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关于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1

《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摘 要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叩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同时随着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的农业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活动的展开,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近代化工厂的建立,农民运动的此起彼伏,对旧社会旧思想的冲击是难以想象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儒家思想体系和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思想被“夷狄”的坚船利炮击碎,有识之士开始了自我反思的道路。从经世致用思潮到开眼看世界,再到师夷长技以制夷,饱学的进步之士的思想逐渐转变,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文化等各方面发起了变革。本文研究浅析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其目的在于试图通过对鸦片战争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分析,了解到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受鸦片战争的影响造成的转变及原因,并对此做一个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国文化;影响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清朝前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十分繁荣,尤其康熙、乾隆、雍正三朝,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平和的环境下,社会风气逐渐走向奢侈糜乱,光鲜之下矛盾暗长。清王朝统治者在落后的封建观念统治下,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清王朝陷入了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状态,国家发展陷入停顿,逐渐由盛转衰。而当清王朝逐渐走入没落之时,欧洲各国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资本主义各国逐渐完成了资本主机原始积累,相继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具备雄厚的军事和经济实力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它们逐渐把目光瞄准了中国。

一、鸦片战争概述

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并额逐年增多。英国资产阶级极力向中国倾销鸦片以抵御贸易的入超,妄图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在这一过程中英国大发鸦片财。中国方面白银大量外流,人民饱受鸦片摧残,精神和健康受到严重伤害。道光帝派遣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林则徐把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集中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

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出兵,但清政府并未在沿海地区积极备战,导致当英军来袭之时清军变一触即溃。战争期间,中国人民积极抗英,涌现了三元里抗英斗争等反侵略斗争,充分展现了人民对侵略活动斗争的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操,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清政府战败收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传统观念的变迁

中国的文明诞生极早,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周边国家中,中国的文明发展程度一直是最高的,即使被周边落后的少数民族用武力征服,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和融合性最终也会将之同化化作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同时中华文明也以其强大的影响力辐射了周边国家,形成了深远影响。因此中国自古养成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天下的观念而非国家观,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视周边的民族皆为蛮夷,认为中国就是天下之中心。石介先生的书中曾提到“天出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中者为中国,居天地之偏者为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我们能看到这时国人已视自己置身所在即为世界的中心。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中国即为中央之国,周围的蛮夷国家都应该向中国称臣纳贡。在“天朝上国”的骄傲自满中中国对所谓的“洋夷”不屑一顾,这种洋洋得意的自满被带到了鸦片战争之中,清政府认为英国还是一个未开化的民族,甚至当时有的官员向皇帝献策称洋人的腿是不会奔跑的,因此对付他们只需要用竹竿将他们击倒。直到经历了鸦片战争清政府的惨败,时人才认识到清朝“天朝上国”不过是自己编制的美梦,被认为野蛮未开化的夷人已经将自己超越。少数的饱学有识之士开始了自强的道路。从“经世致用”到“开眼看世界”,从“变古愈尽,变民愈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天下”的观念向“世界”的观念逐渐转变。所以直到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中国的以“国家”而不是以“天下”自称的观念才逐渐形成。

(二)现代教育的萌芽

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鸦片战争后西学的传播还是中国的现代教育的重要条件。其中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教育是中国现代化教育的萌芽阶段,在中国教育史中它是不能抹去的重要篇章。洋务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洋务学堂为中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留学教育把学生送往欧洲接受先进教育,翻译西方的优秀著作传播西方先进知识。洋务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萌芽,它使中国的教育由传统的模式向着现代化模式转变,这是对旧中国已经无法满足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封建式教育的一次彻底否定。中国的近现代教育从此拉开了序幕。

洋务派的洋务学堂无疑应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位。正是洋务学堂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初的领地,为传统教育在形式上的逐步解体创造了条件,从而也为中国教育正式启动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和中国近代首次教育价值与道路选择,洋务学堂以缩影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国人在中西文化冲突的初级阶段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处理。它的办学得失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乃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来说,洋务学堂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并冲击了陈腐的科举制度,促进传统书院进行改造;洋务学堂是中国近代教育避免了殖民化的前途,代表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方向等。洋务学堂尽管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在“变器不变道”办学思想的支配下,洋务学堂仅仅是引进了西方的工艺技术,却失掉了作为技术根本的科学精神;试图保持传统的人文教育,但事实上却僵化和削弱了人文教育,这些都引导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走进了狭窄之路。

