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傅雷家书有感汇聚【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读傅雷家书有感【第一篇】

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很久,和家人书信往来,感受不到距离带来的淡淡的哀愁和甜蜜。我很向往这种感觉,所以看了这本书《傅雷家书》。

我对书中这样一段话深有感触:“说到不完整……你说的完美,其实完美根本不存在。整个生命,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谈不上完美。我们一生的追求,历史上很多代人的追求,无非是尽善尽美,却永远无法追求,因为人的理想和幻想是无穷无尽的,……”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一面破镜子,碎成很多块,其中一个想找剩下的来重建原来的镜子。一路上,它因为棱角而慢慢翻滚,从而享受着一路上的美食。当它煞费苦心地找到所有的碎片,“第二次绕”的时候,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圈,飞快地滚动,一路上的风景瞬间就过去了。其实我们都在追求完美,只是我们目前的不完整,把我们带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促成了其他方面的相对完整。而当有一天,所谓的完美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可能会失去很多。

傅雷的教子以严格著称。我以为他们父子关系不是很好,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傅聪出国留学时,他与父亲的联系只能依靠信件,所以父子之间的感情是在一系列信件中透露出来的。他们通过书信一起讨论艺术,研究音乐的内涵,交换对事物的看法。虽然母子交流时不需要嘘寒问暖,但是他们之间的默契是不可替代的。

翻看完之后再回头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触就是傅雷在艺术上的造诣之深,傅雷对于理解艺术,尤其是音乐,有自己的见解。这让我觉得在文学上有很大成就的人,在艺术领域的研究也更高,也许是因为文学和艺术是一样的。不同的优秀文学作品读完会有不同的心理效应;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都会带来类似的结果。优美的散文,在欣赏了欢快的咏叹调后,带来愉悦;沉重的小说像哀婉的交响乐一样给人以震撼。幽默的小品文会带来歌剧般的优雅场面和之后无尽的思考。仔细看完这个《傅雷家书》,感觉像是一部剧,给人很好的氛围和回味的空间。

读傅雷家书有感【第二篇】

从《颜氏家训》的再次出版,到《曾国藩家书的》重新印刷,再到《傅雷家书》6年的重印。作为一个曾经在教育行业奋斗过的人,我的心理还是很高兴的,老祖宗的传下来的好东西,我们都还没有丢,只是发现的稍稍有些晚,不过能被再次发掘出来,终究是好的。

《傅雷家书》的辞藻没有那么优美华丽,通篇读来都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最平实的问候与关心。但是他却在这最平淡的问候里教会了我们:爱孩子,就要引导他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谦逊、学会面对挫折时勇往直前、学会在收获成功时懂得戒骄戒躁、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想强烈推荐一下本书,因为《傅雷家书》对当今社会的亲情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尽管我们自己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自己在父母眼中绝对是独一无二的,我们一天天长大,父母一天天的青丝变白发。也许我们不一定会有傅聪和傅敏般那样出色,但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学会体谅他们的不易,学会互相理解忍让。

傅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等法国名家名作,尤其以《高老头》、《约翰·克里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但也许是时运不济吧,在xx之处因受到迫害和妻子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所以提起他还有好多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谁,是个干什么的,至于市面上如今我们能见到的《傅雷家书》也是由他的次子傅聪先生在他逝世后选编出版的。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在书中我们看到的全是傅雷先生他性情中的文字。

从风云暗涌的年代里一个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关怀,到亦师亦友亦知己般的倾心交谈,再到以身作则的引导,这是一本字里行间都夹杂着淡淡甜蜜与忧思的书,更是那一个风云暗涌的年代最真实的写照。"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的起来,一定会逐渐的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先生语,摘自《傅雷家书》)".傅雷先生用自己的一生将这句话诠释了出来,只是遗憾他熬过了所有的苦难却还是没能躲过五十年前的那场政治烈火。但是就像在书的自序中楼适夷先生说的一样:"虽然我今天已再也看不见他们了,但在他们的后代中,以及更广的在xxx中受过锻炼的坚强奋发的青年中,我看见了他们。"。

