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专业通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专业通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一篇】
他,被誉为我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曾开创炼油工业的多项“共和国第一”。
他,曾两度进入煤制油领域,耄耋之年又指导攻克煤制烯烃的世界性难题。
他,潜心石油替代能源战略研究,在国家新建煤制油、煤化工项目建设中担负着技术把关重任。
他就是有着63年党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92岁依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
初心。
70年来,陈俊武孜孜以求,带领团队创造石油炼制领域多项“共和国第一”。鲐背之年,他依然坚持每天准时到办公室,查阅资料,研究课题,风雨无阻。直到前不久,他才听从大家的强烈建议和家人的再三劝告,减为每周一、三、五上班。
“您90多岁了还坚持工作,您的动力来自哪里?您的初心是什么?”洛阳一群“90后”青年看望陈俊武时问道。科学家的语言,总是那样精辟。精神饱满、一头白发的陈俊武不假思索地说:“国家需要!”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生于北京,17岁考入北京大学化工系,大学毕业时正值新中国成立。“让国家石油工业强大起来,就是我的初心。”1949年12月,陈俊武可以留在条件较好的大城市工作,可他偏偏费尽周折只身来到条件较差的抚顺人造石油厂,当了一名技术员。
他在1篇日记里写道:“我将永远对抚顺怀着眷恋,抚顺留下了我美丽的梦想……”
当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他前进的脚步。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二篇】
4月11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病区的最后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部转阴,病区危重症患者实现清零。伴随着这个好消息,金银潭医院最后一支外援医疗队——江苏医疗队,也返程回家了。最后一支离开的队伍离别时,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向他们鞠躬致谢。
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抗疫”大战中,“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湖北,湖北看武汉,武汉看金银潭。”金银潭医院作为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累计收治了2220名确诊患者,在疫情最紧张、最危险的初期接收了大批危重症患者。
从第一例患者入院开始,张定宇就拖着蹒跚的脚步,日夜鏖战在一线不眠不休。这位脾气爆,性子急,训起人来不留情面的铁汉子强忍疼痛,拖着双腿在病房之间奔走。金银潭医院的医护工作者都知道,他们的院长“性子急,嗓门大”、“雷厉风行”、“风风火火”,常常能在走廊里听见他大声打电话的声音:“搞快点,搞快点,这个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马上就搞!”大家急如星火地穿梭奔忙,发现张定宇的嗓门越来越大,但脚步却越来越迟缓,双腿僵硬很不灵便。
上楼时,他必须双手紧握栏杆往上拉,甚至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有同事上前询问,他却摆手不言。这位走路一瘸一拐的院长特别珍惜每一点时间、每一刻时间、每一会儿,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体会到生命的力量。“性子急,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沉默了一会儿,平静地提起那个埋在心里的秘密:“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这个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楼梯的时候,腿真的跟冻住了一样。”张定宇说,他从来不说,是因为不想影响同事,他生来乐观,不喜欢叫苦。
20__年,张定宇随武汉市卫健委赴外地出差,被专家发现腿有异样。20__年10月,渐冻症确诊。他微笑着把身体蜷缩在椅子里说:“你看我现在长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会像这样缩成小小的一团。每个渐冻病人,都是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消逝的。”“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
20__年12月29日下午,湖北省疾控中心来电,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7名奇怪的发烧患者,所述病状和同济医院那名患者类似。张定宇心头一阵惊雷,他隐约意识到,一场残酷的战斗就要来临了。箭在弦上,张定宇只有把悲痛放在心里,拼命地与时间赛跑,把一切准备到位:他身后,从一个病区,到一栋楼,到三栋楼;护士从2小时交接班一次,延长到四五个小时一次;医生更是恨不得把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
当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转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后,张定宇当机立断组建隔离病区,采集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检,为实验室确认病毒赢得了时间。接诊新冠肺炎患者以来,坚持吃住在医院,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确保医院有序高效运转。精心做好驻院援鄂医疗队的服务工作,有效保障救治资源。金银潭医院紧张的空气混合着浓浓的消毒水味道,就像战场上的硝烟。从最初发现新型病毒感染者到第一批医疗队除夕团圆星夜驰援,张定宇在有限的防治条件下没有一瞬间的放松,然而妻子和挚友先后感染新冠肺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但当他转身面对医患家属,他又是最坚定的依靠:“我们要胆大心细!有什么责任有我担着。”
