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社会调查研究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社会调查研究范文1

>> 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的调查研究 高职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功能的调查研究 互联网理财产品利弊的调查研究 赣南脐橙害虫功能团的调查研究 关于高职学生社会责任的调查研究 关于网购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高职生学校社会行为的调查研究 英语专业本科生选修第二专业利弊的调查研究 反思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调查研究 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的社会调查研究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伤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教师培训因素对化学教科书功能实现的影响调查研究 不同孕期妇女尿碘水平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调查研究 基于效率与公平价值的“电子政府”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电子教育游戏在小学生学习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城市绿道使用功能调查研究 电子红包对红包文化的现代化重构 浦东新区政府社会管理新方式的调查研究 基于IRM管理视角的企社会责任信息需求与披露现状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外媒热议:电子红包走红中国春节[EB/OL].中青在线,http:///html/2015-03/04/_20150304_

[4]电子红包,你怎么看[EB/OL].中国象山港,http:///system/2015/03/04/

[5]毕凤霞。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0,31(18):69-72.

[6]冯琳。微信红包走红情况探究[J].新闻传播,2015(1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以上5篇社会调查研究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调查研究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调查研究2

研究性学习论文怎么写?

一、确定研究主题

1、选题范围适当:题目范围小一些,容易收集资料,论据充分、重点突出,便于深入探讨,同时也降低了实施的难度。如选择“中学生学习情况调查与分析”作为课题,题目就太大了,因为学习情况包括的内容比较多,要做好这个课题就比较困难,不易把握重点,分析难以透彻,所得出的结论也难有指导意义。如能将题目改为“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就要好一些。不要求你们研究多么复杂的问题,那怕是生活中最最常见的小问题,只要能说清楚、整明白都行。

2、研究内容具体:比如“关于我校高中生道德水平的调查”,这个例子的研究方向和地域限定都比较具体,但所要研究的内容本身太过抽象,因为“道德水平”是很难把握的,用单纯的调查方法更是无法测定。若能改成“关于我校高中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认同态度的调查”,这样研究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3、课题提出的依据不足:同学们选择课题多半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个人的感觉出发,至于这个问题在生活中是不是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什么研究价值,一般很少考虑。例如曾经有同学在“我校学生的早餐”这个大题目下选择子课题时,一些同学提出可以研究“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吃早餐”这个问题,因为这几位同学都不喜欢吃早餐。老师并没有否定他们的意见,而是让他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在本校学生中发放。调查显示不喜欢吃早餐的人数较少,而绝大多数同学仅知道

…… …… 余下全文

调查研究3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 课堂提问 问题类型

古人有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课堂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言语活动之一,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知识、控制教学进程、获取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中了解该门课程的重难点以及相关信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作为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得到学生的回答信息,了解学生的掌握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从而达到该堂课的教学目标。

一、文献综述

(一)课堂提问的界定

目前,已有不少学者都对课堂提问做出了界定。课堂教学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方式(孙菊如等,2006);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和学生相互交谈来实施教学目的和小学目标的一种方法(江芳,1997);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有目的的提供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的刺激,以及学生做些什么、如何做的暗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活动(李江美,2012)。综合各研究者的定义,本文将课堂提问定义为: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学情等设计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课堂提问类型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课堂提问可以从以下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英国学者乔治·布朗(1992)依据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将课堂提问分为:追问、提示、停顿、定调、顺序。钱先武(2001)提出教师的课堂提问依据思维层次可分为:记忆性问题、思考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牛小鹃(2006)提出教师提问内容、课堂提问模式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实时性问题、推理性问题、社交性问题、开放型问题(转引自李采,2006)。朱丹丹(2004)从提问对象上将课堂提问划分为三种模式:全体提问、个别提问、转嫁提问。

目前,相关研究多集中在课堂提问的分类,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课堂提问应答等方面,对高等学校教师课堂提问,特别是对高校研究生导师课堂提问则研究较少。教师的课堂提问对研究生形成质疑、思考、批判能力尤为重要,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引起研究生思考,还能激发其研究的兴趣,促进研究生研究能力的发展。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高校硕士生导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观察,统计出高校硕士生导师在课堂教学中各类型提问的次数与所占的比例,通过对具体数据的比较,了解高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提问偏好,分析利弊及对促进硕士生发展的有效性。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重点大学教育学研究生导师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2名,博士生导师2名)。该4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被列为课堂观察的对象。

(三)调查工具

本调查采用赵伶俐编制的“课堂教学提问类型记录表”①。该记录表由帕特·特丁顿表修改、设计而成,将教师课堂提问按照性质、范围、内容、质量四个维度进行划分。

(四)调查方法

分别对5名授课教师的三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名教师观察时间共计135分钟)进行观察,记录各教师的课堂提问内容并进行分类、记录,统计在13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数量及提问类型。

三、结果与分析

从表4 的数据中我们课看出,研究生导师课堂提问按质量分,鼓励的、清楚的提问较多。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研究生导师课堂教学提问除个别问题外,都能做到表述清楚、使学生能理解问题含义。另外,提问较多集中在鼓励性问题,即学生感到回答不担任何风险的问题,而与鼓励性提问相反的威胁性提问则较少。威胁性提问是指高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学生需要通过长时深入思考,可能引起对立的态度的提问。笔者认为,在研究生的教学中,应控制鼓励性提问和威胁性提问的比重,既能有效利用鼓励性提问增强学生的答问积极性和学业自信,又通过一定数量的威胁性提问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在自身最近发展区中得到不断发展,并由威胁性提问引起的对立态度发展批判性思维。

