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高中(优质8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美术教案高中(优质8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美术教案高中【第一篇】
课 型: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高一、一班
授课教师:徐泽锋
授课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2、学生良好心理的培养。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脑、课件、皮尺、学生用资料等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活动、总结、讲解、演示、启发与鼓励等
补充说明:教案中内文字表示课堂设计由《高中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参考
教学过程 :
说明:1、本课教学设计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加涅()关于学习过程的8个环节: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和反馈,并结合学习目的、计划、自学和创造和高中生的年龄特征而设计的。
一、 组织教学
1、实验内容:手展长 =身高?
2、方法:请6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两名同学用皮尺测量手展长及身高长度。教师用电脑统计数据并总结结论。
3、展示达芬奇此比例图手稿图片,引出课题。
三、 授新课
1、 达 芬奇简介
2、 达芬奇的创作成就
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并用电脑总结并进一步讲解,肯定中国学习联盟胆而新颖的想法,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自信心。)
1、 此画创作的时间、规格、画种?
2、 此画的题材和主题是什么?
3、 此画在构图、色彩、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4、 此画为什么会如此著名?
(学生通过欣赏及联想,总结现代人对《蒙娜丽莎》的猜测,或通过思考、研究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猜测、看法,教师用电脑特技展示并给以肯定和表扬)
1、《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自己
2、《蒙娜丽莎》画的是一位怀孕的母亲
3、《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妓女
4、《蒙娜丽莎》画的是一名肝炎患者
5、《蒙娜丽莎》画的是达芬奇的情人
等等
(教师讲解并用电脑特技演示对《蒙娜丽莎》的再创作,学生思考并发表自我想法)
四、 欣赏、创作的实践体验作业 解难、反馈调控
二题任选一题
1、 根据资料及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为《蒙娜丽莎》写1篇小论文
2、 以《我心中的蒙娜丽莎》为题画一幅画,形式、内容不限。
五、 结束
美术教案高中【第二篇】
教学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活动准备:
1、绘画材料:图画纸,勾线笔。
2、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猜谜将活动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一猜“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能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二、基本部分
1、看看、说说自己的手
师:伸出自己的手,仔细观察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的什么样的,谁来说一说?(先自由观察讲述,再集体交流)。
如:10个手指、手掌、手背,以及各手指的名称。
2、游戏“小手变变变”
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学习绘画(引导幼儿欣赏“小手变变变”作品,并在手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2)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3)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适当做一些示范。
(4)指导个别幼儿进行绘画。
4、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师:小朋友们画得都不错,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请画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
鼓励模仿老师作品的小朋友。帮助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该怎么画。欣赏每个小朋
友的作品。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小朋友们的小手画得都不错,
希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小手,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健康灵巧!
课后反思:
在绘画教学中,让幼儿通过实物认真观察,了解实物的特点通过想象自由发挥,体验作画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不要求幼儿画的像不像。
美术教案高中【第三篇】
i、活动目标:
1、利用鞋印的形状特征,想象各种各样的事物进行绘画,丰富图片数据。
2、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尺寸的鞋进行摩擦,合理安排鞋印方向。