第一次读《傅雷家书》还是在上高中,一位学长买了这本书,感觉不错借给我读。我羡慕,世上还有一种叫"家书"的东西,能把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以及精神世界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有一合乎胃口的文章和读物,好似一场美好的宿醉,如临一遭感觉上的掠夺。在那粗陋枯干的日子里,书中那个典雅的灵魂向我们启示,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

也许从未远离的缘故,我和父母之间没有过书信,在我寂寞迷茫最想和父母交流的年龄,家长是无暇的,和大多孩子一样,我们接受的是,只要不犯错,没有特殊情况,终不会与父母有深入交流的机会。

大人们的生活里只有生存、日常没有艺术和其它,他们对孩子的期待是健康、富足和正直,他们对家庭关系的要求是和睦,哪怕是彼此之间最寂静的和睦。

父辈们有着传统的教育理念,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在权威与平等之间,权威永远占据上风。

偶尔,也会和父母分享一些生活里的照片,听他们唠叨谁家孩子如何上进,谁家孩子如何懂事之类的,这大概就是所谓沟通的全部。除此,没有更多的思想和心灵对接了,当然也没有抱怨。我知道,千千万万的父子母子之间,都如我们一样的沉默。

记得当时所有读过《傅雷家书》的"同仁"一致认同这是一本好书,要知道在叛逆的青春期,取得一个共识的不易,就可以想见该书的震撼力,那是如何评价都不为过的。

它拨动了无数敏锐的心弦,使千千万万读者为之感悟,为之动容,()为之一读再读,而每读必有收获。它的出现,让我们有着同感的小伙伴们眼前为之一亮:长大了,我们要做像傅雷夫妇一样的父母。

再次拜读《傅雷家书》,是闻听了它的再版,内容和装帧都"焕然了一新",新增了许多从未发表过的书信,傅雷全家各个时期的照片穿插其间。

玫瑰成片的花园,窗明几净洒满阳光、洋溢书香琴韵的客厅,雅致的格纹窗帘,挂满照片的背景墙,透出的是一家人自在的笑意和眼神里的相知相爱,那浓浓亲情可谓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

傅雷夫妇给孩子写信是有分工的:父亲重教育,母亲重生活。

傅雷先生在对博聪的家信中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他们是父子,更是朋友、知己、老师与学生。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聊),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说心里话,我更爱看母亲和儿子傅聪的通信,母亲喜欢写毛笔小楷,清秀的字体间偶还夹杂着英文,透着母亲的知书达理。母子间少了那些对艺术的探讨,更多的是一个母亲无法掩饰的思念和关心,对儿子一点一滴成就的骄傲。

傅雷先生说,将思想落实到文字上,也是梳理思想的过程。不妨我也梳理一下,这里,我不谈大家千篇1律的,只聊那些自认为非主流的,却也撩动我心柔软的观点和话语。

傅雷说得好:最折磨人的不是脑力劳动,也不是体力劳动,而是操心。源于这种"操心",才有了眼前的这本影响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傅雷家书》,它里面的每1篇章,跳动着天下所有父母都具备的`剖肝沥胆的热情和毫无保留的付出。我们读它,不断被其中的文字润泽、涨满,被破土而出的新鲜力量所感动。其实,这种"操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从古至今,所不同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

在中国20xx多年的封建进程中,父与子的关系状态是非常稳定的,封建的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家长制度,父子关系是训诫与遵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松动与改变是在20世纪初,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使民主、自由的观念开始为一些进步青年所接受,这种追求个体意识的思想直接冲击了家长制,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家庭而言,以"孝"为核心的父子关系仍然根深蒂固。无论是家长对子女的人身支配还是对家产的支配管理,都决定了子女只能依附于家长。

真正进入现代意义的父子平等,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的,这个变化的背后,事实上反映的是从"家本位"到"人本位"的转变过程。简单说"家本位"就是个人要服从家庭。"人本位"则相反,强调个人的利益和个体意识的独立。

独生子女时代的小家庭模式,使孩子在家里的地位开始提高。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有精力来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和精神需要,从而使彼此之间的了解更加深入,这在子女众多的传统大家庭里是无法做到的。

父母的角色也不单纯只是父母,他们要承担一部分原来属于兄弟姐妹的责任。这就要求父母放低姿态,在一定程度上与子女保持了"平辈"的感觉。

过去,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很狭窄,父母是孩子学习模仿甚至崇拜的对象,父母的权威无比高尚,家庭教育显得很有力度和见成效。

