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通用2篇
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旨在提升干部素质,通过系统化课程、实践锻炼和评估反馈,促进干部能力与素养全面发展,增强组织执行力和创新能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分享的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仅供参考,喜欢就支持一下啦。
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军事任职教育的不断推进,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联合协作培育人才早已成为共识。20xx年以来,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大力开展装备采购教学协作,架起了院校与院校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合作的桥梁,对促进装备采购工作、装备采购学科专业建设以及院校培训工作,起到了“催化”和“助推”作用,同时也为军队任职培训模式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面对新的形势任务,要实现广泛、深入、持久的教学协作路径,需要科学把握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内在需求,探索创新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的管理模式,不断健全完善院校联合育人的运行机制。
一、内在需求与平台基础
装备采购涉及军事、经济、管理、法律、工学等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工作范围覆盖全军,培训专业性强、教育内容范围广、学习掌握难度大。随着装备建设的飞速发展,装备建设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新装备不断投产,装备采购干部任职教育内容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要充分依托领导管理体系,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石,紧紧围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效益。
(一)装备采购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提升,对教学协作提出了更高远的新要求
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多型号、多批次、大批量的装备科研与生产交叉并行,进度要求急,经费保障与装备建设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国防科技工业体制调整和军民融合不断推进,大量民口企业、非公经济加入军工市场,装备承制单位日趋多元化。装备采购制度和军事代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调整了装备采购程序、方法和管理制度。新的形势引发了装备采购工作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进而对装备采购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必须加大培训协作力度,努力健全培训制度、完善培训体系、调整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益,尽快培训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装备采购干部。
(二)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集中统一管理,为教学协作搭建了更宽阔的新平台
在成立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组的基础上,20xx年四总部提出要建立健全总部机关、各单位装备部门、军事代表机构三级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培训工作组织体系。总部主要负责装备采购管理和通用技术类培训;军兵种装备部门主要负责军兵种通用知识和技术类培训;军事代表机构主要负责新型号装备专项培训和新技术、新材料等培训;承训院校等单位在总部主管机关的集中领导和协作组的统一协调下,按照任务分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装备采购干部培训三级管理体系为装备采购教学协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要求教学协作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力度,更加注重协作的艺术性。
(三)装备采购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互补,为教学协作奠定了更坚深的新基石
多年以来,各院校在装备采购学科专业建设上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各自的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因此,通过各院校的大力配合,加强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促进军种间在装备采购领域内的交流,采取学术交流、跨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多军种院校互动、多部门联合的新型任职培训协作路径,不断健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多学科支撑的装备采购学科专业体系,将有利于提高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的整体质量效益。
二、管理模式的探索实践
按照质量管理理念,创新构建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管理模式,对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促进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循环”规程
为促进教学协作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构建形成协作计划、协作实施、协作检查、协作总结“四循环”管理规程,保证协作工作有效开展。
一是科学制定协作计划。以武器装备快速发展对装备采购人才的迫切需求为牵引,科学统筹、认真谋划,每年依据培训计划及时制定年度教学协作工作计划,指导教学协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认真组织协作实施。严格按照协作工作计划,严密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协作活动,如组织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案例、课题等评审和教材试用,组织开展教学观摩、精品课程和精品班次建设、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召开协作组专家组工作会议和年度工作会议等。
三是严格规范协作检查。为有效控制协作工作计划的落实,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明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监控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如坚持对新开班次进行评估审查,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教员、使用教材等,对教员授课质量进行测评,对办班质量和课程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定期评选精品课程和精品班次等。
四是扎实开展协作总结。为确保协作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及时解决教学协作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次教学协作活动均有总结,如每年有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教学协作年度工作总结、五年工作总结、十年工作总结等。
(二)“五统一”办学
通过多年的教学协作工作,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实现了“五统一”办学,即培训计划、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采编和教学要求的统一管理。
一是统一培训计划。按照总部机关的指示精神,紧贴装备采购制度改革对人才的迫切要求,结合装备采购干部实际和各院校的承训能力,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上报总部机关,统一纳入全军干部调学计划。
二是统一培养方案。按照总参军训部下发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统一规范,统一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邀请四总部、送训单位主管机关以及军事代表机构和院校的专家教授等共同评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完善后,上报总部主管机关。 三是统一课程标准。各院校共同承担的同一类型的培训班,其中60%的培训课程,由协作组专家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决定,对重点课程名称和内容进行统一规范,其余40%的课程由各协作院校根据本军兵种特点自行设置。
四是统一教材采编。装备采购干部通用教材由总部统一下达编写计划,协作组统一组织评审验收和试用,试用期满并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正式印发使用。
五是统一教学要求。根据装备采购干部的特点,通过师资培训班,组织各协作院校的一线教员,学习先进教育理念,统一思想,交流教学方法,统一教学要求,采取精讲和自学相结合、研讨和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现地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学习交流案例编写技巧,积极开展案例教学,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三)“六规范”制度
