休闲提供更加舒适的大自然环境。
4花境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将花境设计应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体现出其回归自然的理念,设计阶段,需要注意到构图完整、高低错落、季相变化明显等,但是为了提升观赏者的欣赏体验,还不能看到较为明显的空、秃等情况,这便对花卉的配置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不单单要在色彩、姿态、数量上面相互协调,更加要考量到花卉的生长期、开花期等,这样才会给欣赏者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同时让人体会到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所选择的植物之间不能相互排斥,产生相互争抢养分的情况,这样会影响到花境在实际应用期间所产生的效果,降低在欣赏期间的情绪体验。总结来说,花境设计应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4.1详细观察现场
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现场的实际环境做出观察,充分掌握现场的环境情况,随后依照景观设计工作的要求来定制相应的设计策略,优化每一个环节,确保花境设计的质量达到可控范围内最佳,进而优化整个园林绿化工作的质量[5]。还需要考量的因素就是现场的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随后花境就可以依照以上两个方面因素设计出相适应的图形以及何时的花卉种类,从而使花境设计工作的形式以及内容相互统一,形成一处完美的园林绿化景观,确保观赏时可以获得一个良好的美感体验。
4.2选取合适的植物
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各种花卉的合理配置,在此阶段,要使其呈现出大自然中最为原始的状态,令各种类的花卉混合栽植,每个花卉的面积大小不一定相同,体现出美感。但也不要过于零散,这样会让整体设计工作显得毫无章法。
4.3注重色彩的搭配
花境设计期间,色彩搭配会对于整体的效果造成影响,在这个阶段要体现出整个设计方案在色彩上面的过渡,确保每个色块的分布均匀,让色彩的变化不会显得太过突兀,这样会影响到整体的美感效果。下图1为太原晋祠公园花境设计实图,其在设计期间充分利用了色彩的搭配,使整体设计风格尽显美感。
4.4注意到花材的搭配
花材的搭配同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花境的边缘地带,可以栽植比较矮的植物,这些植物所起到的主要做用为装饰,凸显整体的设计风格,提高整体的设计效果,随后依照各个植物的高矮以及花期来进行排序,同时用株型高的植物作为背景,并且用株型矮的植物来进行合理布局,在高度变化上面同样要均匀过渡,避免高度落差较大的情况出现,这样会导致在欣赏期间出现景观断层的情况,从而影响到欣赏体验。前面植物可以选择多种植物,确保其连续且绵长,植物的分布可以呈现出不规则的形状,但一定要保证花期不断,始终可以突出美感的享受,进而使观赏者感受到一种浑然天成的美。
5结语
花境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提升效率,为日常生活提供更加适宜欣赏的园林景观,彰显大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全面升华观赏者美感享受与艺术体验。
参考文献:
[1]邱文燕.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J].花卉,2019(14):85~86.
[2]陈振声,周静,龙皎.贵阳城市绿化花境植物选择及配置初探[J].四川林勘设计,2017(1):66~68.
[3]张建合.浅析园林花境的应用与设计[J].现代园艺,2017(19):109~110.
[4]陈慧丽.花境在林缘绿化提升中的应用———以东城文化中心公园景观改造为例[J].花卉,2019(4).
园林绿化设计【第四篇】
关键词:小区绿化;园林规划;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带动了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提高,也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在这个全民走向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在得到了基本的生活满足之后,对于精神的追求也越来越高。
一、我国小区园林绿化发展的四个阶段
1、点缀型。点缀性的园林特点是在建筑的楼宇之间,沿着楼宇的墙边栽植有一排低矮的灌木,或是在小区的干道、人口处栽植几棵大树作为点缀,这便是最初的我国小区园林的雏形。出现的时间是我国最早的商品房小区内。
2、绿化型。其特点便是以大面积的绿化地为主要的绿化表现形式,并在其间布置假由、花坛、喷泉、或是儿童游乐场。但这样的小区园林表现形式过于简单、平淡。缺乏深层次的自然感觉,人工手段过于刻意,没有融合于自然地大环境内。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相对于最早的点缀性的园林来讲,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们在设计时已经将小区的园林绿化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不再是以往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3、观赏型。这类园林的特点是可远观而不可裹玩,是不能进入园林景观中进行游玩、休闲。这一阶段的园林绿化其实已经得到了很高的重视,从设计时到园区管理者都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极力的营造出园林的美丽景观。虽然在景致上来说,这一阶段的小区绿化已经达到了基本的要求,满足了小区内的绿化环境和增添景致的需求,但是在这个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社会,其也缺失了很大的功能作用,使得其使用者不能很好地亲近自然。
4、参与型。这一阶段的小区绿化景观设计逐渐的趋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更多的强调了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构建成人与景观和谐相处的生态大家园。可以说它是第3阶段的升级版。这一阶段的小区景观不仅注重与人的互动关系,还强调了小区景观与城市景观的融合,强调了层次美,空间美,从而极力打造舒适的自然生态型的生活小区。
二、小区园林绿化规划中使用绿色植物的要求
