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毕业论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中医学毕业论文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医论文【第一篇】

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继承和恢复的条件,由官从医、由儒从医者更加数不胜数。在古代,具备了传统文化知识背景时,学习中医会较为容易,并且中医和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中医学融汇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不论是理论根基还是思维方法,都和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天然浑成的效果,医学中例如五行、气、阴阳等均由传统文化中来,所有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不同范畴作为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我国传统文化,就不会有当前形态的中医理论。要从源头上解决中医传承、发展、振兴的问题,主要是真正解决中医本质、传统中医特点、加强中医文化地位、恢复中医总体思维形式,在中医界构成了统一认识以及相同的发展动向。从某种程度来讲,中医文化研究成为了中医继承、发展的主要动力,要强化中医药学科学以及文化价值观的体现乃至中医药理知识的教育。

二、中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现状

1、基础教育忽略传统文化素养

职业高中的中医教育对于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方面较为匮乏,这个基础如果不对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李建伟山西省原平市职业学校摘要:职业高中对学生进行中医方面的教育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可以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技术的专业型人才。面对学生本身具备的文化素养、将来要服务的人员的文化素养以及所掌握的内容构成的反差使得我们只能够将中医教育放在当前科学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分析,找到当前中医教育事业的问题所在,探寻提升我国中医教育质量的方法。关键词:中医教育素养教育质量牢固就会令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较为坎坷。当今学校过于重视理科和英语的学习,而往往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不给予重视。而对于学习语文,也仅仅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并非真正将文化渗透到学生内心。

2、中医教学中西结合的现实形式

中医学当前的教学形式属于将中西文化乃至医学理论共同传授的过程,这也令中医教学的过程较为独特。中医学属于我国传统医学的科目,隶属于东方文化。中医学校的教学过程通过中医专业知识为核心,倾向于东方文化,可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良好的适应当前医疗保健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能,会在教学当中设置较多的基础学科以及和西医有关的学科,学生在入学时通常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西方文化的基础了解,所以在接受西方文化的时候会更为迅速。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基本理念就会相对陌生。对于当前科学和西医学来讲,中医理论的学习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许多学生觉得就是在看“天书”。

3、中医学生的无措与迷茫

当前很多中医学校为了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会扩大招生的数量。步入中医学校进行学习的学生有三种:第一种属于立志于学习中医的学生;第二种属于家长希望子女的未来能够在医学方面做出成绩;第三种是没有自信能够顺利升上普通高中而报考了职业高中。而大部分学生的报考都过于盲从。中医学是一项十分深奥的医学,它同当前具有较大的差距。可是就算对于那些对报考中医学校十分热衷的学生来讲,只要当他们接触了中医学科中五行、阴阳、经络等相对抽象的概念时,都会无法轻易领会其中的含义。并且,当前媒体都会用较大的版面对科技方面的成果进行大量报道,而却极少会关注文化传承方面的内容。

三、主要措施

1、抛弃中医是伪科学的想法,强化中医药文化教育

在对中医药知识体系培训之前应当强化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的培训,让学生在真正接触中医之前,应当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进行补充,例如我国传统文化、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对比等相关内容,不但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中医、接纳中医、还可以在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建立对中医文化的认同与兴趣。

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征,兼顾西医知识

当前中医教育在设置课程方面过于模仿西医课程。所以,目前中医教学应当强化学生学习中医的力度,在进行课堂设置时应当遵从中医自身的规律以及理论体系,不可以兼顾所有而忽略中医的特色,多设置有关传统中医的课程,尤其传授有关中医方面的良好经验。

3、保持适度规模,增加师承教育的力度

从古代开始,传统中医的诊疗传承就是通过师带徒的方式进行,所以我们也一定要对这种方式给予重视。因此,当前很多中医学校都已经开始引进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并且在未来的日子里,也要不断加强此种教育方式的力度,并探寻出新的方法,不断提高中医学人才的培养。

四、结语

中医论文【第二篇】

中医药论文在交流中医药学术、推进中医药事业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中医药队伍的日趋壮大、知识层次的逐渐完善、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医药期刊数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中医药论文正呈现出逐年增多和提高的趋势,这是十分可喜的事。但当前中医药论文在撰写和编辑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结合近年来审读中医药科技期刊的情况,就以上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从近几年多种中医药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以下几个问题是带有共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1、论文类型单调,缺乏学科特色

