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优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优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一篇】
近年来,动漫产品的创作者越来越多地将精力投入到对内容的研究上。如何在全球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和而不同,促使民族文化构建起更强势的话语权,是现阶段每位动画创作者应思考的问题。从教育层面上看,高校不仅要加强相关技术的教育,同时还应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文化自觉在设计内涵方面的探索与表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应引导学生重视对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教授的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动画造型设计课程拟改变以往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以研讨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共同探讨构建民族文化话语权的有效途径。这对培养研究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素质养成具有积极影响,也与设计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设计专业研究生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和重视创新两个方面,其中,要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贯穿设计教学模式建设与教学实践的始终,同时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需要不断从方方面面重视创新。
一、教学模式立足地域文化。
最初,“以人为本”概念出自西汉刘向编订的《管子》一书,《管子霸言》篇载:“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可见,中国古代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同样适用于教育。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主体性原则是研讨式教学的原则之一,其教学理念从本质上来说是契合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而文化是现代设计的灵魂,其作为无形的意识与无形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现代设计的内容与形式。高校培养设计专业研究生,要引导其将设计与地域文化关联起来,丰富设计的文化内涵。笔者将这一理念与研究生沟通后,大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共同讨论,笔者将动画造型设计课程与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岭南文化在动漫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结合在一起,以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将身边的岭南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将地域文化与当代动画设计相结合,一方面,从理论上研究岭南文化中当代精神的超越性,为其在动漫产品中的应用进行提炼和分析;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专题方案设计。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对岭南文化的物质生态文化、制度社会文化、精神心理文化等层面进行研究和分析。这一过程对学生的设计起到了较大影响,同时,使得学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有了一定的思考与探索,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经过师生一个学期的共同努力与良性互动,教学相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图1、图2),充分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时应对师生关系予以转变与调整。研讨式教学模式将师生之间的“主-客”关系改造为“主-主”的合作关系,主张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研讨来解决问题。在本课程中,教师根据国内动画造型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学生通过讨论发现动画设计与地域文化间的紧密关联,并结合具体案例以口头和书面表达的形式进行分析,使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锻造出一条解决问题的“绳索”。
二、教学实践创新举措。
当今动画专业教育与研究中,人们更多是将注意力集中于动画的制作、管理、营销理念与技术方面,而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在动画造型设计研究方面,偏重造型艺术语言研究,却没有真正把内涵因素导入研究。长期以来,动画设计的民族化大多借鉴水墨画、剪纸、木偶、皮影等本土艺术造型语言,难以突破和创新。基于此现状,本课程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几个方面的创新。
(一)创新教学理念。
研讨式教学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认知过程掌握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发掘自身潜力,从“学会”走向“会学”。而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良性引导学生,并与学生展开平等互动。具体到本课程,笔者以岭南文化为切入点,将地域文化与当代动画设计相结合,提倡文化自觉,注重引导并培养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在关注中国文化符号的同时立足于对地域文化的表达,才能使学生在新的时代,以新的`视角、新的媒介传达形式挖掘地域文化的价值内涵,并将其表现在动画设计中。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对研究生而言,灌输式的教育难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研讨式教学在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在选题阶段与教师通过研讨商定主题;独立探索阶段是学生个体在课外的自主研讨;小组交流阶段是课堂内师生间的交互式研讨;设计方案阶段是师生与用户间研讨;讲评总结阶段是对整个研讨过程的升华。本课程打破了单一的文本式、学院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田野考察,收集整理资料,并对其进行提炼、重构,结合动画语言对表达方式进行探索。田野考察不仅能增进师生感情,还能使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的感官体验对所研究的理论建立起较为直观的认识。同时,学生能通过项目前期的实地调研、文献收集、方案设计、内部讨论、外部交流等对拟定的具体设计项目进行文化方面的认知与挖掘,探讨表达的多种可能性。通过具体设计开展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新教学内容。