参考文献:

[1]石介。中国论徂莱石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魏源。魏源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张静。鸦片战争对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J].历史教学,2012(13)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关于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鸦片战争论文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关于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2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离开了文化的浇灌,企业便像无源之水,是无法长久的。企业文化发展至这天,大家已普遍认识到,它的实质就是企业所有成员共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功效在于以优秀的文化教化人、转化人。中国的海尔集团、美国微软公司、日本松下公司等等,他们创造出的奇迹和成功的经验无不告诉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不朽之柱,文化建设有着潜在的凝聚力量,它不仅仅仅能给企业带来一种精神,而且能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职责感,培育企业团队精神,为我们员工作导向,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下方我从三个方应对公司企业文化来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

作为公司的员工,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就应秉承公司的优良文化传统,牢记“创新,高效,职责,共赢”是我们企业和员工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是我们的第一要任,具有强大核心的竞争力是我们公司共同的目标。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无信不旺,社会无信不稳,因此,诚信是企业理念的基石。诚信:诚,就是忠诚、老实;信,就是守信用、重信誉。诚信作为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尤为重要,它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特殊而现实的好处。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水平、先进的设计研发水平、先进的工程管理水平,去拼搏,去创造;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用心参与市场竞争,努力打造一流的房地产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就应以“创新、高效、职责、共赢”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要教育每一位员工遵守企业礼仪,构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员工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实现,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十分用心的作用和影响。

高效,高效管理,始终把科学管理作为提升效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以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为原则,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全面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高效的执行力,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员工在工作中具有大局意识,自觉把公司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部门之间的沟通、紧密协作、信息共享、用心落实公司决策部署,实现效率和效益的统一。高效服务,建立客户服务的快速反应机制,准确预测客户需求并及时进行反馈,以热忱的服务,阳光的心态,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需求。

职责,对客户负责,始终坚持以客户为本,把客户的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客户带给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对员工负责,透过带给优越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的后期没保障体系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鼓励员工超越自我,奋勇拼搏,开拓创新,在贡献企业,回报社会的同时,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对伙伴的负责,沣东地产重视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取,注重与战略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长期的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与最具竞争力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对社会负责,沣东地产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用心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运用,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张。

共赢,应对客户,尊重客户,理解客户,持续带给超越客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客户价值与企业价值的共赢。应对员工,尊重和关心员工,为员工带给适合自我的职业发展通道,让员工体会到劳动推动企业发展的成就感,实现员工的个人价值,与企业共赢。应对伙伴,坚持以诚相待,努力在长期发展中为彼此创造更多的企业盈利与成长机会,实现共赢。应对社会,沣东地产用心参与城市建设,努力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进程,实现企业与城市共同发展。

在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务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1)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列入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全部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认真抓紧抓好至关重要。在工作中定期组织基层领导干部和员工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研究,学而习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建立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用心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广大员工用心参与,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的工作格局。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更不能代替;努力探索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机制、新方法,把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3)要精心组织、整体策划,稳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精心策划企业文化活动,宣传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把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要加大投入、创造条件,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企业要发展,文化要先行,必要的投入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要从人力、财力、物力各方面支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4)要博采众长、注重实效,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应是开放的文化,不注意坚持和发扬自我的优良传统,就会失掉发展的根基;不注意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成果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要继承发扬公司的优秀企业文化传统,又要大胆借鉴、吸收其他企业文化的精华;既要坚持和发扬本企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优秀理念,又要借鉴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使企业文化呈现勃勃生机,根据公司具体状况构成自我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资料,企业员工的行为规范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它直接体现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因此,加强企业员工行为规范的建设,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着重要作用。