中医药理论虽然有学术上凝固性的一面,表述上也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程式,但同时又存在着学术上不断发展的一面,其表述形式也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以不变应万变”这句老话所表现的,正是中医药论文在不断延续、出新过程中“不变”与“变”的辩证关系。这里,关键就在这个“变”字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实际上这种变化举步维艰,打开中医药期刊一看,大部分论文所表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几乎是几十年一贯制:一些理论性论文缺乏新意,甚至是一些论点的反复克隆和重复。应用性论文更加突出,充斥版面的个案、群案报道,使人有“百刊面孔雷同,千篇似曾相识”的感觉。也有期刊开辟出医话、医论、研讨、解答等形式,但还没有形成特色和个性,充其量是同类问题的汇集,缺乏有机交流的深层次内涵。一些专科性质的期刊,本身具备个性特色,却习惯于跟着综合性期刊的路子走,结果失去了个性。如以“民间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却找不到民间医学的内容;以“急救医学”为宗旨的杂志,反映的大都是寻常的治法。一些期刊还出于单纯的经济利益,把缺乏科技根据、夸大实际效果、明显带有广告性质的内容直接或变相强塞给读者,最终导致对读者基本利益的伤害。

2、论文设计粗糙,缺乏科学依据

1篇好的论文,首先来自一个好的设计。以应用性论文为例,无论是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重复测量设计,都必须能真实反映出研究目的和过程。不少作者不懂得这些基本方法,而是以简单的分组代替设计,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对以往经历的回顾,具有前瞻性设计的可谓凤毛麟角。其中虽有一些论文在名义上是冠以“前瞻性”的,事实上遮不住从回顾性内容中人为制造的痕迹。以上情况基本是当前中医药学术论文存在的通病。更有甚者,个别作者随意编造、删改实验数据,更改病例发生的时段,使论文失去真实性和可信性。不少论文没有对照组,即便是一些设有对照组的文章,不少却形同虚设:实验组与对照组不仅在年龄、性别等基本要素上不均衡,缺乏可比性,且不是采取随机抽取或分层的方法,而是按照人为划分的手段获得的。这种所谓的“对照”,失去了对照的实质性意义。如一个乡镇医院的医生,在他的论文中提供了一年内使用中医药抢救有机磷中毒100多例的报道,还有30名的对照组。且不说这个乡中毒人数之众难以令人置信,就是其所谓的“前瞻性”设计也不能不令人生疑。试想,在中毒者情况各异、迅速抢救垂危生命前提下,要套入作者设计的方案进行对照可能做得到吗?给人的感觉,只会是虚假的、不现实的和不负责任的。

3、统计学处理问题多,假阳性结果随处可见

对于大多数论文作者、特别是工作在基层的临床医生来说,论文的统计学处理既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一些作者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迫于期刊的要求,要么请人帮助计算,要么干脆拿别人使用过的结果比葫芦画瓢,照着搬过来。更有甚者,随便做起数字游戏,改变实际数字,制造出能够为设计“效果”服务的假阳性来。由此造成的一些论文“水分”大、所用方法不能重复的弊病,就在所难免了。有专家对近20年来我国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审查,发现统计学误用率平均高达80%。就是一些重大项目的论文,也有50%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错误。究其原因,虽然与论文作者的科研水平和道德缺陷有关,也与期刊普遍追求的所谓阳性率的做法不无关系。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疾病的实践中,两种实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上虽然没有统计学意义,但却取得了基本相同效果的例子是十分常见的。它证明了不同方法或药物,在临床中具有的可靠性和可替代性,其本身也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意义。优效性结论(新方法优于传统的方法)虽然是我们每个科研者的愿望,但实际上是不容易取得的,能取得等效性(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效果基本相当或相差无几)、甚至非劣效性(新方法虽然很难超过传统方法,但具有验便简廉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结论,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有意义的结果,各种期刊不能不面对这一基本事实。

4、论文文采不足,语法错误较多

中医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胃癌;中医药研究;综述

胃癌属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呃逆”、“积聚”、“反胃”等范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2]。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对胃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的许多新学说、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在胃癌临床治疗上的理论依据。