3、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体验鞋印绘画的乐趣。
ii、活动准备:
1、几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和不同尺寸的鞋。每人一张黑铅画纸,每组几支粉笔,每人一条手巾。
2、一个多媒体课件和一个物理投影仪。
3、我观察到了隐藏鞋印图像的东西。
iii、活动流程:
i、简介:
给我看看鞋印,告诉我它是什么样子的?(在图案、整体形状等方面)
小结:孩子们说话很多。我们可以添加图片,使鞋印成为许多有趣的东西。
其次,演示摩擦方法,感受鞋印的趣味性。
1、讨论:我们把鞋印变成什么?根据孩子们的想象,老师们选择同样的方式来演示。
(选择最喜欢的鞋子和颜色,将鞋底放在海绵上,然后双手放在鞋面上,用力按压使所有鞋底都沾上颜色,然后用力按压纸张)重点关注如何完成鞋印。
2、在打印的鞋印(如帆船、茄子等)上添加带粉笔的图片
3、引导孩子丰富图片资料。
4、欣赏课件:
(1)讨论如何将鞋印变成汽车。(孩子们说,他们把鞋印看作是汽车的xx,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进一步了解鞋印与结构变化对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教师操作课件,孩子们可以欣赏各种形状的汽车。
(3)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工作,将多个鞋印变成房子,重点关注鞋印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合适。
三、儿童手术。讲解操作要求,让孩子注意操作程序。
四、评价:
表扬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合适的尺寸搭配。
美术教案高中【第四篇】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1课时
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一、组织教学:(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四、放映录象
五、本课小结。
美术教案高中【第五篇】
1.创造的神秘,有如夜间的黑暗,是伟大的。——泰戈尔(印度最伟大的诗人)
对周围的人、对整个世界发自内心的深爱。”
和“时间”相关的话题
1.我们和时间有如海鸥与波涛,遇见了,走近了。但随着海鸥飞去,波涛滚滚
地流开,我们和时间也擦肩而过了。
2.时光,收集人类的泪水,将它蓄满风的谷仓。弯腰的小树,将头夹在两臂
之间,颤抖的鸟儿,飞行的门,不盖被褥入睡的窗户,花瓣散落的玫瑰树——这
些,是傍晚书页中的几处标点,由风之笔,留在我家门前。风,用它的睫毛,抚平时光的皱纹。
和“生命”“生活”相关的话题
1.我们的生命是上天赋予的,我们唯有热爱生命,才能真正拥有生命。
2.生命原是要不断地受伤,不断地复原,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被创造的。世界
上没有永恒的东西,烦恼和痛苦也是如此,因为生活不会停顿。
3.生活的悲剧性不在于一个人输了,而在于他差一点赢了。
4.生活,是一本书,每一页都是一个新的故事。回首,是温习往日的甘苦,激
发明日的斗志,不是为了守定一份成功,得意洋洋唱老调;也不是囿于一份失败,忧心忡忡马不前。
和“真理”相关的话题
1.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和“顺境”“逆境”相关的话题
顺境使我们的精力闲散无用,使我们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
量而加以运用。
和“谦虚”“虚心”“低调”相关的话题
1.白云谦逊地站在天之一隅。晨光给它戴上霞彩。(谦虚)
2.云把水倒在河的水杯里,它们自己却藏在远山之中。(低调)
缠绵的绝唱;正因为有了为民谋福的诺言,才弹出了清正廉洁之歌。诚信——中
国清官属守的定律。
和“忠诚”“气节”相关的话题
苏武忠贞爱国,拒绝折节叛国,甘愿与羊为伍。地窖冰冷,他咽白雪啮毡毛;北
海荒远,他“掘野鼠藏草实而食之”。他用赤胆忠心奏响了千古绝唱——贫贱不能
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适合“成功”相关的话题
2.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的芽儿却浸透了生命的血雨,洒满了奋斗的泪泉。
和“选择”相关的话题 1.选择是一个崭新的开端,选择高耸入云的峭崖便需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选择波涌浪滚的大海便需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选择寒风劲厉的荒漠便需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博大胸怀-----和“幸福”“美好”相关的话题 20世纪曾孕育着前人无数的祈盼,20世纪也闪耀着无尽的辉煌----当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时候,当比尔·盖茨创办微软的时候,当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时候,当“多利羊“出世的时候----我们可以更快地奔跑了;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候,当新中国诞生的时候----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呼吸了;当泰戈尔寻找天空中翅膀的时候,当毕加索描绘少女与鸽子的时候,当迈克尔·杰克逊尽情摇滚的时候,当乔丹高高跃起大灌篮的时候----我们可以更美地生活了。
和“珍惜”相关的话题
我们总站在富足的地方悯惜贫穷,总躺在安全的地方怒斥邪恶,总在五十步笑百步后呼唤远离冷漠,总在血痕淡去后才忙着计算生命的价值。
和“善于发现”“善于感悟”“懂得欣赏”相关的话题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流动的美;直线是流畅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淡雅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和“亲情”相关的话题
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决没有资格说他懂什么是“中华民族”!