但信息网络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切。在孩子们眼中,电脑和网络不仅仅是学习工具,它还能将自己不愿让人知道的秘密记下来并加上密码,比日记本更私密;能让大千世界尽收眼底,能与四面八方的人尽情交谈。但这一切不需要父母太多的指导和参与。

"除了孩子要靠家长养活,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越来越小。"许多家长发出无奈地感叹。家庭中的民主与平等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浓郁,这种变化是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渐进过程。父子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开始转化,传统的沟通方式不再有效。

以前的那种单向的以父为主变为现在的父子双方互受影响已成趋势。值得提醒的是,这种变化或许正在矫枉过正,然而却也由不得我们,仅是希望,现代的人们有足够的清醒。

此刻,我们比以往更加怀念傅雷夫妇,他们的育子成效在那个时代是显而易见的,在今仍不过时,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需一定的条件作保证,父母要学贯中西,儿女也要知书达理,彼此更要在相互尊重和爱护的基础上达成充分的默契。

庆幸,过了这么多年,《傅雷家书》依旧畅销,年龄相差如此悬殊的年轻一代,居然在这本书上与父辈的我们没有出现代沟,看来这本书快要成为留之后人的经典了。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通讯工具的进化更是日新月异,一封最普通的书信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它曾经给与我们的点点滴滴,与亲人的感情沟通与朋友的思想慰藉,却是我们一辈子的温暖。

偶尔,我也会在收拾东西的时候,翻出一些老照片和尘封多年的书信,把它们打开来,呼吸一下新的空气,然后就再次封存它们,放在黑暗的书橱中。

时过境迁,再也不会有人提起笔,与我在红尘中,用墨香传递情谊了,这种方式早已成为了古老,可我依然怀念曾经那些独特而温暖的味道。

也许是经历过那个"书信"的年代,对《傅雷家书》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会比现代的年轻人略微深刻一些。

再读《家书》,我发现傅雷写给儿子的信和沈从文写给妻子的有一拼,轻言细语深情唠叨,几近于情书风格。几十年来,父母与孩子就这样以书信的形式温暖着、幸福着。

让我终不能释怀的是,这样的家书在966年嘎然而止。傅雷夫妇以最极端的形式走向最绝望的结局。是怎样的屈辱和孤寂,让生命就这样遗憾地划上了终止符。我深深的不解。好死不如赖活着的苟且,在当时是稀缺的,对他们来说更是不屑,深刻洞悉人情世故却孤傲自尊,决不妥协。

没有了工作,停发了稿酬,还能和妻子在自家小花园里种玫瑰、喝咖啡、抽烟斗、弹钢琴……临终不忘续交房租、给保姆留下生活费、给自己留出火葬费……与妻子朱梅馥一起安安静静的离开这个世界(将被褥铺在地板上,以免踢到凳子扰了邻居)。

他们努力过,至死都在坚持。想到的,做不到;做到的,改变不了。那是悲壮的事实,是命运。后来,曾有许多人震撼、感慨而反复追想,因为不愿蒙羞而苟活者有之,而将最后时刻规划得如此精细、负责,将最激愤决绝的壮举做到如此理性、从容者,实在不多。

受到打击、伤害、挫败,人会很自然地灰心、低落。然而,我还是想问,这些真的强悍到可以左右心的方向吗?为什么没有更多的智慧和方法,让他们的心变得安然,像山一样坚定、博大。他们可知,再强大再杰出的人都必须学会甘心,遵从命运。

人于世事往往存在两种状态:一是锐意进取,二是任其自然。一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快乐的。力求变化,即使最终改变不了什么,他的成就感在于追寻的过程。还有人,乐知天命也是快乐的,尽力而为,适时隐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也许不够积极,却也从容自在。就像那些文人,指点江山不在政坛,而在文字中纵论古今,江山在手,同样心怀天下地引领世人,予人源源不断的力量。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前些年,上海曾举行过一项名人评选,傅雷排第三,仅次于巴金和陈毅。可见,在人们心底,那伤、那痛那份敬佩与感动,还在。

我在想,如果历史改写,他们夫妇毅然在困境中挺了过来,这本《傅雷家书》还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吗?即便人在书也在,想必读书的我们心境也会不同——少了几层怜君薄命的情怀。

一个人在逆境中,几多沉浮几多磨难,与命运抗争,也懂得与命运和解,相视一笑,前怨尽消,该有多么的美好!

