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管理存在问题集聚(优质4篇)
【参阅指引】朋友以下是由阿拉题库范文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写作资料,“队伍管理存在问题集聚(优质4篇)”帮您减少加班熬夜,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第一篇】
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年轻干部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当前,年轻干部队伍总的说来是好的,但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当务之急。
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理想信念不纯。有的年轻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意识增强了,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意识却淡薄了;有的年轻干部分不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上认识模糊,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或政治鉴别力。
二是生活作风腐化。现在,有的年轻干部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生活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观上的刺激,经常出入酒楼、按摩等娱乐场所,更有甚者,有的在外面找情人、包“二奶”,信奉“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生活腐化堕落,整日沉湎于打牌赌博之中。
三是群众观念不强。有些年轻干部往往以主人自居,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倾听群众呼声,无视人民群众利益。有的“密切联系领导”,只求领导满意,不管群众意愿;有的对群众冷、横、硬,办事拖拉,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也故意设臵障碍,难为群众,官僚主义十足;有的热衷于傍“大款”,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少数“大款”服务,搞权钱交易,充当他们的政治代言人,荣辱与共,甚至充当黑后台。
四是民主作风不实。有的年轻干部民主意识不强,甚至不讲纪律,不讲集中,各行其是;有的搞少数人或者个人说了算,搞“一言堂”,把集体领导当陪衬;有的民主范围很小,民主程序简单。
五是以权谋私问题突出。这既是当前部分年轻干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群众反映强烈、意见最大的问题。当前我国处于转轨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加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淡化等因素,使部分年轻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等因素发生变化。有的年轻干部打着协调关系的幌子,慷公家之慨,送私人之情;有的以解放思想为名,行吃喝玩乐之实。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把权力作为交换的商品和资本,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
六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当前,有的年轻干部空谈多,抓落实少,讲起来头头是道,口若悬河,无边无际,行动中却很少动真格,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有的不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基层情况不甚了解,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有的着眼于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表面上搞得轰轰烈烈;有的甚至弄虚作假,蒙蔽上级,欺骗群众,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针对当前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使年轻干部早日成熟,早日承担起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重任。
一是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现在世界变化很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难以承担起历史重任。因此,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地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做到学习、
学习、再学习。当前,摆在年轻干部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把基本理论学习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学会运用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观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不断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年轻干部的理论素质,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二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知识,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熟悉新鲜事物,克服“本领恐慌”。同时,在学习中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学以致用,提高实际工作水平,使自己成为驾驭客观经济规律的行家里手,成为经济和社会的真正领导者和管理者。
二是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武装头脑。在目前形势下,年轻干部应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加强党性修养。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党性修养的首要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不求做大官,只求做大事”的崇高境界和雄心大志,勤政为民,廉洁奉公;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视名利淡如水,视事业重如山,不谋私利为公,不讲索取讲奉献。
三是要培养优良的生活作风。作为年轻干部,要做到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要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首先要加强自我教育,做到紧跟时代,与时俱进,进行经常性积极的思想修养,时刻保持“慎独”、“慎欲”意识,自律意识和廉政意识,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坚持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百行德为首”,作为年轻干部要耐得住清贫,守得住节操,保持“慎微”意识,自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坚持抵制各种不
良诱惑。再次,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一级带一级,形成良好的政治风尚。
四是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是一个世界观问题,政治立场问题。作为年轻干部,不应在群众之上,而应在群众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爱民、为民、富民、安民。作为年轻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着眼于人民的思想,把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衡量标准;作为年轻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年轻干部,要自觉地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始终不渝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切实解决好群众最直接、最突出、最现实的问题;作为年轻干部,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挥他们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要我们的年轻干部真正为人民想问题、办事情、谋利益,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能使我们的干群关系真正成为鱼水关系。
五是要切实改进民主作风,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建党的作风的根本。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优良作风的具体体现。要真正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必须严格按照党章指出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指导原则,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健全党内生活制度,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发挥“一把手”的榜样作用,同时,充分调动副职的积极性,发挥副职的创造性。
其次,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识。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年轻干部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政治素质的重要方式。我们每一个年轻干部都要自觉接受监督,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臵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促进自己更快进步和防止犯错误。
六是要坚持清正廉洁,反对以权谋私。坚持对广大年轻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要求年轻干部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年轻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所赋予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对得起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而不能作为谋私利的工具,年轻干部要在思想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自觉抵制各种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大力查处一批腐败案件,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各项机制,使年轻干部明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从而使得年轻干部“不必贪、不想贪、不能贪、不敢贪”,保证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七是要深入群众,勇于实践,切实改进年轻干部的工作作风。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实践是立德、立言,充分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勇于实践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关键,也是年轻干部真正实践“三个代表”的关键。年轻干部要改变那种高谈阔论、发号施令的工作作风,自觉主动地深入到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到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去,到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磨练意志。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群众的实践,年轻干部一定要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把根扎在群众中,同群众亲近,不要做水上浮萍,也不要做攀墙附壁的藤草,要以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榜样,视