1各家学说

从痰论治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痰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均可导致痰的产生。痰滞成积既是胃癌的表现又是胃癌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病因。朱丹溪所描述的“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与胃癌易于浸润转移的特点相类似。手术以后,正气受戕,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司,容易促进痰浊的再次生成,恰好又为胃癌的复发及转移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痰论治”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有众多专家学者对此持有相同观点。魏品康[1、2]认为“痰”是胃癌产生的重要病理基础,并以此提出“痰-污染学说”。强调“痰”对于局部细胞的浸淫,导致细胞突变,是胃癌产生与发展的关键。对于“痰”形成的有形包块,提倡以“消痰散结法”为治疗大法。自拟消痰散结方治疗胃癌及抗转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钱彦芳[3]认为胃癌因痰浊瘀噎胃络而成,治疗当以导痰和胃,开瘀散结。以丹参饮加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黄萍等[4]认为,痰滞胃腑,痰瘀互结,肿块内生,阻隔胃气,发生胃积。强调治痰重在调和气血、重在调补脾肾、疏肝散积、治痰即为解毒。

从瘀论治

胃癌的产生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时间共同影响的结果,“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进而“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癖”,因此“从瘀论治”亦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卜平等[5]认为肿瘤侵袭,手术创伤等加重了患者正气亏虚,气虚可导致血瘀;阴(血)不足也可导致血脉不利而致血瘀。使用自拟扶正化瘀方药辨证论治胃癌,不仅降低了局部复发及转移率,而且血液流变异常指标有明显改善。王瑞平等[6]认为脾胃虚弱,气滞血瘀是晚期胃癌的基本病理变化,故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大法。朱国先[7]认为,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成为病理产物同时存在,瘀癌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交互为病的“瘀—癌—瘀”的恶性病理循环过程,癌潜瘀内,瘀渗癌中,癌瘀交结,瘀深癌剧。在遣方用药上必须癌瘀同治,攻癌勿忘化瘀,散瘀更须抑癌。

从毒论治

毒既是致人各种细胞的基因与外基因改变的因素,也是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其引起的癌症性质、种类也是多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8]。抗癌解毒是临床上胃癌治疗的又一重要法则。周仲瑛[9]提出的“癌毒”学说在这方面比较具有代表性。周氏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且由于癌毒留结,又可以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癌毒与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因此治疗上提出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陈慈煦[10]认为:胃癌乃因虚、痰、毒、瘀互为因果,聚成癌毒,停积于胃脘食道,胃失通降而成。施以“通降”之法,再结合“解毒”之法以抗癌解毒。徐迪华[11]认为胃癌本虚乃脾肾不足,标实为癌毒侵袭。癌毒侵入胃脘,阻滞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输布,必致湿炼成痰、血凝成瘀,终致毒、瘀、痰三邪集结胃腑。尹莲芳[12]认为,癌毒在体内蓄积不流,日积月累促成肿块是胃癌发病的决定因素。治以扶正祛邪、清胃活血化瘀、以毒攻毒缓攻渐消。朱曾柏[13]认为“毒”停留在体内过久,加上患者本人的体质因素,就有可能形成癌肿。临床上分别采取补气解毒、养血解毒、止痛解毒、清热解毒(化疗、放疗、手术等)、化痰解毒、行瘀解毒、健胃解毒、利水解毒等不同治法,强调辅佐之法可以变易,解毒之法不可移易。

从虚论治

胃癌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从虚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传统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从虚论治”胃癌的主要手段。邱佳信[14、15]认为胃癌的本质是脾虚。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胃肠安复方为主方治疗胃癌,临证以小复方加减。孙桂芝[16]认为本病之本是脾、胃、肾虚,治疗本病始终坚持健脾益肾、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刘嘉湘[17]强调癌肿治疗以扶正培本为主,强调“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学术思想,坚持扶正与祛邪、辨证与辨病、整体与局部结合。谢广茹[18]认为脾胃虚弱是肿瘤发生的主要因素。临证当顾护脾胃,补养胃阴。用药当升清降浊同施,补通兼顾,清化湿热,并多用甘味补益。

