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 幼儿园小班挫折教育心得【精编5篇】
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第一篇】
幼儿园小班礼仪也要注重教学。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下面是本站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礼仪教育。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文明礼仪要从小培养,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良好习惯。家庭的熏陶和老师的引导在它的形成过程中都很重要。
我家的两个孩子今年近四岁了,在二幼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也已经快一年了,成长得非常好,这与二幼的老师们辛勤的教育和耐心的培养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二幼的礼仪教育方面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非常重要,我感觉一年来,孩子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进步!
其次是学习活动方面。逐渐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简单的读书认字活动;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会向父母及长辈请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孩子学礼仪、懂礼貌,是责无旁贷的。从最简单的站立、坐姿、走路、说话教起,我们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他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用爱心塑造他言行举止的每个细小方面,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使孩子慢慢地领会自己的社会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道德情感。幼儿的礼仪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使小朋友从小养成好的礼仪习惯,就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抓起,从小朋友的一言一行抓起,贵在坚持。
以上是我们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的一些粗浅体会和认识,和其他小朋友的家长一样,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名懂礼仪、讲礼仪、受大家欢迎的好孩子,所以就让我们共同努力,支持好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共同为小朋友们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成长环境。
一些礼貌用语,而是发自幼儿内心的,它的本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人与人的相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融于日常生活。
教室的门口是每个孩子每天早上必经之地,每天早上我带着四位值日幼儿戴着“礼仪小天使”的礼仪带站在幼儿园大门口,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来,一声声甜甜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朋友早上好”的问候,一个个彬彬有礼的:“请进,欢迎你来到幼儿园”的礼貌动作,构成了一幅幅传播文明礼貌的美丽图画,感染着家长,影响着孩子,每天每位幼儿来园、离园都能做到主动向老师、家长、小朋友问好、道别等,并知道了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用语。
二、让幼儿学有榜样。
幼儿的特点是爱模仿,尤其喜欢模仿他尊敬的人。他们常常观察老师,并自觉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老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老师与老师之间也应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特别是本班老师之间的默契、融洽、文明,会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时时、处处、事事要给幼儿做出好的示范,真正起到表率作用。我受“孔融让梨”故事启示有意给幼儿分苹果(苹果的个数刚好比幼儿人数多一个,教师先取一个,幼儿m取走两个,最后一位幼儿n就没有了,这时教师将手中的苹果递给n)并看着大家吃苹果,没有想到的情景出现了(幼儿m把多出的一个苹果送到老师手中)。这正是从幼儿美好心灵到行为的外化。只要幼儿有礼貌的行为我都会告诉小朋友自己的新发现,渐渐的他们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貌的方式。
三、注重行为训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代替枯燥的说教,加深幼儿的印象,使于幼儿记忆,但仅凭感性的认识还不足以形成习惯,还必须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行为练习,从而避免只是机械的模仿所造成的做与说的不一致。因此,必须寓礼仪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在幼儿园,通过《熊猫的客人》、《金花学说话》、《小猴请客》等角色游戏,幼儿感受到友爱同伴,礼貌待人的好处,通过《今天我值日》、《好娃娃》、《对不起》、《再见》等歌曲的表演,巩固礼貌用语。在家里,要求家长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如外出作客时,让孩子观察成人的交往,家里来了客人,让孩子参与接待、让座、倒茶、谈话等,通过“客人到我家”、“学做小客人”和“我是小招待”等主题活动,使幼儿身临其境,在真实自然的氛围中学会了简单的社交礼仪,习得了礼仪行为。
今天下午,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呈贡二幼邀请大班的孩子家长参加了一次有意义的家长培训,我有幸参加并聆听了中央教科所礼仪教育专家余航老师为家长们做的以《如何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为题的讲座,听后很有感触。
