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字]高中历史小论文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200字]高中历史小论文范例(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一历史论文【第一篇】

一、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能力是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含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作指导,史论结合。其中归纳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归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往呈现零散分布状,这不利于概括。历史知识本身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维方式,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识,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就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因此,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在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因为概括的结果已不是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再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物、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一结果的实现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性或本质属性的归结,历史哲理、历史规律、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升华,基本要点、核心内容的得出,无一不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初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较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历史概念源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物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确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括服务。重视历史概念的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二、史论结合法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实;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物、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认识。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又是历史高考、中考考查的学科能力之一,更是我们进行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还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1.论从史出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一般情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结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归纳式概括、点睛式概括出的内容就是被概括史实的“论”。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彩决定了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而点睛式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有关史学理论及历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经验、基本结论是对整个民主革命历史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式概括出的“论”;各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及民族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到底“论”是什么,从根本上讲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别是遇到点睛式概括,千万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搬硬套,到处乱贴。平时要重视历史理论的教学。一方面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尽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讲述内容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逐渐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理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2.史论结合是历史概括的典型形式。不仅一道主观性试题中有史、论两部分组成,而且每一个要点(或每一句话)多数也有史、论两部分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现为历史概念的运用;“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从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试题的答案不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的词藻、浓厚的文学味;也不会整段都是深奥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而是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刻意雕琢,有抽象但不深奥。

3.训练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的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层次的概括能力的培养更不例外。

(1)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练。一方面要准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成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这离不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性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的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完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中抓关键字词、划分逻辑层次的方法迁移到历史概括中来,按题目要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取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概的方法。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字【第二篇】

课堂讨论中,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人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交流问题,讨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讨论中既不应是旁观者,也不应是裁判,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在讨论中点拨、引导,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要经常向学生暗示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答案,也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讨论的本质是通过学生的共同探究来确定那些不可猜测的问题。

高一历史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证据意识;高中历史;史料教学

历史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导向,史料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发现历史规律,得出正确结论,因此必须要确保史料的真实性,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就成为了史料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一、明确史论和史料的关系

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从历史中找寻以前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发展过程中留下的智慧结晶,吸取经验和教训,为以后人类和社会的进步提供参考,同时学好历史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对其形成良好道德观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我国资深历史学教育专家于友西曾说过:“学习历史是接收历史信息,对历史进行理解和解释,形成历史认识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历史材料进行理解,得出历史结论,并结合现实去寻找可以借鉴参考的东西。为了确保学习历史过程中得出的史论科学、有效,那就必须保证史料的真实性,而证据是证明真相的最佳依据,因此对于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也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史论和史料之间的关系。史论是对历史的总结和解释,想要让史论具有参考价值就要确保结论是根据分析历史事实而得出的,而历史事实就来源于对史料的分析和概括,真实的史料才能作为史论的素材和依据。历史教学中是让学生首先对史料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结合实际对史料进行理性的分析,得出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历史理论的产生来自于历史资料的解读,而历史理论又可以应用于历史资料的研究,这一过程需要学生们利用证据不断进行考证,还原历史真相,确保“论从史出”[1]。在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教材中《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的教学中,主要向同学介绍了明朝废除三省六部制度,创立内阁制,清朝设置了军机处的历史事实,让同学们了解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我国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形成于秦朝,从汉朝到元朝得到发展,于明清两朝得到加强后到达顶峰。为了让学生加深君主专制的认知,得出“清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这一结论,需要援引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对史料“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的解读中可以看出,清朝设立军机处,其总揽军事、政事的大权,隶属皇帝个人管理,议政大臣的权力已经被大幅削弱,引用史料作为史论的依据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史论的理解。让学生们明确史论和史料的关系,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在得出或者解读历史结论时主动查找史料进行考证,验证史论的真伪,有助于培养其证据意识的形成。

二、利用多元化资源进行史料教学

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历史内容,有些部分会采取一些语言处理,对史料内容进行简化,这也与学生们的证据意识弱化有关,学生并没有挖掘历史真相的意识和想法,单纯地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导致历史史料教学中广泛存在对史料进行复述的现象。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科技力量,为学生搜集更丰富的史料资源,以教材内的史料资源为基础,为学生适当扩展教材外史料的学习,在历史史料教学中利用多元化的历史资源强化其证据意识。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中,教材中的一段“天下之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而《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中还有如下描述:“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其意说明了在当时丞相和其他大臣都只是听命于皇帝,依靠皇帝发令如何处理,自己并没有权力做决策。这更体现了当时皇权的至高无上,即使在百姓眼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也仅是执行者。教师应利用多元化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史料,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分析、推论,对历史真相进行求证,在对史料资源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其证据意识。