分期与分型论治

张镜人[19、20]教授诊治胃癌时,辨证用药立足于“邪正盛衰”,主张既不能专攻邪毒之实,又不宜峻补正气之虚,攻邪勿忘顾其正气,扶正尚需祛其邪毒,不同阶段,各有取舍。吴良村[21]认为,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属痰瘀互结,予以化痰散结;手术后,多气血两虚,予以益气补血;放化疗术中,耗伤胃气,予以益气和胃降逆;放化疗术后,伤阴耗气,予以益气滋阴;放化疗间歇期,多正虚邪实,急则治其标,加重祛邪抗癌药;晚期肿瘤患者,全身衰竭,多气虚伴肾虚,予以益气补肾。钱心兰等[22]将113例胃癌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不足、肝胃不和、痰湿凝聚、痰血内阻、热毒蕴结、脾肾阳虚等7型,以异功散、香砂六君汤;沙参麦门冬汤、益胃汤、增液汤;香砂宽中汤、五膈宽中散;平胃散、二陈汤、海藻玉壶汤;桃红四物汤、三棱丸;五味消毒饮等加减;附子理中汤、金匮肾气丸等加减治疗。王晓等[25]将晚期胃癌患者40例分肝胃不和证、脾肾虚寒证、湿热瘀毒证、气血双亏证等4证予以辨证论治,结果存活期最短l例为1个月,最长l例为6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个月,平均生存期为个月。陈郭君等[24]将9l例胃癌,分气阴两虚型、痰郁气滞型、瘀毒内阻型、脾肾阳虚型等治疗。结果平均生存期年。

强调内伤为发病的重要原因

内伤发病主要包括情志、饮食、劳逸失宜等。不良的饮食习惯、长期的情志失调,可以导致肝失疏泄,脾胃不和,从而产生瘀、痰、毒等引发胃癌的病理产物。李建生[25]认为胃癌病理分3阶段:初起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肝胃不和;继则肝郁气滞,气机失宜,阻于血络,气滞血瘀,日渐成积。治宜攻补兼施,以补为主,重在补养气血,健脾和胃;以攻为辅,重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陆克勤等[26]认为肝为刚脏,性喜条达疏泄,郁怒伤肝,横逆犯脾,脾胃不和,气滞日久,胃络瘀结,久之则成胃癌。以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钱伯文[27]发现,很多患者在发病前有长期的情志抑郁史,导致肝郁而脾胃失调,痰浊、瘀血、热毒留滞。李修五[28]认为此病早期多由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继则肝郁气滞,脾胃受伤,痰浊内生,血滞成瘀,痰瘀互结,日渐成积。治疗上喜用自拟验方虎七散合旋复代赭汤为基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胃癌病人,收效较为满意

2小结

近十年来,中医药在胃癌治疗上已取得可喜的进展。并表现出良好的前景与巨大潜力,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疗效标准,使得各家学说之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影响了最后结果的可信度。结合现代科学手段,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诊疗标准规范化、疗效判定标准化、证型统一将是今后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工作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国静,魏品康。“消痰散结法”治疗胃癌的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32(5):14-15.

[2]李相勇,魏品康。金龙蛇口服液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01,23(11):3-5.

[3]钱彦芳。肿瘤从痰论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42-44.

[4]黄萍。论痰在癌症中的病机变化及治疗意义[J].福建中医药,1995,26(1)):36-37.

[5]卜平,周荣卿,陈齐鸣。扶正化瘀方对胃癌转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4):193-195.

[6]王瑞平,潘宇,叶志超。健脾化瘀合剂配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24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4,25(11):22-23.

[7]朱国先。癌瘀相关初探[J].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2):533-534.

[8]柴可群。毒与癌症发病关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7):304-307.

[9]赵智强,李嘉。略论周仲瑛教授的“癌毒”学说及其临床运用[J].新中医,1998,30(10):6-8.

[10]陈继婷,翟信长,易玉斌。陈慈煦教授用通降解毒法治疗食道癌[J].胃癌临床经验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17(3):17-18.

[11]申春悌。徐迪华运用豆芪汤治疗晚期胃癌的经验[J].江苏中医,1994,15(7):6-7.