余老师的讲座以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为主线,强调了以“习惯培养”为主的礼仪教育对于孩子的一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具体事例,阐述只有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律”与“尊重”,才能真正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我国自古就有“不学礼,无以立”的说法,书香门第以“诗礼传家”为荣,平民大众也把“知书达礼”视为有学识、有教养的标准,要求女子们努力做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定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这样的人,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从心理学上讲,被众人接纳的程度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而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他就会被别人接纳,受大家欢迎,就会有很多的朋友,而这些朋友又会间接或直接地给他带来相应的发展机会,从而让孩子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与人交往、处事的能力。心里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也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由此可见,孩子进行礼仪教育也是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我也是搞教育工作的,自己非常清楚当前我们的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冲击,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力度高于习惯培养,甚至忽视社会公德教育!对于“德育”的缺失与无力,我也对我们的教育方式感到万分担忧,过度的智力开发真的能营造和谐社会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一直秉持着“成人比成才重要”的教育理念,在工作中不断践行“习惯培养高于一切”的教育方式,因此,对于余老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幼儿期幼儿的可塑性大,容易养成各种习惯,成人如注意从小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幼儿将终身受益,如果在这个时期忽视了对幼儿礼仪教育,长大要改就困难了。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因此要让幼儿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使幼儿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早期的引导和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的礼貌行为来自对父母与成人的学习和模仿,所以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由家长做起,家庭是孩子的礼仪教育的主阵地。“孩子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白纸”孩子这一张“白纸”画的好还是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起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尊重老人,每天早晨起来向老人请安问好,孩子自然会敬重爷爷奶奶,对爷爷奶奶有礼貌。父母平日在家中,无论自己是否喜爱看书,也最好把书捧在手上,养成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孝敬老人,不说粗语,做到以身作则如此种种,持之以恒,像余老师说的:从知道到做到,从做到到做好,从做好到持久做好,相信一定能让礼仪教育开启孩子幸福的一生!
再次感谢二幼的老师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
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第二篇】
一、在环境中熏陶:环境对幼儿的文明语言的形成,礼貌行为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校园环境的优化,首先要搞好教室环境的布置。我们把孩子从家带来的有关主题活动的图片经老师整理、装饰,张贴在教室主墙上,提醒幼儿一言一行要符合礼仪规范;让幼儿在环境中自觉遵守秩序,学习礼仪之道;在教室的图书角放入了礼仪方面的书籍,使幼儿在欣赏故事的同时,进行故事表演,受到模范人物典范的感染。《文学活动--鸟儿怎样变成好朋友》就是我们设计的一个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在趣味盎然的故事表演与讨论中,懂得了要尊重别人、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的道理,表演故事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并且多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让礼仪渗透在主题活动中,结合幼儿礼仪养成情况,以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能引导幼儿在特定情景下就特定的礼仪内容进行交往和体验,如,特色礼仪主题活动《我大一岁了》,目标是让幼儿遵守日常的礼仪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知道同伴间友好相处。学习合作分享等交往方法。依据该主题目标,我们安排了《走楼梯》《我是值日生》《弟弟妹妹》《别说我小》等相关的礼仪教育内容,让幼儿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开展,学会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愿意与同伴友好相处、合作分享等。在日常生活中,将礼仪渗透进来,入园、进餐、睡眠、游戏等一日环节中,包含着大量的礼仪教育契机。我们针对每个环节从幼儿、老师、家长入手制订了礼仪目标,确立了指导策略。如“来园时的问候礼仪教育”,主要指导策略有三:
(1)重点在具体场景中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让每个幼儿愿说、想说、主动说礼貌语。
(2)在教室门口贴上了问候标记,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学习问候语。
(3)教师多途径地指导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如:请有良好礼仪的幼儿做榜样进行示范,在幼儿之间开展与“问候”有关的游戏。
