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热选4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热选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1
悬崖峭壁上的水长城。远望红旗渠,就像一条长蛇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蜿蜒盘旋,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水利奇迹,一点都不为怪。漫步在纪念馆,听红旗渠的儿女讲述先辈们的英雄故事,就像在经历一次精神洗礼。60年代初,在中国经济社会环境极为困苦的时期,一位名叫杨贵的书记带领林州人展开了一场“千军万马战太行”的伟大行动。虽然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但引漳入林从设想到行动,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林州人高度一致的支持,立下“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的誓言。
我第一次掉了眼泪,没有强烈的吃水、用水的愿望,怎么能够凝聚这样的共识?红旗渠在意料之中、意料之外延长了工期,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但每家每户的付出,每一个刻在石块上的名字,都用自己的血汗兑现了承诺。杨贵书记身先士卒战斗在工地上,直到八十多岁的母亲去世才答应离开工地回家奔丧;工程师吴祖太日夜绘制施工图纸,没来得及见到新婚妻子的最后一面,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有脸吃上红旗渠的水”有人家把十五岁的孩子送上工地,却再也没有等到孩子的'归期……一路泪水涟涟,直到那张万人欢庆红旗渠通水的照片浮现在眼前,感动的泪水化作发自内心的喜悦。真希望自己也生在那时,可以为了一个伟大的梦想奉献和付出,可以在现场分享胜利的喜悦。
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红旗渠精神被概括为了十六个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后人所传颂,其中的开拓创新最让我震撼。如此浩大的水利工程,且不说国家财政只占百分之十五,人力、物力、财力都是举全县之力,光是这一工程中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就足以让人震撼。没有先进的水利测量工具,就发明了用脸盆、板凳和水组合成的测量工具;为了尽快完成四千多米长的通道,从山顶掘了十三口井把两个工作面变成了二十六个工作面;红旗渠长藤结瓜的探索,将这项工程打造成了“引、蓄、提、灌、排、电、景”一体的大型灌区。除此以外,与山西省政府签订的补偿协议被誉为“最早的拆迁补偿”,修渠过程中责任到生产队、到村、到户的做法,与十多年以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不由衷地说,红旗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太行山上的五部曲。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靠着红旗渠精神名扬天下的林县儿女们并没有躺在先辈们的成绩上睡大觉,而是奏响了与我国时代发展步伐相一致的五部曲。六十年代,千军万马战太行解决生存问题,七十年代千军万马出太行解决温饱问题,改革时期千军万马富太行解决发展问题,新时代千军万马美太行、福太行,一个与时俱进的林州县向全国人民宣布:红旗渠精神永不过时、历久弥新、永放光芒。
青年洞里的回声。踏着脚下的青石,扶着两边的栏杆,一路走到青年洞,仰望石壁上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每一个人都举起了右拳,气壮山河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回程,这次活动已经成为过去,红旗渠却成了一座精神丰碑。循着红旗渠精神照耀的大路,心中无比明亮,国运昌盛、四海升平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更是铿锵有力的回答:这样的中国梦,算我一份!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基因征文 传承红色基因论文3000字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2
7月20日,我县青少年“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暨党史学习实践活动——暑期大学生乘坐红色公交体悟石屋坑红色基因启动仪式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市关工委副主任项金如,县政协副**吴壮志,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暑期返休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县关工委主任王运选主持启动仪式。
项金如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此次活动主题清晰鲜明、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中国关工委、省关工委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是开展“家燕归巢”暑期大学生实践体悟的实际行动,希望同学们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传承红色基因,学好真本领,奉献社会、贡献祖国和建设家乡。
启动仪式上,县公交公司负责人介绍了“红色公交”专线开设初衷及乘坐须知。随后,大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我们青年一代要深入基层一线,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绽放异彩,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贡献青春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大学生代表共同参观了“红色传承”公交车(303路)并乘坐前往石屋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车体上一条条红色宣传标语醒目耀眼,车厢内用最简单的载体、最直观的方式,将“流动车厢”打造成为移动的红色文化“大课堂”,让同学们走进车厢 就能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在石屋坑,同学们透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行行文字,了解了战火纷飞的英雄故事,体会了军民合力的深厚情谊,感受了伟大共产党人“红色信仰,舍身报国”的不朽篇章。
大学生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3
