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概论论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环保概论论文(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环保概论论文1

论文摘要: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21世纪,地球已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肤终·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同生存、同劳动。这种变化使得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迈人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据报载,全世界互联网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外语学习的目的,现在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为生存生活本身而学。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我们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和,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人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现在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各个高校的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学生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传统英语学习是一种“应试性”的学习,使我们陷人了纯知识性的记忆和漫无边际的题海,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状,下苦功夫学习的只是能“应试”而不能应用的“英语”。

(一)调查武汉各高校,我们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有:

问题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就连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问题2: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往往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

问题3:尽管许多高校有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文化”“跨变化交际”等。这类课程直接系统地传授了英语国家的方方面面,包括历史、地理、制度、教育、生活方式、交际习俗与礼仪等文化知识。但是许多同学都不重视他们的学习,加上这些课程的考卷只是表面上的问题,并没有深人,因此大多数学生只是蜻蜓点水或者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而已。

问题4: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便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危险性也最大。

英语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性认识还比较低,相当一部分人凭常识、按习惯解决文化问题。然而,常识这个东西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属于常识性的行为,换在某个外国的背景下可能成为一种不合常识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属于很礼貌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被视为无礼;一种文化下的人怀着敬意说出的话,另一种文化下的人可能理解成是一句带侮辱性的话;拿汉语的习惯去套外语,有的时候套得对,有的时候则会套错。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不说什么”,有时候比“说什么”更加重要。仅能够运用语法上正确的外语,并不能足以与外国人打好交道。这反映了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根本没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二)通过分析调查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小组认为主要原因有:

1.缺乏对不同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

2.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俗称Chinese-English。或把中西文化等同起来,忽略了文化差异。我们往往用本族文化模式来理解和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当两种文化表达的方式和意义产生差别时,就很容易用本族文化的模式来理解、思维和表达。因而常常产生误解。

3.缺乏真实的主语。在我国,英语不是我们的第一语言,我们使用语言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的语言环境。尽管老师们告诉我们在寝室里等场所也要尽量用英语交流,但是强调不够许多同学都没有做到。由于受传统教学法一翻译法的影响,我国的课堂教学成为“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只是盲目的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他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由于没有给我们创设一种良好的愉悦的学英语的氛围,经调查多数英语专业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淡而无味,从而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4.老师在讲解时对于英美文化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未深人进行阐释。比如老师在讲授词汇时没有挖掘词汇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有目的地讲解。老师通常呈现给我们的都是从词典下载的词义解释,很少能将词汇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介绍给学生。而作为学生的我们在学习生词时也通常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的词汇成为一组僵化的符号,无法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加以运用。再比如在阅读学习中,老师们致力于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关注的是语音语法词汇句型和翻译等语言学习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阅读篇章中蕴涵的文化信息。即使谈到相关文化的某些内容,通常也不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能力为目的,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篇章本身。

三、研究结果与结论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苹、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在新大纲中提出: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等等。

其中对于英语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则提出了一套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培养方案:

1.文学课程: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的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

2.语言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提高其对语言的社会、人文、经济、科技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语言意识,发展理性思维。语言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授课内容可包括:(1)语言与个性;(2)语言与心智;(3)口语与书面语;(4)语言构造;(5)语言的起源;(6)语言变迁;(7)语言习得;(8)语言与大脑;(9)世界诸语言与语言交际;(10)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3.社会文化课程:社会文化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及其文化传统,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授课内容可包括:(1)英语国家概况;(2)英国社会与文化;(3)美国社会与文化,等。

4.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情况,培养科学精神,并熟悉常用的科技词汇。相关知识课程可以包括:(1)战后世界政治与经济;(2)国际金融概念;(3)国际商业概论;(4)西方文明史;(5)中国文化概论;(6)外交学导论;(7)英语教育史;(8)世界科技发展史;(9)国际法人门;(10)英语新闻写作。