二、在教学中渗透: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德育与智育血肉相连,相互促进。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应渗透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中,应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师在活动中以引导幼儿从谈话活动入手,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幼儿明白礼仪的常识并在活动中身体力行,成为一个讲礼仪的小大人。例如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语言活动具有有语有文,有义有图,有情有景等特点。在语言活动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幼儿容易理解,乐于接受,愿意模仿,教育效果明显。教学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画,理解图画;再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图意;然后可以分角色让幼儿进行表演。使幼儿在看图会意、看图说话、仿图的表演的过程中,提高说话能力;同时,也使幼儿在看、思、言、行的过程中,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
三、在游戏中锤炼:游戏是幼儿基本的活动,也是最喜欢的活动。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力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难以理解的社会道德观念,仅仅对他们进行口头教育往往不近人意,收效不大。针对幼儿好动的天性,我们在活动中设计幼儿容易参与,趣味性浓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使幼儿在看中仿,在动中学。例我们设计了音乐游戏《好朋友》,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你争我赶的尽情的表现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乐趣。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深化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帮助、尊重别人的情感。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交往中悄悄美丽地绽放了。我们还设计了体育游戏《太空人找朋友》,在游戏中,孩子们都对太空人表现出了空前的热情,和太空人有礼貌的交往,邀请太空人和自己做游戏,请太空人到教室做客,在游戏中发展了孩子的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判断、机智、活泼的性格,并提升了孩子的礼仪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游戏,使幼儿懂得了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活动多开展几次,既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在协作中矫正: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常常表现为言行不一,爱发脾气,以大欺小,想得到的东西一定要得到,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因而良好的行为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良好的习惯要在不断的重复和习作中形成。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需要家长的监督,教师的指导,同伴的帮助。他们学习某一礼仪规范。需要经过多次的“反馈--矫正“,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收集各方反馈信息,对幼儿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幼儿之间互帮互助,协同教育工作,让幼儿参与到教育中来。最好的方法,我每天以小朋友推选的方式请幼儿来做值日生、小组长、班长等。幼儿们为了能做到小干部,无形间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加以控制和调整。小干部们分工明确,在互相帮助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在互相监督中使良好的行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形成。每天离园前,以民-主评议的方法,让幼儿对小干部们进行民-主评议,使每个幼儿在评议过程中,认识是非、对错、美丑。
五、在实践中巩固:礼仪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理解能力差,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对他们来说,教育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在说理的同时,可以布置适当的任务让他们去做,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练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乐趣,加深印象。如要求幼儿每天主动与老师、同伴相互问好、问早,每天离园与老师、同伴道再见;教师也可以经常到幼儿家去家访,检验一下幼儿的待客礼仪,如何招待客人。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组织幼儿到小班帮弟弟妹妹做事;组织幼儿到社区捡垃圾;组织幼儿排礼仪小品,观看礼仪小品等等。因此我们设计了《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区》、《亲子互动活动--做客》,让幼儿走进社区、做客活动使很多幼儿在尝试着与熟悉的、陌生的人交往,在活动中增强了自信,并体会到了礼仪带给自己愉悦的心情,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孩子的交往能力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社会交往活动--逛超市》,让幼儿参与超市购物活动,使幼儿通过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在超市工作人员的介绍下认识各种商品,还学会了进行商品交易的一些简单方法,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了礼仪意识。在实践中孩子们会主动礼貌地问好,礼貌地再见,交往能力得到锻炼,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形成了良好的礼仪行为。