三、培养学生推理史论的能力

在历史史料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推导理论的能力,将学生作为历史课堂的主体,让其自主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理解,并积极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共享学习收获,即使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存在偏差,也能锻炼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阶段教师再进行正确引导,这样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历史的理解[2]。培养学生推导史论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辨析史料,比如将文物作为历史证据得出的历史材料可信度就比较高,很多文物承载了当时年代的社会文化和人文技艺,通过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文物的观察研究可以从中发现当时政治、经济、艺术、宗教、民俗等方面历史痕迹,这也是文物历史价值的体现。而图片材料的历史参考价值就值得推敲,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记者曾拍摄过日本军官抱着儿童满面笑容的图片,然而在笑容背后隐藏的是黑暗狰狞的心,因此学生应该具有判断力,结合历史情况对历史材料的可信度进行辨别。同时学生还应学会以不同的角度、观念去分析史料,很多时候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人教版必修2历史教材中,对于李鸿章的课文注释中提到:李鸿章是洋务派地方代表,但其在洋务运动中中饱私囊,大肆贪污,其还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并签署过很多不平等条约,在很多国人眼中他是卖国贼,是国家的罪人,但是在日本和美国学者的眼中,李鸿章是卓越的文人,是对国家做出贡献的军人,也是很成功的外交人才。西方人也将他评为19世界影响世界的三大人物之一,梁启超也曾表示,李鸿章的才识,有其远超常人之处,但他有才气没学识,有阅历但缺少血性。对于历史史料的学习,教师应该告诫学生脱离固有思维,看待历史问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开拓自己的眼界,只要尊重历史真相,无论从什么角度得出结论都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四、锻炼学生的证据思维

对于证据意识的培养要从深层次入手,仅提高学生的证据意识,学生对于历史史料的学习有去寻找证据的想法但却会无从下手,现阶段大多数证据意识的培养还停留在对史料的考证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证据思维就会滞后,要锻炼学生运用大量史料对历史进行探索和验证的能力,把史料当作证据求证其他史料[3]。要注意的是在求证过程中需要教会学生区分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前者是直接或接近历史发生时刻产生的史料,其一般可以作为历史依据;后者是指在历史发生之后,后人根据第一史料分析研究得出的史论,在对史料的求证中,一手史料的参考价值更高,二手史料需要进过推敲和证实后才能运用。在人教版教材《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一课中,教材中对于夏朝的介绍如下:夏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始创了王位世袭制,约在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而描述西周的时候时间点为:公元前1046年。夏朝建立时间相对模糊,西周的建立时间比较准确,想要深入了解存在差异的原因,就需要学生结合多方史料对这个问题进行求证[4]。夏朝建立时并没有文字记载,目前得出的时间也是根据史料进行推测的,属于二手史料,根据同一时期文物中一定数量的青铜器和玉器判断,夏朝建立大约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到青铜器时代的初期,考古学家们应用碳14测量在河南发现的夏朝初期遗址年限,约为公元前2040年左右,后经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综合研究结构得出夏朝约始于公元前2070年。而西周的建立是根据利簋内部的铭文记载的武王伐纣事件,周武王灭商纣王建立周朝,根据《逸周书·世俘解》中记录的“甲子朝”确定了准确的建立时间。简单地对史料进行复述难以准确对历史事实进行验证,需要充分开发学生的求证思维,让各方史料能够相互支撑,形成有历史依据的证据链条,在这个严谨的求证过程中也可以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对于学生综合发展也十分有益。历史史料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对历史进行分析、探究,学习历史史料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读懂历史,更要学会提炼、分析、求证,充分挖掘史料中隐含的信息,发挥历史最宝贵的价值,并且将从历史中收获的经验应用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为全人类科技、文化进步作出贡献[5]。

五、结语

历史史料教学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应用历史,而证据是史料教学核心价值的支撑,脱离证据史料将失去其历史意义,因此教师应通过优化历史教学内容和方式,让史料教学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证据意识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沈卫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证据意识的实践探究[J].考试与评价,2020(10):71.

[2]郑晖。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方针[J].高考,2019(8):185.

[3]陈惠强,梁超。培养证据意识提升“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出土文献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2):12-14.

[4]马莉。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高考,2020(36):91-92.