读傅雷家书有感【第三篇】

我没有读完这本书,因为真的很难理解傅雷对儿子的爱,也许是因为心态不够冷静!感觉他们的爱就像502粘胶,让我觉得有点无法接受!我明白,作为一个父亲,我看不到他的孩子在外面努力学习的沮丧,但我不能接受父亲管理的一切,想要统治孩子世界的父亲的.爱太猖獗了!也许我仍然认为,作为一个父亲,只要他能在关键时刻引导他的孩子,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方向。

鉴于此,我认为一个模范父亲应该是这样的:

1.了解孩子的方式不是完整地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而是留出很大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发挥;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平静地说出你的观点,但不要太在意!

2.努力为孩子创造自己想要的条件,特别是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分释放自己的兴趣爱好。

3.简单来说,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情,不要什么都做,但是在该出现的时候一定要出现!

读傅雷家书有感【第四篇】

《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录了傅雷先生从1945年至1966年5月间的186封书信。

傅聪到海外留学,与家里唯一的联系就是书信。书中写到过邮局不慎将傅聪的一封长信丢失,傅雷半个多月心神不宁。甚至一度怀疑:儿子是又不信任爸爸了吗?由此可见,傅雷将对儿子的爱全都倾注在书信中。

傅雷也曾在书中写到写这些家书的目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想法,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的养料;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只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对儿子的教导不仅仅在艺术方面他曾劝傅聪改掉懒惰的习惯:“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和偏向不能受道德的约束,又怎能实现我们教育你的信条。”“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傅雷家书》是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的证明,傅雷对儿女的爱不是普通的嘘寒问暖,而是暗藏在他对儿女道德和艺术的要求中。傅雷于儿女而言既像朋友,又像老师。这些家书,拼出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简单真诚却又伟大至极。

读傅雷家书有感【第五篇】

一代艺术巨匠,付诸一生的光阴,用高尚的灵魂为子女铺平人生的道路。傅雷的舐犊情深,为如何培养子女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舐犊情深,用无私的爱塑造国家栋梁。傅雷用严格的标准去培养傅聪,在信中,无处不渗透出他爱子教子的精神。傅聪远赴波兰留学,父亲化作一面“忠实的镜子”,给予儿子生活上、学习上真挚的忠告。他用另一种更加伟大的方式诠释了父爱,事无巨细的叮嘱后隐藏着不可抑制的思念。当儿子的生活趋于稳定时,他不忘在信中插入对儿子事业上的勉励及对艺术的不断追求。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力争做到最好,这就是傅雷对儿子的要求。当儿子远在英国成家立业后,尽管思念之情未曾断过,尽管自己的身体日趋衰老,但一切都无法阻挡对于游子谆谆不倦的教诲。

舐犊情深,知识的传递遥隔千里。读完书发觉,这对父子更多时候是一对无话不谈的知己。“知子莫若父”,两人对于艺术、文学的共同热爱,让他们即使相隔遥远,心却紧紧相贴。在信中讨论音乐,交流旅游心得,邮寄书籍唱片……在这个过程中,父子俩的心灵得到了充实,精神得到了升华。傅雷对于知识永不停息的追求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傅聪,塑造出一位品德高尚的音乐家。

舐犊情深,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傅雷的家庭受到了残酷的遭遇,但他的爱国之心不会改变。在给傅聪的信中,傅雷为了让他不要忘记祖国,常会提及国内的社会形势。即使在病魔缠身的时候,傅雷也不忘告诫孩子,要不断进行“自我改造”,为国家作出贡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无疑也是他不断学习的结果。海外游子生活的'艰辛无法想象,不仅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压力。父亲对国家的贡献,同时也激励了儿子,为了回报国家,为了回报社会,应该克服一切困难,培养坚持不懈的毅力,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祖国。

轻轻合上书页,傅雷的身影浮现在眼前。“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父子俩的确是这样做的。

48 1911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