[12]周兰。尹莲芳治疗胃癌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9,26(8):342-343.

[13]朱曾柏。因毒致癌及解毒治癌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05-106.

[14]杨金祖。邱佳信关于胃癌学术思想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2):80-81.

[15]邱佳信。健脾法为主治疗晚期胃癌的探讨[J].中医杂志,

1992,33(8):23-25.

[16]石怀芝。孙桂芝辨证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经验[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2):13-14.

[17]李和根。刘嘉湘治疗胃癌经验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7):642.

[18]张霆。谢广茹从脾胃论治肿瘤经验举要[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3):18-20.

[19]周萍,徐国缨,张存钧。张镜人调治胃癌术后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9):694-695.

[20]蒋振明,蒋勇,张存钧。张镜人经验方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40-141.

[21]黄晓涛。吴良村抗癌用药注重顾护胃气的经验[J].山西中医,2002,18(4):9-10.

[22]钱心兰。攻补兼施治疗胃癌113例[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6,(2):7-9.

[23]王晓。辨证治疗晚期胃癌40例[J].江西中医药,1999,30(4):28-29.

[24]陈郭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3):19-19.

[25]崔永玲。李建生治疗胃癌的经验[J].北京中医,2005,24(6):339-340.

[26]陆克勤,王利,王蕾。健脾化瘀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4,3(12):71-72.

中医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内科学

21世纪课程教材,田德禄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是一本系统性、实用性的好教材。诊余浏览,遇病查阅,颇受教益,不避续貂之嫌,爰按该书前言提示,略谈几点感言。

一、概括《内经》理论,别具一格

本书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自原始社会至1985年,上溯《山海经》、《周礼天官》,下及各家。值得一提的是概括出的《黄帝内经》理论,朗如列眉,在同类教材中,可谓别具一格。国内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洪图先生尝曰:一部雄伟壮阔的中国医学史,无处不体现着《内经》的指导作用;光彩纷逞的众多医学流派,无不以《内经》的理论为渊源。古今无数的中医学大家,或者理论上独树一帜,或者防治疾病效验如神,然而究其成功之路,均未离开研习《内经》以为立说之根本。编者为后学导航引路之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二、党和国家政策,激励学子

引人入胜的是于发展简史中所录的党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全国的响应,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正如《今日中医内科》所说;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保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环境,极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更喜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5刊发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同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的专题报告,号召着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当今,各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在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的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像我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与县级医院住院治疗,凡参加新农合人员,中西药费的报销比例均等。繇是,必将激励莘莘学子为日后的“济世活人”而兢兢业业,坚守自身价值。“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三、脏腑病因病机,领异标新

本教材•病机学提到“后世逐步认识到,诸多辨证方法都可以统一到脏腑生理、病机上来”。诚然,秦伯未氏《谦斋医学讲稿》首篇就言及: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有鉴于此,该书在论述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方面先详而有约地解释,然后又以图表的形式揭示五脏之病理机制与辨证论治规律。语言优美,图文并茂,一线贯通,易记便读实用,删繁就简,领导标新者也。

四、探索疾病分类,突出优势

本书中医内科学基础•分类学:溯流穷源,列举了《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三法六门》、《医门法律》、《医学纲目》、《证因脉治》、《证治汇补》、《医学实在易》诸医籍的内科分类法。明确指出“纵观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尚未统一看法”。认为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加以分类,较为合适。临床上可把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考虑到内科病证的外感与内伤之间的互相转化及其多系统表现的特点,此次病证的排列,即照顾到了系统又没有划分,以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夫临床实际正是如此。例如现代医学中的代谢综合征(MS),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病理基础的一系列代谢及生理性紊乱,它涉及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中医则以头痛、眩晕、湿阻、肥胖症、消渴、胸痹等命名与论治。又如肺胀,本病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反复发作或加剧。尤似课文所说:“外邪每借有形质者为依附,易于形成内外相引。”再如《证治汇补•哮病》语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病。”这些即是内科病证的外感与内伤之间的互相转化之明征。拙以为编者之主张甚有见地,此诚保持中医特色,突出学科优势之所需,不乏现实指导意义。