笔者经多年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与反思,以及研究动画造型设计与文化间的关联后发现,简单机械地照搬、牵强地挪用使动漫产品对文化的表达只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动画造型设计不仅要注重象,即外在造型、色彩、服饰等纯视觉方面的形象表达;更要注重意,即内在哲学思想、思维方法及审美观念等隐性的精神文化内涵,最终实现意与象切实相融的审美意向构建。因此,本课程延伸了学生对动画造型设计的认知理解,从以往单纯的研究动画造型、服饰、色彩等方面内容,扩展到对文化与动画造型设计间关系的研究。教学内容的创新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认识水平,并能够全面理解地域文化所蕴含的外显性和内隐性的内容。在教学内容创新的启发下,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反思能力得到了提升,经过师生共同研讨,得出以下结论:当下,人们处在一个借助视觉媒介来“看”的时代,动画及数字媒体作为视觉文左:图1学生对现代岭南文化整合后的创作成果右:图2学生对传统岭南文化整合后的创作成果化中重要的视觉范式,以较为轻松、生动的方式带给观众不同以往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并进行了文化信息的传递。因此,本课程扩展了造型设计的外延,研究视觉表达形式的多种可能性,启发了学生的学术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学术科研兴趣。
(四)创新课程的组织方式与评价方式。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主张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前半部分课程为理论及案例分析研究,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并做汇报讨论;后半部分以团队形式进行设计方案讨论、设计与制作。而对于创新的评价方式,本课程将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结合,以过程性评估为主,总结性评估为辅。学生在内部讨论中,可得到教师及其他学生的评价及反馈;在与外部交流的过程中,则是得到了设计方案需求方的肯定与好评,并收到较为中肯的反馈信息。
经过一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本课程获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但研讨式教学模式仍存在部分有待改进的方面。比如在理论研究部分,部分学生的理论研究意识相对薄弱,问题意识和关联性思维有待加强;在设计实践部分,因用户需求不够明确、提供的素材资料有限,加之设计工作具有一定难度,时间分配略显仓促。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师生通过讨论交流均有受益。由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不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避免师生从事无益的劳动,并有坚实的进步。在今后的设计专业研究生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启发式、创造性地教,学生探索性、批判性地学,通过师生共同的探索、发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圆满完成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均.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教学模式[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6).
[2]郭汉民.走向创新教育——研讨式五步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4).
[3]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二篇】
摘要:新课改高中音乐课程要求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作用、运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方法。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其音乐鉴赏、表现和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及合作精神。本人尝试在教学中引进探究性学习模式,对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认知发展相结合,起到较好的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与作用。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确定研究课题,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多种方式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得新知识、能力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协作精神,在探究―实践―论证―再认识的过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1.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科学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体系。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搜集和处理信息,为终生学习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学生的知识素养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等因素,这就决定了为达到音乐教学目标,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化和人文化的科学教学体系,可以归纳为提出问题(选题)―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展示交流―评价总结几个环节。