13日下午,为学习红军战士伟大革命精神和激发我校学子们的爱国热情,由院关工委组织的“传承红色基因,放飞中国梦”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渡江战役纪念馆举行。参加此次主题教育活动的人员有关工委委员、离退休工作处四支部老干部、组织部工作人员及合肥学院中文系学生党支部等参与本次活动。
渡江战役纪念馆坐落在烟波浩渺的巢湖之滨,造型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大有当年百万雄师万舰齐发横渡长江的磅礴气势。在馆内讲解员的解说和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体验厅、水底厅、军功厅、胜利展厅以及英烈业绩厅、人民支前展厅等,聆听了革命前辈们的英勇事迹,观看了气势恢宏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石刻浮雕、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物,深刻感受到了渡江战役的艰苦过程和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与此同时,老干部与学生亲切深入交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郑永红诚恳对学生们说:“没有这些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的牺牲,就没有当下幸福快乐的生活,同学们要珍爱生活,珍惜时光。大学生要有自己的规划,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而为之不断奋斗,要有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一直保持着感恩之心,用感恩之心回馈祖国、学校、父母、老师。”
参观完渡江战役纪念馆后,一行人来到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位于巢湖市经济开发区的生物经济实验区展示中心,学习参观相关生物科技。北大未名集团构建了世界首个生物经济体系,现已成为世界生物经济的策源地,重点投资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服务和生物制造、生物智能七大领域,现已发展成为中国现代生物产业的旗舰企业和中国最具国际竞争潜力的企业集团之一。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原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周运良说道,当代大学生除了要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知识之外,也应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锻炼自己,从而使自己不断成长为符合国家需求的的人才,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此次主题教育活动中,关工委与离退休工作处老干部部还针对学生们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疑惑与困难问题,从继承传统,树立理想,脚踏实地三个方面诠释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融入社会、报效国家的真谛。通过回顾自身经历,列举红军革命抗战真实事例,结合现实情况,指出作为学生首先应该传承中华优良美德、铭记历史,学好专业课,奠定文化知识基础,同时积极参加活动锻炼口才与人际交往能力,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来自中文系的裴欢表示比行收获颇丰,她提到:“老师们的言辞恳切,语言质朴却饱含智慧,一路语重心长的讲解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对后继者殷切的期望,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激励。”。中文系郑丽丽表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美好生活,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和平家园。红军战士为了祖国的革命胜利可以无畏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主题教育结束后,大家都深有感触。学生们认为此次活动是一次洗涤心灵,升华精神的过程,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历史的选择,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勤于学习,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明辨能力,能够脚踏实地做人,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结合起来,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老干部也表达了自己对学生的希冀,希望学生能树立正确的三观,传承红色基因,放飞中国梦。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4
这是四月,四月的天气,阳光明媚,清新。万物的复苏孕育了新的活力,活力窥视着机会,准备在充满营养的土壤中移动。这片充满营养的土地是万物的摇篮,也是那些为别人的春天而逝去的人的归属。他们睡在地下,他们休息,我说他们很清醒,他们用紧迫的眼睛看着年轻一代的崛起„„
失去的是岁月是历史,但不是一种感觉。他们带着沉重的心情去了安阳烈士陵园。大量的游客来回顾历史,寻找革命烈士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答案。今天我又来扫墓了。烈士墓地扫墓时,我觉得高高的纪念碑有着难以形容的高耸和庄严。一朵精致的白花不同于我的胸部。一条红领巾默默地擦去了纪念碑上的灰尘,但我无法擦去我内心的问题。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他们走了。让我们看看他们。他们知道高高的塔下埋着什么吗。带着疑问而来,带着疑问而归。
生死何惧!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质,也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气节。看着墓地里长长的碑林,刻在冷碑石上的名字应该是一张生动的笑脸,但他们在这里睡了很长时间。有些人离开时没有我大。他们的生命如此短暂。他们的幸福从何说起,但他们平静地面对生死和自己的信仰。信仰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是让人们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鲜血和青春。革命烈士明亮的旗帜永远飘在任何以民族为重的人的心中。这就是士气!