(1)要以尊重和沟通为基础。制定企业员工行为规范是企业“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体现,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对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产生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出发点是尊重员工和促进员工在企业环境和工作岗位上健康成长。因此,在执行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在大力宣传灌输企业价值理念的基础上,注重引导沟通和循序渐进,不能用粗暴生硬的行政命令和简单说教去执行。及时了解员工的愿望和想法,做到互相理解、加强沟通、倾听意见。让员工及时充电,以适应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给员工创造条件,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体会到受人尊重、受企业尊重的喜悦情绪,让员工感受到工作的愉悦性,激发更大工作热情和智慧,对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只有在一个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工作氛围中,员工才能产生对企业理念的认同,才有用以这些理念的要求来规范自我行为的主动。

(2)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用心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公司倡导团队精神,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3)要发挥典型示范和领导带头作用。科技进步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企业的根本,任何人都要尊重人才与科学的典范。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发挥典型人物的示范引路作用,要不断培养发掘、表彰奖励员工身边的优秀典型,以他们的典型事迹所具有的生动感染力和说服力,来引导教育员工逐步到达规范的各项要求,推进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公司基层党员干部更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用自我的行动为表率,为广大员工的进步指明方向。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水平。

工程部:xx

浅谈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论文3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1840-1842年英国发动了侵略 中国 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文旨在阐明,认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关键词:鸦片战争;危害; 现代 文明

19世纪上半期欧美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 工业 革命已经完成,法、美工业革命也正在迅猛 发展 。工业资本主义生产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此时的清王朝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清王朝统治集团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对世界形势茫然无知。清政府仍旧推行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 自然 经济 ,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当时的英国政府已感到在中国这个封闭了几千年的古老大国,单靠贸易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严重危害到清政府的统治,道光帝任命林则徐禁烟,但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却成为英国政府使用“炮舰政策”的借口。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1840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二、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进步性

中英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尽管由于中国道光皇帝的无能和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与封闭,造成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作为一个失败者的中国不能不赔偿战争的费用和损失,接受外国的一些苛刻条件,甚至有些条件直接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完整。但是毕竟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古老中国大门被英国用“炮舰”强行打开了,尽管这个时候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一)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 中国 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与专制 社会,广大民众局限在有限的土地之中,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到了满清的后期,这种封闭性与落后性以及腐败性更加突出,当世界在 发展 ,特别是欧洲 经济 经过近几百年的迅速发展,先进的技术和 现代 文明,给欧洲民众不仅带来了生活上的改善,而且还带给了欧洲民众较多的自由和民主,使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差距更大,尽管西方各国在打开中国封闭大门时,采用了“鸦片”和“大炮”两种不文明的手段,但是中国的封闭大门毕竟是需要打开的,外部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这种进程。

(二)促进了中国商业的发展

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三)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随着中国的国门逐步被打开,一些外国的文明与技术,特别是外国的一些进步和开放的民主思想和自由的主张,也开始在中国大陆产生。比如当时著名的思想家魏源也研究了“鸦片战争”的过程,提出了对外关系方面的几个原则。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互市”,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反对鸦片贸易。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鸦片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鸦片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的中国的瓦解。

中国近代史之探析鸦片战争的论文4

《鸦片在近代中国泛滥的原因探析》

摘 要 文章探析鸦片在近代中国泛滥的原因:输入鸦片的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竞争;巨额利润对各方的吸引;清政府的吏治腐败,统治阶级无能;民国成立后的国内状况混乱,因此,鸦片在近代中国的泛滥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

关键词 鸦片泛滥;近代中国;原因

自鸦片走私贸易进入中国以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给中国人民的身心带来严重的危害。清政府、民国政府等都有禁烟政策,然而却成效甚微,都没有阻止鸦片在近代中国的泛滥。鸦片贸易横行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是由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共同构成的结果,是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状况的一个缩影。