环保概论论文2

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际加工工艺差别大。高技术纤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受到材料种类、价格、用途、环保甚至流行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尽量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纤维概念、加工原理、加工方法以及后处理内容等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对于加工方法繁杂、内容过于专业化而导致非本专业学生混淆概念,或者对同样的问题只能片面地进行设计、分析,一旦高技术纤维的性能要求发生改变,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的内容[2]。例如,在探讨碳纤维的制造工艺时,学生往往因为不了解碳纤维材料的加工工艺原理,仅仅靠死记硬背的模式来选取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基纤维或者碳化、石墨化过程,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混淆概念,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过≤≥少。《高技术纤维》课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该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的内容涵盖化纤基础、化纤工艺学、纤维改性技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流变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知识面相对较广,实践和课堂讨论等课时较少,对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力度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师课程讲授+学生课后作业”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紧凑的条件下,学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且学习效率不佳。在这种环境下,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尽可能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增加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创新和探索的热情,提高其创新思维和解决未来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高技术纤维》课程内容由涵盖纺织工程、化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所涉及的多门专业课整合而来,因此,要将如此丰富的内容仅仅在32课时内给非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完实属不易。因此,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选取重点章节和内容进行讲解,且要求学生在课后应当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因此,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效果检验就是本课程的考核难点之一。在教学改革之前,本课程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即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等,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然而期末考试题目数量有限,重点内容往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因此部分平时不用功的同学,利用期末进行考前突击复习,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这种模式下,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出真正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当改变教学途径,丰富考核形式。

2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高技术纤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将课堂理论教学与高技术纤维实践加工工艺相结合,增加高技术纤维实物示范内容,该过程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加强了过程性考核模式,着重考查学生对纺织工程、化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真正做到使期末总评成绩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获得实际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水平。建立课程学习小组。在经过一学年教学过程,本教学研究团队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上好每一章节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安排自主学习各类高技术性纤维研究进展,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上。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结合高技术纤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其最近研究进展等,将全班学生以自愿的原则分成4~5人的课程学习小组,由任课教师布置每个小组的自主学习任务,一般以《碳纤维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磷氮阻燃剂在高分子纤维中的阻燃研究进展》和《导电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类似题目作为每个课程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作业,要求学习小组按照各自的课题内容,自主分工,在2~3周内完成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和PPT制作等相关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专任教师组织课程学习小组进行PPT汇报,每一小组的汇报人由专任教师随机挑选,在讲述完PPT后,须有其他小组成员进行3~5个问题的提问,并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专任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此次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课程自主学习内容及工作汇报相关任务,有助于学生积极消化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使学生在寻找课题、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强化课程实践体验。在课程改革之后,专任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尽可能在每一个章节教学前展示与课程相关的高技术纤维或纺织品,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纤维或纺织品的感性认知[3]。比如在讲解碳纤维章节时,专任教师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羽毛球拍和碳纤维织物给学生进行展示、观察和触摸等。而在讲述导电纤维的章节时,则将含有导电纤维的织物与普通纤维织物进行简单的摩擦实验,使学生对高技术纤维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比如,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可通过了解聚丙烯腈的分子结构和聚合工艺,从而理解为什么制备碳纤维最常用的原丝是聚丙烯腈纤维,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有很大帮助。此外,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功能纤维或纺织品的简易制备实验或参观等环节,增加非纺织专业的学生对高技术纤维制备技术的直观认知。再者,邀请高技术纤维相关企业专家进行“业界精英进课程”的教学环节,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下,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导师亲临课堂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这类实践教学改革对未来学生到相关企业就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为了体现过程性考核[4]在本次课改中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之间的比例做出了一些调整,由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调整为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再对平时成绩的组成做出适当调整,将10%出勤/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的构成部分调整为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20%团队自主学习/10%创新分的构成部分。新的平时成绩构成部分中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部分与原先相同,20%为团队自主学习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PPT制作和讲述及讨论等由任课教师打分获得。创新分部分可以通过撰写高技术纤维相关科技小论文或者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等获得。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与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

3教改展望

通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随着时代的更新,新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涌现,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5],教学团队在本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建立了线上线下《高技术纤维》网络课程,经过任课教师的甄选,将课程内容以及国内外高技术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到线上线下课程上,并做到定期更新,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高技术纤维动态信息,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未来《高技术纤维》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的初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结语

对于一门跨专业的方向性课程而言,其教学改革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兄弟院校之间不断相互学习,总结和思考,才能使《高技术纤维》这类跨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叶锋,占海华,李旭明,等。“高技术纤维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8,33(3):222-224.

[2]夏于旻,王燕萍,王依民。高技术纤维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7(12):23-25.

[3]王鸿博,高卫东,谢春萍,等。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J].纺织服装教育,2012,27(5):450-452,455.

[4]丁访维。“概论”课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探析[J].新西部,2019(23):150,163.

