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精选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第一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位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位谈迁治学的刻苦和信念的坚定。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中的“厄运”指的是什么?

二、体会写《国榷》的艰难。

1、《国榷》来之不易。

(1)、通过数字来理解。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通过事例来理解。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2、指导朗读。

(读出艰难,读出来之不易)。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和坚强。

1、抓住“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理解。

(1)品位“20多年的心血”、“致命的打击”、“茶饭不思”、“夜难安寝”等词语,体会谈迁心中的悲痛。

(2)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

(1)齐读最后一句。

(2)读到这里,你眼前浮现出一位怎样的老人?

(3)指名读。

1、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地方,体会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组织交流。

(1)指名说,谈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谈迁为了重写《国榷》不怕艰辛。)。

(2)围绕提供的情境,通过想象进行描述。(课件出示)。

(3)交流。

(4)小结:是什么让他坚持下来?

3、老人的心血没有白费,读完最后3句话。

此时,你想说什么?

五、学习第4节,总结全文。

1、指名读。

2、面对厄运,你准备怎么办?

3、齐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第二篇】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通过文本的学习让学生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2、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和运用数字表达的效果。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1篇课文。讲述了清末明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厄运的打击下重新撰写《国榷》的故事,赞扬了他在厄运面前不低头、不屈服,永不言弃的人生态度。

我执教的班级是五(2)班,借班进行教学研讨,只能当堂与学生沟通,拉近距离,开展有效教学。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3、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眉评。

1、玩智力游戏:根据提供的信息猜人名。

法国昆虫学家《昆虫记》()。

古希腊故事大王《伊索寓言》()。

明末清初史学家《国榷》()。

2、谈话,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a理解“厄运”

1、什么叫厄运?谈迁遭遇怎样的厄运?

2、指名学生回答。

3、一本书被偷了怎么能说是厄运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小节,边读边思考,我们一会交流。

4、交流理解:

从这组数据中你读懂了什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数据的作用)。

总结:这一组数据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谈迁信念的坚定,撰写的艰辛、治学的严谨、作品的宏大。

师引读: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谈迁只得——生读(借书抄写)。师引读: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生读(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国榷》凝聚了谈迁一生的心血,是他的一辈子的追求,是他的生命。

b感悟“厄运”

《国榷》书稿不翼而飞,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生:这对谈迁来说真是——(致命的打击、

意想不到厄运、飞来横祸)。

生:突遭厄运,年迈多病的谈迁一下子崩溃了,他——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这段话,体会谈迁内心的感受。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师:在谈迁的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支撑着他,这个信念是什么?

他从小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谈迁是怎样第二次写《国榷》的呢?请同学们浏览第三小节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师:从这些数字中你有体会到什么?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师:读着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谈迁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说的多好呀!因为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他—(生读)略。

师:因为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他——(生读)略。

师:因为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所以他——(生读)略。

师: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袭破衫终日在风沙中奔波?

师:又是什么支撑着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在孤灯下奋笔疾书?

师:这是怎样的信念?

2、学生交流。

3、没有的坚定的信念,我们就看不到翔实精彩的《国榷》。在厄运面前,我们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就能创造出奇迹,正如课文结尾所说,我们一起读——在漫长的人行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师:让我们记住它,把它当作我们的座右铭,并且从中汲取力量吧!我们再读。(指导背诵)。

课后作业:

练笔:谈迁灯下写《国榷》(师稍作指导)。

复习旧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厄运”为突破口,了解谈迁著书的不易以及写书时的科学严谨的冶学态度。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的置换,请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的心情。

引导学生把文字转换成画面,感悟到“他是在和时间、生命赛跑,其间的付出是难以想象的。”通过因果关系句型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谈迁写《国榷》的不易。

拓展课外资源,升华学生的情感,从人物身上汲取力量,学会正确的看待挫折和不幸,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背诵段落,积累语言。

延伸课文,发挥想象,学会表达。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进行角色的置换,请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

一稿《国榷》。

书稿被盗(20;6;500)立志编史。

二稿《国榷》。

(104卷;500万字)。

刻苦治学信念坚定。

在五(2)班进行教学研讨,我虽然不了解学情,但是与学生配合默契。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去进行课堂教学。

1、以“厄运”为抓手将课文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感受《国榷》来之不易。从一组数据感受谈迁科学严谨的冶学态度;紧扣“厄运”,书稿被盗后,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中感受谈迁的悲伤与坚强,为下文的教学做了较好的铺垫。

2、围绕“信念”,品悟重写《国榷》的艰辛以及持之以恒的意志。把文字转换成画面,进行句式训练。。

3、拓展延伸,深化主题,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4、尝试多种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明理,以评促读。

反思不足:课堂容量偏大,练笔没有时间当堂完成并展示。板书不够简炼。

文档为doc格式。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第三篇】

教材简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第2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明末清楚的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专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课的教学中、难点为体会谈迁在编写《国榷》的前后过程及理解和体会谈钱在编写两部《国榷》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精神意志。

1、知识目标:能正确的理解“博览群书、奋笔疾书”等几个词语意思和在课文中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能结合本文有关的内容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延伸。

3、思想目标:体会谈迁在厄运来临时信念不垮、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塑造坚强的性格,培养顽强的毅力。

1、重点:谈迁编写新《国榷》的前后过程。

2、难点:理解及体会谈迁在编写两部《国榷》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信念坚定、百折不回的精神意志。

多媒体课件。

读、划、思、议法,情境教学法,质疑解难法等。

(一)、复习导入:

1、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学习咯课文,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回顾一下这些词语。(对媒体出示词语,学生认、读、说)。