一、输入鸦片的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竞争

当时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国家众多,并且国家之间因为利益而相互进行竞争和勾结,这是鸦片泛滥于中国的直接外部原因。西方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殖民国家,最早有葡萄牙和荷兰。他们以澳门和台湾为据点,向中国内地输入鸦片,不过数量不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成为对华鸦片走私量最大的国家。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经济与军事实力跃居世界前列,对外殖民扩张也发展迅速。东印度公司是英国侵略东方的殖民机构,它试图以各种方式打开对中国的殖民贸易大门,以便倾销英国商品,但却屡遭碰壁。因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以男耕女织、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国家,根本无需依赖对外贸易而生存。因此,鸦片贸易就成为了东印度公司改变不利贸易入超局面的一种手段,确立其对华鸦片政策。甚至最后,英国不惜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接受鸦片贸易。同时,美国独立战争后开始急剧发展资本主义,扩大对外贸易。由于英国对印度鸦片实行垄断,所以美国人另辟蹊径,在土耳其发现了鸦片。土耳其鸦片质量不如印度鸦片,但因价格低廉,在中国市场上竞争力很大。1817年美商又在波斯湾找到新的货源,使得1817、1818两个年度中贩运总数达到4000箱,占各国输华鸦片总数的42%。为了与美国争夺中国的鸦片市场,英国大力增加印度鸦片的产量,导致其价格下降,美国对华鸦片贸易开始处于不利的地位。1821年,为了倾销大量增产的印度鸦片,英国允许美商贩运印度鸦片。英美两国开始相互勾结,扩大对华鸦片的输入量。

二、巨额利润对各方的吸引

鸦片走私之所以能够兴起并且屡禁不止,根本原因在于鸦片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西方资本主义和烟贩都从鸦片贸易获取了高额利润。以英国为例,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规定,鸦片按照成本300%的高税率进行征税。另外,东印度公司以及后来许多英商洋行以三角贸易方式,将贩卖鸦片所得的现银从中国进口茶叶等畅销品,运回英国本土售出时也需缴纳大量税金,成为英国政府的又一税收来源。以1813年为例,这一年印度上等鸦片“公班土”,每箱成本费用是237卢比,它的拍卖价格,包括印度政府的鸦片税在内,每箱2428卢比,超过原来成本九倍,东印度公司约得其中的三分之二。其次是印度政府。鸦片税是印度政府的大宗收入,它按鸦片成本百分之三百以上的税率抽税,1829―1830年从鸦片专卖所取得的收入超过一百万英镑,约占全年总收入的十分之一。第三是烟贩。因为鸦片是偷运进口的,逃避了纳税。公班土在印度每箱的拍卖价格为1785卢比,在中国的卖价为2618卢比,两者差额为833卢比,折合银洋为四百余元,扣除少数运费等成本外,剩下部分就是烟贩每箱的实际利润。最大的英国鸦片贩子查顿在私信上说,在最好的年头,鸦片的利润高达每箱一千银元。英国鸦片贩子泰勒在1818年说过:“鸦片同金子一样,任何时候我都能卖掉。”鸦片贸易在对东印度公司、印度政府以及烟贩共同有利的条件下,更加快速发展起来。随后,东印度公司采取大量生产、低价推销的政策,鸦片输入中国的数量更进一步增加。

三、清政府的吏治腐败,统治阶级无能

当时清王朝吏治的腐败、税制的紊乱是导致鸦片泛滥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原因。由于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与驱动,清朝有不少官员或主动或被动地纵容甚至是参与鸦片走私。鸦片虽然是走私贸易,而且朝廷有令禁止走私贸易,但这种走私其实得到了广东、福建一带官府的默许,几乎形成了庞大的鸦片走私受贿官员集团。以查缉鸦片走私为专责的官府“巡船每月受贿银三万六千两,私放入口”。各级官员也都争相从鸦片走私中获利,“水师有费,巡船有费,窑口有费,自总督衙门以及关口司事者,无不有费。”连英国商人也曾说:“在中国方面,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鸦片走私公开的默许,过去和现在的巡抚,都从中取利。”甚至英国官方也宣称:“因有完备的贿赂制度,鸦片贸易进行得很顺利正常。”官吏受贿的普遍,致使鸦片走私日益猖獗,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偷偷运进了天朝。”并且随着鸦片输入数量的激增,鸦片税也成为清朝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在进口税中,鸦片税约占一半左右,最高时甚至占60%以上。