小区中的园林绿化规划要注重使用的植物具有比较强的保持水土功能,这样也可以将园林技术与水土保持工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要注重住宅小区的园林设计,更要讲究休闲性与保健性。在现实生活中,园林绿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利用观赏型的保健植物来建设专门的保健生态社区也是园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市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经过一天的忙碌之后,市民希望有一个可以尽情放松的场所,社区的绿地系统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今的生态社区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绿色植物的保健功能得到格外的重视。保健生态社区建设的布局不仅要考虑到绿色植物的覆盖率和人均绿地指标,还要充分考虑各种植物所具有的保健功能,对植物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和分泌物要有准确地把握。很多保健生态社区的空间布局是按照中医五行学说来布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以起到互生互补的保健效果,将这些观赏型的保健植物放置在室内,营造良好的室内保健空间。崇尚自然、返璞归真是多数现代人非常渴望的生活状态,在家居环境中,多布置一些观赏型的保健植物可以最大限度地调节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机能,能够让人的精神得到彻底的放松,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免疫力,从而使人在投入工作的时候精神百倍。
三、 住宅小区园林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由于现代住宅小区的建设目的不仅仅是为居民住所,更多的是提供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因此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理念应改变传统的“生存意识”,树立“环境意识”理念,充分考虑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和对环境中审美感受的营造,在满足人的活动要求的基础上,重视人的精神的享受。这就要求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到园林景为人用,不应一味的追求所谓的“欧陆风情”等国外模式,立足于实际环境,以当地特色植物为主,营造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景观,充分体现人性化。
2、因地制宜的原则。小区园林规划应充分利用小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根据小区所处的地域选择适宜生长、便于管理的绿色植物,以减少小区园林建设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建设成本。在设计初期在根据小区综合文化氛围确定园林植物基础上,还要考虑节能、美观的层次搭配。如:欧式风格的住宅小区宜选择欧式风情的法国梧桐、雪松等。树木的选择要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然后考虑属性、色彩的变化进行搭配,如:乔木类、藤本类构建多样化绿化景观。但同时也应注意为避免影响人们的居住和儿童的安全,小区不应选择大量吃毛、落果的树木。花草可选择多种多样进行搭配,构造美观舒适的景观,打破成行成列住宅群单调的模式。如群植、对植等配置手法。
3、创新原则。中国有着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整体观就提出了人、建筑与自然环境是完整的有机体。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思想的同时,要不断的创新,构建更多的各具特色、各有立意的效果的园林景观,多方
面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作为设计者要进行小区园林规划的创新,需要在掌握丰富的知识的基础上,更要懂得灵活运用。在园林规划和创新设计构思中,不但要做到景观体现出风格、特色,还要能够蕴含浓厚的文化气息,使景观的创造与风俗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突出景观的文化内涵。并且还要力求协调和自然,尽量选用新型、环保的材料构建园林景观。
四、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基本策略
1、小区园林规划设计突出层次特点
小区园林规划和城市规划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从密度层面来说,因为小区内人口相对密集,小区内的园林规划不可照搬西方的规则来进行设计,但是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出发,来达到较高的规划价值主要包含清新的空气、高质量的室外环境,并且能做到让小区内的居民对生活的小区产生认同感。为此,小区园林规划设计需要采用富有层次的设计方式。在小区内的主干道需要采用迂回但是不打格子的方式,这能够为路面景观提供一定的惊喜与变化;小区内的小路主要突出幽径,有效降低车流、噪音,并能有效保持空气清新。注意小区设计的空间层次,让住宅小区具有一定的个性,小区内的居民也能对小区的特点感到骄傲。
2、小区内水景设计要突出灵性
小区园林设计中的水景设计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区内的水体进行科学的处理,做到该大就大,该小就小。比如在开阔空旷的小区内的花园,可以设定比较开阔水体。在进行小区水体设计的时候,需要从自然地势出发,但是也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来对水景加以处理,园林水景设计实例可以使用混合式构图模式,比如喷泉、驳岸、设置落水等,构成理性与浪漫的有效交织。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到水体的样式,形成的肌理以及对尺度的处理,避免出现由于中心大花园闲置较大,导致院落内的空间得不到很好的经营,住宅设计受到一定影响。水景设计的手法多种多样,都要体现人文关怀。
3、将传统文化融入至小区园林规划设计内
当前小户家庭逐渐代替了原来的大家庭结构,并且建筑方式也进行了很大的改变,这是为了适应当前的现代家庭结构。所以,园林绿化作为主题的室外空间模式,既能有效传承传统建筑文化,还能有效改善当地居民生活习惯,同时整个小区更加充满温馨与活力。建筑物层次与外立面的处理,形成现代住宅小区的基本特点。
结束语
虽然如今城市园林绿化面临这着巨大的挑战,政府要重视这一问题,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端正工作态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塑造社会有较强的绿化意识和创建意识,这些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沈尧杰,何冬静。 试论小区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要点[J]. 现代园艺,2013,06:184.
上一篇:家长培训方案例子汇总4篇
下一篇:工作会议方案【最新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