五、多种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本教材予内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如内治法的汤、散、丸、膏、丹、酒、注射液;外治法的贴、涂、敷、熨、熏、浸、洗、蒸、扑法、填法、导法,就其适应证与使用作了简要介绍。在各论病证中有种种治法示范。例如:汗证•脱汗:亦可用止汗红粉,绢布包扑之以助止汗。

厥证•血厥•实证:另有心痛骤发,四肢逆冷,进而昏厥者,可先用苏合香丸灌服,以开闭塞之窍。

痫病•概述:关于治疗方法,历代医家多主张:癫痫发作时,先行针刺,若频繁发作,则醒后急用汤药调治,着重治标;神志转清,抽搐停止,处于发作休止期,可配制丸药常服,调和气血,熄风除痰,以防痫病再发。

癫狂•狂病:也有用甘遂末1~3g,装胶囊内,清晨空腹吞服,使大便保持一日3~5次为佳(176页)。

噎膈•瘀血内结: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逆,其后再服汤剂(203页)。

痢疾•休息痢•发作期: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用龙眼肉包裹,成人每服15粒,日3次,饭后服用,连服7~10日(222页)。

便秘•预防及护理措施:大便干硬,可用蜜煎或甘油栓之类塞入肛门,使大便易于排出(230页)。

积聚•分证论治、积症:无论初、中、末三期,皆可配合使用阿魏膏或水红花膏外敷,以助消积散癥止痛(247页)。

鼓胀•出血:若吐血、便血来势猛烈,病位在贲门上下者,可先用三腔管送入胃中,令胃囊充气,再吞服大黄白及三七粉半次量,再将食管囊充气,以增强止血功效(254页)。关格•其他疗法:关格病尚可应用灌肠疗法(降浊灌肠方、降氮汤)(337页)等等,其法也,既与《素问•异法方宜论》“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之旨若合符节,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医者,苟能深考多种治法,操纵在手,则正如编者所说,定会提高治疗的效果。

六、结合临床实际

列兼次症是书前言开宗明义地说明:本教材在辨证论治中,突出“活套法”,即结合临床实际,加强兼次症的内容及相应的加减用药,以便临床时使用。斯乃本书一大特色。

辨证要素,诊断线索同版中医诊断学指出:主症、次症、兼症等是构成同一证型的诸要素。徐荣斋先生《读书教学与临症》一书认为:病机十九条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们各有各的辨证依据,但必须从症状和病因方面作必要的联系或推勘,甚或从主症以外追寻兼证,主因以外探索兼因。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言及:内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皆从分析症状入手,其主症与具有特征的兼症常常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当代临床大家无不注重兼次症而疗效显著。如“姚乃礼应用调和肝脾法经验”(中医杂志,(7):596)一文,介绍其辨兼证(热、痰、饮、毒、瘀、食积等病理因素,或兼有阴虚、血虚、阳虚等虚象),为其辨证经验之一。新近不少作者撰文充分说明兼次症的实用价值。"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而对于代表证候改善的程度的症状、体征则是采用构成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分值来衡量。另外,患者的兼夹证候(症状)乃是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的根据,拙以为,加强兼次症的内容,这不啻是初涉临床者所必须,殆也可供从事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加减用药,喜忌彰明例如:心痛•阴寒凝滞•方药:心痛之重症,宜用乌头赤石脂丸改汤剂送服苏合香丸。临床上附子、乌头很少在一起同用,故将乌头改肉桂,则效果更佳(122页);血证•鼻衄•肝火上炎•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原方中川芎因其辛温升散,临证中可减去(143页);血证•咳血•肝火犯肺•方药•百合固金汤:方中之桔梗,因其性提升,不利治疗咳血,故临证应减去(146页);胃痛•胃中积热•方药:泻心汤合金铃子散:邪热郁久则可成毒,热毒伤胃,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此时治疗宜选用蒲公英、连翘、金银花、虎杖等药以清热解毒,对胃病治疗有积极意义(181页);心悸•邪毒犯心•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症见胸闷、喜叹息者,可酌加绿萼梅、佛手、香橼等理气不伤阴之品(116页);腰痛•湿热腰痛•方药:加味二妙散。龟板滋肾清热,既防苦燥伤阴,又寓已病防变。若湿热久蕴,耗伤阴津,兼见腰酸咽干,手足心热,可加二至丸以滋阴补肾,但要注意应选用滋阴而不恋湿的药物(332页);不寐•肝郁化火•方药:上述二方(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皆为苦寒泻火之剂,凡肝经实火之证,津液未伤者,均可以苦寒直折。但苦寒亦能败胃伤阴,中病即止,毋使过剂,临床必须预以防范(129页)。各论各证之方药加减也,对后学提高理法方药之运用,增加临证发挥之技艺,不无小补云尔。