四、民国成立后的国内状况

清王朝灭亡后,直到解放前,国家都一度处于战乱与管理的混乱之中,所以在这种国家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鸦片便再次泛滥起来。北洋军阀时期中国陷于军阀割据状态,为了争夺地盘,扩充军队,各派系军阀几乎都利用毒品掠夺社会财富,依靠鸦片消费税增加税收来源,有的甚至纵容种植罂粟。于是,鸦片烟毒在北洋军阀时期又逐渐开始流布,甚至出现了一些专业性质的鸦片公司,例如上海的信远公司、公平公司、聚丰公司、三鑫公司等,都是大型专业贩毒公司,其后台则是军阀和外国侵略势力。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从1927年9月至1928年4月颁布了许多禁烟章程及条例,但起初主要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即用增加税收的方式限禁鸦片。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国产鸦片数量猛增,西南地区成为鸦片的最大产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后,向中国大肆输入鸦片和其他毒品,将东北地区变成日本推行鸦片专卖的主要基地,并建立全国性的贩卖网,使鸦片在中国又一次泛滥成灾。

五、小结

从探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想要真正的杜绝鸦片、毒品的泛滥,首先国家需要拥有独立的主权作保障,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二半社会,内忧外患,民族矛盾是当时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寻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解决人民苦难的最关键的前提。其次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当一个国家经济强盛,才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近代西方国家逐步的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大幅的提高的同时,清政府却还在“闭关锁国”,停留在“天朝上国”中止步不前,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使得我们在经济上,军事上、科技上等领域落后于西方,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性将我们强行拖入它们的利益纷争中。同时,鸦片的禁止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基础,而当时的近代中国社会因为政权的更迭,始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能够长期统一国家、保护人民,社会处于治理的混乱之中。最后,当时清朝政府的日趋腐败,导致国家的治理更加涣散。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因此,鸦片在近代中国的泛滥是有着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重因素所共同导致的,是中国人民在近代苦难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M].中国致公出版社,

[2] 岳冰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第二次鸦片战争前的鸦片输华情况、原因及影响[J].文教资料,

[3] 刘淑敏,胡赤军。近代英国对华鸦片贸易的主要利益[J].长白论丛,

作者简介

蔡艳君(1991-)女,陕西咸阳人,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中国近代史纲要之鸦片战争7300字论文:《试论鸦片战争中的情感与理性》5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师生对多数内容都诉诸“道德批判”,是带着感情色彩来谈论西方的,甚至有把对西方的满腔愤恨转化成文字上诋毁中伤以泄愤之嫌,很少从道德以外的角度,对鸦片战争进行深刻的反思,这是一种不幸。因为道德的批判最是无情,而批判一旦升至道德层面,事情的细节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之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有感于此,笔者就鸦片战争教学中的几点思考成文,以求教方家。

一、对教材表述的几点认识

王家范教授指出,教材绝不是“经典”,教学过程更不是唯教师、唯教本为“标准模式”。教材只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历史的“阶梯”,是“驱动的过程”,而绝不是“终结”。因此,对教材中一些不尽符合史实的表述,有必要认真分析。

1.英军未进攻广州,是由于林则徐防守严密?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为何没有进攻广州?人教版认为是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据茅海建先生的考订,清军的许多部署都建立在对英方意图的错误判断之上,且失败后往往不能迅速吸取教训。如林则徐、关天培的虎门防卫体系都建立在英军舰要闯关这一假设之上,而英军恰好采取了中国人意想不到的直接进攻炮台的战法,结果中方预设的防御长处其实成了短处。事实表明,“清廷依为长城的虎门防卫体系,正如明代尽心尽力修筑的长城未能阻止其祖先的数度人犯一样,本身就是一只靠不住的跛腿鸭”。