针对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特点,大力加强制度建设,从调查研究、审查把关、观摩检查、总结报告、年度会议和专家咨询六个方面对教学协作工作进行规范,形成系统完备的教学协作管理制度。
一是调查研究制度。根据工作需要,赴各协作院校、军事代表机构及部分承制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就培训需求、送训能力、培训效果、联教联训等问题与有关单位深入研讨交流,认真分析总结,不断调整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模式,不断完善工作制度。
二是审查把关制度。建立教材(案例)编写和研究课题“初审、中审、验收”的三审制度、统一组织开展评审及验收工作,并依据上年的教材课题案例完成进度质量情况,调整下一年任务分配,进一步加强了教材、案例编写和课题研究质量;统筹规划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本着“先建设、后办班”的原则,加强对拟开办班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授课教员、使用教材等的评估检查,确保办班质量。
三是观摩检查制度。积极组织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建立教学观摩制度,加大对新开班次和重点班次的检查指导,利用专家测评、学员满意度测评,评估办班效果和教员授课质量;与学员、教员座谈交流,了解培训需求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观摩、调研考察等活动,学习交流培训经验,了解各协作院校建设情况,促进院校间的经验交流和推广。
四是总结报告制度。在高效完成各种活动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建立总结报告制度,及时向总部机关上报总结报告(抄送有关单位),汇报工作完成情况,为总部机关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做出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五是年度会议制度。建立年度会议制度,在各协作院校间轮流组织召开协作组年度工作会议和专家组年度工作会议,总结年度工作,部署下一年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统一观念认识、相互交流沟通的效果。
六是专家咨询制度。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充分发挥协作组专家组、装备采购工作专家咨询组作用,为教材、案例、课题评审,以及教学效果检查评估和解决工作中的`现实问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三、运行机制的建立完善
(一)教学协作的联系会商
教学协作单位之间是平等协商的关系,核心任务是培训装备采购干部,并以任务带动学科专业建设,形成院校共育装备采购人才的良好局面。建立装备采购教学协作的联系会商机制,就是以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协作组为主导,在总部主管机关的领导和指导下,各军兵种主管机关协助指导,各军事代表机构和各协作院校按照不同培训内容和层次,具体组织开展装备采购干部任职培训工作。通过到军事代表机构、承制单位参观见学,举办师资研讨班,到军事代表室现场办班,选派优秀的年轻教员代职锻炼,选派教员参加总部组织的装备采购质量检查、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等活动,增加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开展师资聘任,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军事代表系统专家、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到协作院校授课、参与科学研究、编写教材、案例等,师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通过学术交流、跨专业培训、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加强院校与院校、院校与军事代表机构、院校与科研院所、院校与承制单位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开展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和装备采购理论研究,建立和完善装备采购教学协作联系会商的规章制度和实施方案,确定联系会商的组织形式,使联系会商制度有规可循、形成常态。
(二)教学协作的资源共享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数字校园建设不断推进,对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资源共享的需求越发强烈,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各协作院校面临的培训信息不对称、培训资源参差不齐、培训交流不畅等诸多现实问题,通过编印《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教学信息》,搭建“全军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网”等,面向总部和军兵种业务机关、装备采购系统和各协作院校,及时刊发军委、总部关于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政策精神,装备采购领域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全军装备采购干部院校培训最新动态、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为装备采购干部和协作院校一线教员提供全军装备采购干部教育培训信息交互平台和资源载体。针对从事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的院校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均、教学水平不齐等制约院校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依据装备采购人才任职资格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特色鲜明、共性内容与特色内容相融合的全军统一的装备采购干部培训课程体系;依据“选用与编写相结合、统编与自编相结合、教材与讲义相结合、案例与想定作业相结合”及通用型、继承性、系列化和实用性的基本原则,建立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教材体系。通过最大限度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全军装备采购干部培训工作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教学协作的评价激励
评价机制对于组织或个人工作业务水平与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大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的基本依据,规范的评价程序有助于获得可靠的评价结果,并能使评价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的进行。在装备采购教学协作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装备采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专家打分和学员测评标准,采取教学观摩、学员测评、专家打分等灵活多样的评价办法,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新开班次论证准备、教材案例编写完成情况以及课程建设和班次建设、教员授课质量等方面,对各院校的装备采购任职教育协作情况进行多方位评价。同时,激励机制的制度、措施、手段与方法必须科学配套,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激励有度,才能获得最佳效能。通过优质课程建设、精品班次评选,先进个人评选和“讲好一堂课”授课评比,评选教学观摩先进单位等,有效激励了装备采购教学协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方案 篇2
回顾“十一五”时期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北京市档案专业教育培训工作有较大发展,健全了档案教育培训的规划、制度,开展了以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档案人员在职培训,初步建立了“北京市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网”。档案教育培训工作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与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干部的需要还有差距,主要存在着:
1 档案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培训质量不高。没有分层次、分类进行培训,培训人数能够一定规模就开办一个班,无论受训人是机关的、企业的或是档案馆工作的,培训的内容是一个,针对性不强。一些岗位培训削减培训内容,压缩培训时间,使受训者培训后仍不能胜任本单位的档案工作。
2 档案工作深层次内容培训不够。一些专题培训只停留在表面常识性知识中,只是一般性的扫盲,如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接收等内容的培训只是一些定义、原则性的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受训人不解渴。
3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岗位培训的师资往往是在档案工作一线的人员,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在一些区县档案局的师资中,他们非档案专业毕业生,对档案学理论知识把握理解不够,因此,其教学水平有限,教学质量不高。
4 国际视野不够。在职培训中到国外培训或请国外学者来讲学是严重缺失的。当然这里有语言障碍、经费等问题的制约,但是缺乏国际视野这是一个公认的问题。
同时现有档案干部队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表现在:档案干部队伍不稳定、档案人员的业务实力不强,缺乏创新型、复合型、领军型人才'档案队伍整体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都制约了北京市档案事业发展。
