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技师论文(实用5篇)
【导言】此例“汽车维修技师论文(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汽车维修论文1
1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高中阶段%,专科及以上10%,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实提高为中心,着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第一、深刻领悟“模块教学”的本质内涵。“模块教学”不能仅理解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我国传统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推行模块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汽车维修论文2
关键词:汽车市场;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1 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促使了社会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目前,由于市场的发展和人才的需要,专门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高校汽车维修专业,其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承担的。
2 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应是机电一体化复合性人才。因此,应以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关注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在课程的设置上充分考虑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比如适当增加汽车专业英语的课时,加强学生阅读英文维修资料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
(2)提高专职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人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个合格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专业理论,还应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师资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应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对外技术服务与咨询、职业技术培训、参观进修等途径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去锻炼和学习,以掌握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最新的技术动态,掌握先进企业的生产经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拓宽视野、调整知识结构。此外,学校应通过聘请工厂和各行业生产第一线的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让他们对专业建设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将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带进学校,以形成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教师队伍,改变学校单一的师资结构。
(3)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习和实验设施的建设。实习、实训和教学设备的建设是培养汽车维修人才的重要保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在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应尽可能将课堂搬到实验、实训现场,使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有必要建成一批多媒体教室与实验实训室结合而成的专业教室,并配以汽车及汽车各组成部分的实物和一些较为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同时应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还应创造条件与先进的维修企业挂钩实习,缩短与生产实习的距离,促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汽车维修业技能。
参考文献:
[1]范沛龙: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的探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7,(1):5354.
汽修系毕业论文3
关键词职业教学 汽修课程 常见问题
1.专业现状
1)市场情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最基本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使学生学有所长,学为所用。因此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首先应清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否则就是“闭门造车”。从而避免学而无用、有用不学的尴尬。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开始以售后服务为主的 4S店的大量出现,对修理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维修的对象、维修的手段、维修的
方式、维修内容的变化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技能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几年,技能证书的“含金量”越来越低,且技能单一。因此企业对毕业生有颇多微词。
2)学生情况。众所周知,职教的学生大多是“双差”生,汽修专业更不例外。他们一直来没有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学习兴趣淡漠,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懒”、“散”。这目前已成为职校各项管理工作中的死结,特别是课堂教学管理。同时也成为职校发展的瓶颈。目前职校怎样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再次给他们注入一种动力就值得探索。
3)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陈旧落后。现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同实际需求差距太大,教材不仅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且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保留原有“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学生入学后的学习也必须严格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而教学计划的制定首先考虑到教师结构,存在按教师排课,并不十分注重专业的需要、并没有考虑到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小;因教师结构的不合理,相关的专业教师缺乏及选修课管理难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没有选课的自由;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如此,社会考核培训机构的辅导和考核内容也相当陈旧。理论滞后实践,实践课时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加之有限的实习课时配以稀缺的实习场所和设备等硬件,不得不实行“放羊”式的大班化教学,造成学生行为失控、实习效果差、安全隐患大。一切为了“安全”,又不得不黑板上修汽车。再次是实习场所、设备利用率低。众所周知,职教的汽修专业校内实习场所一般都较紧缺,设备不足、样机陈旧落后,不但如此,利用率还相当低。而按教学需要投资添置实习设施,资金负担相当沉重,且可能实际收益回报会是一个较大的负数,所以一般学校几乎不大可能投巨资添设备。
4)最后是教师队伍东拼西凑,专业业务缺乏,照本宣科能行,照书请客就难。由于不是专业专任教师,经常会出现知识性错误;有些即使是相关专业毕业的专任教师,也是从校门到校门,等于是刚走出课堂又要上讲台,角色变换太快,本来在校实习实践机会就很少,讲课也只能是照本宣科,甚至不敢上汽修专业讲台。
2.对策和思考