六、在家庭中宣传:我国古人就提倡“教子以德“,许多教育家与名人更是强调家庭中重视礼仪教育。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模仿的主要对象,如果父母平时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为此,我们认真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引导家长以身示范,树立典范。例如,在家长园地中,刊登礼仪教育经验供家长借鉴、参考、学习;利用家长会请个别家长介绍经验,有问必答;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帮助家长排忧解难;向个别家长推荐书籍,指导家长学习;建议家长经常把孩子带入社会大课堂,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等);引导家长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如,看见奶奶蹲在地上摘菜,有心的妈妈可说“奶奶为咱们摘菜,蹲在那儿多累“。引导家长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爱的教育。家长要从小对幼儿重视礼仪教育,让家长深感责任的重要性。
还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评价,适当的评价不仅起督促作用,同时能给予幼儿以激励。如我们通过“礼仪小宝贝”“每周之星”等的评比活动,让幼儿相互评价,彼此对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家园联系的“月评价”和“学期幼儿测评”等,促使幼儿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又如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礼仪汇总成具体的章目:“学”“诚”“上”“勇”“俭”“思”“行”“和”“礼”等,引导幼儿虚心好学、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最后,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幼儿的礼仪现状与发展水平。以此为据,我们确立了礼仪教育的研究方向,成立了礼仪课题研究小组,重点围绕礼仪的概念、内容、方法和策略进行系统探讨。如理顺“礼仪与德育的关系”,思考“怎样创设情景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加深对礼仪内容的认知”等。对在礼仪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依靠课题科研小组这一平台逐一进行研究和解决,使礼仪教育逐步进入科学运行轨道。我们还对礼仪课题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从研究背景与价值出发,结合幼儿园实际,创设生态、自然的礼仪教育环境,将礼仪教育渗透在生活、教学、游戏、节日等各活动中等等。
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第三篇】
新学期开学了,由于我们班是新进的小班,因此在开学几天内一直哭闹不休,以杨毅,家乐,婷婷哭闹最厉害,而且他们什么都不去弄,婷婷甚至老是小便解身上。看着他们伤心的样子,我有点无奈。为什么他们会一直这样的呢?学校有那么多的小朋友,那么多的玩具,可以做好玩的游戏,很多小朋友都已经停止哭闹,开始寻找自己的好伙伴,他们怎么还这样呢?后来询问了下他们的家长才知道平时都是太粘爸爸妈妈的,对他们依赖强了,所以才这样。
对于这种情况我想了很多好办法,一开始效果不大,还是出现吵闹的样子。后来我让家长在家也帮我们做孩子的思想工作,随着上学日子的延长,他们慢慢的好起来了。会和小朋友开心的玩耍,会坐着认真听课,家乐还会帮老师做事情,他们学乖了。我由衷得开心。
只是在他们好转的同时,我又遇到了问题。我们班还有个别幼儿不会脱裤子,解小便老是憋的很急,而且他们又不告诉老师,为此我很苦恼。
正巧在《哭哭笑笑》主题中,有个活动《有话就请说出来》,活动中,孩子们知道有话不应该自己藏着,而应该大声说出来,这样人家才会知道你的想法。并且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要有礼貌,会说:“请帮帮我。”上完这个活动后,我们便去解小便喝牛奶。浩轩红着脸过来,悄悄地对我说:“老师,请帮帮我。”我询问后知道他要解小便不会脱裤子。我表扬了他,并且大声地告诉小朋友,他的行为很好,他遇到困难会主动寻求帮助,老师表扬他,而且他会大声说:“老师,请帮帮我。”真棒,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于是,在今后面的一段时间里,我总能听到他们寻求帮助时说的一句话“请帮帮我“。真不错。我为我们的孩子良好的转变感到开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使自己更能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第四篇】
自己的感想:
1、当今的在园的幼儿缺少社会实践,其根本原因在于安全这条红线。但是幼儿真的喜欢亲身融入到社会之中,他们真的喜欢大自然,喜欢山,喜欢水,喜欢花草鱼虫;喜欢超市,喜欢市场,喜欢风雪雨电等等。我们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给孩子们创设这样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们多多亲近自然接触自然。春夏秋冬,每一个季节都有孩子们喜欢的事物,丢掉书本古板的讲解,让他们自己亲亲,摸摸,尝一尝。
2、我们敢解放吗?不敢!首先,不敢解放自己,就更不敢解放儿童的头脑。你不敢让他遐想,因为你认为他在瞎想。你不敢解放孩子的双手,你怕他瞎弄,出伤,弄坏书本,弄坏玩具,弄伤别人。更不敢让孩子在老师看不到的空间里自由存在,更不敢把充足的时间交给他们。只想大手拉小手,这样我们心里才踏实。我想,想变革,想创新,最重要的是敢于尝试,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
幼儿园教育心得小班【第五篇】
班里有个叫妮妮的小女孩,长得非常漂亮,白净的皮肤,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可爱极了。这个小女孩头脑很聪明。但我发现她有一个特点,上课别的小朋友大声读儿歌时,她的嘴巴基本不动,课下也不爱说话,户外活动时,她也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热爱做游戏,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呆在一边,每次我催促她参加活动时,她不是说肚子疼就是说腿疼。这天,又到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我跟孩子们玩丢手绢的游戏,妮妮又悄悄的走开了,当孩子们围成圆圈蹲下后,我走过去拉着妮妮的手:“来,妮妮,跟老师站在圆圈中间看其他孩子玩好吗?”出乎我的意料,妮妮站在中间很活跃,一会提醒这个看后边,一会儿提醒那个快跑,显得很兴奋。活动后我问妮妮:“今天玩的高兴吗?。”“嗯,很高兴。”“那你以前怎么不爱参加呢?”“他们总是在我耳边大声说话,太吵了。”喔,原来这是个喜欢安静的小姑娘。
从那以后,我尽量安排孩子们做一些安静的游戏,或者我抽出时间单独和她做一些小游戏,让她慢慢的适应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渐渐地,妮妮变了,变得爱说爱笑了,也比以前合群多了。由此我想到,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环境等诸方面的影响,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有的孩子活泼好动一点,有的孩子内敛含蓄一点。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洞悉幼儿一切的眼睛,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