3.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散步,在那里,我会让朱自清先生带我去寻找那七十年前清华圆的旧迹,让余秋雨领我去探寻那敦煌的奥秘,让三毛带我一路穿过西班牙和德意志,迎着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那悲惨的哭泣,让张爱玲点燃一烛沉香,在香烟缭绕中把我带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使我在故园中得到启发,灵魂为之升华。
4.中国人的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善良、质朴,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共同追求理想。茶,流传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热爱和平,互帮互助的美好精神。每一个喜欢茶的人,都会感到生命的底蕴在杯底沉淀,然后在头脑中升华。
-->
-->
-->
美术教案高中【第六篇】
叶奔
(杭州求是高级中学)
现代艺术是主要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在美术史上只经历了数百年之久。现代艺术的涌现充满了热血和激情、冷静与反思,是人类智慧的一次集中展现,将人类积聚了几千年的艺术文化彻底改变了,艺术开始变得贴近生活大众,他们和商业的距离从未如此近过。对于艺术史发展到现代艺术阶段的情景,我们能窥见背后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信息的大爆炸滋生了这些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新的艺术形式。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案编写涵盖面极广,从原始艺术到现代艺术,从古至今,从西至中,各种知名的艺术品、艺术故事,几乎无所不谈,而正是这个原因,让我们的美术课本有种泛泛而谈的感觉,而现代艺术如何在高中生中推广介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很多现代艺术作品有一种特有的新奇感,因为传统艺术篇章和现代艺术篇章的较多割裂,让学生对现代艺术的理解只停留在诸如“看不懂”――极简主义,“很狂野”――德国新表现主义,“很抽象”――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很像照片”――照相写实主义或超级写实主义,“很变态”――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等等之类的评论上,而无法联系到这些绘画流派所在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特征或者艺术家的独特经历和观念,针对这一点,我做了下述分析。
一、现代艺术鉴赏的德育方面
德育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和内容,任何脱离内容的形式都显得过于空泛,在现代艺术鉴赏课中,我运用各种资料来激发学生对艺术品背后的深化理解。比如,讲到波普艺术的时候,提及安迪沃霍尔和王广义两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是美国着名的波普艺术大师,他的可口可乐瓶、玛丽莲・梦露的作品形象深入人心,但是,当这些艺术形象推广到世界,在世界范围的人群中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的一位文化学者河清就批判道:这是一种文化霸权。
而我国的波普艺术家王广义,则在借鉴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形式里贴近生活、商业气息和直接刺激的部分,使其形成一种中国式的政治波普,这便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语言。讲到这里的时候,学生便能体会到教师的德育用意:霸权,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还有文化霸权,要爱国,就要努力发扬本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现代艺术鉴赏的智育方面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门类里,学生能看到很多艺术家的探索精神,虽然有些艺术的探索充满了古希腊故事阿基里斯与龟般的悖论式荒诞,但人类的求知欲可在此一窥。现代艺术里的光电艺术已经日趋成熟,这里面包含了众多科技领域的创新。比如,在上海举办的电子艺术大展,让人们对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充满遐想,未来的科技不会只有冷冰冰的操作,而是人和机器互动甚至是情感交流的媒介,通过这些现代艺术媒介的变化,能开拓学生的思路,了解现代艺术巨大而宽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领域。
三、现代艺术鉴赏的美育方面
现代艺术中需要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美的东西,比如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基弗的作品,介绍他的绘画和装置作品的时候,需结合这位艺术家不平凡的历史时代背景和他本人的精神所向。二战的阴影给德意志民族内心的创伤,在基弗的作品里留下了巨大的'影响,比如杂乱的笔触,荒野里干枯的稻草,点燃的火苗,坦克、潜艇的模具,破碎的衣服等,这些物件堆放在一起并没有很强的美感,但是学生能读懂这些东西堆放在一起的时候会呈现什么样的语境,那是一种人类被战争百般折磨后的苦难。此时的美育就变得更加深刻而富有内涵了,对美的追求不再只仅限于一张漂亮的画,一个漂亮的装置,而是灵魂的洗礼和对历史的拷问。
四、实例分析――《新的实验》
在今年的市级公开课中,我针对教材中的《新的实验》一课为原型,延伸教材内容,编写了一堂关于现代艺术的鉴赏课。附简案:
《模糊的界标》
――探索新的实验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并体验实验艺术的特征。
2.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初步形成对此类艺术的审美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对形式、材料、造型等方面的好奇心与探索心理。
教学难点:对新的艺术形式与内容的解读和领会。
教学准备:公益作品照片、商场里较大的商品、各式布料、夹子、彩带等。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给一部分学生发放赵半狄公益作品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
提问:如果把这些作品放成大幅彩照并在美术馆展出,你觉得它们是一种艺术吗?(分组讨论2分钟,由小组长汇集总体意见,确定正反方向,并作为代表发言)
2.引出课题。
欣赏蔡国强作品,猜测艺术家的想法,欣赏克里斯多夫作品――《包扎的德国柏林国会大厦》。
小结:我们通过包裹,不仅体验到一栋大楼独特的纯审美功能,也让我们关注到保护具有历史意义的大楼和保护大自然等观念。
思考:随处可见的工棚也是包裹艺术吗?