高一历史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历史概念 高三历史复习 重要性

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实的概括和总结,它包含着特定的含义。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构成历史人物概念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人物的时代背景、思想和重要活动、阶级属性和历史地位等;构成历史事件概念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参加者、基本进程、性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比对历史事实的理解更概括集中,更能体现历史现象的本质。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需要掌握它所包含的特定含义和构成基本要素。

进入高三后,复习课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在平时的复习中,如果我们不注重对历史概念的这一最基础的复习要求,则日后定会成为学生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解题方面的颈瓶。

例:(2009广东高考)“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封建社会”的概念既然是近代引入中国的,那么柳宗元所说的“封建论”,显然不是指自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概念,而应该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所以答案应该选A。当然这是我们在做题中的常见思维,但在很多时候,许多学生做选择题多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而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的前提就是对概念的正确把握,对这道题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分封制的概念,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会不难选出。

可见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不仅仅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年来的高考中强化历史概念教学是高考命题导向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考试题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在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于历史概念便于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问题本质和自主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在高考历史试题的能力题中占绝对大的比重,因为它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理论从教材中寻找文字拼凑答案的应试策略。可以这样说,如果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把握不准,是很难正确作答的。

那么如何在高三的复习课中贯彻概念复习、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我认为首先要理解历史概念的含义和分类。

一、历史概念分类

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本质的、内在的联系,是人脑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本质特性的反映。历史概念的一般分类是:

一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范围,可以分为专指性历史概念(史实性历史概念)和泛指性历史概念(理论性历史概念)。

二是按其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内容,可以分为历史人物概念、历史事件概念、历史名物概念和历史现象概念。

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方法有:定义法;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先下结论,然后对得出结论的途径进行分析,从而论证这种结论的正确性)。

案例(以实例论证法为例):展示概念和结论: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延伸:完全独立的国家、、殖民地、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半封建社会。事实论证:引导学生回顾《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内容,后归纳为:由此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及贸易,开始遭到破坏。我国的领土不再完整;不再独立;封建的自然经济也开始遭到外来资本主义的破坏。从而证明: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二、历史概念的教学方法

1.从理论层面上分析。(1)根据概念的复杂程度对历史概念进行分级。三级概念含有较多较复杂的历史知识,构成了历史的主干知识,宜采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如“君主专制”这个概念可分为“奴隶制君主专制”和“封建君主专制”,而封建君主专制的上一级概念是“封建制度”,同属一级的概念有“封建文化专制”等,分级之后就可以选取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对比、实例论证等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概念的能力级别对历史概念合理分类,不同的历史概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史实概念可用定义法、讲述法,史论概念多用分析综合法。(3)根据概念的结构把历史概念内部的共同要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或影响等)和特殊要素(历史人物概念的“经历”要素,历史事件概念的“过程”要素,历史名物概念的“内容”要素和历史现象概念的“状况”要素)指定出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析综合法得出概念。(4)根据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让学生通过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正确区分相近或相似历史概念,多采用比较对比法和逻辑分析法。如不可以说“辛亥革命了封建制度”,只能讲“了君主专制制度”,因为封建制度是种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2.从技术层面上分析。(1)运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直观感受的方法。(2)运用概念图表达历史概念结构及其关系的方法。概念地图最早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教授通过研究基于教育心理学知识理解的案例而提出的,初级的概念地图包括节点、连线、层级和命题四个基本要素,节点是指感知到的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连线表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某连接从而形成的意义关系;层级表示同一知识领域中的概念的层次关系。如“中国封建制度的确立”这个上位概念之下“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的下位概念,“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等又是“地主阶级改革”的下位概念,“地主阶级改革”则是三者的上位概念。“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阶级改革”、“百家争鸣”三个并列概念的节点是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文化属性,其中经济属性决定政治属性,文化属性则是前二者的表现。(3)整合其它学科知识的搭桥法。如哲学常识搭桥法、地理知识图示法、语言文字破解法、数学集合图示法,等等。(4)历史学科内部知识整合法。联系古今中外、分解概念结构,如“闭关锁国”从背景方面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等。(5)利用网络、图书资源等引导学生学习的自我探究法。建立历史概念档案、学习袋,等等。(6)采用美国H.林恩・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标准”设计教学。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字【第五篇】

历史写作;作业设计;作业评价

自2001年在北京高考历史卷中推出小论文题型以后,历史写作题以其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考查思维能力综合运用、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区分度等优势,逐渐受到考试命题者的赏识青睐,并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的亮丽风景线。为应对高考历史写作题,老师们开始在平时的作业中进行历史论文写作的训练。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设计历史论文写作题、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历史论文,成为当前历史教育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试对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笔者最近从有关材料上获取了一道美国中学历史作业题:关于奴隶问题的短文。