后来,清朝对英宣战,派官军南下广东,与英军决战,结果一败涂地。事实证明,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则徐的武备。对英人而言,“中国七十万众,未必一千合用”,“中国之敌外国不过纸上言语”。林则徐谪戍伊犁时,在途中曾致书友人说到:英方器良技熟,船坚炮利,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他写出了中英战争的实情,也写出了中国人的窘态。“奈何奈何”一语,真切地表达出了炮火下的人们在拒敌时的茫然和愕然。只是林则徐请他的友人不要给别人看。“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他怕清议的指摘,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显而易见,英人绕开广州,不是因为害怕林则徐严密防守,害怕广州“民心可用”,而是因为与广州“十三行”在利益上盘根错节,关系太深,一打必损。英人投鼠忌器,才不敢在广州开战。更重要的是,英军的预定战略是对北方施压,迫使清廷早日屈服,以便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建立一种新秩序,所以未攻广州,但予封锁。可悲的是,人们误以为林则徐制敌成功了,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相信“天朝”武功居然不敌“岛夷”之技的人们,更是如此。

鸦片战争之后的三部史著《道光洋艘征抚记》《夷氛闻记》《中西纪事》,皆谓林则徐在广东防备严密,英军无隙可乘,遂北犯定海。他们把后来广东战事的失败,归结于林则徐的去职;他们将各地战事的受挫,归结于当地没有林则徐。尽管林则徐的制敌方略当时未经实战,但他们已在心目中认定其必胜无疑。处在失败中的人们,找不到胜利的迹象,最容易产生某种希望。林则徐就是这种希望。而且,局势越危急,战事越失利,这种希望之火就越放光芒。由此,一个神话诞生了。一个林则徐不可战胜的神话,占据了当时许多人的心,并流传至今。

2.不平等条约。哪里不平等?

鸦片战争后订立的中外不平等条约,究竟哪里不平等?有何影响?如何认识?教材没有作具体分析,在教学中有必要深究,不然会以今情测古意,跳不出宥今以衡古的时弊。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从具体条款来看,南京条约之所以不平等,主要是割地、赔款和赦免“汉奸&rdq)山草香○(uo;三项内容。而第一款宣布和平,第十三款规定批准程式,并不涉及平等或不平等;第八款释放英囚也合乎当时国际法惯例;至于条约第十一款平等国交,反是这项不平等条约中的平等条款。除此之外,条约中的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是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又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从社会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一口通商、行商制度束缚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利于中国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转向市场交换的工商经济。广州的关税由官吏和行商操纵,使每一次关税交纳都成为讨价还价的灰色交易,外商受害,国家无利。这些难道还应当继续保留?

不唯如此,对不平等条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表明,对问题的解释还另有一个广阔的视野。五口通商等条款对中国有不利的一面,但在客观上为中国提供了摆脱传统的新途径。从短期上讲,负面作用大于正面效应,而从长期来看,负面作用在不断退隐,正面效应在逐渐生长。罗兹曼先生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分析指出:“如果我们全面地分析19世纪条约体系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就不难发现,消极面固然不少,但也不乏某些积极因素。”并提醒人们,相对于中国广袤国土和华夏芸芸众生而言,消极面容易被人们夸大。

然而,以上认识只是今人的一种分析,与时人的思想是不搭界的。今人所谈论的平等或不平等,都是以18世纪在欧美产生至20世纪在世界确立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尺度;而生活在“天朝”中的人们,自有一套迥然相别的价值标准,另有一种平等观念。他们对今天看来“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愤不平,而对今天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浑然不觉。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约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直至前清末年,文人忧国者莫不以五口通商为最后的祸根。割让土地当然是时人所反对的,也应该反对的。但是香港在割让以前毫无商业或国防的重要功能。英人初提香港的时候,北京还不知道香港在哪里。时人反对割地,不是反对割香港。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方法。

进言之,在《南京条约》里,中国损失了国权,而清朝却没有损失王权,更何况通过《南京条约》,清王朝亦有所获,即以协定关税论,中国损失了海关权,而清朝却增加了海关收入,清廷不仅可以卖中国以自救,还可以卖中国以自利。《望厦条约》签订后,道光帝的朱批是“所办甚好”,称赞耆英的谕旨是“办理均合机宜”。所以我们既要反列强帝国主义,也要反天朝帝国主义,片面反帝,会误读近代史,误以天朝帝国主义为爱国主义。