人民群众为父母,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疾苦,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第二篇】
近年来,XX加大干部队伍建设,通过选拔任用、交流调整和培养锻炼,干部队伍的政策水平、大局意识、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也日趋合理,青年干部得到了大力培养和使用。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做好领导班子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召开好党政联席会议,对大额物资采购、大额资金使用、干部选拔任用等重大事项进行集体研究,提升班子民主决策意识。二是班子成员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因事外出除向分管领导报告外,互相之间彼此通气打招呼,做到了相互监督。按照规定和要求完成X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
二、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定,认真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在干部选拔过程中,特别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实保障和落实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认真开展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注重听取职工评价,全面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认真执行干部选任公示制度,进一步扩大群众监督的覆盖面,确保干部工作在阳光下进行。
三、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和主题党日等形式抓好政治理论的学习,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鼓励党员自学,运用“学习强国”平台,读原著、学原文,悟真理,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抓好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认真学习贯彻上级关于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精神,以提高职工素质和能力为目标,以发展为核心,以满足职工教育培训需求为出发点,积极落实上级和内部各项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培训平台,统筹安排职工参加各类业务知识培训班。三是按规定做好党员教育培训。制定教育培训学习计划,分层次、多举措开展党员集中轮训,确保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小时。
四、加强青年干部培养。近几年,一方面通过人才招聘、干部交流等方式引进了一批青年干部,另一方面也不断加大青年干部的调整和培养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为青年和优秀干部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积极鼓励和引导青年和优秀干部“岗位创新、岗位建功、岗位成才”。一是采取干部多岗位锻炼和岗位兼职的方式,给青年人压担子、压责任,让青年人在党务、安全、群团等重要岗位上得到充分锻炼。三是加强与青年干部的谈心,了解掌握青年思想动态,及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青年干部调研,让青年干部为工作发挥才智、积极出谋划策。四是加强对青年干部的激励。在评先选优、两优一先推荐过程中,加大对青年干部的倾斜,注重对涌现出来的青年干部典型及时总结、宣传,不断用先进的事迹感染人,提高工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五、严管厚爱,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一是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锤炼,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党内法规。按照上级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召开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进一步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深入查找党员领导干部自身作风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发挥干部干事创业的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进一步增强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扎实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谈话制度,党委书记与全体中层干部及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并认真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了党风廉政责任书的签订全覆盖。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履行“一岗双责”,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机制,做到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坚持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上级各项廉政规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纪党规,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法治意识,明确红线,守住底线,坚决不触碰通电的高压线。
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第三篇】
随着“两费”的停征和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 方案的出台,使工商行政管理职能面临着战略性转变。目前系统基层在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的前提下,要实现“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建设“三个过硬”队伍,实现“四高目标”,在基层队伍建设中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比较普遍、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基层队伍建设的关键。笔者对当前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对的办法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当前基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学历看似不低,但是能力不够,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在职干部职工中,表面上看学历层次不低,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函授或电大等业余培训取得学历文凭,未通过系统脱产培训,学历能力不对等,文凭大打折扣,加之学习能力不足,知识更新缓慢,复合型人才匮乏。
(二)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队伍管理中,能否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与是否建立一套健全的队伍管理激励机制有很大关系。有的同志存在“松口气”的心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人浮于事,效率不高。出现了一方面人满为患,一方面人才紧缺,事多的没人干,人多的没事干,队伍内部忙闲不均的现象,对队伍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更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商行政管理监管职能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变,特别是“两费”停收后,有的仍然抱残守缺,缺乏紧迫感。具体表现是有的干部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凭领导的指示办事,工作上大多囿于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的管理,工作方法简单。有的干部一提起集贸市场头头是道,讲监管大市场就愁眉苦脸。还有的同志觉得年纪差不多了,抱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缺乏获取知识、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勇气和信心。监管方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只满足于一般性的业务操作,习惯于坐等式的静态管理方式,缺乏对市场行为监管业务的深层次探讨和挖掘。
(四)学习和法律法规的运用有待加强。部分干部业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以致用的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观念淡薄。部分执法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具体行政行为往往违背立法原意,执法必然偏离正确轨道。还有的同志观念陈旧,认为“管理就是收费”,“执法就是罚款”的错误观念。停收“两费”后把罚款作为主要执法目的和衡量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