共产党员、院长、医生,是张定宇的三重身份。“无论哪个身份,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都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像张定宇这样的党员干部,始终冲在最前线,让大家都感觉特别有主心骨。”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过:“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我们面对什么样的艰难,我们之中,总有那么一群最勇敢最担当的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他们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脊梁,在最崎岖艰险处接过时代的纤绳,民族的火炬。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三篇】
通过认真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受教育,这次学习是对自己心灵的洗涤,灵魂的洗礼。我们要学习他始终如一的坚守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学习他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我认为,杨善洲同志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和优秀。他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忠诚。无论在岗退岗,杨善洲同志都把忠于党、忠于人民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这是他终生奋斗的精神支撑。二是爱民。杨善洲同志被群众尊称为“草鞋书记”、“百姓书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奉献。杨善洲为官几十年,家人亲朋没有沾到半点好处,老伴孩子至今还是农民;退休后将价值数亿元林场无偿献给国家,树起了一座道德丰碑。四是淡薄。杨善洲一生淡泊名利,两袖清风,把大家看得比小家更重要,把草帽看得比乌纱更珍贵。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杨善洲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在他树起的镜子前,对照自己应该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以他为榜样,用一生的努力去回答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给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坚定的政治信念,全身心投入“两为宗旨”伟大实践。杨善洲同志之所以成为共产党员的楷模,最根本的是他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而且能够咬定青山、坚守一辈子。党员领导干部应像杨善洲那样一辈子听党的话、跟党走,任何时候都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一些环境中,更需要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任”的理念,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多办让群众得实惠的实事。杨善洲同志入党近60年,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坚持“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用毕生精力践行了“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言。在新的“十二五”的军供工作中,如何把握新内涵、新标准、新任务、新期待,全力推进“两为宗旨”,既是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也是必须坚持的`工作追求。这就需要我们像杨善洲同志那样,坚定理想信念,打牢思想根基,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又好又快推进军供工作“两为宗旨”贡献力量。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爱民的公仆情怀,尽职尽责创社会和谐之友。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杨善洲同志担任地、县领导30多年,长年累月深入基层和生产一线,为群众“吃饱肚子”出力流汗,为群众尽快致富四处奔走,时刻铭记人民公仆的神圣职责,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草鞋书记”、“泥腿书记”,杨善洲同志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树立了党员干部可亲、可敬、可信、可靠的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要求妥善解决社会建设中的矛盾,增强安全感和幸福感。结合民政工作,如何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群众普遍反映“党的老传统又回来了”。这就需要我们像杨善洲同志那样,自觉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时刻把群众放在心坎上、做人民的好公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勇挑重担。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不懈的奋斗精神,全力以赴争科学发展以先。杨善洲同志无论身处什么岗位,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职时废寝忘食、忘我工作,退休之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把植树造林当作党和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有他埋头苦干、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实践了“共产党员身份永不退休”的价值追求。军供工作在面对更具挑战的“十二五”,改革未有穷期,奋斗永无止境。这就需要我们像杨善洲那样,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奋斗激情,以心无旁骛的执著、百折不挠的坚毅干事创业,争创科学发展一流业绩。
要学习杨善洲同志淡泊名利的胸怀,坚持拒腐防变,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永远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做到清正廉洁,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如何坚守防线,无需深究,杨善洲同志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软弱放任;要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要廉洁奉公,不接受任何不正当的利益;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牟取私利;要公道正派用人,不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受;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永远保持清正廉洁,一身正气。