二、阅读对教学的启示

鸦片战争史研究,资料翔实、成果丰硕,不少著作和文章多有论述,尤其是学者们潜心涵泳所得的精辟见地值得仔细玩味,而之与高考试题的融合,则更发人深思。

如2008年上海高考卷第41题引用了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原话,考查学生对中西方交往中“平等”与“不平等”的理解,思维含量较高。试题如下: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问题:(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分)

(2)简要叙述中国在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分)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分)

其实,郭廷以与蒋廷黻的观点非常相似,他说:“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英人口口声声要争取平等,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但茅海建的看法不尽相同:“这段话相当凝练且传意。但是,我们若从细部去观察就会发现:尽管鸦片战争前清朝在国家关系上矮化西方列强,但对经济贸易的种种限制,恐怕不能以‘不平等’一语而完全概括之,至于猖獗的鸦片走私贸易,又当别作它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勒逼的一系列条约,包含众多不平等条款,而在国家关系上又毫无例外地追求与清朝的‘平等外交’。”并就不同语境下“平等”与“不平等”的内涵作了阐释。学者的观点相互碰撞,发人深省。时人与今人对“平等”与“不平等”的不同感受以及中西方不同的诉求,是文明的落差,恐怕与“东西对视,隔雾看花”的现状不无关系。

又如,2009年广东高考卷第22题是一道单选题,题干如下: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这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郭汉民在剖析这段话时说:“从鸦片战争开始,维护道义、反抗侵略的中国由于自己的孤立无依而被排斥于世界联系体系之外,只能代表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陈腐世界’,而一意发财的西方列强则恰恰是最现代社会的代表者。道义与落后,赚钱与先进如此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悲剧的根源。为了结束这场悲剧,中国必须尽快从‘陈腐世界’中走出来,改变落后状况,追赶世界潮流。”

其实,马克思在1853年曾预言,现在中国被迫放弃了它的闭关自守的状态,“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木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显然,鸦片战争不仅是近代中国悲剧的开端,也是结束中国野蛮的、闭关自守、与文明世界隔绝状态的开端。柏杨甚至说,封建卫道之士对旧政权的保卫越努力,中国脱胎换骨的时间,也就是使中国新文明诞生的阵痛时间,也越延长。中国所受的伤害,也因之越大。

无可否认,西方特权最初突出地表现为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扩张和侵略,古老中国之“陈腐”早已注定了在最初的博弈中上演的只能是一幕历史悲剧,对西方“特权”的抵制将一直伴随着中西方交往的进程,也必将伴随着中国向前发展的进程。因此对中西方交往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冷峻思索显然比单纯关注西方的侵略更有意义。如此看来,高考以此命题早已对“道义批判”进行了深刻反思,对历史教学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只是我们未曾意识到罢了。

如何看待不平等条约?黄仁宇的话令人深思:“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喙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并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10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o”

如何看待鸦片战争?西方学者费正清等人中肯地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上述中外学者的真知灼见,从不同视角来重新审视和理性反思鸦片战争,多为不易之论,在教学中值得借鉴和思索,一味道德式批判和“煽情”式的教学无助于学生思维的历练和学科素养的提高。作为历史教师要研究高考试题,窥测命题思路,关注史学动态、了解学术研究,多读勤思、交流讨论,否则真是抓住了谴责“帝国主义侵略”的机会,而失去了理性反思的契机。

三、几点思考

1.如何认识“侵略的西方”与“先进的西方”?

