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最新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1
藏族的服饰文化:
牧区藏民不论男女老少,冬穿精制的羊皮袍,羊皮袍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皮厚毛长,用这种皮缝制的皮袍,作冬装最好;一是皮薄毛稀,用它来缝制藏袍,作春秋季服装最为合适。藏民喜在羊皮袍上用虎、豹皮作领,黑灯芯绒或黑绸缎镶边、鹿皮卷边。女式皮袍上,用两、三道宽窄不一的各色灯芯绒和一道2寸宽的花氆氇镶边。这种皮袍的特色是,宽大肥长,耐磨保暧,白无束带为衣,夜晚可解带当被。夏天牧民多穿棉布衣和氆氇长袍,这种衣袍的样式,也是大领大袖,无纽扣,长及脚根,在羔儿皮衣袍外用各色灯芯绒、平绒、缎子或毛呢封面,用锦缎和花氆氇、水獭皮镶边的长袍,藏语叫作“查日”,一般为富人家缝制.
不论男女,藏民喜戴毡帽和礼帽,冬季戴狐皮帽。手上喜戴象牙银制手镯,金银戒指和身上带银制的“尕吾”(护神盒)。男子喜欢在腰带上挂一把腰刀,有长刀、短刀,长则有两尺多,短则有七八寸左右,俗称“吊刀子”或“腰刀”。刀把上嵌有绿松石、珊瑚。妇女一般挂只有五寸长的小刀,它是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又是防卫武器。
牧区男子有蓄长发的习惯,编成独辫,或盘在头上,或披于脑后,现多数习惯于剪短。妇女特别重视装饰,一般未婚妇女将头发梳编成很多小辫,已婚妇女才梳编成双辫。九寨沟地区,妇女将无数细黑线参于发中;分别编成若干细发辫,从额头披于脑后,直垂臀部处,上用丝线或长布与发衔接起来,布条上有银盾(银制),形如碗。上雕有各种精致图案,并在上面镶嵌着玛瑙、珊瑚、琥珀等。松潘地区的已婚妇女,头上要盘圈拴有以琥珀为主的头饰,在小管粗的布袋内(或虎皮)装上牛羊毛或鹿毛等,上面嵌缝上琥珀、珊瑚,琥珀少至几颗,数量多至十多颗,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而定,把这嵌有珍宝的长袋接在发上,盘在头上。相传这种头饰,建布达拉宫时,才开始流行。
藏族男女常着高统藏靴和皮鞋,统至膝盖。冬天脚下还垫上一些干枯的柔草或干青稞草以保温取暖。藏民皮鞋,男女都会缝制,鞋底仅一层较厚的皮革,因此每年都需更换鞋底,还有一种是皮底布统的藏鞋,穿起来不仅轻便,还很合适。
农区(指马尔康、黑水、大、小金川等地)一带的藏民,男装与草地基本一致,而妇女普遍穿长衫,主要为黑色,下身系围腰,腰间扎丝织花带,有的十几条,以示富有。经济宽裕的妇女,有束双条银制腰带的。冬天不论男女都穿羊皮褂子,或羊毛织成的无边短褂。城镇附近因受汉族的影响,许多藏民多穿汉装,只有逢年过节才穿着本民族服装,饰品与草地一样。
藏族的饮食文化:
藏族食品主要是糌粑、肉和奶制品,牧区和农区略有区别。
糌粑,是农牧区普遍的主食。它是将炒熟的青稞用石磨加工成面粉,又称“炒面”。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奶油。肉,有牛、羊肉,偶尔也吃猎获的野牲肉。煮好的牛羊肉,也称“手抓肉”。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故叫“手抓肉”。藏民常爱吃的还有肠子,有血肠、肉肠、干肠和面肠。
茶: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也是待客的主要饮料之一。茶主要有:糌粑茶、奶茶和酥油茶。
糌粑茶:它因以糌粑为主要原料,故名糌粑茶。饮用时,先在碗底放一小勺糌粑,稍微压一下,便不至于一倒茶水,糌粑从碗底全翻上来,然后放少许奶渣、酥油,如有白糖撒上一点也可以,再往碗里倒上茶水。藏语称糌粑茶叫“卡豆”或“豆玛”。
奶茶:是牧区藏民和半农半牧区藏民的日常饮料,藏语称“俄甲”。奶茶的制法是,在茶壶或茶锅里放进茯茶,让水沸煮,待熬成咖啡色,这就是马茶,也叫茯茶,然后往熬好的茶水里放进鲜奶,再烧开即成奶茶。奶茶能止渴、消食、解除疲劳。
酥油茶:是藏民普遍喜饮的佳品,也是待客的最佳饮料。制普通的酥油茶时,将茶叶熬成红汤,熬好后,把茶渣筛滤出来,又将趁热的茶汤倒人事先放有酥油、食盐的桶内,再倒过鲜奶,没有鲜奶的可用奶粉代替,同时打几个鸡蛋倒入桶内,用打茶工具在茶桶内不断地搅和,使酥油等食料充分而均匀地溶于红茶中,然后装入陶制的壶内,放在微火上保温,以便随时趁热取饮。制做上等的酥油茶,还要在上述佐料中,加人事先碾细的核桃仁、花生来、芝麻等,一般是随制随喝,并要趁热。酥油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酸奶:主要在秋夏两季饮用。其做法是:将新鲜奶煮沸,倒入容器中,待牛奶不烫手时,加入酸奶酵头搅匀,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小时后,牛奶凝固成嫩豆花状,即成酸奶。饮用时,加上白糖。酸奶,具有镇静、催眠、开胃、补气等作用。