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必须要精减和优化专业课设置,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同时严格考证制度,强迫学生投入专业学习。最后,实行开放教育。所谓开放教育是指在保证每周规定课时量的同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的学习。这就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选修课,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才能多样性,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真正把“学分制”落到实处。这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因材施教”。根据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有 20%左右来校是“混日子”;有 30%是学专业;而绝大部分是“混文凭”;家长把把孩子送到学校来通常所说的经典的一名话是:“老师,你把我的孩子管管牢的”。因此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是比较随意,学习目的不十分明确。由此可见,我们对学生要求不能只是学“专业”,正象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不把升学作为唯一途径一样,职校的汽修专业及其它专业一样,不可能要求他们都成为“专业能手”,况且毕业生毕业后绝大部分都是学非所用。这就要求我们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使学生成为综合型、复合型人才。如若继续目前的机械、单一训练的现状,单纯重技能轻理论重专业轻素质,那么,我们培养的是一批批只会简单操作的 “机器人”。这诱使职教进入另一个死胡同―学生社会适应性差。其实开放教育也是职教的“素质教育”,也应该是职教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
3)更新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真正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填鸭式教学。
(1)采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汽修专业优势显而易见。
(2)采用实物及实物和多媒体结合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看到真实的零件结构、拆装工艺及调整方法,效果相当好。
(3)利用示教板和实物模型教学,这种方法对讲解原理和一些不可见内部结构作用相当重要,如系油路、ABS 油路和工作原理等。
(4)教学互动,利用提问、讨论等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拆装,并在实物展台上演示。如在讲到气缸测量时,提问学生测量部位,让学生演示测量过程,并用数码相机即时把读数通过电视机进行放大让学生共同读出测量结果等。
(5)理论教学后即时进行实践操作。实行“理论 + 实践”的双大纲制、“理论 + 实践”的双课堂制,真正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界限,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真正办好职教,办好职教的汽修专业,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希望各位同仁、各位专家、各位领导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共同商讨解决措施,再创职教新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留兰。基于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问题和优化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9):60.
[2]余明明。中职汽修专业教学问题及优化对策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5):51-51.
[3]张鹏。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对策[J].时代教育,2014,(14)::/
汽车维修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汽车维修;课程体系;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095-01
近年来,虽然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职业学校必须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力度不足。目前,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保留原有“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教学分段排列;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
2.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现行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受机械类的影响太大,专业基础课中机械类课程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等安排过多,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基本不涉及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内容,而与汽车维修有关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只有《液压与液力传动》和《电工与工业电子学》两门课程。机、电课程比例不当,使得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大量课时浪费在毕业后应用机会很少的知识上,加上专业课程和实训的课时不足,没有足够时间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汽车运输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下降,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在不断扩大,对汽车尤其是小轿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育应主要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兼顾汽车运输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需求。
1.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宽基础、多模块”课程体系。强化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同时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重组,将其变为必修专业课和数个专门化方向的选修专业课。
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般专业能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汽车英语阅读能力、汽车驾驶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是汽车拆装、检查、修理能力、汽车故障诊断能力、汽车性能检测能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能力。
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和项目。增加学生就业前的专门化实训,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获得在与汽车有关的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而且就业时可以顺利顶岗工作。
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选择性。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新课程体系把选修专业课按多个专门化方向分为多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专门方向,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专门化课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其他的专门化模块,例如: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行驶安全系维修、车身电气设备维修等模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2.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目前,汽车制造技术正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也不断更新,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广泛应用。职业学校应该增加专用的检测、诊断和维修设备以改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实际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的要求。
3.改变教材结构,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主要汽车维修专业教材结构上有根本的突破,每门汽修维修专业课程教材大体由基础技术篇和适用技术篇构成。基础技术篇主要解决入门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适用技术篇采用“积木式”结构,一方面可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减或组合“积木”。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来讲,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总之,新的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廖颂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09(25).