2.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教材的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实际情况确定主题后,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感染力、表现力强的作品来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善于提问,鼓励学生多提问,学生提问的同时也是思考表达的过程,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在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上有不同的见解,有差异就会有争辩,有争辩就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其个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自主、合作、探究,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解决一般性问题,即学习的最基础环节和难度较小的问题。学生个体获得信息量较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主要是搜集资料和整理资料。
合作与探究环节,各小组将组员课前搜集分享的“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优推10篇】”,进行筛选、处理和讨论,对所要欣赏的作品有初步的分析,讨论中通过倾听别人意见、交流自己的看法、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确定展示自己探究成果的形式。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是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记录学生的观点,适当地予以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4.展示交流与总结评价。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学习后,各组将在课上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展示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单人或多人的艺术表演;可以是图文并茂的讲解;可以是多媒体课件展示;可以是播放音视频或影像资料对比欣赏等。每组展示结束后,学生相互进行评议,在评议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问题。评议不仅要求研究小组的学生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样做”,对其他学生而言又是发散思维的过程,梳理和提高归纳能力的过程。通过感性体验活动,在理性的总结评价中,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从而达到音乐欣赏审美教育的目的。而教师的评价要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只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探究过程,教师都要给与肯定,培养其信心和勇气,激励学生产生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三、当前在探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我们转变认识,更新观念。
1.自主学习表现为自己学习。
学生完全地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完全自学。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教师的指导。多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原因是学生知识准备不足和缺乏方法上的指导。因而,正确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只有教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进行。
2.在合作学习中,只是个别艺术特长生表现突出。
目前的高中课堂上多数学生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在欣赏课的合作讨论与展示等环节常会表现出被动消极的一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具体分配任务,把适当的展示机会给他们,一旦学生有所进步,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逐步地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勇气。
3.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身心特点。
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或是结论性的总结有所偏差时,我们都要及时地发现予以引导,避免学生游离课堂。
四、音乐鉴赏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后的初步成效。
在音乐鉴赏课开展探究性学习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课堂氛围宽松、和谐,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更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对音乐的兴趣浓郁了许多。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与思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认知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对我们是一种挑战,也对个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阔视野的同时,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业务水平,不断总结和完善探究性学习模式,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加的科学、合理、高效。
参考文献:
[1]许菲.谈高中音乐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j].中小学音乐教育,(5)。
[2]刘伟平.刍议音乐探究式教学[j].大众文艺,2010,(19)p227。
[4]吕宏杰.中学音乐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
[5]刘小云.高中音乐欣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三篇】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职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育模式还在学习普教的模式。教学的重点还在强调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的讲解。这种脱离中职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自然将遭淘汰年年中职学校的教研会都在探讨教材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逐渐在教学上采取视频教学、讨论课、辩论课、演讲课等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各个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兴趣性有所提高、积极性有所提高。但能主动发言、走上讲台演讲的始终只有那一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从开始旁观、到逐渐冷漠、最后就失去对学科的兴趣。更何况,从学科性质来看。思想品德教育课是很容易给学生造成是说教的一门学科他们是从小学就已经开始在学习了。所以。如果没有新的内容和采取新的形式。学生是很容易对这课有倦怠的情绪实施一种新型的能调动整体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的学习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就是“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四篇】