3.通过这件包裹作品来总结实验艺术的特点(是非判断题)。
4.课堂活动:利用商场里的商品和各式布料来创作包裹艺术(8分钟)。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指导点评并做小结)
5.课后小结。
编辑鲁翠红
美术教案高中【第七篇】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类型课。把书封设计的学习与装饰学生自己喜爱的书结合,通过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我喜爱的书》,掌握书籍封面设计的基本技巧,培养其设计意识。
编者没有沿袭传统的以具象图形为主的设计形式,而是强化了借助文字图形这个相对抽象的设计元素进行书籍封面设计的思路,突出以文字组合、变化、构成为主的设计方式。更多以文字造型、大小变化、位置安排、色彩搭配及组合图形等方面来考虑设计,试图把文字作为一种独立的视觉图形进行设计处理,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封面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及表现要领。
这种设计元素的单纯化、抽象化处理,可以促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与掌握封面设计的规律性知识。在学习封面设计的同时,本课侧重于提高学生字体设计的能力。
教材以学生作市场调查的图片导入,让学生到书店选购书籍、观摩书籍封面,并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封面介绍给大家。通过调查、交流丰富学生对书籍封面的认识,在交流不同表现形式的书封设计资料的同时,教材提供了相关图例,使学生讨论时根据类别有所对照。教材还提供了书籍封面的展开图片,使学生了解到完整的书封设计是封面、书脊、封底的统一设计,在设计时要认真综合考虑。
文字的主次、疏密、虚实关系,以及文字的其他各种设计处理都直接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效果,分析时应加以强调。教材对文字的版式组织布局也给予了重点关注。
把学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采用对称或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书籍封面,其二是利用非均衡的布局形式设计具有个性的书籍封面,并提示可设计系列书封,教材提供了相对应的图例,p3下图还对图例进行了简要分析,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教材主体部分提供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关照片,对设计制作时运用的材料、手法给予一定提示,用作学生参考。
教材设置的“活动一”是一个为其后续活动开展设置的教学准备活动,教师应当在课前提示学生更为明确的活动要求与方法引导,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获得书籍封面设计优劣与市场销售状况之间某种内在联系的调查结果。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书籍封面对于书籍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考虑到封面设计均衡与否不宜成为前后两个活动最为重要的区分点,教材“活动二”与“活动三”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或许会遇到一些操作上的困难。因为两种版式布局都属于同一知识层面,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没有知识侧重与难度上的明显变化,如果调整为“活动一”侧重封面版式形式美的学习,“活动二”注重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的封面设计,则更能体现教学的梯度和活动之间的内在逻辑与知识升华,也更易于明确两个活动的不同教学侧重点。
“评价建议”一栏学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状况灵活设计,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资料库”中对“封面设计”给予了解释,同时提供一些印刷字体资料,给学生设计带来帮助。如果能有一些作为图形处理的字体设计,或许更能体现对教材主体的支持与呼应。
“学习大空间”中针对封面设计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书籍装订的形式。并提供特殊效果的书籍封面设计图片,开阔了学生视野。
在现代设计中,许多的招贴设计比书籍封面设计更多运用了把文字作为图形设计的表现方法。如果能够在此展示几件此类作品,进行提示,不但可以直接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开阔学生学习视野,还可以为课堂教学引入新的教学资源指明方向。
二、教学目标
能够在调查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对书籍封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能够初步掌握书籍封面版式设计的要求与方法。
能够把文字图形作为一种独立的设计元素,设计自己喜爱书籍的封面。
三、教学选择
如果学校硬件条件允许,“活动二”可以设为借助电脑,直接利用已有印刷字体作为主体设计元素,尝试书籍封面版式的设计。
文字设计中所指的文字应当包括汉字、外文字母及各种数字、字符等语言符号。教学中可以从汉字设计入手,也可从外文字母设计入手,甚至也可从阿拉伯数字或者数学、物理、化学等公式符号设计入手。
学生如果附近没有书店进行市场调查,可以新学期发的各种书籍在同学之间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大家对不同教科书封面设计的喜好程度的意见,并通过简单列表的方式发现大家喜好的缘由。
四、教学建议
请在以下几个方面填写你认可书籍封面设计的理由。
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可以尝试初步总结大家普遍喜好的书籍封面在设计上有何特点。思考为何获得大家认可的理由。
教学内容中有字体的多种因素的处理问题,建议利用电脑课件展示一些变化的效果,会给学生更多信息与视觉冲击。
教学过程可灵活把握,例如:
1、市场调查――交流讨论――注重版式形式美的设计――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设计;
2、市场调查――交流讨论――字体设计――书封设计(任选布局形式)――系列书封设计。
教学情境设置可有多种思考,例如教师可建议学生将自己最喜爱的书送给好朋友或捐给希望工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建议不必要求学生在书写美术字上面下功夫,通过方块替代文字在封面设计中的基本变化特点,引导学生更多关注文字在版式设计中的处理技巧。
第二课时的教学引导及练习要求都务必突出形式与内容的内在联系,因为文字设计与图形设计一样,同样可以表达书籍的主题与情感。