七、摘选名言警句,启迪悟机

浩瀚的中医典籍蕴藏丰富的名言警句,本书之所摘选与本学科相关者(包括所附之文献摘录),俯拾即是,有的经编者诠释及与其病证的参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肾虚之证治:肾阴虚证治忌辛燥、苦寒,宜甘润壮水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阳虚证治忌凉润、辛散,宜甘温益气以补阳配阴,使阴霾散而从于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2页)。在讲"火证病机“时引《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旨,释之曰:少火为正常之火,物赖以生;壮火为反常之火,物因以耗(28页)。又如肺之证治要点,中、下焦湿热证的治疗则分别摘《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35页)。再如消渴病证乃选刘河间《三消论》之说,治疗应“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322页)

我辈若将此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的至理名言,“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必大裨于临床悟机之开发也。

八、现代文献索引,授人以渔

循证医学(EMM)认为,由于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师应掌握检索、阅读、理解和应用人群应用性科学研究报告的能力,借此不断地直接从科研论文中学习新知识。本书各论所列的五十个病证,每篇末均附有现代文献索引。前言曰:只介绍文章题目,未引内容,以促进学生查阅杂志,掌握新进展,进行能力的培养。斯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理也。粤稽索引的乃是各地作者对各类中医内科病证的综述、临床报导:以心系病证为例,如: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述评;黄连苦参汤加减治疗心动过速120例;益气温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0例观察;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研究的现状及分析等。苟能认真揣摩,既可掌握学科新进展,培养科研能力,又可顾名思义,集思广益,宜其丰富证治手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且夫本书谓其”注意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则。“温习是书,信其洵非虚誉。如总论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方面知识。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且承上启下地起到了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作用,斯乃系统性也。各论中,每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充分吸取现代医学相关的方法)、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含“治未病”),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书末又附有方剂索引,以备查阅。加之其中“治疗原则”、“结语”项之精辟语句,殊属实用性也。苟能对是书“全之尽之”的认真研读,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有机结合,遵照编者所嘱反复训练,必达学以致用,熟能生巧之目的也哉。

