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元宵节的日记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个字样例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十五元宵节的日记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个字样例”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个字篇1

来到了广场,那里人山人海的,像白天一样十分明亮,整个广场变成了灯的海洋。有的花灯上面是一条雄伟的气宇轩昂的中国龙和一只美丽的五彩缤纷的凤凰,中间是一头庞大的牛再加上几只可爱的小牛,感觉是多么雄伟壮观呀!周围是许多美丽的花环,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儿的世界。

我们又来到了水池的中央岸边,这儿的大花灯是四条龙,它们朝着不同的方向,每条龙的嘴前都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夜明珠,好像在玩戏珠的游戏。每条龙的颜色都不一样,有条龙的身体是橙色的,龙角是银白色的,而龙爪是褐色的,还有着长长的胡须,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好看!

看完花灯,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广场,因为花灯太漂亮了,就像离开了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回到家里,我感觉自己仿佛还沉浸在花灯的世界里,知道妈妈她们喊我看元宵联欢晚会,我才突然清醒过来。

在我们聚精会神地欣赏联欢晚会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阵响亮的放鞭炮炮声音,吓了我一大跳,正好晚会上在表演抖杠,我感到很惊讶,这么细的杆子,他们还能站得这么稳,实在太厉害了!

看完了无比精彩的元宵晚会,姥姥接着煮了水饺,放到一碗碗一盘盘里,我们吃得津津有味,再喝点凉津津酸甜的果汁,这是一顿多么美味的晚饭呀!

今年正月十五,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一天。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 十五元宵节的日记个字篇2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加便便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元宵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一六八八)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

方法

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48 7184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