四、结语

本文调查了研究生导师课堂提问类型的使用情况。经调查发现研究生导师课堂提问总数较少,提问类型集中在封闭式问题、经验性问题和鼓励性问题,而这类问题比重过多不利于形成研究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思维。当然,本调查还存在着许多局限,如调查范围不够广,调查不够深入,加之涉及课堂提问的研究包括很多角度,所得结论不能说明所有的研究生导师课堂提问现状。但本调查结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调节各类问题的在课堂提问中的比重,提升课堂提问有效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菊如等编著。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江芳编著。教学基本功---课堂提问技巧[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3][英]乔治·布朗。高等教育与微格教学讲习班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32

个人调查研究方案范文4

关键词: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案例分解;探析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社会和人类行为进行深入认识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组织所意识到,因为其关系着社会政策制定的有效性和进行相应的社会管理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对社会发展的预测。因此,社会学调查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和社会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手段。在社会学的学习中,有四类研究方法是常用的,下面笔者对此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可以通过观察的方式进行相应的研究。我们所说的观察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利用一定的辅助工具,用自己的感官有针对性地观察正在发生或者变化的社会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观察必须在一定的目的下进行,而并非无的放矢。根据性质的不同,可以将观察分为三种类型,即局外观察、参与观察和实验观察。

局外观察实际就是指研究者并不参与在被研究群体当中,尽量不对被研究群体产生任何的影响,原因是不想影响被研究者的真实表现。例如:我们在对儿童行为的研究上,一般就会采用局外观察的方式,因为儿童的行为在意识到是否有人观察自身时会有一些变化。

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深入被调查对象当中,在与被研究者共同的活动中收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警察部队经常运用的卧底,实际上采用的就是参与观察的方法,参与观察的优点是可以获得局外观察所不能获得的内部资料,缺点在于研究者由于长时间和被研究者生活在一起,容易受被研究者的影响。在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卧底被策反的现象存在,这会影响所搜集资料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实验观察又分为标准实验和自然实验,所谓标准实验是指把调查对象分为情况相似的两组,通过人为的控制和改变某些因素,只对其中一组施加若干的刺激因素,观察两组调查对象不同的变化,收集相应的资料,以考察某些社会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自然实验和标准实验最大的区别就是是否有人为控制某些因素,由于无法控制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较难确定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个案法

个案法在通常的称呼中又叫个别研究或者个案研究、个案调查,它是以某一特定的社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个特定的单位可以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组织,个案调查要对这个特定单位的若干个现象、特征和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来龙去脉,以解释现象、说明原因或者给予明确的问题诊断和解决方法。个案调查法相对于其他几种研究方法来说有其优点,如时间上有弹性、调查方法多样化、花费较小、可以做深入的定性分析。当然也有缺点,由于是个案调查,其调查结果只能是解释该个案的相关问题,不能将研究结果推广到相关总体。此外,一对一式的个案调查对调查人员的经验和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研究人员的经验和技能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

三、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针对那些调查对象范围很广的社会事件而言的,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原因,研究者不能调查全部的被研究对象,只能调查其中一部分,因此就会从全体研究对象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研究者对样本进行调查后,用调查样本的结果来推论总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样本的代表性在整个调查研究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得样本更具有代表性,可以采用几种既定的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配额抽样、立意抽样、滚雪球抽样等。在课堂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几种抽样的方法,笔者会以身边较为贴切的事件来举例。比如:让学生对一门课程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评价,现在问卷有40份,但是全班有80个人,这时就去要抽取样本来代表全班进行评价。可以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意点取40名学生;也可以指定纸签,其中40张写着数字,剩下40张空白,抽到有数字的学生就是被抽取的样本;还可以用等距抽样,告诉学生可以按照学号尾号为多少来确定样本,也可以按照学生座位这种空间距离来隔一个同学抽取一个;分层抽样的方法也可以,即按照学生的考试分数把他们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样本的抽取。

调查研究5

有机结合,体现统一性

调查研究,既要调查,也要研究。调查与研究是了解情况的两个相互联结的不同方面。这两个方面是辩证、和谐、统一的。调查是获取感性认识的阶段,研究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研究要以调查为基础,调查要靠研究来提高。如果只研究不调查,就不能了解客观实际,因而也就不能真正发现问题。相反,只调查不研究,就不可能获得对于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无法发现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晰,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不了,工作就打不开局面。只有既调查又研究,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才能制定出科学的行动方案。因此,要正确认识调查与研究的辩证关系,自觉地把调查与研究有机地统一起来,做到调查中有研究,研究中有调查,从而构成一个不断调查、不断研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

发扬民主,体现广泛性

调查研究要注意发扬民主,体现广泛性。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认识世界的聪明才智和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吸取群众的经验和智慧,而群众并非个别人,而是一群人,这就要体现广泛性。其中包括各个不同阶层、各种不同观点的群众。要多方面了解他们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要鼓励群众说真话,特别是要注意鼓励那些如实反映实际问题,敢于提出批评、建议和不同意见的群众,不要闻喜则喜,闻忧则怒,偏听偏信。更不要捂盖子、扣帽子、抓辫子、打棍子。只有这样广泛去听取意见,才能达到对客观实际全面、深刻、真实的认识。

突出重点,体现针对性

创新方法,体现深入性

调查研究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讲究方法,深入拓展。一般要熟练掌握如下方法:一是熟练掌握传统的调查研究方法。传统的调查方法主要有:抽样调查法、典型调查法、重点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口头访谈法、实地观察法、蹲点调查法、建议征集法。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系统研究法、动态研究法、对比研究法等。二是拓展、创新调查研究方法。根据新形式、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拓展和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如通过网络开设“网上热议”、“网民之声”、“网络互动”等等。三是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方法。调研人员要明了每一种方法的特点、优点、局限性和适用场合,根据调研目的、范围以及人、财、物力和时间等因素,灵活、恰当、综合运用,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补充,达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的最佳目的。

48 847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