在整个单元教学的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供一个适当的展示机会将十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将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的有效教学手段。
由于一般常见的封面都是以图形为主的设计,教师在“活动三”的展示介绍中引导学生对比书籍原有封面设计来介绍自己重新设计后封面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巩固、升华借助文字图形设计封面的方法,深刻理解封面设计中各种设计元素的运用技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美术教案高中【第八篇】
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反思高中阶段美术欣赏课,其目的在于通过欣赏教学,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长期的教育环境或基于传统教育模式下,加上美术欣赏课不是高考科目,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均有轻视的倾向,所以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这就更需有我们精心研究提高教学。
新课改形势下,高中美术欣赏课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一堂欣赏课,不同的老师,由于教学观念、审美观念、知识修养、学生状况的差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摸索,我学习并总结了能够促进教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和原则:1.要分析学科特点,采用合适教法要把握学科特征,但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
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句章,将学生本来以为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深奥难懂的“学术研究课”。
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将美术课上成历史课或政治课而失去学科特征。
对美术的“边角余料”过多阐述,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目的。
要把握学科特征,教师还要准确把握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注重美术与其它学科,特别是子门艺术学科内在联系的研究,从大文化的角度了解美术与其它学科的共性。
要从学生熟悉的或已经形成的知识经验切入,跟随老师设计的思路,潜移默化地进入美术欣赏的学科知识中来,顺理成章,逐渐深入。
2.基础知识学习和作品欣赏并重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美,基础知识重在研究为什么美。
如果说欣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
“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
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因此,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3.要具体欣赏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作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高中美术鉴赏
不会言传”,原因是缺乏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具体感受。
生活中如此尚有可原,但作为美术欣赏教学,万不可以此为搪塞之词。
应该说,只要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有具体的意会,都可言传,只是意会不清或语言贫乏,才会出现“不可言传”的现象。
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
4.要尊重学生的理解,实现师生互动美术作品包含有多层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不象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认识水平上的和作品的信息交流。
所以,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
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结论正确与否并不关键,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要实现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键是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欣赏的热情,而实际上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去搭建一种平等、自由、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敢说、想说、积极参与。
育技术也并不是简单地只是关于媒体使用的学问。
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但它却不是万能的,它要与教学内容和方法巧妙的融合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二书法教学反思
书法教学不是单调、枯燥的“讲练式”,而应在内容制
定、环节设计、训练手段、评价机制四个方面让学生全方位、全身心地投入。
一教学过程重参与,丰富学生情感
书法教学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需要双方互相协作,发挥各自的积极性。
因此,学生不应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投入。
在每一课的书法教学中,始终贯穿着情感体验,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是不可能学有所获的。
教师正确使用竞赛机制,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使课堂充满健康的竞争氛围。
竞赛方式多种多样,有班级中个人和个人的竞赛,使学生“见贤思齐”;抓住学生渴望成为小组中的积极因素,为小组争光的'普遍心理,进行组间竞赛,增强团队疑聚力;自己前后习作的竞赛,让学生看到点滴进步,充满自信;跟其他班学生竞赛,进行“打擂台”游戏,更使他们兴趣盎然,情绪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兴奋状态。
围绕某一焦点问题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在辩论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容纳他人观点。