九、校对疏忽之处,僭为订正

粗读一过,发现该书在校对中尚有一些疏忽处。如总论•病机学•第六节•《温病条辨》指出;“始于上焦,张于下焦。”(终,35页)、(加下划线为误,括号内为笔者订正,以下同)总论•中医内科病历的一般要求:修改过多进应重写(宜删,46页)。各论:咳嗽•肺阴虚咳嗽:不易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宜,65页)。心悸•水饮凌心•分析:舌质淡胖,......皆胃水饮内停之象(为,115页)。心痛•辨证论治•辨疼痛性质。兼气滞,心慌者属心气不足(短,120页)。本篇之兼次症、分析、文献摘要节:胸痛扯背,背痛扯心(彻,123页,按此“彻”,乃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心痛•真心痛•心脱:为病情近一步加重,(进,124页)。汗症•文献摘要《血证论•出汗》:“......乃阳气内邪,昌于下而为汗,(冒,137页)。血证•病因病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云:”。方一微爽节宣,......或下而亡反,“(万,返,139页)。厥证•《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五脏,厥逆泄,”(逆字后缺一"上"字,159页)。癫狂•文献摘要《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经注曰多喜多癫,......火实制金不能平木"(为,则,176页)。胃痛:凡属暴痛,痛势剧烈,病而拒按,(痛,179页);热邪灼进,故口干口苦而喜凉饮。(津,181页);胃病较甚时与金铃子散合用,(痛,182页);《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馀食劳逸,触忤非类,......(饮,185页)、《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着为实,......脉少气虚;(者,者多虚,185页)。痞满:《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痛”(病,186页);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曰:“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痛”(病,186页);胃满则发病较缓,(痞,186页)。呕吐:藿香正气散。......辅以半夏燥湿降气(逆,192页);若兼腹气不通,大便秘结,可用大柴胡汤。(腑,194页)。噎膈:《景岳全书•噎膈》“......或大使燥结不通"(便,205页)。泄泻:《医学心悟•泄泻》”然有湿热,有温寒,有食积,......“(湿,217页)。痢疾:2.辨寒热。入厕而不得例,(便,219页);本方(膈下逐瘀汤)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以补益脾肾,攻补兼施;(胃,224页)。便秘:2血虚便秘血虚不能下荣,故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上,229页)。黄疸:急黄。胆汁泛溢,故起痛急骤,(病,240页)。头痛:芎芷石膏汤加减。......羌活、藁本辛温,对热盛者宜祛之,(去,259页)。中风:风痰阻络•大黄通腑泄泻•(热,273页)。痉证•气血亏虚•方药•失眠多梦可灼加酸枣红。(仁,296页)。震颤•血瘀风动•通窍活血汤:方中麝香昂贵,可用冰片或辛荑代替(夷,300页)。水肿:肾病水肿。可伴见肝部酸重,(腰,303页)。癃闭:肾阳衰惫。可合补中益气汤或春泻汤同用。(泽,320页)。虚劳:病因病机•(2).《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肠,347页)。内伤发热•分证论治•阳虚发热: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助而生化无穷”(得字后缺一“阴”字,360页)。癌症:1.分证论治*另外,可加用下列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蛇毒、草河车、蚤休、天门冬等•(莓,草河车与蚤休系同物异名,宜删去其一,383页)。2.胃癌•痰湿凝滞•方药:脾虚中寒。加人参、干姜、川椒目,温中散寒止痛(目字应删,川椒目味苦性寒,386页)。3.肠癌•脾胃虚寒•方药:大便泻下无度者,加诃子、罂粟壳收购涩止泻•(应删,389页)。另外,各证型。可加用。地榆、石榴等•(应是石榴皮,389页)。4.文献摘要•《难经•五十六难》:......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脐(瘅,390页)附录:方剂索引•〔9〕二神汤《杂病源流犀烛》:(散,392页)。

十、内容尚可补充,聊陈管见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章提到了喻昌《寓意草》对内科杂证方面的贡献,而其另一医著《医门法律》亦宜一并介绍。如万友生、杨扶国教授言及:该书同时对《金匮要略》多有发挥,是学习内科和《金匮》的重要参考书籍。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有云:举凡《内经》、《难经》的理论,《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历代各家学说和著名方剂,都精选采入,它可说是中医内科学的锥形。以上二说,可补充否?

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病因学阐述了“新感”与“伏邪”的概念及其区别,惟临床上还见新感受的病邪同时引发了原来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共同引起人体发病的“新感引动伏邪”这一组症状,亦需辨析焉。

大肠的病机谈到了一切热证、肺气不降、肾水不足、脾胃虚弱等病理因素所致的大便异常。但据教学参考丛书•张佰臾主编《中医内科学》论及“寒湿或湿热之邪,可以直接入侵,客于大肠,导致大肠的传导失常,或为溏泄,或便肠垢。”届时修订,亦宜斟酌耶。公务员之家: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在介绍小肠的病机时,提到临床上可分为虚寒、实热、气痛三证。而在证候分类时,气痛一证则缺如,拙以为不妨套用《临床中医内科学》(上册)之语:小肠气痛以气机阻滞为主,临床症状为小腹急痛连及腰背、睾丸,苔白,脉沉弦或弦滑。庶几做到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乃尔。

肺痿这一病证,与五版教材均不刊载。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一书,却作为常见病(西医的间质性肺疾病)论治。矧本书的哮病•转归预后说到“本病长期反复发作,使肺脏受损,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可转化为肺痿;”(73页)再版是否可增加?以利学生对照。

参考文献

[1]田德录。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明•张介宾•类经[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4.

[3]王永炎,沈绍功。今日中医内科(上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

[5]朱琳,麦志广,杨群玉等。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53.

48 6291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