仰望杨善洲,就是对龚曲此里、沈浩、郑培民、孔繁森、焦裕禄等优秀党员干部的深情凝眸,就是接受我们党理想信念和宝贵品质的精神洗礼。这样的仰望,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思想同思想的交流,是脚步向脚步的靠拢。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多一些这样的仰望,我们必将更好地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获得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我们党必将更好地提升执政能力,带领人民创造更加辉煌更加灿烂的明天。
善洲最打动人心的30年,恰恰是他不断“与时俱进”、“始终坚守”的30年。从计划经济环境下发扬优良传统,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员本色;从在岗在职一心为民,到告老还乡造福百姓,杨善洲在与时代共进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又在不同阶段不同位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完成了“转型”,又保持着“不变”,这正是杨善洲精神的“张力”,杨善洲灵魂的“魅力”。
倡导一个好典型,就是树起一面旗帜,形成一种导向。作为军供战线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仅要做学习杨善洲的先锋模范,也要通过创造性地工作,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为国家的军供工作而不懈努力,为党的事业甘于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四篇】
张贵斌和老伴丁凤珍现在住的房子仅仅31平方米,家具简单陈旧。以前张贵斌老两口住的地方暖气不好,老两口年纪大了受不得冻,十几年前才换到了这里。但这里也是老房子,面积又小,可张贵斌说,够住了。
现在,张贵斌还会外出遛弯,去小广场跟大家聊新闻,聊党的好政策,但从未说过自己是个立过战功的老兵。邻居都不太相信张贵斌已经90多岁了。后来确认了他的岁数,大家都说,他身体这么棒,肯定是心胸豁达,儿女孝顺。再听说他的老伴也健在,已93岁了,大家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丁凤珍说,自己是农民,习惯了苦日子,现在国家每个月给高龄补助几百元,很不错。她说:“两个人一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比什么都强。”
如此安贫乐道,是因为张贵斌和老伴从未想过索求。
这几年张贵斌因病常住院,他是离休干部,医药费全额报销,可以住好的医院,也可以住时间长一点,可张贵斌从来都是刚感觉好点就出院,他跟孩子说:“我都好了,就别浪费国家的资源。”买药也不让孩子们去报销,全拿工资的钱去买。他说,国家给自己的工资不少了,不能再花国家的钱。
张贵斌平时穿着极其简单,他也不让儿女给他买新衣服,他说,有两件衣服换洗足够了。
现在,张贵斌仍坚持通过新闻了解国家大事,时不时还要动笔记录。小学两年文化的他是在部队接受教育。他说是党给了他知识,教会他做人,给了他现在的安稳生活,他永远感谢党和国家。现在他老了,不能给国家作更多的贡献,那么就管好小家,尽量不给国家添麻烦。
十几年前,张贵斌就嘱咐儿女:“我死了就给我盖上一面党旗,其他的什么都不要准备。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河里。”
83岁的王素清是张贵斌家的老邻居,听说记者采访张贵斌,老人特意赶过来,就为了跟记者说几句话。“张大哥人太好了,在村里做书记时,替老百姓做事,谁有困难找到他都尽力去帮。有两件事我一直记得,一件是有一回他在路上捡到钱了,担心丢钱的人着急,他就守在原地,一等就等了几个小时,一直到失主回来。还有一件事,他后来做信用社主任,有人贷款做买卖结果钱还不上,他自己掏钱把5万元还了。作为村书记,他事事做在先,公平公正,大伙心里都敬佩他、信服他。”
今年66岁的李恩思,1962年随父母下放到张贵斌所在的村。张贵斌帮助他们安顿下来。李恩思的父亲病重,张贵斌帮着买药、打针。李恩思的父亲病逝,张贵斌一手操办了后事。那时李恩思年纪还小,他的妈妈身体也不好,父亲去世后,他家的事里里外外都是张贵斌帮忙。李恩思说:“感恩在心,一辈子忘不了。”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五篇】
无论在民族中学还是后来的女子高中,教学质量一直是张桂梅最看重的事。
在民族中学时,曾经有一个班令老师们头疼,张桂梅却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她进山找回那些不读书的学生,为看住那些晚上总想跑出去的学生,她把行李搬进男生宿舍,和32名男生住在一起。男生们渐渐接受了张桂梅,感觉“就像在家里,和妈妈住在一起”。但是,男生们不知道,他们粗重的鼾声、梦话和脚臭,常常让张桂梅睡不好觉。她甚至从下午开始就不敢喝水,担心晚上起夜时学生趁机溜出去。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在宿舍里铺了两张床,一张自己睡,一张留给需要特别关心的学生。为了随时关照学生,她睡觉不脱衣服。有个和张桂梅住在一起的学生,始终不肯和她多说话。这期间,张桂梅在食堂打饭时,摔了一跤,肋骨断了三根。她没有住院就又回了学校。每天早晨仍然5点起床,但要靠学生抱起来;夜里很晚睡下,还要忍着疼痛和学生聊会儿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大哭起来,说一定不会辜负张老师。
如今,张桂梅的右腹部、右臂上能摸到肿块,头上还有骨瘤,她的肺出现了问题,嘴唇经常没有知觉,但她仍然每天拿着小喇叭喊起床,喊吃饭,喊跑步,喊睡觉……“我要让孩子们知道,我一直就在她们身边。”张桂梅说。
为给学生解馋,张桂梅每个月轮流带着学生出去“加餐”。直到有一次,张桂梅去付账时,学生发现她翻遍了所有的包才凑足了钱。学生们这才知道,张老师每顿饭只舍得吃两角钱一份的小菜,每天的生活费仅3元。
她至今还在用一部老式诺基亚,手机里存着学生和家长的电话,“听说智能手机容易坏,怕换手机后这些电话号码会丢失”。
她的衣服很土,有些是别人买给她的。她去参加党的xx大前,华坪县委给她7000元置装费,让她买套西服去北京开会。她却用这笔钱为学校买了台电脑。
她把获得的3万多元奖金,捐给了灾区;5000元的劳模奖金,一次性交了党费;30万元的“兴滇人才奖”奖金,捐给了华坪县丁王民族小学;昆明市总工会千叮咛万嘱咐拨给她治病的两万元,她也捐了;她甚至还想预支自己的丧葬费,把这些钱用在山区孩子们身上。
她把自己的xx大党代表证、五一劳动奖章、奥运火炬和毕生的荣誉证书,全部捐给了县档案馆。她说:“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奉献给党和人民的还远远不够。”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六篇】