2、我们知道以上这些词语都是写谈迁的,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谈迁战胜厄运、战胜逆境而走向成功的更多细节和所包含的`精神意志呢?(征求学生意见,统一认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学生齐读)。

2、谈迁从小有一个什么信念?(指名说)。

3、谈迁怎样写成《国榷》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读、划、思、议)。

4、段落小结。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

1、谁来给大家朗读这一段落?(个别读,师生进行评价,激励)。

2、《国榷》写成之后,谈迁经历了人生的“大喜”和“大悲”,“大喜”是什么?“大悲”又是什么?(生回答)为什么说是“大喜”和“大悲”?(生思考、议论、回答)。

3、你可以体会得到谈迁此时的心情的吗?(体会、议论、反馈)。

4、谈迁在经历书稿失窃的“大悲”的厄运之后是怎么样做的?是什么力量让谈迁重新站起来?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质疑解难、分组讨论、总结反馈)。

5、谈迁是怎样和命运做抗争的呢?(读、划、说。)。

6、交流:你画了那些词?请你把它写在黑板上。(指名)。

7、黑板上,都是同学们画的词语。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你的脑海中仿佛看到了谈迁怎样的身影?(交流反馈)。

8、引读:

晚上他(出示)齐读。

9、“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新的《国榷》完成了,谁来为我们读一读新的《国榷》。(指名读)你从数字中看出了什么?(交流后回答)。

(四)、课堂小结。

2、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全班齐读)。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第四篇】

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通过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与分析,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第一板块:围绕“厄运”,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齐读课题。

3.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嘛,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

4.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呀,请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国榷》”

(1)好好读读这句话,你有怎样感受?(品味数字)。

(2)指导朗读。

(3)还有哪些地方你同样感受到原稿的来之不易呢?

第二板块:抓住“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教师叙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的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他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3.自主探究。

4.合作交流。

(1)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近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青天霹雳、飞来横祸,厄运)。

(2)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1)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多媒体显示)。

(2)他的心情怎样,(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茶不思,思什么?什么叫夜难安寝?是啊,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

5.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可是谈迁)。

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撰写这部史书。

第三板块:品悟想象,感受二写《国榷》的艰辛及坚毅。

过渡:可是,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从头再干谈何容易啊!

同学们,让我们再把心沉下来。

出示: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走近这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去看看他是如何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边读边画出(用“——”)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合作探究。

预设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预设2: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预设3: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出示情景,想象画面(音乐《二泉映月》)。

过渡:虽然文章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来描述谈迁重写《国榷》的情景,但用心读来,那一幅幅图又清晰而又生动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这一幅幅生动而又心碎的画面写出来吧!

3.过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1)引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名垂青史。”

(2)什么叫“名垂青史”,谈迁为什么会明垂青史的?

4.小结:是的,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明垂青史的。

1.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正如作者蒋永光在写这篇文章时,非常的感动,发自肺腑地说道: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绝望之云。”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可以对谈迁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说)。

3.让我们再次深深地读这句朴素的话语,让他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把他永远地记在心中。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策划【第五篇】

在执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本人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阅读基础,以读导思,以读品文,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节课我设计了“谈话导入”“初读感悟”“精读体悟”“拓展延伸”这几个教学环节。

上课伊始,我首先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过的四字词语“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家徒四壁、夜难安寝、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名垂青史、翔实可信、鸿篇巨制、化为乌有、下落不明、流传千古”,并让学生运用这些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概括较完整。

“精读体悟”部分着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数据,真切地感受谈迁写书的不容易。通过体验性的朗读,想象谈迁著书时的酸甜苦辣,及书稿被偷后他坚强的毅力等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的情感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课堂中时刻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教会学生面对厄运,面对困难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做。

课后作业设计,让学生搜集有关名言警句,调动学生搜集资料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

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来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这个道理是本文教学的主旨。教学目标最终有效达成,得益于以下作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本课,通过语言渲染、引导想象、创设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各种学生乐于接收、能享受其间的情境,使学生在多向互动的情境中阅读、感悟、表达与创新。

教学中运用音乐《从头再来》渲染气氛,同学们情感世界顿时丰富起来,思维也活跃起来。歌曲凄凉婉转部分让同学们想起谈迁著书时的酸甜苦辣,歌词中激昂奋进的部分让学生仿佛看到了谈迁没有被厄运打垮,又一次回到书桌旁,奋笔疾书的样子。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全身心投入,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培养语文综合能力,学生的身心积极性地投入到学习中和主人公同喜同悲,营造了一个情感共鸣的课堂。

语文学习过程中“读”是第一位的。读是吟咏品味,读是鉴赏领略,读是情感共鸣。课文的语言、意境、情感,都要在读中才能领受体悟。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讲绝对代替不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过程,是与课文、与作者间开展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读——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其魅力依旧光彩照人,也正因为有了它,语文才具备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针对本课的特点,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内容、体验情感,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又能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教学,如: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教师引读等,使课文的朗读从正确流利达到有感情。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在读中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初步的探究精神,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这多种形式的朗读,解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把自己朗读中体验到的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篇课文重在体验谈迁的毅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如“对谈迁来说,书稿被偷不仅是“厄运”,更是致命的打击,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的朗读理解以及对文中句子的朗读感悟,都是建立在学生自主阅读、自己体会的基础上,这样既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及时、巧妙地将生活哲理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将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

我的教学过程应该说符合新课程理念,但由于本身素养问题,课堂教学中仍有遗憾。如:

1、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时间分配不太合理,第一部分复习四字词语并分类朗读多花时间过多,影响了下面对重点句子的诵读与交流体会,使朗读教学显得浮于表面。

2、引导学生学会概括,概括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能力,教学中应当要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3、缺乏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解方法的引导,自己的语言表述还不够精彩。

38 3048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