汽车维修论文5
关键词:汽车维修保养 信息化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b)-0028-01
汽车自诞生以后至今已经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与汽车制造行业同步发展的还有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传统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的管理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是典型的苦、累、差、脏的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应用管理技术逐渐运用到汽车维护与保养行业,使本行业的发展具备了诸多优越条件。该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汽车维修与养护经验,探讨分析信息化在汽车维修保养行业的应用。
1 当下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信息化应用现状
汽车作为当代人们生活中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的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高新技术的兴起,汽车维修与养护技术要求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如今,实现汽车维修与养护的信息化是汽车服务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当下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信息量较少,重点信息资源比较缺乏,汽车的维修与养护大多只是依靠汽车服务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和理论积累,不利于我国汽车服务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我国一些汽车行业里的技术人员正在逐渐尝试建设系统全面的汽车维修与养护信息化体系,但总体来看,我国汽车服务信息化应用水平明显低于一些汽车服务行业较发达的国家。
2 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汽车维修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起步较晚,发展不充分
无论是汽车本身还是汽车维修与保养技术均是由欧洲国家传入我国的,我国汽车工业起步以及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均落后于西方国家数十年,而我国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的发展也晚于西方国家,各方面技术条件与人才资源条件都不充分。近些年来。虽然互联网在我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但是很多汽车维修养护工作人员并没有深刻意识到信息化手段在汽车服务行业中运用的重要性[1]。汽车维修养护工作人员坚守传统的汽车维修养护模式,对于一些现代新型汽车技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世界汽车服务行业大潮中逐渐落伍。
相关政府部门不够重视,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若要实现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引导支持是极有必要的。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起步较晚,而且发展也比较迟缓,政府相关部门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因此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未能够在汽车服务行业中发挥重大作用。政府在政策方面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我国当下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汽车服务部门尚在少数,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服务模式建设方面均有汽车服务部门自行管理。这样的状况,使我国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速度极其缓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基本处在劣势地位。
汽车维修养护部门重视度不够,计算机普及率低
汽车维修养护部门的不重视是造成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我国大部分的汽车维修养护部门一直沿用传统的汽车服务模式,汽车维修养护工人主要运用传统的汽车维修养护技术,基本上没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汽车维修养护方面的信息量过少,不利于汽车维修养护技术人员素质的提升[2]。究其原因,主要是汽车维修养护部门认为信息化管理操作比较麻烦,与汽车服务工作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重视度和利用度均不够。汽车服务部门的主要领导人员与核心技术工人没有全面接受到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信息化带来的方便缺乏认识。另外对计算机互联网操作的不熟练,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信息化管理的进行。
3 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信息化应用策略
通过信息化媒介形成方便高效的汽车服务平台
在汽车维修养护信息化建设中,技术人员应当通过自主学习研究和借鉴式模仿逐渐提升自己对于汽车服务信息化应用的技术素养。汽车服务部门需要充分引进各种信息化建设的媒介设备,有核心技术人员建立一个信息化汽车服务平台计划,广泛的吸收各种前沿汽车技术、先进的汽车维修工艺以及汽车养护方法等,并实施汽车分类别服务的模式,提高整个汽车服务活动的效率与质量。另外为了扩展信息化汽车服务平台的服务层面,还可以设置汽车维修养护技术咨询部门,不断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帮助车主解决一些常规技术问题。
引进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了全面提升汽车维修养护信息化管理水平,汽车服务部门应当引进一批同时具有较高汽车维修养护技术与信息互联网管理技术的人才。在汽车服务中使汽车服务技术与信息技术实现完美的联合。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计算机人才不断增多,因此也会有越来越多的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人员涌入汽车维修服务行业,这些拥掌握着丰富互联网知识的人才,必将成为汽车服务行业队伍中新的血液和活力[3]。汽车服务部门为了突出信息技术要素的重要性,可以适当提高部门内部信息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
4 结语
总之,在信息网络化的时代里,社会上各行各业只有通过科学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加强自身的建设管理,才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汽车维修与养护行业应当在自己发展的黄金时期充分引进信息化管理技术,通过信息化管理吸引汽修人才,并且形成自身独特的汽车服务平台,逐渐提高汽车维修养护效率与质量,促进该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该文主要探讨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养护行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点行之有效的汽车维修养护策略,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 荣维海。关于汽车维修与保养中信息化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科技论坛,2013,10(30):88,135.
上一篇:实用平凡与自豪话题作文3篇
下一篇:少先队建队日活动主持词4篇