二、加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目前工商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职能的要求仍然存在着一定差距情况下,大力加强工商队伍建设,以新的思路和方法,尽快打造一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能够全面监管市场的知识型高素质工商管理队伍,无疑是当前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要搞好队伍建设,根据当前队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加强教育培训,稳步提升队伍素质。培养人才是获得人才最管用的办法。要针对基层工商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状况,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系统培训计划。教育培训首先应以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活动为契机,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要利用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和其他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政治理论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引导队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公仆意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根本上克服安于现状、墨守成规、无所作为的思想。其次要广泛开展严格执法教育整顿活动,树立依法行政、法律至上的观念,把坚持依法办事、文明优质服务作为提高整个队伍综合素质的突破口,为推进队伍素质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再次要加强知识更新,培养复合型人才。要克服“以干代学”思想,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的方法,有计划地加强对现有干部的知识更新和素质培养。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能力为基本要求,针对不同的业务领域,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工商干部队伍逐步由工作型、经验型向知识型、工作型、复合型相结合的结构转变。
(二)鼓励在职自学,加强队伍制度建设。首先要针对目前干部队伍存在学历层次不低、能力不足、文化知识不够扎实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干部职工采用多种形式在职自学,提高队伍学历水平及综合素质。其次要适应形势,不断完善具体制度。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必须走制度化的路子。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需要,大胆改革,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制度。以向经营户述职述廉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办事、服务、承诺、过错追究及有效投诉认定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层级负责制;完善层级量化考核制,以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达到用机制和制度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的目的。
(三)引入竞争,激发队伍内在活力。一是应以《公务员法》为依据,探索末位培训制、试岗制、待岗制。健全和完善简便、科学、操作性强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在干部队伍中形成“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意识,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奋勇争上游”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行奖惩制度。鼓励广大干部忠于职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依法办事、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风尚,对损害工商队伍形象的行为按照规定给予惩处,并进行警示性教育。
(四)营造文化氛围,锻造工商团队精神。密切围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加大对工商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化工商红盾文化内涵,让队伍的每一分子都在工商文化氛围内得到陶冶,激发他们作为工商干部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队伍的创新意识、工作斗志和服务热情,使队伍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得以增强。有的同志感到今不如昔,充满了忧愁、畏难情绪,反映了我们干部对工商职能转变不甚了然。要认清形势,适应变化,要以工商事业为荣,爱工商、讲工商、颂工商,做到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精益求精,擦亮工商的窗口、高举工商的旗帜、树立工商的形象,再创工商的辉煌。
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工商管理队伍建设能否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从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入手,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有效监管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市场,从而铸就一支过硬的高素质工商队伍。
队伍管理存在问题【第四篇】
摘要
社区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关键力量。现阶段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着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强,职责定位模糊,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围绕着这些问题,需要从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励机制,明确职责,完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关键词
社区;社区工作者;问题;对策
一、问题提出
社区社会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关键力量。2013年《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意见》指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服务的主要平台”,“大规模培养和使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探索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区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社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志愿者服务机制”。
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总体机构有所改善,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始关注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步加入到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当中;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水平有所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能够联系社区居民,开展社区工作,满足居民需要;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价值感有所增强,社区居民开始通过不同渠道了解社区社会工作者,认识到社区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区别,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认同逐渐提高。
在本学期社会政策课程的学习和基层社区探访的过程中,我发现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希望了解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分析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尝试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问题提出对策。
二、文献综述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我对“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已有研究做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问题方面:屠凤娜(2011)认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着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强;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不明确;社区志愿者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职业培训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缺乏专业人才,社区社会工作者普遍素质偏低;社区社会工作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张富莲,刘元静2012)。
屠凤娜:《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载《社会工作》,2011年。
张富莲,刘元静:《浅析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现状与建议》,载《社会学研究》,2012年。
万雪芬(2009)认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民政部提出的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的总体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尚存在不能很好满足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一些问题: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总体不高;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稳定性不强;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模糊;兼职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有待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转型期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就“专业化”而言仍存在有诸多差距: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普遍偏低;专职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少且设置尚不明确;专业培训,督导机制不健全,大量“非专业”社工依然存在;薪酬保障较低,大量专业人才流失;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本土化”问题较突出等等(孙芳,2013)。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对策方面:屠凤娜(2011)认为可以从健全激励机制,增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稳定性;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提高社区兼职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教育培训机制等方面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是关键;降低准入门槛,多种渠道引进人才;加大社工培养经费的投入,实行绩效考核,优胜劣汰(张富莲,刘元静2012)。