在“小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感悟协作团结,凝成团队意识。
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一位学生全方位地参与,而不是某一环节的局部。
二、训练手段重多样,培养学生意志
训练的严谨并不排拆手段的多样化,相反,多样化的训练应以严谨为本,以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格。
积极进取等等。
书法教学能调理学生的这些不良心理,它虽然缓慢,但却是锤炼学生心理品格的“良药”。
郭沫若早在19xx年为《人民教育》题词中就写道:“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这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细心,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
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书法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事实已经证明,书法有一整套严谨的书学法则,在书写过程中如果不认真对待,往往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从一点一画入手,认真地去研究、体味,一丝不苟地进行练习、比较,在掌握书写技能的过程中毅力得以培养。
在这方面,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话,如张芝的“墨池”,智永的“笔冢”等等,堪称顽强意志力的赞歌,永远值得后人思味、仿效。
但在学校书法教学中,“苦行僧”般地要求学生以始终如一的情形来苦练书法,也是收效甚微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应从学生特点出发,改变一味的“讲练式”,依据所教内容的不同尽可能地丰富练习形式,如纠误法、补笔法、尝试法、书空法、比赛法等等。
通过内容的调节和方法的变换,使学生始终保持练习的高昂情绪。
纠误法:以自己已有认识为参照,对老师出示的错例、同学习作中的不足加以独到的分析和纠正,教师鼓励个性化的批判。
补笔法:在笔画或字中缺少的部分应是本课重点或难点,让学生在训练之后进行“天衣无缝”般的补充,催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尝试法:学之前先练,明了自己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成为学习的主角。
书空法:练之前先蕴酿情绪,寻找感觉,书空几遍,眼明心亮。
比赛法:形式多样,以求人人参与,在“赛”中领悟“谦虚”和“自豪”。
正所谓: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苦乐交织,苦中有乐,在乐学中自觉地磨炼意志。
强学生信心
宽泛的评价指标有利于学生在“自我陶醉”中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自我悦纳。
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更是对在学习过程中诸多体验的交流,或知识点的掌握,或情感上的收获,或某一点的感悟,或合作后的愉悦,均可作为评价内容。
改变教师“一锤定音”式的评价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评价,教师随机引导、鼓励学生的评价,促使他们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
就其形式而言,有自评、互评、小组评、全班评等等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3
一、引言
美术鉴赏成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必修课,虽然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它也是美术教育教学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其他学科体系相比,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而且现阶段美术鉴赏和其他基础教学一样,存在着严重的重视基础而忽视其它教育功能的作用,与生活严重脱离,再加上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教师探索的地方。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利用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美术鉴赏教育
社会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高中生在他们的审美观念上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这表现在潜意识里,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对当代青少年心理的深刻烙印。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适当的方法:在文化情境中实施美术鉴赏。
如在教学中强化学生鉴赏美术作品中的传统精神的能力。
例如,可以从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结合中国书法来赏析绘画中的“线”的功力、情感、个性、格调,以及与中国书法的关系,还可以从传统审美观念对“意境”的追求出发,来赏析传统绘画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道风与意境的关系??通过这些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美术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也可以说在民族文化情境中学会鉴赏。
使用更多的教学形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对传统美术作品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首先,可以用鉴赏原作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比如带学生进入美术馆、博物馆。
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系统,从声音、图像、视频等多角度刺激学生,使其接受更多的传统美术信息,提供更好的展示氛围。
(二)利用网络进行有效的美术鉴赏教学
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课程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教学所需资源,还可以以网络为平台进行观点的交流。
上一篇:公司借款书面合同书热选汇总5篇
下一篇:一年级六一儿童节写精彩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