无论是当教师、做人事,还是投身纪检监察事业,朱陈同志都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直是所在岗位的业务骨干和行家里手。他办公桌上总是铺满文件资料,常用的法规工具书被他翻得卷边发白,这些细节足以说明,他对事业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执着专注的精神。当前,违纪违法案件呈现智能化、隐性化特点,腐败形式多、花样翻新快,我们要发扬朱陈同志身上的“安、专、迷”精神,不断钻研业务知识,积极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着眼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把握腐败的动态变化,构建治理腐败的闭环链条,努力提升“三不腐”能力水平。
要准确把握纪检监察机关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任务,对纪检监察工作念兹在兹、全情投入,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七篇】
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学习张黎明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感受颇深,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被誉为电力抢修的“活地图”。我们作为基层人员要向他学习,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在8月1日下午,苏化一分部组织党员学习了张黎明同志的先进事迹。
不忘初心,是张黎明一直以来的坚守。张黎明能在平凡的岗位上30多年坚守如初,是因为他始终不忘的初心,他说“一想到能通过我的双手,为千家万户送上光明、送上欢乐,我的心就像蘸了蜜一样甜,无论之前受了多少苦、挨了多少累,心里都只有一个字:值!”我们基层人员应该向张黎明那样,不忘初心,热爱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敢于创新,是张黎明在工作上的醒目标签。,以张黎明名字命名的“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应运而生,创新孵化基地、创新工作室和班组创新工作坊的“三级联动”机制应运而生,这些年来,张黎明从一名普通蓝领工人,成长为响当当的创新先锋,堪称新时代的蓝领发明家。创新要不怕小,只要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创新还要不怕大,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这才是新时代产业工人应该有的样子,也应该是广大基层人员应具备的品质。
爱岗忠诚,是张黎明对待工作一贯的态度。张黎明坚信“工作着是快乐的”“把工作干出彩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站在新时代的起点,张黎明始终坚守抢修一线,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以便捷的'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展现了当代产业工人的时代风采。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老实人张黎明,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轰轰烈烈,他平凡到你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经得起日积月累的平淡,耐得住千凿万锤的磨砺,这就是时代楷模的魅力所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张黎明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敢于创新,爱岗敬业,忠诚于党,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做好新时代人民公仆,不负新时代时代使命。并且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用劳动书写美好的时代。
供稿/编辑:马慧。
文艺工作者学习黄罗保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八篇】
9月25日上午,一场重要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主席台上,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一级巡视员潘东升的座位却一直空着。
“我就坐在台下,多么希望潘局只是去接电话处理紧急事情,马上就会回来,可他一直没有回来。”回忆当天的场景,福州市公安局副局长施玉安数次哽咽,“我一直感觉他没有走,还在指挥我们战斗……”
当天12时35分,潘东升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倒在了会议的安保维稳工作岗位上,经全力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57岁。
从警37年,潘东升曾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次,20__年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个人嘉奖。10月14日,福建省委发布决定,追授潘东升“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省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毅然选择人民公安事业。
20__年8月22日,在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龙山会议纪念馆,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潘东升郑重地在留言簿上写上了一句话——“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
这句话既是潘东升对福州公安队伍的深情寄语,更是他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
1984年,潘东升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毕业。“当时,国家信息化产业正处于起步腾飞阶段,不少同学劝他下海经商,老师也劝他出国深造,但他毅然选择了人民公安事业。”潘东升的大学同学和挚友郭建回忆说。
面对同学们的不解,潘东升说:“是党培养了我,人民警察是为群众做事、保护一方平安的崇高职业,我想加入这支光荣的队伍。”
从福建省公安厅的科技信息化专家到三明市公安局局长、福州市公安局局长,潘东升在公安队伍一干就是37年。