农牧区食物,主要有青稞,用来制作糌粑。玉米、小麦等,制成面粉,作面条、馍馍、油饼、包子等。农区比牧区蔬菜较为丰富方便。不论农牧区藏民都喜食用白菜、圆根叶子做成的酸菜;喜欢用青稞、玉米酿造的杂酒。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3
今天本计划去玉龙雪山,再次因为我们起床晚了,车站已经没有票了。我们和老板商量把行李放到旅店寄存一天,我们开始向那个世人寻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出发。
在路上行走了4个小时,沿途的风景美丽而深沉,由于路途中太颠簸,我是一半欣赏、一半同周公攀谈。当下了大巴,你才发现这里很接地气,像一个镇子那样的安静存在。没有昆明的喧闹、没有大理的商业、没有古镇的精彩。
浪费了一个小时找到了一家比较满意的酒店,放下背包,我们该去安慰一下我们的胃了,已经下午5点多了我们还只吃了一顿饭。去了一家有酥油茶的小饭馆,他们的桌子比较有特色,就是我们农村用的炉子,不过炉子的边比一般的宽很多倍。我们说把菜单拿来我点一下菜,老板说他们这没菜单,都是看菜点菜,很神奇,我还想她故意忽悠我呢?后来才知道这里都没有菜单。闲说一句,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他们会看人喊价(他们也被商业了,因为有一家我们进去一看又是没菜单,就出来了,他们竟然在我们刚出门口就泼水,差劲。)。所以我和朋友只吃了这一次炒菜。
由于我们住的离古城有点远,晚上这里没有其他活动,我们俩就去了ktv,嗨,了一晚上。根据计划我们就在香格里拉停留一天,第二天要回丽江。时间紧,我们此行就只能去了古城,香格里拉的古城是遗世的、是独立。是孤独的、是空旷的、是寂寞的,可是她又是那么的淡定那么随意的存在,没有过多的修饰和笼罩反而更加超凡脱俗。虽然今年1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她的半张容颜,可是她却那样淡然的接受,没有浮躁、没有愤怒、没有争执。淡定的接受这一切。其实谁能说,这不是她对世俗的(过度利用)反抗呢?选择那么决绝的手段,让我们沉痛的反思呢?宁愿摧毁了自己的半张容颜想要换回世人的执迷不悟。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经过那场大火,她的周围已经不复原来的枝繁叶茂和盛世繁华。三清殿内有喇嘛在诵经,我没用进去,周围有人在祈福,当我们逆时针行走的时候,他还给我们说了这是不对的。也许真的是那场大火,让人们觉悟,也许是因为她已不是原来繁华所以游人很少,也许这才她是真正想要的。殿宇大部分在修建中,站在这里俯视一下香格里拉的房屋,很特别,他们的屋顶是木片衔接而成,非常的别致。这里的天空蔚蓝蔚蓝,没有一丝杂质,你会觉得哪怕是静静的看看天空,那也是一种安逸的享受和无与伦比的幸福。真的应了那句,“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值得这句形容。
临走前,我们去参观他们的博物馆,补习了一下他们藏族文化知识。不过我最震撼的是他们仿造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场景和音效非常的逼真。你会真的认为你正在长征的路上,你会体会到书本以外的知识,你会觉悟、你会沉思、你会感动、更会由心的敬畏和感动。
时间来不及了,我们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返回的途中我们说都说这条路上的风景很美,我们俩一定不能睡觉啊。伴随着美丽的风景我们离开了香格里拉,终究抵不过周公的召唤,我们还是和他攀谈的不亦乐乎。
再见了,这个人间净土,下次来的时候我一定要多今天欣赏你的淳朴和真诚。再见!下次再见!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4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赞同
269| 评论(1)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5
新疆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87小学二年级(6)班 秦傲杰
我们家计划了一周的温德堡之旅,终于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开始了。我为了让温德堡之旅实现,应妈妈的要求,在星期五晚就将周末的作业全部做完了。
温德堡,其实是乌鲁木齐最具特色的大型豪华休闲娱乐广场之一。上午10:00左右,当我们进入宽敞豪华的接待大厅,便有叔叔或阿姨微笑十足地迎接,并给我们拿来拖鞋,将我们自己的鞋子夹上号码牌存放。
通过设计独特的走廊,我和爸爸进入男宾洗浴区,妈妈进入女宾洗浴区。洗澡区的地面全部使用白色鹅卵石铺成,墙体是花纹钢化玻璃,在适当的空间放置着各色盆景,整个环境显得典雅华贵。洗浴用具,一应俱全,很是人性化。冲洗后,进入蒸房,蒸房内温度太高了。听爸爸讲,人体通过热蒸发汗,可以排毒疗病。哎呦,真让我受不了,我还是去游泳池吧。通过自动循环过滤、消毒系统的池水,清澈见底,温度适宜,置身其中,舒服极了。