1。作业介绍:完成1篇字数500—600个单词的短文,这篇短文要以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为基础,其结构是以高中最常用的五段落格式来表达。这两本关于奴隶问题的书分别是:

(1)To Be a s1ave,by Ju1ius Lester。

(2)The Narrative of the 1ife of Frederick Doug1ass,by Frederick Doug1ass

你可以从下列四个主题中选择其一作为你的主题

(1)奴隶制度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残酷的;

(2)奴隶制度是非人性的;

(3)奴隶主受到奴隶制度的消极影响;

(4)奴隶是比奴隶主更好的人。

2。作业要求

引言段:

(1)引言段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且贯彻主题(3分);

(2)引言段要用正确的陈述语句(3分)。

短文主体:

(3)每个段落用正确的相关主题句开头(9分);

(4)第一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5)第二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6)第三段需要三个论据来支持你的主题句,这三个论据必须合乎逻辑,完整并直接与主题句相关(6分)。

结束段:

(7)最后一段以另外一种方式重述你的主题并结束全文(3分)。

3、质量及语法要求:

(8)没有任何错别词(3分);

(9)正确地引用支持你论点的信息(2分);

(10)所有句子都是有意义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句子都不需要重新改写(5分);

(11)把引用文献放在正确的页码上(2分);

(12)正确利用两本小说,每本小说至少引用三次(2分)。总分:50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历史习作是这样阐述的:“撰写历史习作是体现探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之一,也是历史学习评价的方式。通过撰写历史习作,重点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等。”

[1]历史作业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检测、反馈、提升、发展的作用。历史习作作为一种历史作业类型,伴随着高考历史论文热,教育者的研究也见多起来。郑连生老师指出历史论文的写作要注意选题切入口要小、阅读广博、取材精实、批改时宜面对面。

[2](P68)北京特级教师曹家骜指出撰写历史论文题目要注意审题,确立标题,推敲论点,组织材料。

[3](P65—66)张树生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开展历史论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P42—43)历史论文的教学需要老师设计情境、提供材料并且给予一定的指导,给学生写作空间,并恰当评价给予适时反馈。现有的研究成果一部分主要集中对历史论文题型的撰写及教学指导进行探索,另一部分则主要是对历史高考小论文题目的命制特点及解题技巧进行探究,对历史论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论述不多。

20xx年春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小结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在年级部的指导下,在我们同组员的通力协作下开展教学工作。并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工作。

一、完成教学工作情况

本学期高一历史备课组四位教师除承担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外,还担任了部分高二小高考的教学任务,分科后平均每位教师负担6个或7个教学班,平均周课时都在20节左右,陆成洲教师还担任班主任工作,杨延海老师是全县年龄最大的历史老师,在协助高二完成小高考的任务后,回到高一又承担了一周21节课时的教学工作,.还兼作对青年老师陆成洲的教学指导和本组的练习、教案等的审核工作,非常辛苦,让我们全组都很感动。总之本学期本组的每位同志的教学担子重,任务艰巨。不仅要完成每天4—5节的课,由于没有征订教辅用书,教学之余还要进行教学学案的编写、单元练习、假期作业、周练练习等的编制,上课课件的制作,人手少,任务重,尽管在分班之后加了人手,但由于课的增加,每个人的教学任务仍然很重。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历史必修(二) 模块经济史的教学,尽管因为援助高二的小高考,高一教学有所耽误,但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和辛苦,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很累,但还是很高兴的,心里感到很轻松。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概念阐述

一、城市国家

城市国家即城邦,是古代希腊基本的政治单位,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开始形成。在氏族社会组织逐渐解体的基础上,希腊各地相继形成了两百多个城邦。古代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连带周边乡村地区而形成的独立国家,以小国寡民为基本特征。它们的国土面积一般只有百余平方公里、人口数万,最大的城邦八千多平方公里国土、数十万人口。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二、陶片放逐法

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期采取的一项措施,是按公民投票来决定是否对某一公民实行政治放逐,因投票时把定罪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而得名。每年由五百人会议提请公民大会讨论是否应实行此法,若大会同意就召开全体公民集会进行投票,获得多数票者将被流放国外xx年,但不动其财产。这个放逐法对那些不受群众欢迎的头面人物(往往是贵族)是很大的威胁,不失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工具。

三、五百人会议

雅典城邦的最高行政机构,创设于克里斯提尼当政时。由新设置的10个地域部落用抽签的方法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各选出50人组成,以代替梭伦时代的“四百人会议”。除为公民大会准备议程并执行其决议外,享有处理经常性的财务、军事、外交等项最高权力;对外则代表国家,接待外国使团,事实上相当于雅典政府。

48 1296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