1.不要让自主学习变成变相的“灌输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使个人成为自我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指导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学习性的社会中,只有自学才能解决知识的无限性和受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由被动学习改变为自主学习被看作是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标志。但轻率的自学仍固守着“自学———归纳知识要点———临摹练习”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学习模式,在教学目标上仍只注重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简单地把学生占有可支配时间的多少作为“生本化”程度高低的决定因素。学生被引入教材编写者预设的轨道,微化了探索的空间,失去了发现和创新的可能,一种变相的灌输随之产生。在美术创作绘画方面经常出现这种矛盾,目的是要求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但教师往往不放心,在学生绘画前喜欢把要求讲得过多过细,另外一些教师往往把小事化大。当某一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一些小问题,教师就会下令全班同学注意这个问题。致使学生在绘画时不知该注意哪些问题?原本应该是自主化、个性化的绘画创造最后成了千篇1律的画面。
2.不要让合作交流变成华丽的摆设。我们之所以提出要对“自学”进行反思,是想还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多一些难以忘怀的探索,多一些令人激动的发现,多一些印象深刻的交流,多一些心情愉悦的合作。美术教学中,尤其是手工制作课,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但真正参与设计和制作的学生总是那么几个,大部分人充当的都是旁观者的角色。教师稍不留意,小组合作就给一些人提供了在课堂上随意走动的机会,甚至给少部分人提供了免带工具的机会。一节看似热闹活跃的合作课,其实是一节自由活动课。如此的合作演变到最后就成了少部分人施展能力的舞台,造成了大部分人学习的依赖性。不平等的受教育现象就这样悄然地产生了。
3.不要让“开放性教学”变得不开放。美术个性化练习,是相对于传统临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常表现在丰富的想象性、方法的多样性、答案的不唯一性等方面,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自由度和参与面,是学生处理信息、拓宽思路、发展个性、开放潜能的一方必不可少的天地,其重要现实意义已在崇尚学习、追求创新的今天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还有很多老师把美术教学过程简单的分为互不联系的两大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操作。新课的导入,新知的传授,方法的运用,尽管都有学生存在,但学生充当的只是参与者,一切都在老师的无形掌控之中进行着。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部分老师怕学生的思维太活跃控制不了,不敢放开让学生去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只重视学习的结果,名为个性化的练习,其实都是在教师暗地指导中进行的。
1.诱发学生“好奇”,促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是个性培养的前提。(1)展示生活之趣,以趣激趣。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乐趣,在发现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展示资料之美,以美激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前摄制的录像,营造出美的情境,使学生很愉悦地接受与新课相联系的内容,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鼓励学生“好问”,促使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是个性培养的关键。(1)还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为学生营造由不会问向会问、好问发展的良性环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质疑问难,进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潜能得到发展。(2)赋予学生设问质疑的权利,为学生创设可以自主提问让他人思考的活动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提出问题让他人解决的情境,激发孩子的挑战心理,采用“各自为战”“分组分群”“你一言、我一语”等方式进行,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用开放的眼光看世界,在解决问题时具备独创性。
3.鼓励学生“好为”,促使学生勇于解决问题,是个性培养的核心。在课堂内处理和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由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差异,解疑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激励学生浅显的问题自己解答,遇有争议的问题集体探讨,较难的问题师生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疑的过程中提倡先猜测再验证的设想,注重联系实践活动,讲究团队合作。例如我在教《自行车的故事》一课时给学生制造一个难题:手工制作的自行车怎样站立起来?学生在积极的求索中发散思维,不断尝试创新,对创造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4.引导学生“好省”,促使学生善于反思学习过程,是个性培养的保证。一个善于创造的人,必定是善于通过自我意识的监控,主动反思学习过程的学习主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多留一些反思和省察自己思想和行为的时间,引导他们及时科学地梳理、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与过程,从而超越既有经验,突破习惯限制,形成崭新认识。总之,美术教学中,学生个性的培养需要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注重激励引导,提供展示机会,而且要落实到每节课,针对不同的课型精心设计,常抓不懈,真正使美术课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让表达个性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和追求。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五篇】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由于中专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时,教师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性探讨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六篇】