完善资格认证制度,培养一支专业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明确社区工作内容,减轻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行政工作负荷;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大力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强兼职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兼职社区社会工作者作用;完善保障机制,充分调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万雪芬2009)。
孙芳(2013)认为,建设一支专业素质优良,结构配置合理的专业化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要通过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促进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建设;二要扶持和规范民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队伍;三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招聘机制,夯实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人才支撑体系;四要强化专业培训与实务督导,提升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水平;五要完善绩效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保障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六要“三社”联动与“三工”联动并举,探究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的新模式。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研究方法为访谈法。访谈法是一种研究性交谈,而且都是以口头形式进行,目的都是为了搜集客观的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本次研究访谈的社区为铁村小区,铁村小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277弄,现有居民户数1765户,居民人数3058人(户籍人数),楼组长人数79人,居民小组数79个,居民代表数154人,群众团队数3个,老年人数1280人,独居老人数67人,共建单位3个,在册党员262人,重点优抚对象4人,残疾人数64人,低保家庭数13户。本次研究访谈的对象为铁村小区居委会主任以及铁村小区居委会工作人员。
万雪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载《江南论坛》,2009年。
孙芳:《转型期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困局与对策研究——基于无锡市崇安区的调查》(硕士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屠凤娜:《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载《社会工作》,2011年。
张富莲,刘元静:《浅析我国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的现状与建议》,载《社会学研究》,2012年。
万雪芬:《和谐社会视阈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载《江南论坛》,2009年。
孙芳:《转型期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的困局与对策研究——基于无锡市崇安区的调查》(硕士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张伟:《质的研究—访谈法探析》,载《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
四、研究发现
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基层社区探访,我认为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强;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模糊;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1.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强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强。当前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量较大,需要经常加班,工资待遇,福利水平较低,且社会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了解不足,对社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度较低,很容易将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居委会工作人员画上等号,因此很多社区社会工作者只是把社区社会工作当成是一种过渡性的“临时工”和寻求理想工作的“跳板”,并不会长期从事社区社会工作。
2.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模糊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模糊。当前,基层社区中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划分并不明晰。社区社会工作者要参与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协助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经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向人民政府或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社区常规工作,还要参与街道活动和处理突发事件,使得社区社会工作者力不从心。
3.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也是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社会对社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度较低等原因,许多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更倾向于选择社会工作机构而不愿到社区工作,使得社区社会工作者中大部分是一般的社区工作者和热心于社区工作的志愿者,这些群体往往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缺乏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技巧,没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难以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服务,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当前基层社区普遍没有系统的社区工作者培训制度,开展的培训工作内容上更侧重于理论方面而忽视实务方面,形式上以传统的“灌输式”为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发现,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社区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强;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定位模糊;社区社会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针对上述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政策相关知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励机制,明确职责,完善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1.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励机制
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健全社区社会工作者激励机制。可以在社区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方面进行一些尝试。如参考其他国家的情况,根据社区社会工作者所服务社区的实际情况,工作者工作的重要性,工作者工作量等指标制定工资待遇,福利水平标准,根据社区社会工作者服务效果提升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等。可以对表现出色,认真履行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热心服务社区居民的社区社会工作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对不合格的社区社会工作者进行调整。
2.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
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职责。明确社区社会工作者工作者职责,要注意把社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职责区别开来。社区工作者主要负责社区行政性工作;社区社会工作者主要负责服务社区居民,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社会工作者还应该重点关注社区中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和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
3.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和再教育机制
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完善社区社会工作者培训和再教育机制,要注意培训和再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培训和再教育的内容上,要包括社会政策,社区知识,社会学知识,社会工作知识等理论层面,也要包括社会工作技巧和方法等实务层面;培训和再教育的形式上,不仅要有教师的讲解,还应该有案例分析和学员辩论,还可以邀请有经验的社区社会工作者开办主题讲座。
4.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
推进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2006年《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指出“志愿者是公民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时间精力,社会资源,在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的前提下,资源为他人提供公共服务或者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的人”。社区志愿者是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后援力量,能够帮助社区社会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各项服务,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完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要完善社区志愿者的培训机制,为社区志愿者提供有针对性地培训;要完善社区志愿者的激励机制,对优秀的志愿者给予充分的肯定和一定的奖励;要完善社区志愿服务反馈机制,定期对志愿者及志愿服务进行反馈,根据对志愿者以及志愿服务的反馈调整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