环保概论论文3

关键词:非技术能力评价;工程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提出最早来自《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于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6国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并签署,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程教育标准公认的权威要求[1]。我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257所高等学校的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综合《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能力,称为技术能力;另一类是与技术相关性较弱,但对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称为非技术能力。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包含了毕业生应具备的这两类能力,并对照给出了12项毕业要求。在12项毕业要求中,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和使用现代工具这5项为技术能力,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及项目管理这3项则将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相结合,而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及终身学习这4项为非技术能力。目前,高校对于技术能力的培养及评价研究比较成熟,通过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但非技术能力往往是隐藏在整个教育中,评价起来比较困难,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修光利等[2]研究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非技术能力达成的教学环节,以及基于教学环节的达成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李年银等[3]指出了石油工程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方向。刘会娥等[4]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支撑课程的精心设计,给出了可行的培养方法和较易理解的达成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拟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加以探究。

一、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现状

第一,非技术能力课程培养体系还未完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版)》对学生毕业提出了“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的要求[5]。毕业要求通常可以分解成若干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的达成需要相应教学活动支撑。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比较容易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支撑,而非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很难确定,通常采用实践类课程支撑,但与技术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相比,往往显得更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很难全面支撑能力的达成。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往往实践学习占比较少,且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教学所用仪器多为已经过时被淘汰的生产用具,导致学生对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况不够了解。第二,非技术能力达成评价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自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不少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6-7],但大多强调非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关于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方案、表征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已有的研究[8-10]中可以看到,评价方法及内容单一、片面,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因此关于非技术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对非技术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实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强调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成熟的评价体系。直到近年来,非技术能力才逐步被重视,但这还不够。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非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开展融入性、创新性活动,如项目、座谈、调研、讨论等,才会使学生充分重视并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些项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非技术能力。

二、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针对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及终身学习这4项非技术能力赋予了特定的内涵,如个人和团队被描述为“具有大局观、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终身学习被描述为“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关注材料加工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内涵较为广泛,在实际操作中又进一步细分,首先针对各项非技术能力指标进行分解,并筛选出支撑各能力指标的主要课程,在各门课程对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方法对相应非技术能力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针对“职业规范”及“沟通”这2项非技术能力,笔者给出了相应的分指标点及支撑课程。“职业规范”是指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规范,有责任、有担当,具备奉献精神,能服务社会。可将其分解成三个指标点,分解思路为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文社科素养,工程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强;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道德和规范;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由于行业及社会的发展靠的是技术及高素质的人,且鉴于材料成型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的影响,因此未来的材料成型科技工作者必须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等课程,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诚信公正的基本素养;结合“生产实习”“工程认知实践”等实践课程的学习,理解并在工程实践中践行工程师执业规范。“沟通”可描述为“具备国际视野,能够通过报告、文稿、陈述发言、回应指令等形式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甚至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其可被分解为2个指标点,分解思路为知晓专业同行与社会公众交流的差异,能就材料成型中的问题,以报告、文稿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回应;具有国际视野,能就材料成型的专业问题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随着全球化浪潮及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加剧,社会对学生的视野及国际沟通交流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材料成型工程设计、生产实习、材控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英语拓展课组、大学英语等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得到锻炼,能就材料加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三、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方法

环保概论论文4

[关键词]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已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在物流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益成熟,并在港口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绿色发展也成为新形势对港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与学,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满足港口物流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港口物流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支撑条件,在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绿色智慧港口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外,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其服务的主体范畴,以新的运作和管理理念为支撑,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鉴于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环保等是下一代港口及港口物流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港口物流类专业的教学中,应开设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相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改变由于设备、场地、作业环境等限制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新一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研发一套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国内外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和对港口物流类重点企业的实地走访,广泛吸收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准确掌握了港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港口物流类人才为目标,规划和设计出一个仿真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环境氛围、管理机制、作业流程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体现了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二、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港口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要的设备投入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绿色智慧港口实践教学平台可模拟港口物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行各种物流活动。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可视化、成本低、无场地环境限制、可控性强等优势,运用该技术模拟各种物流系统的实际运作,使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各种物流系统,是物流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存在主要的问题有:第一,多元化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近期的前沿型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比如增加实验场景的3D效果,这些变化决定了多阶段的工作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变得非常复杂。第二,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需要提高。按照教育部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资源和项目的开放共享程度需要大力提高,在更大的范围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须创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点需要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1]。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国际大港已纷纷在绿色智慧港口物流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在我国较为典型的绿色智慧港口码头有厦门远海港、青岛港、洋山港等,这些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和校外实践基地[2],虽然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均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但国内现有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仍不成熟、不完善,目前还少有高校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理论与实践尚且薄弱。