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
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极大地提升了北京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又开启了北京城市建设的`新篇章。北京市委对“十二五”时期档案工作的总要求是,档案馆的设施和服务水平要达到世界水平。
面对首都发展大局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以及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需要,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会更加艰巨,要想做好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应结合北京市档案干部队伍的特点,应遵循以下要求:
1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目标,高起点谋划档案教育培训工作,紧密结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任务开展档案教育培训工作,使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始终服务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在新的起点上健康发展,不断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2 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档案教育培训应遵循成人学习培训规律和特点,要激发档案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身潜能,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档案干部对档案教育培训的不同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坚持知行统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训”什么,把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自身需求有机结合,使档案教育培训更加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形成科学有序的分级分类培训体系。同时要适应现代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以开展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综合培训为主,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 注重能力,全员培训。结合档案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方法看待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档案干部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做到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大幅度提高档案干部素质。
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档案教育培训工作应以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能力素质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方式,针对档案工作者的不同需求,组织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全面提高档案干部的专业素质。
1 针对局、馆、室业务人员开展不同层次、不同专题培训。根据局、馆、室业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渴望参加岗位工作所要求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规则的培训需要,重点围绕三个体系建设,总结交流档案工作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做法,研究解决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需要的能力培训。“十二五”时期重点组织信息化建设、档案接收、档案价值鉴定、档案开发利用、档案安全与保护等内容的专题培训。
2 针对档案专业人才开展境外培训。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化档案人才,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档案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档案在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境)外培训项目,组织业务骨干到国(境)外学习考察与培训,邀请国(境)外档案管理专家来京讲学,了解国外档案的前沿理论,吸收、借鉴国(境)外有益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培训、考察、工作交流等方式方法,加强北京市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3 针对档案部门领导开展培训。组织区县档案局(馆)和市属单位档案部门领导培训班。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重点安排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档案工作发展趋势、档案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问题思路等内容,着力开阔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视野,切实提升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让领导们了解、掌握档案事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新时期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其开拓创新、驾驭全局、依法履职、科学决策等方面的能力等。
4 针对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开展高级研修。组织具有高职称、高学历人员参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围绕档案工作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国内外档案工作前沿问题组织专家培训、学员研究问题,更新知识、开阔眼界,针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形成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集体研修成果。
5 针对中青年业务骨干开展培训。组织有发展潜力中青年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采取学员阐述观点、专家点评,案例教学,外出考察等形式,对其论文的撰写、语言表达、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使参训学员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业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全面得到提升。
6 针对有学历深造要求的人员开展专业学历教育。根据一部分具有大学学历的档案干部经过几年的工作锻炼,需要充电的要求,与在京的各高校合作,联合举办档案学研究生班,为这些年轻同志创造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学习到档案管理的新理念,新知识,在档案专业上得到进一步深造,学历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水平。
7 针对新上岗的档案工作者开展岗位培训。采取面授培训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对新上岗的档案工作者进行岗位培训,使其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基本知识、概念和理论,掌握档案专业理论知识和各项实务工作的操作技能和方法,熟悉档案工作的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达到上岗要求。
8 针对未能参加面授培训的人员开展网络培训。对未能参加面授培训的人员,建立了北京市档案工作者教育培训网,让他们在网上开展自学,解决工学矛盾,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大档案教育培训网的课程体系建设,逐步丰富学习内容,满足档案干部个性化、差别化的学习培训需求。
加强管理,确保实施
1 深化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与培训。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兼职教师人才库,对兼职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优胜劣汰。北京市档案局决定每年组织一至二期培训班,重点组织档案理论知识课程的系统培训。采取教学研修、面授培训、学术交流、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加快兼职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在五年内,对所有岗位培训兼职教师进行一遍轮训。
2 整合利用首都优质培训资源。充分发挥首都教育资源丰富,高校、科研院所众多,跨国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文化创意基地集中等智力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档案干部培训。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把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创新的成果带给档案干部,使其成为档案教育培训中重要的师资力量,还可以采取委托、招标或评审等形式,组织课件开发和教材编制等工作,以提升档案教育培训质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