陈旭麓指出:“几十年来,我们满怀义愤和民族情感对帝国主义的历史罪恶已经作过无数次的谴责、批判、声讨,产生了众多的书籍和文章,这是历史研究的一个必要部分。它裁决了历史上的正义和非正义。但是,伦理观念只能说明历史的一个方面……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回这一洞见对于理性思考“侵略的西方”不无启发意义。日本就是被西洋的炮舰“轰”着离别中世纪而成功走上近代社会的。我不否认中国自身具有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但何其艰难而又一波三折,外界因素——新技术、新观念、新的社会结构模式——的影响,在某个时候已经变成了中国历史演进的决定力量。正是鸦片战争使中国出现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中国的社会内部结构开始了基本的变革,成为传统王朝的衰落转变成传统文明的衰落的转折点,从此中国开始了艰难曲折的近代化历程。试想,若不是被别人“轰出中世纪”,我们何时能主动地实现“走出中世纪”呢?故仇恨宣泄只能显示情绪和意气,却不能显示理性和力量,有时仇恨的激扬,则越发反衬出人们在国难面前的心怯意沮。   鸦片战争的真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近代化,顺合世界之潮流。因此,当我们探讨近代中国人对西方挑战的反应时,就应该把他们对西方的认识以及能否学习西方谋求改革放在首位,这样,才能够给他们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和评价。鸦片战争时期,中国人在对待“侵略的西方”问题上,除了少数人采取低姿态外,大部分都作出了强烈的反应,主张给予坚决回击。可在怎样面对“先进的西方”这一问题上,却很令人失望。道光帝不识时务,守其常而不知其变,士大夫意气用事,以为不必学,甚至在对“侵略的西方”作出迅速而情绪化反应的同时,也迁怒于“先进的西方”,有意歪曲与排斥之,这种傲慢与偏见的结果便是,清廷在炮声寂静之后又沉沉睡去,从而断送了迎头赶上西方的机会。

在鸦片战争教学中,若只盯住“侵略”二字,或沉溺于“道义批判”,我们对西方的认识要么流之于浅薄,要么失之于偏颇,只会躺在“苦涩”的干草堆上自怨自艾。如此,则史学教育功能无从发挥,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无从培养,现代公民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成了一句空话,历史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

2.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是否应该抵抗?

在鸦片战争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调动了十多万军队,先后有一名总督、两名提督、七名总兵、两名都统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巨大的落差。而中西之间舟船与枪炮的悬殊对比,又常会化作无情的压力,逼出血性者的英雄主义,召唤他们在劣境中慷慨一击,肉搏赴死。陈连升喋血沙场、葛云飞血染定海、关天培虎门殉国、陈化成阵亡于吴淞炮台,像这样甘愿以头颅抵挡利炮的人并不是个别的,“可怜裹尸无马革,巨炮一震成烟尘”,他们的心迹和苦痛,既显示了民族战争中英雄主义的悲壮,又显示了民族战争中英雄主义的悲怆。以致林则徐发出“未之前有”与“奈何奈何”的感叹。

既然正义的反抗并不能取胜,那么,是否应当尽早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有利的和约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呢?

以日本为例,自1853年“黑船事件”后,国门被打开,除割地赔款外,日本“享受”着与中国同等的待遇。日本不事抵抗自是幕府的积弱,反过来说,即使进行抵抗,也将遭到与中国同样的惨败,下关和鹿尔岛等地方性抵抗的惨败便是明证。然开国之后的种种刺激,又转化为另一种催化剂,引起了日本历史上的明治维新。由此可见,对于西方的入侵,武力抵抗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另作选择也是明智的。负责任的政治家可以选择对其民族更为有利的策略。对此不能简单地以“爱国”或“卖国”的道德观念概括之。诚然,中日两国之间的差异或许更为重要,放弃武力抵抗,对于并无前车之鉴的“天朝”上国而言在当时也不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其假设的意义仅仅在于,为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提供道德批判以外的价值标准。

那清朝将士的鲜血怎样才不会白流呢?“以鲜血而赢得胜利,自是其价值的充分体现。以鲜血而换来失败,也可能不是无谓的,即所谓‘血的教训’。一个失败的民族在战后认真思过,幡然变计,是对殉国者最大的尊崇、最好的纪念。清军将士流淌的鲜血,价值就在于此”。

可叹的是,清朝似乎仍未从“天朝”的迷梦中醒来,勇敢地进入全新的世界,而是依然如故,就像一切都未发生。时人称:“和议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即酒房茶肆之中,亦大书‘免谈实事’四字,俨有诗书偶语之禁。”鸦片战争后,社会停滞不前,以致当1860年庚申之变后,国人再度检讨致败之由时,20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读史至此,沉思久之。

48 67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