三、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培养现存的问题

1.传统的实践教学计划是将实习安排在授课之前或之后,致使实习与授课内容脱节,学生在实习中,往往难以区分哪些内容是重点,哪些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2.港口物流专业及其教学体系不成熟、不完善。港口类、物流类的一般性研究与实践较多,而把港口物流作为统一的系统来研究的较少。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构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研究尚未见到。3.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水平相差较大,制约了教育水平的整体进步。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差距导致了不同地区培养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进而影响到整个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此外,把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入到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在国内都近乎空白[3]。

四、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模式设计

(一)研究目标。首先,建立一套统一的技术标准、可实现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资源共享的应用平台。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互联网技术架构与校园网相统一的网络平台(这一点学校已经具备);二是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结合,采用统一的应用平台(操作系统统一、数据库统一、通信协议统一)。其次,按协同集成的要求,实现各环节、各系统软件的应用集成。把各环节、各系统的软件集成在一个平台上,用三层架构的技术,通过浏览器/服务器的方式来实现应用,使各个系统之间实现互连互通、功能互动、信息共享。(二)研究内容。本项目建立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以我国国际港口物流业务流程为实践对象,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刻的理解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的运作流程,增强实践流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1.教学过程全部使用仿真实训软件,在仿真系统上可反复操作,操作过程可实时跟踪并由系统给出测评,学生可掌握实际生产中的多项应用技能。2.实践教学平台硬件设备区与软件管理区形成一个互动的一体化模拟区。硬件设备区的作业指令由软件管理区发放,软件管理区的处理数据来自硬件设备活动相关的业务流程,使学生在实验室环境下便能掌握现实绿色智慧港口物流作业的全业务处理流程。3.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类型、方式的多样化。建立课程实验平台,提供网络实验条件。具体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基础性实验:通过对仿真软件的学习,了解仿真软件的功能,以及操作方法。第二层次,专业基础实验:安排与专业相关的实验让学生操作,使其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第三层次,专业实验:由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及基础实践经验的学生完成。第四层次,创新性仿真实训:根据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运用已有的仿真软件或者借助仿真软件二次开发来解决问题。4.建立和完善了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的方法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坚持手工手段与电子手段相结合、模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结合、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灵活运用情景式、互动式、激励式、角色扮演式等教学方法,将枯燥无味的实验教学内容融于游戏、欢乐和趣味之中,在一些模块的实验项目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模块,自主选择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进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4]。5.整合优化了课程体系,增设了一些专业主干课程,并组织编写了相关的教材。例如:开设了“港口物流概论”“交通港站课程设计”等课程,并编写了以公路、港口物流系统为特色的“现代物流概论”课程教材以及“交通港站课程设计”课程教案。6.建立了合理的实践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将学校的学分制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核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深度合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建立了合理的实践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五、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进展与成效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伟,黄莉。项目主导的港口物流类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228-233.

[2]陈福财。面向广西北部湾的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谢丽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现代物流实验中心项目规划[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环保概论论文5

我校是率先开设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该专业于2010年申报成功,2011年开始招生,现在校学生共174人,第一届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我校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群中专业之一,也是矿井通风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向矿井瓦斯防治方向的一次延展和深入,侧重点在于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和管理。该专业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主要涵盖煤矿井下开采、通风、监控、抽采、安全管理等方面学科,构建以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技术为主线,兼顾相关知识、素质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

2目前存在问题

2.1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我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层气开发企业和矿山企业,但现课程设置中较少涉及煤层气地面开采与利用,学生毕业后尚不具备到煤层气、页岩气相关企业进行地面开发、设计、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到地面开采的相关企业工作,尚不能扩展学生就业的需要。

2.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在我校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的相关课程较简单综合,造成部分教学内容不足。如地质课程,仅开设了普通地质、瓦斯地质,但该专业的地质课程应涵盖的矿床学中的煤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煤层气地质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较少涉及,这些在《瓦斯地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中有详细论述。如瓦斯防治和煤层气抽采技术的课程设置部分内容重复,在瓦斯防治中已涉及了瓦斯抽采的部分内容,且深度较浅。

2.3教材体系建设薄弱,教材空缺现象突出

该专业的许多课程多来自于相关专业,因专业差异以及教材编者知识结构局限性,国家规划教材很少,所用教材只是编者专著或别的专业的适用教材,通识性差,对该专业并不完全适用,造成学生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脱钩或者实用性不强。很多课程还没有教材,授课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学识,在众多教材、专著内选择认为适合的内容进行授课,授课内容零散,涉及学科理论深浅不一,缺乏系统性、通识性和科学性。如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包括了煤层气地质、煤层气开发、煤层气利用等众多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性不足。