哎呀,光顾着玩耍,没有照顾肚子,此刻不愿意地唱起了“空城计“。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又步入三楼。哇塞,自助餐厅的富丽堂皇和演艺大厅的金碧辉煌,与二楼相比,不相上下,但是装修风格迥异。自助餐有各类汤、凉菜、热菜、汤饭、米饭、面食等等,品种很多,应有尽有。你可以一边吃饭,一边欣赏节目。歌舞、相声、小品、杂技等节目精彩纷呈,在您就餐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接近晚上零点了,该回去了。ktv视听中心还没有去呢,我只好带着一些遗憾,带着一些不舍之情,离开了温德堡!
(指导老师:韦晓静)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6
藏族的饮食习惯 藏族地区主产青稞、马铃薯,一般以青稞为主粮,炒熟后磨成的面粉叫“糌粑”。
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渣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每天不能缺少的饮料,它是浓茶水、盐巴、酥油等置于圆形长桶内冲击混和而成,香郁可口,富于营养。
几乎家家户户火塘上都放置着一个大罗锅,内分三格,除两格分煮牛食、猪食外,另一格烧开水,终日不断。火边煨着茶罐,以备打酥油茶。
和以酥油茶,手指拌匀捏成团而食。酥油茶也是藏胞待客必有的佳品。
过去,藏民不吃鱼虾,喜欢喝酒和吸烟。酒用青稞酿造,味较淡。
烟有卷烟、鼻烟两种。鼻烟系用烟丝沫配以香料,置于精美牛角壶中,吸时倒少许于大拇指甲上,吸入鼻中,辛辣提神。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
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
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
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
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
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藏族服饰作文字 藏族服饰作文字的篇7
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
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
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
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
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
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
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补充: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
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v^火把节^v^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
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
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赛装节 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赛装节为居住分散,平时很难有机会相聚相识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表白爱情的机会。而姑娘们最能显示自己的,就是看谁的衣服最漂亮。
彝族女子的服装,全靠手工桃花和刺绣,做一套衣服往往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因此,谁的衣服多、花样好,谁就会被看作是勤劳能干、心灵手巧的人。
与过去的赛装方式不同、现在,人们已不再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而是不停地更换新衣,有的姑娘一天要换五六套衣服。于是,赛装节上也就多了一个景致:在山管边、青树下,老人们搭起无数帐棚,烹煮着食物,忠实地为自己的姑娘守护着服装。
下一篇:万圣节经典贺卡祝福语(通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