摘要本文以电视剧《丑女无敌》为主要分析时象。通过对剧中各大赞助商所使用的各类线上线下营销方式的研究与分析,了解植入式广告的本质特点、表现形式和效果评估,并总结植入式广告在使用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便能够达到最佳的广告效果。
关键词丑女无敌植入式广告营销模式。
2008年10月,《丑女贝蒂》的中国版《丑女无敌》在湖南卫视完成了第一季的播放后,创下收视率的传奇。在全国22点档电视节目中占有最高的市场份额。自开播以来,该剧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多个第一:第一次引进国际版权;第一次引进“季播”概念。边播边拍;还有,就是第一次在电视剧中大张旗鼓地使用植入式广告。《丑女无敌》让赞助商们也乘机大赚了一笔。尽管如此,不少人对其运作模式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甚至有业内人士称其为赤裸裸的“广告连续剧”。各种诸如“山寨剧”、“雷人”等热门词汇的标签也被网友贴了上来。
植人式广告营销模式究竟如何被运用到《丑女无敌》这样的电视剧中的?怎样才能让广告主借助植入式广告提高广告信息的有效到达率?本文旨在通过探讨这些问题,以期为获得更大的广告效果提供一些借鉴。
一、植入式广告的定义及特点。
学术界把植入式广告也称为“置入式广告”、“嵌入式广告”、“隐性广告”等,它是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显性广告来说的。但笔者认为“植入式广告”和“置人式广告”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是不同的。以电视节目为例,置人式的广告只是直白的“置人”,和节目本身并没有内在关联性,运用过程中难免会让观众有生硬的感觉,而植入式广告通过巧妙的与节目相融合而成为节目的一部分,观众不会感觉突兀,且富含生命力。
笔者认为关于植入式广告较为普遍的定义是: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具有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是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电影、电视剧或是电视节目之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继而达到营销的目的。
植入式广告与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特点十分明显。首先是具有诉求隐蔽性。植入式广告在诉求表现时一般不采用硬广告常用的如直接诉求、理性诉求的表现手法,它是在节目录制中将广告信息悄然隐藏在节目的内容中。随节目一起将广告信息传达给观众;其次是结合紧密性。植入式广告一般不占据特定的广告时段,不以独立的广告作品的形式呈现,它与电视节目是一个整体,紧密结合而不可分割;最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作为电视观众,可以采取迅速转台、分散注意力等方式来回避电视上发布的硬广告,但却无法逃避电视节目中的植入式广告,因为它和节目融为一体。缺少了广告内容的节目将变得不完整,因此观众为了继续看电视节目只能选择接受广告信息。
二、植入式广告的表现形式。
植入式广告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对产品或品牌名称的植入。
(1)以冠名或赞助的形式出现产品或品牌的名称这种形式的植入式广告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尤其是在大型的综艺节目、影视剧、娱乐类节目、消费类节目、生活类栏目中出现的频次较多。
(2)设计含有产品或品牌名称的台词。
指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或是导演在设计台词时,将某一产品或品牌名称植人其中。让演员在对白中自然地提及。
2对产品实物及场景的植入。
(1)作为道具植入。
它是把产品作为剧中的道具,借助特写或人物的使用来突出其功能,传递产品信息。
(2)作为节目的拍摄场景植人。
在人物活动的场景中,将产品和品牌的视觉符号作为媒介场景的组成部分,融人其中。
(3)作为电视节目的奖品植入。
指将某一产品作为电视节目中用于奖励嘉宾或观众的奖品,这种形式多适用于娱乐节目、大型综艺节目。
三、植入式广告的效果评估:以丑女无敌为例分析。
ctr媒介智讯对《丑女无敌第一季》前5集中的植入式广告与插播广告进行对比后发现,植入式广告在资本投入上的性价比更高。根据监测,前5集中300次的插播广告共投入882万,平均每次需要万元。而统计得出植入式广告共有204次,折合广告投人为61万,平均每次2990元。也就是说,同样的广告花费,植人式广告的曝光次数是插播广告的10倍。
其次,监测数据显示,从投入与次数的吻合度来看,前5集植入式广告的曝光次数趋势与折合的广告投入趋势基本一致。而插播广告的吻合趋势表明。高投入不一定有同样的高频次曝光。如,第5集的插播投入最高,但该集的插播次数却是第二位。
作为冠名品牌,多芬在《丑女无敌第一季》前5集中的植入式曝光共有48次,而作为联合利华的主打产品。立顿植入式曝光多达59次。
高达到率可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据《青年时报》报道,去年某大型超市的立顿奶茶在9月30日至10月20日的整体销量,要比8月31日至9月20日环比提升%。
然而,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植入式广告在有效到达率方面可谓首屈一指,但它的强制性也可能引起观众的不满情绪。只要是认真看过几集的人都会发现,该剧中的植入式广告真的是陆海空全方位出击。办公室墙上挂的是奶茶、洗发水等商家的巨幅广告;电脑桌上码放着整盒的奶茶,饮水机上贴的也是奶茶的标签。女主角办公桌上永远摆放着穿着印有多芬字样服装的娃娃;安茜的白色睡衣非得在前胸上绣着明显的多芬logo。面对这样的广告攻势。观众想不注意也难。所以有网友在论坛上高呼“是不是应该找电视台要点广告收看费?”
四、植入式广告须遵循的几条原则。
1植入品牌与节目内容、受众要契合。
节目的风格、题材、内容要与品牌的定位相符,以保证在植入过程中两者的和谐一致。同时,植入产品的目标客户与节目的目标收视人群要相符合,这样才能充分影响目标客户。
《丑女》中的男一号“费德南”是一个年轻的新贵。年轻而不失成熟老练,酷爱面对挑战,不断拉伸极限,追求成功的同时也不忘享受高质量的生活。这与清扬塑造的品牌个性“专业、年轻、时尚、酷”完全吻合。挑战自我。无“屑”可击,是“费德南”新贵群体和清扬品牌共同核心的追求。“林无敌”作为女一号,她的内在美之光芒掩盖了外在丑的缺陷。而多芬的品牌个性正是真实美。
2结合情节,植入形式多样化。
应根据产品、品牌的特点,与节目或剧情情节相结合,利用各种植入手段,选择与受众密切相关的话题、兴趣点或生活习惯,反复植入以加强记忆。