在那种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的军事装备和资源供应远不如那些洋枪洋炮,但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持下,我们才走下去,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士气,这是我们国家真正最宝贵的财富,也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每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这需要强有力的文化理论作为支撑。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积累赋予了士气新的含义,让世界以紧张的斗志认识中国。士气,能创造奇迹,能以小博大,能加快发展步伐。
扫墓是挖掘,扫墓是追忆,扫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扫墓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扫墓这种形式必须进行到底。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深刻的,也许某个时期这种形式是肤浅的,当日本人的靖国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国人的灵魂的时候,我们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传统不得不遭到质疑:扫墓难道仅仅是形式吗?不,它是一个民族的血痛。光辉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鲜血是不能白流的,历史的长河里,闪耀着无比灿烂的精神光芒,继承、发扬、广大,是我们中华民族永不丢弃的遗产。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从珍贵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历史图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无一不使我们再一次感受了烈士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缅怀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也使我们对国家的先进性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灵得到进一步净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个个为了光明而战的英烈们。他们为真理而战,受尽折磨仍宁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进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战争时期烈士们的鲜活事迹感染着大家,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凯歌。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者感慨不已,同时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烈士陵园最深的感受。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同过眼浮云,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决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的我们今朝发展的机会。为了一个契机,为了创造一个环境,多少代人用他们的肩膀默默承担。犹如当年红军过河攻占高地,冲锋的战士踩着水中战友肩膀过河,不时有人倒下了,有人牺牲了,可这种奔跑却没有停止,因为他们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冲才有胜的希望,战友的牺牲才是值得的。而现在我们有如那些冲锋的战士,我们也必须不停的往前跑,往前冲,不住脚步的去发展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为今天而倒下的先辈,我们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去实现一个全民族共同的梦想------中华之崛起。致敬,向我们的英雄。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5
在东市场的老家里,在爷爷休息、睡觉的房间里,有一个陈旧脱皮的小箱子,里面装着爷爷参军时的军大衣。
时常,爷爷会抱起这个箱子,不时用手拍去上面的灰尘,然后轻轻打开箱子,拿出那件军大衣,用手轻轻抚摸着。虽然这件军大衣有点泛黄,有几处裂口,有好几处补钉,但是爷爷却丝毫不在意,因为这件军大衣就像是一位和爷爷一起拼搏、一起战斗的好兄弟,无时无刻陪伴着爷爷。爷爷抚摸着、抚摸着,常常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爷爷参军是有原因的。听爷爷说,我的太爷当年参加革命打土匪,不幸被土匪抓去并杀害了,于是年少的爷爷便立下志愿:一定要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爷爷是在离家乡不远的同安马巷参军的,一到部队,就被分到炮兵连,因为入驻的地方临近海边,既潮湿又寒冷,所以部队给每个军人都发了一件大衣。爷爷与这件大衣相依相伴,像家人一样亲:白天站岗的时候,训练完的时候,爷爷穿着这件军大衣;晚上放哨的.时候,爷爷穿着军大衣,睡觉时爷爷也盖着军大衣。
爷爷还向我讲述了这件军大衣失而复得的。故事。一天,天气晴朗,难得的好天气,爷爷便把军大衣拿去清洗,洗完后晒太阳。晚上,班长惊奇地发现爷爷的军大衣竟然不见了。在班长不懈追问下,爷爷才道出了真相:原来爷爷是为搭救一位生病的老奶奶,把军大衣裹在老奶奶身上,并把她送回了家中。爷爷没了军大衣有点伤感,战友们都敬佩爷爷的为人,晚上睡觉时常把自己的军大衣盖在爷爷的身上。一个月后,那位老奶奶的病好了,便把爷爷的军大衣送了回来,军大衣又回到爷爷身边。
我终于明白了爷爷为什么会对那件军大衣一往情深,因为这件军大衣记录着爷爷尘封已久的往事,记载着爷爷心中“军民团结一家亲”的优良革命传统。这时一个奇异的念头在我脑海中形成:在海边,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穿着爷爷的军大衣,正在查哨巡逻。
放飞中国梦传承红色基因篇6
五月初,趁着休假间隙,我去了一趟红岩革命纪念馆。
走进红岩魂广场,就感觉到一股严肃庄重的气息,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陈列馆,那种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有种莫名的压抑感。前军委**邓小平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陈列馆里那面鲜红的用被单衣物绣成的五星红旗格外显眼,那是一种多么兴奋的期盼的表现呀!我至今仍可以想见,当狱外传来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这样的消息时,那些为祖国献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伟大共产党人心中将是何其自豪与振奋,他们含着热泪为祖国绣出的那面五星红旗,正是他们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诠释!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他们怀揣着对于革命的忠诚与信仰,无悔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召唤,这就是对于伟大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任,这就是摆脱贫困落后、告别专制独裁、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安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名叫“谊军”的革命同志。1992年,一家单位在搬迁时,发现一件标明为渣滓洞革命烈士遗物的包裹,包裹里有两封信和五块银圆。一封信上写道:“中国共产党万岁!亲爱的党和你永别了。谊军。”一块银圆上深深地刻着“最后一次党费谊军”八个字。谊军是谁?他的真实姓名是什么?他做过哪些革命工作?我无从得知,但这种情怀,这种对待共产党事业大于生死的英雄故事,却深深的刻在了我心里。牺牲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的烈士,还有很多人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就是“红岩先烈”。
岁月飘逝,荡涤着人生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那久违的历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桩桩,打动人的肺腑,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先烈的事迹给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当头棒喝。
苟利国家生死许,岂因祸福避趋之。共产党人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在渣滓洞,白公馆,歌乐山下,松林坡刑场都洒下了烈士们的斑斑碧血。
红岩精神是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瑰宝。今天的我们,应感先烈之功业,励后人之壮举。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们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支柱,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信念的执著追求,对于真理的无悔坚持,对于党的秘密的严格保守,对于艰难困境的坦然面对,对于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大无畏气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的积极分子,我想,我更应该身体力行,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在新时期的建设中,做一个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勇于实践的新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