3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课程设计与构建

3.1煤层气抽采技术体系分析

煤层气赋存状态、控气地质因素、产出机理、开采方式、产出特征的不同导致其赋存与产出均有其显著的特殊性,鉴于此,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既有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来源、借鉴甚至直接移植,又有自己的独特性,还有与采煤技术交叉融合的耦合特性,是一个与常规天然气和煤炭开发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复杂技术系统。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勘探技术、开采技术以及协同开采三大技术体系,勘探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3类方法,以及地质分析与选区的综合技术;地面开采的程序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和地面井增产技术及排采技术;矿井井下抽采技术中的模块化区域递进式抽采技术、分源双系统抽采技术、保护层抽采技术、卸压层抽采技术和采空区抽采技术等;在煤气共采技术形成了煤与煤层气协调开发的时间顺序、空间衔接和开发技术途径,形成了煤层气立体抽采工艺与配套技术;地面集输工艺较简单,一般为“井场一采气管道一集气站一集气管道一处理厂一输气管网”的工艺流程。

3.2根据所需技术体系分析课程设置

煤层气地面抽采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等众多学科,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的煤层气开采必须要具有针对性措施,需要煤田地质学与天然气地质学紧密结合、煤储层理论与常规天然气藏工程技术紧密结合、煤层气排采技术与钻完井紧密结合。因此,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要求掌握或熟悉地质学、煤层气及煤炭资源地质勘探与开发、煤矿安全生产和安全减灾、井下煤矿瓦斯抽采、地面煤层气(瓦斯)开采、储运与输送等多方面的技术,分析各院校煤层气相关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主要开设了包括涉及地质、力学、勘探、煤矿开采与安全、地面抽采技术、地面集输配技术、钻井与抽采设备、煤层气综合利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课程。

3.3专业课程设计

根据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特点,结合我校该专业主要是基于云贵川渝等煤炭行业及煤层气、页岩气开发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地质、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等专业的基础上设计该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主要考虑知识与所需能力相适应;岗位技能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与行业需求、企业需求相适应;与专业学习的需要相适应,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等原则,主要设置有以下几大类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在毕业后可在煤矿、煤层气、页岩气等相关企业单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并为后续成长打下较好的基础。地质类课程:普通地质、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力学类: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石力学。煤矿开采类: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煤矿安全技术。井下抽采类:煤层气抽采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防突规范与管理。地面开采类: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测井监测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其他:工程制图、AUTOCAD、流体机械、现代企业管理、安全评价技术、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事故应急救援。

3.4专业课程构建

为更好地达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构建分成了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实践课程、专业选修课四大方面。在完成大学基本素质教育即(公共课程)的前提下,对应未来就业岗位(群)所需的专门技能设置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并结合我校特点开设了一般的实习实训课程和增设了技能鉴定这一教学和考核实践教学内容,还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职业素质设置了一组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程主要包括了思想政治、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应用文写作等。专业必修课:工程制图与CAD、普通地质与煤矿地质、瓦斯地质、煤层气地质、矿山工程力学、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矿井开采与掘进、矿井通风、矿井灾害防治、安全检测与监控、煤层气抽采技术、煤层气开采技术、钻井与完井技术、煤层气输配技术、煤层气抽采设备及维护、测井监测技术、现代企业管理。实践教学课程贯穿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分为课程实训和集中实习两大部分,除了一般工科专业的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课程外,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特设置了地质认识实习、煤矿(煤层气)认识实习,瓦斯灾害防治、抽采工程顶岗实习及其设计、安全检测与控制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中增设了瓦斯检查工、煤矿抽采工、钻井工、煤矿防突工等技能鉴定实训内容。专业选修课:环保概论与煤层气综合利用、防突规范与管理、事故应急救援、安全评价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4结语

(1)我校在办该专业之初,将专业定位于地面开采与井下抽采两个方面,面临煤炭行业困难时期,生源不足以开设两个方面,急需整合此两个方向一并教学,经过教学实践,该课程设置能够较好的融合地面开采与煤矿井下瓦斯抽采两个方向,课程设置中体现了“适专业,宽口径”的目标,能够基本满足行业人才的需求,也扩展了学生就业的需要。

48 18247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