例如,《丑女》中博士伦隐性眼镜第一次出场是老费总让费德南跟他一起看看陈家明新拍的博士伦广告样片。除此之外,你可以看到某女在看的杂志刚好翻在印有博士伦广告的那页,男一号的生日礼物是博士伦护理液的套装,办公桌的背景也是博士伦的巨大广告。观众在看的同时一定会感慨导演和编剧真是绞尽脑汁地把产品和品牌安插在剧情的各个角落。
2,达到广告效果最大化。
例如联合利华在剧中设计了4个层次的植人式广告整合。第一层故事线整合,也就是从剧情出发进行品牌、产品的植入操作,通过剧情的安排凸显品牌的理念;第二层产品用途植入,即以产品的用途为出发点进行植入;第三层高度植入整合和第四层低度植入整合,主戛指简单的产品展示和logo在画面中的曝光。此外,多芬、清扬、立顿的广告公司和公关公司都参与到植入式营销的整体规划中来。
4先期沟通,精心策划。
植入式营销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感觉和良好的沟通,要求策划者具有高超的影视剧创作和广告创意能力,策划出最佳的植入方式。
传立媒体在植入式营销方面堪称经验老到。此次代理联合利华大手笔植入《丑女无敌》,传立中国为联合利华的植人式营销专门设计了多层次的营销组合。为了能达成一致意见。联合利华、传立中国和制作机构三方从编写剧本之前就开始了沟通工作,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植入式广告以其与生俱来的低价优越性、极强的信息渗透和传播作用而赢得各方青睐。联合利华此次牵手湖南卫视,为植入式广告开拓了一种新的植入思路,也为中国植入式广告的发展作了新的探索。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七篇】
从学生的生源来看。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绝大部分。仍然是各个普通中学里面自认为升大学无望的学生。虽然上大学不是青年学生成才的惟一途径。但受社会习惯思维的影响。这部分人多多少少有一些自暴自弃(极个别已考上大学。只因家庭条件不好而就读中职学校的。那是特例)。更何况中职学校的学生主体仍然还是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的弱点是: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分布不匀:有的学生行为习惯差。不喜欢学习。甚至厌学。同时还普遍存在不能吃苦、虚荣心重的陋习。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八篇】
教师依据有“做中学”的原则,设计活动教学任务。学期开始时。利用一节课时间对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6~7人为一组设一名组长,一名记录员。并可考虑学生的痤位从排排坐变为小会议桌形式。这样有得于小组的合作和团结。组员的结构尽量合理。
上课队段。。教学活动过程的完整展示理论讲解交待任务。提要求。大约在5~10分钟。
如一次讲《思想品德修养》第三章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这节课时。我先用5分种时间讲解了一些身心和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待竞争与合作。
然后进入活动环节:每个班按7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并设小组长一名教室里的课桌每六张拼成一长方桌。做操作台桌上的所有的教材与本子都收到抽屉里每个小组发一幅扑克。交待任务:7名同学用l5分种完成一个模型。条件是不借助任何辅助工具,但可以对扑克任意造型,或对扑克进行折叠。评价模型的标准:科学性、稳定性、外观以及稳定性。评比环节:模型完成后,先每个小组的组长对全班各小组的模型参观一遍。然后对自己小组的模型的构思进行阐述每个小组的组长都要选出你认为的全班最好模型以及最差模型,并说明理由老师对全班的模型进行总的评分。并公布分数。由记录员即时公示在黑板上加分环节:学生谈:通过此次活动,有什么收获及体会每个小组的成员选代表发言。老师根据发言内容。进行加分当场宣布分数。由记录员即时公示在黑板上最后将两项分数加起来算出全班各小组的名次。
4.“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一些班里尝试地实施该教学模式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新模式极大地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学生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和工作热情。
学生”乐学”机制形成。
在“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模式中。学生的活动任务完成。语言交流与沟通的功能得到重视。对学生而言。上课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书本上的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在完成教师交待的任务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与小组成员的合作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在互评各小组的成果展示中,互相碰撞智慧的花朵。理论知识不再是老师强迫灌输给他们的。而是在他们完成任务中。自然而然地领悟,在各小组的交流中,水到渠成。
“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换。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在传统课堂中,教师“备“(教案、教参)”而来。教师中心是教师占有教学资料的必然结果。但在“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师主导、学生参与下共同完成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完成教学活动任务中来;在自评和互评环节,每个小组的代表是争先恐后地言。课堂上再也看不到睡觉、看小说、玩手机的学生。这对于中职生而言。实属不易。
教师“乐教”机制形成。
“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着新的角色: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等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机械的知识传授。转而成为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教师的创造力得到激发。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教师智慧、创新能力提升了教师工作的价值。增强了教师对教学意义认同教师乐于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设计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技工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教学中。采取“互助合作式“体验学习教学模式很有必要。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九篇】
1、学习使用纯油画棒完成静物写生,掌握油画棒复色涂法,装饰画面。
2、认识并辨别秋天的水果。
活动准备。
彩砂纸、油画棒、各种水果。
活动过程。
1、提问导入。
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有许多好吃的水果上市了,你知道有哪些水果?”教师出示各种水果——“看,这些是什么?”
2、欣赏。
(1)观察水果实物。
师:“仔细观察各种水果,除了大小不一样,还有什么也不一样?”