“我对潘局印象最深的,是他到任福州后上的第一次党课。”福州市公安局二级警务专员黄作璋说。在课堂上,潘东升扳着手指给全市民警算“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脱稿讲了两个多小时,告诉大家要忠诚、干净、担当,珍惜这身警服。
潘东升是这么要求别人的,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无论你在哪一个应酬上看到我,你都可以直接上来打我两巴掌!”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局长林能响回忆说,在一次全警大会上,潘东升抛下这句响亮的话,要求大家随时都可以监督他。
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公安局局长,潘东升麾下万名公安民警,利益牵扯方方面面。但在今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却没有收到一封关于他的举报信。
在潘东升心里,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做事的硬气、做官的正气。
“老百姓迈进公安机关大门就是警情”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民警与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一项工作。
“老百姓有时会反映民警在接处警中存在推诿扯皮的情况,虽然已经要求‘首警责任制’,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福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宫伟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潘东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接处警情况。
“我认为,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那刻起就是警情,哪怕是门口的一棵大树倒了,只要是老百姓向警察反映的,我们就要接警。”潘东升说。
从20__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
20__年1月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位居全省前列。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如何实现民生案件快侦快破,这也是潘东升经常思考的问题。
他带领福州公安在全国省会城市首开先河,建成一体化运行、集约化管理、24小时实战化研判的合成侦查中心、合成情报中心,对有力震慑犯罪、快侦快破案件起到重要作用。
以“两抢”(抢劫、抢夺)案件为例,福州市“两抢”案件发案数从20__年的700多起减少到20__年的77起,破案率达100%。20__年,福州市治安状况满意度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位列前5名。
“尽量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
福清市是著名的侨乡,出入境证件的办理需求非常大。为了小小的一本证件,群众经常要排队、托人、找关系。为此,福清市公安局准备进行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但在当时,全省乃至全国还都没有先例。
时任福清市公安局局长的陈明俤为此专门请示潘东升,潘东升对他说:“凡是有利于群众的事情我们都要做。在服务群众上,我们就是要把‘有权力’变为‘没权力’,尽量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我全力支持你。”
按照潘东升的思路,福清市在福建省首创出入境24小时自助受理服务中心,群众办理护照、港澳通行证从原来的7天变成“立等可取”。
心系群众、人民至上。37年的从警生涯,潘东升始终忠实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
在三明市的乡镇农村,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曾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群众嫌麻烦,也有的是因为家庭困难不想花钱买头盔,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死伤的悲剧。”三明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肖敏回忆说。
20__年,潘东升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后,大力倡导“管理要硬到不敢为、服务要暖在心坎上”的执法理念,引导民警们“处罚不是目的,一定要帮助群众把头盔戴上去”。
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你放心,天塌不下来”
20__年5月,潘东升到三明市任职没多久,就来到离主城区最偏远的岩前派出所看望民警。当得知在全市96个乡镇派出所中,有一半以上的条件都如此简陋时,他当即向民警们承诺:“我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温暖的家!”
很快,三明市公安局全面推开“暖警工程”建设,挤出资金改造乡镇派出所硬件设施。现如今,三明市基层派出所都有了食堂、浴室、洗衣房、健身房、文化室“五大件”,民警宿舍有电热毯、热水器、空调、电视机“四小件”,营造了一个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
潘东升对民警的关爱,不仅暖在民警身上,更暖到民警心里。
福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潘臻颖曾在福州市罗源县公安局任局长。她说:“每当在工作中遇到重要情况需要向上级请示时,潘局总会给我非常明确的指示,他从来不怕担责任,还常常说,‘放手去干,天塌不下来’。”
潘东升爱民、爱警,也爱家。只不过,他对家人的爱表现得更深沉。
在处理潘东升身后事时,民警发现他贴身使用的一个钱包,边缘早就掉色破损,里面还夹着一张老照片。
“这个钱包他已经用了30多年。里面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合照,他一直带在身边。”潘东升的爱人袁秋榕说。
每次回家吃到热乎饭,潘东升都会对妻子说谢谢。看到别人节假日去旅游,他也经常会对妻子说对不起。“他说退休后也带我去旅游,但他说话不算数。”
在袁秋榕心里,潘东升的食言又何止这一次。“他还经常跟我说,‘你放心,天塌不下来,因为我比你高,由我给你顶着。’可是现在,天真的塌下来了。”
一个人守护一座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潘东升牺牲的消息传开后,逾万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为了再看他一眼,自发前往吊唁、哀思缅怀。当灵车缓缓驶过时,大家噙着泪水挥手、致敬,用普通话、福州话哽咽地喊出内心的不舍:“潘局,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