“每种水果上都有丰富的色彩,我们来找一找,这些水果上出现了那些颜色?”
(2)欣赏油画作品。
师:“这些油画是大画家塞尚的杰作,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它是什么颜色?”
“今天我们也来向大师学习,画一幅水果画。”
(3)观察感知。
师:“我们做的位置不同,眼睛看到的也不同。”引导幼儿发现坐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不一样,画的也不一样。
——用油画棒画出水果的外轮廓。
——用油画棒装饰水果,仔细观察每个水果上的色彩变化。
——各种颜色你背我来我背你“,深深浅浅的油画棒可以很多颜色。”
——把眼睛看到的画出来,在给水果设计一块露出来的漂亮桌布。
3、幼儿作画。
反复提醒幼儿:“看一眼,画一笔”
最后用餐巾纸抹一抹作品。
4、评价。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师:“除了今天我们认识到的水果,还有许多其他秋天的水果,回家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到水果店去逛一逛看一看!”。
中学欣赏课美术论文【第十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欣赏什么。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明确美术作品的内容,而美术作品的内容包括两个基本的构成要素:一是客观因素,一般称为“题材”;二是主观因素,通常称为“主题”。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同一幅作品中的。因此,在欣赏课教学中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涵义,也就是由对题材的把握深入到对主题的理解,最终上升到对作品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体所体现的审美意蕴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又如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幅画的构图极其出众,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家通过画面中人物的手势、眼神和行为,表现了人物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人物刻画精细入微、惟妙惟肖。但不能只从构图、色彩等方面欣赏该画,还要理解该画所表现的主题。作品的题材来自圣经中关于耶稣被犹大出卖的传说,画家描绘了耶稣殉难之前,跟他的十二个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的情景,当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要出卖我”后,十二个门徒表现出不同的神情和性格特征,而坐在正中间的耶稣,摊开双手神态镇定自若,与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歌颂了耶稣的伟大人格,也鞭挞了叛徒的苟且偷生、出卖灵魂的丑恶嘴脸,充分体现了画家的爱与憎这一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全面理解和欣赏这幅画的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熏陶,获得美的享受。
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
教会了学生对一副美术作品欣赏什么后,下一步就是明确如何欣赏。由于每幅美术作品体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艺术表现各有侧重,因此,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有重点,比如风景画、静物画,对这些作品的欣赏要以艺术特色、绘画技法欣赏为主。如对《血衣》、《南昌起义》等作品,要在艺术特色欣赏的同时,对作品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刻领会。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在选材上要有主有次,选取那些有代表性的、风格独特的名作,突出重点,分类施教,教会学生欣赏,把握欣赏的层次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在对艺术特色方面的欣赏,首先是构图。构图是每一副美术作品创作的起点,也是欣赏的起点。构图被称为“画之总要”,也就是绘画的章法和布局。西洋画一般是用焦点透视,而中国画主要以散点透视或多点透视,比如张择端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就采用散点透视法。其次是意境。意境就是以空间境象为基础要素,通过对境象的把握与生成从而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艺术效果。尤其中国传统山水画创作表现得十分突出,宋代画家郭熙提出山水画创作的“重意”之题o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无疑,意境不但是创作的依据,而且必须是欣赏的依据。再次是韵律。韵律的原意是指声韵上的律动。而在美术创作中,韵律是指动势或气韵的`有秩序的反复,其中包含近似因素或对比因素的交替与重复。如拉斐尔的西方古典油画《西斯廷圣母》中,位于前景的教皇的披巾和长袍使整个画面构成极其优美的反s形,透射出极优雅而完美的韵律美。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美术欣赏作为从视觉接受到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必须通过作品所展示的外在形式进行感受、释读和体验,从而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并真正把握作品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因此,美术欣赏课教学手段要力求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虽然是欣赏课但不能由教师的讲述包办学生的自主性欣赏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视觉,触动学生情感,激励学生动手临摹,达到知、情、行和谐统一的效果。课堂教学采用故事引入、设疑探讨、分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利用幻灯、录音、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以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文字、影像及其交互功能的作用,增强欣赏课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另外,美术欣赏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意识活动,因此,对同一件作品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理解和看法,这是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教师不能一味排斥,而是要正确引导,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珠宝销售合同(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